resources

靈命日糧 :泥狀食物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6章42-51節  

詹姆斯被診斷罹患心臟病。但是,他的妻子貝姬已經無力照顧好丈夫和自己。所以他們開始找尋協助式照護之家。貝姬在參觀這些地方時,首先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你們提供泥狀食物嗎?」因為她考慮到詹姆斯因吞咽上的困難,需要這類的食物。好幾處的回答都是:「沒有。」所以她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家基督教的協助式照護之家聽見:「有!」

雖然他倆並非基督徒,還曾經常與基督徒鄰居爭論信仰問題,但他們仍選擇了基督教的照護之家,因為他們有提供泥狀食物。他們開始參加崇拜、聽福音、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照顧。有一天,詹姆斯決志信了主。他相信上帝找到了他(約翰福音6章44節),使用泥狀食物帶領他們到那裡,他得到上帝兒女的照顧,並聽到基督的赦罪之恩。

悔改信主是出於上帝的工作, [....]

靈命日糧 :無遠弗屆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9章35-38節  

好幾年來,我和一位在尼泊爾的牧師一直都保持聯絡。他經常與教會會友到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去講道和建立教會。最近,他寄給我一份他下一週的行程表,並請我為他禱告。

從他忙碌的行程表看,他計畫用一週的時間騎摩托車走160公里,去好幾個城市講道和發福音單張。

我驚嘆著,這位遠方的朋友竟然要翻山越嶺,走那麼遠的路。所以,我寫信問他如何撐過這艱難的旅程。他回信說:「我和會友在山裡健行時很快樂,大家都沒有摩托車,所以我們都是步行。那是蒙福的時光。我們還有更多地方要去。」他的回信提醒了我,耶穌如何地「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

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做許多事情時,都不是甘心樂意。如:在雪天開車穿過城市去探望一位孤獨的鰥夫;走到 [....]

靈命日糧 :敵人詭計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8章42-47節  

中國古代的軍事家孫子,於公元前六世紀寫出了《孫子兵法》。幾個世紀以來,這部兵書一直是軍事思想的指南。但是,此書後來也被廣泛運用在很多領域中,其中包括領導、管理、企業、政治和運動等。孫子所寫有關戰爭的內容,也能幫助基督徒了解我們的屬靈敵人的策略。「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意指作戰是欺詐詭變之術。能攻而偽裝不能攻,要打仗卻偽裝不要打;本來要從近處攻擊,卻佯成向遠處進攻;準備奪取遠處目標,反在近處佯動。

同樣的,撒但對我們發動的屬靈戰爭也是使用詭計。事實上,人類的第一次犯罪即出自敵人的計謀。我們要特別注意保羅所說:「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哥林多後書11章3節)

[....]

靈命日糧 :靜默有時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26章57-64節  

在我住的新英格蘭州,人們對棒球抱有一股宗教般的狂熱。即使立法禁止人們在上班時談論波士頓紅襪隊,相信球迷們也沒法住口,因為他們實在太熱愛自己支持的球隊了。

這使我想起一個有關基督徒的問題:基督徒是否有不應該談論上帝的時候?我想是有的。若有人故意對我們的信仰刁難,提出毫無誠意的疑問,沉默往往是最佳的回應。當耶穌與大祭司該亞法在充滿敵意的情況中交談時,起初祂選擇緘默(馬太福音26章63節),祂知道該亞法對真理毫無興趣(59節)。雖然我們不一定暸解別人的想法,但在任何情況中,只要我們敏銳地察覺聖靈的引導,「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還有,若我們對問題的答案會把討論扯開,引離基督的主題,我們或許該停止對話,擇日再談。

有哪些時候我們 [....]

靈命日糧 :糖衣毒藥

讀經:讀經:箴言2章6-20節  

一項澳洲的研究結果顯示,香煙盒的包裝越樸素,對青少年就越沒有吸引力。故此,澳洲政府制定新法規,要求香煙廠商將香煙盒上的顏色、商標、以及促銷語句,更換成有害健康的警語與肺部感染的圖片。總之,為了減少因吸煙造成的死亡人數,萬寶路煙盒上的酷哥形象得讓位給死神。然而,我們都知道,香煙包裝並非是唯一外表誘人、內部藏毒的物品。

舊約中的箴言勸告我們,在做每個選擇時,都要三思而後行,要考慮到選擇所帶來的長期效果。箴言中一再重複「至終」這個詞(箴言5章4節,25章8節,29章21<節),警告我們往遠處看,問自己那吸引你的事物,最終會引你到喜樂或悲傷、尊榮還是恥辱、生或死。「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祂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2章6-7節)。

若要避免因做了愚 [....]

靈命日糧 :好鄰舍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0章29-37節  

在2011年6月,洪水湧進北達科他州,造成大災難,迫使邁諾特市的居民離開家園。當地社區的人主動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對他們來說,這麼做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有些人從遙遠的地區來到此處幫忙;有些人借出宿營車給那些失去家園的人;也有些人提供自己的車庫當作臨時倉庫。北達科他州的人用行動詮釋了好鄰居的真義。

身為基督徒,也應該能自然而然地愛他人,做好鄰舍(馬太福音22章39節;約翰福音13章35節;約翰一書4章7-11節)。儘管我們未必有機會在自然災害臨到時,以激動人心的方式來回應。但我們仍可以尋找機會來愛我們周圍的人。要成為好鄰舍,我們可以對他人施憐憫(路加福音10章29-37節),公平對待他人(利未記19章13-18節;雅各書2章1-8節),對他人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25節),並完 [....]

靈命日糧 :正確評論

讀經:讀經:約伯記42章1-8節  

一份國家新聞雜誌在網上發佈了一則報導,將我所居住的社區列在十大沒有活力的城市之一。當地居民被激怒了。他們舉出反證來表達內心的憤怒。一位居民想盡辦法反駁惡劣的評論。他號召當地市民聚集在市中心,透過影片的拍攝,展示了我們社區的活力。這段影片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新聞雜誌承認了他們的錯誤。但是,從事研究的機構仍然堅持他們的結論,即使他們所依據的準則非常有限。

他們這種自我防衛的作風令我感到訝異,因為他們輕率的結論似乎無法成立。但是,這不禁讓我想起,根據極有限的資訊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其實是很常見的。其中一個經典的聖經例子就是約伯的朋友。他們作出錯誤的結論,認為約伯是因為犯了罪,所以才遭遇一連串的悲劇。

最終,上帝為約伯平反,並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上帝斥責約伯的朋 [....]

靈命日糧 :銘記於心

讀經:讀經:詩篇119篇9-16節  

當我出生時,我的曾祖父亞伯蘭已經雙目失明。但人們都知道他以前能在車床上刻出美麗的木雕,而且能背誦許多聖經經文。曾祖父和他的朋友以萊常常以經文互相回應。他們之間有點競爭的意味,以萊能正確的說出經文的出處,而我的曾祖父則在背誦經文上略勝一籌。

現在,家人通常記得亞伯蘭是失明的曾祖父。當他失去視力後,背誦經文成了他生命的中心。但為何記住上帝的話語是如此重要呢?

詩篇119篇指引我們如何遵從上帝,就是將祂的話語藏在心中。首先,祂的話能裝備我們,以便面對試探(詩篇119篇11節;以弗所書6章17節)。接著,當我們默想祂的話語,我們能更認識祂。最後,當我們將祂的話刻在心版上,在祂指示和引導我們時,我們就更能聽見祂的聲音。我們用聖經的話語,與祂交談,敬拜祂,並教導他人或做 [....]

靈命日糧 :天上的父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1章1-13節  

當耶穌教導我們禱告時,祂以「我們在天上的父」(路加福音11章2節)開頭,這是聖經中諸多稱上帝為父的經節之一。我發現當上帝要我們認識祂時,祂選擇強調自己天父的身分,這是多麼的奇妙和發人深省。

我們對於天上的父認識多少?根據耶穌的禱告,我們知道天父總是在那裡,並關注我們;毫無疑問,祂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祂赦免我們的罪,救我們脫離惡者(路加福音11章2-4節)。

對於地上的父親們來說,天父是何等美好的榜樣!當然,宇宙間只有一位完美的天父,但祂為地上不完美的父親們樹立了榜樣。早在我開始牧會時,我就已經發現我的孩子對我寫的書、我的頭銜、我講道的地方並不在乎。他們渴望的是和我在一起,希望得到我的注意,為他們提供基本需求;他們需要我的父愛、耐心和諒解,期望我營造一個溫暖的 [....]

靈命日糧 :完美創造

讀經:讀經:詩篇139篇1-16節  

小時候,身邊的人經常會問我:「你為什麼會這麼笨?」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激勵我做得更好。直到我進入青少年時期,我才發現這句話對我的影響有多深。那時,只要聽見後面有人說:「笨!」我就會立刻回頭看,以為他說的是我。

認識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讓我了解到,上帝按著祂的形象造了我(創世記1章27節)。我並不笨,因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上帝宣告祂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創世記1章31節),而詩篇也提醒我們是「巧妙的受造」(詩篇139篇15節)。

詩人大衛描繪上帝是如何深切地了解我們每一個人:「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篇1-3節)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