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被擊倒?

讀經:讀經:詩篇116篇1-6節  

我寫過許多篇文章以及一本關於如何處理生命中各類失喪的書,所以有幸認識一些同樣在生命旅程中經歷過掙扎的朋友。當中有一位母親,她21歲的女兒,在2009年意外死亡,這一變故對她的打擊甚大。她告訴我:「我覺得自己無法回到從前的生活了,整個心都碎了,承受著極大的痛苦。」

的確如此,無論是家人去世,孩子遠離上帝或從家中出走,甚或是身體、心理上的病痛挫折,都可以把我們擊倒。

但是,從福音歌手杰若米.坎普,在2001年為悼念他的妻子所寫的一首歌中,也清楚傳達了我所領悟的道理:當你被生命中的困難擊倒時,記得「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篇1節)。這就是讓我們能重新站立起來的主要依據。在這首名為「明瞭」的歌曲中,坎普描 [....]

靈命日糧 :更多!

讀經:讀經:腓立比書4章10-20節  

我的女兒正在學說話,她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更多﹗她會指著果醬土司說:「更多!」爸爸給她放進小豬撲滿的零用錢時,她也會伸出手掌,說:「更多!」有天早上,當爸爸要去上班時,她甚至大呼:「更多爹地!」

就像我小女兒一樣,大部分的人會四處張望,並且大聲喊著:「更多!」這種人心不足的心態,真是令人遺憾。我們需要基督的大能,才能勝過「更多!」的慾望,使我們也能如保羅一樣地宣告﹕「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立比書4章11節)

「我已學會」這四個字告訴我,保羅並非一開始就能欣然接受各種情境,學會知足是需要操練的。保羅的見證讓我們知道﹕人生有高低起伏,從被蛇咬到拯救靈魂;從遭人污衊到建立教會。然而,他宣告﹕唯有耶穌才能使心靈真正滿足。 [....]

靈命日糧 :良朋益友

讀經:讀經:傳道書4章9-12節  

西賽羅是羅馬帝國時期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演說家、律師、政治家、語言學家和作家。直到今天,人們仍時常引用他清晰的言論,以及實用的智慧。

比方說,關於朋友,他寫道:「友誼能讓你快樂加倍,痛苦減半,因為朋友能分享我們的喜悅,分擔我們的煩憂。」西賽羅很清楚,人生的旅途上,有人相伴總是勝過一人獨行,因為可以帶來雙重的福氣。

主前一千年前,所羅門王就已道出朋友的重要性。傳道書告訴我們﹕「兩人總比一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單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4章9-10節)。的確,人生路上,若無朋友相伴,獨行的寂寞,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西賽羅與所羅門王所言甚是:朋友很重要 [....]

靈命日糧 :但願飛去

讀經:讀經:詩篇55篇4-22節  

大衛哀嘆說道:「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詩篇55篇6節)。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在山裡蓋間小木屋,或是駐守在森林裡的火警瞭望塔。不過,當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時,我也渴望能有一對翅膀,飛到可安歇之處。

在詩篇中,大衛毫無保留地敘述自己的處境:因為老友的背叛,他是四面楚歌,生活中充斥著暴力、爭競與衝突(詩篇55篇8-14節)。驚惶,苦痛與戰兢的感受幾乎將他淹沒(4-5節)。他怎會不想飛離這樣的處境呢?

但是,大衛無法逃脫自己所需要面對的命運。他只能將這樣的景況交託給上帝:「至於我,我要求告上帝,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祂也必聽我的聲音。」(16-17節)

不論我們處在甚麼樣的景況中,如:難以承擔的事工 [....]

靈命日糧 :未允禱告

讀經:讀經:羅馬書11章26-36節  

使徒保羅最大的渴望,就是他的猶太同胞能接受他所遇見的救主彌賽亞。他說道:「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章2-3節)。然而,在他所到的各個城市,他的同胞排斥他,也拒絕他所傳的基督。

在保羅最為優美的一封書信──羅馬書中,有一段重要的經文(羅馬書9-11章),表達了他盼望以色列人得救的懇切禱告,卻未蒙應充,讓他心中愁苦萬分。然而,保羅意識到,令人如此沮喪的發展,其實有額外重要的意義:因為猶太人拒絕耶穌,使福音得以轉向外邦。保羅的結論是:基督並未棄絕猶太人,相反的,他們和外邦人一樣有機會認識基督。以此角度而言,上帝不僅讓猶太人成為選民,更是廣開福音的門,普及全人類。

當保羅後 [....]

靈命日糧 :與眼立約

讀經:讀經:約伯記31章1-4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8節  

我們有個朋友是位電腦高手。一天晚上,我們全家拜訪他的住處。我注意到他貼在電腦螢幕上的一節經文:「我與自己的眼睛立了約」(約伯記31章1節,新譯本)。很顯然,他很清楚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潛在危機:在電腦資訊發達的時代,淫穢的畫面是很容易取得的。

朋友引用約伯的話作為警語。此節經文的現代中文譯本是:「我曾經嚴肅地保證,絕不用淫念的眼睛看女孩子。」約伯和我們一樣,立定心志,要遠離情慾的試探。約伯思想他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說道:「上帝豈不是察看我的道路,數點我的腳步呢?」(4節)聖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沒有一件事能向上帝隱瞞,而且,我們都必須向祂交帳(希伯來書4章13節)。這就是為甚麼信徒必須要遠避淫行。儘管有人會在道德的界線上有所爭辯,聖經卻告訴我們:「凡看見婦女就 [....]

靈命日糧 :不完美

讀經:讀經:創世記27章6-23節  

一位著名的演員曾說,在電影裡,他喜歡扮演「有缺點」的角色,因為這種不完美的角色,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我們大多數人都贊同,因為我們自身的不完美,我們能容易理解有缺點的人。

在聖經裡,上帝就放入了許多這樣不完美的人。他們欺詐、軟弱、無誠信和易怒。以雅各為例,他為了得到長子的祝福而欺騙自己的父親(創世記27章1-29節)。基甸對上帝缺乏信心,因此兩次要求印證,要確認上帝能信實地做到祂所應許的事(士師記6章39節)。此外還有彼得,恐懼自身的安危,甚至拒絕承認他的摯友──主基督(馬可福音14章66-72節)。

不過,當我們讀到這些人的其他事蹟,可以看到他們得到上帝的幫助,就能夠克服自己的弱點,最終被上帝所用。惟有不倚靠自己而倚靠上帝,如此的美事才會 [....]

靈命日糧 :生死榮耀主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21章12-19節  

我們似乎都是在精力充沛的時候,才會想到如何用生命來榮耀主?不過我想:我們的死是否也應當榮耀上帝。

彼得在三次不認主之後(約翰福音18章15-27節),耶穌給他機會,重新承認他對基督的愛(21章15-17節)。耶穌問了三次:「彼得,你愛我嗎?」之後,耶穌出其不意地換了話題,祂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上帝。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18-19節)耶穌告訴彼得,人將帶他到他不願意去的地方,然而,因這無從選擇的死亡,他必要榮耀主。

這就是保羅所說的:「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 [....]

靈命日糧 :因祂本為善

讀經:讀經:詩篇100篇  

約爾和羅倫決定從華盛頓州遷居回故鄉密西根。為了留下臨別的深刻回憶,兩人前往最愛的咖啡館買了咖啡,佇足最愛的書店,買了兩張汽車專用貼紙,上面寫著該城最耳熟能詳的名言:「這是艾德蒙小鎮美好的一天!」

經過兩週的時間,開了五千公里的車程之後,他們終於抵達密西根。為慶祝初抵家鄉,他們停車詢問餐廳的位置。雖然必須沿路返回數公里,他們還是找了一家典雅的咖啡館。上前招呼他們的服務生艾瑪,很高興得知他們兩人是從她的家鄉華盛頓州來的。她問:「你們從哪個城市來?」他們答:「艾德蒙!」她興奮地說:「我家就在那兒!」為了與她分享相遇的驚喜,約爾從車上拿了一張汽車貼紙交給她。很奇妙的,這貼紙竟然是從艾瑪母親的店裡買來的!這張貼紙經由艾瑪母親的手交給他們,經過了五千公里,到了艾瑪的手 [....]

靈命日糧 :必得獎賞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6章1-6、16-18節  

許多商家或企業都推出了「集點」制度,對忠誠的客戶給予回饋獎勵。只要使用該企業的服務項目,諸如:在當地餐廳用餐、飯店住宿,或是購買機票,你就可以累積這些獎勵積分。這樣的消費方式,是十分明智的。

上帝也為我們建立一種獎勵制度。基督耶穌經常提起,祂渴望獎勵那些忠心侍奉的人。諸如:當我們因祂的名受逼迫,祂說:「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2節)。相對於法利賽人虔敬的習慣,如:張揚地奉獻、禱告和禁食,基督耶穌吩咐我們要在暗中行這些事,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6章4、6、18節)。當談到為基督而活,即使付上任何代價,對主忠心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但是,我們不是因為獎賞而事奉耶穌。當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恩惠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