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引導

“候补姐”,听上帝的应许还是撒旦的谎言?

truth-257160_960_720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所以,對上帝的應許,我們要說什麼?」「Yes,阿們!」

「那如果下次撒旦跟你說『你不行』、『你很糟』、『你的禱告、你的努力沒有用的』……,你要說什麼?」「仇敵,退去!」

台灣是讚美之泉敬拜讚美亞洲巡迴的最後一站,游智婷牧師在與會眾互動中反覆問我們這兩個問題。散會後牧人跟我分享她聽到有個坐在附近的人在問題二時回答了問題一的答案,還得要身旁的人提醒了才意識到答錯了。她說也許是因為先前重複被問問題一好幾次,突然轉換問題二時腦筋轉不過來,沒聽清楚就回答。

雖然是當笑話一聽,但我心裡不禁感嘆:這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呢?我們常常在混淆中做了錯誤的判斷,對仇敵撒旦的謊言說「是,我就是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撒旦放下了什麼樣的謊言與控告呢?會不會有的謊言已經綁架我們的思考模式,成為思想的堅固營壘?

我從國中開始就在教會參與司琴的服事,從兒童主日學、少年團契,受洗后也加入主日崇拜的樂團。雖然很樂意學習與事奉,但其實在我心底,覺得自己就只是個候補。我總是想“教會有好多有音樂恩賜的哥哥姐姐,等缺人時再找我補上吧!”一直到最近,我才發現這些想法對我的影響。

每當練琴時,我總需要花時間與自己的思緒拉扯。「別練了,你就只有這個程度!」「放棄吧,你根本不是司琴的料!」每當這些否定的聲音出現,我一遍遍地重複練習卻沒有實際的進度,覺得自己沒有太大的進步,很混、很虛,總是只會那幾種伴奏法,最後甚至沮喪到停下這個服事。

進入社會工作后回到台北的教會聚會,我又重新預備投入電子琴的服事。我常常在進團練室之前就已經覺得自己待會兒肯定沒辦法順利練習。「你一定寫不出好聽的編曲!」「一首歌就花那麼多時間,你要怎麼彈整個的敬拜讚美的詩歌?」心思的混亂,讓我無法長時間的專注,也就真的如我所相信的那樣,花很多時間還是寫不出來、練不完了。

直到某個主日中午,我為北上共進午餐的小羊禱告,看見她因害怕研究論文寫不完而擔憂,提醒了我這其實跟我的心態很類似,是一種未戰先敗的惡性循環。回到教會後,我就試着在練琴前靜下心來為自己禱告,請求上帝幫助我能選擇不聽那些負面的聲音,並且選擇相信這個職分是上帝所賜的,一切都有上帝的帶領。「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實在的,叫上帝因我們得榮耀。」(哥林多后書1章20節)。很奇妙的,那一次是我最有收穫、最喜樂的一次練習。我從來沒有如此毫無攔阻地專注練琴大半天,那些負面的聲音都被拋到腦後、漸漸消失了。在新的一個月,我也從預備期正式成為敬拜樂團的一員,被排入新一季的服事表。我也在敬拜樂團團長的教導與幫助下,完整地奏出敬拜讚美的所有詩歌。感謝上帝幫助我突破撒旦的謊言,這是我先前覺得不可能的事。當服事開始變多時,也有前輩給予我一些建議。這讓我覺得很開心,因為可以知道前人的經驗,以及自己改進的方向。回想過去的我,常常會在被提醒或糾正事情時覺得丟臉。我會因為以為自己達不到別人的要求或標準,覺得一直被挑毛病而感到很挫敗,自我控告說自己總是沒辦法把事情做好因而想要放棄。實際上,大多數時候對方並沒有要否定我的意思,只是希望我在現有的基礎上可以更進步,看到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但撒旦卻利用了我的自卑,讓我不斷地控告、否定自己。

感謝上帝賜我新的眼光,也不斷調整我服事的心態,讓我立志每一次唱或彈都是在歡歡喜喜地讚美上帝。雖然每一次遭遇挫折時還是會有控告出現,但我可以比過去更快地選擇不聽撒旦的話,進而轉向上帝,緊緊抓住祂的應許。「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叫我們服侍主,要按着心靈的新樣,不按着儀文的舊樣。」(羅馬書7章6節)

我也感謝上帝幫助我突破長久以來的瓶頸,幫助我檢視生命中還有沒有其他需要被破除的謊言。撒旦把錯誤的思維丟給我們,也許是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也許是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不配來事奉上帝。當它擄掠我們的思考邏輯,漸漸地奪取我們的喜樂,讓我們失去盼望時,我們千萬不要中撒旦的計,不能讓它得逞!願我們能透過聖經分辨,提醒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彼得前書2行9節),並且穿起屬靈的全副軍裝起來爭戰。我們也可以像前面提到笑話中的主角一樣,把想法告訴身邊的人,讓旁人來點醒自己的盲點。因為我們都需要屬靈遮蓋,需要肢體,需要分享來彼此分擔。

話語是帶有能力的,我們選擇聽、選擇相信的是上帝的話語、還是撒旦的聲音?讓我們用信心起來宣告我們的選擇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留下?回家?

crossroads-997123_960_720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對於在國外求學的遊子來說,能順利畢業是件令人無比開心的事。然而緊接着,他們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留下來還是回國?通常來說,在畢業前他們可以申請一年或是兩年的簽證延期,以方便留下來找工作。這個簽證延期簡直像一份畢業禮物。感謝上帝,在八月中旬我順利完成了愛爾蘭的碩士課程。然而我選擇了回國。

等一等,愛爾蘭不好嗎?怎麼不留下來呢?

愛爾蘭確實是一個既美麗又自由的國度。它不僅十分注重人權,還非常謹慎地保護大自然。除此之外,它生活水準較高員工薪資待遇非常好(同樣是2000薪資,若換算匯率,馬幣就成了9000多)這種種因素確實讓我很心動,也很猶豫。

然而七月的某個早上睡醒后,我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閱讀未讀信息和郵件。當我讀到媽媽的微信“阿嫲今天出車禍”時,頓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我趕緊打電話回家了解情況。等待接通的同時,心裡十分着急,而腦袋早已在胡思亂想。聽着媽媽描述車禍發生的前後細節,得知阿嫲和另一個乘客以及駕駛人員都只是受了些皮外傷。除了自個兒想象車禍現場的嚴重情況外,我心裡萬分感謝上帝的保守。掛了電話后,我還是害怕地哭了。我發現我能勇敢地一個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讀書、旅行,也能從零開始地去認識新朋友、新環境和面對課業壓力,卻不能承受若家人突然地離開人世而我不能馬上回家的無力感。從我讀大學開始,除了農曆新年的五天以及特定的大學假期我能回家之外,其餘時間我都不在家,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在這淚水中的禱告,我似乎對該不該留在愛爾蘭有了更清晰的思緒,那就是我要回國發展。

當我做出這個決定后,「好可惜,你本來可以賺更多錢」,「趁還年輕時應該留在愛爾蘭打拚一段時間」等意見、勸誡環繞着我。不可否認,不留下來闖一闖我是覺得挺可惜的,再加上現在的交通如此發達,何時搭飛機回國都沒問題。可是,在我為著該不該留下來發展而禱告,有一句經文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詩篇90章12節)。上帝似乎在柔聲提醒我逝去的日子不能重來。我該如何有智慧地利用所剩的時間呢?是留下來在愛爾蘭有賺更多錢的機會?還是回家?

就在我十分猶豫,左右為難之時,我向上帝祈求「若願意成就,就請禰開一條路,讓我回去時就有一份工作。」當我把我的工作履歷表郵寄給馬來西亞的一個大學,向有關教授表明我想申請當他的研究助理時,他很快就給予回應。奇妙的是,縱使所從事的研究和我的學歷背景不是很符合,可是他仍然接受我成為他的助理。感恩,因為祂應允了我的禱告。

在這裡我需要說明的是,我不是說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不想家,更不是指這群人不孝順。對我來說,人生本身就是個選擇,小至該買什麼味道的牙膏,大至和誰結婚等。如今離家太遠,與家鄉有7、8個小時的時差,加上回國需要一天的路程。我們活在世上的時間本來就有限,能陪家人的時間就更少了。

我知道回國后我所賺取的金錢會比在國外少很多,也很擔心不能給予家人更好的生活。可是我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所求於祂的,無不得着。因為「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翰一書5章14節)祂還應許我們說不要為生活憂慮,因為我們需用的一切東西,天父上帝是知道的。(馬太福音6章31-32節)只要我尋求祂,遵行祂的話,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我相信我所需用的,祂必定供應。

如今我雖然多多少少還會對未來感到迷茫和不安。可是,我對掌管我未來的上帝有信心!因此決定要以盼望的心去面對未來。曆數祂給我的恩典,我充滿感恩。兩年前的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去愛爾蘭留學。祂給我的,真的是超出我所求所想的。如今的我,更要全然的信靠祂,祂必加給我勇氣和力量面對回家之後的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從節食到禱告

作者:Edna馬來西亞

diet

年末,我制定了全新的新年願望單。我記得其中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被上帝改變,變成一個單單從上帝那裡支取信心和安全感的女人,並且希望自己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希望和生命的活力。那晚,我寫下了這些決心後就像往常一樣繼續生活。

我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很快偏離了目標。我被捲入節食的風潮,並開始減肥。我沉迷於所謂的「完美外表」,天真地認為只要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使用更多的美容和保健產品,就能擁有完美身材。況且,我認為在新的一年裡變得更健康也沒害處。的確,過一種健康的生活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但是當我一天24小時全都在思考這件事時,就成了痴迷。

當時,我腦中只想著鍛煉和節食計劃。我意識到自己離上帝越來越遠,常常掙扎要不要來到上帝面前。是時候喊停了!所以我開始嚴格要求自己,拿出一段時間來禱告。無論多麼心煩意亂,我都確保拿出一段時間給上帝,安靜在祂面前——禱告或唱讚美詩。

我向上帝說,當我再次擔憂體重問題時,我就求告主耶穌的名。奇妙的是上帝不會像喂孩子吃飯一般牧養我們,因為祂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夠成長。祂需要我們與祂配合。也就是說,祂要我們操練「積極的等候」。這意味著我們要盡上本分——尋求祂、讀經、閱讀屬靈文章等。所以我讀了很多關於如何從上帝那裡得到信心和安全感的文章。最初幾天我仍舊很掙扎,但是很快,掙扎越來越少。漸漸地,我感到對體形過度的關注漸漸已不能再轄制我。

當一股不可遏制的想法再次湧入你的大腦時,當你感覺快要被擊敗時,向上帝呼求祂的搭救吧。然後,在耐心等候的同時再逐步改善所處的狀況。因為,在詩篇5015節中,上帝說「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

上帝垂聽我們迫切的呼求。當祂搭救我們時,我們要向世人宣講祂的信實和大能。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我們真正是為誰工作?

work for who

當工作不再吸引你;老闆似乎太挑剔、同事常惹惱你;家人不感激你為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調薪未能如願,工作單調、反覆且似乎毫無意義時,你的態度如何?當你覺得從工作中獲得的不多時,要再全心投入是很難的,不是嗎?

然而,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我們眼前所見的而已。我們實際上不是為店裡、公司、工廠、工地或任何其他工作場所的老闆工作。

「除非你將整天所做的事和你認為上帝希望你做的事聯想在一起,否則你永遠無法在工作上或與上帝的關係上找到終極的意義。」-蕭道格與韓威廉(Doug Sherman and William Hendricks)

我們真正是為誰工作?追根究底來說,我們是為主而做的。祂是我們老闆的老闆、督導的督導、工頭的工頭、經理的經理。雖然,我們每天上班簽到時,並不容易記住這一點,但是,如果我們將它牢記在心的話,我們的態度將會更新而變化。

上帝是一位以員工福祉為念的老闆。祂不會想以最低的工資來從我們身上榨出最多的勞動力。祂關心你我,而且希望在工作的每一個層面上幫助我們。祂之所以關心我們的工作--而且關心至深--是因為我們在工作時的所作所為,能反映出我們內在品格及向祂委身的程度。

上帝造我們為要反映出祂的形像(創世記1章26-27節),而我們也被賦予能力來榮耀祂。我們就像祂一樣,是工作者。祂藉由做工創造了宇宙。耶穌曾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翰福音5章17節)。上帝造男、造女,是要他們使用雙手和大腦來管理地上,並使它生養眾多(創世記1章28節,創世記2章15-20節)。就像最早的那兩位僱員一樣,我們當敬虔行事,忠心工作,料理所託付給我們的一切。

這將會如何改變我對每天一起工作的人的態度呢?
假如我們真的禱告上帝的國降臨,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章10節),那我們就是容許祂使用我們成為完成祂旨意的器皿。上帝不希望我們認為自己是環境的犧牲者、老闆的抵押品,祂希望我們能以行動正面地影響我們的環境,而非被環境所控制。

耶穌將上帝的命令總結成一句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章37-40節)。

我們要如何將耶穌所說的應用到工作上呢?
愛就是捨己,就是為另一人尋求最高的利益。盡心、盡性、盡意,愛上帝,意味著將一切所有獻給上帝。愛人如己就是要我們關心別人的福祉如同關心我們自己的一樣。我們若將這兩點應用到工作上,那意味我們的工作應該主要是為上帝的榮耀而做的,而且將別人的好處放在心上。「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隱形的掌舵者

作者:黃怡箏, 台灣
invisible steerer
每年五六月都是畢業生快樂又憂愁的季節,一方面是終於脫離學生的束縛,可以成為獨立自主的大人,另一方面也需要開始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因此對於未來感到憂愁與害怕,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從小到大都乖乖地念書,對於人生毫無頭緒,從來沒認真想過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只求有工作可以溫飽就好,但是因為我認識耶穌,上帝對我們生命有最美好的計畫,因此當我回首學生時代的種種經歷,彷彿看見祂隱形的大手,在引導我人生的每個階段。

在大學時參與學校團契,當中我學習到跟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屬靈生命一步一步的成長。本來我的個性是比較內向的,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承擔責任,主動關心、幫助學弟妹。有時分享上帝的話語,或述說信仰的經歷。對於沒自信心的我一開始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也難免受挫,但看見學弟妹從一路的跌跌撞撞,到長大成熟,處處是神親自動工的痕跡。感謝上帝願意使用我,參與在別人生命成長的過程中!

除此之外,在校園中傳福音以及參與短宣活動,接觸到更多人,在每次與人攀談的過程中,讓我瞭解與體貼人心中的想法與需要,然而看見聖靈在人的心動工,使他願意聽福音,甚至信主,都讓我覺得很感動!惟有主動與人建立關係,才能把耶穌的愛分享給他,讓耶穌的愛進入到他的生命,但不是靠自己,當我們願意跨出那一步的時候,上帝就開始工作了。

此外,我就讀於社會人文科系,時常關心社會議題,這些經歷讓我更多看見人心的需要,清楚明白惟有耶穌才是使人得救的唯一方法,因此我決定畢業後也要從事可以接觸人生命的工作。感謝主讓我成為一位社工師,可以接觸許多人的生命,學習用愛服事他們,像在服事主一樣。

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約翰福音3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不認識上帝的人就像活在黑暗裡,上帝的心意就是要救祂的子民出黑暗入光明,得著永生。身為基督徒,就是讓耶穌在我們裡面活著,活出生命的見證。因此,雖然現在我還是不確定上帝對我一生的呼召是什麼?就如詩篇25篇12節提到:「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不管在哪裡,祂的心意就是要祂的兒女在世上作光作鹽,成為上帝與人中間愛的管道,祂會磨練塑造我們、並且把我們擺放在最能發揮此效果的地方!

生命中的GPS

作者:張津晨, 新加坡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 ”(箴言16章9節)

相信很多人對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並不陌生,中文稱之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它可以幫助人們準確定位,不論是步行還是駕車,都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精準又方便。

前不久,我就為自己購置了一款帶有免費GPS功能的手機,我對其充滿了好奇。終於有一天,我得以嘗試了這個曾令美國耗資200億美元,歷經20年才研製成功並建造起來的系統。

因為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會議,我便提早在家中翻閱了地圖,以確定我能準時到達會議地點。但當我走出地鐵站,看著眼前錯綜複雜的快速路以及其中穿梭往來的車輛時,我的心裡卻是一陣緊張,因為我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要去的地方就在附近,可是我到底該向左轉,還是向右轉?情急之下,隨便找了個路人打聽,他卻告訴我這裡沒有我要找的地方,怎麼可能?!我突然想到了GPS功能,連忙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按下按鍵。地圖上出現了一個紅點,那就是我的位置!接著,我輸入我要去的位址,地圖上就出現了一條顏色鮮明的線,那是通向目的地的捷徑!我真的好興奮,信心滿滿地走在路上。過了片刻,我卻猛地發現,紅點已經偏離了路徑。原來,我需要一直查看GPS,才能確保自己不會走偏,最終到達目的地。

這個經歷使我不禁想起聖經中的一句話:“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 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或抉擇時,我們彷彿真的迷失了方向,只能站在原地猶豫、徘徊。又或者,我們充滿信心地認為自己正走在正確的路上,殊不知,我們早已偏離了方向,結果是離終點越來越遠。面對著這個繁華又嘈雜的世界,身邊常常圍繞著所謂的“成功人士”,看看自己,我們好像迷失的孩子,不知何去何從。又或者,下定決心去效法世界,努力使自己成為『成功』的人?朋友們,人生的GPS在上帝手中,唯有祂的話語能將我們引領到人生真正的終點。信靠祂的話語,時刻仰望祂的帶領,無論高山低谷,我們都不致於迷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尋找伴侶?等待伴侶?

作者:Tim Hoe, 香港
find or wait
「你也該結婚了⋯」到了一定的年齡,從身邊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對於這類言語,大家反應各有不同。而作為單身基督徒的我,則感到十分尷尬。

「尋找?」「等待?」身邊很多單身弟兄姐妹都有同樣的疑問,究竟我要如何才遇見那位生命中的伴侶呢?不少主內肢體都會回答說:「上帝會安排最適合的伴侶給你」。於是,對這件事就產生兩種不同的看法。

「既然上帝安排,那我們就慢慢等!」這種看法所衍生出來的解釋,就是在這段等待的時間當中,上帝也正塑造你,好讓你有充足預備進入聖潔的婚姻生活。但這句話說得容易,不過進行起來還真不得了。特別對於已經上了年紀的弟兄姐妹,心裡也許會有「日以繼夜地等待,都已經過了幾年啦?」的反應。

又有另一種看法:「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既然上帝預備,那我們就要去找。」雖然引用了聖經,然而也有它的問題。問題在於我們去找的時候,是否能確保自己能清楚辨別出上帝預備的這一位呢?不少人也會去找,但是總會帶着一定的條件。如果上帝預備的跟自己所訂的條件不太符合,甚至完全不一樣,那該如何是好?那豈不是很容易找錯嗎?

到底要等待,還是尋找呢?等待的話,怕等很長時間;尋找的話,又怕找錯人了。單身的你和我,真是苦惱啊!

我想,在選擇「要等待」或「要尋找」之前,單身的基督徒可以從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著手。

在馬太福音6章25-32節中,耶穌吩咐我們不要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我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天父上帝都是知道的。祂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雖然這裡講的是日常所需之物,但我想「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個原則也可適用於婚姻大事。其實一旦我們專心做上帝的事,我們就不至於因伴侶這事感到憂愁;也會在這服侍道路上遇到祂所預備的這一位(或者選擇獨身,也能與主同行而滿足喜樂);只要我們專注於祂,那就是既等待又尋找,也是最快找到伴侶的方法!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了這個地步,就會出現一個很多人也會問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確定他/她就是我生命中那位終身伴侶呢?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在不少的教會當中存在著一個這樣的觀念:你要一直向上帝禱告,在祂裡面已經預備了一個「特定的人」,你要尋求知道那個人是誰。這樣的觀念似乎影響了很多人,以致在婚姻問題上猶疑不決,因為很多人似乎無法確定自己已經遇見那個「特定的人」。因此,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到底我們找的是「特定」的一個人,還是一個「合適」的人呢?

在很多教會當中一講到婚姻,會引用以撒的例子(參考創世記24章)。亞伯拉罕委託他僕人替以撒找妻子,最終上帝帶領這位僕人遇上利百加。但這是否能證明上帝會為每個人安排一個「特定」的婚姻伴侶呢?

其實,在聖經裡面更多提到的是怎樣才算是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伴侶的特徵(箴言18章22節、19章14節、31章10-31節);以及何謂正確的伴侶關係(創世記2章24節,以弗所書5章22-33節)。

因此,我們應該問自己:「到底怎樣的弟兄/姐妹才適合作為我的終身伴侶呢?」我相信,透過讀經、禱告,我們會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帶著這些答案(或者說標準),在服侍上帝的道路當中既等待又尋找,我們將擁有幸福的人生。

你放棄你的新年新希望了嗎?

作者:Melody Tian,原載於Bahasa Indonesian
Have-you-given-up-on-your-new-year-resolutions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這個諺語:即使是驢子也不會兩次掉進同一個坑裡(意指:人不貳過)。這個諺語的基本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地犯同一個錯誤是很愚蠢的。話雖如此,但我們卻發現自己常常在同一個地方反復跌倒,深陷其中……

每個新年,我都會花時間跟我的小組在一起,我們會寫一些新年新希望,涵蓋生活的各層面。我們最終寫下來的新希望都非常好,可以說是可圈可點,比如說:

“我決定要有固定的靈修時間來增進與上帝的關係。”
“我下決心要堅持每天鍛煉,保持健康,管理好上帝所賜的身體。”
“我要少花錢,多存錢。”
“這一年我要讀一遍聖經。”
“我想跟我的鄰居們分享福音。”
“我想成為一個更有耐心,更有愛心的人。”
“我一定要改掉拖延毛病。”
“我要善於聆聽,說話前三思,不輕易發怒。”

但幾個星期之後,當再談到新希望的時候,我們往往互看一眼,然後就心領上帝會地相視一笑。我們總是有很多正當理由:家庭原因、時間不夠、工作太多、意外情況、人太難相處……這樣的理由我們總是有很多很多。新年初始的那份激情很快就被淹沒在一大堆新任務和待解決的問題中。就這樣,我們很快忘了當初寫下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另一個新年來了,我們另外訂出新年新希望,結果又跟去年一樣。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每次看到那些沒有完成的決心未完成的立志時都覺得特別沮喪。我知道我應該要活出基督的樣式,給其他人做個好榜樣,但事實卻是我是那麼容易走偏,那麼容易失敗。因為挫敗感太強,我最後就乾脆放棄了寫新希望,有好幾年我都沒有寫。既然知道自己會失敗,那為什麼還要計畫呢?我們生活的世界本來就是個墮落的地方,事物都是不完美的,就這麼隨波逐流吧。

但是我們失敗的地方,上帝沒有失敗。上帝的話語提醒我們不要讓過去的失敗阻擋我們重新向未來許下決心,我們要做正確的事,要變得更加成熟。偉大的使徒保羅一心渴慕耶穌基督,一生奉獻,為主而活,但是他也曾數次跌倒。他教導人要因上帝喜樂,信靠上帝,認識基督,活出神聖的呼召,但祂也從不否認他的不完美(腓利比書3章12節). 保羅從沒有因為自己的失敗就裹足不前,相反地,他只專心做一件事:「忘記背後努力面前」(13節)。他的激勵是耶穌基督為他預備的獎賞-與耶穌基督永恆的關係以及在基督裡的喜樂。

無論你的景況如何,我都想鼓勵你再回顧一下你的新年新希望或者再重寫一次你的新年新希望。把它寫下來,貼在牆上,讓我們一起在接下來的365天裡努力活出基督的樣式。雖然我們或許才過前三個月我們就敗北,但是不要放棄。要像保羅一樣,讓我們重整旗鼓,再寫下第二季的決心,讓我們只定睛於上帝的恩典和祂為信實的人所預備的獎賞。

我從一個牧師那裡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建議,或許你也想試試,試試著給自己的每一條決心願望都補一個「『意外事故條款』:如果我失敗了,我不會因為沮喪而悶悶不樂,我要用上帝的慈愛來鼓勵自己、懺悔,然後重新開始。」

圖片來源: jonny2love / Foter / CC BY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美善的恩典

作者:亦婷,沙巴
beautiful-grace-esther

我親愛的弟兄啊,不要看錯了。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
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1章16-17節

睜開雙眼 每日皆為新的恩典;
明媚陽光 絢麗 瑰麗 光照著 依然;
皆知主愛 藉由萬物 向世人顯現;
祂供應世人所需 滋養萬物生靈 都在祂美意之下!

因由神屬性 使萬物極其美麗,
善良 純全 恩慈 完備 祂皆屬乎!

神最美傑作 莫過於 祂所愛的人;
雖人悖逆 偏行己路 主的愛卻永不更改,
情願差獨生愛子 降世 拯救 賜予新生命 永恆盼望!

主啊,如今,我的指望在乎祢!

最棒的時刻 莫過於 親近祢;
細嚼主話 思想主恩;
信心平穩 於主懷中;
以神信實為糧 以神救恩為樂 享受神永恆的愛。

願我一生 為主祢而活 且別無所求!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當上帝第二次擊碎我的夢想時

作者:Ian Tan, 新加坡
When-God-Crushed-my-Dreams-Not-Once-but-Twice
我爸爸和叔叔們都曾經是職業軍人,所以當我應徵入伍時,我也希望以後能成為一名軍人。(新加坡實行徵兵制,每名體格健康的成年男性都要服役兩年。)

我不會忘記入伍當天,其他人絕望地抱怨當兵之後就沒有自由,我卻充滿期待。對我來說,軍旅生活將是一次全新的旅程,也是完成我小時候的夢想。最讓我興奮的是,我竟然被編排進國家精英特種部隊,這是很少人能有的殊榮。那天晚上,我凝望營房的窗戶,輕聲做了個感恩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賜給我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幫助我做好每一件事,並在我訓練的過程中看顧我。阿門。」

前三個月,我被安排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過程非常辛苦,但收穫很豐富。那時候,我大部分的訓練時間都是和隊友們在一起,我們很快就結下深厚的友誼。就這樣,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結業時,我竟獲得『最佳體能訓練獎』,這實在讓我無比興奮而幸福。我感謝上帝如此祝福我,因此也非常確定,當一名軍人就是上帝要我從事的職業。第二階段的訓練包含跳傘的項目,我又得到『正規傘兵』的稱呼。

但轉眼間,什麼都變了。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我如常回到營區。我們接到通知,下午就要到空軍基地進行高空跳傘訓練。去空軍基地的路上,我像平時那樣認真準備,心中反覆回想跳傘的步驟。跳出飛機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激動,但就在我快要著陸的時候,風向突然大變,我重重地摔了一跤,腳部骨折。一瞬間,我的新生活化為泡影,我的軍旅生涯被迫結束。我不得不花一段很長的時間養病,這也讓我陷入低潮。

那時,我的好朋友鼓勵我找點別的事情來做,因為無論做些什麼,都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幫助我從破碎的夢想中重新站起來。但我仍然感到很迷茫,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值得我去追尋。為什麼上帝要讓這些事情發生在我的生命當中?為什麼祂用獎項鼓勵我,過後又將這一切都收回去?我簡直覺得自己淪為人家的笑柄。後來,我那位朋友又建議我嘗試教書。但我對這個建議嗤之以鼻,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超級糟糕的學生,對老師們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我才不想當一個被學生對付的老師。

幾個月過去了,我開始感到坐立不安。日復一日,我越發覺得要做點什麼,最終還是決定試一下當老師。我在線上申請小學代課老師的工作,最終獲聘一年,替代一位放產假的老師。我對這個教書的機會不抱什麼期望,可是我告訴自己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樂於從這份工作中汲取不同的經驗。

前兩個月,我被安排到第一個班級教書,便深深愛上這份工作和這群學生。在教書以及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逐漸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並且找到人生的新目標和方向。腳傷漸漸復原後,我就向學校申請擔任體育老師,並開始攻讀運動科學的函授學位。這樣,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我的目標是拿到學士學位,成為一名受教育部認可的體育老師。我告訴自己,這就是上帝為我預備的職業生涯。我求上帝指引我的道路,幫助我跟學生和同事建立美好的關係。在接下來的四年間,事情比我想像的更順利,我非常享受這份工作,我的同事和家人也認同我的決定,肯定我對教學的熱愛。

當我拿到運動科學的大學文憑之後,我申請接受正規的師範教育,希望我的學位能獲得教育部的認可。但我再次受到殘酷的打擊,因為教育部拒絕了我的申請,我無法成為受認可的學士教師。任何筆墨都無法形容我的失落與難過。我的人生差點就可以翻開嶄新的一頁,上帝卻對我如此不公——祂不僅把我的第一扇門關掉,就連第二扇門,祂也在我面前關閉了。我再一次陷入失落,先前得到的一切肯定,似乎變得一無是處。

光陰飛逝,好幾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我多麼希望上帝已經成就我其中一個夢想,但實際上並沒有。不過,我現在可以坦然接受上帝對我的人生另有安排。正是通過那兩次痛苦的嘗試,上帝使我謙卑下來,讓我明白,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誠然,我會規劃自己的人生並為之努力,但上帝讓我曉得,祂是最終掌管我人生的那一位,離了祂,我不能做什麼。

如果你知道我正在做什麼工作,你大概會覺得我和這份工作不大匹配。與我之前的經歷不同,我覺得現在所做的事情不是我的強項。但或許這正是我最需要的經歷,好讓我可以謹記,上帝的恩典總夠我用,無論是我感到前路茫茫,還是覺得無能為力的時候。的確,上帝的恩典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中所說的那樣,「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自始至終,上帝都保守我,表明祂是信實的,也顯出祂的榮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