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一同坐席

5點幫你我應對2020年的焦慮(有聲中文)

 

作者:Kelly Wiarda,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婷婷,中國

 

我的同事昨天轉頭問我:「你聽到關於……的消息了嗎?」我心裡一顫,根本不想聽他說完整個句子。我預料到又有負面消息來擾亂我本來就已經很艱難的一周。

隨著夏天接近尾聲,秋季開始登場,我本來希望大環境對每天的餐廳營業時間、社交聚會和旅行限制的影響會減少。

相反,我發現自己已經習慣長期陷在靠求生本能生活的狀態里,這讓我筋疲力盡!等著弄清楚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規則會如何發生變化然後再相應地進行調整和適應——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一直以來,關於未知事物的焦慮想法充斥著我的腦海,因為不確定性現在已然成為了常態。

我覺得就這一點來說,我並不是孤獨的。根據Barna調研網的《Connected Generation(互聯世代)》報告1,全球有百分之四十18-35歲的年輕人在做重要的決定時感到焦慮。也有同樣比例的人對未來持不確定態度。想想看,這些統計數據是在當前全球疫情情況發生之前獲得的!我無法想像現在比例有多高。

當生活不像我們計劃的那樣進行時,我們很容易變得不知所措,但上帝從來沒有打算讓我們獨自承擔這個重擔,祂在聖經中提供了一些智慧來鼓勵我們,減輕我們的負擔。

以下是上帝最近啟示給我的五點。

 

首先,上帝與我同在,祂關心我。

 

彼得前書5章6-7節說,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

要做到放下重擔,我需要很多的謙卑。我更願意認為自己能夠應付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但上帝不斷提醒我:祂沒有讓我獨自應對生活,祂希望我在任何情況下都體會祂的同在。

雖然我內心的掙扎不會因著我一禱告就消失,但上帝邀請我與祂親近,並把我的重擔卸下來給祂。然而,這需要我降服在祂給我的計劃和安排下。雖然我們的處境可能不會因此改變,但祂應允與我們同在並在祂的時間將我們舉起。

 

上帝聽見了我的哭泣。

在《詩篇》中,我們讀到許多關於哀慟和呼求耶和華的記述。

雖然有些禱告聽起來幾乎是不敬的(詩篇13篇)和近乎是在發牢騷(詩篇102篇),但它們提醒我,上帝要我們把一切都帶到祂面前。

在詩篇34篇中,大衛正面臨困境,但他寫道:「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4節)。

聖經讓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上帝聽見了我們的哭求,祂聆聽我們也給我們回應。

然而由於某些原因,我常常猶豫是否要把一切都帶到上帝面前,或許我覺得我需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然後再去求問。然而,正如我們在詩篇中所看到的,上帝知道我們所關心的,祂會將我們的憂傷變為讚美。

 

我需要界限。

雖然上帝並沒有應許給我們一個無憂無慮的一生,但是祂用箴言書中的智慧提醒我們:「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12章25節)。

當我注意到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變得非常消極時,我會評估一下我都把時間花在了哪裡——我與誰交流過以及我閱讀了哪些類型的書籍或信息。

通常,我會得出結論:自己需要暫停關注社交媒體、某些新聞媒體或有毒的人。

取而代之的是,我會利用我的時間,一邊聽敬拜音樂,一邊在大自然中散步來清理我的頭腦,或者特意去聯絡一位可以把我帶回到盼望和真理中的朋友。當我能夠訓練自己有意識地辨別內心的觸發因素時,就可以避免陷入更深的抑鬱中。

 

每天都可以發現美。

腓立比書提醒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當我們的心被所經歷的所有消極事件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要看到生活中的積極面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聖經卻呼召我們過一種感恩的生活。

在特別艱難的時期里,我會經常用手賬本或在手機里記錄下一天中發生的好事情。有時是我的孩子們說的讓我發笑的話;有時,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時刻,比如為陽光而感恩。

每次我開始寫這張清單,尤其是當我繼續養成這樣的習慣時,我的單子似乎會隨著我對美好事物的意識和期待而越來越長。

通過與上帝交流並以感恩的態度生活,上帝鼓勵我:祂不僅給了我平安,還承諾保護我的心靈,使我遠離未來的焦慮。

 

我可以聯繫我的主內團契。

保羅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會眾的信中,稱讚信徒的靈命成熟:

「所以,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會經歷悲傷、失去、健康問題或其他生活因素所帶來的一系列痛苦,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無法承受。聖經在給我們希望的同時,也鼓勵我們與主內肢體團契交流。

帖撒羅尼迦所遇到的問題與我們今天的情況不同,但是今天的信徒仍然可以通過與主內肢體在一起、並尋求明智的建議而得到鼓勵。

在這個自己特別需要代禱或從其他主內肢體那裡得到建議的時期里,擁有一小群可信賴的朋友對我來說是讓我重獲生命的事。

今天,我在自己家裡舒適地工作,免受外界的壓力,但明天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將會非常忙碌,在通勤路上經歷很長時間、開會、看體育比賽和管理家庭日常事務。但我不會害怕。

因為上帝在我的心中動工、背負我的重擔,祂也教導我,在我們所有人都在經歷這史無前例的一年時,對自己和周圍的人更有恩典。

 

1 Barna, 「Only One-Third of Young Adults Feels Cared for by Others,」 October 15, 2019, https://www.barna.com/research/global-connection-isolation/.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HIV徹底翻轉了我的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 :Marlo Justine Gando ,菲律賓

翻譯 :Anna,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我從小在沒有爸爸陪伴的環境中長大。我的爸爸是一名麻醉師,辛勤努力工作來養活全家。因為從小缺失來自爸爸的教導和關愛,我是在兩個姐姐的陪伴下長大的,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男孩子,和她們一起玩化妝打扮的遊戲沒什麼不妥。

有一次,我媽媽出去工作,讓我和一個比我大的表哥呆在一起。我的表哥對我不斷性騷擾。第一次發生時我很震驚,但以後卻越來越享受與渴望這種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同性產生了越來越深的感覺。上大學期間我沉浸在對同性的吸引中不能自拔。有一些晚上,我會和一些男生見面,和他們發生性關係,爸媽全然不知。我那時覺得無所謂,也沒想過後果。

在那段時期,我還是教會青年小組的領袖。但雖然在外面看我在忙著帶領青年人敬拜上帝,我的內心卻被性的慾望佔據,一點點遠離祂。

我的內心渴求父親的關愛。我多麼巴望著能有人關心我,滿足我內心對父愛的渴求——自從爸爸在我小時候當場抓住我穿著女裝後,他就開始疏遠我。我認為,我的爸爸很厭惡我是同性戀,並刻意跟我保持距離。所以我在其他地方尋求愛和接納,希望有一天,能有人接納我本來的樣子,並信任我。

幾年之後,我在一個商務外包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想讓忙碌的工作轉移我的注意力,但顯然我錯了。我一有收入就開始光顧夜店酒吧,和同性戀者混在一起,放縱自己的同時還繼續保持在教會作為一名受尊重的青年領袖的職位。我過著雙重生活。

我還變成了同性戀社群的支持者,想幫助那些人提高對艾滋病的意識。我感覺我在支持一項正確的事業,雖然我自己對這個事業並不了解。

在2017年,我的一個同事在知道我倡導提高對艾滋病的意識後,問我能否陪他去做艾滋病檢測。我同意了,決定給自己也做一個檢測。在看到自己的化驗結果時,我驚呆了。我是HIV陽性。

這太不真實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的輔導員給我制定了服藥計劃以及其他的一些治療程序。在回家的路上,我試圖不理會自己正在經歷的負面情緒。

 

意外經歷來自上帝的恩典

我花了數周來接受這個消息。最初,我假裝無所謂,畢竟我還能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我越是儘力不去想,負面情緒越多。我決定辭職。之後,孤獨和抑鬱感隨之襲來。

一次我和我的姐姐躺在一張床上,我崩潰地問她:「我是不是一個壞人?」。姐姐抱著抽泣的我答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都有它的目的。儘管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目的是什麼,但最後所有的事情都會顯明。」

當我把情況跟家人說了之後,我的爸爸說:」兒子,別怪我當初沒提醒過你」,然後爸爸擁抱了我。

即使知道我的狀況,我的家人也並未對我另眼相待或者拋棄我。他們讓我覺得好像這事從未發生過。

我的家人仍舊和我共餐,在家讓我分擔家務。自從告訴他們之後,這事就一直沒再被提起過。他們的積極反應幫助了我,尤其是身為醫生的爸爸對這個病很了解,但即使他很擔心我的狀況,也沒有表現出來。

因為我跟父母講了我的情況,爸爸開始花時間陪我和媽媽。我們一起去教會,一起吃飯,媽媽多年來的禱告應驗了。那時我才知道上帝按祂的時間安排好了這一切的事。

 

把我的雙面生活交給上帝

在大約休息了11個月,反思了哪些事對我是最重要的之後,我決定再找一份工作。後來也很感恩我被一家公司僱用了。之後我開始尋找一些可以信賴的小組團契,工作單位的一個密友把我介紹給我現在的門訓小組組長。我把我的情況給他說明,但他沒有論斷我。令我驚訝的是,他帶給我安全感。他幫助我重新振作起來,每天借著規律的聖經學習和小組分享來有目的地尋求耶穌。

隨著我家庭關係的重建、我牧者和最好的朋友在六年里的引導以及來自門訓小組的愛與理解,我開始把自己的雙面人生降服於上帝。但是我仍在重建的過程中。上帝只是剛剛開始祂的工作,祂每天都在把我進一步塑造成一幅美麗的藝術品,以展現祂奇妙的救贖恩典。

我是一個殘缺的人,不配得到十字架上的愛,是一個不配得到這份恩典的罪人。現在我因著更高的目的被重建,透過我生命的見證來彰顯耶穌的榮耀。我準備好了為了上帝的榮耀來面對一切艱難險境。上帝給我愛,帶給我改變。我是一個因著更高的使命被破碎的器皿。

我,Marlo Justine Gando,是一名上帝的僕人,我宣告耶穌是我的唯一,唯有祂以完全的愛愛我,祂也是我生命唯一的渴求。

今日,HIV在我的生命中有了新的意義:上帝已經贏得了我(HE IS VICTORIOUS over me)。

「感謝上帝,使我們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章57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為不信主的家人和朋友禱告的三個模板(有聲中文)

 

作者:Sarah Tso, 新加坡

翻譯:Celina Zhang,加拿大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我們心裡最急切、在意的禱告莫過於我們所愛的家人,同事或者好友可以信主得救了。但是,家人或者朋友悔改信主的過程可能漫長又艱難,持續為他們禱告就成為了一個挑戰。

當我還在青少年小組的時候, 青年牧者給我們所有的小組長一個書籤大小的周曆, 上面寫著我們所有小組長的名字, 方便我們可以按照周曆上的名字彼此代禱。我一直把這個周曆放在聖經里。每一次當我打開聖經的時候, 我會為當天名字出現在周曆上的那位弟兄或姐妹做一個簡短的禱告。而且我知道其他弟兄姐妹也在為我禱告, 這是一件很讓我很欣慰的事情。

從那個時候開始, 我就養成了這個「禱告日曆」的習慣,雖然現在這個日曆變成了電子形式的:每一次當我在谷歌日曆上記錄跟別人的預約時, 或者當我聽到一位未信主的家人或朋友的需要時, 我都會為他們的需要和得救禱告。在去跟他們碰面的路上,我也會向上帝做一個簡短的禱告, 求上帝預備我的心可以在待會兒的會面中好好愛他們。

基本來說, 我的「禱告日曆」表就是根據我日常會面的時間表來制定的, 我還會在下一次會面時做跟進。

有時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為我們所愛的人禱告,甚至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辭彙才合適。

當我越來越多為所愛的人禱告時, 我發現我會用下面這些禱告詞為他們禱告。我希望以下這些禱告詞可以幫助大家開始為我們所愛的人禱告。

當我們開始禱告時, 我鼓勵大家把他們當做上帝所愛的孩子們,然後求上帝給我們一顆愛失喪靈魂的心,帶領這些浪子們可以回到上帝的國度里(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希伯來書7章25節提到, 主耶穌是我們的大祭司,任何時候當我們呼求祂時,祂都在父上帝面前為我們代求。 當我想到主耶穌是我們的中保,在天父上帝面前為我們代求時,我就深受鼓舞。

(小提示:在每次禱告的時候, 你可以把你家人、同事或者朋友的名字代入進去,提名為他們禱告,並特別為他們的需要禱告)

1.為他們向上帝獻上感恩

我感謝上帝把我愛的這些人帶入我的生命中。主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 這些我們所愛的家人和朋友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的, 這個重要的概念幫助我從上帝的眼光看到他們生命的寶貴。

我們可以這樣禱告:

親愛的天父, 我為某某獻上感恩。謝謝你讓他/她可以成為我的朋友,建立生命的關係。在你神聖的旨意中, 我知道你刻意讓我們在人生中能夠相遇。我們生命有交集的時光都是您所預定的,感謝您讓我們此時有機會來認識您。希望主保守我們之間的友誼,讓我們可以更深地認識彼此。

主啊, 我感謝你把某某造得這麼的美麗和珍貴。你創造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奇妙可畏的,而且我知道你對他/她的生命有一個美好的計劃。親愛的主耶穌, 你是如此的愛他/她, 以致於你在十字架上為他/她的罪而死。求主幫助我珍惜與他/她的友誼, 幫助我可以從你的眼光看待他/她——一位按照至高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你所愛所看重所祝福的弟兄/姐妹。

 

2.為你如何與他們建立關係而禱告

知道「定事由耶和華」(箴言16章33節)這一點讓我確信上帝為我和我所愛的人們預備的計劃和目的總是好的(羅馬書8章28節)。這樣我就可以勇敢地為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禱告,抓住機會把福音的種子播種在他們的生命里, 也傳遞上帝的愛給他們。

 

我們可以這樣來禱告:

天父, 我知道你讓我們相遇不是偶然的, 求你給我像你愛他那樣的愛來愛他。

天父, 你向著我的意念是無私、充滿愛和良善的。你真理和鼓勵的話語也適時塑造我的生命。

 

你給我的愛如此溫柔和充滿犧牲精神。

雖然我不配得到你的愛, 憐憫和恩典,但是你對我滿有恩典與憐憫。

求你改變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讓我可以像你愛我一樣愛我的家人和朋友。

在你聖靈的保守和帶領下, 求你幫助我可以效法主耶穌的樣式,愛我的家人和朋友們。

我禱告自己可以擁有腓利的勇氣和隨時隨地傳福音的心,就像他在路上遇見衣索比亞的太監時所做的那樣,我禱告,求主可以幫助我與你同行並隨時隨地地可以與我愛的人分享福音。

雖然有時付出沒有回報, 但是求主給我更多的愛心,敏銳於所愛的人的需要, 幫助我願意花時間,精力來陪伴和幫助他們。

當我與他們有衝突的時候, 求主可以饒恕我,幫助我有一顆謙卑的心,有勇氣可以認錯,並尋求與他們和好。

主啊, 你如此愛我,求你也幫助我依靠聖靈的力量把這樣的愛傳遞給他們。

 

3.為他們的得救禱告

 

因為知道主耶穌在尋找迷羊(路加福音15章),希望我的親人和朋友們可以信靠祂(彼得後書3章9節),所以我帶著信心禱告求主感動我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 ,開他們的眼睛讓他們認識主。

可以這樣禱告:

 

天父上帝, 我為某某(名字)的需要(具體事項)代禱,希望上帝可以滿足他目前生活上的缺乏和需要。更重要的是, 求你透過這樣的機會讓他可以認識你,明白只有你才能滿足他心靈深處里最大的需要, 而這些是世界所不能提供給他的。

主耶穌, 我向你獻上禱告,求主幫助他認罪悔改,接受你做他生命的救主。求主耶穌赦免他的罪,接納他成為你的兒女,進入你永恆喜樂的國度里。

我特別為他在接受你的過程里所面對的一切阻礙(具體事項)獻上禱告, 求主攻破仇敵一切的營壘。求主耶穌預備一些愛他的弟兄姐妹成為他的朋友,透過不一樣的方式消除這些顧慮,帶領他認識生命的主。

我相信主耶穌不希望一個人沉淪。像當初你找回迷失的我一樣, 我也相信你會尋找其他流浪的孩子回到你的家中。

我向你禱告,並求主幫助我可以在屬靈的旅程裡面與(名字)同行。求主幫助我為他持續代禱, 直到有一天他可以信靠你,自己來到你的面前禱告。

主耶穌,謝謝你垂聽我的禱告和關心我所愛的人,並期待他回到你永恆的家中。

奉主耶穌的名祈求, 阿們。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有人在疫情中學會做飯,我在疫情中學會接納(有聲中文)

 

作者:聖夏,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外上學的時候,在我所屬的教會中,有各種各樣的安排:團契,門徒栽培,各樣的訓練課程,還有教會禮拜。豐富的教會活動,讓我覺得信仰的過程,似乎就是被這樣安排滿了。當然在這幾年的學習訓練中,我的確有成長,有改變。只是有些真相,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不知道我還要等多久才發現。

因著疫情而休學在家的這半年,我無法再參與各樣的聚會,就連最基本的禮拜也不能去。當我的生活節奏突然被打亂,我開始陷入到恐慌,在上帝面前也沒有辦法安靜下來。那時鋪天蓋地的疫情消息席捲網路,很多人都在兩難之間,我也是。直到有一天,心裡有聲音對自己說,是時候要做選擇了,是選擇繼續沉浸在恐慌中,還是靜下心來尋求上帝。這是我信主之後,第一次真正迴轉向祂。

很多人說:2020年被按了暫停鍵,經濟跌停,飛機停飛,許多人被限制在家無計可施。但我想說,上帝並沒有停止祂的工作。

「你坐下,你出去,你進來,你向我發烈怒,我都知道。」(列王記下19章27節)

 

在家的那段時間,我為自己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我會在靈修之前,隨手記錄下我的心情;然後再去看聖經,寫下所領受的。然而有時我的靈修筆記過於凌亂,連自己都不想再翻閱。就這樣我差不多寫了一個月的靈修筆記,但是從來沒有再回去看過。有一天,我在靈修的時候,突然想看看之前的筆記。我看了一個多小時,像是在看故事書——我和上帝之間的故事。我看到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我也看到了上帝在當時給我的回應和陪伴,但是那時的我並不知道。有些時候我甚至還在抱怨,抱怨祂不聽我的禱告。我亦看到了祂的心碎,因為祂明明就在我身邊,我卻喊著說祂根本不在。腦海里不斷閃過那些熟悉的片段,再去回憶的時候,發現原來祂一直都在。

其中我寫了一段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問題,就是18歲那年在處理人際關係上面出現了重大「失誤」。我總是會想,如果當時我若沒有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沒有那麼自卑和虛偽,會不會我現在過得是另一種生活?我無數次想回到過去,重新做決定。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責備自己,然後選擇逃避。但是這次我卻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上帝對我說:「你辛苦了,你做到了那時候你能做得最好的決定,雖然結果沒有那麼令你滿意,但你儘力了。」

當我聽到這些的時候,我知道我被接納了。我意識到是因為我的驕傲,讓我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但是當結果不符合我的期望時,我不想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是沒有能力的。我總是想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能做得更好,因為我無法接納現在的自己,導致我一直在苦毒中。我也發現自己在團契生活中,有很多不能接納自己和別人的地方,我總是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和弟兄姐妹們,從來沒有想過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大家已經儘力了,而我只是過度關注結果是不是合自己心意。我感謝上帝讓我看到這一點,讓我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接納。當我再想要按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和別人的時候,我要時時想起,再給自己和其他人多一些時間,因為我要信靠、效法上帝,像祂等待接納我一樣。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哥林多前書13章1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10月小漫畫:並肩同行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文字出自同名《靈命日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考驗中更堅定基督的愛(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金句:「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

去年教會推出門徒訓練時,我有一個疑問。第一代門徒跟隨主耶穌三年半,遇到逼迫慌忙四散,後來卻對福音堅信不移,一切的付出是如何堅持下去的呢? 我已在今年報讀門徒訓練,在當中有很雀躍的啟發!

當我再讀彼得被呼召的經過,他的信心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革尼撤勒湖邊,耶穌囑咐彼得把船駛到水深之處,魚獲裝滿兩船。因此,彼得的信心初被建立,看到自己的有限,稱耶穌為主。跟隨主的日子,彼得的信心不斷被深化。耶穌給予他重大的託付,是建立教會的大使命。可是,當主耶穌被釘十架,彼得的信心受到重大考驗,他三次不認主。然而,當耶穌復活後向彼得顯現,沒有責備他,反而以三個題問堅固及穩妥他愛主的心。彼得竭盡所能,歡欣喜樂完成主對他的託付!就如彼得所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前書1章8節)

今天無論我們在基督里是被放在什麼樣的崗位,每一位信徒必會經歷不少考驗。這些考驗,有的嚴峻,有的輕鬆;可能成功,亦可能失敗。可是一切的經歷,都是重要的。因為考驗背後,反映著基督門徒成長的印記,及基督鍥而不捨的愛及應許。

記得兩年前,一位朋友剛做眼部手術,出院後需要幫忙,我很快便答應她。可是手術後,她的情緒異常煩躁,替她敷理傷口時,常常需要費盡唇舌安撫她。接下來的日子,她未能適應視力變化,作出更多要求 (如購買日常用品,預備食物及打理一些瑣務)。不知不覺,這亦打亂我的日常生活。我感到睏倦,不想再堅持下去。當晚的禱告,我如盤向上帝傾訴,感謝主,我從祂那得到安慰,便決定堅持下去。兩周後,朋友的眼睛逐漸好轉,我如釋重負。

數月後,這朋友致電我,分享上帝在她手術上的愛。原來她自小已認識上帝,長大後忙於追求工作,早已失去信主的初心。然而在她康復期間,看見自己在最缺乏的時候,上帝安排不少基督徒在身邊,幫助安慰,她滿心喜樂述說上帝的恩典!是的,人的渺小對事情不完全理解,然而透過上帝的愛及奇妙的作為,曉得祂的名得到頌讚及傳揚。

我亦反省到自己幫朋友時的態度是比較狹隘。只定睛著自己的付出,在禱告中亦曾抱怨及想過放棄。可是基督門徒的付出,本應多考慮對方的需要,及是否被基督的愛所感動,同時不奢望回報,若這付出是從上帝而來的心意,祂必加力!上帝懂得我們的不足,在人的缺乏中顯出祂的信實及應許。

門徒訓練讓我安靜下來,檢視合乎聖經的價值觀,反思一些自己從未察覺的不足及上帝奇妙的作為。往後的日子,我更渴望在門徒訓練中,有更多反思的機會及數算上帝的恩慈!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約翰福音靈修| 唯有在耶穌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章1-18節

 

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有一個人,是從祂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祂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有一次,在我家的查經小組裡,來了一位穆斯林信仰背景的年輕人。當時,我們正好查閱約翰福音第一章。才剛剛開始,衝突就出現了,年輕人開始問我們,如果上帝只有一位,為什麼父上帝也是上帝,耶穌也是上帝,聖靈也是上帝。當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應對這位年輕人升溫的討論時,我突然好像被提醒,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這位上帝是怎樣的,甚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為什麼不聽聽聖經怎麼說呢?於是,我跟這位年輕人說:「我想我們誰都沒有親眼見過聖經中的這位上帝,而對這位上帝的認知也是超出我們日常經驗範圍,剛好在約翰福音里,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他所認知的上帝,不妨我們先來聽聽聖經怎樣解釋上帝,然後再提出疑問?」年輕人沒有再繼續提問,我們也終於有機會一起來讀聖經怎樣描述上帝。

 

那聖經是怎樣描述上帝的呢?在約翰福音1章1-18節,約翰向我們介紹到,一位他稱之為「道」的從起初就存在了(1節),祂與上帝同在(1節),而祂自己就是上帝(1節)。雖然這裡「與上帝同在」同時又「就是上帝」的概念超出我的認知範圍,我還是選擇接受,因為我不理解的概念並不代表是不存在的,而我願意繼續聽作者講他認識的上帝。接著,約翰繼續講,這位「道」在太初就與上帝同在(2節),「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 (3節)。這個描述讓我感受到這位約翰口中的「道」的權柄和能力以及祂的歲數。祂在創世之初就與上帝同在,而萬物,包括我們都是借著祂創造的。同時,約翰又在4-5節說,祂不但創造了萬物,祂裡面還有生命,而這生命是人的光(4節),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5節)。不得不說,約翰所說的這生命之光是我聽到後內心會自然渴望的,而「黑暗卻不接受光」不正是現實嗎?

 

緊接著,約翰為大家提供了一位見證人,另外一位施洗約翰。這位施洗約翰不是光(8節),而他為之做見證的這位比他晚出生卻比他先存在(15節)。約翰又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祂在世界」(10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14節),「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14節),「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4節),「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節) ,「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17節),最後,「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節)。

 

從約翰的描述里,我們可以看到約翰親眼見過這位他所介紹的「道」(14節),並且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太初祂就與上帝同在了,並且祂就是上帝。萬物都是借著祂造的,祂裡面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來到了我們中間,住在我們中間,祂創造的這個世界卻不接受祂。而祂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唯有在祂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

 

這不就是整本聖經在講述的故事嗎?雖然可能我這輩子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唯一的上帝是三位一體,但我知道聖經所講的都是真的,而約翰在這裡所說的每一句都不矛盾,因為無數親眼見過耶穌,親身經歷過耶穌恩典的見證人為此做見證。當我感覺上帝的模樣模糊時,我可以去看耶穌,去從祂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當中去尋找上帝的痕迹,因為祂從一開始就與上帝同在,祂就是上帝,而祂曾真實地住在我們中間。我也可以放心,因為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向我們展示的祂自己不是一位可怕的上帝,而是充充滿滿有恩典與真理。最最最好的意外驚喜則是,約翰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

問題反思:

 

1. 上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形象呢?可怕嗎?遙遠嗎?還是充滿恩典和真理的?你可以從何了解到你對上帝的理解是否正確?

 

2. 當光照進你的生命時,你選擇拒絕祂,還是接待祂?你願意(或滿足)做上帝的兒女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家人朋友不信主,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Hilary Charlet,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們每個人都能至少想到生命中一位絕對不想要和耶穌有任何關係的人。他們聽說過耶穌,但是對接待祂進入他們的生命完全不感興趣。

對我來說,我有一個不吝表達自己的不信的朋友。她問我耶穌是誰以及我為什麼會信,但她覺得我說的不過是一堆她無法理解的話。世上有這麼多邪惡,她很難想像存在一位良善的天父。

這很容易讓你聯想到你生活中的某個人,不是嗎?

這很讓我心疼。我希望其他人(包括我的朋友)能體驗到我親身經歷過的平安、喜樂、盼望、寬恕、憐憫、愛以及與耶穌的親密關係。我希望他們能明白主的美好指引和引領,以至他們也有機會過一個只有耶穌基督的引領才能帶來的令人滿足的一生。

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才能使用我們屬世的能力來幫助某個人認識耶穌呢?真相是,我們不能。

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有關祂的一切事情——祂行的神跡,祂的死亡和復活,以及我們的罪如何被祂寬恕。祂為我們做的一切善舉,以及祂因著愛我們,如何擔負起我們的罪過重擔拯救我們,並賦予我們永恆的生命。我們可以和他們分享這一切,但是,他們可能仍然不相信,也不希望與祂有任何關係。

我們不能改變這一點。這不是我們的戰鬥。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可以求助於上帝,祂是托住天地萬有的,也是吸引人們歸向祂自己的那一位。我們可以為著我們心中有負擔的人向祂傾心、向祂祈禱。

至於禱告詞嘛,對於每個人可能看起來有所不同。下面是三個我為自己身邊不信的人做的禱告。

 

1.我禱告你可以停下來,好好看看周圍的世界。

大自然的各種精妙的細節——樹木,樹葉,沙子——上帝每一個都知道。我禱告,當你環顧四周時,你會看到上帝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會使你心中充滿驚奇和敬畏。

詩篇19篇1節說:「諸天宣揚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就像諸天在顯示上帝的榮耀一樣,上帝創造的一切也是如此。

這是一個充滿醜陋的美麗世界,但我們的上帝大過這一切。知道儘管這是個充滿了善惡的世界,但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讓我無比平安。發生的一切都不會讓上帝驚訝,祂在我們之前就知道這些事情,並將繼續在我們身後看顧我們。

我禱告你不會受那些不太美好的事物的影響——戰爭、死亡、虐待、貧窮、人口販賣和性販運、疾病等。我禱告那些美好的事物會像他們提醒我一樣地提醒你,在我們以外還有更廣闊的存在——還有那位創造了這美麗的一切並掌管一切的主。

 

2.我禱告你可以明白上帝認識你並且無比愛你。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的未來是由過去決定的,並覺得你不配得到恩典、平安與愛,那麼,我必須告訴你不是這樣的。

上帝知道你的疑惑、痛苦、怨恨、恐懼、心碎、遭到的拒絕以及你心中沒有敞開的重擔。你內心每一丁點的不相信真愛或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真愛,祂都知道。祂以你的本相愛你。(羅馬書5章8節)

我想起了我迷失了自己,走入歧途以及處在極端孤獨和疑惑的時期。當我在過去的戀愛關係和職業的選擇中做出了自我又不明智的決定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追求不屬於我的東西給我帶來的空洞感。

但是,在我每一個不明智的決定中,我都會感到主張開雙臂地等待我回到祂身邊,對你,祂也是如此。

 

3.我禱告你會相信自己罪得寬恕

上帝知道我們所犯的每一個罪,但祂仍然比任何人都愛我們。無論我們搞得多砸,祂仍然原諒我們。

我曾為自己過去做的決定感到過內疚、羞愧和不值一文。

但是上帝要遠遠超過這些感覺。祂帶來的平安與醫治的大能會讓我們震驚。通過祂的話語,上帝開了我的眼睛,讓我明白祂是如何看待我的。

祂向我展示了祂多麼愛我,以及祂多喜悅我,就像祂在西番雅書3章17節中喜悅那悔改的一國一樣。祂幫助我了解到我可以為自己的身份而歡喜,並且不管怎樣我都可以活在祂給的自由和愛中。你也可以的!

當我們迴轉向祂和回到祂的道路中時,祂並不會責怪我們。我們的上帝是充滿憐憫的,如果祂看到你回來並向祂敞開心門,祂將會給你穿上最好的袍子,並以盛宴來慶祝,因為祂的孩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路加福音15章22 -24節)。

我們可能會看到我們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們信主,或者他們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了耶穌。當今世界越來越黑暗和沉重,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他們禱告。

但是我們還可以做另外的事情。我們可以繼續尋求認識祂的真理,祂的品格和祂對我們的愛。

因為當我們將自己的根基深深地錨定在祂裡面時,這將會改變我們。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將會看到我們如何處理各樣的事情,我們向誰尋求幫助,我們如何說話,以及當四處都有苦難時我們如何回應。他們會看到我們,並意識到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也許,他們會想了解他們自己如何也能體驗到這樣的平安與自由。

我的朋友說她永遠不會信主。但我將繼續為她禱告,並禱告在我和她見面的時候基督的光會透過我讓她看見。

儘管我們不信主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會當著我們的面拒絕接受耶穌,但是我們在生活中一直信靠主,並為那些不認識耶穌的人禱告,這就有可能會成為催化劑,使他們更加接近因著我們與耶穌的關係而帶來的真平安、喜樂和盼望。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