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上帝介入

讀經:民數記23章13-23節 

在一首詩歌中,作者歐瑪烏米‧耶弗埃(Omawumi Efueye)牧師提到當他還在母腹裡的時候,他父母曾試圖中止懷孕。但他父母經歷幾次不尋常的事件而墮胎不成後,便決定生下他,並為他取名歐瑪烏米(意思是這孩子是被愛的)。歐牧師明白這是上帝保守他的生命,促使他放棄一份收入豐厚的職業,走向全職事奉的道路。現在,他忠心地牧養一間位於倫敦的教會。

以色列人在動盪不安的時期,也像歐牧師一樣經歷到上帝的介入。當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漂流時,摩押王巴勒看見他們爭戰得勝且人數眾多就甚驚恐,於是趁他們毫無防備時,請先知巴蘭來咒詛他們(民數記22章2-6節)。

但奇妙的事發生了!每當巴蘭開口咒詛,說出來的卻都是祝福的話。正如他宣告說:「我奉命祝福,上帝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祂未見雅各中 [....]

靈命日糧 : 不以惡報惡

讀經:羅馬書12章17-21節 

在1956年,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與另外四位宣教士,試圖傳福音給厄瓜多爾的華歐拉尼族人,卻不幸被殺害而殉道。但接下來的事,更出乎眾人的意料。吉姆的遺孀伊莉莎白帶著他們年幼的女兒,與其中一位殉道宣教士的妹妹,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這殺害他們親人的部落。他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與華歐拉尼族人一起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並為他們翻譯聖經。這兩位殉道者的家屬活出寬容與恩慈,使華歐拉尼族人相信上帝對他們的愛,並有許多人接受耶穌為生命的救主。

伊莉莎白與另一位姐妹所立下的美好榜樣,就是不以惡報惡,反倒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17節)。使徒保羅鼓勵羅馬教會的信徒,以行動顯明上帝在他們的生命中所帶來的轉變。保羅的期盼是什麼呢?就是眾信徒不但能勝過報復仇敵的慾望,甚至還能向仇敵伸出援手 [....]

靈命日糧 : 風暴

讀經:詩篇107篇23-32節 

有位專門追逐龍捲風的攝影記者如此說:「追逐龍捲風就像在幾千平方公里的地方,進行一場巨型的三維西洋棋對弈。」他補充說:「你必須在恰當的時間出現在適合的地點,如同演出一首交響曲必須兼顧各方,不但要事先做好氣象預測和路徑規劃,同時還要避開沙塵暴、大如壘球的冰雹和隨風起舞的農場機具。」

他的這番言論使我手心冒汗,心跳加速。雖然,我相當欽佩追風人的膽量和對自然科學的熱愛,但對於這種會令人致命的極端自然景觀,我卻不敢親身涉險。

其實根據我的經驗,人生中根本不必去追逐風暴,這些風暴就已經追趕著我。我就像在詩篇107篇詩人描寫那些航海的人,受困於風暴中。這些人因錯誤選擇所導致的苦果,正追趕著他們。但詩人說:「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患難中領出他們來。祂使狂風止息,波浪 [....]

靈命日糧 : 獻上你有的

讀經:約翰福音6章4-14節 

關於《石頭湯》這個古老的故事有多種版本,都是講有個飢腸轆轆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但沒有任何人願意拿一點點東西給他吃。於是,他在火上放了一個裝著清水的鍋子,然後在鍋裡放了一塊據說有魔力的石頭。當他開始攪拌「湯」的時候,村民們都好奇地一探究竟。最後,有人在湯裡放些馬鈴薯;有人加些胡蘿蔔;有人放顆洋蔥;有人倒了少許大麥;有個農夫給他一些牛奶。最後,這鍋「石頭湯」成了美味的雜燴濃湯。

這個故事固然說明了分享的重要,卻也提醒我們,可以貢獻自己所擁有的,即使所獻的看似微不足道。我們在約翰福音6章1-14節看到,在這麼一大群人當中,似乎只有一個小男孩帶了午餐。縱然耶穌的門徒認為,男孩的五餅二魚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當這份午餐獻給耶穌之後,竟越變越多,甚至讓幾千名飢餓的群眾都能得著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