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化解衝突

讀經:以弗所書4章26-32節 

在知名的荷蘭科學家亨德里克·勞倫茲(Hendrik A. Lorentz)的葬禮上,愛因斯坦於致詞時,並未提及他們在科學方面的歧見,反倒讚揚勞倫茲這位備受敬愛的物理學家,寬大仁慈且以謙遜公正待人。愛因斯坦說:「大家都樂於跟隨他,因他們感受到勞倫茲不會支配人而是儘量幫助人。」

勞倫茲鼓勵科學家們擱置政治歧見共同合作,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愛因斯坦悼念這位也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時說:「即便在戰爭結束前,他已在推動和解的工作。」

與人和好應該是每一個教會成員的目標。在教會中免不了會有衝突,但我們必須盡力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保羅寫道:「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並且為了鼓勵信徒能一同成長,保羅勸勉眾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 [....]

靈命日糧 : 勇敢的行動

讀經:約翰福音10章7-18節 

約翰‧哈普爾牧師(John Harper)帶著六歲的女兒登上鐵達尼號時,根本就不知道即將會發生什麼事。然而,哈普爾牧師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愛耶穌,而且熱切期盼其他人也能認識耶穌。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之後,大量的海水開始湧進船艙,身為鰥夫的哈普爾牧師將他女兒送上救生艇之後,立即轉身衝入混亂之中,拼全力搶救更多的人。據說,他一邊分發救生衣,一邊大聲喊著說:「讓婦女、小孩和未信主的人先登上救生艇。」在哈普爾牧師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仍奮力地向周圍的人傳講耶穌的福音。他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好讓其他人能夠獲救。

早在2,000多年前,耶穌也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讓你我能活著,而且不單在今生,更是直到永恆。耶穌不是某天醒來,突然決定要為人的罪付出死亡的代價,其實這正是祂降世為人的使命。當耶穌 [....]

靈命日糧 : 錯誤的信心

讀經:腓立比書3章2-8節 

幾年前,我的醫師和我嚴肅地討論我的健康狀況。我認真看待他的勸告,開始勤上健身房,並且調整飲食。一段時間之後,我的膽固醇和體重都明顯下降,自信心也有所提升。但緊接著,一件不太好的事發生了:我開始會注意且評論別人的飲食方式。你會覺得奇怪嗎?當我們發現某種方式能夠提升自己的時候,就會藉此抬高自己、貶低別人。這似乎是人類天生的傾向,我們會堅持以自己訂定的標準來為自己辯護,就是所謂的自我辯解和自我安慰。

使徒保羅也告誡腓立比教會不要做這樣的事!他們有些人將信心放在虔誠的表現或傳統文化上,而保羅告訴他們,其實他更有理由以此為誇耀:「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3章4節)。但保羅知道,與「認識基督」相比,自己優良的家世和表現都是「糞土」(8節)。其實耶穌是按著每個人的本相愛 [....]

靈命日糧 : 需要力量!

讀經:詩篇28篇 

芮琪家前面的阿拉斯加雪松在暴風雨的強風中左搖右晃。芮琪很喜歡這棵樹,它不僅為她的家人遮蔽夏日的陽光,也給予他們隱私空間。眼看著猛烈的暴風雨正要將這棵樹連根拔起,芮琪立刻拖著她15歲的兒子飛奔過去,試圖營救它。芮琪用自己的雙手和瘦小的身軀,與兒子一同努力不讓樹倒下。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力量都不足夠,最後大樹還是砰然倒下。

上帝是大衛王的力量,大衛也在另一種形式的暴風雨中向上帝呼求(詩篇28篇8節)。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大衛在寫下這首詩時,他的人生正四分五裂。他的親生兒子起來謀反,試圖篡奪王位(撒母耳記下15章)。大衛深感自己軟弱無力,以致於他害怕上帝會保持沉默,而自己就會絕望而死(詩篇28篇1節)。大衛向上帝說:「我呼求祢,向祢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祢垂聽我懇求的聲音!」(2節)雖 [....]

約翰福音靈修| 祂來不是定罪(有聲中文)

 

作者:懋筠,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8章1-11節

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2 清早又回到殿里,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11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今天的靈修經文中所記錄的這一事件是約翰福音獨家記載的。每當讀到這段經文,我都在想耶穌彎著腰到底用指頭在地上畫什麼字。當然,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答案,但我們可以在這段經文中看到以下三點。

 

1.先拿石頭打(7節)——律法

第三節告訴我們,文士和法利賽人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當著眾人的面,叫她站在當中,然後喊話耶穌。這件事非常奇怪,為什麼他們剛好能在耶穌在聖殿的時候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更奇怪的是怎麼沒有把行淫的男子一起抓來?其實,他們是為了試探耶穌,抓祂的把柄(6節)。因為按照舊約的律法,不只是要對行淫的婦人進行懲罰,也應當找到姦夫,由見證人先下手,然後眾民也下手,把他們一併處死(申命記17章7節,利未記20章10節,申命記22章22節)

沒想到,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7節)」。這樣一來,耶穌並沒有與摩西的律法相矛盾,也讓婦人免於被石頭打死(因為大家清楚自己有罪),讓文士和法利賽人無把柄可抓。最重要的是,這給了現場每一個人去反思,自己的狀態是怎樣的,我有罪嗎?不管是他們現在心中的動怒(馬太福音5章22),還是他們也曾有過淫念(馬太福音5章28節),或者其中就有犯過姦淫的罪,但沒有被發現的人。他們不敢承認自己完全聖潔,活出了律法的要求,因此,從老到少全都離開了。

 

2.人在哪裡呢(10節)?——罪中

耶穌直起腰來,轉向了這位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10節)」婦人說:「主啊,沒有(11節)」。起先想要定這位婦人罪的人都一一離開了,只剩下唯一能定她罪,可以拿石頭打她的人(因為耶穌沒有犯過罪)。那這位唯一沒有犯過罪,可以用石頭打她的人會怎麼對待這位有罪的婦人呢?讓人驚訝的是,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 耶穌憐憫這位婦人,祂來正是要拯救罪人。「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b],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章17節)

 

3.不定你的罪(11節)——福音

最後,主並沒有停留在此,而是繼續對婦女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1節)。」

福音是什麼?福音就是在主耶穌在萬千人海中,找到了如此污穢不堪的我們,定罪的主竟然給我們赦罪的恩典,叫我們因信基督,有嶄新的勝過罪惡的生命。「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當我們仰望主耶穌時,這句話帶有絕對的能力,我們相信藉著主在十字架上的寶血,我們將成為聖潔。

 

問題反思:

1.通過約翰福音8章1-11節,你認識了怎樣的一位耶穌?

 

2.你是否經歷過耶穌的赦免?根據11節的經文,耶穌讓我們過一個怎樣的新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靈命日糧 : 借來的鞋

讀經:加拉太書5章13-26節 

在2018年,加州野火蔓燒,一位名叫蓋博的高中生在逃離家園的混亂之際,錯過了他心心念念的加州越野資格賽,從而無法參加接下來的加州越野賽。錯過這資格賽,將使他耗費四年辛苦受訓的心血付諸流水,也無法繼續他的運動生涯。

有鑒於蓋博的特殊情況,加州的體育理事會提供蓋博另一次機會,他必須獨自在競爭對手的學校跑道上,跑出夠格參賽的時間。但由於他的跑鞋早已被燒得焦黑,他只得穿著普通休閒鞋去跑。正當蓋博準備要獨自「競跑」時,卻驚訝地發現有好幾位競爭對手到場,他們不僅提供他一雙跑鞋,還為了讓他能達到參賽資格的標準,而願意陪他一起跑。

事實上,蓋博的這些競爭對手並沒有義務去幫助他。他們本可順從自己的本性,只為自己著想(加拉太書5章13節),而且如此一來,還可能增加自己獲勝的機會。但 [....]

靈命日糧 : 超越障礙

讀經:希伯來書11章1-6、13-16節

身為領隊,我帶學生們前往超越障礙訓練場,進行校外活動。我們指導學生穿上安全配備之後,就讓他們攀登一面將近3公尺高的牆。那些先完成的人就鼓勵每一個攀登者要相信安全帶,不要往下看,只管往上爬。我們幫一位學生繫緊環扣跟腰帶時,她盯著那些障礙物,說:「我絕對爬不上去!」我們確認她的安全帶的承受力之後,便鼓勵她爬上那面牆,當她爬上牆頂上的高台時,所有人都為她歡呼!

當面對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困難時,恐懼與不安會讓我們心生疑慮。但上帝不變的大能、仁慈和信實的確據,能形成強韌可靠的安全帶。這樣的確據也激勵了舊約時代的聖徒,讓他們在尚未完全瞭解上帝計劃中的所有細節時,可以全心信靠上帝(希伯來書11章1-13、39節)。當我們帶著確信,熱切地尋求上帝,完全信靠祂時,我們就會與世人有分別。因為我們 [....]

靈命日糧 : 置身烈焰

讀經:但以理書3章12-18節 

發生在西班牙一個小鎮安迪利亞的一場野火,使將近202平方公里的樹林化為焦土。然而,在那遭到烈火蹂躪的荒地上,大約有一片上千棵翠綠的柏樹仍舊挺拔矗立。這是由於柏樹具有保水能力,才能使這片樹群免於大火的摧殘。

在尼布甲尼撒王統治巴比倫期間,也有一小群人倖免於國王的滔天怒火。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拒絕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造的金像,並對他說:「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但以理書3章17節)。國王一氣之下就要人把火窯燒熱,比平常更猛烈七倍(19節)。

幾名士兵執行國王的命令,將那三人捆著扔進烈焰中,卻反倒被燒死。當時在場的人都看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雖置身於烈焰中,卻「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在那火窯裡還有第四個人,其「相貌好像神子」(2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話

讀經:以賽亞書55章10-13節 

莉莉是個聖經翻譯員。當她在機場準備要搭機返國時,卻被當地的警方扣留。警察查看她的手機,發現裡面有語音版的新約聖經,便立即加以沒收,並且對她進行兩個小時的訊問。警察在審訊莉莉時,要她播放手機裡語音版的聖經。當時所播放的經文恰巧是馬太福音7章1-2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其中一位警察聽到這兩句以他的語言播放出來的經文,頓時臉色慘白。之後,莉莉沒再受到任何刁難,就被釋放了。

我們並不知道這兩節經文對那位警察的內心帶來什麼衝擊,只知道上帝「口所出的話」,要成就祂的旨意(以賽亞書55章11節)。而以賽亞在說這些帶著盼望的預言時,上帝的子民已被擄至外邦。以賽亞要他們確信,就像雨雪能滋潤土地 [....]

靈命日糧 : 繞遠路

讀經:出埃及記13章17-18節 

班寧眼見同儕一個個都升職了,不禁又羨又妒。朋友都說:「為什麼你還沒升上經理?那是你應得的。」但班寧早已將自己的職涯交給上帝,所以他總是回答說:「我只想順服上帝替我安排的計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幾年後,班寧終於獲得升遷。那時,他所累積的經驗,使他能有信心承接這份工作,也為他贏得下屬的敬重。但反觀那些早已升職的同儕,卻仍遲遲無法善盡管理之責,因為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就獲得了晉升。班寧這才明白,上帝帶著他「繞遠路」,是為了讓他能有更充分的準備來勝任這個職務。

當上帝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出埃及記13章17-18節),祂也選擇了一條較遠的路,因為在前往迦南地的「捷徑」中,充滿了艱難與危險。有些聖經注釋家認為,繞遠路也能讓以色列人有更充裕的時間,將自己的身心靈調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