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接受忠告

讀經:讀經:出埃及記18章13-24節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天天過著忙碌的生活,所以我們不難體會到出埃及記18章裏,摩西身兼數職,忙得焦頭爛額的情況。因為摩西是以色列人唯一的審判官,所以他「從早到晚」都被需要協助的百姓所包圍(13節)。

事實上,常常有人(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對我說他們非常能夠理解摩西的處境。因此看起來我們都必須學習兩種生存技能:一是願意聆聽(24節)、一是願意接受幫助(25節)。有時人們會因為自尊而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但有時是其他的原因。

我們常常和摩西一樣,只是因為生活步調太快,又有太多必須做的事情(13-15節),所以來不及反應,當然也就沒有時間自己沉澱一下,或詢問他人的建議。也許這就是聖經提醒我們,要與有經驗又有智慧的人常在一起的原因吧。即使我們忙得沒有時間請教 [....]

靈命日糧 :大自然之書

讀經:讀經:羅馬書1章18-24節  

蘇格蘭裔美國人約翰慕爾(John Muir)(1838–1914年)的父親是基督徒,在他成長的歲月裡,他的父親極重視聖經經文背誦。據說慕爾在少年時,就可以背誦整部新約以及許多舊約經節。

年輕時,慕爾就深愛上帝創造的大自然,認為這是認識上帝的泉源。歷史學家丹尼斯威廉(Dennis Williams)說,慕爾稱上帝所造之物為「大自然之書」。在荒野研究時,慕爾所看到的是直接由上帝之手所造、未經人類文明所破壞的大自然。他後來領導森林保育運動,參與許多美國國家公園的成立工作,包括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紅杉國家公園,以及雷尼爾山國家公園。

為了培養兒童、青少年在屬靈上的興趣,首先應該讓他們專注於聖經的研讀。但是我們也可以把他們帶到戶外,讓他們沉浸 [....]

靈命日糧 :生命 彌足珍貴

讀經:讀經:詩篇139篇1-16節  

一名年輕女子未婚先孕。雖然她所處的社會並不反對墮胎,但她還是珍惜這小生命,做了明智的決定:要把孩子生下來。

女子將生下來的孩子交給了領養機構,有一個滿有愛心的基督徒家庭收養了這孩子,細心呵護與疼愛他們的寶貝女兒,並且帶領她相信耶穌。

然而,這個女孩尚未成年就去世了。她的死亡給她的家人帶來極大的缺憾,但她童年的喜樂與青春的活力也給家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她的死亡當然令愛她的人心碎難過,但想像一下,若未曾領養她,他們失去的會更多:無法將她抱在懷裡、與她分享基督、與她一起歡笑,並悉心愛護她。

每個生命,每個孩子,都受造於耶和華,奇妙可畏(詩篇139篇)。我們每一個人都按著上帝的形象被造(創世記1章27節),始祖亞當是上帝所創造第一個有生命 [....]

靈命日糧 :別讓聖靈擔憂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4章25-32節  

如果你皮夾裡的鈔票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你一定很生氣。但如果發現偷錢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孩子,你的情緒頓時會由憤怒轉為擔憂。「擔憂」的一字就是用來形容這種擔心、難過的感覺:我們所愛的人使我們失望。

「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以弗所書4章30節),實質的意思是不要使那愛我們的、幫助我們的上帝傷心。因為約翰福音14章26節記載,耶穌求父賜下聖靈保惠師,為要陪伴並幫助我們。

當內住在心中的聖靈因我們的行為或態度擔憂時,我們的內心可能感到掙扎不安。聖靈要領我們向右,但肉體的私慾卻要帶我們向左。保羅在加拉太書5章17節就說道:「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若我們持續讓聖靈擔憂,我們可能就開始有罪惡感,也會對生 [....]

靈命日糧 :解開鎖鍊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4章15-24節  

耶穌清楚地告訴門徒,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唯有藉著祂,我們才能到天父那裡,因祂才能引領我們到永恆的天家。若我們信靠祂、願意完全交託,就會愛祂、順服祂的旨意。

格雷斯蒂娜是一名白俄羅斯明斯克的神學生。她在自己的見證中寫道:耶穌為每一個人死,甚至是那最兇惡的罪人。即使是窮凶極惡的罪犯,只要憑信心來到耶穌面前,主也會接受他。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耶穌在我心門外敲門許久。象徵性地說,我的心門已經打開──我相信了主,但我在門上加了一條安全鍊。我不願將生命全然交託給祂。」

格雷斯蒂娜知道這是不對的,她也感覺到上帝在催促她改變。「我在祂面前跪下,將心門徹底敞開。」她終於將安全鍊拿掉了。

忠心的信徒遵守 [....]

靈命日糧 :吸引失喪者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2-21節  

常有人在路上向我的朋友安娜問路。甚至她在外國時,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她很納悶,不知是否因為自己看起來很老實、可靠。我說,或許她看起來像個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人。另一位朋友則說,或許她能吸引那些迷路的人。

就屬靈層面而言,上帝的子民都應該具有上述特質。身為基督徒,我們有目標與方向,知道自己要前往何處,也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這讓我們有信心去完成上帝在我們生命裡的呼召。當我們活出這樣的確信,那失喪的人就會來尋求我們為他們指引方向。

在這世上,上帝總是會留下同在的確據,所以,我們能夠找到祂。首先,祂使以色列這個國家成為萬國之光(以賽亞書42章6節)。後來,所羅門王禱告,願萬民都被上帝的名吸引(列王紀上8章41-43節)。直到耶穌來到世上 [....]

靈命日糧 :完全適任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2章1-10節  

「你具備哪些技能?」朋友在應徵工作時,對方提到這個問題,這決定我朋友是否適合該公司的應徵職位。於是,朋友快速地回想自己的技術與才能,他希望所強調的獨特才華和能力,能對該公司有所貢獻。

如果我們早已具備足夠的能力,來完成上帝所指派的任務,那情況又會如何呢?事實上,我們的確擁有!我們有屬靈恩賜,加上經驗、訓練和天賦,以及順服的心,這些使我們成為獨特的個體,為的是要我們行各樣的善事,就是上帝預先所安排的(以弗所書2章10節)。如果上帝要透過你完成某件事,而你也對此有感動、有負擔,祂就會供應你所需要的一切,來成就這項任務。對於以弗所書2章10節,英文信息本聖經如此強調:「上帝希望我們與祂同工,就是祂早已選召我們一起成就的善工。」祂對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有忠心」。( [....]

靈命日糧 :柳暗花明

讀經:讀經:路得記2章17-23節  

如果拿俄米曾夢想著衣錦還鄉,那麼此刻抵達伯利恆,對她而言就如同惡夢一般。在客居異鄉的日子裡,她失去丈夫及兩個兒子,回鄉時,身邊僅有一個媳婦──路得,以及滿懷的悲傷。

她對鄰人說:「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瑪拉(就是苦的意思),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路得記1章20節)

不過,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當失意的拿俄米看見上帝對路得施予慈愛,她說:「耶和華……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路得記2章20節)。這兩名女子看似失去所有、頻臨絕境,然而在上帝的帶領下,人生揭開了柳暗花明的一頁。

舊約的路得記是一個令人回味的故事。在這短篇的記述中,每一次提到「耶和華」的名,都充滿了奇妙的恩典與甜蜜。

[....]

靈命日糧 :不怕干擾

讀經:讀經:詩篇33篇10-15節  

若你的生活方式和我差不多,那麼你每一天都會有周詳的安排。我有一個行程表,上面記滿了約會、會議、以及其他的「待辦事項」。然而,不可避免的,「干擾」時常發生,大大地影響了我的行程。雖然有時會令我感到心煩,但有時卻使我從中獲益。

有時,上帝會「干擾」有規律的生活,讓祂的計劃得到巨大進展。舉個例子,天使「干擾」了馬利亞的生活,宣告她將懷孕生子,名叫耶穌。她是個童女,已經許配了人,這項消息無疑對她產生強大的震撼及干擾(路加福音1章26-31節)。掃羅是一名猶太狂熱信徒,迫害早期基督徒。當他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預備去搜捕更多基督徒時,耶穌的榮光使他眼睛瞎了(使徒行傳9章1-9節)。這個改變生命的「干擾」,對後來基督教發展具有絕對深遠的影響。

詩人提醒我們 [....]

靈命日糧 :甘心付出

讀經:讀經:歷代志上29章1-14節  

我提醒丈夫,他三十九歲的生日就快到了。他卻說不想要任何生日禮物。我心想:哼,哪有可能!於是,我繼續追問他想要甚麼禮物。這時他告訴我,這次的生日,他想把我們要為他買禮物的錢捐出去。

聖經教導我們要捐得樂意,而不是出於勉強或是被要求,才支持上帝的事工和幫助他人(哥林多後書9章7節)。心甘情願地給予,常為施予的人帶來喜樂。當大衛王獻上私人收藏的金銀,建造聖殿,許多以色列的官長就效法他的榜樣,獻上銅、鐵、寶石及貴重的金銀,「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歷代志上29章9節)

在歡慶時,大衛讚美上帝:「我們把從祂而得的獻給禰!」(歷代志上29章14節)他的重點是:上帝擁有萬物。記住這一點,我們就會更樂意捐獻,因為我們只是把物品歸還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