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奔向真愛

讀經:耶利米書31章1-9節 

麗娜雖然個子嬌小,卻毫不畏懼身高約1·8米且強勢逼人的筱莉。筱莉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來到「危機懷孕關懷中心」,因她早已決定要拿掉腹中的胎兒。麗娜雖溫柔地問她一些問題,但筱莉卻東拉西扯,並說些粗暴的言語。當筱莉開門預備離開時,依舊堅持要去墮胎。

此時,麗娜迅速擋在筱莉和門之間,並問她:「在妳離開之前,我可以擁抱妳並為妳禱告嗎?」從來沒有人給筱莉一個關懷的擁抱,霎那間眼淚從筱莉的臉上流了下來。

麗娜充分地體現了上帝的心腸,上帝以「永遠的愛」愛祂的子民以色列人(耶利米書31章3節)。那時,以色列民因不斷違背上帝的命令而承受許多嚴重的後果,但上帝還是對他們說:「我以慈愛吸引你。……我要再建立你。」(3-4節)

筱莉過往的經歷相當複雜,相信許多人都能理解。在她 [....]

靈命日糧 : 重燃希望

讀經:以賽亞書35章1-4節 

在美國費城,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經過清理並種滿美麗的花草樹木後,變得綠意盎然、生氣蓬勃。這樣的環境讓附近的居民感到心靈舒暢,對那些經濟有困難的人更是如此。

一位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環境綠化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影響,對居住在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綠色的環境更為重要。」這位教授是這項專題的研究人員之一。

先知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使土地恢復生機、萬物復甦,使受壓迫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從這裡看到了全新的盼望。即便以賽亞預言會有毀滅和審判,卻不能搖動這美好的應許:「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以賽亞書35章1-2節)

同樣地,無論我們現在的景況如何,我們仍能歡喜快樂 [....]

靈命日糧 : 大工程

讀經:尼希米記6章1-4節 

一名年輕的保安人員發現有一扇門無法關緊,因為門邊貼了一段膠帶,於是他立即把膠帶撕掉。過後,他再次檢查這扇門,又發現有人在門邊貼膠帶。於是,他立即打電話報警,警察到場之後隨即逮捕五個竊賊。

這名保安人員當時駐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水門大樓,也是美國某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因著他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揭發了當時最大的政治醜聞。

尼希米也認真嚴謹地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就在快要完工時,鄰近的仇敵竟要尼希米去附近的村莊與他們會面。這看似友好的邀請,背後其實是個陰險的陷阱(尼希米記6章1-2節)。尼西米的回應顯示出堅定的信念:「我現在辦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見你們呢?」(3節)

儘管尼希米擁有一些權柄,但人們並不將他視為英雄。他不是偉大的戰士,也不是詩人或先知 [....]

靈命日糧 : 為主而活

讀經:羅馬書12章9-21節 

我開車載著妻子和三歲的孫子奧斯汀,正駛離自家車道時,妻子興奮地對孫子說:「我們要去度假了!」小孫子認真地看著她,想了一下說:「我不是去度假,我是去宣教!」

我們不知道孫子是從哪裡學會說要「去宣教」,但是他的回答,使我在前往機場的途中不禁開始思考:我度假的這幾天雖是放假,但我是否仍謹記自己依然在「宣教」,每時刻都要與上帝同行,且為上帝而活?我是否還記得,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服事上帝嗎?

使徒保羅鼓勵住在首都羅馬的眾信徒,「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12章11節),就是勸勉他們,當在耶穌裡認真且殷勤地生活。當我們全心仰望上帝,順服祂的旨意,即使是最單調平凡的時刻,也會有全新的意義。

我們上了飛機坐定後,我就禱告說:「主啊,我屬於祢。無論 [....]

靈命日糧 : 上帝起的名

讀經:路得記1章19-22節 

我們一家每年都會參加夏令營,營友常將小隊長暱稱為蘋果姐姐、大力士或大胃王。這些綽號常源自於某次令人尷尬的事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有趣的習慣或嗜好。

綽號不只出現在夏令營,我們甚至可以在聖經中看到,例如耶穌稱祂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為「雷子」(馬可福音3章17節)。雖不常有聖經人物會給自己取綽號,但有個名叫拿俄米的婦女,卻要求旁人稱她「瑪拉」(意思是「苦」,路得記1章20節),因為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客死異鄉,她覺得上帝使她遭受苦難(21節)。

但拿俄米給自己貼的標籤並未持續太久,因為這些沉痛的打擊,並不是她人生的結局。在她感到悲傷的時候,上帝就賜福予她,給她一個充滿愛心的媳婦路得,最後還讓路得改嫁且生下一個兒子,讓拿俄米有了後嗣。

我們難免會遭遇失敗或困 [....]

傳道書靈修| 有條件的友誼(有聲中文)

 

作者:Abigail Ellington,美國

翻譯:Julia,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第7章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唯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你要察看上帝的作為,因上帝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上帝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鏈,凡蒙上帝喜悅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傳道者說: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我將這事一一比較,要尋求其理,我心仍要尋找,卻未曾找到。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整個聚會中你都沒怎麼發言。」當我們一起走向車庫時,我的小組長說到。

我嘆了口氣。有個重要的家庭剛剛離開了我們教會,儘管其他小組的成員分享了他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對會眾造成的影響,我卻一言未發。我跟小組長解釋說,我的沉默跟教會的生命毫無關係,只是我和這家人其中一個叫Lauren的孩子友誼出了問題。

如果是在過去某些我們相處特別困難的時刻,我會慶幸Lauren一家的離開。儘管我以前不斷地去接觸她,和她一起禱告去面對各種困難,傾聽她和學校同學或運動隊友間的故事並努力記住各種細節,但她卻很少回應我的努力。然而,就在我們之間的互動剛剛有所好轉的時候,Lauren一家卻離開了教會。我感覺自己被欺騙了,像是我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費了。

傳道書第7章的主題之一是公義,就是講行事正確並不能保證就會有一個正面的結果。傳道書7章14節說上帝讓我們遇亨通的日子也遭患難的日子,並且「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Lauren一家的突然離開讓我震驚地意識到這一點。當我努力去接受我們突然斷絕的友誼不再會開花結果時,我不得不正視我對友誼的錯誤期待。

失去 Lauren使我意識到,我陷入到傳道書作者警告我們的那種自以為義的動機裡面。作者在傳道書中寫到:「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傳道書7章16節)。我認為我做出犧牲去愛她,但我的善意和耐心是有附加條件的,因為我想要得到她的感激,我期待我們會走得越來越近——任何與這個目標相左的事情都會被我認為是一種投資的浪費。我真誠地關心著她並努力做她的好朋友,但我同時相信如果我做得足夠正確,就會得到與我的犧牲成正比的獎勵。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獲得足夠的公義去避免痛苦或保證幸福,所以我們需要接受上帝的計劃並尋求那賜予我們力量的智慧(傳道書7章19節)這種力量使我們能夠處理生命中的歡樂和逆境,而不讓環境來塑造我們的身份,並使我們得以自由單單敬拜上帝,接受祂的主權而不是試圖把「上帝使為曲的」 「變為直」(傳道書7章13節)。

上帝呼召我們成為聖潔是為了我們的益處和祂的榮耀,而不是因為我們可以控制生活並通過遵守規則來得到我們想要的。現在回頭來看,我很感激我投入了那麼多努力在我和Lauren的友誼上,因為雖然它突然間就結束了,但我知道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去鼓勵她並在她的生命中彰顯了基督的愛。

我和Lauren的友誼並沒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發展,但我學到,當我在上帝的愛里感到安全時,我就能自由表達對他人的愛而無需得到相應的回報。我可以因為上帝創造了他們並且珍視他們,也因為我見證了祂的良善和愛而去關心他人,而不是出於期待人際關係給我想要的結果。

 

 

問題反思:

1.你覺得什麼會使你「 過分自義」嗎?這會怎樣導致「 毀滅」?(傳道書7章16節)

2.想一下是否有什麼事情是你投入過時間或精力但最終卻以失望而告終的?儘管這些事情並沒有按你想要的方式發展,上帝有沒有在其中做工幫助你成長或鼓勵到他人呢?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靈命日糧 : 地位岌岌可危

讀經:彼得前書2章4-10節 

在一些比賽或排行榜中,我們會用「地位岌岌可危」來形容地位不確定,隨時可能被取代。比如有篇文章就如此報導:「在本屆世界12強棒球賽中,南韓在複賽分別輸給日本和台灣兩支球隊,亞洲棒球強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有時,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條件可以參與比賽或完成一生的賽事。當我們有這樣的疑惑時,千萬要記得,我們在耶穌裡永遠不會地位岌岌可危。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在祂國度裡的地位是穩固有保障的(約翰福音14章3節)。我們的信心是源自那位揀選耶穌作為「房角石」的上帝,而這塊房角石就是我們生命的根基。上帝也揀選我們成為被聖靈充滿的「活石」,得以成為上帝創造我們所預定的樣式(彼得前書2章5-6節)。

在基督裡,我們的未來有保障,因為我們信靠基督並且跟隨 [....]

靈命日糧 : 時光書信

讀經:約翰一書1章1-8節 

每年都有超過百萬名年輕人,報名參加國際書信寫作比賽。2018年的比賽主題是:「假如你是一封能穿越時光的信,你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消息呢?」

聖經中收錄了許多人因聖靈的默示和引領而寫的書信,這些書信也經過時光之旅,如今傳到我們手上。當時,教會不斷地增長,耶穌的一些門徒便寫信給在歐洲和小亞細亞的眾教會,幫助信徒瞭解他們在基督裡得著的新生命。這些信件大多被收錄在現今我們所讀的聖經之中。

寫下這些信件的門徒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信息呢?約翰在他所寫的第一封信中告訴我們,他的信件談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其實這就是約翰與永活的基督相遇的經歷(約翰一書1章1節)。他詳細記錄一切,主要是讓讀者能夠彼此契合相交,也能和「父並祂的兒子耶 [....]

靈命日糧 : 祂的死帶來生命

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4-21節 

鍾娜(Joanna Flanders-Thomas)在南非最暴力的男子監獄中從事福音事工,目睹了基督改變人心的力量。楊腓力在《恩典不虛傳》描述鍾娜的經歷:「鍾娜每天都去監獄探訪這些囚犯,向他們傳講簡單的福音信息,是有關饒恕與和好。她漸漸贏得囚犯們的信任,瞭解他們在童年時期遭受的虐待,也讓他們明白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解決衝突。在鍾娜從事關懷事工的前一年,獄方記錄了279宗囚犯毆鬥和攻擊警衛的事件,但隔年卻只有兩起暴力衝突。」

使徒保羅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我們也許不像鍾娜能看到如此戲劇性的革新,但福音的確能改變生命,這是出於上帝的能力,是世人最大的盼望。「新造的人」是多麼奇妙啊!耶穌的死,讓我們開始學習效法祂,直 [....]

靈命日糧 : 放手

讀經:約翰福音11章21-36節 

安寧病房的護士告訴我:「你的父親已進入彌留狀態。」「彌留」是指臨死前最後的階段,對我而言這是個陌生的新名詞,讓我感到像是進入一條去而不返的單行道。在我父親離世前,我與妹妹雖不確定父親是否還聽得見,但我們還是坐在他的床邊,親吻他光潔的頭頂,輕聲告訴他上帝對他的應許。我們吟唱詩歌《祢信實何廣大》,又誦讀詩篇23篇。我們向他述說,我們愛他,並且謝謝他這位好父親。我們知道他渴望與耶穌相聚,便告訴他只管放心地離開。我們忍著心中的悲痛說這些話,學習放開父親的手讓他離開。幾分鐘後,我們的父親就喜樂地蒙主迎接進入永恆的家。

要放手讓所愛的人離開會叫人心碎。耶穌在摯友拉撒路死的時候,也不禁流淚哭泣(約翰福音11章35節)。但上帝應許我們在肉體死亡之後仍有盼望。詩篇116篇15節說,上帝看「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