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我們重要嗎?

讀經:詩篇90篇1-2、10-17節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與一位年輕人以書信交流,他對信仰很有追求。有一回他寫道:「我們充其量不過是歷史洪流中極微小的一個光點,那我們重要嗎?」

以色列的先知摩西也有同感,他說:「我們一生的年日⋯⋯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篇10節)。人生的短暫會使我們擔憂,也使我們懷疑自己是否重要。

我們確實重要,因為那位創造我們的上帝至深且永恆地愛我們。在詩篇90篇,摩西如此禱告:「求祢使我們⋯⋯飽嘗祢的慈愛」(14節,新譯本)。因為上帝看重我們,所以我們並非微不足道。

我們重要,因為我們能向其他人顯明上帝的愛。縱然我們一生的年日很短暫,但若能留下上帝的愛給人,生命就不會毫無意義。我們在這世上不是為了賺錢與風光退休,而是藉由對人顯露上帝的愛,讓他們認識上帝。< [....]

靈命日糧 : 你會再見到她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3-4、12-22節< 

我走進昏暗且安靜的房間裡,拉了一張椅子,坐在我朋友潔琦的床邊。在開始與癌症搏鬥的三年前,潔琦是個充滿朝氣的人。我仍然記得她笑逐顏開的樣子──眼裡洋溢生命光彩,笑容滿面容光煥發。現在她靜靜地躺著,一動也不動,只能在這個提供特別照顧的醫療院等我來探訪她。

我不知該說什麼,只好讀一些經文給她聽。我拿出聖經,翻到哥林多前書第1章所標記的一處經文,然後開始朗讀。

探訪結束之後,我悲痛難抑地坐在停車場的車子內,後來腦海裡浮現的一個想法止住了我的淚水:你會再見到她!在陷入悲傷時,我忘記了對基督徒而言,死亡只是暫時的(哥林多前書15章21-22節)。我知道我會再見到潔琦,因為我們倆都相信耶穌為赦免我們的罪死而復活(3-4節)。耶穌被釘之後死而復活,摧毀了死亡的權勢。死亡再也不能 [....]

約翰福音靈修| 唯有在耶穌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章1-18節

 

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有一個人,是從祂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祂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有一次,在我家的查經小組裡,來了一位穆斯林信仰背景的年輕人。當時,我們正好查閱約翰福音第一章。才剛剛開始,衝突就出現了,年輕人開始問我們,如果上帝只有一位,為什麼父上帝也是上帝,耶穌也是上帝,聖靈也是上帝。當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應對這位年輕人升溫的討論時,我突然好像被提醒,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這位上帝是怎樣的,甚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為什麼不聽聽聖經怎麼說呢?於是,我跟這位年輕人說:「我想我們誰都沒有親眼見過聖經中的這位上帝,而對這位上帝的認知也是超出我們日常經驗範圍,剛好在約翰福音里,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他所認知的上帝,不妨我們先來聽聽聖經怎樣解釋上帝,然後再提出疑問?」年輕人沒有再繼續提問,我們也終於有機會一起來讀聖經怎樣描述上帝。

 

那聖經是怎樣描述上帝的呢?在約翰福音1章1-18節,約翰向我們介紹到,一位他稱之為「道」的從起初就存在了(1節),祂與上帝同在(1節),而祂自己就是上帝(1節)。雖然這裡「與上帝同在」同時又「就是上帝」的概念超出我的認知範圍,我還是選擇接受,因為我不理解的概念並不代表是不存在的,而我願意繼續聽作者講他認識的上帝。接著,約翰繼續講,這位「道」在太初就與上帝同在(2節),「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 (3節)。這個描述讓我感受到這位約翰口中的「道」的權柄和能力以及祂的歲數。祂在創世之初就與上帝同在,而萬物,包括我們都是借著祂創造的。同時,約翰又在4-5節說,祂不但創造了萬物,祂裡面還有生命,而這生命是人的光(4節),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5節)。不得不說,約翰所說的這生命之光是我聽到後內心會自然渴望的,而「黑暗卻不接受光」不正是現實嗎?

 

緊接著,約翰為大家提供了一位見證人,另外一位施洗約翰。這位施洗約翰不是光(8節),而他為之做見證的這位比他晚出生卻比他先存在(15節)。約翰又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祂在世界」(10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14節),「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14節),「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4節),「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節) ,「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17節),最後,「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節)。

 

從約翰的描述里,我們可以看到約翰親眼見過這位他所介紹的「道」(14節),並且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太初祂就與上帝同在了,並且祂就是上帝。萬物都是借著祂造的,祂裡面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來到了我們中間,住在我們中間,祂創造的這個世界卻不接受祂。而祂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唯有在祂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

 

這不就是整本聖經在講述的故事嗎?雖然可能我這輩子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唯一的上帝是三位一體,但我知道聖經所講的都是真的,而約翰在這裡所說的每一句都不矛盾,因為無數親眼見過耶穌,親身經歷過耶穌恩典的見證人為此做見證。當我感覺上帝的模樣模糊時,我可以去看耶穌,去從祂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當中去尋找上帝的痕迹,因為祂從一開始就與上帝同在,祂就是上帝,而祂曾真實地住在我們中間。我也可以放心,因為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向我們展示的祂自己不是一位可怕的上帝,而是充充滿滿有恩典與真理。最最最好的意外驚喜則是,約翰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

問題反思:

 

1. 上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形象呢?可怕嗎?遙遠嗎?還是充滿恩典和真理的?你可以從何了解到你對上帝的理解是否正確?

 

2. 當光照進你的生命時,你選擇拒絕祂,還是接待祂?你願意(或滿足)做上帝的兒女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靈命日糧 : 從結尾開始

讀經:腓立比書1章3-11節 

記得小時候常有人問我:「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的答案總是像風一樣變幻莫測,我想過做醫生、消防隊員、宣教士、帶領敬拜的人、物理學家,甚至是馬蓋先(美國電視連續劇《百戰天龍》的男主角)。如今我已是四個孩子的爸爸,我想當他們遇到這個問題時也很難回答。有時候,我只想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將來會成為怎麼樣的人!」有時父母從孩子們身上所看見的,會比孩子們自己看到的更多。

這與保羅在腓立比信徒身上所看見的是同樣的道理,保羅深愛這些腓立比信徒,並常為他們禱告(腓立比書1章3節)。保羅能看到最終的結果,他知道到了最後他們會成為怎麼樣的人。聖經給我們看見這個救贖計劃完成後的榮耀景象──萬物的復活與更新(參閱哥林多前書15章;啟示錄21章),而聖經也告訴我們是誰在主導這個救贖計劃。

[....]

靈命日糧 : 奇怪的安慰

讀經:列王紀下6章15-17節 

麗莎罹患癌症又剛流產,她收到了一張慰問卡,上面的經文寫著:「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這令她十分納悶,心想:這節關於火車火馬的經文並不適合我的現況啊!

接著「火車火馬」開始陸續出現:一些抗癌成功的人花時間陪伴她、傾聽她的心聲;麗莎的丈夫從海外的軍事任務中提早返回;朋友們陪著她一起祈禱。但最能讓麗莎感受到上帝的愛是朋友佩琳來探望的時刻,佩琳帶了兩盒紙巾來陪她一起哭泣。佩琳完全瞭解麗莎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歷過流產的傷痛。麗莎說:「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我看出這張卡片的意義了,我的『火車火馬』一直都在我身邊。」

當敵軍圍攻以色列時,許多天使保護著以利沙。但是以利沙的僕人看不到他們,便驚惶地對先知喊道:「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 [....]

靈命日糧 : 驅除入侵者

讀經:以弗所書5章25-33節 

天才矇矇亮的時候,我的丈夫就起床走進廚房。我看到廚房的燈開了又關,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過後我想起了前一天早上驚悚的一幕,我在廚房檯面上看到一個「入侵者」,就是可憎的小強──蟑螂。當時我忍不住尖叫,丈夫知道我最害怕這種六腳昆蟲,馬上趕過來處理。今天早上他特意提早起床,便是想確保廚房裡沒有任何「入侵者」,好讓我可以安心地進廚房,真是好老公!

丈夫把我放在心上,把我的需要看得比他自己的重要。對我來說,他的舉動說明了以弗所書5章25節,保羅所描述的愛:「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保羅還說:「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8節)。保羅之所以會把丈夫的愛與基督的愛相互比較,是因為耶穌將我們的需要看得比祂自己的重要。我的丈夫 [....]

靈命日糧 : 永不離棄

讀經:約翰福音10章22-30節 

朱利奧騎著自行車穿越喬治華盛頓大橋,這是一條橫跨哈德遜河上,連接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繁忙雙層通道,沒想到他遇到了生死攸關的情況。一名男子站在大橋的壁架上,正準備往下跳。朱利奧知道警方無法及時趕到,因此迅速採取了行動。他在訪談中回憶說,當時他立即跳下自行車,展開雙臂,對那名男子說:「不要跳!我們都愛你!」然後,朱利奧就像帶著拐杖的牧羊人,抓住這名心緒紛亂的男子,並在另一位路人的幫助下將他帶到安全地帶。據報導,即使那名男子已經沒有危險了,朱利奧仍緊緊地抓住他,沒有放手。

早在兩千多年前,在一個生死攸關的情況下,好牧人耶穌說,祂將捨命以拯救世人,永不放棄那些相信祂的人。耶穌概述了祂會如何賜福給自己的羊群:他們可以親身認識祂,擁有永遠的生命、永不滅亡,並能得到祂的看顧。這份保障並非依 [....]

靈命日糧 : 活出基督

讀經:歌羅西書1章25-27節 

聖女小德蘭(Thérèse of Lisieux)原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直到她母親在她四歲時過世,她變得膽怯,容易焦慮。但在多年後的一個聖誕節前夕,一切都改變了。小德蘭在教會慶祝了耶穌的降生後,上帝使她從恐懼中釋放出來,並賜給她喜樂的心。她知道自己經歷了聖子耶穌道成肉身的大能,有耶穌基督居住在她的心中,所以她才得到改變。

基督住在我們心中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個奧秘,正如保羅告訴歌羅西教會說,這是上帝「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秘」(歌羅西書1章26節),但如今上帝卻向祂的子民顯明。上帝向他們揭示了「這奧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27節)。因為基督住在歌羅西教會信徒的心裡,所以他們能夠體驗到新生命的喜樂,不再被有罪的老我所奴役。

[....]

靈命日糧 : 愛的根基

讀經:以弗所書3章14-21節 

美君從天竺葵剪下一枝花莖之後,便將花莖末端的切口浸入蜂蜜中,最後再插入裝滿堆肥的花盆裡。她說:「只要按著這簡單的步驟就行了!」美君是在教我繁殖天竺葵的方法,告訴我如何將一棵健康的植物加以分株繁殖,這樣我就有鮮花可以與人分享。她說,蜂蜜有助於幼株生根。

看著她為植物進行分株繁殖的時候,我不禁思想:什麼能幫助我們建立屬靈生命的根基?什麼能讓我們茁壯成長,成為大有信心的人?什麼能使我們的屬靈生命不致枯萎或停止成長?保羅在寫信給以弗所的信徒時,談到我們要在愛中扎根建基(以弗所書3章17節)。這愛是從上帝而來,祂賜下聖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基督就住在我們心裡,當我們開始「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8節),就可充分經歷上帝的同在,讓上帝的一切豐盛充滿我們(19節)。

靈命 [....]

靈命日糧 : 看出圖像

讀經:詩篇119篇97-104節 

最近,我發現了變形雕塑的奧妙。這些藝術品在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隨意組合的雜物,只有從正確的角度觀看,才能產生視覺效果。例如有件作品以一連串垂直排列的枝杆,呈現某位著名領袖的容貌。另一件作品則以許多電纜,勾劃出一頭大象的輪廓。還有一件藝術品是以電線連結數百個黑點,從正確的角度便可看出那是一位女士的眼睛。欣賞變形雕塑的關鍵在於以不同的角度觀看,直到看出其中隱含的圖像。

有時我們難以明白聖經中許多歷史、詩歌及其他方面的經文,但聖經本身卻告訴我們如何闡釋隱含的真意。就像欣賞變形雕塑一樣,從不同的角度觀看,並且深入思考。

對於耶穌所說的比喻也是如此。細心思考的人才能看出隱含的真意(馬太福音13章10-16節)。保羅告訴提摩太要思想對他的勸勉,如此上帝必給他領悟力(提摩太後書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