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傳道書靈修

傳道書靈修| 人生大事你聽誰的?(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12章8-14節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誡: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一個朋友曾問過我:「為什麼你們基督徒總是愛插手彼此的事?」她的一個基督徒同事最近在考慮和是否約會某位女生,之後問了他團契小組的看法。在考慮了他們的建議後,他決定不和那個女孩約會了。

我的朋友為他的團契小組成員不支持他而震驚,甚至有點惱火。在她看來,基督徒們似乎覺得自己有權決定別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她不明白為什麼她那個同事會讓別人勸他放棄他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能理解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最高權威,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但聖經告訴我們,「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3章7節),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正如傳道者在整個傳道書中一再重申的,生命是「虛空的」——在希伯來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煙」或「霧氣」。它表明,生活像煙一樣讓人難以把握和理解。有時,就像 「當你被困在濃霧中,你不可能看得很清楚」一樣。

任何一個在濃霧中開過車的人都知道,我們自己的車發出的燈光往往不足以幫助我們看清前方的道路。同樣,來自我們內心的「光」也不足以帶我們度過生活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在經歷了幾段我明明知道是不明智的關係之後,我才在痛苦中學會了這一點。在肉體的慾望、童年創傷的痛苦和自我毀滅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下,我做出的決定讓我深受傷害。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傳道書中的傳道者建議我們「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13節),而不是依靠我們自己的智慧來做生活中的決定。

然而,即使按我的方式行事帶給了我痛苦,但要悔改並選擇走上帝的道路仍然不容易。就像「刺棍」(牧羊人用來放羊用的帶刺棍子)和「釘穩的 釘子」(11節),上帝的命令是刺耳的。那些教導我放下偶像(歌羅西書3章5節)和「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希伯來書12章1節)的經文直指我生命中那些自己不願意放棄控制的部分。選擇聽從上帝意味著放棄那些已經成為我安慰和安全來源的人,即使他們正在把我從祂身邊帶離。這意味著我將要進入一個孤身一人的未來,這痛苦讓我感覺無法承受。

但一位屬靈長輩明智地指出,儘管最初服從上帝會很痛苦,但我必須相信祂是美善的。祂是拯救人的光,祂的命令會使我走在通往生命的道路上,並使我飄泊的心歸回原位。她說的對。聽從上帝那賜予生命的命令給我帶來的喜樂與平安,遠遠超過了獨處的痛苦。

我希望我的朋友最終會明白,有時我們需要智者的忠告來幫助我們服從上帝的命令。就像傳道者一樣,他「又默想,又考查」什麼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9-10節)。讓我們珍惜將我們指引回真理的明智忠告:只有上帝才能讓我們不迷失在人生的迷霧中。

問題反思:

 

1.當你要做重大人生決定時,你是否會尋求智者的建議和意見?為什麼或者為什麼不呢?

2.你所作的決定是否與上帝的命令相違背?求主鑒察你的心,(詩篇139篇23節),查驗你的心思和動機。你的決定是出於焦慮和生命的破碎,還是出於敬畏耶和華?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傳道書靈修| 當記念造你的主,就是現在!(有聲中文)

 

作者:Daniel Hamlin,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12章1-7節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返回。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

「你願意和我一起禱告嗎?我們沒有別的可以做的了。」我聽到Paul的聲音在顫抖。我認識Paul大半輩子了,這是我見過他最脆弱的時候。他的愛人在醫院裡,他正在消化所有可能的後果。但是在不確定和恐懼中,他想禱告。

認識Paul時,我還是一個易受人影響的青少年,而他20多歲。他教會我如何閱讀海洋圖和天氣預報,幫助我提升衝浪的能力——並帶我開啟了人生的第一次衝浪之旅。他擅長衝浪,並帶領著一個青年人的查經小組。他那有趣的靈魂和他對上帝的熱情使我印象深刻。他旅行,衝浪……他似乎總是很享受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他熱愛上帝,有樂於助人的熱情,這與我當時仰慕的許多衝浪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更重要的是,Paul的一生為我作了一個榜樣,讓我看到什麼是「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記念造你的主」(1節)。我從他的生活方式中看到了這一點。他每天都讀聖經,他經常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禱告。他做決定從來不是基於當下的流行,而是基於上帝的話語。他向我展示了與上帝建立關係、學習祂的話語並與祂保持坦誠對話的價值。

當我們繼續閱讀《傳道書》第12章時,作者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生命既脆弱又短暫——這是我們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人很容易忘記的。傳道者警告說,「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銀鏈折斷,金罐破裂」(5-6節),要趁此之前「記念造你的主」。這些,以及上下文,都提醒我們,沒有人能免於衰老,也不能逃脫衰老帶來的痛苦。我們不應該等到年紀大了,或者生活出了問題才與造物主建立關係——我們應該在麻煩到來或是我們的「塵土仍歸於地」 (7節)之前,也就是現在就記念祂(即使現在我們還年輕)。

在Paul的一生中,我見證了聽從這個建議的好處。自從我認識他以來,他一直把與上帝的關係放在首位。在我認識他大約20年後,當他面臨著他最大的考驗之一時,他想要禱告這一點對我來說並不奇怪。當我們交談時,我能聽到Paul聲音中的痛苦,但他的平靜卻也讓我驚訝。他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他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他也沒有驚慌失措。他沒有埋怨上帝,而是選擇在不確定之中相信祂。很明顯,他堅定的信心使他在暴風雨中仍有平安。

Paul和他的愛人最終渡過難關,並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看到,與主同行,尤其是從幼年起,能使我們即使在遭遇患難的時候也能振作起來。Paul活出來的「記念造我們的主」的一生是一個無論環境如何,都有平安的一生。這是一個知道詩篇130篇7節中真理的生命,「……你當仰望耶和華,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問題反思:

1.你生命中有認識誰是很好地活出了敬畏上帝的生命的人嗎?他或她的生活中有哪些品質鼓勵過你?

2.在你目前所處的人生階段,有哪些實際的舉動是你可以開始去做或更多練習,好幫你「了解你的造物主」的嗎?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傳道書靈修| 傷人的話(有聲中文)

作者:Chong Shou En, 新加坡

翻譯:小七,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10章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並且愚昧人行路顯出無知,對眾人說他是愚昧人。掌權者的心若向你發怒,不要離開你的本位,因為柔和能免大過。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牆垣的必為蛇所咬。鑿開石頭的必受損傷,劈開木頭的必遭危險。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處。未行法術以先蛇若咬人,後行法術也是無益。

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他口中的言語起頭是愚昧,他話的末尾是奸惡的狂妄。愚昧人多有言語,人卻不知將來有什麼事,他身後的事誰能告訴他呢?凡愚昧人,他的勞碌使自己睏乏,因為連進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邦國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樂,你就有禍了!邦國啊,你的王若是貴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時吃喝,為要補力,不為酒醉,你就有福了!

因人懶惰,房頂塌下;因人手懶,房屋滴漏。設擺筵席是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錢能叫萬事應心。你不可咒詛君王,也不可心懷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詛富戶。因為空中的鳥必傳揚這聲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說這事。」

 

成長過程中,日常磨擦以及偶爾的爭風吃醋對我們兄弟姐妹四個來說並不陌生。

但我一直記著一個特殊事件。當時有一件小事讓我覺得很不公平,所以我反應過激,並且在不了解整個事實的情況下開腔。我覺得我做了比姐姐更多的家務卻沒有得到肯定,也因此決定向母親表達我的想法。

在咆哮的中途,我突然意識到之前存在於我腦海中聽起來很公正的話其實又愚蠢、又不真實、又狹隘。等到我說完最後一句時,我就已經開始後悔了。

我仍然記得當母親跟我解釋我說的情況並不屬實,她沒有偏愛姐姐時,她看起來很受傷。

我知道我傷害了我的母親,也為此感到羞恥和不知所措。

在我生活的其他階段也有著類似的經歷。這讓我看到我的內心容易受到矇騙,易做出衝動反應,也讓我看到自己需要智慧。

在傳道書10章2節中,我們看到智慧人與愚蠢人之間的對比:智慧人的心在右邊,或理解為「走正路」,而愚昧人則相反。傳道者在本章中繼續詳細描述了愚昧人的生活方式——他缺乏理智(第3節),充滿無知(第15節)並且懶惰(第18節)。

此外,愚昧人讓大家都看到他有多愚昧(第3節)。他的話語很多,卻毫無用處(第14節),只會毀滅自己(第12節)。相反,智慧人卻口出「恩言」(12節)。

那麼,用智慧去行事看起來是什麼樣的呢?尤其是在一個充滿不公,常常把愚昧人擺在高位的世界中?

我們通常將「智慧」與知識,智力和洞察力聯繫在一起。但是箴言9章10節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而「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詩篇14篇1節)。智慧人則對上帝充滿敬意,這告訴我們要順服於上帝在聖經中顯明的旨意。

這意味著當我們陷入一場激烈的衝突或不公正中時,要選擇按照上帝的話而行。許多年後,我可以回顧過去,並看到經文教導我的「禁止嘴唇」(箴言10章19節)、「慢慢地說」(雅各書1章19節)的智慧對我有多大的幫助。

在我很想用不耐煩或憤怒的話語對付別人的時候,我很感激聖靈幫助我剋制住我的口舌,取而代之的是讓我給出一個溫柔的回答(箴言15章1節),而這樣的回答幾乎每次都可以消除怒氣。

這些例子幫助我下定決心拋棄愚昧並且明智地生活。正如傳道書10章6至7節中所講的那樣,用智慧來行事並不總是意味著我們一定會得到別人的祝福或避免痛苦,但是上帝的話語卻承諾我們,這樣做會帶來極大的祝福。

因此,無論是我們說的話語和說話的方式,還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或者重要的人生決策,讓我們都從聖經中尋求智慧並將其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吧。

問題反思:

 

1.想一想某次你在情緒激烈時的愚蠢表現。回過頭來想,你覺得當時你可以採取哪些更明智的做法?

 

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你用智慧來行事?列出這些領域,並在禱告中向上帝交託。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傳道書靈修| 你在爭什麼? (有聲中文)

作者:Annie Caldwell,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李小蕊,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8章

“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當如此。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不要固執行惡,因為他凡事都隨自己的心意而行。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說:“你做什麼呢?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他不知道將來的事,因為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這一切我都見過,也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時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

我見惡人埋葬,歸入墳墓,又見行正直事的離開聖地,在城中被人忘記。這也是虛空。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罪人雖然作惡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然而我準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惡人卻不得福樂,也不得長久的年日,這年日好像影兒,因他不敬畏上帝。

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上帝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

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晝夜不睡覺,不合眼的。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

“我決定不爭了。”

媽媽的話裡滿是放棄。我睜大眼睛呆呆地坐了好幾秒鐘才做出回應。

去年,我爸把我媽告上法庭,爭論她該何時開始分取他每月的退休金。他想推遲12年前法院在離婚協議中確定的時間表。我媽媽沒有去法庭跟他鬧,而是選擇了和解。

我知道這意味著她將失去數年的經濟支持——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越來越依賴這些補充收入。這同樣也意味我爸不公平地得逞了。

當我追問我媽不去爭的原因時,她坦言去爭會帶來太多的痛苦,根本不值得。她寧願邁出信心的一步,選擇不去爭。上帝給了她平安,向她保證祂才是她的供養者——而不是我的父親,也不是退休金。

當我仔細思考了我父母之間的不公平時,我可以認同傳道書第八章中傳道者不樂觀的看法,他在書中哀嘆說,惡人往往是得到獎賞的人,而不是義人( 14節)。所以我覺得奇怪的是,傳道者還是得出結論:即使是這樣,那些敬畏上帝的人終久必得福樂(12節)。雖然正義似乎會讓我們的處境比惡人更糟,但他說這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但怎麼會呢?

看著我父母的官司,我有了新的視角,讓我理解了對那些敬畏上帝的人來說“更好”是什麼樣子。在我媽媽的例子中,她依靠上帝的供應、盼望和承諾,而不是相信金錢會給她帶來安全感。正因為如此,她的狀況才更好。

這個看似簡單化的結論,在我看了我父親接下來的變化後變得更有說服力。我的父親在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之後,仍然心懷怨恨,不滿足,正忙著準備再打一場官司以爭取更多。

我開始思考,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一生去糾正某些境況。儘管我可能知道在爸媽的這件事裡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但上帝的想法可能不同。無論法院做出了有利於我父親還是母親的判決都無法治愈22年艱難婚姻留給他們的深深創傷。

比起當下的公義,我更希望上帝能使用這不公平、困難的情況,完成更大的計劃——也許可以幫助我的父母完全轉向祂、尋求他們渴望已久的安慰和了解。

在我們等待上帝的時候,可能會最後得到不公平的結局。在這樣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我們的恐懼和挫敗感交託給上帝,祂愛我們,即便在看起來毫無希望的境況裡,祂也使我們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而謙卑地信靠上帝,就是我們最好的狀態。

問題反思:

1.你覺得對於那些即使面對不公也敬畏上帝的人,事情會如何“變得更好”?

2.你現在是否在等待上帝來幫你翻轉生活中不公平的狀況?當你信靠祂時,今天的經文如何給你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傳道書靈修|這不公平!(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3章16-22節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我心裡說:“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如果我有一件事是你應該了解的話,那就是我是一個討好人的人。所以,當我的前任上司突然對我產生反感時,我的情緒開始一落千丈。她開始嚴厲地對我說話,強迫我重做我的工作,並不斷在我所說的和所做的事情中找茬。她還發憤怒的短信給我,甚至深夜打電話給我的編輯抱怨我。

面對每天情緒和言語上的虐待,我開始感到筋疲力盡,並向上帝呼喊:“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才會這樣?為什麼我要被這樣對待?”

當然,受到不公平對待並不是一個新現象(正如我媽媽所說:“生活就是不公平的,接受現實”)。在傳道書3章16節中,傳道者指出了不幸的事實,“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但上帝的話並不止於此。傳道書肯定了上帝在不公之中仍然掌權,祂藉著不公來向我們揭示我們作為人類的局限性。傳道者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說明我們在做不公正的事時就如野獸一般,並且會像野獸一樣死去(18-21節)。除此之外,所羅門還提醒我們,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17節)。

知道了這一點,我學會了將我的仇恨交給上帝,相信上帝的主權和判斷力。現在,後事之見,我明白了上帝是如何利用這種不公正的情況來拉近我和祂之間的距離,並把別人也引向祂的。

我當時有機會和一位同事共進午餐,她也面臨著同一位主管的不公正對待。最後我們聊了很久,我甚至為她做了禱告。那以後,她離開了公司,但她拜訪了我的教會,我們偶爾見面,互相代禱。

更重要的是,這段面對不公的經歷,讓我對上帝的屬性和供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恩。例如,我的上司給了我一個很差的績效評估,結果導致我的薪水被大幅削減。奇怪的是,當我被告知減薪時,我並沒有感到震驚或憤怒。相反,我感受到了主的平安、安慰和恩惠幫助我完成那次對話。

當然,有時我也會覺得我的處境太不公平和不公正了。然而,當我想到公正的審判者上帝看到了我在祂面前所做的和我的內心時,這些苦毒常常很快就過去了。這促使我繼續盡我最大的努力工作,並為我的主管禱告,完全確信和相信上帝永遠與我在一起。

雖然每天面對我的上司仍然是非常痛苦的,但上帝在每一次我與她見面時都賜予了我恩典與平安。祂最終為我鋪平了離開的道路:不到一個月,我就被調到了另一個部門,在那裡我有了一位和善的主管。六個月後,人力資源部開始調查我的前任主管,她隨後被分配到另一個職位。

學會在不公面前相信上帝,使我從拒絕寬恕、懷恨在心和尋求報復的重擔中解脫出來。相反,祂的話教導我選擇更好的:讓我的天父喜悅,感謝祂,在生活和勞碌中喜樂——不論我在地上的主管是誰(傳道書3章22節)。

問題反思:

1.通常你會如何應對不公正的對待?從今天的經文中,你能找到什麼真理幫助你放棄報復,相信上帝會來審判各樣事務(17節)?

2.你是否面臨任何似乎超出你控制的不公正的對待?把它們列下來,帶到上帝面前祈禱。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傳道書靈修| 把握生活中的簡單快樂(有聲中文)

 

作者:Karen Pimpo, 美國

翻譯:Julia , 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 2章18-26節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手。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上帝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唯有罪人,上帝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上帝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在很多方面,Scott都是一個典型的戶外愛好者——強壯,留著鬍鬚並有著燦爛的笑容。他熱愛大自然,愛家人和上帝,他充滿激情地追求著這些事物。Scott把家安在了美國阿拉斯加美麗的曠野之中,一個僅有五千人口的小鎮。他18年來都經營著自己的生意,並非常努力工作。

他突然離開人世時僅有五十七歲,留下了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妻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孫子。他的離去令家人十分悲痛,他的家人和朋友們感覺似乎隨著他的離世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但當人們在他的追思禮拜上分享有關他的回憶和彼此鼓勵時,卻感到悲喜交雜,福音在他的人生中不斷被重複著。

「他是一個強壯的人卻也是一個軟弱的人」,他的一個朋友說到,「他身體上很強壯但他可以完全依靠上帝並不覺得羞愧。」

「他是個很好的領受者 」 另一個朋友說到, 「無論上帝給予他什麼,他都能完全敞開地去領受,他珍視自己在阿拉斯加的家和家人。」

「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第三位朋友說到,「但他完全信賴主。他總是能開懷大笑並找到生活中的喜樂。」

他們沒有談論Scott在生意上的敏銳或職業上的成就。他們沒有談論他所累積的財富或者那些他給予了他人的財富。他們談論著他的喜樂,他的慷慨和他愛上帝的方式。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個朋友都向會眾發出了接受基督成為救主的邀請並說到 「如果科斯特在這裡,在你沒有聽到福音之前他是不會讓你離開這裡的。」

有一句19世紀的古老諺語這樣說:「裹屍布上沒有口袋」。它的意思是當人死了以後,沒有什麼是可以從這個地球上帶走的。同樣的,傳道書的作者也提醒我們「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傳道書2章21節)。這聽起來像一場毫無意義的悲劇,很容易讓我們陷入絕望。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奮鬥的嗎?如果我們為之努力所得的一切都將在我們離開之時留給其他人?我們註定要過悲傷痛苦的生活嗎(傳道書2章23節)?但傳道書也為我們提供了盼望——有一個人我們可以在祂那得到滿足。

對那些討上帝喜悅的人(傳道書2章26節)來說,這個地球上易逝而有限的事物可以帶來巨大的喜樂,因為它們是來自無限上帝之手的美好恩賜。我們有理由從吃、喝中找到滿足並從我們的「工作」中得到滿足——無論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什麼和進入怎樣的關係中。我們不是在「捕風」而是在上帝給予我們的人生中找到滿足。

Scott的遺產是他對上帝的完全信靠和依賴。正因為他完全仰賴上帝,才因此被祝福擁有傳道書作者所說的那種「智慧,知識和喜樂」。Scott知道,成就、財產和人生的勝利在永恆的光中都會黯然失色。但是因著他的信心,他能夠全然地去愛他周圍的人並把握住生命中簡單的快樂。他榮耀了上帝並在吃、喝以及工作之中找到了喜樂。你可以怎樣活出相同的人生狀態呢?

問題反思:

 

1.你希望在死後被人們紀念的是什麼?在接下來的兩周里你可以做一件怎樣實際的小事來投資在你的願望上。

 

2.思考一些可以持續幫助你「把握生活中簡單快樂「的事情。你可以怎樣安排出更多的時間來實踐這些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傳道書靈修| 當死亡突然降臨(有聲中文)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譯:Abb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2章12-17節

「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做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我很少會為陌生人哭泣,其中有一次是在兩年前。他比我大四歲,和胃癌鬥爭了整整一年後,剛剛去世。

第一次聽到Nabeel Qureshi這位從前是穆斯林,後跟隨基督的巴基斯坦裔美國基督徒護教家,是在他早逝的兩年前。當時一個朋友向我介紹了他的一本書。當我更多地閱讀和觀看關於他的資料和視頻時,他對福音那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都堅定不移的承諾深深地鼓舞了我。同時我也感動上帝興起了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口齒伶俐的人,為祂到百姓中去,特別是穆斯林群體。

所以得知他沒有康復,30出頭就英年早逝時,我生出了諸多困惑。為什麼是現在,他還那麼年輕,才剛剛成家?為什麼是現在,他的事工正處於巔峰時期?為什麼會是他,這個用激情和信實為福音獻身,成為這一代人傑出榜樣的人?

或許這些與傳道者在看到智慧人與愚昧人遭受同樣的命運(14節)時所產生的困惑相似。在傷口上撒鹽的是,他看見一切事,一切人——智慧人與愚昧人,終將被忘記(16節)。這些嚴酷的現實使傳道人得出結論,他「恨惡生命」(17節)。

我們中的大多數可能都在人生的某個時刻經歷過這種失望。也許我們一直努力過敬虔的生活,卻發現自己正與使人身心衰竭的疾病作鬥爭。或者我們難以接受某位信心巨人的突然死亡。或許,我們真的無法理解,那些漫無目的地揮霍生命的人為什麼看起來能安然無恙地度過人生。

鑒於這些情景,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思想,追求智慧或善有什麼好處,因為最終,我們都將逝去,且被遺忘。

同時,傳道者也承認智慧是有益處的,甚至說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13節)。因為在光明中,你可以看到要去的地方,避免危險或陷阱,但在黑暗中,你只要稍不小心就會跌倒(箴言4章18-19節)。

當我們對比那些停下腳步、遵循和運用聖經智慧行事的時候與我們魯莽地處理人際關係和資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同意,前種方式通常幫我們避免令人心痛的後果,並保證我們的安全(箴言3章23-25節)。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智慧生活的益處與傳道人好像得出的壓抑結論:既然我們最終都會死,為什麼還要活著(14節)?正如聖經其他部分告訴我們的,我們應該繼續生活,因為生命並非在地球上終結。

也許這正是Nabeel不顧「命運」而堅持下去的原因。儘管他感到身體的痛苦和心裡的悲傷——因為不得不離開他所愛的人,但鋼鐵般的信心使他一直專註在YouTube定期更新播客傳揚耶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為他知道,一個更大的永恆的獎賞在等著他。

 

問題反思:

 

1.回想一次你使勁全力,但最後所有努力似乎毫無意義的經歷。即使你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你在整個過程中體驗到什麼明智行事的好處了嗎?

 

2.當你感到絕望,或在你做到最好還不夠的時候,哪段經文或聖經真理可以提醒你我們為什麼而活?有什麼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你隨時找到這段經文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