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愛的行動

把你的恐懼交託給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 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 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Caroline,中國

 

我已經在公開水域上了兩個夏天的游泳課,但是還沒有完全擺脫對深海的恐懼。

我在公開水域上的冒險始於三年前的突發奇想。當時,我考慮加入當地的衝浪救生俱樂部,覺得這樣既能結交新朋友,又能為社會做貢獻,而且救生俱樂部的活動看起來非常有意思。

我天真地認為,從泳池到開放水域的過度不會太難。在我報名參加平生第一次500米開放水域游泳時,卻因為對海泳知之甚少而吸取了慘痛的教訓。

整個遊程我驚慌失措,大部分時間都緊緊抓住我的朋友不放。我當下就意識到自己並沒準備好成為一名救生員,哪有救生員害怕大海的?

因此,當我聽說有訓練可以幫助不同程度的游泳者提升在開放水域游泳的自信時,我立即報名參加了。

培訓的頭幾個月相當可怕。我不願意游太遠,只要感覺不到地面,就不會再往前游,所以我花了很長時間和初學者一起游泳。

更糟糕的是,我不斷想起第一次游500米時的情景,當時覺得自己差點就淹死了( 其實沒有,因為潛水衣讓我一直浮著,而且即便真有危險,也早就被救生員撈上來了)。

不久,教練就發現我其實可以和級別高一些的初學者一起遊了,這樣對我也會更好,但我仍是斷然拒絕。我擔心兩種情況:一是在開闊的大海里游得太遠,無法游回岸邊; 二是在教練的看護下溺水。

顯而易見,我的恐懼是非理性的,但這恰是恐懼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產生各種瘋狂的想法。

儘管我現在可以自嘲當時的恐懼感是多麼荒謬,但讓我後悔莫及的是任憑恐懼感剝奪了我在海里游得更遠的潛力。例如,如果我沒有好幾個月都像一個任性的孩子,在海岸線邊徘徊的話,我肯定現在已經能參加在紐西蘭不同地方舉行的各種海洋游泳比賽了。

不要誤會,我還不專業,有時看一眼波濤洶湧的水面就足以讓我退回安全的地方。但回頭看,我恐懼的根源是對上帝缺乏信心。

如果我更清楚上帝的保護,知道祂一直定睛在我身上,我就不會那麼害怕大海了。

如果我少花點時間來安撫自己的恐懼,多拼一點,早就完成衝浪救生課,今年夏天也就能在海灘上巡邏,保護游泳者的安全了。

恐懼如強盜,但是我現在已經學會與其胡思亂想,不如為自身的安全,教練的警覺,和有利的海洋環境禱告。即便海水狀況不太好,也可以禱告自己有力量游下去。

當然,我不是鼓勵不自量力的冒險,而是說在訓練過程中,我完全可以把恐懼交託給上帝。

我最喜歡的經文來自詩篇103篇14節,詩人說,「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所以我相信,當我鼓起勇氣劃向大海時,上帝知道我有多脆弱。

而讓我更感安慰的是,聖經里也有很多經文告訴我們不要害怕。每當恐懼感攫住我時,我經常思想提摩太後書1章7節,詩篇56篇3節和詩篇23篇4節。雖然這些經文並不能讓恐懼感立刻消除,但通過默想,我將它們牢記在心,並能在遭受恐懼襲擊時,獲得力量。

休息了三周,下周六新一輪的開放海域訓練要開始了。雖然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在穿上潛水服的那一刻能面對大海不退縮,但我決定要信靠上帝。

比如,當我看不到教練時,我不要感到恐慌,因為我很清楚他們在不同的位置盯著我們。相反,我可以深呼吸,祈禱,繼續游向各個標記。

我也不會在游泳還沒開始之前,就讓各種消極想法把自己搞得頭昏腦脹、筋疲力盡,相反,我要默想提摩太後書1章7節,「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我也會重溫過去的成就來進一步激發自己的勇氣。一個周六,我成功地控制了恐懼感,在海里遊了一公里,這簡直讓我難以置信,也將激勵我繼續前進。

戰勝和消除生活中的恐懼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擺脫對大海的恐懼,但我會集中精力為目標全力以赴,那就是有一天加入衝浪救生小組。

恐懼是一種強烈、可怕的感受,往往也是非理性的。我不是無視你的恐懼——我非常清楚陷入其中的無助,但我想告訴你,你可以把你的恐懼交託給上帝。無論是要開始新的冒險,嘗試新的愛好,還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上帝都想要你將心裡的恐懼放在祂的手中。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超實力原創歌曲:《出口》

 

詞曲&演唱:李齊揚 Samuel Lee

單曲製作人: 烏鴉 Stephen Ting

編曲 / audio engineer : 烏鴉 Stephen Ting

*歌曲來自YouTube   作者YouTube賬號:7Young音樂故事 SamuelLee 

 

作者談歌曲創作背景:

出口這首歌,最初是描述我在高中考大學後的心境,當時的自己失去目標與方向,陷入迷惘,卻能因為信仰而重新找回自己…

我當初花了一整年以上的時間揣摩這首歌,它的創作動機還需延伸至正式發表之後。

大學四年的過程中,遇到許多挫折,包括再次失去學習目標、人際關係的衝突以及面對手術等衝擊,再次發現自己的脆弱、無助還有後悔與難過;但也因此更珍惜身邊的人,靠著信仰繼續向前走。

「錯」都拋在腦後的錯是指過去的傷口與傷痕,這些傷口或許都說明我們曾經的錯誤或是無能為力的軟弱,但這首歌希望能鼓勵每一位聽眾朋友以及我自己:「所有的問題總是會有出口的,不要忘記生命中陪我們渡過的每一位,一起找到出口吧!」

 

歌詞

主歌

還記得曾經的等待 等待著漫長的未來

當初純真的小孩 早已離開

還記得曾經的期待 期待著不一樣的未來

當時的我 問自己 為何存在

所有的困惑 如今都不再算什麼

我知道我要的永恆 而不是短暫華麗的劇本

副歌

錯 都拋在腦後 給我勇氣讓我向前走

一直 一直 找尋著疑惑的出口

是你 會陪在左右 成為了一生的朋友

讓我 從此 不再退縮  哦~~~

勇敢堅定向前走 有你陪我一起走~~

主歌

還記得曾經做的夢 記憶里還留存什麼

當時的成功 是否盲從

直到那一個春天 相約在樹下河邊

是你告訴我 生命該如何向前

所有的困惑 如今都不再算什麼

我知道我要的永恆 而不是短暫華麗的劇本

副歌

錯 都拋在腦後 給我勇氣讓我向前走

一直 一直 找尋著疑惑的出口

是你 會陪在左右 成為了一生的朋友

讓我 從此  不再退縮

副歌

錯  都拋在腦後 給我勇氣讓我向前走

一直 一直 找尋著疑惑的出口

是你 會陪在左右 成為了一生的朋友

讓我 從此 不再退縮  哦~~~

bridge

過去的日子執著什麼  想要更堅強 卻常常失望  No~~

是否還在 害怕  該丟下(肩膀)綑綁  我還想從前一樣 展翅飛翔 嗚呼~~

副歌

錯 都拋在腦後 給我勇氣讓我向前走

一直 一直 找尋著疑惑的出口

是你 會陪在左右 成為了一生的朋友

讓我 從此 不再退縮 哦~~~

勇敢堅定向前走  有你陪我一起走 哦~~~     找到出口

 

如果你也有音樂創作的恩賜,歡迎你投稿給雅米:submit@ya-mi.org

讓你的作品成為更多人的祝福吧~

 

 

*此作品由原創作則同意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快樂的秘訣——不要跟隨你的心 (有聲中文)

作者:Ashley Ashcraft,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Lesley,中國

 

我們聽到過無數次。Instagram、咖啡杯、T恤和工藝品上,甚至是在基督徒書店裡也都出現過這句話:「跟隨你的心。」但是跟隨我的心真的是正確的嗎?跟隨我的心會讓我幸福嗎?

我確實有過後悔追隨自己內心的時候。例如,我曾經隨心所欲地大吃一頓,這不但沒有讓我開心,反而害得我肚子疼。我也曾跟隨自己的內心開始了一段戀情,結果傷透了心。然而,「跟隨自己的心」的口號,似乎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心是詭詐的

許多人努力要跟隨自己的內心,真的相信內心可以給我們做出最好的引導。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人心是詭詐的」(利米書17章9節)。我們當然不願意跟隨會把我們引入歧途的指引!

通常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心是詭詐的。要改變我們腦海中的觀點,意識到我們的肉體實際上會背叛我們,是個很困難的過程。但是,當我們被上帝洗凈、成聖(哥林多前書6章11節)以至更加貼近基督的心意時,我們就可以更多相信我們的心了。然而,不到我們改變和重生的那天,我們的心仍可能領我們走入歧途。

並不是說情緒本身不好。情緒讓我們更充分地體會到上帝的愛。我們知道無論我們是難過、是高興,祂都與我們同在,而且祂非常清楚地了解我們的感受。但是情緒不應該成為我們做決定和行動的驅動力。我們生活最根本的驅動力應該是我們的信仰——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真理,不論我們感覺如何我們都要堅信真理。

當信仰成為了我們真正的驅動力,情緒就不太可能把我們帶偏了。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這兩點之間找到平衡:既知道情緒是來自上帝的禮物,也明白它有可能會把我們引入歧途?

 

不要跟隨你的心,而要跟隨基督的心

我認為答案在於犧牲。犧牲是福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關鍵所在,因為對耶穌來說犧牲是關鍵。耶穌自己降卑到世界;每日祂都做出犧牲服侍他人,最後祂在十字架上受難完成了最終的犧牲。在祂死前的晚上,祂在園中禱告:「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所以作為耶穌形象承載者的我們,身上帶著「犧牲」的印記,可以說「犧牲」是我們靈命DNA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總是跟著自己的心走,按自己的方式做我們想做的事,犧牲從何而來?如果我們還是一直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能成為基督真正的門徒嗎?轉變的開始在於:我們跟隨基督的心,而不是我們自己的。

犧牲是必要的,因為這兩者並不總是相同。我們需要放下自己的意思和想法,接受祂的。我們需要像主那樣說:「不要按我的意思,而按你的意思。」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相信祂勝過相信我們自己。

這在我們當今的時代是很難做到的,但我認為不遂我們的心愿行事是一種有益的操練。它提醒我們不是自己說了算。我們究竟是跟隨基督的心,還是自己的心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是我們應該放下自己意願的?

以我自己的生活為例,廚房就是這樣的地方。如果某天晚上我可以隨心所欲,那我一定是不會進廚房。我討厭洗碗、採購食材和準備午餐。而且好不容易打掃乾淨的廚房連一秒鐘都難以維持,又有新的雜物、污漬和臟盤子需要清理,我簡直崩潰。

但最終我意識到,對我來說,沒有比廚房更能夠操練自律和自我犧牲的地方了。我可以在廚房裡活出福音。我可以向自己死並以耶穌的心為心。我能夠通過洗碗、準備午餐和儲備日常所需來愛我身邊的人。我知道這些是上帝帶領我做的。

我明白這微不足道的一點犧牲與世界上其他人所做的巨大犧牲簡直毫無可比性。但我相信上帝同樣看重我定期操練的微小犧牲。

所以幾乎每天晚上我都會去廚房,打包第二天的午餐,準備飯菜,洗碗。但我不是主動或自願去做這些。而是因為上帝讓我以這種方式愛我的家人。事實是,這個經歷成為了我巨大的祝福。我不會想要選擇另外的道路。然而如果我跟隨我自己的心而非基督的心,我就會錯過這種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福音的經歷。

 

這是否意味著我不應該快樂?

話雖如此,我並不是說上帝希望我們總是放棄我們想要的,總是在犧牲,也不是說情緒都是壞的。作為家長,看到我的孩子開心給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快樂。上帝對我們也是這樣。當我們快樂時,祂也快樂。然而,重要的是我們因何事而快樂。上帝想要賜給我們真正的快樂——真正能滿足我們的永恆之樂,追隨祂的旨意便夠得著。

那我們如何知道上帝的旨意呢?閱讀祂的話語是最好的開始。這將幫助我們相信祂不僅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還知道什麼才能真正帶給我們快樂。或許世上的事可以帶給我們一時的娛樂,卻不能滿足我們對永恆的渴望。如果我們想要靠自己追尋幸福,並追隨自己的內心,極有可能我們會抓住一些次等的、稍縱即逝的,並最終會讓我們失望的人、事、物。

詩篇86篇一直是我最愛的一篇。大衛王在第11節中說:「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禰的名!」他說的對——我們的心是分裂的。正因為如此,心會領我們誤入歧途。所以,讓我們也跟詩篇作者一起默念:「主啊,教導我你的道路」。

我們的座右銘不應該是「跟隨你的心」,而應該是「跟隨祂的心」。這表明我們信靠祂的道路,也承認祂的主權。這向世人展示了當我們飲於祂那生命之泉時,我們就會全然滿足。我們也曾嘗試過其他各樣的方式,結果發現仍然是空洞。唯有祂才能讓我們滿足,唯有祂才能讓我們快樂。讓我們來跟隨祂的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雅各書靈修 | 你與世俗為友嗎?(有聲中文)

作者:Alvin Chia,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MZ,中國

今日經文:雅各書4章4-6節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你們想經上所說是徒然的嗎?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嗎?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幾年前,我在一家賽馬雜誌做自由撰稿人。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但在接了一些任務後,我意識到賽馬可不是簡單的哪匹馬跑第一的事(請原諒我的天真)。我大開眼界,看到了在賭博的世界中人們為了贏得更多錢願意做任何事情。為了增加投注量,組織者們會在賽馬比賽的同時舉辦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為帶著年幼孩子的父母們舉辦家庭嘉年華,還提供「免費」美甲和按摩服務。雖然這些活動看起來沒啥不好,然而,這可不是單單為了娛樂孩子們,而是為了誘使人們更多下賭注。比如,下五次賭注,就有資格兌換一次免費美甲。

我發現,在美好的表面之下隱藏著的是利用賭客的貪婪來牟利的黑暗事實。許多人會花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錢在賭博上——通常一次能花到四位數。有一次,一個女人告訴我,她賭光了身上所有的錢,沒辦法回家了。

這讓我陷入了思考。作為一名基督徒,當這本雜誌所宣揚的價值觀與我所珍視的屬上帝的價值觀衝突時,我怎麼能繼續為它工作呢?聖經明確地呼召我們要做金錢的好管家(馬太福音25章14-29節),並且要保護自己遠離貪婪和對貪愛金錢(希伯來書13章5節)。

我做了辭職的決定,因為不想讓自己受賭博的影響,也怕自己會妥協信仰。我害怕有一天,我也會和他們一起賭。

雅各在第4節中指出世人與上帝的子民在價值觀、慾望和生活方式上都有衝突。他稱那些自稱信仰上帝、卻與世俗苟合的人為「淫亂的人」。他警告他們務要對上帝忠誠。

雅各還教導我們,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在友誼中,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當我們越多花時間在一起時,我們就會變得越像彼此。而且我們相互信任,能夠對彼此有發言權和影響力。正如作家Jim Rohn所說:「你是和你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同樣地,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受世界的影響並與世俗「成為朋友」,我們也會慢慢喜歡上不虔誠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那時我們就會成為上帝的敵人。

然而,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遠離世上的一切。相反,我們被呼召要小心,不去效法世界所教導我們的(羅馬書12章2節),而是要思想屬上帝的事(歌羅西書3章2節)。

為了達到這一點,我們可以不再抓著金錢不放,而是選擇過樸素的生活,並多多給予他人。

藉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上帝要我們完全地屬於祂(5節)。祂是忌邪的上帝(出埃及記20章5節),只有祂配得我們的忠心。聖經教師Kent Hughes在他寫的雅各書注釋中指出,嫉妒是真愛的一個基本要素。他說:「聖靈對我們的真愛使祂不能容忍我們偏離。這一點引導我們堅定在真理中。

然而,我們能對祂忠心並不僅僅是靠人的努力。雅各在第6節向我們保證祂賜給我們更多的恩典。祂承諾我們在軟弱、困難和挑戰中幫助我們。對於那謙卑、全心愛祂、尋求祂又順服祂道的人,更是這樣。

我們會一直面臨著追隨世界還是跟隨上帝的掙扎。願我們一直記得祂多麼愛我們,無論付上什麼代價都永遠選擇跟隨祂而非世界。

 

問題反思:

1. 在你的生命中,有什麼讓你遠離上帝嗎?

2.你能做些什麼,以防自己與世俗為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軟弱中的完美(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 12章9節)

打從一懂事就發現,把我一手帶大的阿嬤對於身為女孩子的我有著很多台灣老一輩的偏見。她總覺得我出生之后就不好養、又愛哭。她常常和我說,等我長大嫁人之後就是潑出去的水,會變成不懂回家報恩的賠錢貨。同時,從小到大和我比較好的是幾個堂表哥們。每當玩到失控的時候,比我年紀、體型大的哥哥們總是追著逗我。但是,我很少大哭引起大人們的注意,反倒靠著自己小獸人的性格,不甘示弱地揮舞自己的小爪子,嘶牙咧嘴證明自己還是能夠對抗哥哥們的玩笑。

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能成為一個有用而且可以光宗耀祖的女孩才是能討阿嬤喜悅的最好解答。所以在還沒有被上帝完全得著之前,我一直都是以倔強和好強的那一面展示他人。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時候的我總是刻意表現自己來博得長輩的喜愛。而事實上,那個外人看起來完美的我過得並不開心。在很小的時候,焦慮和憂鬱就一直伴隨著我。

後來長大一點,到了需要在乎學習成績才能上好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還是一直像小時候一樣想讓大家對於出生于教師世家的我刮目相看。但無奈,我的學習成績不如我想要的那樣理想,我的憂鬱情況就開始更加嚴重,常常從腦海浮現自殺、自殘的情況。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完美、不夠堅持、學業成績不夠好的五十九分。偏偏那時,大我幾歲且和我最要好的堂哥熬夜努力學習,考取了全台灣第一志願的前幾名。看著阿嬤對他能上第一志願那麼地高興,我也就越來越恨為什麼自己不能夠成為絕對堅強的人。每當熬夜想睡覺的時候,我就非常懊惱,為什麼堂哥可以比我更輕鬆的去了第一志願,而我卻在這裡當loser。雖然我很想考上同樣的科系來讓阿嬤和其他人知道女孩也可以是很優秀和完美的,但力不從心,我從來也沒有像堂哥一樣那麼優秀。

就這樣一直到了二十八歲,有天我被自己的驕傲擊倒在地。那時,上帝許可把我所喜歡、所在意的一切全部拿走。我失去人生所有我愛的——我的未婚夫、我所養的貓,我所投資的錢全部化為烏有。走到盡頭我猶如喪家犬一般舔著傷口收拾行李回到台灣。在那時,我才能真的謙卑回到上帝面前。對於自己的驕傲,對於自己過去所相信的謊言,或是自己給自己編寫的藉口來悔改和向上帝哭求。上帝在一次教會例行的禱告會上著實安慰了我,讓我知道不管我自己夠不夠聰明、夠不夠完美,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上帝愛的就是本來的我;我不需要討好上帝,也不需要討好誰;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就是我,就算我軟弱,上帝還是愛我,並且祂的大能可以在我軟弱的生命彰顯出芬芳來。那時,我才能與從小到大一直跟著我的謊言一刀兩斷,不再相信惡魔的話。

之後,我開始緊緊跟隨耶穌,重新建造上帝與我之間的關係。當然,“不夠好”的念頭還是偶爾會出現,但藉著上帝的慈愛,我不再把那些負面的念頭當成真的了。我漸漸明白我們的軟弱其實是上帝給我們機會親近祂。於是,我開始認可上帝能在我那不完美的身上從新建立自信和價值。雖然我的老我依然會跑出來犯罪,但我開始可以體會到保羅使徒所說的那樣誇口的軟弱,因為就這樣軟弱的我,上帝依然可以在我身上行奇妙大事。我也開始不害怕和大家分享我的軟弱,因為我知道就算我不完美,基督的完美能力依然覆蓋在我身上,更奇妙的是,耶穌藉著我的不完全來彰顯祂自己的榮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但上帝仍舊不放棄我們,願意使用我們每個人的不完美,來成就祂的計劃,并邀請我們一同參與、建立祂那完美的天國事工。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上帝要使用你,你相信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3月圖文特輯| 被愛點亮

繪圖設計:Chin

內容原創:雅米團隊

 

無論身處何地,有著怎樣不同的經歷,我們都在生命中拚命尋找著同樣一個的東西——愛。

孤單、叛逆、抑鬱、絕望……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愛的證據。

我們總是期待身邊的人,甚至渴望遠方那個還未認識的人能夠愛我們,能夠填滿我們裡面的空缺。然而,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似乎很快就沒有足夠的愛量,最終的結局,都是彼此撕扯、索取、失望。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愛的方向?

遠處,好像有一點亮光。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有能量去愛、去給予、去原諒呢?他們口中所說的耶穌,是誰?

原來,那個在十字架上為人類付出生命的耶穌,把上帝完整又永恆的愛也帶了來。祂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傾倒在每一個信靠祂的人身上,讓他們有能力去給予,去愛。

當我們感覺不到被愛時,到耶穌的身旁,被祂的愛填滿,然後用祂的愛去愛身邊的人吧。當我們擁有了的愛的源泉,就不再害怕失望,而是可以真正付出愛。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K-POP明星性醜聞揭露你我真貌

作者:Constance Goh,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封面圖片取自Facebook和維基百科

 

「我曾經那麼崇拜你,還認為你是世界上最酷的明星。真噁心….我們真的不能按照他們在熒幕上的樣子來相信他們。我無比失望,也感到非常噁心。」一位網友在評論最近的韓國歌星性醜聞事件時寫道。

勝利,鄭俊英,崔鍾訓,龍俊亨,李宗泫。這些都是受全世界很多年輕女孩們仰慕的韓國偶像。他們長得帥,穿著時尚,既能唱又能跳。粉絲們滿房間都貼著他們的海報,炫耀著他們的周邊,並樂意花費數百新幣觀看他們的現場演出。

沒有人能預料到聲名大噪的他們竟然就這樣突然從「天」而落。隨著近日整個事件真相逐漸大白,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韓國偶像捲入此醜聞中——粉絲們對他們的態度也從崇拜轉為幻滅。

K-pop團體Big Bang的前成員勝利是第一個受到重創的人。他的夜店「Burning Sun」正面臨多項指控,包括對客戶的暴力行為,給VIP客戶提供招妓服務,強姦,吸毒和販毒。隨後令人更震驚的消息傳來,韓國創作型歌手和綜藝節目《兩天一夜》常駐成員鄭俊英被指控傳播他與女性的性錄影。

捲入這場醜聞的其他K-pop偶像有FT Island樂隊的崔鍾訓,曾經團名為Beast,現團名為Highlight的龍俊亨,CN BLUE樂隊的李宗泫——他們都曾在鄭俊英傳播性視頻的聊天群組裡。在新聞曝光之後,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宣布退出娛樂圈,另外的也因著怕影響團隊名聲,已經離開他們所在的K-pop團體。

這次醜聞聽起來似乎特別諷刺,因為眾所周知,K-pop經紀公司都在很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公司的藝人們。在他們努力為這些藝人們維護形象的過程中,也經常過分掌控他們的生活:他們不允許藝人們公開約會(就算真的允許他們約會的話),甚至藝人們吃什麼和穿什麼也受到經紀公司的嚴格控制。這麼做是為了給他們建立完美的公眾形象,好吸引粉絲。

這些明星們的形象是從頭到腳被精心包裝出來的。人們看到他們穿著最時髦的衣服,擁有完美的身材和毫無瑕疵的皮膚,甚至在做慈善。然而,這次醜聞事件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縱使我們可以精心包裝讓自己在外人面前看起來很棒,但卻無法掩蓋我們內心的真實景況。

一個K-pop明星可能被限制一天只能吃一個蘋果,一個甘薯和喝一盒蛋白飲料。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不想吃炸雞。雖然我們可以強制自己改變外在行為,但這並不會改變我們的內心。

聽起來耳熟嗎?很多時候,我們沉迷於通過改變自己的外在行為來克制自己不犯罪。我們想要「潔凈」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們在教會中極力掩飾,把好行為表現在眾人面前。在教會裡,我們不會像和朋友們在一起時那樣說髒話,也不會穿去夜店時穿的短裙。我們喜歡裝成「好基督徒」。

我們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教會聚會,喊著:「主啊,主!」。我們甚至參與不同的服事,並定期參加小組聚會和查經班。然而,祂的話語卻絲毫沒有改變我們的生命,我們聽完講道就走了,內心一點都沒被改變。我們只是在盲目履行自己認為「好基督徒」列表上的事項罷了。

當然,做這些事情本身並沒什麼不好。但不幸的是,這些並不是我們的天父看重的。

雖然世界會根據我們的外在表現來評價我們,但我們的天父更關心的是我們的內心。祂看重我們的心勝於一切。如果我們真的認為上帝對我們的看法才最重要,那麼潔凈自己的內心才是首要任務。

雖然這聽起來似乎很難,但第一步卻很簡單,即承認「我得罪耶和華了!」——這也是大衛王在先知拿單指出他的罪時所說的話(撒母耳記下12章13節)。就像大衛王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我們犯罪時首先得罪了我們的主。祂是宇宙之主,是我們的創造者和主人,也是我們的天父。

在大衛王承認他的罪之後,先知拿單宣稱主已經除去了他的罪,因此他不會死。大衛隨即真切地為自己所犯之罪悔恨和哀痛,因而悔改乃至最終得救(哥林多後書7章10節)。

我們中間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犯下的罪太羞恥,不敢來到上帝面前認罪。一起來看看這個事實吧:當一個失而復得的兒子回到天父身邊時,祂是最歡喜快樂的(路加福音15章32節)。

祂看我們實在太寶貴了,以至於祂為我們歡喜比為那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15章7節)。我們的好父親不輕看我們憂傷痛悔的心(詩篇51章17節)。祂喜悅看到一顆回歸祂的心。當我們在祂面前承認自己的罪時,我們信實的父會赦免我們的罪並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而且,唯有祂有能力從內到外改變我們全人。

當我們讀到像最近的K-pop明星醜聞這類的新聞時,很容易會去指責這些墮落的明星,無比厭惡他們的所作所為。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也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清理其中的污穢吧。

我們應該害怕的不是自己的罪像這些K-pop明星一樣被曝光出來,而是我們從未承認的罪在審判日那天暴露在上帝面前。讓我們不要等到審判日才回到基督面前悔改。現在就悔改歸向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基督城槍擊案:苦難中的盼望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奇奇,中國

*照片取自衛報新聞的官方視頻

*基督城是紐西蘭城市

 

想到發生在基督城的可怕槍擊案,我幾乎整個周末都陷在了陰鬱的情緒中。

星期五下午,28歲的Brenton Tarrant在基督城的兩座清真寺開火,造成50人死亡,另有40人受傷。年紀最小的受害者Mucad Ibrahim只有三歲。Brenton此後被指控謀殺,並會持續被拘留至4月。

雖然住在奧克蘭的我沒有直接受到槍擊事件的影響,但看到我美麗的祖國紐西蘭成為了此種仇恨犯罪的目標時,我無比震驚。

我是在查看Facebook信息更新時得知這一新聞的,當時紐西蘭基督教廣播電台Life FM帖子的開頭引起了我的注意。

帖子寫到:「基督城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實在令人痛心」。我的思想停在「大規模槍擊」和「基督城」這兩個詞上。我隨即刷新了兩次網頁,以確保我看到的是真的。我一半感覺自己是在做噩夢,另一半卻很清楚自己所讀到的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總理Jacinda Arden稱此襲擊事件是「紐西蘭最黑暗的一天」。在這場悲劇發生之後,整個國家一同為此哀悼。廣播電台也沉浸在悲傷中,DJ們紛紛表示他們對此事件的憤怒之情。電台的來電者們向受害者及其家屬們表示了同情,許多受害者家屬說在這樣的悲劇發生後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全國上下都在舉行守夜活動,很多公共演出和音樂會都被取消了。Give A Little上為受害者設立的募捐頁面迄今已收到了550萬的捐款。奧克蘭的聖馬太教堂為清真寺襲擊的受害者們點燃了50根蠟燭,並敲了50次鍾。

縱然是在黑暗中,過去48小時內卻仍湧現出了很多充滿盼望和勇氣的故事。為紐西蘭哀悼和支持紐西蘭的消息從全球四面八方湧來,全世界各地的教會都在為受害者及其家人禱告,這讓我感到很暖心。

有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來自曼徹斯特的Andrew Graystone,為了向基督城的受難者致敬,他在星期五當地一個清真寺舉行祈禱會時站在寺外守候。他拿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你們是我的朋友,你們祈禱時我會一直為你們守候。」

這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我們生活的世界上不光有可怕的事情發生,還有人們心中仍然存在的善良。

他們提醒我們,我們需要這一點盼望去點亮我們四周的黑暗。

即使一直聽到消息稱死亡人數在不斷上升,我的朋友們卻在那些犧牲自己,盡其所能拯救他人的人那裡看到了希望。《紐西蘭先驅報》報道了48歲的Abdul Aziz的故事。當時,他拿著一台信用卡機(這是他當時能找到的第一樣物品)追趕開槍者,並大聲喊著「到我這兒來!」。

襲擊倖存者Ali Adeeba告訴BBC他的父親是如何為他擋子彈的:「一顆子彈從我的臉上掠過,它燙到了我的臉。雖然它沒有碰到我,但是我感到了它的溫度,所以我不敢想像那些被射中之人的感受。」他的父親目前處於昏迷狀態。

令人傷心的是,一些人在試圖拯救他人時遇難。據BBC報道,71歲的Daoud Nabi是第一個被確認的受害者,當槍手衝進清真寺時,他跑到其他人前面保護他們。

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們並帶給我們盼望。因為在面對這樣的恐怖襲擊時我們都感到手無寸鐵,但知道我們不是獨自面對帶給我們安慰。作為基督徒,我們認識為了我們犧牲自己生命的耶穌基督,因著祂所做的我們不再害怕死亡。因著祂的死和復活,我們現在滿懷希望。無論我們周圍的世界裡發生了什麼,祂都是我們的「避難所和力量」(詩篇46篇1節)。

有一天,祂將「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並且「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

那麼,在這樣悲傷、痛苦和不確定的時刻,我們要如何來安慰別人呢?詩篇34篇18節最好地表達了我心中所想,它說「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同樣作為移民,我真的無法想像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搬到一個新的國家,一切卻被一次毫無意義的殘酷襲擊摧毀了是怎樣的感受。但我知道對這些受害者和他們的家人來說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時刻。

我們實在無法理解這種冷血的行為。雖然我們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面或在經濟上的幫助他們,但我們可以與哀痛的人同哭,並求上帝賜平安和力量給這些受害者的家屬。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雅各書靈修 | 你渴望的是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 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佳音,中國

 

今日經文:雅各書4章1-3節

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鬥毆,爭戰, 殺害。雅各在這一章中使用了非常重的詞語。你大概會這麼想:「這肯定不是在說我。我可不是那種好爭辯的人,更不會無緣無故地挑起爭端。」反正我是這麼想的。畢竟,這一段是雅各寫給分散在外邦的12個猶太支派的,又不是寫給我們的,不是嗎?

然而,雅各實際上是在警誡我們,一切衝突和爭鬥都源於我們自我為中心的慾望——無論是對權力、享樂還是對金錢的貪戀。這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將不可避免地被世界上的樂趣和享受吸引(約翰一書2章16節;提多書3章3節)。當我們得不到我們想要之物時,就會互相爭鬥和爭吵——有時甚至會導致謀殺。這是從古就有的,從該隱到當今的殺人犯無不是如此。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世界。

在我們為自己開脫說我們可不像該隱或殺人犯那麼壞以前,回想一下你和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同事之間的最後一次爭吵。導致衝突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你的驕傲導致了你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嗎?你是否因著自私怕給自己帶來不便而不願意幫助他人?你的憤怒導致你在爭論中爆發了?是你的嫉妒驅使你在同學或同事背後說三道四嗎?我們若花點時間反思一下,就會意識到,大部分的爭吵都是因著我們的自我中心——我們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維護自己的利益(即使這要犧牲他人的益處)。

最後,雅各說,我們沒有或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要麼是因為我們沒有向上帝尋求,要麼是因為我們妄求。

當我們誠心尋求上帝的智慧和旨意的時候,祂就將各樣的美物厚賜給我們(雅各書1章5節、17節)。這就是為什麼雅各要我們想清楚自己禱告背後的動機:是為了滿足我們個人的需要、還是為了上帝的旨意成就?我們求祂給我們好的學習成績、工作上的成功以及別的祝福是要來榮耀祂自己還是滿足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私慾和享樂呢?

解決方法是求上帝改變我們的心,讓祂所想成為我們的心之所向。當我們不再渴望滿足自己肉體的私慾,而是全心渴望榮耀祂和得祂的喜悅,祂應許說我們所求的,必都賜給我們(馬太福音7章7-8節)。這不但不會導致鬥毆、爭戰和殺害,反而會帶來智慧、和平和公義(雅各書3章16-18節)。

 

問題反思:

1. 你最近從世界上聽到過哪些關於追求你心所向的建議?

2. 哪句經文鼓勵和挑戰你在禱告中勇敢地尋求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五福隨想曲(有聲中文)

作者:SJ,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自從支付寶推出五福之後,過年集五福成為許多人的過年傳統之一。光是沖著瓜分五個億的噱頭,就讓人蠢蠢欲動。在開獎之前,每個人都有中大獎的可能性。

還記得自己去年鬧的笑話——開獎之前到處張羅著湊五福,結果卻忘記在除夕晚上開獎。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猛然想起來,那感覺就好像自己錯過了一個億。所以今年,我特意在看春晚之前設定了提醒,以免再次與巨額財富擦肩而過。

為了集齊五福,看到有福字的地方我都會拚命地掃,希望掃到需要的福卡。那段時間,好像人人都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到處搜索哪裡有福。有一天,正當我在掃福的時候,我感受到聖靈在問我「你找到真正的福了嗎?」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正在拚命掃的福與上帝要賜給我的祝福實在是沒有辦法比。我在拚命掃的所謂的祝福不過是一個泡影而已。開獎之後,所有的夢想都幻滅成幾塊錢的回報,之前的期待也淹沒在爆竹聲中,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天上掉餡餅的幾率實在少之又少,可是,上帝要賜的更美好的祝福卻不需要我們挖空心思,處心積慮,「得來全不費功夫」。上帝早已為我們每個人都預備了這樣的福氣——「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 2章8-9節)

那麼,上帝要賜給我們的真正的祝福有哪些呢?對我來說,以下三點尤為珍貴:

1.平安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章27節)

耶穌在世的時候,應許要將祂的平安賜給所有跟隨祂的人,也包括你和我。特別在春節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常常講「出入平安」,但是我們卻不懂得平安的真正含義。人生在世,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的,但是耶穌賜給我們平安使我們在一切情況當中都可以倚靠祂安然度過。因為無論發生怎樣的事情,沒有什麼是在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掌控之外的。上帝所賜給我們的這份平安使我們的內心有確據,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會經歷什麼,但是我們的內心有一種坦然,知道上帝的平安與我們同在。

2.喜樂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 5章16-18節)

這個時代似乎比較流行曬幸福。吃飯、旅遊、帶娃、健身都可以曬。可是曬完後生活又恢復了日常。而上帝要給我們的祝福卻不是這樣轉瞬即逝,祂賜給我們的是這個世界無法理解的喜樂。不代表我們不難過,不傷心,不憂愁,但是我們在各樣難處中內心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滿足。這不是關乎一種感覺,快樂的感覺是一時的,但是喜樂是一生的。

3.盼望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 15章13節)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最容易喪失掉的就是盼望。生活的真實讓曾經年少輕狂的各種希望都破滅了,然而上帝真正要給我們的盼望不是夢想成真,不是存款增加,不是有房有車。這些都很好,但是那真正的盼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衰弱,環境的不如意,我們越接近時間的終點,反而有更大的安慰——知道前頭還有更好的在等著我們,知道歇了這世上一切的勞苦,在永恆裡面有永遠的福樂在等待著我們。

這世界還有怎樣的祝福可以比上帝要給我們的祝福更美好呢?也許你錯過了支付寶五福,也許你的五福獎金少的可憐,但是不要錯過人生最大的福。這個福是從上帝而來的。馬雲不能幫你實現的,唯有耶穌基督能做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