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這裡有龍?

讀經:提摩太後書1章6-14節 

根據傳說,在中世紀的地圖製作者會依據他們所知道的描繪世界的邊界,還會在邊界以外的未知地區標上「這裡有龍」的字眼,並配上據說潛伏在那裡的怪獸插圖。

雖沒有太多證據證明中世紀的繪圖者真的做了這些標記,但我覺得可能性很高。因為若換成是我,當我不曉得那未知的遼闊之地會發生什麼事,但似乎會有危險的時候,我也會寫下「這裡有龍」的警語。

但這種以自我保護為優先、厭惡冒險的態度,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這與耶穌要我勇敢追隨祂的呼召背道而馳(提摩太後書1章7節)。

我應該是誤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保羅說,在這敗壞的世界裡,要勇敢地追隨基督難免會遭遇苦難(8節)。我們這些藉著耶穌出死入生的人,已經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9-10、14節),我們怎能因為有危險就不勇敢地追隨基督 [....]

靈命日糧 : 斜塔

讀經:馬太福音7章24-27節 

你應該聽過義大利比薩斜塔,但你有聽過舊金山斜塔嗎?這座名為千禧塔(Millennium Tower)的58層大樓於2008年完工,雖是巍然卻有點歪斜地聳立在舊金山市區。

出了什麼問題呢?原來是工程師在建造時地基挖得不夠深,以致過後不得不花更多的經費來加強地基。有些人認為,即使加強地基的花費會比蓋大樓的經費更大,但為了避免這棟大樓在地震時坍塌,這是絕對有必要的。

這慘痛的教訓是什麼呢?就是地基至關重要。地基若不穩固,可能導致災難。在耶穌的登山寶訓結尾的部分,也有類似的教導。祂提到有一個人將房子蓋在磐石上,另一個人則蓋在沙土上。當暴風來臨時,只有蓋在磐石上的房子才能屹立不倒(馬太福音7章24-27節)。

我們能學到什麼呢?耶穌明確地表示,我們的生命必須以 [....]

靈命日糧 : 一百年後

讀經:約伯記19章21-27節 

美國電視劇集《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的創作者洛德·瑟林於1975年表示,他想要讓人們在一百年後,仍然記得他是一位作家。許多人都會和瑟林一樣,希望自己能留下美名,讓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和永恆價值。

從約伯的經歷,我們看見人如何在短暫的年日中尋求生命的意義。他在頃刻之間,不僅失去財產,還痛失最珍愛的孩子們。過後,他的朋友甚至指責他該受這樣的刑罰。約伯不禁大聲宣告﹕「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都記錄在書上;用鐵筆鐫刻,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約伯記19章23-24節)

約伯的言語已被鐫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我們從聖經就可以讀到。但約伯所尋求的並不是要留下什麼,而是要從上帝的特質中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所以他宣告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 [....]

靈命日糧 : 暗中行善

讀經:馬太福音6章1-4節 

金玲在與絕症對抗期間,每個月都會在門口看到一個裝著百合花、粉紅鬱金香和黃色水仙花的玻璃花瓶。在過去的七個月裡,一位匿名的基督徒每個月都會透過花店送鮮花給她,向她表達關懷。美麗的花束還附帶一張紙條,上面寫滿鼓勵她的聖經經文,署名為「愛妳的,耶穌」。

金玲在臉書上分享這些花束的照片,藉此讚揚某個基督徒對她的關懷,並感謝上帝透過祂的子民表達祂的愛。當金玲靠著上帝對抗絕症時,每一朵色彩繽紛的花朵和親筆所寫的紙條,都肯定了上帝對她的慈愛與憐憫。

這位送花者不願透露身分的行為,反映了耶穌鼓勵祂的子民在行善時應有的心態。耶穌還警戒我們,不可故意讓人「看見」自己行善(馬太福音6章1節)。因行善是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與尊崇,是發自內心地感謝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若過度強調自己慷慨 [....]

腓立比書靈修 | 你的力量從何而來?(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Young,紐西蘭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MZ,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13節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腓立比書第4章13節也許是在我的國家——斐濟最出名的經文了。這節經文是由斐濟一位最偉大的運動員英雄Waisale Serevi宣揚開的。他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七人制橄欖球運動員之一。

之前因為個子太小而被認為不適合打橄欖球的Serevi卻帶領斐濟的橄欖球隊在國際獲得了一席地位,贏得了兩屆七人制橄欖球世界盃賽和多場國際錦標賽。廣為人知的是,他每次打比賽都會在靴子或腕帶上寫下腓立比書4章13節的經文。在媒體採訪中,Serevi將他的成功歸功於上帝,並引用他最愛的經文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當Serevi的橄欖球職業生涯結束之後,他陷入了困境。不僅遇到經濟危機,還經歷了抑鬱症和酗酒問題。Serevi在一本書中講述了他在那段黑暗時期的經歷。他說那時候自己很孤獨, 「行過死蔭的幽谷」,能依靠的只有上帝。

我很想知道,在那段時間裡Serevi對他在運動生涯巔峰時期如此推崇的經文感受如何。他是仍然相信自己「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一切都能做嗎?

許多人,尤其是運動員,非常喜歡腓立比書4章13節。這節經文經常被用來暗示球隊會贏,或者靠著上帝的力量,我們做什麼都能成功。當我們取得了在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時,會很容易相信和接受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事情並不是我們希望的那樣呢?

就如之前的經文,保羅告訴腓立比人,他知道「處豐富」或者「處缺乏」意味著什麼(第12節)。他知道生命中「贏」的滋味,也知道「輸」是如何。然後,保羅講述了自己在馬其頓和帖撒羅尼迦的不同經歷,當時情況並不容易,但是上帝供應了他的需求(腓立比書第4章第15-16節)。經歷了這一切,保羅知道他真的能靠著耶穌「凡事都能做」。

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自己足夠蒙福時,相信基督是我們力量和供應的源泉非常重要。然而,同樣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艱難的時刻,我們要依靠耶穌來引導和堅固我們的心,使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能找到自己。

就像Severi,他公開感謝上帝給了他力量擺脫抑鬱和酗酒。從那以後,他在美國開了一家橄欖球培訓學校,在那裡,他教別人他所熱愛的運動以及支撐他度過艱難的價值觀。

腓立比書4章13節並不是在向我們承諾世上的幸福。保羅和其他眾使徒最終都會殉道。教會歷史記載,保羅於公元64年在羅馬被斬首,儘管我們無法確定,但是我相信保羅堅持了他所相信的——他靠著基督能夠勝過這一切,並一直在仰望他的救主賜給他力量,直到他生命的末了。

所以說,不管我們感覺自己是在生命的高峰還是低谷,我們總是可以充滿信心地去宣告,靠著那位充滿愛的全能救主加添力量,我們可以勝過一切。這並不是說我們會一直「贏」,但是我們要抱持一種信念,耶穌會陪伴我們生命的每一步,並且祂會供給我們所需的力量,使我們能信實地把比賽進行到底。

問題反思:

1.回想某一次你感到特別的被上帝加添力量的經歷。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上帝是如何幫助你解決的?

2.你現在有什麼困難嗎? 今天的學習如何鼓勵你向上帝求助?

3 .你覺得是否很難相信,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把你的擔心交託給上帝,並祈求祂給你力量,使你不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與祂同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靈命日糧 : 神秘的援手

讀經:希伯來書13章1-3節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瑋玲正要離開火車站時,發現必須走一段很長的樓梯,附近也沒有電梯或電扶梯,她幾乎哭了出來。突然出現了一位男士,替她拿起手提袋,溫柔地協助她上樓梯。瑋玲轉身要向那位男士道謝時,他卻已經離開了。

志賢正趕著開會,因他已遲到了。他在車陣中穿梭,車子卻爆胎了。原本因一段關係破裂,他承受莫大的壓力,這情況更讓他幾乎崩潰。當他無助地站在雨中時,一名男子主動替他更換輪胎。正當志賢想轉身向他道謝時,他已經離開了。

這些神秘的幫助者到底是誰?是善良的陌生人?還是天使呢?

許多人都以為天使是光芒四射或有羽翼,但這只對了一半。有些天使的確會以這種形態顯現(以賽亞書6章2節;馬太福音28章3節),但有些卻是雙腳沾滿塵土且飢腸轆轆的(創世記18章1-5節),甚至 [....]

靈命日糧 : 反射光芒

讀經:馬太福音5章14-16節 

史提芬告訴父母,他每天都要提早到學校。但基於某些原因,他從未解釋其中的因由。但無論如何,他的父母每天都會在早上7點15分之前,把史提芬送到杜魯斯中學。

史提芬讀初中時某個寒冷的日子裡,一場致命的交通意外奪去了他的性命。後來,他的父母也發現了史提芬提早上學的原因。原來每天早上,他都會和一些朋友站在學校門口,以微笑和親切的話語,揮著手迎接其他同學。這讓所有的學生都感到受歡迎和被接納,連遭排擠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作為一個基督徒,史提芬希望將上帝的喜樂,帶給那些迫切渴望得到的人。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以友善的態度接納別人,能有效地彰顯基督的愛。

馬太福音5章14-16節,耶穌清楚表明,在祂裡面我們是「世上的光」,也是建在山上的城(14節)。古時人們大多用白色石 [....]

靈命日糧 : 精心設計

讀經:約伯記38章4-11節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使地球從太陽的熱能中得到益處。若稍微靠近一點,就會像在金星一樣,所有水分全然蒸發;若稍微離遠一點,所有的物質就會像在火星一樣全然凍結。地球的體積大小也是剛剛好,可以產生適當的地心引力。若是少一點,一切就會像月球一樣失重無菌;地心引力若是多一點,就會像木星一樣充斥著有毒氣體,使生命窒息。

我們的世界是由錯綜複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相互作用所構成,一切都是這位創造主的精心設計,都有祂的印記。當上帝向約伯講述超乎人理解的事物時,我們能一窺這精密的設計。上帝問約伯說:「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約伯記38章4-6節)

當我 [....]

靈命日糧 : 上帝等候

讀經:以賽亞書30章8-18節 

美國詩人丹妮絲·列維托夫(Denise Levertov)在12歲尚未成名之前,就勇敢地將自己習作的詩集寄給偉大的詩人艾略特(T. S. Eliot),然後等待對方指正。令列維托夫驚喜的是,艾略特親手寫了兩頁的信鼓勵她。列維托夫成名之後,在詩集《溪流和藍寶石》的自序中談到,這些詩記錄了她從懷疑變成信靠基督的過程。後來,列維托夫更在她的另一首詩(Annunciation),敘述了馬利亞如何順服上帝。聖靈並未強迫馬利亞,而是等她甘心樂意地接受基督成為她的孩子。這首詩當中有一句話:「上帝等候。」

從馬利亞身上,列維托夫看到了自己。上帝等候,渴望愛她;上帝等候,不用任何方式強迫她。以賽亞也詳細論述,上帝帶著盼望等候以色列人,要以溫柔的愛澆灌他們。正如以賽亞說:「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 [....]

靈命日糧 : 對你有益

讀經:箴言24章13-14節 

根據統計,世界各地的人們在2016年共花了982億美元購買巧克力。這個數字雖然龐大,卻一點也不令人訝異,畢竟幾乎所有人都喜歡美味的巧克力。所以當人們發現巧克力這個甜食有益身體健康時,全世界的人都歡欣鼓舞!巧克力含類黃酮,有助於抗老化和保護心臟。從來沒有一個健康處方如此受到人們的歡迎或矚目。當然,只有適量攝取才會健康!

所羅門提到另一個對我們有益的「甜食」值得品嚐,那就是智慧。他建議兒子吃蜂蜜,「因為是好的」(箴言24章13節),並將其甜美與智慧相提並論。若有人以聖經中上帝的智慧為食物,不僅能使他的心靈感到其甜如蜜,而且上帝的智慧對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是有益的,好「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

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