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靠恩典剛強

讀經:提摩太後書2章1-4節 

在美國內戰期間,逃兵會面臨死刑的懲罰,但北方聯邦軍卻很少處決逃兵,因為他們的總司令亞伯拉罕‧林肯幾乎一概予以赦罪。然而,這卻惹怒了戰事部長愛德溫‧史坦頓。他認為,林肯的寬容只會誘使更多人叛逃。但對於這些在激戰中勇氣盡失,最終因恐懼而退縮的士兵,林肯卻能體恤他們的處境。這份體恤使他廣受士兵們的愛戴,他們敬愛林肯有如父親一樣,而這份情感也使士兵們更想為他赴湯蹈火。

當保羅要提摩太與他一起「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摩太後書2章3節)時,他的要求非常嚴苛。基督的精兵應當全然擺上、勤奮不懈、無私付出,全心全意事奉他的元帥主耶穌。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無法成為如此優秀的精兵,也無法忠心地服事祂。因此保羅前面所說的話十分重要,他說:「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1節)。我 [....]

靈命日糧 : 我們不是神

讀經:以西結書28章1-10節 

在《返璞歸真》一書中,作者魯益師建議,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驕傲,可以自問下列這些問題:「受冷落或被人刻意忽視時,我是否心生不悅?⋯⋯若有人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或對我耀武揚威,我的感受又是如何?」魯益師認為,驕傲就是「極端之惡」,也是在家庭和國家造成悲劇的主因。他稱驕傲為「靈性之癌」,會吞噬掉人們的愛與知足之心,甚至讓人無法正常思考。

驕傲的問題自古就存在。對於強盛的濱海城市推羅,上帝就曾透過先知以西結警告其領導人不要驕傲自大。他警告推羅王的驕傲將導致自己的傾覆:「因你居心自比神,我必使外邦人……臨到你這裡」(以西結書28章6-7節)。這樣一來,推羅王就會知道自己不過是人,並不是神(9節)。

與驕傲相對的是謙卑,魯益師認為這是我們藉由認識上帝而領受的美德。他說,只要親 [....]

靈命日糧 : 記得歌唱

讀經:詩篇147篇1-7節 

退休的歌劇歌手南西‧古斯塔夫森(Nancy Gustafson)在探望她母親時,察覺母親的身體機能因失智症而退化,令她難過不已。她母親不認得她,也幾乎不說話。經過幾個月的探望後,南西決定開始唱歌給母親聽。她母親聽到歌聲,眼睛亮了起來,並且也開始唱歌,甚至唱了二十分鐘!南西的母親笑了,還開玩笑說他們是「古家合唱團」!這戲劇性的轉變顯示音樂的力量,正如一些治療師指出,音樂可以喚起人們失去的記憶。唱唱經典老歌也被證實可以提振心情、減少跌倒的發生、降低急診就醫,以及減少鎮靜藥物的使用。

現在有更多研究正探討音樂和記憶之間的關聯。但其實聖經早已揭示,歌唱帶來的喜樂是上帝賜下的禮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歌頌我們的上帝是多麼美好!多麼歡樂,多麼合宜!」(詩篇147篇1節,新普及譯本)< [....]

約翰福音靈修| 最後的禱告(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安琪,香港
封面設計:Chin,馬來西亞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7章1-26節

1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祢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2 正如祢曾賜給祂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祂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祂的人。3 認識祢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4 我在地上已經榮耀祢,祢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5 父啊,現在求祢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有的榮耀。6 祢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祢的名顯明於他們。他們本是祢的,祢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祢的道。7 如今他們知道,凡祢所賜給我的,都是從祢那裡來的。8 因為祢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祢出來的,並且信祢差了我來。9 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祢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祢的。10 凡是我的都是祢的,祢的也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11 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祢那裡去。聖父啊,求祢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12 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13 現在我往祢那裡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14 我已將祢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5 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 16 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 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18 祢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 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20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21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 22 祢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23 我在他們裡面,祢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也知道祢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24 父啊,我在哪裡,願祢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哪裡,叫他們看見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祢已經愛我了。 25 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祢,我卻認識祢,這些人也知道祢差了我來。 26 我已將祢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祢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 ”

 

台灣知名資深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女兒——餘苑綺, 2019年誕下第二胎後,發現直腸癌復發,甚至擴散至肝肺。因此,她只能一邊坐月子,一邊接受化療及手術。抗癌期間,雖然她必須承受化療所帶來的痛苦和不適,但為了孩子,她仍勇敢地堅持下去。

閱讀這則新聞時,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同樣在2019年,我和先生終於在婚後的第5年盼來我們的愛情結晶,隨後我於2020年生下寶寶。作為一位媽媽,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何等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並且忍受一切的苦楚,只為看著他健康、平安地長大。然而我們都知道,除了上帝,沒有人能夠預知自己的下一秒會如何。每一天,我們的周遭都有突如其來的意外發生,例如有人確診某種疾病、遇車禍、猝逝等,其中甚至包括年輕氣盛的,令人不勝唏噓。我們無法曉得,自己會否是下一個遭遇危機的人。

”在你的人生里,我能夠陪伴你走多久呢?”有一晚,我躺在寶寶的身邊,凝望著他那熟睡的小臉,憐愛地嘆息道。

耶穌基督在地上生活了33年,在祂離開回到天父上帝那里之前,祂有一群門徒是祂所重視、關愛和掛念的。祂知道這群門徒還需要在這世上,繼續完成他們的使命,為此,祂向天父禱告,把門徒的需要帶到天父的面前。耶穌的禱告提醒了我,我也應該常常如此為自己、孩子以及身邊的人祈求。

為自己禱告(1-5節)
“我在地上已經榮耀祢,祢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4節)生活在這世界上,我不僅是一位女兒、妻子、媽媽、員工,也是被上帝揀選的孩子,肩負著祂所託付的福音使命。耶穌的這句禱告,讓我開始省思自己在日常中的言行,以及是否凡事盡心盡責,使人認識上帝——這位獨一的真神。雖然我們都無法達到上帝的完美標準,但祂更看重的是我們是否盡力而為,努力遵行祂的囑咐與命令,把祂話語中的智慧、真理和祝福帶給身邊的人,在世上彰顯祂的榮耀。願主幫助我警醒禱告,懂得敬虔度日,趁著還有生命氣息之時為祂打美好的仗。

為孩子禱告(6-19節)
身為母親,每當想到我可能無法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好好地照顧他,內心就萬分沮喪、焦慮和憂愁。因此,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是屬於上帝而不是我的。儘管我無從得知自己在世上的年日有多長,但是上帝會一直看顧、保守著他。上帝將這產業賜給了我,而我最重要的職責是按照上帝的教導去愛他、教導他、養育他,幫助他一生走在上帝的道路上。 “是的,親愛的天父,我不求祢叫孩子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如今,當我又再為孩子的未來擔心憂慮時,我便會默默地在心裡獻上禱告。

為教會禱告(20-26節)
一旦我們信主,成為上帝的兒女後,我們便加入上帝的大家庭,與其他基督徒成為一家人。耶穌命令信祂的人要“有彼此相愛的心”,使眾人因此認出我們是祂的門徒(約翰福音13章34-35節)因此,除了為自己、孩子、家人和所愛的人祈求,我們更要為教會和弟兄姐妹來禱告守望。盼望我們都能以謙卑相待,在愛里合一,叫世人知道上帝差了耶穌來到世界,也知道上帝愛我們如同愛耶穌一樣。

人生中有太多無法預料的事,但感恩的是,我們能夠藉著禱告來交託內心的重擔與掛慮。而唯有將眼光定睛於永恆,仰望慈愛的上帝,我們才能真正地得著祂所賜的智慧、平安和喜樂,並在離開世界以前,把這永恆的愛與福氣帶給我們的下一代。

問題反思:
1. 在耶穌為門徒的禱告裡面,特別強調了“叫他們合而為一”(11節),為什麼呢?
2. 耶穌說門徒“不屬世界”,這樣的屬性給門徒帶來怎樣的困擾,耶穌又是如何就這一點為門徒禱告的?這可以給我們日常的禱告帶來什麼啟發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靈命日糧 : 非常手段

讀經:以賽亞書22章8-13節 

十六世紀末,威廉·奧倫治親王(William of Orange)刻意引海水淹沒大部分的國土。這位荷蘭君王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為要試圖驅逐入侵的西班牙人。然而,這方法行不通,還造成大片優質的農田都被海水吞噬。這就是人們所謂的:「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

在以賽亞的時代,亞述的軍隊攻擊耶路撒冷時,猶大百姓也採取了非常的手段。他們不但砌築一座蓄水系統以度過圍困期,還拆除房屋以支撐城牆。這也許是個精明的策略,但眾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一步驟。上帝說:「[你們]又在兩道城牆中間挖一個聚水池,可盛舊池的水;卻不仰望做這事的主,也不顧念從古定這事的。」(以賽亞書22章11節)

今天,我們不大可能在家門口就遇到敵人的軍隊,但正如章伯斯所說:「打擊都是以尋常的方式,透過尋常的人而 [....]

靈命日糧 : 不同思維

讀經:羅馬書12章1-3節 

大學期間,我在委內瑞拉待了大半個暑假。當地的食物美味可口、人們親切和善,有濃厚的人情味和舒爽宜人的天氣。但一兩天後我就發現,我和我的新朋友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大相逕庭。如果我們打算中午一起吃午餐,意味著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間任何一個時間點。會議或旅行亦然,他們對時間觀念是差不多就好,毋須嚴格守時。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我對「準時」的概念,是如此深受本身文化的影響。

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周圍文化價值觀的陶塑。保羅將這種文化的力量稱為「世界」(羅馬書12章2節)。於此,「世界」不是指有形的宇宙空間,而是指滲透到我們生命中的思維模式。這「世界」指的是我們身處的特定時空,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社會期待及價值觀念。

因此,保羅告誡我們要警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卻要「心意更 [....]

靈命日糧 : 一個模子印出來

讀經:歌羅西書1章15-23節 

我們全家在某次出遊時,遇到了一位女士,她在我丈夫小時候就認識他的家人了。她看看我丈夫艾倫和兒子沙維爾,她說:「沙維爾跟他爸,就像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沙維爾的眼睛和笑容,看起來就跟他爸爸一模一樣。」那位女士欣喜地發現他們父子倆長得極為相似,甚至性格也雷同。雖然他們在許多方面都很像,但我兒子還是沒有完全反映出他父親的形象。

只有一個兒子──耶穌,能完全反映祂父親的形象。基督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歌羅西書1章15節)。萬有都是靠著祂、藉著祂且為祂而造(16節)。「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17節)。

我們可以花時間禱告和閱讀聖經,藉由觀察道成肉身的耶穌,認識天父的特質。祂邀請我們一同見證祂付諸行動的愛,從聖經記載祂與人的互動,以 [....]

靈命日糧 : 發求救訊號

讀經:詩篇34篇1-10節 

在阿拉斯加渺無人煙的山區,有位居民的小屋慘遭祝融。那是美國最冷的一州,那時又正值嚴冬,這場火災使他失去足以禦寒的庇護所,就連糧食也所剩無幾。於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訊號(SOS),並用煤灰加以染黑。三週之後,有一架飛機飛過這間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訊號,使他終於獲救。

詩人大衛確實也曾身處危難之中。那時他被妒火中燒的掃羅王追殺而逃到迦特城,甚至為了保命而裝瘋(參見撒母耳記上21章)。因著這些困境,才有了詩篇34篇,記述了大衛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並且獲得了平安(4、6節)。上帝聽見他的懇求,救他脫離患難。

你是否正在絕望的景況中呼求救援?可以確定的是,上帝如今仍垂聽和回應我們急難中的呼求。就像上帝回應大衛一樣,祂也會留意我們的求救訊號,挪去我們的恐懼(4節 [....]

靈命日糧 : 創新的事

讀經:以賽亞書43章14-21節 

在缺乏淡水的地區從事農耕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家名叫海水溫室的公司,在非洲索馬利蘭以及其他類似氣候的國家,做了一件創新的事,也就是建造許多「冷卻室」。他們利用太陽能抽水機,在用瓦楞紙板做成的牆壁上,澆灑毛毛細雨般的鹽水。當水往下流到下一塊壁板時便會留下鹽分,而剩餘的淡水則大部分在建築物的內部蒸發,而成為潮溼的環境讓蔬果作物生長茂盛。

透過先知以賽亞,上帝應許要做「新事」,祂要為古時的以色列人「在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43章19節)。這件新事與祂從埃及人的手中救出祂的子民,所做的舊事不同。還記得上帝帶領以色列民過紅海嗎?上帝要祂的子民回想過去,但卻不要過於思念過去,以致忽略此時他們所面對的處境也有上帝參與其中(18節)。正如祂說:「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 [....]

靈命日糧 : 婚筵

讀經:啟示錄19章1-9節 

在我好友德夫17歲的女兒梅莉莎去世的前一年,我的摯友雪倫就已經過世了。她們都是因嚴重的車禍而喪生。有一晚,我夢見她們倆有說有笑地在一個大型宴會廳裡懸掛彩帶,我走進了大廳而她們沒有理睬我。那裡有個鋪著白色桌巾的長桌,桌上擺著金盤和高腳杯。我問她們,我是不是能幫忙佈置,但她們似乎沒聽到我的聲音,只專注於手邊的工作。但過了一會兒,雪倫說:「這場宴會是梅莉莎的婚筵。」

我問道:「新郎是誰呢?」她們都沒回應我,反倒相視而笑。最後我才恍然大悟,那位新郎就是耶穌!當我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嘴裡還輕聲說著:「耶穌就是新郎。」

這個夢境讓我想到耶穌再來時,所有相信耶穌的人都將參加的歡樂慶典。啟示錄將這場豐盛的宴席描繪為「羔羊之婚筵」(19章9節)。施洗約翰預備百姓迎接那位來到世上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