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絕望

讀經:詩篇107篇4-9節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著名攝影師多蘿西‧蘭格(Dorothea Lange)拍下一張觸動人心的照片。這眾所周知的作品《漂泊的母親》,捕捉了一名憔悴疲憊的母親因豌豆歉收而深感絕望的神情。當時蘭格正為美國聯邦農業安全管理局工作,她在加州的偏遠山區發現了這一貧如洗的母親帶著僅存的三個孩子,掙扎求存。她希望藉著這照片引起當局注意,關心這些農工的需求。

耶利米哀歌也呈現出另一個絕望的情景,猶大百姓因耶路撒冷被毀而深感絕望。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隊摧毀耶路撒冷之前,猶大百姓早已因耶路撒冷城被圍困而挨餓(列王紀下24章10-11節)。雖然他們所經歷的苦難是多年不順服上帝的後果,但耶利米卻仍為眾百姓向上帝呼求(耶利米哀歌2章11-12節)。

詩篇107篇也記述以色列人在曠野漂 [....]

靈命日糧 : 海鷗啁啾

讀經:列王紀上17章2-6節 

在英格蘭德文郡的伊斯托海灘,每年9月至隔年3月,每天都可以看到一隻被取名為啁啾的海鷗,跟隨著80歲老人約翰.薩默的腳步飛行。十二年前,薩默遇到有腿傷無法捕食的啁啾,盤旋在空中痛苦鳴叫。於是,薩默每天以狗糧餵食啁啾,直到牠完全康復。啁啾雖然只在秋冬時期來這海灘停留,但牠與薩默卻能輕易地認出對方。啁啾不願親近人,可是每天只要薩默一抵達海灘,啁啾就會筆直地飛向他。他們之間顯然存在一種特殊的情感。

薩默與啁啾的親密連結,讓我想起聖經中一個人與鳥之間奇妙的連結。當上帝要先知以利亞在乾旱時期前往曠野,「藏在基立溪旁」時,上帝說以利亞可以喝溪裡的水,而且上帝也會差派烏鴉為以利亞提供食物(列王紀上17章3-4節)。儘管形勢與環境皆十分艱難,但以利亞對食物和水的需求仍得到了滿足。一般而言,烏 [....]

靈命日糧 : 不輕易發怒

讀經:尼希米記9章9、13-21節 

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哺乳類全傳》中,主持人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攀上一棵樹,以幽默的眼光觀察三趾樹懶。在面對樹懶時,愛登堡試圖激怒這世界上行動最緩慢的哺乳類動物,但三趾樹懶卻毫無回應。愛登堡解釋說,樹懶的主食是難以消化又沒有營養的樹葉,所以天性行動緩慢,當然也不會輕易動怒。

回溯以色列的歷史,尼希米以嚴肅的口吻,告訴我們另一個不輕易動怒的例子(9章9-21節)。根據尼希米的記載,我們的上帝是不輕易動怒的最佳典範。尼希米回顧上帝如何看顧祂的子民:上帝以賜人生命的律法教導他們,在他們離開埃及之後供應他們,並賜給他們應許之地(9-15節)。雖然以色列人一再悖逆(16節),但上帝對他們的愛卻從未止息。對此,尼希米作何解釋?這位創造主的本質就是「有恩 [....]

靈命日糧 : 書中的樂趣

讀經:約書亞記1章1-9節 

日語「囤書」(Tsundoku)是囤積書籍的意思。這正好形容我擺放在床頭櫃上等待閱讀的一堆書籍。書籍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讓我瞭解不同的時代和世界,開闊視野。我渴望在書中找到樂趣和新的見解,所以床頭上堆積了許多書籍。

我們若認為在書中可以找到樂趣和幫助,那麼聖經這本書中之書對我們而言更是如此。從聖經中,我看到上帝吩咐約書亞這位以色列人的新領袖,要他帶領百姓進入應許之地時,叮囑約書亞要晝夜思想和閱讀這律法書(約書亞記1章8節)。

上帝知道約書亞將要面對的困難,所以向他保證﹕「[我]必照樣與你同在」(5節)。上帝必會幫助約書亞,但約書亞也當順服上帝的命令。所以上帝指示他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8節)。雖然約書亞有律 [....]

靈修小文| 讓石頭變成食物(有聲中文)

作者:Feifei,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剛考上研究生的那段日子,我拚命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優秀」的形象,我去競選班長、面試學生會、參加學校舉辦的歌詠比賽……我也禱告,求上帝為我成就這些事。結果呢?無論我如何奮力表現,或是怎樣努力拚搏,全都失敗了。

沮喪的我在心裡發問:「為什麼?上帝不是可以成就萬事嗎?為什麼祂拒絕我的禱告?」

屢吃閉門羹的我,面對著大把閑暇時間,只好沒有選擇地翻開聖經,讀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光照我,讓我看到自己內心的急功近利,我渴望成為那種模版式的優秀人物,然而,祂更希望我先注重自己的生命。上帝的話語是生命的糧食,在讀祂話語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生命一遍一遍的接受著清洗。上帝借著祂的話語除去了我內心的黑暗,除去了我的虛榮心,除去了我那種只追求結果不注重過程的習慣。祂也幫助我忍耐失敗,讓我明白生命不在於你擁有多少的頭銜、多麼高的地位、多麼大的成功,而是擁有屬上帝的生命。祂告訴我,因著我是上帝的兒女,我擁有尊貴的身份,而這種身份所帶來的安全感是世界的成功所無法給予的。

路加福音中有一段對話。魔鬼對耶穌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路加福音4章3-4節)這發生在耶穌被聖靈充滿,四十晝夜在曠野中的時候。祂一直沒有吃什麼,於是魔鬼便跑來試探祂。

可是,耶穌為什麼不吩咐石頭變成食物呢?

我想,生活中太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像我在文章開頭那樣,不斷求上帝把石頭變成食物——希望祂按著我們的想法來做工:「上帝啊,我想要這個,我要這樣……」

但耶穌是怎樣做的呢?祂選擇忍耐,順服上帝,高舉上帝的話語。上帝設立耶穌為我們的榜樣。當我們希望上帝為我們把石頭變成食物的時候——「主啊,我們要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上帝卻希望我們像耶穌那樣,操練忍耐,操練遵行上帝的話語。

願我們不只是追求石頭變成食物的超自然現象,而是通過上帝話語去認識上帝,也了解上帝的心意,更操練一顆忍耐的心,順服祂的旨意,追求耶穌那樣成熟的生命。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靈命日糧 : 死囚的喜樂

讀經:彼得前書1章3-9節 

在1985年,安東尼.辛頓(Anthony Ray Hinton)被控謀殺兩位餐廳經理。雖然當時他正在離案發現場好幾公里以外的地方,但他被人設局陷害,最後被定罪並判處死刑。在審訊的過程中,他原諒了那些謊稱他是兇手的人,還說儘管審訊是如此不公義,他仍感到喜樂。他對這些誣告他的人說﹕「我死後會去天堂,你們會去哪裡呢?」

辛頓在監獄的生活十分難熬,每當有死囚坐上電椅處決時,監獄的燈就會閃爍,提醒他未來也會面對死刑。他努力上訴,要求案件重審,卻面對多次不公平的審訊,包括他通過測謊儀的測試,但測試結果卻無人理會。

最後,在2015年的耶穌受難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辛頓被定罪的裁決,那時他已被關在監獄將近三十年。他的生命見證了上帝的真實,他因信靠耶穌而在試煉中有盼望(彼得前書 [....]

靈命日糧 : 你尚未求告

讀經:以賽亞書65章17-25節 

我的朋友伯偉和妻子惠琳相濡以沫幾十年,兩人可說是心有靈犀,我很喜歡看他們的互動。在吃晚飯時,其中一人會在對方開口要求前將醬油遞上;另一人亦會在最適當的時刻把對方的茶杯倒滿。當他們述說往事時,能把對方想說但未說的話說完,彷彿可以解讀彼此的心意。

令人安慰的是,上帝比任何我們所認識和所愛的人更瞭解和關心我們。當先知以賽亞描述將來上帝在祂國度中與祂子民之間的關係時,他將之描述為一種溫柔親密的關係。上帝在提及祂的子民時如此說﹕「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以賽亞書65章24節)

但怎麼可能呢?多年來,我一直為某些事禱告,卻仍未得到回應。我相信隨著我們與上帝愈發親密,便能愈加體會祂的心意,學習相信祂所定的時間和祂的看顧,然後我們就會開始能以上帝的心 [....]

靈命日糧 : 精湛技藝

讀經:詩篇139篇7-16節 

我們學院合唱團的團長才華橫溢,他能同時指揮團隊和為我們擔任鋼琴伴奏,而且游刃有餘。然而,有一次音樂會結束後,他看起來累壞了,我便問他是否還好。他說:「我從來沒有碰過這樣的事。那架鋼琴嚴重走音,整場音樂會我都得彈兩種不同的調,左手彈一個調,右手彈另一個調!」我對他傑出的琴藝佩服不已,同時也為造物主創造了能夠展現精湛技藝的人類而驚嘆。

大衛王也在詩歌中表達了他對奇妙造物主的驚歎,他寫道:「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篇14節)。不論是人的技藝或是大自然的奇妙,這些受造物的奧妙,都向我們表明了這位創造主的偉大崇高。

有朝一日,我們都會到上帝的面前,歷世歷代的信徒都會聚在一起敬拜祂,說:「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祢是配得榮耀、 [....]

靈命日糧 : 清償帳單

讀經:申命記26章12-15節 

在拉哥斯的一間醫院裡,一位名叫齊爾的奈及利亞商人俯身慰問病床上的患者說:「你怎麼了?」這位腿上包著繃帶的年輕病患回答說:「有人朝我開槍。」雖然他的傷勢已無大礙,可以回家休養了。但因他沒能力繳清所有帳單,所以無法出院,這是當地許多公立醫院依循的政策。齊爾和一位社工討論之後,就以他先前為實踐基督信仰而創立的慈善基金,匿名為這位年輕人清償了所有欠款。齊爾不求回報,只希望這些獲得資助得以出院的人,日後也能這樣幫助別人。

聖經一再提到,我們當因上帝的豐盛慷慨而樂於付出,這樣的主題貫穿整本聖經。例如,摩西教導以色列人當如何在應許之地生活時,便教導他們要先奉獻給上帝(參閱申命記26章1-3節),並且要關懷那些有需要的人,如寄居的、孤兒和寡婦(12節)。因為以色列人所住的是「流奶與蜜之地」 [....]

靈命日糧 : 比生命更好

讀經:詩篇63篇1-8節 

儘管麗芳深愛耶穌,但她的一生坎坷,波折不斷。她先是失去兩個兒子,後又因為槍擊事件而失去兩個孫子。接著她自己還因中風以致半身癱瘓。然而,當她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時,便再度去參加教會的主日聚會。在那裡,她用斷斷續續的言語,像往常一樣讚美主說:「我心深愛耶穌,我要稱頌祂的名!」

早在麗芳頌讚上帝之前,遠古時候的大衛王就在困境中寫下詩篇63篇。這首詩的題注標明:「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雖然大衛面對惡劣的環境,甚至可說是處境艱困,但他仍未絕望,因他所盼望的是上帝。正如大衛在詩中說:「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尋求祢;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1節)

或許你目前正身陷人生的低谷,茫然無措且孤立無援。困境往往會使我們迷惘,但只要緊抓住上帝,我們就不致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