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婚姻的意義

我們為什麼把初吻保留到婚禮?

作者:Sarah Tso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佳音

 

今年元旦,當我踏上婚禮的紅毯時,心中充滿了期待。我的未婚夫Kaizer站在聖壇旁。 我們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時刻——我們的初吻。

這對我們來說是件大事,因為我和Kaizer首要愛的語言都是「身體接觸」。 所以,當我們剛決定在一起時,我們就約定一起牢記下面這三件事,這樣我們就可以彼此相愛,同時遵循上帝對婚姻的設計。

1、 信靠《聖經》關於性和婚姻的教導

《創世記》第二章講述了人間的第一次婚姻。 上帝把夏娃帶到亞當面前後,亞當驚嘆於她的美麗並且「二人成為一體」(2章24節); 「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2章25節)。

赤身露體完全彼此坦誠,卻並不羞恥,這是上帝為婚姻設計的美麗部分。 身體上的親密是上帝為已婚夫婦創造的(哥林多前書7章2節,希伯來書13章4節),好幫助夫妻彼此建立感情,堅持對彼此的終身承諾。

聖經的這種觀點與我們在世界上看到的情況完全相反。在世界上,性已經成為所有人的選擇,無論是用來建立感情,還是用來試婚。

如此,只有在婚姻里才能享有性生活似乎是一種制約,因為它「剝奪」了男女雙方「真正了解」對方的機會。 但我們也知道,婚外性行為也會給人帶來不滿、複雜的狀況和後果。

鑒於「身體接觸」是我們首選的愛的語言,我和Kaizer知道,哪怕只是一點點接觸,都會讓我們想要更多、更多——並且會使得我們如基督徒作者Marshall Segal在他《尚未結婚(Not Yet Married)》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被席捲到更深、更強的情感與激情狂潮當中」。哥林多前書6章12是一個有用的指導原則:「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

既然節制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加拉太書5章23節),我們也被提醒要依靠聖靈來控制我們的情慾和私慾,相信這是上帝所喜悅的。

 2、在戀愛初期就設定身體界限  

我很早就知道身體接觸會給我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記憶,這促使我甚至在開始一段戀愛關係之前就設定了身體上的界限。

我們的文化非常強調感覺和快樂——做任何讓你感覺好的事。這給戀愛關係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為情侶們會感到壓力,要保持「快樂的荷爾蒙」和「感覺良好」,這使得身體親密接觸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然而,這樣做會使情侶們對任何關係的危險信號視而不見,可能會為不健康的婚姻或痛苦的分手鋪平道路。 正如網路廣播節目《合上帝心意的約會101(Godly Dating 101)》的主持人Tovares Grey所說,身體親密接觸時釋放的荷爾蒙會產生「護目鏡」,讓雙方看不到對方的缺陷。 這種「眼鏡」在婚前關係中是很危險的,因為雙方此時應該努力評估他們是否適合對方。

Kaizer和我在一起之前,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會在身體上掙扎,所以我們認為設置更高的身體界限會更好,更安全,同時我們也記住這隻有通過上帝的幫助才有可能實現。

所以我們同意只牽手和短暫的擁抱,親吻和其它更多的留給婚姻。為了減少誘惑,我們還確保約會是在公共場所進行,而當我們在家裡見面時,也確保有其他人在場。

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擔心虧待對方、沒有以我們所知道的最好的方式愛對方。我對Kaizer坦白了我的掙扎——當我不能觸摸他時,我會覺得不自在。 他也有這樣的掙扎,但他還是儘力為我們倆禱告。

然而,隨之而來的好處是我們學會了用其他的方式去愛對方(比如肯定的話語和優質的陪伴時間),這加深了我們的情感聯繫,幫助我們發現了彼此其他吸引人的地方。

3、請一群可信賴的家人朋友監督自己

隨著我們婚禮的臨近,Kaizer和我更加難以堅守我們的界限。幸運的是,正是通過家人朋友,我們獲得了幫助我們等待的支持和洞察力。

在我和一位親密的基督徒朋友分享了我們身體的界限後,她擁抱了我,並讓我請她和其他主內姊妹多擁抱自己一下。因為對我來說,持久的擁抱很重要。在整個婚禮策劃的一年裡,她經常和我在電話里禱告,每次我們見面時她都會擁抱我,看到我們婚禮那天的初吻,她非常激動,知道她的禱告和支持結出了果實!

我還和另一對把初吻保留到婚禮的夫婦討論了我的掙扎。他們的建議是堅持並相信上帝的話語,而不是我們的激情。這鼓勵了Kaizer和我堅持並等待。這是我在談話結束時的感想:

作為人類,我們會有慾望和激情,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受這些慾望和激情的約束(控制)。 我們有選擇。

當我們緊緊抓住上帝的話語時,我們就能找到自由,藉著祂的大能活出祂的道路。

我們感謝上帝賜給我們敬虔的弟兄姊妹,他們與我們同在,使我們確信祂的道路是賜生命的,是值得我們保守的。 知道我在基督里的家人理解我的感受,並願意與我同行,這讓我感到不那麼孤獨,幫助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今天,Kaizer和我已經結婚一個月了,作為丈夫和妻子,我們在各個方面都親密無間。 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婚禮上初吻的決定並不常見,現在每當提起這個話題時,人們都會感到驚訝。 但最終,我們想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榮耀上帝,這讓我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約定,但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依靠聖靈來實現這個約定。

無論其他情侶如何設定他們的界限,我給你的唯一鼓勵是,你們應該一起討論設定怎樣的界限,並為之禱告。想一想,你們可以怎樣有意識地來管理雙方的關係,並以此來榮耀上帝。

婚姻是上帝的主意,祂只想給我們最好的。作為基督徒情侶,我們應該理解祂對婚姻的心意,並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尋求祂的祝福和幫助。

4、親愛的主啊,  

感謝你賜予我們身體上的親密和婚姻。 我現在把追求敬虔關係的弟兄姊妹們交託給你——願他們定製並堅守與你話語相一致的界限來榮耀你。 賜他們力量,提醒他們,他們並不孤單——你在他們身邊,你是幫助他們順服你的那一位。

我禱告你會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帶領我們為彼此的聖潔而努力,並取得勝利。願你得著榮耀,並讓我們,作為你的教會,可以向世人展示你為婚姻和關係所設計的最初的模樣。

奉耶穌之名,阿們。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我的老公沒有李承炫(帥)寵妻,怎麼辦?

作者:可悅,中國

最近一不小心,看了一部比韓劇還甜,還上頭的現實愛情(撒糖)劇。戚薇與李承鉉的愛情,實在太「人間理想」了。

作為前韓劇迷,對李承鉉這樣美籍韓裔的身份本身就沒有抵抗力,知道他的寵妻行為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從前我覺得我的婚姻很幸福,現在卻覺得老公不夠愛我了;從前我覺得自己的老公很帥,玄彬歐巴都沒有撬動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現在這個位置好像有點鬆動了;從前我覺得自己很會帶孩子,現在發現李承鉉竟然比我還會帶孩子?!我一定要找出這對夫妻的破綻,人類的愛情怎麼可能這麼完美呢?

所以,我每天只要有時間就刷戚薇和李承鉉的採訪,小視頻,微博,八卦,綜藝剪輯,連我的瀏覽器和視頻網站都知道我多麼喜歡看他們了。為了多了解一下這位李承鉉哥哥,不得已把《披荊斬棘的哥哥》也刷了……時長那麼長的綜藝,我真的很儘力,很努力了。可是到目前為止,我竟然還沒找到任何破綻!

當然,我也不希望找到破綻,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這樣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彼此相愛下去。但同時,我開始陷入一種恐慌與絕望。因為我自己的婚姻可能永遠都不會這麼完美。就算我的老公比李承鉉還帥,業務能力比他還強,可是他不會像李承鉉那樣花式哄我呀。更具硬傷的是,我再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像戚薇那樣美貌加有才華有成就。兩個人都那麼優秀、強大,「人生開掛」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如果我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男才女貌、彼此相愛的關係我可能就滿足於自己的愛情了。現在碰上這樣的「完美」,我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部分就凸顯了出來,我要怎樣去面對這些不完美呢?於是,我問了自己兩個問題:我真正渴望和羨慕的是這對完美夫妻身上的哪些特質?如果沒有這些,我該如何應對?

戚薇與李承鉉的愛情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1、他們讓我們看見,嚮往永恆的婚姻是可以比只要活在當下就好的戀愛更美好的

除了兩個人都相貌出眾,事業有成,又懂得去表達愛,我發現「七里香」組合身上最吸引我的,是他們彼此的信任、包容、支持,以及對婚姻的享受與珍視。李承鉉在一檔採訪中提及,如果有結婚的對象,他一定找「不會離」的那一位。

在如今離婚的速度趕上快餐速度的年代裡,還有帥氣有才華的男人珍視婚姻的永恆,實在讓人吃驚又欣喜。戚薇也在訪談中說覺得「結婚」比戀愛更好。

這樣的話從兩位娛樂明星口中聽到,實在難能可貴。看看我們的流行文化,哪家不是在鼓勵大家不喜歡就離婚,甚至不結婚?婚姻也被形容成愛情的墳墓,沒進去想進去,進去了又想出來的圍城。戚薇和李承鉉對婚姻的詮釋和形容,好像又給人以盼望。畢竟,驚喜滿分的求婚,大膽地在跳水節目中承認愛,追求愛,加上每天用心製造驚喜,哪怕用掉多少支口紅,都讓人覺得很可愛呀。

2、他們讓我們看見,夫妻是可以彼此體諒,彼此保護的

吃了很多瓜後 ,發現美好的愛情最終劇中的原因,無非是很多時候雙方都要爭一口氣,或忽略對方,而少了彼此的體諒。李承鉉目前最為人知的除了《天上飛》,就是「全職奶爸」這個頭銜了吧。

看了他的一個採訪後,更是被他背後的理由所打動:女性(明星)的事業黃金期很短,他就算再等等,還會有機會。太太已經把最黃金的時間用來生寶寶,希望她不用再錯過……

而戚薇被問到丈夫在家照顧孩子這件事情時,也智慧地說出:「如果不是家裡有人支撐,在外面的頂樑柱是頂不住的。」

與平時大家總要爭個分工明晰不同,戚薇與李承鉉選擇去考量對方的難處,珍視對方的犧牲,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對家庭最好的方式。做到犧牲不是特別難,去體諒對方就變得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保護彼此的軟弱,珍視對方的選擇與付出。他們這樣去愛對方的樣子,好漂亮!

3、他們讓我看見,互相鼓勵、溝通的婚姻超美好

戚薇和李承鉉的婚姻,很明顯的一個特質是兩人之間有很好的溝通,也不吝嗇對彼此的讚美。在綜藝節目中,總是會看到李承鉉很在乎戚薇的感受,說話的時候很小心。這看起來示弱的舉動,卻是他品格里最帥的地方。

節目中其他嘉賓說李承鉉怕太太,戚薇立馬回答:「不是怕」,「是愛」。因為愛,所以會關注對方的反應;因為愛,所以願意去誇讚對方,肯定對方,哪怕把很淡的湯誇成「秀外慧中」。這樣的溫柔和關愛實在太動人。而戚薇對李承鉉的欣賞與誇讚也是直接了當哦,如圖:

我不是戚薇,我該怎麼辦?

所以,李承鉉與戚薇的這份愛情,就是這麼地貨真價實,真誠美好。我找不任何弱點,讓人越看越喜歡。可是,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像他們這樣的組合呢?這樣的概率完全是像他們歌里寫的那樣千萬分之一嘛。剛好王子遇到公主,兩個人還那麼懂得愛對方。我不是戚薇,我該怎麼辦????!!!!

1、學會去愛

雖然我不具備「七里香」組合的外在條件,但我想我可以去學習他們如何體諒對方,愛對方,為對方說話。老公情話不多,沒關係,我會說啊。遇不上李承鉉,為什麼不讓自己成為一個像李承鉉那樣懂得愛對方,尊重對方的人呢?戚薇也說過,真愛不是遇到的,而是養成的。

他們5周年紀念的合唱里也寫著:「永遠不是時間,是決定」。那就挑戰自己來養成自己的真愛吧。去了解老公的想法,也把自己的感受好好告訴他。用決定來愛。

2、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恐慌與絕望中,我問上帝,要是我一輩子都沒有這麼幸福的婚姻,我該怎麼辦呢?上帝直截了當地回答我說:「除了婚姻,人生還有很多可以忙的呢。」對呀,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有個好婚姻呀!婚姻有婚姻的美好,因為那反映了上帝盟約的美好,反映了耶穌愛教會的完全(以弗所書5章32節),也能反映出耶穌舍己甘願服事人的愛(約翰福音13章1-17節),但那卻不是人生的終極目的。在婚姻之外,還有很多。就算我的丈夫不愛我,也擋不住上帝寶貝我;就算我沒有美貌,才華,或開掛的人生,我在上帝的眼裡,仍然寶貝,因為我是祂創造的(創世記1章27節),並且祂願意讓祂的獨生子犧牲生命來贖回我(約翰福音3章16節)。就算我沒有完美的婚姻,我仍然可以用我的生命去服事,去做上帝讓我做的事情,而我們的婚姻家庭,不應該只是自己幸福,而是要可以去祝福他人,讓耶穌的愛流湧出去。

那麼,有婚姻,就學會去愛,去感恩。沒有,就抬頭看看天空,問問上帝祂對你生命的計劃是什麼吧。願你我,都被上帝滿滿的愛填滿,好讓我們有能力去愛人,也接納自己,更能做光做鹽(馬太福音5章13-16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除了鮮花、大牌和大餐,請接這10份婚姻保鮮劑

作者:Marissa Luk,墨西哥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當我們想到表達愛意時,首先想到的是華麗的晚餐約會、鮮花、昂貴的禮物,以及浪漫的假期旅行。雖然這些方式很棒也很有意義,但並非我們每天都能做到。除了這些隆重的方式,每天表達愛意對於服侍你的另一半同樣重要(或許更重要)。

在整個福音書中,我們看到耶穌不只是在宣講上帝對世界的愛,而是通過祂的服侍表明這一點(馬太福音14章14-20節、20章34節、路加福音18章16節、約翰福音 13章14-15節)。

同樣,有意識地一起過你們的日常生活並彼此服侍可以對你的婚姻產生巨大的影響。

隨著在日常生活中一起經歷起起落落,你也對你的另一半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你也看到了你的另一半是如何理解和接受愛的——可能與你接受愛的方式不同。

在我開始和我丈夫戀愛那會兒,我給他寫了長長短短各樣的小紙條——並尋找我認為他會喜歡的禮物(寶可夢或吉卜力收藏品)。我想讓他知道他對我很重要。我認為這樣做有助於表達我對他的愛,因為這就是我感受到別人愛我的方式。

我很快意識到,儘管我丈夫很為我的努力而感恩,但他並不喜歡閱讀也不喜歡收集小手辦。相反,每當我花時間和他呆在一起時,他更會感受到我愛他。在我們結婚並開始一起居住後,我注意到每當我打掃和整理了房間,讓家裡乾淨整潔時,他也會感到被愛。從那以後,我們就更加努力地以真正滿足對方需求的方式來表達愛意。

如果你正在尋找方法來讓你們的關係更親密,以下是每天表達你的愛的一些實用方法:

1. 互相問候時擁抱親吻
2. 經常說「我愛你」。不要假設對方本來就知道,所以沒有必要再說。說「我愛你」強調了你們對彼此的承諾並可以促進你們的親密關係。
3. 為對方寫一些小紙條(例如,鼓舞人心的詩句,你愛他們的理由)。告訴Ta你有多欣賞Ta的某個才能或技能, Ta把你照顧得如何好,以及你多麼感恩有Ta。
4.主動做家務。
5. 了解對方對個人空間的需求(例如,讓Ta不受干擾地看書或使用手機/電腦)。
6. 觀察對Ta來說重要的事情,並儘可能多地參與其中。例如,我注意到我丈夫喜歡玩桌游,所以我決定努力和他一起玩一些遊戲,這樣做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7. 做回彼此的朋友——花時間與對方談論你的日常生活。
8. 當對方與你交談或坦誠談論某事時,請安靜且專心地傾聽。
9. 為對方禱告,並與對方一起禱告——即使在忙碌的一天中只有五分鐘時間禱告。
10.支持對方的夢想——當對方和你分享Ta的計劃/想法/目標時鼓勵Ta,詢問你能提供什麼幫助,在Ta努力的過程中詢問情況,並在對方取得成功和到達了里程碑的時候與Ta一起慶祝。

如果你仍然不確定怎麼開始,你可以詢問你的另一半。溝通是一切的基礎,但我們往往就忽略了它。直接詢問對方怎樣才感覺被愛和被關心可以為你省去很多猜測的時間並讓你不用經歷那麼多挫敗。

保持暢通的溝通將大大有助於你在與對方的關係中找到平衡。

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你或你的另一半可能會感到重擔滿滿、疲憊不堪。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將這些想法付諸行動。我們都需要時不時地喘口氣,所以在你疲倦時,請記得在上帝那裡你可以找到安息並被更新,也別忘記祂那裡有極大的愛。

通過言語和有愛的小行動提醒你的另一半Ta對你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你的婚姻長久保鮮。很多時候,它甚至會讓你的配偶更懂得愛你!靠著上帝的恩典,你將會擁有一個更甜蜜、更牢固的婚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三十而已,單身不恨嫁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譯:夏天,中國台灣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三十多歲心態不佳的人真不適合線上約會:試想幾個月都在重複回答那幾個相同的問題,努力在一片尷尬中發展一段有趣的對話,在乏味的第一次約會時盡量不看手錶,這些都意味著特別需要忍耐力,而這些都是我事前沒預料到的。但是,年齡越來越大,我終於鼓起勇氣去尬聊,想要試試看是否會有什麼結果。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之後,我還真的跟某位迸出了火花。 這個人還挺有趣的。 他的內心世界似乎很豐富。 聊天時他的回答蠻有思想深度,提出的問題也很有意義,舉止得體。 儘管他很嚴肅,卻不失機智幽默感(和好看的微笑)。 我們喜歡同一部尖銳的英國喜劇、戶外活動和學習新事物。 在我們第一次約會的三個小時里,談話是如此輕鬆,以至於我根本沒想過要提前回家。

但是縱然他在約會軟體的自我介紹里標明自己是基督徒,我卻明顯發覺他並沒有建立起和上帝之間的個人關係。

對他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個更高級力量的模糊概念。他不確定十字架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聊得越多,就越顯露出他的生命里沒有上帝的蹤跡。儘管他很上進,並且顯然正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然而驅動他前進的卻是他的不安全感。 他向我坦誠他害怕自己不重要且被人忽視。為了克服這種焦慮,他牢牢掌控著自己的生命絕對不會放權給他人——連交給上帝也不行,並且毫不懈怠地鞭策自己成為最優秀的那一批人。


想要「安定下來」的誘惑

繼上次四年前分手後,我告訴自己下一個約會對象必須既愛上帝又敬畏上帝。 我其實可以預見要與一個倚靠自己度過一生的人在一起會帶來哪些問題。 活過了小半輩子的我已經充分領悟到耶利米所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耶利米書17章9節),他說這個話可不是在開玩笑。

拿我自己來說吧,儘管我已經那麼努力將自己的心全然交給上帝了,結果這顆心還是給我帶來足夠多的麻煩。 試問,如果我的伴侶擺明了拒絕將他的心交給上帝,要我怎麼能夠做到相信他的任何決定或他所說的話呢? 我應該會總是懷疑他的意圖是不是出於自我中心或是自保的心思吧。更別期待他會成為我們家的屬靈領袖了。

我以為既然心裡有著明確的底線——我要的是以基督為中心、敬畏上帝的關係,並且是奔著結婚去的——現在遇到了這種不符的情況,自己應該可以想都不用想就果斷結束這段戀愛插曲。 但是當考慮這擺在我面前的選擇時,我卻猶豫了。

你已經不再年輕

你真的願意忍受下一次沉悶的初次約會嗎?

你還有多少機會能遇到這種投緣的感覺?

如果你繼續錯過這麼好的人,最終將會孤獨終老的。

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他又不是無神論者。

催促我的時鐘在不停地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放棄一個符合社會擇偶標準的人對於我所在的這個年齡段的人有著更大的打擊。 我能感覺到我的思緒在爭先恐後地尋找某種妥協。也許我可以振作起來,帶領他成為門徒。 也許希望我未來的丈夫能夠成為家庭的屬靈領袖是挺好的但卻不是必要的一件事? 畢竟,我也有一些基督徒朋友的婚姻,在妻子更加屬靈的情況下似乎也運作良好。也許我只是在擔心最壞的情況:這個人符合其他所有的條件,只不過他還不認識上帝而已,但他已經準備好要進入婚姻了。 這一點太重要了!

我的直覺(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聖靈)看著所有這些合理化的想法,不為所動地揚了揚眉毛。而我那被恐懼支配的頭腦還在不停地尋找更多的救命稻草。


我夢想中家的樣子

我理智上知道我必須要祈求上帝的旨意成就,即使我情感上還無法做到。有天晚上,在洗碗的時候,一個問題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你希望傳授給你的孩子們最重要的價值觀是什麼?」

很小聲但一針見血,我覺得很像是來自聖靈的聲音。 「很簡單啊,」我想,「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可以與愛他們的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 他們的順服將是對聖潔上帝唯一合適的回應。 而且他們看每個人為「照著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因此每個人都值得他們尊重且尊榮地對待。」

對我來說,教給他們這些價值觀,就是我能為孩子們提供的最美好的生活。嘗過了生命中有上帝同在的豐富,自己從前那段不認識、抗拒上帝的歲月就像籠罩著悲慘的陰影。 上帝愛我、我愛上帝、也愛上帝所造的人,這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儘管我並不總能優雅地活出這樣的生命且沒有任何掙扎,但我真的相信這是通往豐盛和完整生命的唯一途徑。

第二個問題很快就來了,「但如果你的伴侶不相信這些,或者拒絕將這些擺在首位怎麼辦?」

忽然之間……我一整周都在對付的緊張和糾結都消失了。即便是我假想出來的孩子,我也無法想像讓他們過次好的生活。那我又怎麼可以,在知情的情況下,故意剝奪他們能夠在一個同心協力引導他們過最好生活的家庭中長大的機會呢?

也許上帝知道,這是與我溝通的最好方法。因為我更可能妥協自己的利益,但絕對不會輕易去犧牲我愛的人的利益。這個思考練習幫助我看到,我對未來配偶的選擇不僅會影響我,還會對其他人——那些我可能比愛自己都更愛的人——產生非常真實的影響。

我意識到,這一次,同樣是對我內心的考驗:我是否相信當上帝為婚姻設定某些界限時,祂也最清楚我們在婚姻中最需要的是什麼?

還是我傲慢到以為自己知道得更多? 也就是我認為自己「足夠強大」到能夠解決不順服祂的引導而導致的後果,我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美滿的婚姻?

在與嫁給非基督徒或靈命不成熟的弟兄的朋友交談後,我很快就消除了任何此類的幻想。 她們跟我說,無法與配偶分享她們內心最深處、與上帝同行的感受,是多麼孤獨;而獨自拉拽著家人們在屬靈的道路上前行,有多麼令人沮喪。 她們都說,儘管她們仍然要委身於現在的婚姻,但我還是有選擇權的,那就是:我絕對不應該就這樣安定下來。

相比之下,那些嫁給了敬虔弟兄的朋友們體驗了順服丈夫的意想不到的快樂,因為她們的丈夫盡最大努力愛她們,就像基督愛教會一樣(以弗所書5章25-29節),並且他們承擔了在屬靈上帶領家庭的責任。雖然這些朋友們也有她們的掙扎,但總體上來說她們的人生還是很幸福的,無論是作為女性還是作為基督徒。 她們不用明說,我自己也能看出來我為什麼不該就此安定下來。

經過幾周的思考,我告訴那位男士,我不會和他進一步發展這段關係。


直至今日的單身感言

我知道靈命的成熟意味著我的決定(包含關於婚姻的決定)都不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看這些決定是否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但是,以作為「上帝本體的真象」 (希伯來書1章3節)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選擇,有時確實會讓我覺得是個重擔。 在低谷的日子裡,榮耀和順服上帝感覺就像是在壓抑並忽視自己的需要。

但在我狀況好一點的日子裡,我會想起上帝的應許,祂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撒母耳記上2章30節)。 這句話提醒我,儘管祂不想讓我與一個不愛祂的人定下終生,但祂良善的本性也絕不會讓我孤單痛苦一輩子。

雖然祂可能不會按我所希望的方式滿足我的需要,但祂會讓我有豐盛的生命。畢竟,當我的生活既反映了上帝的聖潔,又顯示出祂是一位珍惜、愛和成全祂的孩子的父親時,這才是祂更真實的模樣。

在這單身的時節里,我看到祂賜給我深厚的屬靈友誼以減輕我的孤獨感,並讓我有機會為祂的國度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我正在學習相信祂的良善,——無論是什麼樣的形式和安排,都將會使我心滿意足。

老實說,如果上帝對我說,祂的旨意是讓我一輩子單身,我也還沒準備好。 我對上帝的信心還沒有到這個程度。 在這個階段,一天的「單身」一天當,對我來說來得更簡單一些。 只要我記得,我都會如此開啟我的晨禱:「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你;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詩篇143篇8節)。 這是我信心的行動,因為今天,我會有足夠的恩典,即便單身也活得美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8月圖文特輯 】從聖經中的5對夫婦看上帝的感情觀

繪畫作者:YMI

漫畫原文鏈接(https://wp.me/p7sFyG-6wT

 

你也對愛情感到困惑不解嗎?

我們所接觸到的電影、偶像劇、以及整個社會

都灌輸給我們「感覺至上」的概念。

告訴我們應該去追求爛漫、歡愉、轟轟烈烈的愛情。

當感覺沒了,戀愛和婚姻都可以終止。

 

但這是正確的嗎?

怎樣的愛情才可以長久呢?

聖經中所提倡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從5對聖經中的夫婦

來學習合上帝心意的、真正的愛情觀吧!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一個人也很完整:我是如何學會愛上單身的

作者: Jacqueline So,菲律賓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一天晚上在查經小組,我們已經擁有幸福婚姻的小組長請我們組裡的單身人士分享為什麼自己仍然單身,以此來引入當天的查經主題。大部分的回答都類似於「我還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以及「我在等待上帝安排的完美時間。」

輪到我的時候,我說,那是因為我手頭有太多事情要做了——我也仍然想以單身的身份去做這些事:我想體驗獨自在另一個地方生活的感覺;我想週遊世界,隨心所欲地做一些事而不必考慮別人的日程安排。

簡而言之,婚姻對我來說不是目前的頭等大事。

我想,和朋友們渴望結婚的回答相比,我的回答可能屬於小眾範疇。根據我的觀察,女生們在人生早期就學到一點——我們不應該也做不到獨處。

這樣的信息無處不在,從我的家庭和我成長的文化背景,到我讀的書和我看的節目中,比比皆是。當然,女人也可以堅強和獨立。但就像電影《魔法奇緣(Enchanted)》所展現的那樣,所有女生的人生核心幾乎都是「夢想著真愛之吻」——不管這一吻是來自英勇的拯救者還是忠實的追求者。愛情(不論是以什麼形式出現的),都是讓女人完整的關鍵。

當我們的小組長在查經結束時為包括我在內的所有單身姊妹禱告,希望我們很快能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時,我就更加確定:即使在教會裡,很多人也認為單身是姊妹們需要擺脫、忍耐和處理的事情。

今年,我33歲了,是「母胎單身俱樂部」的正式會員。我曾經有過兩個喜歡的人——都是我單相思,而且我只試過一次約會。在我人生的前25年里,我一直認為會淪落到單身的人,要麼是沒有魅力的人,要麼是那些對男生來說在某一方面做得太過或者另一方面做得不夠的人。我也曾覺得獨自吃飯、看電影及面對世界實在很可悲。

作為一個似乎從未對任何人有過浪漫吸引力的女孩來說,這種想法讓我沒有安全感、不確定自己的身份。我不想隨便找一個人湊合,因為我不想要一個我不能尊重或不能坦誠相處的伴侶。但要我為了擺脫單身狀態而妥協自己的個性和興趣,使自己成為一個男孩子更會喜歡的女生,我也感到有壓力。

從青少年時期起,我讀得最多的關於愛情的基督信仰書籍之一是Eric Ludy和Leslie Ludy合著的《上帝也寫羅曼史(When God Writes Your Love Story)》。這本書引入了一個一直陪伴我到成年的概念。在書中,Ludy夫婦對比了兩種處理渴望和慾望的方式。一種是嘗試用自己的力量去抗拒它,即便我們在心裡哭著乞求得到它。另一種是聆聽那「更甜美的歌曲」——發現比你最初渴望的東西更美麗、更令人渴望的東西。

有很長一段時間,對這個概念我都不是太明白,直到上帝開始為我演奏那首更甜美的歌曲。我是一個從小就被教導要厭惡孤獨的多愁善感的浪漫主義者,但孤獨正是我所需要的。

為了學會如何獨處,我必須獨處。

是恩賜,不是詛咒

當今世界——甚至教會——對單身的看法,都與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的看法完全相反。在談到婚姻和單身時,這位著名的單身使徒說:「……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第7節)。這兩種身份都是上帝賜予的禮物,而不是我們以為的「婚姻是祝福,單身是詛咒或負擔」。

上帝第一次挑戰我對婚姻的渴望是在我和父親從倫敦旅行回來時16個小時的飛行中。這是我夢想中的城市,一個我一直「保留」作為未來蜜月目的地的地方。但是,單身竟然也在那裡玩的非常開心之後,主感動我,讓我反思為什麼我會想把這次旅行留到婚後。婚姻對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想結婚是在出於某種錯誤的目的嗎?

當我第n次希望自己能結婚,這樣我就能有自己的住所時,一個大大的提示出現在我心中(在我的家庭文化中,婚姻幾乎是年輕女性離開父母家唯一可以被接受的理由)。令我驚訝的是,上帝對我抱怨的回應基本上是問我:「那麼,你擁有這個地方後,要怎麼處置你的丈夫呢?」

祂的問題使我意識到我真正想要的是獨立。我一直把婚姻看作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是走出去、開始真正成年生活的一種方式。

內心深處,我希望我的白馬王子出現只是為了我的方便,而不是因為我準備(或願意)忍受和他一起生活的各樣挑戰(哥林多前書7章28節)。我一明白這一點,婚姻對我就開始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因為我知道盲目地追求婚姻不僅會給我自己也會給他人帶來痛苦。

相反,我開始請主用婚姻之外的新夢想和渴望填滿我的心。祂把我引向了一份我熱愛的事業(不過我沒有嫁給事業),並讓我注意到了生活中其他那些本來就已經在帶給我喜樂和滿足的事情,我曾以為只有婚姻才能給我帶來這些。

沒有分心的服侍

「我親愛的山姆,你不能總是分心。你必須在未來的許多年裡單一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去度過。有那麼多的事物等著你去享受,那麼多的角色等著你去扮演,那麼多的事情等著你去完成。你在故事中的角色要繼續下去。(My dear Sam, you cannot always be torn in two. You will have to be oneand whole for many years. You have so much to enjoy and to be and to do. Yourpart in the story will go on)」[KC1] ——佛拉多·巴金斯(Frodo Baggins),《指環王:王者無敵(The Lord of the Rings: Return ofthe King)》

在哥林多前書7章32-35 節中,保羅指出單身的人是「為主的事掛慮」,他們「殷勤服侍主,沒有分心的事」。在過去的8年里,我終於明白了祂的意思。

我上大學以來的一個愛好就是經常逛我最喜歡的粉絲論壇。當我開始與我在上面結交的朋友談論上帝,甚至輔導和照料我在社交軟體Tumblr和Discord上遇到的年輕女性時,這個愛好變成了一項意想不到的事工。

今年早些時候,我慶祝了一名澳大利亞青少年的高中畢業,我已經當她的「媽媽」四年了,也從她那裡收到了我的第一份母親節祝福。

在我獨自第一次海外旅行時,我第一次與兩個和我聊了五年的網友見面。我們花了一周的時間深入了解彼此,讓網上的聯結成為了一段持久的友誼。

因為我沒有結婚,沒有另一半獨佔我的時間和注意力,我就可以把這些分給那些上帝帶領我去服侍的人,即使他們住在不同時區的地方。當我一個人坐飛機旅行時,上帝也帶領我在途中認識其他人,讓我知道即使我獨自一人,我也不必感到孤獨。

我從單身中學到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無論我身在何處都去操練上帝的同在,當我感到孤獨時就求助於祂。

有一次,天漸漸黑了,我在曼哈頓的中央公園閑逛時迷了路。我當時幾乎恐懼地無法自已了。因為這個公園在晚上是公認的吸毒者和小偷的聚集地。讓我能夠堅持找到正確出口的就是我一直不停的禱告。我真的覺得自己不孤單,祂不僅保護我,還向我展示我周圍祂所創造的自然之美。

我接受單身這份禮物已經八年了。我經常在餐廳里一個人吃飯,一邊讀著一本好書,一邊享用我的晚餐。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上映的那個周末,當坐在電影院看到「愛你三千遍」那一幕時,我哭了,而我的兩邊坐著的都是我不認識的人。我獨自一人在新加坡、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曼哈頓的公園裡散步。

在很多人眼裡,我「單身」且「孤獨」。有時我也會想「如果我不是單身的話……」,在那樣的時候,我會請求基督里的好姐妹們為我這方面禱告。但不論如何,最終,我總是回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我一生的旅程都是為了發現上帝才是我的終身伴侶。無論我未來是單身還是會結婚,對上帝的追隨才讓我變得完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臨近結婚,我卻抑鬱了!


作者:蔣依含,中國
有聲播讀:悅悅,溫哥華

 

我抑鬱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疫情帶來的不止是新常規生活,還有抑鬱。盼望著盼望著,復工終於來了,但一復工我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了。好可怕,我突然變得扛不住一點壓力。曾經那個好學的我,如今卻懶得不想動腦筋。我整個好像換了一個人,工作沒有想法,連熟練的業務也不會了。

最後,我只能倉皇辭職。那時,男朋友快成為了我的上帝,我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了。這簡直不是我,而是我曾經最討厭的樣子。我想,如果我跟別人說我的狀況,誰都不會相信吧。於是,最後我選擇不說,因為就算說了,別人會懂嗎?還會亂說吧。

混亂中的婚禮

我結婚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為此預備了28年,到真要結婚時,我卻不正常了。那段時間,我拖沓,不打扮,把母親都嚇壞了。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拖未婚夫的後腿,不能幫助他還跟他爭吵,讓他丟臉。我對自己好失望。我怎麼神智不清地就把自己嫁了呢?這可是我的人生大事呀!

我對自己也漸漸失去耐心。我作為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生活能力都失去了,工作能力也沒有了,我只能赤裸地進入婚姻——沒有工作,沒有金錢,沒有能力。明明我之前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此刻卻變得不成熟,這讓我很難接受。

然而,讓我感動的是,儘管我精神狀態不佳,我當時的男友,現在的丈夫依然對我不離不棄,也給予我很多的支持和幫助。記得抑鬱嚴重的時候,我每天都想自殺,他就跟我說:「你死了耶穌的血不就白流了嗎?」這句話點醒了我,也讓我有勇氣再次面對!最後,他也如約娶了我。當牧師問他:「你是否願意娶她為妻?」時,他沒有一絲後悔地說:「我願意!」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結婚初期

婚後不久,我發現自己懷孕了。老公出去工作時,我就每天拚命睡覺,盼著他下班。我不敢做什麼,我怕我情緒失控與同住的婆婆吵架。就這樣,我度過了自己的早孕期——不再聯繫朋友,且將自己封閉起來,因為我覺得無法與人交流,也不敢與別人交流,生怕別人發現我不正常……

就在我以為自己不行了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我恢復了理智。在看我們婚禮錄像的時候我流淚了。我突然意識到,所謂恩典,從來不是靠自己賺來的,而是上帝白白賜予的。那一刻,我哭了。這麼多年來,我從來沒體會過被愛。我一直以為愛是靠自己換來的,結果在我失去所有能力之後,我發現老公還是如此愛我,婆婆對我像自己女兒一樣地疼愛。在上帝的恩典中,我終於明白了恩典的意義。丈夫和婆婆不離不棄的愛和恩典讓我這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感受到了愛!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 27篇10節)。

在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後,上帝也歇了我一切的工讓我在家裡預備好當媽媽,且重新為我預備了一個工作。一切終於又恢復了正常,我又能思考溝通了。雖然孕期帶來氣虛,和抵抗力下降,我依然仰望上帝!因為我知道恩典不在祂以外!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結婚不可能讓我一夜之間脫胎換骨:婚後我才認識到的五件事

作者:Jane Lim, 菲律賓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很久以來,我一直期待著結婚,讀了很多相關的書,並且為之做了我能想到的一切準備。

感謝上帝安排了多位年長睿智的夫妻在我和我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丈夫 )身邊,陪伴我們,分享他們關於婚姻生活的故事和見解。

然而,婚後僅短短9個月,我就發現,有些事情、情況、和情緒跟我單身時想的不一樣。我其他新婚的好朋友也有同感。

因為自己走過這段從單身到婚姻的心路歷程,所以希望接下來我的分享能讓正走在這段旅程上的朋友們受益。首先,我想鼓勵那些正在約會和等待進入婚姻的朋友們在情緒方面做好準備。第二,我想鼓勵那些單身的朋友們重新思考一下他們對婚姻的設想。

下面這幾點就是我在婚後才完全意識到的:

 

1. 我們還是結婚前的那個我們,沒什麼兩樣,但這沒關係。

早在婚禮前的幾個月( 甚至更早些時候 ),我就已經開始想像婚後的自己是什麼樣。我以為自己會成熟一些——欣然地做家務,煮飯,處理賬單。內心深處,我期待結婚就像按下重新啟動鍵,直接給我一個嶄新的生活, 而我也會自動進入角色。

所以,婚後我給自己列了一長串清單,並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但幾個月下來,我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有的時候,我就是不想再思考該做什麼菜吃了。

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我一個人。我的一個好朋友在婚前幾周就承認,她對將要扮演的「妻子角色」感到不安,不確定是否能肩負起煮飯和其它家務活的重擔,這畢竟和她以往的生活大不相同。另一個比我們早結婚的朋友更有趣,有一次她竟然為了堅持自己做飯不讓丈夫幫忙,而與丈夫吵了一架。

我和朋友們所學到的是,想成功扮演好賢內助沒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成為自己想像中的那個「傳統」 賢妻 。

《箴言》書31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敬虔女人(妻子和母親)的完美形象,但這一章的重點並不是要我們達到那裡面的每一項標準,而是要我們成為「敬畏耶和華的婦女」( 30節)。另一段經文是加拉太書第5章,它談到我們在基督里的自由,以及這種自由如何幫助我們追求敬虔和結出聖靈的果子。這段經文特別鼓勵我:

「唯獨使人生髮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 ( 6節);「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做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侍」 ( 5章13節) 。

只要我們盡心儘力地照顧好自己的配偶,以此在婚姻中敬重上帝,就足夠了。對我來說,這意味著要把先前我對「好妻子」的設定放下,不再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感到內疚,並在有需要的時候向丈夫尋求幫助。

結婚不可能也不是為了讓我一夜之間脫胎換骨。

唯有耶穌讓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並且祂一直在我裡面動工(腓立比書1章6節)。

 

2. 不必要總和另一半待在一起,但應該儘力滿足彼此的需求

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有時要刻意熬夜,來更多地陪伴丈夫。不過她也意識到,兩個人也可以繼續自己以往的作息習慣,這樣她的丈夫能有「獨處的時間」來充充電。

我和丈夫當年談異地戀的時候,我就非常注重獨處的時間。不過只要他來找我,我們都會盡量多地待在一起。婚後,我發現夫妻的確需要各自「獨處的時間 」,對我丈夫來說,獨處就是可以玩他的遊戲,而我則喜歡閱讀。

我曾經認為共同的興趣應該是自發的,而不是勉強的。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這樣,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嘗試新事物。對我來說,因為丈夫喜歡打遊戲,所以我會去嘗試多玩一些遊戲,而他則願意陪我看,也學著欣賞一些我喜歡的電視節目。

我想起腓立比書2章中的這些經文:「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3-4節) 。有趣的是,約翰派博說,「『事』」是翻譯時後添上去的,原文是 『自己的』 和 『他人的』,並沒有指定是什麼, 所以涵蓋了各種可能。不管是重大問題,還是細枝末節的小事,都囊括其中。

總的來說,經文教導我們,要刻意地考慮和滿足對方的需求。如同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一樣,婚姻中的我們,正如魯益師所說,不是輕看自己,而是少為自己考慮,多為對方著想。

 

3.知道我們和另一半有差別是一回事,真正生活起來卻不大容易

我老早就知道丈夫對音樂的熱愛。這些年來,他為我製作了許多音樂播放列表,帶我到處去看演出。雖然我也喜歡音樂,但直到我們結婚後,才意識到他連放鬆都是通過聽音樂完成。而「放鬆」對我來說是安安靜靜(當然有時不太可能)。所以,我們倆要學會兼顧對方:有播放音樂的時候,也有享受徹底安靜的時候。

我的丈夫對烹飪也情有獨鍾,並有自己的一套。我們一起煮飯的時候, 他會很堅持某些步驟——食材的切法、調味、攪拌的方法等。起初,我覺得他畢竟在烹飪上更有經驗,所以儘可能聽從指揮,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的方法也不差。

從這些小細節中,我認識到,這是一種平衡,也學會去為對方調整,樂意聽取對方的意見,但同時也真誠地表明我的需求和感受,當然表達時用尊重他的溫柔語氣(並不總是容易做到 !)

聖經也如此教導我們,我們共同構成基督的身體:是不同的肢體,有著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恩賜和個性,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哥林多前書12:25)。因此,我們可以用哥林多前書13章教導的愛的原則來處理婚姻中夫妻間的差異。

 

4. 性(和親密)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我得承認,我對性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青少年時期讀的那些愛情小說,直到成年後還在受其影響。其苦果之一就是接觸色情和手淫會歪曲你對性的看法,這種影響會持續到婚後。

我婚前以為(也是一個誤解)夫妻之間的性是「自然而然的」——容易產生渴望,也容易執行( 通過練習)。另外我也以為進入婚姻就能擺脫慾望和色情的誘惑。

但結了婚的我發現事情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事實是,性需要雙方的努力——慾望並不是常有的,過程也不總是你想像的那般愉悅 (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中所說的,性是婚姻的責任,丈夫和妻子在這方面應該彼此順服,甚至需要為此禱告)。 然而,當夫妻情投意合時 (感受彼此的情緒、主動幫對方有更好的感受), 加上溫柔、真誠的溝通以及願意付出和服侍對方的心態,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領受時,夫妻間的性生活是可以美好的。

最好忘記你從電影中學到的關於性的事,那些都太不現實,且毫無益處(如果你為此掙扎,是時候禱告和尋求醫治了)。我很感激我的朋友中至少有幾位 (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能夠在我婚前與我分享實用的建議,比如要與配偶建立一個安全的空間, 來更好地在這方面溝通。

 

5. 我仍然會感到孤獨

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可能也讓單身人士們感到驚訝)。即使丈夫坐在我旁邊,我仍然會有些許孤獨感。當然我們還是有很多時候心意相通的,但不是每時每刻都如此。

我認為婚後我認識到的最深刻的一點就是即使結了婚,我也不能指望丈夫來滿足我所有的需求;這不是他能夠或應該承擔的。

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只有上帝能填補我的空虛感。這種我一直感受到的不滿足讓我更渴望尋求祂,親近祂;請祂更深地進入我的心靈和生命;並且更多地依賴祂,而不是我的丈夫;因為只有祂才能給我滿足和喜樂。

最後,婚姻關係好比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婚姻是上帝厚賜給我們的禮物,但並不是讓我們從婚姻中尋找只有上帝才能給的幸福和滿足,而是要我們通過婚姻更「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以弗所書3章18-19節)

婚姻中最美好的時刻,讓我們預先嘗到些許天堂的滋味,體會與上帝聯結是怎麼一回事。而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確信,無論我們多麼不完全,因著基督那一次的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了(希伯來書10章1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