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最惡劣之時

讀經:以弗所書4章20-32節 

在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裡,達西先生說:「她還可以,但還沒漂亮到能打動我的心。」這句話讓我永遠記得這部小說,以及它對我的影響。因為當時我讀了這一句話之後,堅信自己永遠都不會喜歡達西先生。

但我的判斷是錯的。我感到很慚愧,正如書中的伊麗莎白·班奈特一樣,我也發現自己竟然看走眼,這才慢慢地、很不情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像她一樣,我不願全面瞭解達西,只想一錘定音,抓緊他那最惡劣的表現。在讀完整本小說後,我不禁思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對誰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因為草率的判斷而失去了哪些友誼呢?

福音的真諦是救主在我們最惡劣的時候,看見了我們、愛我們、接納我們(羅馬書5章8節;約翰一書4章19節)。奇妙的是,我們可以將敗壞的舊我降服主前,換取在基督裡的新我(以弗所書4章23 [....]

靈命日糧 : 樹與醫治

讀經:創世記3章1-11節 

只要花30萬美元,你就能購買一部全新的麥拉倫720S跑車。這款車配有V8引擎,並具備710匹馬力的性能,遠遠超過你每天早晨的交通需要!

當然,你可能會想感受一下跑車的極限速度。在維吉尼亞州,一位擁有麥拉倫跑車的車主就體驗到它非凡的速度,從展示廳到爛鐵堆,原來只需24小時!在購買新車的隔天,他的跑車就因撞樹而成了一堆爛鐵,還好他自己倖免於難。

聖經的第一卷書才剛進展到第三章,我們就看見一棵樹和人類錯誤的選擇,如何破壞了上帝美好的創造。亞當和夏娃吃了上帝吩咐他們不可吃的果子(創世記3章11節),以致聖經故事才剛開始,樂園就受到咒詛(14-19節)。

然而,另一棵樹卻在解除咒詛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就是耶穌受死的十字架。耶穌被掛在木頭上為我們受死,救贖我們,保 [....]

靈命日糧 : 變得更好

讀經:但以理書1章11-16節,2章19-< 

我孫女在大學的排球隊中學會了制勝的法則。當球朝她迎面而來時,無論角度如何刁鑽,她都能把球打得「更好」。她可以在不發脾氣、不抱怨或不找藉口的情況下,讓隊友能處於更好的位置來反擊,她總是設法令情況變得更好。

這正是但以理的反應。當時他與三位希伯來朋友被擄到巴比倫,預備伺候尼布甲尼撒王,雖然太監長給他們起了異教徒的名字,並命令他們在宮殿裡「受訓」三年,可是但以理並沒有心生怒氣。相反地,他請求太監長允許他不吃宮中的美酒佳餚,以免玷污自己得罪上帝。有趣的是,經過十天只吃蔬菜和喝水後(但以理書1章12節),但以理和他的朋友「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15節)。

還有一次,尼布甲尼撒王下令如果沒有人能說出並講解那個令他不安的夢,就要處死但以理和王宮裡所有的哲士。但以 [....]

靈命日糧 : 新的視角

讀經:腓立比書2章1-5節 

現時有一款流行的電子遊戲,甚至還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款遊戲是把一百名玩家設置在一個虛擬的島嶼上進行比賽,直至剩下最後一名玩家。即使你在比賽中遭到另一個玩家淘汰,你仍可以透過那個玩家的視角繼續觀察比賽。正如一位記者所說﹕「當你站在另一位玩家的立場並代入他的觀點時,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從對立的角度變為同一陣線。你會開始關注那位讓你被淘汰的陌生人,在乎他的輸贏。」

每當我們放開胸懷去看別人的經歷,超越自己的視角,體會別人的痛苦、恐懼或希望時,就會帶來一些改變。當我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不自私自利也不貪圖虛榮,並且謙卑地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我們就會發現常被忽略的一些事。於是,我們關注的範圍開始擴大;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再專注於自己的需要或憂慮,而是會顧及別人的福祉。我們不再單 [....]

靈命日糧 : 賜安慰的上帝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波蘭北部一間動物收容所有隻「黑貓護士」。牠從小就被遺棄在收容所,因為牠的原主人覺得牠已病入膏肓,無法治好。但牠在收容所獸醫的照料下康復了而且被領養。從此,牠便住在收容所裡,以溫柔的陪伴和療癒的呼嚕聲來「安慰」術後或大病初癒的貓狗。

這個故事讓我們一窺慈愛的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以及我們能為別人所做的付出。上帝在我們患病和面對掙扎時關心我們,以祂的陪伴來安慰我們。在哥林多後書,使徒保羅將這位上帝稱為「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1章3節)。當我們感到失望、沮喪或遭受苛待時,祂總是陪伴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禱告中轉向祂時,祂就讓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得安慰(4節)。

但這第4節還有下一句,曾遭受極大苦難的保羅接著說﹕「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 [....]

靈命日糧 : 難相處的人

讀經:箴言15章1-7、18節 

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是英國歷史學家,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身為公眾人物,她有時會收到一些令人難受的郵件。她因為有輕微的語言障礙,所以捲舌音的發聲不準確。有名觀眾寫道:「露西,我直話直說,拜託妳改善妳的懶音,或乾脆刪掉妳稿件中所有捲舌的字詞。我真受不了妳的節目,這種口齒不清的說話聽了就讓人生氣!達倫」

有些人收到不禮貌的批評時,或許會以同樣無禮的語氣來回應。但露西卻如此回覆:「達倫先生,我想你是用網路的化名,說了一些你應該不會當面對我說的話。或許你可以考慮改變這些不友善的用詞,因為這讓我感到很難過!露西」

露西經過斟酌的回答奏效了。達倫向她道歉,並誓言不再向人發送這樣無禮的電郵。

箴言告訴我們:「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

靈命日糧 : 耶穌的應許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5-21、25-27節 

當父母將兩歲的傑勝交給艾美時,他正大聲哭號。這是傑勝第一次來到幼兒班,他的父母需要留下他去參加主日崇拜,這令他很不開心。艾美請他的父母放心,說傑勝待會兒就沒事了。艾美試著安撫傑勝,給他玩具和故事書,抱著他在搖椅上前後搖動,四處走動或站立,告訴他有哪些好玩的東西。但傑勝卻越哭越大聲,於是艾美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我會跟你在一起。」不久,傑勝就安靜下來。

耶穌在即將受難的那一週,也向祂的朋友說了相似的話:「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6-17節)。耶穌復活後還應許他們:「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雖然耶穌不久之後就要升入高天,但祂仍差遣聖靈與我們「在一起」,並住在祂的子民當中。

< [....]

靈命日糧 : 被恐懼隔離

讀經:路加福音12章22-34節 

於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讓全球各國陷於恐懼之中。人們被隔離、各國封關,幾乎所有的飛機航班及大型活動都紛紛取消。即使那些生活在沒有確診者地區的人們,也會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感染。對焦慮頗有研究的心理學教授格雷厄姆·戴維(Graham Davey)認為,這是負面新聞所帶來的影響,因為負面新聞會使人憂傷並增加焦慮。在一個社交媒體曾經瘋傳的短片中,有人邊看電視新聞邊問道,如何才能停止焦慮?另一個人的回應是走過來關掉電視,其實他的建議就是改變專注的焦點!

路加福音12章提供了停止憂慮的建議,就是「只要求祂的國」(31節)。我們只要求上帝的國,專注於祂的應許:凡跟隨祂的人都擁有天上的基業。面對困難時,我們可以轉移焦點,記住上帝看顧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24-30節)。

[....]

靈命日糧 : 困境與憐憫

讀經:路得記4章13-22節 

在詹姆斯·巴利(James Barrie)六歲時,他哥哥大衛就在一次滑冰事故中不幸喪生。那是大衛十四歲生日的前夕。隨後幾年,詹姆斯盡最大的努力撫慰母親瑪格麗特。瑪格麗特雖深切悲傷,但有時會安慰自己,大兒子永遠不必面對成長後的挑戰。數十年後,詹姆斯藉由母親的想法,憑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深受喜愛的兒童故事人物──不會長大的男孩彼得潘(Peter Pan)。就像一朵花從水泥路面破土而出,美好的事物也能從難以言喻的悲痛硬土中產生。

上帝能以無限創新的方式,讓我們從最困難的情況中得益處,這是多麼令人得安慰啊!舊約路得記就是一個美好的例子。拿俄米接連失去丈夫和兩個兒子之後變得無依無靠,但她孀居的媳婦路得卻選擇留在她身邊,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並服事她的上帝(路得記1章16節)。最後,上帝的 [....]

靈命日糧 : 窗戶

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在喜馬拉雅山的山麓附近,一名遊客注意到有一排房屋竟然沒有窗戶。他的嚮導解釋說,有些村民擔心睡覺時會有魔鬼潛入家中,因而建造密不通風的牆。如果看到有人安裝窗戶讓光線進入,你就可以知道那位屋主相信了耶穌。

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儘管我們沒有察覺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可怕又對立的時代,撒但和牠的魔鬼煽動家人和朋友以怒氣相對而造成分裂。我常常想要躲在牆的後面,但耶穌卻要我安裝一扇窗戶。

以色列曾建築高聳的城牆好得到庇護,但上帝告訴百姓,祂才是他們的安全保障。上帝從天上以祂的話語統管萬有(以賽亞書55章10-11節),如果以色列歸向祂,上帝就會憐恤他們(7節),使他們再次成為上帝的子民而使萬國蒙福(創世記12章1-3節)。上帝會高舉他們,最終帶領他們凱旋歸來。他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