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同在

活在基督裡

作者:Margretta,天津

live-in-christ
「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詩篇139篇2節

天氣轉涼之後,我的心也逐漸靜下來。尤其在長達八天的旅行之後,我更是渴望一段獨處且安靜的時間。最近我也好像開始不再像從前那麼愛說、愛跑;小組分享的時候,我也更願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和體會。我心裡好像有一片湖,而她安靜得太美,好像任何一句多餘的話、任何一個不合適的行動都會打破這樣寂靜的美好。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剛開始時,我對於這樣的狀態轉變感到不安。為什麼我不再有那種情緒激昂的『屬靈體驗』?為什麼我再也不會不顧一切地奔向所謂的『屬靈事』?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想錯了什麼?我不在基督裡了嗎?我對基督的愛呢?消逝了?減少了?我,不是『屬靈人』嗎?

我帶著那些疑問去禱告,然而我心裡除了那片安靜以及想要繼續安靜的渴望,什麼也沒有。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感謝我的主,我開始漸漸發現,事實並非如我所想的非黑即白。

以前,我總覺得『屬靈人』要靠『屬靈事』來定義,比如長時間的禱告、讀經或者參與各種聚會。同時,我也害怕,倘若自己疏遠了上帝,就會無計可施、無法挽回。似乎,除非我再一次使出渾身解數用力朝祂走去,才能再次回到祂身邊。而那對於自以為『疏遠了上帝』的我來說,又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所以,好像最好的方法就是呆在那個『屬靈狀態』中,哪裡都不要去,什麼別的都不要想。『是,這樣就安全了!』

呵,那是多麼可愛又愚昧的念頭!我真知道我所信的是誰嗎?我的上帝是全能全知的上帝啊!難道我心裡所想、手中所做的,能有一絲逃過祂的眼睛嗎?難道我那『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愛,祂會不懂嗎?我以為我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愛祂多少呢?我承認自己軟弱的時候,難道祂會轉臉不看我,然後離我而去?

聖經是怎麼說的呢?在詩篇139篇中,詩人如此向上帝表白:「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2節);「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3節);「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都是一樣」(12節)。主啊,原諒我真是不懂祢的心!

想到這裡,我心裡突然明白了過來。

愛,不是每天都是鮮花、巧克力,而是平淡生活中那種無言對視卻依然堅定的眼神;愛,不是每天纏綿依偎、不能分離,而是哪怕相隔千里卻依然踏實地彼此相信;愛,不是在某種特定的狀態中才能持續的感受,而是永不改變的絕對真理。基督的愛啊,如此長闊高深,我怎能那麼膚淺地理解和定義呢?我的耶穌,為我付上生命代價的基督,豈能有一件事使我與祢的愛隔絕呢?祢的話不也有說,「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8-39節)嗎?

是啊,停止追求所謂的『屬靈狀態』吧!停止追求那些『屬靈感受』吧!我們不活在任何『狀態』、『感受』之中,我們只活在基督裡。認識到這一點,生活中的每一刻都不再一樣,每一件我們用心去做的事都是神聖不可輕忽且值得我們去珍惜感受的。就如勞倫斯弟兄在《與神同在》一書中所描述的一樣:“為著愛上帝的緣故,就是在地上拾起一根草來也覺快樂。”

所以,我不再掙扎,不再左思右想不得安寧。我安靜下來,因為心裡那片安靜的湖就是我的上帝與我同在的最深處。

透心糧筆記:
親愛的朋友,你如何看待自己,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自己?原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正反映出我們對上帝的理解。在你眼中,上帝有著怎樣的形象?我們鼓勵你,花一段時間安靜下來,透過聖經的話語去認識上帝,也重新認識你自己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修路的真諦

 

Juizhaigou, China 2009

作者:CC,香港

感恩,在2013年聖誕假期我有機會再次到國內一個落後的地方服事一羣高中生。服事的內容包括頒發助學金、到山區進行家訪、和高中生舉辦營會。

根據中國的法例,任何人均不得向未成年的人傳講西方宗教。因此,這次的服事不能向學生談及福音,否則會影響未來的事工。我曾反覆問自己,我既不能向學生傳福音,那麼我所做的跟非基督徒所做的慈善工作有何分別?上帝藉一句經文回應我:「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馬可福音1章3節)。我明白所做的是福音的預工。

經過這次旅程,我對「修路」可謂有雙重體會。在 2012年的聖誕假期,我也曾到該地的山區探訪。那時,山路非常崎嶇不平,所以在絕大部分的路程,車子極之顛簸。但在一年間,政府修了很多路,今次再去山區探訪,很多路都變得平坦了,要去學生的家沒以前那麼困難了。

體會「修路」的深層意思是在和當地的高中生一起活動:吃喝、聊天、唱歌、看短片、玩集體遊戲。雖然未能將福音傳給他們,但我能向他們分享合乎真理的價值觀;雖然不能帶他們認識神的愛,但我能讓他們感受到從上帝而來的愛。

從農村出來的學生,不但在物質上有許多缺乏,在他們心靈深處更見乾涸。因此,他們渴望有錢,改善家裏的狀況;他們渴望有愛,填補心靈的空虛。在吃飯時,我組裏的學生問我有否談戀愛,更鼓勵我談戀愛。他們認為,要有經歷、有經驗、才能學懂照顧終身伴侶。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我反問他們,在同輩之中有多次戀愛經驗的人是否學會了如何照顧另一半。他們回答「不是」,並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眼神。似乎他們已重新思考從世界而來的愛情觀。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很多從小就缺乏關愛,因為父母都去城市打工。因此,有很多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竟能令他們覺得溫暖!我和他們相處不足兩天,有學生在送給我的感謝紙上寫道,覺得我像他們的哥哥,很親切。原來即便是一聲問候,一句鼓勵,他們都覺得溫暖,感到被愛被關心。

雖然這次旅程沒向高中生說過一句關於福音的話,但我相信上帝用得着所傳遞的愛心,預備他們的心接受救恩!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認識,並相信、接受主基督!

禱告、感恩

陳小芬,18歲,汶萊

thanks2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我想,如果我出生在耶穌那個時代,坦白說我可能也會像法利賽人那樣有虔誠的外表,心卻離上帝萬里之外。你呢?若你生在那個時代,看見耶穌,你會有何反應?跪地敬拜,全然相信祂嗎?還是半信半疑?不管是什麼反應,上帝都有最好的安排。祂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生活,都有祂的美意。當我們還沒在母腹中,祂已經知道並且認識我們,為我們人生寫下美好的故事。

人們常說“上帝啊,祢睡著了嗎?”,“上帝啊,祢真的在乎我的生活嗎?”

其實,在上帝的眼中,你很重要。你生活中面對的問題,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祂都關切。聖經上也說,主耶穌在天父上帝旁邊為我們代求,為我們的堅忍禱告,為我們的一切禱告。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不應為了日常生活瑣事麻煩上帝,或者,甚至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為這位偉大的上帝早已把今生和永恆都計畫妥善了。不過,你要知道,上帝卻是關心我們生活每一個細節的。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祂喜愛我們與祂建立甜蜜的關係,多多與祂說話。

我想起了在兒童主日學常哼哼唱唱的一首詩歌。

“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不禱告,沒有能力;我們要常常禱告。”

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和獨特的。祂創造了我們,愛了我們這些卑微的受造物,願意為我們這些祂自己親手造的人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盡了我們無法想像的苦楚,只為了讓我們脫離黑暗,得著自由。即將進入新的一年,在這個新的開始,讓我們來學習向祂常常傾心吐意吧 !

踏入全新的一年,為主而活!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被遺忘的上帝

作者:Priskila Dewi Setyawan, 印尼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將上帝遺忘。
不倚靠上帝和祂的權能,
卻喜愛緊緊抓住個人的欲望,
和那些自以為會帶我們到達完美彼岸的幻想。

因此,我們歷經千滋百味,世態炎涼:
窮途窘境、焦慮憂傷、挫敗與絕望。
因此,當生活的風暴來襲,
才知所有付出成空一場;
當在患難中獨自掙扎,
才發現沒有造物主,我們不過是浮塵飛揚

祂是我們的天父上帝,
可以解決祂孩子一切的問題。
祂能撫平傷痕、憂傷,
陪伴引導,人生每一步方向。
祂使我們剛強,用愛與喜樂填滿我們的心房。
祂也能幫我們發掘潛力,
賜下豐盛,超乎想像。

當我們盼望、相信、誠心祈禱,
我們與祂的關係就更加堅強。
我們也學會與祂同行,
為祂所賜的豐盛恩典、無比智慧、尊榮與奇妙,
獻上全心全意,忠實合一的禱告。
憂患中我們彼此扶持,
在這黑暗世界中,我們就是上帝的“鹽”和“光”。
願上帝的祝福長存。
有耶穌基督做我們的力量,一切困難必能踩在腳下!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章5-6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作者:潘錦霞

今天即使你覺得離上帝很遠,
你仍是祂眼中的瞳人。
祂一直在找尋你。
-大衛・C・麥克卡斯蘭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這是一句對大多數人來說耳熟能詳的諺語。

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 — 尤其是在像Facebook、Twitter和部落格等各種社交網站迅速增長的社會。輕輕的按下按鈕或者點一下滑鼠,人們就可以跟千里之外居住在他鄉的朋友們保持聯繫。我自己也很感恩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瞭解世界各地朋友的近況,還有,即使遠隔重洋也能聽見家人們熟悉的聲音、看見他們親切的臉龐。

這讓我想到:我們和天父的交流不是更便捷嗎?和上帝溝通甚至連點下滑鼠或者一個登入帳號的動作都不需要,而是無論我們心情如何,只需我們打開心門,歡迎祂,就可以隨時隨地和祂交流。

雅各書4章8節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即使我們罪惡深重,祂也不拒絕我們。祂是我們隨時和永遠的幫助,就如祂在馬太福音11章28-30節中承諾的一樣「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或許你曾對人生感到迷惘,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或許你曾想要向某個人傾訴你內心深處的黑暗,但又懼怕被論斷;或許你曾經感覺到自己像一座被孤立的島嶼。那麼今天,你完全可以來到祂的面前,向祂傾訴,把你的一切重擔卸給祂。

你可以這樣向祂禱告:「親愛的天父啊,謝謝祢這麼地愛我。謝謝祢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向祢傾訴。今天,我願意迎接祢進入我的生命,求祢掌管,幫助我卸下肩頭上的重擔,讓我能完全交托給祢。阿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服侍心得

作者:默默

前幾天我去鄰近市區參加一個教堂的獻堂兩周年聚會。我在房間裡休息的時候,有一位來自河南的年輕弟兄與我談論他們教會領袖的一些問題。這期間他談得最多的就是,如果有個好的領導者,教會就會開拓許多事工,而不好的領導者卻會攔阻很多事工。我很理解這位弟兄的熱情,也能看到他內心的迫切。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服侍……原來每個服侍之人都要經歷摩西血氣時期、曠野磨礪時期,才能進入真正的服侍。

服侍是我們經歷上帝、認識上帝,並學習跟隨祂的課堂;服侍更是我們享受與上帝同在、同工的良機,是上帝賜予的恩典!

神學畢業之後,我帶著滿腔熱情和雄心壯志來到教會服侍。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上帝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首先,上帝給予我們服侍的機會,並不是期待我們給祂一個結果,而是期待我們在這些服侍中經歷祂、認識祂並越來越像祂!其次,服侍本身是屬靈的、屬於天國的建設,所以,服侍是被上帝降伏之人的專利!最後,服侍是我們對上帝愛的回應,而不是枷鎖。從很多人的服侍中,我看到的是痛苦、埋怨、疲憊和軟弱。我們都不否認服侍主會經歷“瑪拉”——如同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所經歷的那樣(出埃及記15章22-23節)——但我這裡說的痛苦和埋怨是把服侍當作命令來執行。其實,這樣的服侍不是服侍。我們的主耶穌買贖我們,並不像奴隸主買贖奴隸。我們曾為奴隸,然而上帝卻以父的心買贖我們這些奴隸來做祂的兒子!當我們回到家裡,我們應該歡天喜地,帶著感恩快樂的心回應父神,而不是以奴隸的心態來對待這位充滿愛憐的父親。

我最想分享的是:服侍——也就是愛上帝——是我們最大的享受。一個能從生命深處來服侍上帝、愛上帝的人,是真正在基督裡擁有自由的人,他的生命充滿著喜樂和馨香!因為我發現,一個承受生命之恩的人,如果無法愛他的主,這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枷鎖。

讚美、禱告、講道、探訪……這些都不是服侍的目的!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與主相遇,從而享受祂、並活出基督的樣式。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馬可福音12章30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隱形的福氣

作者:劉嘉盈,19歲,馬來西亞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馬太福音6章27節

我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個牙醫診所裡找到了一份當助理的兼職工作。一天,牙醫休假,我被指派去弄一堆藥用棉花準備一些指頭大小的小棉捲。當我坐在椅子上觀察高級助理示範如何操作的時候,我很吃驚。這個任務雖然看起來簡單,卻需要很多經驗來完成。

我當時很沮喪,覺得自己肯定做不了。高級助理教了我一個三步驟的方法後就走開了。我獨自一人面對那堆棉花,嘗試好幾次都不成功,我就放棄了。我靠在椅背上開始禱告,抱怨自己有多麼的厭煩。我求上帝以某種方式給我智慧來完成那個任務,但是我不確定上帝會怎樣幫我。祂會派下一位天使,還是使我的手指能像高級助理的一樣敏捷?不管怎樣,我還是站直起身,勉強繼續我的工作。當我擺弄那些藥棉在指間捲著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成功了。我很驚訝,心裡讚美上帝。

這讓我意識到上帝是多麼的了不起。當我們疑惑神蹟如何在生活中發生,懷疑上帝是否會在最危難的時候幫助我們時,祂卻一直都在幫助和引導我們(詩篇23篇)。因此,讓我們信靠祂,相信祂在任何情況中都是掌權的。上帝能幫助我們,還經常會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

雖然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是上帝總能用其他方式供給我們。儘管我們也許不會看到問題立刻得到解決,但上帝當然有能力給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馬太福音6章25-34節)。信靠祂,讓祂來成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音樂:笑。面對 (粵語歌)

無論是天晴天陰 風大風細
小雨點降在頭上還是烈日當空
主的愛常伴我

人的一生中充滿幾多悲與憂
就算用盡我的一切也總不能完全避過
人的一生中充滿幾多未知之數
為何不努力去笑著面對

無論是天晴天陰 風大風細
小雨點降在頭上還是烈日當空
無論是心情高低 苦愁哭笑
都有主愛永伴隨 主的確常伴我

容我今天將一切的悲與憂
用盡我的一切來笑著快樂面對
從此不再擔心那未知之數
因我知靠著神 神恩典伴我一生

無論是天晴天陰 風大風細
小雨點降在頭上還是烈日當空
無論是心情高低 苦愁哭笑
都有主愛永伴隨 主的確常伴我 主的確常伴我 主的確常伴我

創作歷程

獨自上山作;一個人背著吉他上山親近主時,剛下起微微細雨,在避雨亭時享受主愛所感。深感人生同樣不知前路是晴是陰,但我們同可靠主喜樂面對有感而作。

透心糧筆記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歡笑,也會有悲傷。雖然我們天生就喜愛歡笑甚至淚水,但我們必須承認,在悲傷的時刻,我們從中獲得許多的智慧。然而,許多人卻仍執意追求個人的歡樂。傳道書的作者認為這樣的追求是愚昧的(傳道書7章3-4節)。

幾年前,在神學家弗朗西期。薛華(Francis Schaeffer)與癌症搏鬥期間,他在一次受訪中提到:「在這世上,只要你夠年輕、夠健康、夠有錢,而且絲毫不關心周遭的人,那麼你就可以擁有愚昧的快樂。但只要你不具備以上三項條件的任何一項,或者你對周遭哀戚的世界懷有同情心的話,那麼,你就不可能享有這種快樂。可惜,我相信有些基督徒卻將這種愚昧的快樂,當成基督信仰的本質。」

我們生命中最大的需求是什麼呢?是幸福快樂嗎?我們或許期盼環境能有所改變,而且有時候我們也如願以償,但生命的改變才是我們最深切的需求。環境的改變或許會讓我們快樂一點,但生命的改變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因為那樣的生命會讓我們更像基督。

你生命中最大的追求是什麼呢?

因為生命景況改變,往日幸福或許不再;只要一心與主同行,祂必令我內心歡欣。

影片見證:極限團隊

極限團隊是一群基督徒運動員。不僅有實力,他們還擁有從神而來的恩賜和才能。他們用這些恩賜和才能來榮耀上帝。
一起來看極限團隊的事工及他們如何使用上帝所賦予他們的恩賜來傳福音吧!

憂慮(學業篇)

作者:Carmen Siu,香港

 下課後,我拖著疲累的身軀乘搭地鐵。想起這幾天聽過的事情──有些同學成績優異,有些同學已有豐富的實習經驗,有些基督徒的同學有很好的事奉崗位……地鐵駛過一站又一站,我的腦海中卻回憶著一段又一段的片段,覺得自己甚麼都比不上,十分無用。

 這個心理的包袱,使我愁了幾天。我心裡向主呼求,求上帝讓我不擔心、求上帝讓我喜樂,加給我智慧。我突然想起馬太福音25章關於銀子的故事。故事說道,每個人所得的銀子不同,有些人較多,有些人較少。我之前聽道時,傳道人解釋,這是比喻各人的才能不同,是主所賞賜的。但那刻,主讓我想起這段經文,讓我有另一番的體會:主給我二千銀子,我就勤勤力力、好好管理所得的二千銀子等主回來。主不會要求有二千銀子的人,所賺取的和有五千銀子的人一樣主是按照所賜給我的才能的多少,來衡量我為祂所作的是否相符。我心裡頓時坦然!我根本不需要憂愁!我為何要和其他人比較呢?主都沒有講過我要這樣比較!只要是又良善又忠心的人,就會得主稱讚!我只要按著主所賜的才能忠心地做,做得恰如其分,就得主稱讚!我不需要追求自己所作、所得的,要和別人一樣!

 除此以外,我還有其他與學習、與前路有關的擔憂。我是怎樣跨過這些憂傷的低谷,喜樂地離開呢?Helen Howorth Lemmel寫過一首詩歌,第一節是這樣寫的:

你心靈是否煩惱困苦?不見亮光,黑暗滿佈?
仰望主耶穌就得光明,你生命更活潑豐盛。
(副歌)
當轉眼仰望耶穌,
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
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詩篇42篇5節:「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當我憂傷、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想起這首詩歌,想起這節經文,真是奇妙!

 我不知道前路會如何(我就快畢業了),但我知道要緊握主手。主的道路非同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非同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8節)。但是,主啊,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我深信主是全知全能,將自己交付在祂手中,是最穩妥。我的眼不看困難,不與人比較,只看主耶穌的大能,我就必得幫助,心中必得力量過每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