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婚姻

是時候步入婚姻了嗎?4點幫你判斷(有聲中文)

作者:Marissa Cathey,墨西哥

翻譯:Abb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和Brain的關係一開始就不同尋常。我來自墨西哥,Brian住在美國,因著在同一所教會服侍,我們後來在他的故鄉香港相遇。除了對彼此有好感之外,我們互相吸引還源於對宣教相同的熱情。

認識三個月後,我們在禱告中進入戀愛關係。在接下來的九個月中我們墜入愛河,面臨著跨種族、跨文化關係帶來的困難,同時也經歷了巨大的屬靈成長。我們為彼此的愛心和對宣教的熱情禱告,然後我們意識到兩個人都已經準備好進入下一階段。所以當他向我求婚時,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我高興地回答:「我願意!」

儘管Brian的求婚又精彩,又激動人心,但在我們承諾結婚和共同生活之前,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和考慮。我們怎麼知道何時應該把關係升級到下一階段呢?我們真的需要傾聽上帝的聲音,請祂幫助我們了解婚姻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我們是否應該一起追求婚姻。

以下幾點幫助了我們最終決定進入婚姻:

 

1.在經文中尋求主

我們很容易就把聖經拋在一邊,自己做決定,因為聖經中似乎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婚約的內容。但事實並非如此。聖經中其實有很多關於婚姻(歌羅西書3章18-19節,以弗所書5章25-26節),家庭(約書亞記24章15節),舍己的愛(彼得前書4章8節),以及我們未來(箴言3章5-6節)的內容。

當Brian和我研究這些經文時,我們看到,婚姻是用來反映新郎基督和和祂的新娘教會之間的關係的。基督的舍己之愛使我們與祂聯合,並讓我們通過祂能夠來到父上帝面前。(以弗所書5章25-33節)。當我們考慮結婚時,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是否準備好了以舍己的愛去愛對方。我們是否願意接受自己作為妻子或丈夫的特權互相指點和鞭策讓彼此離主更近?

花時間研讀聖經關於愛情,家庭和婚姻的內容,是非常值得的。通過研讀這些內容,上帝讓我們看到自己是否準備好接受這些責任。這些使得Brian和我能夠了解婚姻的真正意義,在有足夠信息的前提下向彼此做出承諾。

 

2.通過禱告和禁食尋求主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禁食是一種尋求上帝的方式。在禁食時,為了完全倚靠上帝,我們放棄身體上的舒適。傳統意義上的禁食就是放棄進食一段時間。

但我們也可以通過暫時禁用社交媒體,娛樂(如電影,電子遊戲,購物)或者停下其它任何可能佔用我們時間的事,這樣我們就可以專註於禱告和聆聽上帝了。

當Brian和我約會的時候,我們會抽出時間一起禁食禱告,也會有個人的單獨禱告。這是一種操練,讓我們有空間去聆聽上帝的話,而不是被世俗所吸引,讓我們親近上帝和尋求祂的旨意,特別是在我們想要共同步入的婚姻上。

 

3.尋求正確的建議

當我們剛開始約會時,就請了一些朋友在我們探索戀愛關係的過程中支持我們。對我們來說,傾聽這些人的建議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而且我們知道他們愛我們,在過去他們曾給我們提供過屬靈的指導,並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再次毫不猶豫地幫助我們。

對於我和Brian,上帝就使用我們的父母幫助我們,告訴我們他們基於我們兩種不同的文化和婚姻傳統而對婚姻的看法。事實證明,尋求父母對於我們未來關係的建議是非常有幫助和必要的,特別是心甘情願地這樣做,並帶著謙卑的心,放下一切的驕傲。

當然,也有些人試圖讓我們灰心喪氣,甚至破壞我們的關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Brian和我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這讓我們真正認清了誰才是上帝放置在我們生命里真正關心我們的人。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伴侶共同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們學習到在尋求建議時,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去找那些愛基督、並且結出果實呈現這種愛的人。

這些人有能力為我們提供以上帝的國度為中心的建議,而不是陷入世俗的擔憂。

 

4.確保這是一段驅使你走向基督的關係

最後,我們需要退一步,問問自己,我們的關係是否使我們更靠近主?在一起的時日是否使我們的靈命更加成熟?我們能夠一起很好地為上帝的國工做工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助於我們帶著極大的期望一起步入婚約。

如果我們對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完全是」,那麼這可能是一個信號。我們需要放慢速度,重新審視我們從經文、禱告、禁食和信徒那得到的引導。請求上帝來指引這段關係並給予我們智慧去做出正確的決定是非常值得的。

 

婚姻是一生共同的信仰

看到上帝的恩典和寬恕在持續改變著我和Brian的內心,我備受鼓舞。我們不是盲目地步入婚姻,而是勇敢地憑著信心行事,期待著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成就大事。

我們記念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因著被救贖,被愛,被召與萬國分享這個好消息,我們的人生也因此不同。能與另一位志同道合,充滿熱情的敬拜者一同進入這種生活簡直是無以言表的美好。

編者註:本文是關於約會和婚姻的兩篇系列文章之一。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該進入一段戀愛關係或當前正處於一段戀愛關係中,可以點擊此處閱讀另一篇文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主啊,請賜我一個愛洗碗的丈夫吧!(有聲中文)

作者:主的小花,中國

有聲播讀:Zel,新加坡

 

雖然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但我承認,本文的標題的確曾經是我的禱告。

那時候,我剛信主不久,聽說要為未來的婚姻禱告,便向主羅列了自己對於「理想丈夫」的十個期望,「愛洗碗」是其中第九項。我當時的想法是:「主啊,我真的很不喜歡洗碗,假如我未來的丈夫真心喜歡洗碗,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當然,我想你也猜到了,主並沒有賜我一個熱愛洗碗的丈夫。不過,在洗碗這件事上,我學到了有關婚姻的重要功課。

 

誰負責洗碗?

我和丈夫結婚之前,一起參加過不少婚姻講座和課程。不少講員都提到,家務分配不合理,是導致夫妻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於是,為了避免日後為家務瑣事吵架,我和丈夫結婚之後就認真地商量了如何分配家務。

由於我和丈夫都不打算全職照料家庭,所以我們倆都認為大致平均地分擔家務,是比較可行的做法。至於各項家務由誰負責,就視乎雙方的特長、個性、喜好和體力而定。

其中,有關一日三餐,我們是這樣約定的:當雙方一起吃飯的時候,我負責做飯,他負責洗碗;當其中一方不在家吃飯時,那麼在家吃飯的一方就自己做飯和洗碗。

 

向對方說誠實話

與此同時,本著「與鄰舍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25節,和合本修訂版)的原則,我也老實告訴丈夫,自己是一個不喜歡做家務的人。一是因為我對飲食和家居環境沒有什麼要求,二是因為我討厭做重複單調的工作,三是因為我的身體很容易疲勞。相比於做家務,我更願意幫他找資料、做PowerPoint、校對文章等。

其實丈夫的想法也類似。他對飲食的要求比我更低,也不認為家裡必須一直都非常整潔。相比於物質上的享受,他更希望擁有簡單的生活和一個快樂的妻子。如果我能夠在學術研究方面協助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也會很高興。

因此,我們決定把做家務的目標設定為「只需維持家庭正常運作即可」,以便盡量減少雙方做家務的時間。

此後,我們不定期回顧家務分配方案,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想法,根據工作狀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調整方案。比方說,週六和週日我們原本多半在家吃飯,但後來為了爭取時間休息,我們就決定增加外出進餐的次數。

 

愛裡沒有懼怕

其實,除了洗碗等家務之外,我和丈夫在別的事情上也會坦誠地彼此商量。比方說,如何安排去教會的時間,如何運用金錢,如何分配回婆家和娘家的時間,如何應對家人的各種意見,如何在其中一方出差期間保持溝通,如何接待朋友等等。

我們會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釐清共同的目標,表達自己的期望,最後得出一個雙方認可的合理方案。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重新評估既有方案,若有需要就及時調整。

其實,在婚姻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錯或好壞之分,只要夫妻二人有一致的看法就可以了。而取得共識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坦誠地溝通。

丈夫的愛與接納,讓我能夠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他時常勇於承認自己的軟弱,也幫助我理解他的需要,體諒他的心情。七年的婚姻生活讓我們更深地體會上帝的愛:「在愛裡沒有懼怕;完滿的愛把懼怕驅逐出去」(約翰一書4章18節,和合本修訂版)。

最近,我向丈夫重提多年前那個有關洗碗的禱告,他調皮地笑著說:「我估計世上沒幾個人『喜歡』洗碗吧?我猜,就連主耶穌也不『喜歡』洗碗呢!」很顯然,這些年來,他願意一直承擔洗碗的職責,僅僅是因為我不喜歡洗碗而已。

感謝主沒有應允我那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禱告,卻透過不喜歡洗碗的丈夫,讓我體會從上帝而來的愛,也教導我學習婚姻的功課。

 

*本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我那麼不堪,你卻給我無條件的愛(有聲中文)

作者:舒晗,中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還記得剛剛結束大學生活,一個人來到社會上打工的日子。那時候,我又黑,又瘦,臉色灰暗。我常常穿一身超級土氣的衣服,一個人住在機構里,給其他老師做飯、收拾廚房。忙的時候,二十幾個孩子的飯也都是我一個人做。住在那間陰暗潮濕又散發著酸臭味,蚊子成群的「教師宿舍」里,我總覺得,上帝已經把我給忘了。

那個時候,被人欺負,侮辱,是常態。有時候幹活累到暈倒,然後再自己爬起來繼續,沒有人會關心。幹了活不給工資,也是常態。我心想:我一個農村丫頭,獨自在外打工,沒有後台,沒有錢,沒有權,大概死在外面了也是沒有人知道的吧。

我把這些想法和牧者說了之後,牧者告訴我:你說你沒有後台,錯!上帝就是你最大的後台!就這樣,我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上帝成了我唯一的希望,也是我最大的動力。《聖經》便是我唯一的財富。

每到飯點,隔著玻璃窗會飄來香味;每到下午四五點,一個個年輕漂亮的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小區玩耍;孕嬰店門口孩子的搖搖車發出「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抱抱我」的稚嫩的童聲……這些,都會激起我「好想有個家,好想有個幸福溫暖的家」的慾望!也不禁讓我聯想:在一個幸福的、有人關心、有人愛的家庭里長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部告訴了上帝。但是,又覺得,上帝應該不會回應我。

那個時候我十分自卑,認為這輩子也不會有人愛我。我覺得自己要長相沒長相,要學歷沒學歷,要體面的工作沒有體面的工作,整個人是破碎的。如果嫁人了,豈不是禍害了對方?但是,上帝卻用很奇妙的方式回應了我的禱告。

有一次,我在一個多人的聊天群里試著開導一位遇到困難的姐妹。但是這位姐妹對我的話不但聽不進去,還認為我是撒旦,要害她。這個時候,一位弟兄私下信息我,勸我說:「對待這位姐妹的情況,你一定要有耐心,溫柔地去引導,因為她現在很受傷,很脆弱。」那時候我心想,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溫柔的弟兄。也正是從那開始,我和這位弟兄有了斷斷續續信仰上的交談。

後來,這位弟兄帶他爸媽出去散心,拍了風景照給我看。看完照片後,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種感覺是我從來沒有過的。從那開始,我們有了更深入的交談。不過,終歸是網友,我不敢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他卻說:有一天,你會端著一杯水遞到我的手裡。

然後,上帝用很奇妙的方式讓我們見面了。

第一次見面,他給我的感覺很踏實、很沉穩,有一張一看就是經歷過好多挫折之後沉澱下來的臉。歲月的刻痕之上,他的眼睛又是那麼明亮,目光那麼柔和,神情那麼堅定。跟我們一起見面的朋友故意撮合我們,吃完飯把我們單獨留在了一邊。他突然很溫柔地對我說:「你手裡是不是沒錢了呀,我給你點吧。」天吶!他竟如此善解人意(當時,我身上只有五十元,那便是我的全部家當了)。可我仍倔強地說:「有!」直至後來我才知道,他自己兌開我的手機密碼,打開微信,接收了他給我轉的八百塊錢。過了幾天,我去參加活動,也是他,在下雨天接送我。但是,我並沒有就此放下戒備的心,也並沒有打算要和他在一起。

我整個人很破碎,很不堪。我陸陸續續和他坦白我的前男友,坦白了我骯髒污穢的過往,坦白了我家庭的真實光景……我心想,這下我解脫了,他聽完這些之後有足夠的理由離開了吧。沒想到,他卻說:「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後來有一次,我們兩個坐在操場的階梯上聊天。他說:「說實話,我剛知道你的過去時,我心裏面挺介意的……但是,我和上帝禱告,禱告完之後,我一點都不嫌棄了,並且非常確定,你就是上帝為我預備的妻子。」聽完這些,我哭了,哭得很傷心。

再後來,他帶我去見了他的父母。不久之後,他的媽媽便開始和我談結婚的事。我很開心,於是和我的父母說了這件事。怎知我的父母竟不同意,非要我回去相親。後來終於同意了,卻開口要20萬彩禮……這猶如當頭一棒!

我以為,這下我們兩個真的要結束了。可是他的父母和他都說:「給你的父母時間,慢慢來。」就這樣,我們把事情交託給上帝,後來,他真的成了我的丈夫。

可結婚之後,生活的挑戰仍然存在。公婆想要支持我創業,把家裡所有的錢湊了湊,給我開了一間美容店,卻被我賠的一塌糊塗!天哪,我要完蛋了!我給他和他的爸媽帶來了什麼?他們肯定會把我給趕出去。他們會不會說我是掃帚星?他們會不會說我是個災難?他們會不會說我一無是處?那時的我非常害怕,認為自從我嫁過去後,並沒有給他們家裡帶來好處,反倒全都是災難。畢竟,公婆不是基督徒,世人最在意的不都是錢嗎?

我軟弱到每天都不想起床,不想吃飯。婆婆卻每天都在家守著我,生怕我想不開。等我起床了,她就把飯熱好,端到我跟前,溫柔地看著我。公婆和我丈夫還私下說好,以後誰也不許提起這件事。從這事以後,我的戒備心終於放下了,接受了他們對我的愛。

基於之前的成長環境,我渾身長滿刺,並且認為只有我做得完美才會有人喜歡我。我也努力地苛求自己。但是,走進這個新的家庭之後,我得到了他和公婆絕對的、無條件的愛。他們不需要我做得很好,更不需要我完美,愛我只是單單因為我是他的妻子,是公婆的兒媳婦。上帝無條件的愛,也是如此——「不是因為我表現好,所以受人誇讚;而是因為你狂熱地愛我,遮蓋我一切的軟弱!」

回頭一看,這一路雖看似跌跌撞撞,卻都是上帝的恩典。祂從不曾離開,也沒有將我遺忘,反倒給我無條件的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關於「婆媳關係」,聖經給我這些提醒(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馨寧 ,中國

結婚不久,雁晴就開始難以忍受婆婆強於掌控的習慣——小至碗碟的擺放位置,大至夫妻二人的生活方式,她都會要求他們夫妻按照她的意見而行。

因新家與婆家的距離僅是數步之遙,有時天未亮,婆婆便提著一大包的雞鴨魚肉菜來報到。先生好幾次表明不喜歡婆婆這樣的做法,可她的臉會上一沉,丟下一句:「還不是為你們好,不知感恩!」便氣呼呼離開。沒過幾天,她又會重新開始,甚至還會指示雁晴如何收拾房子、煮飯燒菜,讓雁晴不勝其煩。每星期也總有幾天,小兩口放工後回到家,婆婆已坐在客廳恭候多時,一見他們便立刻打開共享模式,喋喋不休地說著一整天的點點滴滴。丈夫倒是樂得清閑,低頭滑手機,絲毫不理會媽媽的嘮叨。身為媳婦的雁晴就沒那麼幸運,需要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起十二分精神聆聽,還得適時給予正面的回應,以免被批評敷衍應對。

這可能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自古以來,婆媳相處一直是婚後必修的一門大學問。兩個本毫無關係的陌生女人,因為同個男人而牽扯出特殊的「母女」情誼。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中,婆婆就是當家的,媳婦應凡事順服和聽從。但如今時代變遷,不少媳婦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加上經濟獨立,與家公家婆相處的模式肯定有別過往。兩代人出生於不同的生活背景,人生際遇、生活習慣、性格脾性不盡相同,在許多觀念上必然存在巨大的差異,也因此可能產生不少矛盾。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婆媳關係,我們要怎樣處理呢?聖經上的一些話語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離開父母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創世記2章24節)

不少人一見「離開父母」四字,便會浮現「拋棄父母」的主觀想法。事實上,這裡所提及的「離開」意指生理、心理及經濟上的獨立。當成年的孩子結婚後,應當獨立自主擔負起養家的責任,學習與伴侶同心建立家庭,婉拒父母幫忙打點生活起居的好意,包括向父母伸手要錢、要求幫忙帶小孩或打掃家務等。當夫妻二人懂得相互尊重與配搭,以成熟的態度共同履行家庭責任時,父母也會減少擔憂,更多地放心和放手。

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對兒女貼心照顧並不為過,只是過分保護與嬌慣恐怕助長孩子的惰性,扼制他們獨立性和自信心的發展,難以肩負新家庭的生活擔子。適時擺脫親子間的依戀、依賴和依附,將讓兒女深刻體會組織家庭的不易和所要付上的代價,從而更懂得孝敬和愛父母。

 

與妻連合

「……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章24節)

有關婚姻家庭的研究也認為,核心家庭由夫妻或父母與子女組成,公婆、叔舅、姑姨等則屬於延伸家庭。以此來看,夫妻須為家庭里的大小事務負上全責,在商討應對新問題的過程中可諮詢公婆的建議,不過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回到夫妻身上。做出決策後,丈夫或妻子可各自向父母表明他們的共同決定,即便父母不滿意,也應堅持執行並請求尊重。

此外,健康的界限是促成家庭和諧的關鍵之一。擺正人生中的優先次序,將對幸福生活起著重大影響。婚前,家人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婚後,妻子或丈夫取而代之,成為在我們生命中居首的人。因此,夫妻應凡事以配偶的想法和意見為優先考量。雖然在一些傳統家庭中,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被冠上「不孝」的名號,然而,健康家庭的重心與權利轉移,不僅能保護伴侶的感受,更能持續維護家庭的和樂。只要持守真理,必能一步步把人際關係導入良性循環,贏得婆媳和睦。

 

同理之心

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和諧共處,但性格、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差異難免引起磨擦。為此,同理和感恩之心在緩解緊張的婆媳關係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上帝提醒祂的子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7章3至5節)。因著人的罪性,我們傾向尋找別人的缺點,以自己的長處輕視他人之短,自然容易產生口角。若婆媳雙方懂得換位思考,反省自己的不足,體貼對方的需要,並以感恩和愛心彼此相待,相信必為夾在其中的兒子或丈夫,帶來極大的祝福。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 祂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給行為純正的人做盾牌,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護庇虔敬人的道。」(箴言2章6-8節)

其實,不僅婆媳關係容易出現衝突,任何的關係都會因為人的罪性而造成傷害。每個人生階段都有我們需要戰勝的難題,每段人際關係都有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每個衝突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上帝是智慧的源頭,無論何時,我們皆可放膽來到上帝的施恩座前,祈求生命的智慧,謙卑學習建立滿有上帝的愛和恩典的家庭。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嗎?(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Melody,加拿大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真的不明白結婚的意義!我一個人每天負責工作賺錢、教養孩子、打掃家務,而他回到家卻只顧刷臉書和玩手機遊戲,請他幫忙都推三阻四。除了貢獻精子及支付房屋的貸款,我想不到他還有什麽用處可言!」

眼前的好友說到丈夫時,氣憤難耐、咬牙切齒,這讓我想起她剛談戀愛時幸福甜蜜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曾經的山盟海誓在婚後仿佛都成為謊話連篇。轉看近年,離婚率和不婚率直綫上升,無論男女,對於婚姻開始抱持近而遠之的態度,深怕一踩就跌入無底深淵。

婚姻真的如此可怕嗎?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以弗所書531節)

當聖經提到婚姻時,明確地闡明了兩人結婚后,生命是相互聯結、成全、扶持與互補的。每個人在婚姻裡都有各自的角色, 丈夫需學習如何如基督愛教會般疼愛妻子,妻子需懂得順服與尊重丈夫,彼此滿足内在的需要(以弗所書5章22-33節)。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不同,與自私的本性,這本身已經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很多情況下,我們很有可能陷入一種尷尬的場景——我們用盡最大的力氣去愛了,卻不是對方想要的。

猶記得剛結婚時,我每天總是忙忙碌碌,放工后就開始煮飯燒菜、打掃抹塵、洗碗洗衣,希望把家裡收拾得乾淨舒服。無奈忙完后就累癱在床上,對丈夫提出看電影或逛街的邀約一概推卻。長久下來,兩人心裡皆積累了不少怨氣。丈夫怨我不願花時間陪伴,而我氣他不懂體諒我的疲累。冷戰了一段時間后,丈夫建議我們一起好好禱告,敞開心扉分享心中的想法。那時我才理解,他其實很願意和我分擔家務,也期盼有更多時閒享受我們的二人世界;相反地,我卻認爲把所有家事攬在身上,讓丈夫專心工作才是愛的表現。

真正的愛並非一味付出,多傾聽與了解對方的需要,或許就能在婚姻的路上少吃一些苦頭。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4-7節)

邁入婚姻的第5年,與丈夫攜手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后,我亦越能體悟「愛」的真諦。若非上帝的帶領與教導,恐怕我們的婚姻也會是另場悲劇。

我和先生的性格南轅北撤,一快一慢,一動一靜,忙碌的工作及生活讓我們甚少有機會好好談話。有時候晚上煮好了一桌菜,等候加班的丈夫回家時,刷起臉書看到友人夫妻的甜蜜互動,或一起到國外旅行難免心生羡慕,相較之下無形中對丈夫產生更多不滿和抱怨。

每次誦讀這段熟悉不過的「愛的真諦」的經文,都會讓我有所學習——學習把目光轉向上帝、學習重新專注于自己的角色、學習審視婚姻的破口,更重要的是學習不把我的丈夫與他人作比較。

為改進我們夫妻的關係,我還採納了友人推薦的「我向訊息」(I Message)溝通方式,摒棄指責或批評的口吻,更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與其對丈夫怒喊:「你每次只是忙自己的事,回到家就吃飯、刷手機、睡覺,你看看某人的老公,他……」,不如心平氣和地向對方傳達自己的心情:「當你忙碌工作時,我感覺自己被忽略和不受重視,我希望你可以挪出更多的時間一起分擔家務及陪伴我。」同樣的訊息經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的結果竟截然不同。對於心思不及女人細膩的男人來説,這樣的方式或許能讓他更理解伴侶的期待,而不用在家中活得戰兢恐懼,恐隨時誤踩妻子情緒的地雷。

很慶幸在與丈夫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輕易放任我們的關係,而是不斷回到上帝的真理里,明白真正的愛,應該是怎麼一回事。我也很感恩,我們這些微小的調整讓我們的婚姻逐漸走向了健康的軌道。我知道我們的愛并不完全,未來的路也還可能出現更多的挑戰,但感謝主,祂是婚姻最大的奧秘所在,而祂也會將愛賜給我們,讓我們的婚姻充滿生機,而不是冰冷如墳墓。當然,前提是,我和先生都願意順服主耶穌的教導。如果你也已經認識主,卻感覺婚姻越來越緊張,還等什麼呢?求主幫助我們每一個人,活出婚姻的美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愛上愛主的妳(有聲中文)

作者:Philip,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出自PEXELS

大二的時候,長輩帶領我們青年團契學習了半年的戀愛輔導課程。我當時多麼希望自己立刻就能遇到上帝為我預備的那個她,進入雅歌般的愛情。可是,當我面對周圍的環境時,又總是沒那麼堅定。有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說:「找個自己喜歡的姑娘,即使不信主,也可以帶到教會嘛!」

隨着服事心志的堅定,我在上帝面前陳明了自己的心意:「求主賜我一個她,希望她愛主超過愛我,希望我遇見她的時候能夠愛慕她!」可是,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向主禱告,上帝卻彷彿一直沒有回應。但我心裡一直堅信:「你便知道我是耶和華,等候我的必不致羞愧」(以賽亞書49章23節)。後來,教會長輩給我介紹過幾次對象,但我更希望能夠自己在生活中遇見。可直到研二我也還是沒有遇見這個她,於是我坦然對主說:「主啊,我願意放下自己的意思,求祢帶領,讓我好好服侍祢,婚姻的事情也聽從主便吧!」

萬萬沒想到,讀研期間,我竟遇見我喜歡的她了!

第一次遇見,是一個偶然。當時我在參加一個培訓,突然有一個女孩急匆匆來找我借單元樓的鑰匙。後來才知道,因為有人請她幫忙找一個人,她就放下正在吃的自助餐,只喝了幾杯酸奶就過來借鑰匙了。我當時只是覺得這個女孩真逗,自助餐只喝了酸奶,但從沒想到生命中還會有機會遇見她。過了一段時間,教會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有一位姐妹要來我們教會實習,讓我在主裡面多多為她守望。我得知這位姐妹到達的時間是早上6點左右,便問長老怎麼去接她。長老說:「我本安排人開車去接,但是這位弟兄突然有事情,我自己去吧!」我心裡想,長老年齡大了,自己又是個年輕小夥子,也是一次服事主的機會,要麼我去接吧。於是,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匆忙中去了火車站。見到這位姐妹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她就是之前找我借鑰匙的姐妹。回教會的途中,我們彼此交通了一些個人的情況。吃飯的時候,她問我:「你服事的方向是什麼?」那時,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很清晰,因為我一直覺得預備好心志最重要,有一天,主若使用我,我希望我可以說:「主啊!我在這裡!」

之後,我有機會去上神學課,又跟這位姐妹接觸了幾回,感覺她和主的關係好親密。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天晚上,我特別想去團契。想到這位姐妹的時候,我問主說:「主啊,是她嗎?」我跪在上帝面前忍不住流淚,整整一個小時左右。「主啊,如果不是她,求祢不要讓我衝動,我願意在祢的旨意中行走,求祢不要讓孩子封閉的心隨意打開!」。之後,我開始愈發關注這位姐妹。她對團契服事的投入,對新人的接待,對上帝話語的認識,以及大家吃飯後她對餐具的洗涮,都讓我覺得她是很愛主的一位姐妹。後來,我又得知,她因為想要預備自己去服事穆斯林人群就堅持不吃豬肉,這讓我深深地被觸動。

我繼續為著自己的婚姻禱告。禱告中,我發現自己喜歡這位姐妹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我喜歡她的心志,喜歡她那份熱情,喜歡她的使命。之後,我又禱告,請求上帝讓我有合適的時間可以親自對這位姐妹說:「我喜歡妳!」。

可是,到我定好表白的那一天,她生病了。我心裡有些掙扎,想着要不要表白。這時,我突然想起一位弟兄曾經說的一句話:「有想法應該勇敢地把態度表達出來!」。我禱告主說:「主啊,要是今天能見到她就好了!」後來她發信息說突然有事,我心裡有點傷心,覺得可能見不到她了。但是,感謝主!最後,我還是見到了她,說出了內心的表白:「今天,我想對妳說:我喜歡妳!惟敬畏耶和華的姊妹值得稱讚」,「我喜歡妳,是因為妳愛主而喜歡妳,喜歡妳的熱情與坦誠,喜歡妳的心志與使命。雖然我知道我不配,但上帝卻讓我遇見妳,不早也不晚」,「愛不是感覺,不是衝動;愛是一種決定,是一種接納;在祈禱中,我發現愈發喜歡妳」……

就這樣,我們牽手預備走進婚姻。回想一下,她與我之前的設想或許有出入,但她對上帝的熱愛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最初只是想找一位信仰基督、外貌賢惠、學歷還可以,我自己也喜歡的姐妹,後來卻發現,愛主,又碰巧喜歡我,就是最寶貴的「條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關於戀愛與婚姻:誰是我註定的「那一位」?(有聲中文)

Of-Love-and-Marriage--Who's-the-One-

作者:Kezia Lewis, 泰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編者的話:作為一個屬靈的基督徒單身青年,你是不是對於家人和輿論的催婚深惡痛絕又萬般無奈?因為你相信愛你的上帝為你安排了只屬於你的「那一位」,而當你遇到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要如何才能夠找到上帝為我們安排的「那一位」呢?今天的文章或許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我今年34歲,結婚不過4年,不能算是戀愛和婚姻的專家。可是,因為我已經結婚了,所以不少單身的朋友都會問我:「你是怎麼知道你丈夫Jason,就是你的『那一位』?」

是啊,我是怎麼知道呢?

我先跟你說吧:我也曾問過同樣的問題。我以前深信上帝會預備「那一位」男生給我。所以我為此找了很久。但是我也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如何才能知道他是誰?」

這些問題令我深思--我要怎麼知道站在我面前的人就是我要嫁的人?我該有什麼樣的感覺?我又要留意哪些徵兆呢?

當我開始嘗試釐清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對戀愛和婚姻的錯誤觀念。我終於明白:原來並沒有所謂『註定的那一位』。

如果你認為上帝已經指定一個人作為你的伴侶,你就縮小了自己的選擇範圍,也很難找到這個伴侶。他到底是誰?上帝從來沒有在聖經裡給你關於他的詳細描述啊。我相信只要你和上帝有緊密的關係、走在祂的道路上,祂會引導你認識幾位適合作你伴侶的人選。沒錯,是「幾位」。不是一位,而是很多個。任何一位真正跟隨耶穌的弟兄/姊妹,都能成為你的丈夫/妻子,因為上帝是你們生命的共同基礎,讓你們透過祂得以建立關係。是因為他/她與耶穌之間真實的關係,使他/她有資格成為你的伴侶。每個人和耶穌真實的關係都不太一樣。而其他跟這個人有關的細節都不過是額外的點綴。

上帝希望你作個決定。當你問上帝他/她是不是你的「那一位」,上帝同時也在問你:他/她是不是你的那一位。身為上帝的兒女,能夠自由做不同的選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祂不是一個下命令要你遵守的暴君。上帝會給你判斷和渴望的空間。當你與祂緊密同行時,你的判斷就會開始與祂的旨意吻合,你渴望也會與祂希望的吻合。因此,我敢說:選擇吧。選擇愛人,並且承諾去愛。不要讓尋找「那一位」使你的生活變得戰戰兢兢。

我並沒有嫁給我的「那一位」。可是,因為我選擇了我的丈夫,他就成為我的「那一位」。我嫁給了上帝放在我生命中、是我選擇去愛、與他一起事奉上帝、一起成長的弟兄。

我鼓勵你為婚姻禱告,並且求上帝在你做決定時給你智慧。祂渴望你──渴望我們──這樣做。但我們更迫切的禱告應該是:求主讓我們完全明白,婚姻的意義並不是我們與誰結婚,也不是用來填補我們的幸福(當然上帝是希望我們快樂的)。婚姻最重要的是,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好讓我們反映出祂的榮耀。婚姻,是上帝表達祂對我們和教會永不止息的愛的方式(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儘管等待上帝給你「那一位」,聽起來既浪漫,又敬虔,也似乎出於聖經,但是你真的不用再等了。我們真正需要、能完全滿足我們渴望的「那一位」,已經跟我們在一起了──祂就是主耶穌。在祂裡面,我們毫無缺欠。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一封信:寫給未來即將步入婚姻的自己(有聲中文)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致:即將步入婚姻的自己

我相信愛哭的你肯定被求婚的舉動感動得一塌糊塗。那些你早就想象了無數次的喜帖設計、婚戒的款式、婚禮的布置等等終於要成真了。然而這封信不是要再提醒你如何一步一步地預備走進教堂,完成婚禮儀式,而是一支預防針,預防被求婚的你被浪漫的幻想蒙蔽雙眼,以致不能面對真實婚姻生活所帶了的種種“意想不到”。

 

1.不要為著婚禮上的“不順心”鬱悶太久

“人心多有計謀,唯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19章21節)。無論你和他有沒有順利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舉行婚禮:溫馨的教堂婚禮儀式和精心安排的外國自駕游;無論婚禮過程是不是完全地按照自己的心意進行,只要能夠讓家人好友們見證神所設立的神聖婚姻,就不要太介意細節。尊主心意為先。

2.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一想到未來必須融入男方家庭,你就是否開始感到緊張與不安?擔心自己會融入不了而表現不好;害怕對方家人不能夠像自己家人般完全接納自己。

你的害怕大多數是來自於擔心別人會怎麼評論你。我真的很希望這時候的你不會再為了在他人面前保持完美形象(不發脾氣、溫柔賢淑又做事能力強等)而忽視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我不希望你再像小時候的自己,為了得到長輩們的認同與讚美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快樂來不斷地追求卓越。因為別人怎麼看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帝如何看你。你要明白,上帝已經完全接納了你,祂看你為至寶。因着上帝的全然接納,你也要學着接納你自己。“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上帝”(羅馬書15章7節)。

 

3.不要覺得談錢傷感情

婚姻,是兩家人的聯盟,更是兩個人各自價值觀、生活觀、人生觀的結合。我會比較擔心你和他在金錢觀上有矛盾。因為你總是努力地學習財物管理方面的知識,就為了能早日讓自己實現財務自由。但是,我希望此刻的你,在花錢方面不再處處只想到自己。

多少夫妻不合甚至離婚都是因為沒有一起商量如何使用彼此的金錢、在日常花費及投資方面不夠透明、沒有一致的理財目標等。我鼓勵你繼續堅持每一天都記錄財務支出以及做財務規劃,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的任何東西,我們都應該要好好管理。只是請不要單方面地把自己的一套強加在他身上。適合你的,未必適合他。記得總要好好溝通,開放式地商量以致達成共識,學習箴言31章的才德婦人:以敬畏耶和華為中心,夫妻以彼此為榮,為家庭帶來最大益處。

4.婚姻就是學會舍己

結了婚之後,生活就不再和以前一樣。婚姻的道路充滿了未知的冒險,只不過,你不再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而是與你的另一半一同面對。婚姻之所以稱為神聖的契約,是因為神聖的上帝當了“見證人”。兩個罪人得以相愛並且結合,本是蒙了上帝的恩典。在婚姻生活中應當相信“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10章12節)。身為罪人的我們總會有過錯,但是我們要用來自上帝的愛彼此饒恕和包容。若想要活出婚姻的美好,就不能再去效法偶像劇的泡沫式甜蜜攻勢,也不是要去逼對方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而是讓自己成為基督的樣式,學會舍己和順服,如基督服事人一般地彼此服事。

最後,親愛的自己,祝你新婚愉快。

以馬內利,

2018年的自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5.20特輯| 你沒事吧?怎麼還單着身呢? (有聲中文)

作者:Deborah Fox, 澳大利亞

翻譯:漱翎,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編者的話:剛過完2月14,轉眼就又到了5.20。似乎一年到頭各種情人節過也過不完。眼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步入了婚姻,好像就剩下你一個人還在原地踏步。你或許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你也一直很希望可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進入一段美好而穩定的戀愛關係。可是過了一年又一年,你仍然是孑然一身。於是你開始焦慮,甚至開始質疑上帝。小編非常理解你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助和鼓勵到你。

上周,我意識到我可能已經刷新了一項世界紀錄 ——成為35歲以下參加婚禮次數最多的單身人士。我究竟參加過多少次婚禮呢?我數了一下,一共207次!難以置信吧?

僅僅上個月,我就有3個朋友把他們臉書的婚戀狀態改為了“已婚”。我為他們高興,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些隱隱心痛。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呢?是我自己太“挑”了嗎?我內心中對婚姻的渴望隨着時間日益增長,而另一方面我的自我價值感卻日漸衰弱。

因此每年的情人節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樣,讓我想起自己孑然一身和以前那些失敗的戀情。真希望那些已婚的朋友不要再對我說:“你沒事吧?怎麼還單着身呢?”

你一定覺得我言辭太誇張了。但實情真是這樣。真的有不少人當著我的面對我說這樣的話。他們大多數都是真正關心我的基督徒朋友或者家人。他們擔憂我的未來,希望我能跟他們一樣享受婚姻里的幸福和安全感。然而,這樣的表達其實根本沒什麼用。況且,單身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的。

如果今年的情人節你仍然單着身,那麼以下幾點也許可以幫助你了解和度過“單身”這個人生階段。

 

1.上帝從未應許婚姻

上帝在祂的話語中給了我們很多應許,但是婚姻並不是其中之一。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把婚姻當做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呢?為什麼他們總把單身看做是種病,覺得得“治”呢?夫妻之間的愛的確是造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但是上帝並沒有應許所有人都會得到這份禮物。

在創世記2章18節中,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雖然渴望親密關係是正常的,但是上帝也讓我們經歷在群體中的關係。我聽過好多單身的女性朋友跟我說,她們在等待上帝把那個“真命天子”帶到她們身邊,或者她們打算自己搞定婚姻大事,找個“還不錯的人”湊合結婚。她們因為太想找個男人結婚,而錯過了身邊美好而深入的友誼。

對於單身的我們來說,也許終有一天我們會結婚。但是,我們不應該也沒必要讓自己去刻意等待婚姻。

 

2.單身並不是什麼特例

在基督徒中間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不應該讓人們覺得好像單身的人就不如“妻子”“丈夫”“母親”或者“父親”這樣的角色來得重要。事實上,在西方國家的教會中有大量的成年人單着身。

我所在的讀經小組裡全部都是30歲以上的單身女性。我自己是單身。我的姐妹們和我身邊的很多朋友也都單身。然而,單身這件事好像變成了一個教會裡人人都知道卻不能談論的禁忌話題。我的意思並非是要教會不再鼓勵和幫助大家建立健康的婚姻和親子關係了。我只是覺得我們不應該忽略單身人士的需要和感受。單身人士也是教會的一部分,是基督肢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備用部分”。

 

3.參與事工和服侍

你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單獨為上帝做些什麼呢?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敦促信徒們去思考單身是如何使侍奉更有果效的,因為“得以殷勤服侍主,沒有分心的事”(哥林多前書7章35節)。單身的人不被夫妻之間相互的責任所捆綁,他們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去服侍上帝。

誠然,我也認識不少服侍很有果效的基督徒家庭,但是大部分我認識的在跨文化傳福音領域中活躍的都是單身人士。這些人對服侍上帝有着極大的熱情。我的妹妹現在在亞洲負責一個翻譯項目,我的3個好朋友跟着不同的機構在世界各個地方宣教,還有另外一個朋友在她自己居住的社區負責傳福音的事工。

 

4.我們的身份在基督里,而不在於我們的臉書婚戀狀態

最終,不管我們是結了婚、在戀愛,還是單身、離了婚、在分居,或是處於任何狀態,上帝都愛我們。上帝按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我們不需要做什麼事,或變成什麼人,來賺取祂的愛和接納。只要我們仰望耶穌基督,我們就可以安然確信,我們與基督在天國里同為後嗣的身份是永不改變的。在天國里將不再有婚姻(馬太福音 22章30節;啟示錄7章17節),但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會共赴上帝羔羊的終極婚宴。

我當然也會忍不住拿自己跟那些已婚的朋友比較。但我知道,我作為上帝女兒的身份才是真正重要的。周圍有那麼多愛我的親朋好友,我是非常蒙福的。

或許情人節會讓我們想起曾經失敗的戀情和讓我們陷入對孤獨的恐懼。但是它其實也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來讚美真愛的真正源頭——上帝吧。有意思的是,聖瓦倫丁本人並不像人們所描述的那樣是個唯愛至上的丘比特式的人物。(註:情人節的英文名是聖瓦倫丁節)。他極有可能是早期教會的一位主教,並因為拒絕參與異教崇拜而為主殉道。

聖瓦倫丁知道他的忠心單單屬於耶穌。耶穌因愛我們而為我們捨命。這個情人節,我會跟我的基督徒朋友們一起度過。我們會一起感謝上帝,感謝祂的美善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上帝就是愛。單單這點就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歡慶! 編者的話:剛過完2月14,轉眼就又到了5.20。似乎一年到頭各種情人節過也過不完。眼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步入了婚姻,好像就剩下你一個人還在原地踏步。你或許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你也一直很希望可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進入一段美好而穩定的戀愛關係。可是過了一年又一年,你仍然是孑然一身。於是你開始焦慮,甚至開始質疑上帝。小編非常理解你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助和鼓勵到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裡成長

致在婚外戀中徘徊的你(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Linda,新加坡

語音播讀:小七,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嘿,在你手中這杯拿鐵的後面,我已經看到了你眼中的憂慮。我知道你不想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你從來不想有外遇。你以為婚姻會使你全然滿足。但是我知道你的渴望到了極深之處,你甚至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

真希望婚禮上的那句「我願意」能使我們永遠忠於我們的另一半。但是現實卻事與願違。

的確,婚姻是一個重大的選擇,我們只做一次就好。但婚姻同時也是不斷地重複“我願意”這個承諾,在你有做不完的家務時,在他下班后只顧翻看新聞而不理睬你時,也在你母親去世后十分難過,非常希望有一個人來填補這個空缺時。

不幸的是,基督徒們往往沒辦法明白和坦然承認「我們的心容易偏離」這個事實,直到事情已經發展到無法挽回。情感問題是尤其容易一發不可收拾的,因為在妥不妥當的行為上很難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很容易就深陷其中。

聰明的謊言

「愛一個人是無罪的。」我最近在一個電視劇里聽到這麼一句精心包裝的話語。我想告訴他們:愛確實不是罪。但是在這部劇里,編劇在利用這說法為婚外情和其他性犯罪辯白。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認為愛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只要你和你喜歡的人開心就好。(你可以去問一下某個有外遇的人的伴侶,或者在破碎的家庭里長大的小孩,他們是否有感受到「被愛」)。聖經里對愛的定義是舍己,為他人的益處捨棄你的生命、幸福和夢想。

但當我們感到不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去其他地方尋找,不是嗎?有些時候,我們的生活境遇會令我們變得非常脆弱。十分需要被什麼填補。我最近就有這樣的經歷,我感到非常沮喪和沒有安全感。我發現主要吸引我的並非是那個人本身,而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被喜歡和被珍視。也許對你而言,是需要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很迷人、心靈的相通、快樂、自由。這些渴望本身並沒有錯。但當它們變成我們的需求,成了我們必須擁有,配得擁有的時,這就成了一個問題。

朋友,容我跟你實話實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填補你的這個空缺。就如 C.S. Lewis在他的書《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里說的:

「如果人們確實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那麼大部分人都會明白,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無法給予的。這個世界盡它所能地在提供給我們各樣所需,但很多時候這些事物無法履行承諾。我們第一次墜入愛河時的那種感受,或者第一次想到去外國旅行時的那種美妙,以及頭去上某門令我們興奮不已的課程時的感覺……那樣的渴望絕不是一段婚姻,一次旅行或者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能夠讓我們滿足的……我們好像就是少了某樣東西。」

這也許說明了為什麼67%的第二次婚姻(至少在美國是這樣)會以離婚收場。我見證了一位朋友離婚後的心酸歷程,發現我們會把許多問題帶入到下一段感情中。這是因為那些沒有得到滿足的渴望、那些空洞和那些在婚姻中的障礙都深深的藏在我們裡面。

朋友,請聽好:你的渴望確實很合理。但是,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滿足你的要求。讓我們像大衛在詩篇27篇中所寫的一樣來求告上帝:「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中求問。」我並不是在試圖忽視你的情感、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但是,我確實認為當我們的靈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其他方面尋求。當我們靈魂的渴望得到了滿足時,其他方面的需要就會更容易解決。

我大概列了下面幾點,希望可以幫助你在情感、身體或心靈被牽扯着遠離你與另一半的「合而為一」時度過難關。堅持住,我的朋友!用你希望你另一半為你爭戰的方式去爭戰吧!

1.設置界限

跟你的伴侶溝通並商討如何避免使自己陷入試探。我有一個正在了解基督信仰的朋友最近問了我一個他認為過於拘謹的準則——就是男生不要單獨和非他們妻子的女性在同一屋檐下獨處。我跟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要讓自己“無可指摘”(提摩太前書3章2節)。在我和我丈夫結婚前,我的父母不允許我們兩個在家裡獨處。這個原則保護我們在當時彼此不越界。而至今我在跟其他男性的相處中依然遵守這個原則。

2.逃離

就像聖經里的約瑟一樣,逃離吧。提摩太後書2章告訴我們「逃避少年的私慾」。逃避這個詞的詞根是「逃亡」,意思是不要陷在其中。「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各書4章7節)。切斷一切讓你有可能開始對某個異性產生幻想或情感聯結的事情。 這可能需要你:

在社交媒體上取消對那個人的關注

刪除和拉黑那個人的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

選擇不去參加有那個人在的任何社交活動

向你的伴侶承認你被其他人吸引

改變一下工作時間或少上一門課程

離開和那個人一起的事奉崗位

非常直接地跟對方說清楚,不給對方留下任何空間和可能。

同時逃避不對的思想:

「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后書10章5節)。不單單要逃避:還要向前跑。奔向上帝。藏身在祂裡面。因着信任,奔向你的伴侶,用愛心去行動,這樣你的心思意念也會跟隨。連續30天,天天禱告,一天兩次,祈求自己能對自己的配偶生出渴望。

3.感恩

一個適用於任何形式的不滿、痛苦、貪婪和焦急的良方就是感恩。感恩讓我把眼目從自己身上轉離,讓我不再看我沒有的,而是向上看。當然這不是廉價的心靈雞湯,而是真的相信上帝已經足夠,並且會賜給我夠用的一切。

若我再次被別人吸引時,我會開始寫下一系列我欣賞丈夫的地方——他了解我,我們有過那麼多美好的經歷。如果以色列人都會忘記他們愛的上帝以及上帝在他們中間行的神跡,我也極有可能一樣。我想要守住上帝給我的祝福——那就是站在我面前的丈夫。

你瞧,我的朋友。婚姻是信心的表現。但並非是對你的伴侶有信心,也不是要對你自己有信心。而是相信上帝會賜給你足夠的力量讓你堅守婚姻。

祂賜給你的是充足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