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引導

期待上帝在你生命中的計畫

作者:Summer, 花蓮, 19歲
plan

我是大一新鮮人,就讀台北基督學院。我的學校很特別,沒有所謂的社團,只有大家眼中像教會的團契,我們稱它為工作會。

基於同教會的朋友參與在裡面服事,我也就一起參與在其中,但其實也才去過那麼一次,大一上學期就這麼結束了。到了大一下學期,我還在掙扎到底要不要去工作會,於是我在心中思想了許久,突然有個意念告訴我:「你去工作會是為了什麼呢?」這時候的我才有點恍然大悟,我去工作會並不是為了要結交朋友、玩樂,而是為著福音的緣故。

這讓我想到工作會每一年的寒暑假都會到外地帶小朋友的營隊,我們稱為「出隊」。我覺得上帝在提醒我,不要為著個人的情感去選擇要不要,而是要知道當我們為著上帝的事工去投入的時候,祂就會祝福你所擺上的,你也會得到許多寶貴的經歷。

於是我在暑假的時候去了高雄的教會,與同學們一同服事。這是我第一次擔任營隊同工,有著不一樣的看見和感受,平常都是在教會當中和熟悉的人事物一起服事,突然跳脫到一個不一樣的環境中。對我來說是件很希奇的事情。

在這過程當中我體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有和諧,這是最令我感動的,大家雖然都是身心疲憊、有挫折,或有著意見不合,但是我看見大家都是以包容和愛心去扶持每一個人,事情也是大家搶著做,不會互相的推卸責任,這讓我大開眼界,因為這實在是很難能可貴的一件事。

這次的出隊,更感受到我們這樣一群學生、年輕基督徒的付出,願意犧牲暑假一個禮拜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們,將上帝的愛傳遞出去,是多麼一件熱血沸騰的事情,也看見了生命的改變。我相信上帝把我放在這裡一定有祂的用意,雖然我不知道祂要使用我做什麼事情,但是我非常的期待,因為能夠和上帝同工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撒種的辛勞

作者:佚名
seeds
在鄉福雙語營的每一天,體會到凡事要更多禱告更多依靠神,交托並依靠那信心創始的完成者。沒有一次是能夠靠著自己的能力完成的,只能說都是上帝在當中所行的奇妙大事。在我所參與的梯次中賜下另外三位特別的國外和台灣同工,有難得的機會共處了兩個禮拜,為著傳揚福音而努力。兩週下來,彼此越來越熟悉,在各樣事物上可以互相補足,看到他們為主擺上的生命,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只覺得上帝好奇妙。還有每晚聽到同工分享在當地的福音工作何其不易,但我們為著營會及學生所求的禱告,第二天上帝都垂聽成就!我深深體會到不只是我們把福音帶給當地學生,也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成長。即使過去有多次帶營會經驗,卻發現每一次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都是獨特的,自己無法完全用以前的經驗來帶學生。我也親身看到,在鄉下地方除了孩子願意來到福音中心,在家庭訪視中甚至有家長願意接送同工往返福音中心,親自把孩子們載到來參加跟進聚會,也有興趣讓孩子來教會參加主日學的情景。

活動中聽到學生引用了話劇中的一句話『我們要敬拜真神,不能拜假神』。營會中所分享上帝話語和輔導的見證,深深烙印在這些國中生的心中;而最後一天來到福音中心參加跟進聚會的學生,竟佔了雙語營學生的九成。後續孩子是否信主我們並無法掌控,但至少在營會的跟進聚會,我們有機會把學生帶到教會,讓他們有機會聽到有關耶穌的生平,期待有一天讓上帝在他們心中動工。

這次營會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要帶領活潑可愛的國小生。想起有次在學校團契聚會邀請到宣教士來分享,她分享她自己也不太懂得應付年紀小的學生,國中以下的學生都不太能聽懂『人話』,聽了心裡默默大聲吶喊:「真的!」她的分享讓我頗有同感呢!我心裡掙扎著:「究竟我要像那位宣教士一樣願意接受這個挑戰,或是選擇直接請營長幫我安排年紀大的學生呢?」

結果在營會前一週看了分組名單,我帶的孩子不僅年紀小還有夾雜著其他年級的學生在當中,對擔任課務同工的我,要進行教學真是相當大的挑戰啊!當我決定回應上帝給我的挑戰,進而決心用全心的愛去愛孩子們,只知道若不是明白上帝愛我,我不可能有能力去愛他們。每天早晚傳道的信息分享和禱告,更體會到越服侍越要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當我真的好想放下活潑亂跳的孩子們喘口氣時,看到他們的需要,而自己身在其中,豈能不陪伴他們,為要把這福音告訴他們嗎?進行呼召時,很多孩子的心是如此柔軟,願意接受耶穌更認識祂。孩子們拿到聖經在我們陪伴下開始讀起來,甚至要求哥哥姐姐們講聖經故事給他們聽,這一顆顆單純渴慕上帝話語的赤子心,讓我好感動。回想起幾天前營會期間幾乎耗盡體力心力帶這群孩子,一切都非常值得。比起耶穌為我捨去的,這些辛苦也真的算不了什麼。在上帝眼裡沒有『我搞砸了』這回事,即使我在帶學生過程很多沒做好的地方,一切看起來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不容易,但最後上帝卻成就了!

與鄉福工作區的同工一起服事,看著他們的擺上,即使有許多的困難,卻彼此鼓勵,來到上帝的面前單單尋求祂。他們秉持著「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心態,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想到自己是否也願意在某個地方或某個領域,為著福音的緣故而擺上一生,為主所用,成為眾人的祝福。心裡也默默禱告:「主啊!倘若許可,以後我也願意繼續參與雙語營的服侍,盼望能把福音帶給鄉下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在未來的每一天遇到困難時,不是尋求傳統信仰,而在基督裡找到一條生命盼望的出路。」

在侍奉中被建造

作者:馬箏,臺北,19歲
Katrina_testimony

進入第十五年的『High客任務』營會,領受從上帝來的呼召及感動,將這次主題定為關於聖靈的教導,根據使徒行傳當中,使徒們從等候聖靈到被聖靈充滿,再從開始行神蹟、傳福音到被迫害甚至殉道,挑戰每位學員立定心志,接受上帝計劃中的磨練,得著聖靈所賜的能力,放膽為主做見證。營會中,上帝更是透過譚國才牧師、林高玄牧師以及萬小運牧師的信息,幫助學員及同工們更認識:何為聖靈、真正的聖靈充滿是什麼、如何被聖靈充滿…等。

為著自己這次能擔任敬拜組和活動組的同工向上帝獻上感恩,在我過去所服侍過的各種營會中,都是參與在輔導組,所以這次對我來說,是個新的經驗,同時也是個檢驗自己的時刻。預備整個事工的時間並不長,但在跟幾位同工們一起靠主努力之下,我們把許多重要的活動規劃設計好。說真的,這樣的過程得來不易,或許看似失去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我知道,其實我得到很多。其中一項的收獲,是在預備過程中,同工們之間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不單只是討論事工,也在價值觀和做事的方法上有衝擊,而其實我很享受這樣的交流,因為過去我從未跟同儕有這樣深刻的相處,所以對我來說,很寶貴。

一場營會可以翻轉多少生命,可以挽回多少個靈魂,又可以擴張多少人,這些疑問雖然沒有人可以準確回答,但這卻是激勵我的重要動力。我抱著這樣的期待,更多努力在籌備這次營隊中。我渴望更多青少年被主觸摸,也渴望自己在服侍中被上帝親自建造。感謝上帝,在這次的營會中,看見許多青少年們重新回轉到上帝面前,不單是與神和好,那顆願意與家人和好的心也逐漸被恢復。在這個末後的世代,惡者利用各種謊言使我們的青少年錯過本該享受的安全感和愛,然而,當領受並回應神呼召的基督徒們選擇為主興旺時,我們便成為了這世代青少年們重要的守望者。在營會中得著的火熱和經歷聖靈充滿的喜悅必須延續,期盼我自己以及每位學員和輔導們,我們都能靠主堅持下去,站穩腳步,成為跟耶穌之間沒有距離的追隨者。

謝謝上帝所賜下的保守和教導,透過講員們的信息、禁食禱告會還有感恩見證分享的時刻,我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的破碎和更新。不單在知識上有成長和調整,我內心深處的黑暗角落,也被光照。在禁食禱告中,上帝更多地敞開我的心,使我更加專注在祂面前,當我生命中一個個的罪被對付時,我的心得著釋放了,禁禱的那個晚上,我彷彿做了深層淨化SPA療程。 現在重新思考,發現其實堅定跟隨主的心志並沒有想像的難,其實就一念之間:我要耶穌,還是要世界? 願神賜下敏銳的靈在我的心中,使我能不放棄對耶穌的忠心!

從輔訓到營會結束,我深深感受到同工們彼此間的體貼和鼓勵,我感謝上帝使我能有這樣的恩典經歷這份愛,以前我總是看著別的大哥哥大姊姊有團隊的侍奉,我好羨慕他們,好期待有天我也能與跟我差不多年齡的朋友們一同愛主、侍奉主,而如今,我也經歷到了!謝謝上帝透過這樣的關係,滿足了我生命中曾經受傷卻又以為沒事的層面,謝謝上帝是我們的中心,所以大家對彼此的愛,是有目標、有力量的,更是謝謝上帝擺放了重要的牧者和輔導們在我們當中,不單是我們的遮蓋,也是我們寶貴的榜樣!謝謝上帝在營會中成就美好的工,謝謝上帝使用我們,謝謝上帝是那信實且看顧我們的神!

黑盒子團隊《從天堂來的電話》電影拍攝心得

作者:盧映廷,臺北,22歲

blackbox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爆炸過後的黑盒子,不是遺忘,只是選擇埋藏。」黑盒子製作團隊就是從這樣的信念開始,兩個大學女生,一個從天堂來的夢,我們在畢業前拍攝了一部60分鐘的電影《從天堂來的電話》。

《從天堂來的電話》是從本片導演自己真實的夢境開始。在她失去父親後,她常常夢到他的父親從天堂打電話回來,卻從來沒有接到過。到底爸爸要說的是什麼?失去父親的傷痛、自卑,就成了她心裏的黑盒子,最難以面對的痛楚。也許每個人的際遇、處境都不同,但我們都在等還沒有人說出口的那句話,就像劇中的女主角在等爸爸的那通電話,曾經在我們生命中那場毀滅性的爆炸,留下一個再也不見天日的黑盒子,也許我們都如常生活,但那道傷痕誰也碰不著。

「耶穌釘痕的手是使黑盒子重見藍天的力量。」抱持這樣的信念,我和導演兩人一起為我們的劇本、團隊、策劃、各樣的事情禱告,期待透過這部電影,幫助許多的人開啟自己的黑盒子。

我個人在這次《從天堂來的電話》的製作團隊中,擔任「編劇」和「製片」的角色。雖然這個故事,我和導演從大一開始就非常期待能將它拍成電影,但礙於課業、服事忙碌,和不懂寫劇本的技巧,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只有發想、默默放在心裡,並沒有實際編排成劇本。因此當我們要開始寫出劇本時,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討論角色設定、故事大綱,但也花了更多時間全盤推翻。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心裡越來越緊張,除了時間壓力,更是因為心裡有一個期待,相信這部電影會影響許多年輕的生命。劇本不斷修改、有時在電腦前枯坐一天就是沒靈感,幾乎每天都寫劇本到天亮。有好幾週的時間因為壓力非常大,每天只要寫到凌晨三點,就有一種想要切腹的衝動,堅持到五點天亮上床睡覺,睡醒後又發現昨天半夜三點到五點寫的東西根本不能用,心裡的挫折和急迫感幾乎快把自己壓碎。曾經一度我用「編故事」的心態寫劇本,有時看著自己寫的對話想著拍起來「好不好看」,但怎麼看就是不對。直到有天我看著劇本,內心明白了些什麼。我開始修改,把那些曾經在我心裡最深處的吶喊、那些卑微的渴望、那些對愛的心碎和寄望,一字一句寫進劇本裡。有些夜晚我邊寫邊哭,那些回憶對我們來說是多麼不完美。那些對話不一定浪漫經典、那些情節不一定叫好叫座,但那是我們最真的渴望。如果你問我對這部電影付出了什麼,我會告訴你,我付出了我自己。那些對我來說最傷害、最不敢對人說的渴望、我絕對不會說出口的脆弱,都在這裡了。

其實製作一部60分鐘的長片並不容易,從前置的寫劇本、招聚人員…一路到後製的配樂創作、剪接等等,都是我和導演兩人一手包辦。要在有限的時間和人力內處理經費、編制、演員、宣傳、行程…這些複雜的事情,加上大四原本的課業仍持續進行,時間的緊湊實在讓我們一個頭兩個大,但感謝上帝為我們招聚許多有才華的演員、工作人員,而且都是義務協助,完全沒有領取酬勞。甚至在展出前,我們不但將電影完整後製完畢,另外拍攝了兩支音樂MV,還額外出版了一張12首歌的原創電影原聲帶,酷卡、海報…週邊商品更是一樣不缺。我們不但如期完成工作,甚至做了更多!感謝上帝給我們充足的智慧分配時間,也賜給我們美好合一的團隊與我們一同前進。五月底影展播出場場爆滿、許多人回饋他們的心被觸動,原聲帶及DVD都銷售超過150張以上。原以為我們在拍攝期間花的錢會血本無歸,最後結算時我們卻驚喜的發現,不但回本,還多賺了一萬多塊,這都讓我們驚歎,實在是上帝的恩惠。

在電影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面對自己生命的黑盒子。年幼喪父的思念、深怕被拒絕的自卑、完美主義的壓迫、不相信愛的封閉…從看劇本、試聽主題曲、拍戲、剪接,連正片都沒剪出來,在開會和片場大家就哭了好幾次,不止因為劇情感人、拍戲辛苦、或是演員演技太真切,更是因為我們看見自己的傷口血淋淋的攤在陽光下,上帝卻從未在那些過去中缺席。是祂釘痕的手帶來醫治,使我們的黑盒子再次重見藍天。兩個大學女生不能做什麼,但上帝不是使用男人女人、不是使用有能力或有背景的人,上帝使用願意的人。當我們很認真的領受一個夢、很用力的信靠上帝去實現這個夢,上帝施恩的手就扶持我們、成就大事。

感謝上帝帶領我們完成《從天堂來的電話》,並且開路使我們有機會在福音書房出版。完成這部畢業電影,我們帶著用媒體遍傳福音的夢想繼續出發,期盼能用生命繼續影響生命,看見上帝的愛觸摸更多人的心。雖然追夢的過程有時像是逆著風,有眼淚、有受傷、有時候也深深被打擊,但深信上帝總會帶我們進入到佳美之地!

更多關於黑盒子團隊《從天堂來的電話》訊息

blackboxacter

音樂:啟航

set_sail

我與世俗爭戰
我在靈裡爭戰
原本的信仰漸漸冷淡
沉入了世界的試探
一直猶豫不決

戰鬥缺乏戰略
潛伏的力量還未發掘
我已投降於這世界

人生海中漂流尋找路口
該往東南還是往西北走
到了選擇的那一個時候
眼睛被蒙蔽找不到出口

我失去自己生命跟隨風
直到祢的雙手將我緊緊擁
祢話語平息我靈的波動
叫我不懼怕生命海的洶湧
我下定決心活出祢教導
縱然浪會澎湃我也會跌倒
我堅定信心向祢來依靠
獻上我微不足道的愛以回報

曾經為生活而忙
其實早已被世俗捆綁
我無法自拔身不由己
被逼向這個世界屈膝
在崩潰之際
我突然憶起
我遺忘已久
不離棄我的上帝

我會全心全意為主祢而活
我會從心裡的最深處
啟航
———————————————————-
[詞:吳兆慧,17歲 曲:魏獻祥,26歲]
音樂蒙允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作者筆記:
“在我們教會的處境裡面,多數的青少年人都是被灌輸『學業至上』的思想,或被世俗的負面影響(科技、電玩、色情、破碎家庭等等)所支配,信仰充其量只是排在第二位。所以,敬畏上帝的青少年人的心志漸漸冷淡。信仰根基不穩定、不深入,導致很多的社會問題產生,比如自殺、多角戀愛、金錢誘惑、欠債等等。我們看見這樣的問題,就製作了一部短片,配合我們教會的傳道在主日的資訊分享,希望喚醒人們去重視這些社會問題的嚴重性。最後,也因為這樣,我們創作了這首詩歌。
這首詩歌是由一位17歲的姊妹(吳兆慧)填詞的,她迫切地感受到信仰的重要性,所以就寫了這首詩歌。隨後,我(魏獻祥)為這詞譜上曲子。為了貼切地描述詞中提到的一些處境,我是以現代流行曲風來編寫的。整首詩歌的創作靈感,都是來自一部影片的故事。在短短的3至4個星期裡面,詞曲就因著上帝的感動,編寫出來了。”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章5-6節

歷程

作者:橄欖喬安
rail-journey

有句話說:上帝並沒有應許天空常藍。年前有一段時間,不管是在教會中的服侍還是在職場,我總遇到各種問題,沒來由的不順利。我和父母的關係也不是很好。我一直禱告尋求,卻好像怎麼都沒有轉機。現在我明白,這就是我要從中學習的歷程。

而我一個同事的堂妹,新聞系剛畢業,因為煤氣中毒,好不容易醒來後,智力似孩子一樣,且喪失生活能力。這也是她的歷程。

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描述了基督徒和他的妻子(女基督徒)及孩子走天路的歷程。

今天,我們也是這樣。每個人都走在生命的路上。有的在起點,有的已到終點,還有的人在途中。我們在不同的路上走著,處在不同的階段,也許有起初的熱情跟隨,也許正經歷困難,也許要面對世界的誘惑。或剛強、或熱心、或軟弱、或等待被重新挑旺。我們也面對著不同的人,有同路人,也有陌路人;有走在身旁的人,也有在前、在後的人。在旁邊的人,或許心靈相通,但也可能是阻撓者;在前、在後的人,或遇上或不能遇上。

我們走在不同的路程當中,遇到的人也在不同的路程當中。也許,我們在開始的時候遇到領路人,在剛強的時候遇到軟弱的人,在軟弱的時候遇到同樣軟弱的人…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會錯失信心被挑旺的機會。

所以,在這條跟隨耶穌的路上:
我們感恩——主給我們行走天路的機會;
我們依靠——緊緊靠主,任何時候決不單靠自己;
我們相信——即使懷抱有時,失落有時,上帝未曾撇下,也未曾丟棄;
我們相顧——肢體互相扶持,不管對方的生命處在哪個階段,或剛強,或軟弱,我們都在基督裡;或此時,或彼時,耶穌永是我們的主,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薯片的誘惑

作者:我的琪跡,馬來西亞

chips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馬鈴薯」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而它最有營養的地方就是它的皮。如果你把它連皮帶肉吃進去,對你的身體來說就非常健康。但是如果你把皮切掉,把它切成片,再用油炸一炸,撒點鹽,它立刻就會變成美味可口、又香又脆的薯片,只是營養流失,甚至還會給你的身體帶來疾病。雖然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這件事情,但當一粒烤過的「馬鈴薯」和一包美味可口的薯片擺在我們面前時,大多數人還是會擋不住美味的誘惑而選擇薯片,忘記了哪一樣才是真正對我們有益的。試探就像這樣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試探給我們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而我們卻常常忽略這一點。比如說,人犯罪是一定會有苦果的(加拉太書6章7-8節),可是我們卻常常犯罪。這或許是我們身不由己,但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因為在當時看不到後果,就不當做是一回事。

不過,試探是可以戰勝的。怎樣戰勝?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主耶穌在曠野多次被魔鬼試探,但祂勝過了一切試探,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祂說過,在我們受試探的時候,祂會為我們開一條出路,使我們能承受得住。所以,當我們遇見試探的時候,總不要輕易放棄,反而要抓穩主所給我們的應許,耐心地等候上帝為我們賜下出路。

我們沒辦法阻止試探來臨,但我們絕對有能力去選擇如何面對試探。我們可以被試探犯罪,也可以抵擋試探,並求上帝幫助我們勝過試探,那全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們牧師曾經教過我們一個勝過試探的小竅門,那就是WWJD——What Would Jesus Do(耶穌會做什麼)。當面對任何試探時,我們只要想想,如果是耶穌,祂會做什麼?那身為祂子民的我們,是不是只要效法祂就可以了呢?
希望我們一起,謹慎自守,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在每一件事上都能做出一個合主心意的選擇、勝過試探誘惑!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假如我很厭惡我的工作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非常同情那些每天去上班就像赴刑場一樣的人。有些工作就像這樣,但大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必須共事的人而非工作本身。「無論我們的情況有多糟,我們都必須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來面對各種不公、壓力以及衝突。」

如果你處於一種很糟的工作環境下,你有兩種選擇
(1)假如你因工作市場供需的問題而「卡」在目前的工作上,你必須在不好的環境中盡最大的努力。
(2)可以的話,另謀工作。

談到這裡,讓我們來看哥林多前書7章。保羅對處於第一世紀那種奴隸及主人制度下的人們說:「你是作奴隸蒙召的嗎?不要因此憂慮。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因為作奴僕蒙召於主的,就是主所釋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僕。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哥林多前書7章21-23節)。

保羅並非同情奴隸制度。事實上,他告訴奴隸們,若能以合法的手段求自由,就當去做。但是對他而言,不管是為奴或自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正如我們前面所論,聖經帶領我們到一個超越了直屬上司或董事會的層次。終究,我們所服事的是主。而且,無論我們的情況有多糟,我們都必須以討上帝喜悅方式來面對各種不公、壓力及衝突。

還有另一項選擇-到別處找工作。當然,離職、換別的工作,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解決方式。我們可以因解決了問題而真正地跳脫出來;也可以從逃避一個問題換到另一個問題。無論如何,沒有一間公司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在辭職之前,仔細思考你想離開的理由。想一想這對你的家人、教會、社區生活、個人的廉潔以及與上帝關係的影響。

「在你離職之前,仔細思想這決定對你生活的每一部份有何影響。」

假如你正面臨找工作的問題,無論你是被解雇(不管什麼理由)或是你認為自己正處於「被奴役」的情況,那麼請看「尋求更好的出路」一文可能會幫助你想透所要面對的困難抉擇。

想一想!在你的態度及行為中有那些部份需要改進?有那些問題是可經由和同事或經理以愛心當面對談而改善的?那些問題是你無法控制的?為何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禱告顯得如此重要?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讓工作適得其所

ODB_271211

你花多少時間在工作?如果一天平均八小時的話,那就是一天的三分之一。假如你一天睡八小時的話,那工作時就佔了你醒著時候的一半。若再加上通勤的時間,那麼每天至少要再加一小時左右。這些都還不包括你事前所作的準備工作以及下班後「癱瘓」的時間。若通通加在一起,便佔了生活的大部份了,不是嗎?若再將你花在想工作的時間也算在內,就更多了。倘若你是個家庭主婦或單親父母的話,那麼你似乎整天都在工作了!

當我們把一切都加起來時,可能很多人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切-至少在時間以及所投注的心力上是如此。這樣不好嗎?答案取決於我們的需要及態度。雖然我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可以反映出我們對工作態度的好壞,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花了多少小時在工作上,而是我們工作的真正理由以及在工作時所表現的行事為人。

工作何時失去控制?當我們將工作視為成就感的主要來源,並將其他的興趣都擠出生活外時-擠掉我們個人的生活、家人、朋友、教會及社區活動時-工作就成了我們的神。

傳道書的作者知道這樣的生活是何等的空虛。他說:「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道書2章11節)。想從工作中尋求自我實現,就像是在追逐空中樓閣。因為你一旦達到目標,就會發現原先所期待的滿足感只是幻夢一場。生命中有比握有更高薪、更高職位或更好的退休計劃更來得重要的事。

我們生命中還有那些部份需要我們注意?如果我們要避免太過於注重或忽略我們的工作,就需要先認清生命中其他方面也需要我們花時間。在《你的工作對上帝大有關係》一書中(導航會出版),蕭道格(Doug Sherman)和韓威廉(William Hendricks)提到,我們生命中有五大部份需要關心注意。他們將之比喻成田徑賽中的五項運動。運動員要有良好的表現必須精通跑步、游泳、騎馬、射擊以及跨欄。競賽者若只注意其中一項而忽略了其他,就無法有良好的表現。就算他只忽略其中任何一項也是如此。同樣的,假如我們要成功地活出上帝所希望的生命,就必須也致力於生命的五個層面。包括:1.個人生活 2.家庭 3.教會生活 4.工作 5.社區生活

我們如何維持這些部份適當的平衡呢?蕭道格與韓威廉也提供了一項策略,能幫助我們將工作置於適當的地位:
1.「根據五大生活部份規劃你的禱告生活」(207頁)。這有助於我們留意各個部份,並促使上帝幫助我們將之維持平衡。
2.「決定你需要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207頁)。我們需要設定工作時間,以免它耗盡我們所有的體力。
3.「設定回家時間」(208頁)。工作通常會佔用一切我們所分配它的時間。
4.「規劃非工作時段就像我們規劃工作時段一樣…。在行事曆上,我們需要…加上家庭時間、教會及事工的服事、社區的參與以及個人計劃」(209頁)。
5.「保護你情緒能量的使用……上帝不希望工作奴役我們的心靈」(209-210頁)。
6.「守安息日」(210-211頁)。我們需要在週間分別出一段特別的時間休息(一週一天或者一天一小時)。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可以休息、自省並將生活重新對焦。
7.「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及責任」(211頁)。
8.「不要光看不做……在休閒時有一項危險需要避免的,就是不要只當一名旁觀者而已」(212頁)。

想一想!你為何工作?你有沒有注意到生活所有的五個層面?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工作狂、均衡的人,或者需要更努力生活的人?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尋求更佳的出路

ODB_030412
馬克斯知道他即將面臨一項重大的改變。他上班的公司正面臨減產的危機。獲利縮水了,高層主管們也正在尋找減少開支的方法。馬克斯知道公司正在重整,他的職位將被撤換。但因為他在公司服務年資已久,所以他們將要調他去擔任另一項職務,是他並不感興趣的工作。

馬克斯利用這個機會評估了一下他有哪些選擇及未來。他聽說另一家公司有工作機會,而且那項工作和他的興趣以及所受過的訓練相符合;離家也不遠;於是他去面試,錄取後,他去了這家公司。假如你和馬克斯一樣有機會選擇職業或工作地點,你該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了。大部份的人並沒有這種機會。

當你面臨工作的抉擇時,小心不要落入錯誤的觀念中,認為所謂「全職事奉」才是最高級的工作。做一個牧師、宣教士或在福音機構中工作,在上帝眼中並不會比一些「世俗」的工作,像賣衣服、設計電腦程式或開卡車更神聖。所有滿足人合理需求的工作都是榮耀上帝的。當我們盡全力發揮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才能時,我們就大大的討祂歡喜了。

假如你正面臨不知該留在現職,或者考慮開拓另一個生涯,或是換另一個工作的抉擇,你會如何選擇呢?這通常很不容易,但是你可以將焦慮降到最低。由RBC Ministries所出版《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How can I know what God wants me to do?)的小冊子,提供了五個步驟,能幫助你明白上帝的旨意。這些步驟的每一個開頭字母正好組成了G-U-I-D-E(引導)一字。
1.尋求上帝(Go to the Lord)。假如你希望上帝能幫助你的話,你必須先和祂建立正確的關係。你必須信靠祂、順服祂並且禱告。
2.明白祂的原則(Understand His principles)。有那些聖經的原則適用於你的抉擇?
3.詳究你的選擇(Investigate your options)。你有那些選擇?它們具有那些優、缺點?這些抉擇會帶來什麼結果?你的興趣、才能和弱點,要如何與工作機會相配合?你要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率為主作工?
4.和他人討論(Discuss it with others)。和不同專業的人以及信任的朋友談一談。
5.善用你的自由(Express your freedom)。如果你倚靠上帝,並且做了各樣的分析,那就憑著信心前進吧!當你藉著讓上帝參與整個過程來榮耀祂時,主也會榮耀你。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