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靠上帝

信心,或許就是孩子相信媽媽給他買了巧克力

作者:可悅        有聲播讀:佳音

 

在自己玩了一陣兒之後,我可愛的兒子跑過來抱著我說:「媽媽,我想吃巧克力。」我說:「我們家裡有巧克力嗎?」他斬釘截鐵地說:「有!媽媽給我買了。」我說:「你怎麼知道媽媽給你買巧克力了呢?」,然後就抱著他一起去找。其實,我都不記得家裡是否有巧克力,但當我們一起去找的時候,還真發現了我之前給孩子們買的巧克力零食。看著兒子滿足的可愛臉蛋,我突然想到,這不就是孩子般單純的信心嗎——對媽媽愛的信心——因為知道媽媽對自己的愛意,知道媽媽對自己的了解,所以當他想吃巧克力的時候,就相信,家裡一定會有他喜歡的巧克力。

我自己,是否也像兒子相信媽媽對他的供應一樣,相信天父對我的愛與供應呢?

兒子相信媽媽,是因為他經歷過,也知道,媽媽愛他,每次想吃巧克力的時候,媽媽都會有預備。我經歷過上帝的愛與預備嗎?我當然經歷過。上帝首先把耶穌賜給我,解決了我罪的首要問題,讓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祂面前(希伯來書 4章16 節)。又讓我可以把所有的需要帶到祂面前,祂願意一一傾聽(腓立比書 4:6-7)。為什麼,有的時候,我活得好像祂不愛我,不會供應我一樣,去懷疑祂的愛與滿足我的能力呢?

地上的爸爸媽媽尚且會按著孩子的喜好來安排他們的每日所需,甚至不必要的零食、玩具都會盡己所能地安排好,難道上帝不比我們更愛自己的孩子,不比我們更有資源來預備嗎(馬太福音 7章11節)?

當我看著兒子時,發現他的可愛,除了自由自在地相信我對他的供應,更在於,他每自己玩一會兒,就會跑過來找媽媽,讓媽媽抱一抱,要媽媽給他講故事,每天如此。雖然他有很多的玩具,但他很是喜歡,好像也很需要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或許也就是在這些和媽媽相處的時間裡,他聽到媽媽一遍又一遍地跟他說:「我愛你」,於是才有了他那麼無拘無束的,對媽媽的愛的信心吧。

願我自己,像兒子一樣,每天來到天父的面前,聽祂說自己多麼愛我,好讓我的心,像小孩子一樣,相信祂對自己一切的關心、正在經歷的等待或掙扎都有預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在財務上信靠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Mikaila Bisson,美國

翻譯:秋雨,加拿大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從小到大,我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努力存錢以備不時之需。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給我開了銀行賬戶,之後我所有打零工和幫人照看孩子掙來的錢都存入這個戶頭。

他們說「 這些錢是用來應急的」。當時我根本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但如今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會。

幾個月前,我和一幫朋友在後院玩時把腳腕扭傷了,而且傷勢非常嚴重。

在手術和恢復的這段時間裡,當我得知此次意外受傷的花費時,如何在財務上信靠上帝成為一個真實呈現在我面前的課題。我感覺我的認識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箴言3章5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全然信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牽扯到對我們來說如此真實而又重要的金錢。面對每個月要付的房租,貸款,還有醫院的賬單,我們該如何信靠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

作為基督徒,我們該如何既在財務上信靠上帝,同時又要存錢以備不時之需?

拿到手術賬單的時候,我的內心感到的主要是害怕,緊接著是難過。在整理和消化這些情緒時,我逐漸開始明白在財務上信靠上帝真正意味著什麼。

雖然聖經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管理日常花費和理財,但在如何應對害怕和擔憂等情緒上卻給出了明確的指導 。

 

在財務上信靠上帝意味著相信祂是供應者——而非金錢。

 

我看到手術賬單的第一反應是害怕,昂貴的賬單讓我痛哭流涕, 全然忘記了我的膝蓋正在恢復之中;我擔憂,因為醫療費用高昂,保險索賠又異常複雜,我擔心我辛辛苦苦賺來的積蓄會被花個精光,一去不復返。

但耶穌在路加福音12章22-26節中教導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它,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

上帝看顧烏鴉,祂也看顧我們。

讓我能夠在拮据的生活里積攢了足夠存款來應對這次意外受傷的不就是這位上帝嘛!祂也看顧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我與戀人分手的幾周前,祂為剛到這個城市不久的我預備了心理輔導,也早早為我預備了許多的朋友幫助我渡過艱難的時刻……

禱告、指引、自己對上帝屬性的學習和認識連同以往祂對我的看顧,我知道上帝給我的一切都是美善的,祂為我預備的人生超過我的所思所想。

祂一次又一次地看顧我,因此當我面對困境幾乎要失去信心的時候,回顧祂為我所做的一切幫助提醒我無論有多難,上帝仍掌管著萬有,而且祂值得我的信靠。

 

在財務上信靠上帝意味著憂傷中仍然滿有喜樂。

 

即使深知上帝會供應一切,我心中的擔憂依然存在,因為我是軟弱的人!當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憂慮時,我會尋求輔導員、好朋友或者父母的幫助。多少次我因害怕將來而哭泣,也因為傷心而哭泣 。

大家總是跟我講可以為失去憂傷。花掉所有的積蓄對於我而言損失尤其巨大!但耶穌在詩篇34篇18節中說:「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當我為失去積蓄而痛苦時,上帝靠近我。

祂的奇妙工作讓我看見:我的家人在我需要時可以照顧我;我的醫生取消了別人的預約以便及時地幫我做完手術;我的身體很健康因此我才可以迅速康復……這一切都帶給我無比的喜樂。

儘管我的存款對我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卻是上帝在我身邊為我預備了平凡卻必要的一切所需,並幫助我在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喜樂。

在面對財務的各種難關中,全然信靠上帝依然不容易做到,但當我認清自己的感受並按照聖經的教導來處理它們時,我就能擺脫對金錢的依靠。

我曾經試圖靠著自己的能力獲取財務上的安全感,而經過此事我學會更加信靠上帝的供應和預備——即便並不總是以我所期待的方式發生。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同性戀,並非我選擇

i-didnt-choose-to-be-gay

作者:Raphael Zhang, 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被同性吸引並非我自己的選擇。

我在一個普通家庭度過了一個平常的童年。我的父母和奶奶都非常疼愛我,他們盡一切可能給我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並對我百般照顧。我有一個弟弟。但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一直都想要一個哥哥。因此,小學五六年級時,我把同班一個比我年齡大一些的男孩當做我的哥哥一樣看待。

我第一次發現自己被同性吸引是在青春期時。那時我在上初中,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我們班的一個男生。上大專時我也有類似的經歷,我喜歡上了一個同校的男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把自己定位為同性戀者。

在這方面,我沒有人可以傾訴。不能夠跟朋友講,家人更不可能。於是我開始在網絡上尋找附近的同性戀社群。果然我找到了。我現在仍然能清晰地記得我第一次跟一個同性戀者在網上聊天時那種又緊張又激動的心情。

起初,是好奇心驅使我走近這一群人。但是時間久了,我會因為孤獨而去尋找跟我相似的人。最終,我無法忍耐寂寞,於是我決定找一個伴侶。

我小學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基督徒。但是由於我從那之後就再沒去過教會,也不知道在性向方面上帝教導的真理是什麼,所以我自己錯誤地認為繼續我的同性傾向是沒有問題的,上帝不會責怪我。於是,在那之後的10年裡,我嘗試了很多方式去尋找一個同性伴侶。也很多次地陷入同性性關係的罪里。

直到幾年前,上帝為此深深地責備了我。祂讓我清楚,屈服於我的同性傾向並非是祂的旨意。從那時起,祂開始帶領我走上逐漸被醫治和追求聖潔的道路。雖然我不再將自己認定為同性戀者,但我仍然會被同性吸引。這種感受每天都困擾着我。只是我知道,我要順服上帝!不可以在這件事上犯罪。然而被同性吸引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是本能一樣自然而然。

如果我可以選擇,我一定會讓這樣的慾望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樣我的人生會多麼輕鬆!但是我不知道我能否在此生得到完全的醫治,還是要等到見到主耶穌的榮面時,我的身體和靈魂才會一同得到更新。

借用Wesley Hill(一位受同性吸引但選擇單身的基督徒作家)的話,我現在的生活是一種「潔凈和等待」的狀態。作為一個基督徒,奉主耶穌的名,藉着我們上帝的聖靈,我已經洗凈、成聖、稱義了(哥林多前書6章11節)。但我同時也在迫切地等待,等待着「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馬書8章23-25節)。

與此同時,我認為,雖然在性向上我沒得選擇,但我在其他事情上仍然可以做出榮耀上帝的選擇。我相信我被同性吸引的感受本身並不是罪,一個公義的上帝是絕對不會讓我為一個我無法自己選擇的事負責。然而,我如何應對這種感覺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我要麼順從自己的感受而犯罪,要麼因此而更加信靠上帝和尋求祂的醫治。

如果你也在為一件你自己無法選擇的事掙扎,我希望我的經歷能夠鼓勵到你,去做一個榮耀上帝的選擇!

我可以選擇相信上帝是為了我好

有一段時間我對上帝很生氣。我無法理解祂為什麼讓我被同性吸引又禁止我遵從這種感受。我覺得這太殘忍了!祂竟然把我放到如此的絕地!為此我不斷地責怪祂。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當我逐漸明白了上帝究竟是誰時,我的氣憤漸漸變成了對祂的敬畏,感恩和深深的愛。我們的聖父是一位多麼慈愛和良善的父親!主耶穌是我們多麼無私的朋友!聖靈是多麼可靠的安慰者和指引者!

我仍舊不清楚上帝為什麼允許我被同性吸引。大概只有當我親自見到祂的榮面時才能知曉。但在此之前,我選擇信靠祂的話「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我相信祂的用意是為了我好,而且祂也應許我會與我同在,共同走過難關。

我可以選擇更加信靠上帝

每當我感到被某個同性吸引,對他有不恰當的浪漫幻想時,我都會提醒自己及時將注意力迴轉向上帝。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我最大的掙扎是對付眼目的情慾。於是我求問上帝為什麼我會如此掙扎。我聽到祂說:「你的眼目四處徘徊,因為你的心沒有紮根在我身上。」

事實的確如此。每當我刻意多花時間跟上帝相處——唱敬拜歌曲,讀經禱告,以及團契聚會,我就有更多的力量轉離我的同性傾向。經過這段經歷,我明白了為什麼聖經告訴我們要「當順着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加拉太書5章16-17節)

我提醒自己「順着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着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拉太書6章8節)。每當我掙扎時,我都選擇順着聖靈而行,為了蒙上帝的喜悅和得着永生而撒種。

同時我學會了在痛苦和匱乏時尋求上帝。在上帝的指引下,我明白了在我受同性吸引的面紗下埋藏着更深的問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經歷了關係上的破碎,這致使我開始通過不健康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男性身份,並得到所需的關注和愛。(我並不是說每個受同性吸引困擾的人都跟我情況相同)。所以每當我感到被同性吸引時,我就選擇把這種渴望帶到上帝面前。求祂來幫助和安慰我,也醫治我受傷的心。我用聖經里對男性的定義來不斷提醒自己,用上帝的標準而不是世界的標準來定義自己。同時,我也求祂帶領我與男性建立健康的友誼和感情。

就這樣,因着我的同性性向,我有更多機會信靠上帝。我選擇更靠近祂和向祂尋求醫治,選擇遵行祂的旨意而不是我自己的慾望。

我可以選擇以此榮耀祂

最近,上帝讓我看到如何能夠因着我同性性向的掙扎而榮耀祂。

我遇到了好幾個同樣受同性性向困擾的基督徒。他們來找我尋求理解和幫助。對於幫助這群人我是很有負擔的,而且我非常確信,正是因為我的類似經歷,他們才願意向我敞開。

另一方面,我的經歷讓我能夠理解他們的處境。作為一個有着同樣痛苦,為同一種慾望所困擾的人,我完全理解他們的感受。這種感同身受讓我們彼此聯結,也讓我能夠跟他們分享在我的經歷中上帝教給我的一切。另外,我必須很小心地跟他們相處,掌握好界限,以防任何一個人跌倒。

在我學會了怎樣有智慧地處理這兩方面問題后,我開始幫助更多有同樣掙扎的人,指引他們更加靠近上帝。

我可以選擇抓緊上帝的話語

世界上的很多人會認為我沒有在做真實的自己,會告訴我說我有自由做自己。他們相信自由就是能夠按照我的感覺去選擇我的性向。

但是美國神學家 Erik Thoennes說「人們認為若不遵照自己的感受生活就是虛偽。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其實是對虛偽的錯誤定義。不遵照我的信仰去生活才是虛偽。按照我的信仰,而不是我的感受去活,不是虛偽,而是真實!」

上帝教導我,是祂的話而非我的感受定義了我是誰。當我持定這個真理時,我就可以不顧我的感覺而真實地活着。我就是這樣堅持做一個真實的自我。作家Richard John Neuhaus說過,「在基督教傳統中,做真實的自己意味着做上帝要求的那個你。」

對於我的人生,上帝有着最終和絕對的主權。而我可以完全信靠祂,因為祂如此的愛我,也完全有能力把我塑造成祂計劃中最好的那個我。

我可以選擇用全力來愛上帝

我常常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能夠給上帝的。我總是覺得如果我不受同性吸引困擾的話,順服祂的旨意和侍奉他人都會變得容易得多。

然而,我現在明白實際上上帝更加關心我是否有那顆給予的心而不是我能給祂多少。聖經里有兩個我非常喜歡的故事。一個是寡婦的奉獻(馬可福音12章41-44節;路加福音21章1-4節),另一個是女人拿着極貴的香膏膏抹耶穌(馬太福音26章6-13節;馬可福音14章3-9節)。耶穌高度評價了寡婦,雖然她只奉獻了兩個硬幣,因「她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馬可福音12章44節)耶穌看中抹香膏的女人的慷慨舉動,也同樣珍視寡婦的奉獻,祂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能夠把我所有的都獻給上帝,不管數量多少,祂都會喜悅。祂所要的是我能夠全心全意地愛祂和信靠祂,把我的一生都全然交託給祂,包括我的努力和我的掙扎。

在學着全然信靠主和順服主的路上,我明白了祂會指引我未來的路(箴言3章5-6節)。雖然我在性向上毫無選擇,我仍然能夠選擇信靠祂和愛祂。當我如此去做時,我的選擇會令主喜悅,也會把我帶到更深的敬拜中,讓我得到醫治,和去幫助那些有同樣掙扎的人。

我懷着渴望等待着與我愛的上帝面對面的那一天。所以我要在生活中做聖潔的選擇。希望當那一天到來時,主看着我,對我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25章23節)你把一切都獻上了(馬可福音12章44節)。你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若是如此,我經歷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上帝是值得所有稱頌和讚美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我意識到努力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時

when-i-realized-working-hard-isnt-everything

作者 :M.D Valley, 非洲
翻譯 :羅湘穎, 中國

最近,在為同一個機構工作了35年後,我的一個同事退休了。他是那種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完全把自己獻給工作的人。

我們經常會遇見那些看上去完全不在意工作的人, 但他絕不是其中一員。他對工作充滿熱情,具有競爭力,總是對公司一切事情瞭若指掌,並且辦公室的所有事情他都會參與。

我們為他辦了一個歡送會,並送給他一份禮物和一張卡片。等到第二天,一位新員工已經接替了他的位置,他的電子郵箱也從員工郵箱列表上移除開來。

說實話,不久之前我還在追隨這個同事的腳步。我把一切都獻給了工作,晚上做夢夢到工作,談論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也再無其他。我如此沉迷工作以至於我都不再期望或追求工作以外的生活。

我不再和朋友待在一塊兒,因為我一直在工作或回復郵件。我無法維繫任何一段關係,因為我總是那個最後離開辦公室的人,或總在講電話,焦急地等待某條我必須回復的信息。若有人告訴我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很重要,勸我學着享受生活,我會覺得很煩。

後來有一天,我生病了。不得不離開工作一段時間。只有一位同事給我發了一條短信,問我怎麼樣。我沒有人可以傾訴,也沒有人來幫助我。並且因為我基本忽視了上帝,我感覺自己也無法尋求祂的幫助。就在那時,我意識到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上帝創造我並不是讓我為了追求物質利益而工作,而是“好與祂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份”(哥林多前書1章9節),並榮耀祂(以賽亞書43章7節)。

在那次受啟發之後,我約那個退休了的朋友見了一次面。他告訴我,退休后他不知道該做什麼。他因為工作而離了婚,並且為了支持事業發展,他很早就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和追求。他一輩子都在趕最後期限和努力升職,並經常覺得少了他,工作中的一切都會搞不定。

但當他退休時,他意識到自己所有的辛勞都歸為一空。他很輕易地就被別人取代了。為了追求事業,他完全不再關注其他事情。他失去了朋友,家庭,以及辦公室之外的生活能力。

他說,他的錯誤是只看到現在和短期的未來。因為太專註於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他沒能有遠見,意識到總有一天他要離開那份工作。

只有在事後看,他才意識到把時間投入在家庭、朋友和信仰上要比投入在一個工作頭銜上更重要。正面地影響周圍人的生命,了解他的鄰居,服侍上帝,幫助那些迷失的人….這些會遠比月底收到一張工資單有更大的價值。

他的話深深觸動了我,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通讀箴言和傳道書,我了解到凡事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工作不能佔據我整個生活。而且若非上帝祝福我的工作,無論我怎樣努力勞動,它終將只是徒勞和枉然(詩篇 127篇)。從我過去的經驗中,我也意識到,既然上帝給了我這份工作,祂也完全可以把它拿走或者給我一個另一份工作。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努力工作——相反,聖經上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箴言6章6-11節)。但是我的目標必須是尊崇上帝高於一切。我禱告,在我做的所有事上,祂都賜予我恩典,讓我可以「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並且相信祂會加給我所需的一切(馬太福音 6章33節)。

我的安全感不在於我在哪裡或在做什麼,而是我和誰在一起。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知曉所有的停靠點,甚至終點會如何,而是信靠那位將我們的生命放在祂掌心的上帝。當我們真正學會信靠上帝,讓祂做我們生命的主時,我們將不再專註於小事,也不會只關注當下。相反,我們將學會看到更大的藍圖,並意識到我們的生命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上帝的。我們需要按照祂的方式來生活。

最近幾天,我選擇求上帝使用我來榮耀祂,用任何祂喜悅的方式使用我,讓我成為祂的手和腳(哥林多前書 12章12-31節)。我試着從全局看,而不是專註於我自己或世界認為重要的事上。

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下班——離工作越遠越好,盡量晚上7點前離開辦公室。有些時候,我可能確實需要呆到很晚,但我會確保這成為少數情況。我也開始赴朋友的約,寫作,志願參與有負擔的活動,並在教會服侍。我也向上帝保證,我不會在禮拜天工作或查看電子郵件。

做出這些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但我決心不讓我的工作成為我的上帝或偶像。我是為了蒙上帝的喜悅而生的!祂是上帝!我是祂的器皿!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我失業時上帝在哪裡?

where-is-god-when-we-lose-our-jobs

作者:Gerald Tan,新加坡
翻譯:詹啟聖,台灣

我的工作是幫助他人仲介工作。藉由這份工作,我發現到許多人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都會面對到各種不同的挑戰。最常見的挑戰包括:雇主持續的回絕,工作技能的錯置,以及缺乏團隊合作技巧。

今年,我的國家面臨着經濟成長遲緩的情况,許多企業也因為獲利遽降或債務累累而倒閉。當然這也就造成許多人失去工作,以至於我經歷到前所未有的大量被裁員個案到我們公司來尋求求職的幫助。

我發覺當人失去他們的工作時,影響他們的不僅僅是經濟層面,而是經常連帶會讓他們感覺失去生命的目標、個人的身份、乃至於社會地位。

就以我的一位客戶彼得(化名)為例好了。數十年來,彼得一直都在跨國企業的區域供應鏈工作。每個月五位數的收入讓他可以撫養兩個青少年兒子、他的家庭主婦妻子、以及高齡的母親。另外,彼得還是一位基督徒,並且都會固定與家人去教會。但不幸的是,在他原本服務的公司2016年被另一家公司併購後不久,他被裁員了。突然之間,他穩定的收入來源中斷了。儘管他後來一直都有努力求職,但仍然沒有找到。

因此,一向開朗的彼得慢慢變成一個憂鬱、深居簡出的人。他經常抱怨他的前雇主,並且總是責怪政府沒能讓他有工作機會。他甚至抱怨那些想幫助他的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也迅速惡化。最後,他患上了憂鬱症——失去工作完全摧毀了這個人。

彼得的遭遇提醒了我當年以色列人的處境。在耶利米書中,我們讀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及他的大軍侵襲以色列。這是上帝對悖逆的以色列人的嚴厲懲罰。因此,以色列人失去一切,也失去上帝原本祝福賜給他們的土地。他們被巴比倫人遷移到異地之後,只能終日悲嘆,希望能夠重回故土。

然而上帝聽見了以色列人的禱告,並對他們顯現慈愛。透過先知耶利米,上帝承諾將會解救他們,只是要先等待70年。同時,祂也教導以色列人要重新信靠祂,禱告並且在他們寄居為奴之地生養昌盛(耶利米書29章)。

雖然以色列人遭受到的困苦與我們現今不同,但對於我們面對生命中無預期的低潮卻是一個很好的提醒——遇到困難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抱怨上帝,就如同以色列人一樣嗎?

當面對困難時,我們很容易就會失去盼望,責怪上帝,抱怨所有人、事、物。當我們專注在我們自己的問題時,我們就很容易削弱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主權。在面臨試煉的時候我們會將問題給無限放大,而且還容許這些試煉將我們的生命搞得天翻地覆。但上帝其實早已一次又一次顯示,祂對祂的子民永遠信實。所以與其專注於我們生命中的難處及掙扎,我們更應該定睛於上帝,相信祂那至高的權能及計畫。

另一位基督徒客戶約翰(化名),也遭遇到和彼得類似的景況。在從事物流業超過30年之後,2015年他被裁員了。如同彼得一樣,他也有未成年子女、太太也是家庭主婦。但約翰與彼得不同的是他在面對這個情況時的反應。在辛苦的求職過程中,約翰始終相信上帝。即使一次次被拒絕,他仍然對上帝保持信心保持盼望,並且更努力的祈禱。他也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在失業的十個月期間一直保持信心以及正面的態度。最終,工作機會出現了。約翰現在成了多家私人訓練學校的訓練員。

所以,對於失去工作,財務上出現困難的朋友,讓我們繼續堅信和尋求上帝,相信不論要花費多久的時間,祂總是會支持我們,帶領及幫助我們重新開始回到正常。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