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站住或前進?

讀經:讀經:出埃及記14章5-22節  

以色列陷入困境了。就在他們剛逃脫奴役、出了埃及,令人憂愁的情況就發生了。他們見到塵土飛揚,原來是法老王的軍隊正朝著他們疾馳而來。法老變卦了,法老的心又再度剛硬(出埃及記14章8節)。於是,他就派兵追趕摩西和以色列民。

當法老王的軍隊快追上以色列人時,以色列人都驚慌失措。他們後有追兵,前有紅海,被逼得走投無路了。在絕望之際,他們向摩西和上帝呼求。

上帝和摩西都回答了他們,給了以色列人明確的指示,摩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出埃及記14章13節)。上帝接著說:「往前走」(15節)。這兩個指示看似互相矛盾,但卻是對的,都出自於上帝。首先,以色列人必須冷靜下來,來聆聽上帝的指示。要是他們沒有尋求上帝的指示就衝向紅海,那 [....]

靈命日糧 :轉換改變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12章14-21節  

在我和丈夫出門旅遊之前,我們會先到銀行把美金轉換成要去旅遊之國的貨幣,方便我們到那裡使用。

當我們成為基督徒,另一種轉換也會發生,就像貨幣轉換一樣,我們的生命也轉換改變。我們的老我已轉變成新我,讓我們可以在基督的國度裡被主使用。我們不再用自己的一生追求世界的目標,而是轉換改變,完全被基督來使用。

對於這種轉變,使徒保羅就是一個最佳的典範。在大馬士革的路上經歷了戲劇性的轉變後(使徒行傳9章),保羅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他不再迫害、殺戮基督徒,而是開始向非基督徒傳福音,帶領他們歸向主基督。他用一生的精力來幫助他們在靈性上成長;為他們謀永生的福利。他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說:「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哥林多後書12章15節)。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教 [....]

靈命日糧 :掩蓋臭味

讀經:讀經:詩篇32篇1-5節  

垃圾掩埋場臭氣薰天,已經引起公眾的關注。因此,工作人員安裝高壓的除臭槍。這個彈藥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將幾加侖的香氣佈滿在50碼內腐爛的垃圾上。然而,不論噴灑多少加侖的除臭劑,也只能暫時掩蓋臭味,無法真正將臭味去除,除非這些散發臭味的來源被徹底清除。

大衛王也試圖要掩蓋。在他與拔示巴通姦後,他試圖以沉默、欺騙和虔敬來掩蓋自己道德上的敗壞(撒母耳記下11–12章)。在詩篇32篇說到,當他保持沉默時,他經歷到上帝嚴厲的判決(3-4節)。當大衛知道再也無法不面對自己的罪時,他藉著承認、坦白和悔改來揭露他的罪(5節)。他不再需要隱瞞,因為上帝已經饒恕他。

試著掩蓋我們的罪是沒用的。不論我們怎樣試圖掩蓋它,我們不順服的那股臭味都會滲出來。讓我們向上帝坦承那 [....]

靈命日糧 :冒險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15章7-26節  

在哈爾尼達姆的《亡命特技人》這本書裡,他紀錄了自己的特技生涯:撞毀車子、跳飛機,可能斷骨或死亡的好萊塢生活。作者反思著他所行的冒險動作。他在拳擊中決一雌雄、高速飆車、在飛行的機翼上行走、從馬上摔下,甚至被火焚燒。他不顧性命地娛樂電影觀眾,也使自己坐上好萊塢特技人的第一把交椅。

保羅和巴拿巴也是「不顧性命的」(使徒行傳15章26節)。但他們的動機卻完全不一樣。他們的目標是藉著傳福音來高舉基督。身為一個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宣教士,保羅遭遇船難、被毆打、迫害和監禁,這只是提到的其中幾項(哥林多後書11章22–30節)。但是為了傳揚福音,保羅是心甘情願地去冒險,置生死於度外。

很多的基督徒冒險傳福音,但其他的人卻因害怕被人拒絕而保持沉默。你是否一直袖手旁 [....]

靈命日糧 :不要害怕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43章1-4節  

我的妻子在懷我們的第二個孩子時,病得很嚴重。當醫生們想盡辦法要找出病因時,她的狀況卻越來越糟,甚至有些危險。

對我來說,看她遭受痛苦讓我覺得很無助和害怕。有時,我們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垂聽我們的禱告。一個星期天,當我試圖在聖經中尋找安慰的話語時,我的眼睛不經意地停頓在以賽亞書43章1節。

開頭是「不要害怕」,結尾是「你是屬我的」。我立刻感受到了聖靈的帶領,這節經文對我是如此的貼切。上帝以親切的口氣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在這一刻也提醒了我:「你從水中經過……過江河……從火中行過 」(2節)每一句話都像是對我說的,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安慰並不是從醫治或是擁有神蹟的應許而來, [....]

靈命日糧 :值夜班

讀經:讀經:歌羅西書3章22-25節  

派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超市值夜班。打烊後,他和其他的員工將商品上架。老闆吩咐他們,為了方便顧客,上架時要將罐頭的標籤正面朝外。但老闆又叮嚀了一句:「前面三排罐頭的標籤都要正面朝外。」一晚,當派特正在擺放罐頭的時候,他的同事開始嘲笑他說:「只要第一排罐頭的標籤正面朝外就好了,誰會發現呢?」

對一個青少年來說,這是個抉擇的時刻。他是該按老闆要求的去做,還是為自己方便就偷懶呢?

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們必須要作出決定。使徒保羅鼓勵他的同工,即便是在沒有人看見時,仍要遵守,他說:「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歌羅西書3章22節)

不管我們的老闆是否在身邊,或是有其他的人在 [....]

靈命日糧 :做好準備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2章35-40節  

多年來,曾有不少人預言,主耶穌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再來。去年,美國一位廣播電台的牧師也預言,主耶穌將在2011年5月21日再來,引起了主流媒體的注意。

任何熟悉聖經的人都知道,這項預測並不正確。因為主耶穌自己說了,祂的再來,是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路加福音12章40節)。但我必須承認,這項預言的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常陷入忙碌的生活中,彷彿耶穌的再來,不過是個遙遙無期的事實。我忘了耶穌隨時會再回來!雖然,最後證明那名牧師的預測是錯的,但這卻提醒了我,為祂的再來做好預備的重要性。不僅如此,這也再次激勵我,耶穌的隨時再來,可能在某一天,甚至是今天!

有時,當我們為耶穌的再來做準備時,我們只想到哪些是我們不該去做的事。但是,預備好自己其實是關乎如何潔淨自己,讓我 [....]

靈命日糧 :歷史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當我和太太參觀倫敦大英博物館時,那些數不清的館藏文物,令我們震撼無比。其中的展覽物品,比美國當地發現的文物早幾個世紀,這提醒了我們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記錄了不同時代的觀點與看法、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事情的結局。藉著先人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同樣的,保羅也看見了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他舉出以色列子民拒絕信靠上帝進入應許之地,最後在曠野漂流(見民數記14章),保羅以此警誡哥林多教會關於錯誤選擇的嚴重後果。然後,保羅又告訴哥林多的信徒:「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上帝已經將聖經賜給我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以祂子民的歷史作為借鑑。聖經中的教導,有範例也有警告,是 [....]

靈命日糧 :非我所願

讀經:讀經:詩篇37篇1-8節  

我的人生並沒有按我的計畫進行。我曾希望自己可以在十九歲結婚,生半打孩子,當個賢妻良母。然而,我卻投入了職場,四十多歲才結婚,沒有孩子。有好多年的時間,我心裡盼望著詩篇37篇4節,能成為上帝給我的應允和承諾:「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但是,上帝並非總是都會「成全」(5節)。而這些沒有被實現的心願,偶爾會引發內心的傷感。也許,你和我一樣,生活也並非按照你的心願,但是從詩篇37篇裡得到的一些心得,對我的確有些助益(雖然這篇詩的主旨,是在將我們與那些作惡的人作比較)。

在第4節裡,我們學到不要讓生活中那些沒有實現的願望,剝奪我們的喜樂。當我們愈來愈明白上帝的心意時,祂便成了我們的喜樂。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5節)。「交託」一詞意指「滾 [....]

靈命日糧 :預備之地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3章36節-14章4節  

一對夫妻把年邁的嬸嬸接來同住。他們擔心她會住得不自在。於是,他們把家中一個房間,裝潢得與嬸嬸家裡的臥室一模一樣。嬸嬸到達之後,覺得那房間裡的傢俱、掛飾,以及其他心愛的物品,都如此熟悉,像是在對她說:「歡迎回家!」

在約翰福音13章36節-14章4節,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對門徒說話,預備他們面對祂的死亡。西門彼得問:「禰要往哪裡去?」耶穌回答:「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13章36節)。耶穌繼續對彼得(也對其他的跟隨者)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14章2-3節)

天堂是萬國萬民基督徒將來要團聚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