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行這些事

讀經:腓立比書4章1-9節 

我陪著兒子做他的數學作業,對於解答同一個概念的多個問題,他顯然興趣缺缺。他堅稱自己已經懂了,希望我可以通融一下,不要求他把所有題目都做完。我溫和地向他解釋,概念就只是概念,除非我們學會怎麼實踐應用。

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保羅也談到實踐,並勸勉信徒:「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4章9節)。保羅提到五件事:和好,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同心(2-3節);喜樂,提醒讀者要培養喜樂的心(4節);謙讓,勸告他們在與人來往時,要讓人看見他們謙讓的心(5節);禱告,如同他曾親身和在信中為他們示範(6-7節);專注,就像保羅即使身陷囹圄仍然有的表現(8節)。和好、喜樂、謙讓、禱告和專注,都是基督徒應當要活出的美德。像其他的習慣一樣,這 [....]

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你今天禱告了嗎? (有聲中文)

作者:靜瑜,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佳音,中國

今日經文:

提摩太前書2章1-8節

1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2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3 這是好的,在上帝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4 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5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6 祂舍自己做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7 我為此奉派做傳道的,做使徒,做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我說的是真話,並不是謊言。8 我願男人無憤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

剛委身教會的那會兒,我最不習慣弟兄姊妹問​​我:“你最近如何?有什麼可以為你代禱的?”每當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都會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然後結結巴巴說了一些籠統的回答。從小就被教導要顧及別人隱私,不隨意過問別人私事的我,覺得這樣的“靈魂拷問”會讓人尷尬,也覺得問的人說不定也只是客套,並不是真心的。然而後來我發現,他們是真的在乎我的情況,也真的在為我代禱!

保羅在上文特別告訴提摩太,命令的總歸就是愛,緊接著他就囑咐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提摩太前書2章1節)。可見禱告正是愛的表達的第一步,也是提摩太身為教會領袖的首要任務。保羅也願男人“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8節)。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書2章5節)原來正是因為耶穌基督是中保,所以我們才“有資格”向上帝禱告。耶穌基督作為中保,代替我們的罪承擔刑罰,滿足了上帝公義的要求,使我們能夠披戴基督的義來到天父面前禱告。祂也為我們祈求,成為聯繫上帝和人關係的“中間人”或“調停者”。若沒有耶穌基督作為中保,有罪的我們又如何能夠向聖潔的上帝禱告呢?

因此有了基督耶穌作為我們和上帝之間的中保,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為萬人禱告是理所應當,作為教會的領袖更是義不容辭。那麼是不是每一次禱告都要“舉起聖潔的手”?舉起手禱告是不是就比較“靈驗”?保羅在這裡不是要規定一種特別的禱告姿勢,非此不能行。詩篇63篇和141篇也記載了舉手禱告和敬拜,特別描寫到詩人內心充滿對上帝的敬畏,和對上帝敬拜的渴望。因此我們可以如此理解,保羅是在囑咐提摩太,要帶著內心對上帝聖潔的敬畏,隨時隨地地禱告。

成為基督徒的一大福氣之一,就是總有人在為你禱告。因著基督,我們能與他人分享我們的難處、憂慮,請別人為我們代禱;同時我們也能為別人代禱,擔當別人的重擔,正如加拉太書6章2節所說。現在的我不會再因為別人問我代禱事項而感到彆扭,因為我知道我可以放心地把真實情況和其他肢體分享,同時也能成為別人的代禱者!這真是作為基督徒一種甜蜜的負擔吶。

問題反思:

1. 保羅勸提摩太“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摩太前書2章1節),你今天可以為誰禱告什麼內容呢?

2. 你是否曾為“君王和一切在位” (提摩太前書2章2節)的禱告過,我們可以怎樣為他們禱告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文章:傳福音

靈命日糧 : 雪景沉思

讀經:約伯記36章26-29節,37章5-< 

草根樂團「飛越萊茵」(Over the Rhine)的名字,取自美國俄州一個治安很差的藍領社區。樂團藉著歌曲唱出這個城市每一年的轉變。樂團的一位創始人解釋道:「每年冬天,當我們目睹初雪落下,彷彿進入神聖的時刻。隨著城市的步調漸緩,一切的噪音都沉寂下來,好像進入新的起點。」

若你曾看過大雪紛飛的情景,就會明白這如何觸動人寫下歌曲。大雪覆蓋了污穢與灰暗,一種奇妙的寧靜籠罩整個世界。片刻之間,寒冬的蕭瑟淒涼轉為明亮,引發人們沉思並帶來愉悅。

約伯的朋友以利戶對上帝有較正確的認識,他認為上帝創造的大自然會吸引我們的注意。他說:「上帝發出奇妙的雷聲」(約伯記37章5節);「[上帝]對雪說:『要降在地上』,對大雨和暴雨也是這樣說」(6節)。這些壯觀的景象會迫使我們暫停手邊的 [....]

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今日經文:

提摩太前書1章1-20節

“1 奉我們救主上帝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做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2 寫信給那因信主做我真兒子的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上帝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於你!3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4 也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生辯論,並不發明上帝在信上所立的章程。5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6 有人偏離這些,反去講虛浮的話,7 想要做教法師,卻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8 我們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9 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乃是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誠和犯罪的,不聖潔和戀世俗的,弒父母和殺人的,10 行淫和親男色的,搶人口和說謊話的,並起假誓的,或是為別樣敵正道的事設立的。11 這是照著可稱頌之上帝交託我榮耀福音說的。12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侍祂。13 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14 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15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16 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做榜樣。17 但願尊貴、榮耀歸於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上帝,直到永永遠遠!阿門。18 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19 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20 其中有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旦,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讟了。 ”

剛信主的時候,我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中偶爾結識了一位自稱是基督徒的女生。活動後她約我一起讀聖經。雖然心裡不太平安,我還是答應了。到了現場才發現,要跟我一起“讀聖經”的不只她一位,而是好幾位。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不是要跟我一起讀,而是要我按照她們的引導來讀——把大量節選的經文拼在一起去證明她們的論點。當她們說到我們可以花錢為死去的人禱告,使他們可以在死後信主時,我就可以完全確定她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在讀聖經了。她們只不過打著基督的名號在達到自己的目的。

後來,我又時不時遇到一些自稱基督徒,卻宣講著與聖經矛盾的信息的人。他們有的人所說的很容易被識破,有的卻困擾我好久。即便在教會內部,我也遇到過兄弟姐妹無端的指控,讓當時的我感覺失去盼望。是否有哪些原則是可以幫助我們識破異端、甚至弟兄姐妹間不屬實的話語的呢?保羅在提摩太前書1章所寫的內容給了我一些啟發。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

保羅時代的以弗所教會,同樣受到假教師影響。因為需要繼續趕路無法親自處理,保羅便將他十分信任的主裡的兒子提摩太留在了以弗所教會去處理假教師引發的問題。保羅寫信給提摩太,鼓勵並教導他如何面對假教師並持守真道。保羅指出,一些人不聽真道,選擇去聽“荒渺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 (提摩太前書1章4節),而“這等事只生辯論,並不發明上帝在信上所立的章程”(提摩太前書1章4節)。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1章5節)。保羅告訴我們,真正忠於福音的教導,所要達到的目的是愛,而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若我們聽到的教訓不是以愛為出發點,我們要給這樣的教導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當然,如果我們自己是教導的人的那一個,更要注意確保我們的教導是出於愛。

律法是使人悔改

保羅又指出“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提摩太書1章9節)。如果有基督徒用律法去要求其他基督徒,我們也要十分謹慎。作為教會的領袖,更是不能用律法去轄制信徒。

基督滿有憐憫、恩典

保羅指出自己從前就是罪上加罪, “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提摩太前書1章13節),但基督卻仍然憐憫他,揀選他,給他豐盛恩典,“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提摩太書1章14節)。這完全可以讓我們相信“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摩太前書1章15節)。若是有人讓我們覺得自己無可救藥,不可饒恕,我們不妨想想保羅用親身經歷所論證的——既然保羅都能為主所用,我們每一個信主的人在主裡面也都有盼望。如若我們有機會與人分享福音,也願我們記住去分享這份在主基督裡的盼望。

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

保羅最後告訴提摩太要“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提摩太前書1章19節),這樣才能打那美好的杖。儲備真理以識別假教導和異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長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不偏離真道,如果我們是教會領袖的話,更是如此。願你我都能堅守基督用恩典與憐憫書寫的愛的真道,也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可以打那美好的杖。

問題反思:

1. 怎樣確保我們分享的信息是忠於福音的,在今天的經文中保羅有怎樣的建議嗎?

2. 在面對假教導時,我們可以怎樣做以持守真道?今天的經文可以給你什麼啟發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文章:傳福音

靈命日糧 : 記這些事

讀經:約翰福音20章24-31節 

在1943年9月7日,荷蘭猶太裔女作家賀樂孫(Etty Hillesum)在明信片上寫道:「主是我的高台⋯⋯我們唱著歌離開集中營。」她從火車上丟出這張明信片,而這也是她留下的最後一份文件。同年11月30日,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遭殺害。賀樂孫在日記中描述在集中營的經歷,這些日記後來被翻譯與出版。她從自己的角度記述了納粹佔領下的恐怖事件,以及上帝所造世界的美好。這些日記被翻譯成67種語言,讓許多讀了這些日記的人,可以相信在邪惡之外仍有美善。

使徒約翰並不避談耶穌在世上所面對的嚴酷事實,他寫下耶穌的善行,也記載耶穌面對的挑戰。約翰福音的結尾透露他寫這卷書背後的目的。他說:「耶穌⋯⋯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20章30節),並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31節)。約翰的 [....]

靈命日糧 : 懇求上帝

讀經:但以理書9章1-5、17-19節 

某個早晨,家庭禱告結束時,當爸爸一說完「阿們」,5歲的凱琳立即大聲地說:「我也為洛根禱告,因為他禱告的時候睜大著眼睛。」

當然,因為10歲的哥哥在禱告時沒有閉上眼睛而要為他禱告,絕不是聖經要我們為人代求的真正含意。不過,至少凱琳知道我們可以為別人禱告。

聖經教師章伯斯強調為別人禱告的重要性。他說:「代求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也就是懷著祂的心意與觀點。」我們按著上帝的心意和祂對我們的愛,來為別人代求。

我們在但以理書第9章看到代禱的絕佳範例。這位先知曉得上帝因猶大人的悖逆,曾預言猶大人會被擄到巴比倫70年(耶利米書25章11-12節)。但以理知道年數即將屆滿,便開始為他的同胞們禱告。在禱告中,他引述上帝的誡命(但以理書9章4-6節)、謙卑自己(8節) [....]

靈命日糧 : 辦自己的事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多年前,我和兒子喬許在上山的小徑上,發現前方揚塵飛舞。我們躡手躡腳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來有隻獾正忙著在土堆裡建窩。牠把頭和肩膀伸進地洞裡,一邊用前爪使勁地往下挖,一邊用後腳將泥土踢出來。牠正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完全沒聽到我們走近的聲音。

看到這隻獾旁若無人的樣子,我忍不住撿了一根細長的樹枝,輕輕地戳了戳牠的背。我並沒有傷到牠,但牠卻跳了起來,接著便轉身向我們衝過來。我和喬許嚇得以百米賽跑的世界新紀錄逃開了。

我從自己的輕率行事學到了一些功課:有時最好不要多管閒事,隨意干涉別人的事情。與其他基督徒相處時,尤其如此。使徒保羅鼓勵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節)。我們的確應當為別人禱告,靠上帝的恩典致力分享祂的 [....]

靈命日糧 : 誰知道?

讀經:傳道書6章12節,7章13-14節

據說古時候邊塞有一名老翁,人稱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貴的馬,鄰居都為他的損失感到遺憾,但塞翁並不難過。他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後,丟失的馬竟帶著一匹馬駒回來。當鄰居前來道賀時,塞翁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壞事呢?」後來,他兒子騎這匹馬駒時摔斷了腿。這看來的確是件壞事,可是當軍隊來到村莊徵召所有的壯丁去打仗時,塞翁的兒子由於瘸腿而豁免。參軍的青年最後大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卻幸免於難。

這是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教導我們壞事可能轉為好事,反之亦然。此種古老的智慧與傳道書的作者所觀察到的極為相似:「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6章12節)確實,我們誰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禍」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而「福」也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每天我 [....]

靈命日糧 : 認識天父

讀經:約翰福音14章8-11節 

根據傳說,英國指揮家湯瑪士·畢勤爵士曾在酒店大廳見到一位外表出眾的女士。畢勤爵士覺得自己認識她,但卻忘了她的名字,於是便駐足與她攀談。聊天時,畢勤爵士依稀記得她有個兄弟,為了想起她的名字,所以就問起她哥哥的近況,是不是仍從事同一份工作。這位女士回答說:「喔,他很好,他還是在當國王。」

搞錯別人的身分的確令人尷尬,就像畢勤爵士那樣。但在有些時候,情況可能更為嚴重,就像耶穌的門徒腓力一樣。腓力身為門徒,當然認識耶穌,但他還沒有完全明白耶穌的身分。腓力希望耶穌將父顯給他們看,耶穌卻回答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8-9節)。身為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完美地展現了天父的形象,以至於認識子就是認識了父(10-11節)。

如果我們還不明白上帝的特質、屬性或對 [....]

靈命日糧 : 保守看顧

讀經:申命記31章1-8節 

春天來臨,我開始清理花園準備種植花草。當我拔出一大叢冬天的雜草時,眼前的一幕嚇得我魂飛魄散!一條有毒的銅頭蛇就藏在雜草叢裡,離我的手只有寸許的距離,我差一點就把牠抓了起來!我一拔出雜草,就看到牠色彩斑斕的紋路,長長的蛇身就盤繞在我兩腳之間的草叢中。

我跑離毒蛇到安全的地方後,不禁感謝上帝沒有讓我被毒蛇咬到。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上帝保守我逃離過多少次隱藏的危機。

上帝時刻守護著祂的子民。在以色列民進入應許地之前,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命記31章8節)。以色列人雖看不見上帝,但上帝確實與他們同在。

有時我們不知道為何困難會發生,但卻可以回想上帝過去的保守,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