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創造

靈命日糧 :天上的讚嘆號!

讀經:讀經:列王紀上8章22-30節  

在2011年8月,美國太空總署發佈了一張來自哈伯天文望遠鏡的合成照片。看到照片的人都不禁莞爾。照片上有兩個星系碰撞在一起,撞擊處看起來仿若天上的 驚嘆號(!)。我讀到最新的統計說,宇宙中有千億個能被觀察到的星系。每個星系有數千億個星球,而且還有更多的星系有待發現。

當我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看到那張照片時,不禁想到宇宙偉大的創造者。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篇1節),但祂比自己所造的穹蒼更偉大。所羅門王建造 了聖殿,要作為上帝的居所,但之後他禱告說:「上帝真的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能容納祢,何況我建造的這殿呢?」(列王紀上8章27節,新 譯本)所羅門王知道如果無邊的天際,尚且不能容納上帝,他所建的殿宇當然也不足以讓上帝居住。

上帝的偉大,遠超過 [....]

靈命日糧 :來自火星?

讀經:讀經:約伯記38章4-18節  

「從火星來的微生物掉落在很久以前的地球上……,而那些微生物的後代仍然在這裡,那就是我們。」這是一位天文學家對生命起源的推測,他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源自火星。

有些科學家想從外太空找到地球的生命起源,而非相信聖經提到的上帝創造人類、動物、植物。但不利生存的火星又怎麼會有這所謂的微生物呢?地球是上帝創造的,是獨特且唯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是上帝將所造的各種活物放在此處,問題是為何接受這想法這麼難呢?

當人們難以接受人的生命源自上帝時(創世記2章7節),其實,他們選擇了相信另一個奇蹟,就是生命沒有起源。也許他們應該接受約伯得到的建議:「約伯啊,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上帝奇妙的作為」(約伯記37章14節)。也或許他們應該試著回答上帝的問題:「 [....]

靈命日糧 :完美創造

讀經:讀經:詩篇139篇1-16節  

小時候,身邊的人經常會問我:「你為什麼會這麼笨?」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激勵我做得更好。直到我進入青少年時期,我才發現這句話對我的影響有多深。那時,只要聽見後面有人說:「笨!」我就會立刻回頭看,以為他說的是我。

認識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讓我了解到,上帝按著祂的形象造了我(創世記1章27節)。我並不笨,因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上帝宣告祂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創世記1章31節),而詩篇也提醒我們是「巧妙的受造」(詩篇139篇15節)。

詩人大衛描繪上帝是如何深切地了解我們每一個人:「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篇1-3節)

我們 [....]

靈命日糧 :萊特之舉

讀經:讀經:創世記1章1-23節  

在1909年的9月29日,有個年輕人乘著一個如箱形風箏的奇怪玩意兒飛行。當他越飛越高時,便調整操作桿,讓他可以飛經紐約港口。人們都驚奇地仰望,港口邊的船隻也鳴起汽笛以示慶祝。靠近自由女神像的群眾更驚嘆地歡呼,為維爾伯.萊特飛向天空的創舉而歡呼喝采。

早在六年之前,維爾伯的兄弟奧維爾就已經駕駛了第一台飛行器。為何兩兄弟如此熱衷於飛行呢?奧維爾解釋說:「想飛的慾望是從老祖先傳承給我們的……他們看著鳥兒能自由在空中翱翔,高過一切障礙物,全速暢行,心中好生羨慕。」在設計他們的飛行器之前,萊特兄弟也花上了好長的時間研究飛行的鳥類,從中獲得靈感。

在創世記中,我們讀到「起初上帝創造天地」(1章1節)。然後上帝說:「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 [....]

靈命日糧 :感恩的心

讀經:讀經:詩篇19篇1-6節  

我幼年時崇拜的英雄是美國拓荒者大衛‧克羅(Davy Crockett)。在他的傳記《大衛克羅傳》中提到,有一次他看見一個美景,使他不由得頌讚造物主。作者如此寫道:「小叢林後方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茂密蒼鬱而美麗,在花朵的裝飾下顯得明艷照人,就連非常理性的克羅上校,都因此不由自主地頌讚造物主。當他騎在馬背上,著迷地注目著這景色,歎道:『主啊,禰為世人所造的世界何其美!而人們又是如何回報禰的呢?他們甚至都沒有心存感激。』」他認知到人應以感恩回應創造主手所做的工,而大部分的人卻常忽略或漠視這件事。

詩篇作者寫道:「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篇19篇1節)。當我們正確看待上帝的一切所造,應該不只是讓我們驚嘆,更是激發我們敬拜、頌讚上帝,一如詩篇作者。

< [....]

靈命日糧 :美麗瞬間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40章6-11節  

按一下快門,就能捕捉到永恆時間裡的美麗瞬間。夏末時分,陽光照射在浪花上,拍打到岸上的海水閃爍著萬點金光。要不是我的朋友帶了相機到那裡,這不受人注意的浪花,就會像其他許多稍縱即逝的美景一樣,只有上帝能看到。

無人能想像有多少波浪會捲上密西根湖岸邊,但我們知道每一朵浪花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浪花一般,上帝也從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創造出絕倫的美感。祂用水和空氣造出奇妙的自然美景。我們雖然可以欣賞到祂在天空、陸地及海洋的畫廊,但大部分的世間美景是人看不到,只有上帝才看得到的。

上帝用另一個畫廊來展現祂的榮美,那就是人類。我們也是從平凡的塵土所造出來的(創世記2章7節)。但祂卻在我們身上加入了非凡的成分──祂的氣息(7節)。就像海裡的浪和野地的花(以賽亞書40章6節),我們 [....]

靈命日糧 :大自然之書

讀經:讀經:羅馬書1章18-24節  

蘇格蘭裔美國人約翰慕爾(John Muir)(1838–1914年)的父親是基督徒,在他成長的歲月裡,他的父親極重視聖經經文背誦。據說慕爾在少年時,就可以背誦整部新約以及許多舊約經節。

年輕時,慕爾就深愛上帝創造的大自然,認為這是認識上帝的泉源。歷史學家丹尼斯威廉(Dennis Williams)說,慕爾稱上帝所造之物為「大自然之書」。在荒野研究時,慕爾所看到的是直接由上帝之手所造、未經人類文明所破壞的大自然。他後來領導森林保育運動,參與許多美國國家公園的成立工作,包括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紅杉國家公園,以及雷尼爾山國家公園。

為了培養兒童、青少年在屬靈上的興趣,首先應該讓他們專注於聖經的研讀。但是我們也可以把他們帶到戶外,讓他們沉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