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循序漸進

讀經:馬太福音13章31-35節 

我偶然遇見一個老朋友,他向我述說他的近況,但我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簡直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在我們交談的幾個月後,他樂團的歌曲幾乎無處不在,不僅是電台排行榜上的熱門單曲,還有一首暢銷歌曲被用作電視廣告的配樂。他簡直就是迅速竄紅!

我們可能會沉迷於偉大和成功,就是那種戲劇性地成名、迅速快捷地成功。但是,耶穌所說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卻將天國(上帝在地上的國度)的道路比作那細小、隱藏、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它們的工作是緩慢而漸進的。

這位天國的君王耶穌基督也是如此。基督的使命藉著祂的捨命達到高峰,就像種子般被埋到地下,像麵酵般被藏入麵團中。然而,祂復活了。如樹木穿透泥土,如餅遇熱膨脹,耶穌復活了,祂被升為高。

我們蒙召要按耶穌的方式而活,是一種堅定不移且 [....]

靈命日糧 : 佈道或耕地?

讀經:以弗所書4章4-16節 

根據一則家族傳說,有兄弟二人,一個叫培理,另一個叫梅文。一天,他們站在家裡的乳牛場時,正好看見一架飛機在空中噴寫文字,勾勒出兩個英文字母(GP)。

兩兄弟都認真思想這兩個字母對他們有何意義。一個想到「去佈道」,另一個則理解為「去耕種」。後來,其中一個男孩獻身於傳福音的事工,成為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或稱葛理翰)。他的兄弟梅文則盡心經營家裡的乳牛場多年。

撇開空中的噴字不談,若上帝真的呼召葛培理去傳道,叫梅文去務農(事實似乎如此),那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榮耀了上帝。雖然梅文順從上帝的呼召去務農,而葛培理的佈道生涯非比尋常,但葛培理的成功並不代表梅文所做的就不重要。

上帝會指派一些人擔任大家所說的全時間服事(以弗所書4章11-12節),但這並非意味著從事其 [....]

靈命日糧 : 一起成長

讀經:歌羅西書3章5-16節 

我的丈夫艾倫站在設有高聳照明燈的棒球場上。當對方球隊的球員擊出一個高飛球時,他的雙眼緊盯著球,以全速跑向球場上最黑暗的一角,結果撞上了鐵鏈圍欄。

當晚回到家後,我遞給他一個冰袋,問他說:「你感覺還好嗎?」艾倫揉了揉他的肩膀,說:「如果當時我的隊友能提醒我要撞上圍欄了,或許我會覺得好受一點!」

的確,團隊齊心合力才能發揮最佳效益。只要其中一個隊友能夠在艾倫衝向圍欄時大聲提醒他,那麼他就不會受傷了。

聖經提醒我們,我們這些蒙召的主內肢體是一個團隊,應當齊心合力,彼此照應。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上帝在乎我們如何互相交流,因為個別肢體的行為會影響全體信徒(歌羅西書3章13-14節)。如果我們所有人都把握機會彼此服事,並竭力保持合一及和平的心,教會必然興旺(15節 [....]

約翰福音靈修|潔淨聖殿(有聲中文)

作者:懋筠,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2章13-25節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祂看見聖殿裡有賣牛羊和鴿子的,還有兌換銀錢的人坐著,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趕出聖殿,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走!不要把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祂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因此猶太人問祂:“你能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表明你可以做這些事呢?”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把它重建。”猶太人說:“這殿造了四十六年,你三日內就能重建嗎?”但耶穌所說的殿是指祂的身體。所以祂從死人中復活以後,門徒想起祂曾說過這事,就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話。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祂所行的神蹟,就信了祂的名。耶穌自己卻不信任他們,因為祂認識所有的人,也用不著誰來證明人是怎樣的,因為祂自己認識人的內心。

在今天的約翰福音靈修中,“耶穌潔淨聖殿”在四福音中都有記載,這說明此事件非常重要。

義怒

耶穌潔淨聖殿是一件瘋狂的事情。主這次對猶太傳統信仰的反對,不單停留在言語的批判上,是在行動中表達不滿。主為何如此生氣?第十六節說,“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賊窩,參可十一17節)”。在舊約中,聖殿是猶太人的敬拜中心,他們本應帶著虔誠的心,來到聖殿裡獻祭贖罪敬拜上帝。而真實的景像被主看破,那裡到處瀰漫著祭司係統腐敗的味道,被金錢交易玷污的人心哪裡有對上帝的敬拜與渴慕呢?

聖殿

與人手所造的殿比起來,真正的聖殿乃是主三日內建立起來的,那正是耶穌基督已復活榮耀的身體(約翰福音2章19-22節)。我們今日的敬拜不需到舊約的聖殿裡,真正敬拜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中保,我們就能與上帝和好。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專心尋求祂,就必會尋見,我們信靠仰望祂,就必蒙看顧。而在新約裡,教會正是基督的身體,也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書2章21節),主看重我們作為身體的每一部分,我們身子也是聖靈的殿(哥林多前書6章19節),願我們心靈不再污穢,透過耶穌基督,能向上帝獻上聖潔的敬拜。

渴慕

在今天這個“疫情時代”,也是“抖音(短視頻)時代”,我們很容易體貼肉體的情慾與眼目的情慾,可以躺在家裡參與網絡聚會,也會不自覺地被豐富有趣的視頻吸引。可是,約翰福音第二章裡,我們的主為聖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翰福音2章17節)。而今天我們知道,教會就是上帝的殿,我們是否對上帝的殿焦急呢?教會不是做生意的場所,也不是博人眼球的活動中心,那裡應該是“萬國禱告的殿”(馬可福音11章17)。主渴慕滿足父上帝的心意,盼望眾人誠心來敬拜。

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對上帝也有渴慕的心,以致於這種渴慕使我們將生命的重點,從賺錢轉向聚會,從手機轉向耶穌基督祂自己。

問題反思:

1.每周禮拜時,你的心是否專心,還是被其他事情吸引?今天的經文對你有怎樣的啟示?

2. 在你生命中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你是和其他人一樣關注世上的娛樂還是被主的話語和生命吸引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靈命日糧 : 上帝扶持

讀經:以賽亞書41章1-10節 

在2018年,年屆114歲的南非人布隆(Fredie Blom),被公認是全世界最長壽的男性人瑞。他於1904年出生,剛好是萊特兄弟製造了飛行者二號的那年,布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南非的種族隔離時代,以及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當人們問布隆長壽的秘訣時,他只是聳了聳肩膀。因為和許多人一樣,他並非總是選擇能促進健康的食物及作法。但布隆為他的非凡健康提供了一個理由,他說:「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上帝,祂滿有能力,祂扶持我!」

布隆所說的與上帝對以色列民所說的話類似,當以色列被兇惡的敵人壓迫得喪失勇氣時,上帝應許以色列百姓說:「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章10節)。無論以色列百姓的境況何等絕望,多麼不可能脫離困境,但上帝依然向祂的子民保證,祂會溫柔地 [....]

靈命日糧 : 歡迎外人

讀經:利未記19章33-37節 

我剛移居到異國時,我的第一次經歷就讓我覺得自己不受歡迎。那天,我的丈夫去一間小教會講道,我找了個位子正打算坐下,一位老先生就很不友善地對我說:「坐過去一點!」我被他粗暴的態度嚇了一跳。後來他的妻子向我道歉,並解釋說我占用了他們平常坐的位子。幾年後我才知道,以前會眾會出租會堂的長椅,藉此為教會籌募資金,也確保沒有人會占用別人的位子。經過數十年後,這種心態顯然依舊深植人心。

後來,我細細思想上帝如何教導以色列人善待外人,這和我所遇到的文化習慣正好相反。上帝在頒布能使祂的子民興旺蓬勃的律法時,提醒他們要善待與歡迎外人,因為他們自己也曾是寄居的(利未記19章34節),不但要以恩慈對待外人(33節),更要「愛他如己」(34節)。上帝將以色列人從被欺壓的埃及地拯救出來,應許賜給他們「流 [....]

靈命日糧 : 缺少智慧

讀經:列王紀上3章5-12節 

兩歲大的肯肯失蹤了,他母親馬上撥電話報警。不過幾分鐘後,一位緊急服務工作人員就找到了他,原來他到離開兩個街區外的市集去玩了。他母親原本已答應,晚一點他可以和爺爺一起去市集逛逛。但他自己卻開著他的電動玩具車去了市集,還停在他最喜歡的遊樂設施旁邊。當肯肯安全回家之後,他父親就明智地拔掉電動玩具車裡的電池。

肯肯實際上很聰明,可以自己到他想去的地方,但兩歲的孩子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特質:智慧。其實,我們成年人有時也缺少智慧。所羅門也覺得自己缺少智慧,在他繼承大衛的王位後(列王紀上2章),也坦承自己像個幼童。當上帝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你願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3章5節),所羅門回答說:「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所以求祢賜我智慧,可以判斷祢的民,能辨別是非」(7-9 [....]

靈命日糧 : 擊敗生命巨龍

讀經:歌羅西書2章9-15節 

你有和龍打鬥的經驗嗎?如果你覺得沒有,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一定不會同意。在《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一書中,他寫道:「龍是我們恐懼的投射,泛指所有可能傷害我們的恐怖事物……面對可怕的巨龍,凡夫俗子根本毫無勝算。」畢牧師想表達什麼?人生處處有巨龍,諸如威脅生命的健康危機、突然失業、失敗的婚姻,或叛逆浪蕩的兒女。這些「巨龍」是生命中極大的危險和破口,我們無力獨自應付。

但在這些爭戰中,我們有一位得勝者。這得勝者不是童話故事裡的白馬王子,而是替我們爭戰而最終得勝一切的君王主耶穌,祂能勝過一切試圖摧毀我們的「巨龍」。無論是我們的失敗或是渴望摧毀我們的屬靈敵人,我們的主耶穌都遠遠超越這些巨龍,正如保羅將耶穌描述為「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 [....]

靈命日糧 : 面對批評

讀經:箴言15章1-2、31-33節 

嚴厲的話會傷人。所以我一位得獎的作家朋友,在面對批評時,常感到萬分糾結不知如何回應。他的新作品獲得五星評價和一個重要的獎項,但一位頗具聲望的雜誌審稿人一面讚揚他的書寫得很好,卻又明褒暗貶地給了嚴厲的批評。這位作家轉而向朋友求助:「我該怎麼回應呢?」

有個朋友建議:「算了吧!」我也有在雜誌寫專欄的經驗,便與他分享面對批評的技巧,包括無視這些論斷或從批評中學習,並持續工作和寫作。

然而,我最後決定看看聖經教導我們如何回應強烈的批判,畢竟聖經的建議才是最好的。雅各書的建議是「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1章19節)。使徒保羅則勸我們「要彼此和睦相處」(羅馬書12章16節,新普及譯本)。

箴言15章更用了一整章的篇幅,給予我們回應紛爭的智慧之 [....]

靈命日糧 : 謙讓的心

讀經:腓立比書4章1-7節 

在蘇斯博士(Dr. Seuss)寫的一個離奇故事裡,講到「北行的薩克斯人與南行的薩克斯人」要穿過普拉克斯的大草原。兩人正面相遇,卻沒有一方要讓路。第一個薩克斯人氣憤地誓言,就算讓整個世界都動不了,仍要堅持下去。當他們爭得面紅耳赤時,世界卻繼續運行並繞過他們建了高速公路。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本性,雖然讓人覺得不自在但卻十分精確。我們常會很直覺地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且頑固地抓緊這種直覺,甚至不惜造成破壞。

還好,慈愛的上帝願意軟化人類頑固的心。使徒保羅深明此理,所以當腓立比教會的兩個成員之間有些紛爭,保羅因愛她們而加以指正(腓立比書4章2節)。先前他教導信徒要愛他人,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2章5-8節),故此保羅要求他們「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是與他一起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