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工作

在職場做光做鹽,我有7招

翻譯:漱翎,中國

 

我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我們要為基督做好的見證,那麼自然是要從職場開始,不是嗎?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主日聽完一場鼓舞人心的講道之後,我們信心百倍,但是在又累又沒有基督馨香的職場呆幾天之後我們就又灰心喪氣了。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展現出好的行為,讓我們的同事們看到後願意轉向基督並歸榮耀於祂呢(馬太福音 5章16節)?這個任務雖然困難,但卻也是可以做到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7個實際的方法,讓我們把基督的光帶到職場中。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懶惰和不稱職如何令我們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但是,有多少時候我們可以跳出自己的慣性思維,看到別人工作的積極影響呢?

你的老闆有沒有給過你項目上很有益的反饋意見呢?你有沒有注意到跟你合作的那個新員工身上有什麼優點?有沒有哪個同事讓你覺得特別靠譜,你可以跟他(她)一起清晰地計劃和完成工作呢?

讓我們學習去看別人身上細小的優點和美德,肯定並鼓勵他們吧!

在職場,我們尤其想要掩蓋自己的錯誤。但是,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事業發展而逃避認錯,應該謙卑自己,承認錯誤,並努力減少錯誤造成的負面影響。

勇於認錯,我們就有機會讓別人看到基督里的謙卑,而不是展示自己有多能幹。

 

我們都有過被工作弄得抓狂的時候。在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或者被他人的做法搞得十分挫敗時,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失去耐心,說話欠考慮。

不論我們是不是冒犯到了同事,我們都可以為自己的急脾氣道歉,有需要的時候要請求他人的原諒。最重要的是,要上帝呼召我們所要有的良善,溫柔和表現出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忍耐。

抱怨是聊天最常見的開頭。但是我們可以不一樣。讓我們的談話充滿感恩和感謝吧。

也許我們在職場有個好朋友,或者有機會參與一個新項目。我們可以為著自己有機會可以學習和磨鍊對未來有用的新技能而獻上感謝!

在實際生活中,感恩能夠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加積極的工作環境,也能訓練我們的大腦有意識地去數算和感恩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和祝福。

當到了下班點的時候,我們簡直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立刻讓自己的身心都擺脫離工作狀態。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拿出自己寶貴的下班時間來服侍和幫助我們同事的話,這樣的行為將會非常有影響力。比如,幫一個同事搬家,或者給一個剛動了手術的同事送飯。讓我們隨時準備花自己的時間來幫助和服侍我們的同事,向他們展示上帝的愛吧。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跟同事相處的更好。邀請他們一起看體育比賽,給即將為人父母的同事組織一個慶祝派對,或者在午飯時間約同事去試試某個新開的餐廳。

找時間跟同事們相處能夠讓我們有機會跟他們發展出更深一層的關係(不僅僅是工作關係),讓我們有可能跟他們分享福音。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我們的同事也有他們的個人生活和掙扎。即使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小辦公室,也有很多人因為婚姻出軌、酗酒、家庭衝突和抑鬱等問題心靈疲憊不堪。然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看表面可以看出來的。

所以,讓我們認真地對待為同事代禱這件事。當我們祈禱上帝來幫助他們的時候,我們要明白,最能夠幫助他們的就是上帝。就像耶穌為那些迫害他的人禱告時一樣,讓我們看看我們周圍的人,並且懇切禱告他們能夠認識上帝。(路加福音 23章34節)

仔細想想,我們的同事們是我們最有機會傳福音的對象,也是我們最有機會展示基督馨香品格的對象。所以,讓我們帶著嶄新的意念走進職場,在我們一切所行的事上為基督發光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當我盲目地追求老闆的認可時 (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我聚精會神地看著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向本月的優秀員工發放證書和小禮物。我心裡有點希望他們會在我的辦公桌前停下來。但是,在多年的等待之後,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然而,我不會讓月獎勵計劃成為我獲得大獎的障礙,在我看來,大獎就是在我的年度績效考核中獲得「超出期望」的評分。不用說,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試圖成為我們部門有史以來最好的員工。儘管工作量越來越大,但我還是接受了分配的任務,加班也毫無怨言,並想方設法為營銷和採購團隊提供支持,每次我都認為自己的努力會引起老闆的注意。

所以,當我在我的崗位上工作了三年還沒有達到「超出期望」的分數,而是坐在「符合期望」(比「超出期望」低一個等級)的位置上時,想像一下我有多失望。

最近,在離開公司到海外尋求新的機會一年後,我得知接替我的同事被給予了「超出期望」的評分。消息傳到我耳朵里時,我感覺自己有一部分死掉了。得知她的優秀評分,我很不滿意,一種強烈的不公平感湧上心頭。

「我也拚命工作,投入了很長的工作時間。她做得有什麼不同? 」我想。在我看來,她有點難以讓人喜歡。她喜歡吹噓自己的成功(通常在經理們能聽到的範圍內),而且在傳播別人的錯誤和失敗的消息時,她會毫不猶豫。一想到像她這樣的人能達到我所渴望的等級,我就嫉妒。

是的,我是一個不開心的員工。但這一事件讓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連串的問號:為什麼我對人的獎勵制度如此牽掛?退一步來看的話,「符合」和「超出期望」有什麼意義?它能保證我在天堂有一個更美好的地方嗎?在我生命結束的時候,上帝會對我說:「 幹得好,米歇爾,你在年度工作評估中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嗎?當然不會!

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讓我質疑我職業道德背後的原因。

 

服侍我們在世上的老闆與服侍上帝

 

你知道,當我拚命工作完成每一項任務的時候,我這樣做是因為我真的希望我的經理們認可我(同時也希望他們不會在公司陷入經濟困境的時候考慮解僱我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忘記了,真正值得我全心全意服侍的人是上帝。

以弗所書6章5-8節說:「你們做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 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

當我讀到這節經文時,我恍然大悟。我的意圖雖然是好的,但卻被誤導了。當然,在工作中盡最大的努力並沒有錯,但是為上帝工作需要比為我們世上的老闆工作更大的犧牲和承諾。例如,面對我們的老闆時,我們很容易假裝我們很喜歡擺在我們面前的額外任務,即使我們分分鐘都不喜歡它。但正如以弗所書6章5節所說,我們要「用誠實的心」工作,我相信這意味著不要在經理背後抱怨我們日益膨脹的收件箱或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但如果必須的話,要和你的經理提出來)。

當我的目光落在「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這一句上時,我意識到我應該向上帝而不是老闆尋求我的獎賞。即使我們周圍同事覺得吹噓自己或公開抱怨他們的掙扎沒問題,我想上帝希望我安靜正直地繼續努力(當我應該工作時,不出去延時喝咖啡或者盲目看YouTube視頻 ),儘管我的努力可能會被忽視。

 

「幹得好,忠實的好僕人。」

 

以弗所書6章5-8節也使我知道,我們在世上的老闆,雖然在想要提拔我們時可能忽視我們,或者掩蓋我們的成就,上帝卻看顧審判一切,祂是良善正直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詩篇25章8節,雅各書1章17節 )。

然而,作為一個「基督的僕人」,祂對我的期望和我僱主的有很大的不同。我僱主的要求更多的是帶動銷售和趕最後期限。我想,如果上帝為我制定KPI(關鍵績效指標),它們應該包括:當我的同事讓人無法忍受時,我要愛他們(約翰福音13章34-35節 );即使我非常想講一些有趣的閑話時也不要中招(以弗所書4章29節 );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馬書12章10節)——這只是其中幾個例子。

當工作變得有挑戰性和不公平的時候,我相信上帝會希望我堅持下去(雅各書1章12 ),每天帶著積極的態度去工作,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做好準備(加拉太書6章9節 )。我也知道上帝不希望我覬覦我同事的績效考核或她的加薪。

做上面的事情看起來是那麼的無趣和費力。如果你連做了些什麼都不能告訴每個人,那麼辛苦又有什麼意思呢?當你周圍的人都在長時間的午休和反覆觀看搞笑貓咪視頻時,為什麼還要為正直而煩惱呢?但作為基督徒,我們被召喚到一個更高的標準,我們「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做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立比書2章14-15節)。

認清不同的工作標準讓我意識到,對祂來說,我渴望和追求的世俗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沒有人注意的時候,我如何對待周圍的人、或者如何表現自己。我所渴望的「超出期望」的等級與聽到「幹得好,善良忠誠的僕人」這句話的獎賞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而這樣的目標才是值得追求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在職場遭遇了不公?祂的恩典夠你用(有聲中文)

作者:Lee Yune Yee,馬來西亞
翻譯:Tutu,中國
有聲播讀:Lillian,中國

 

我們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能體會到上帝的恩典——祂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之工,祂使病人得醫治,祂保護我們出入的平安……但有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根本不值得祂給我恩典。然而,上帝並沒有記下我的失敗,回頭找我算賬。相反,正如陸可鐸(Max Lucado)在他的書中所說的,乾渴的心靈應該就近上帝,更深地領會祂的恩典。

我們小組中有個人曾說過,深入領會和體驗上帝的恩典就像深海潛水訓練一樣。當專業潛水員接受訓練時,他們會嘗試一次比一次潛得更深更久。所以漸漸的,潛水員就培養出了能夠探知更多海洋中未知部分所需的技能和耐力。

將這個比喻運用到我的生活中,如果我只知道接受上帝的恩典而不能給出恩典,我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深入了解恩典的力量的。關係本質上是雙向的。聖經清楚地記載:「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12章48節)。我們常常會認為這節經文是在說給出我們的金錢、時間、才能和行動,但我認為也包括把上帝的恩典傳遞給別人。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5章38-39節)

幾年前當我開始在一家食品飲料公司上班時,我對這份工作一無所知,但我的主管非常樂於幫助我。有一天,主管的上級老闆分派我去管理一個項目。因著我初入職場的天真,我以為我只需向最高層老闆彙報工作,而無需再向我的上屬主管彙報。

我的主管因為我沒有事先和她溝通而越級彙報的事非常惱火,之後她就開始給我分配一些無關緊要的任務,還告訴別人我能力不行,甚至不願意再跟我說話。雖然她否認因為我越級彙報的事被冒犯,但我還是因此給她賠禮道歉了。然而有一天晚上,她當著一屋子工作人員和實習生的面,大聲譴責我犯的錯誤。接下來便是老闆將我從我們的消息組中移除。意思很明確:讓我離開。

我當時真的非常想要立刻消失再不出現。但我知道這樣不對,所以我堅持在原崗位工作了一個星期才去當面跟老闆請辭。

那個星期,上帝的恩典與我同在。祂給了我回公司上班並把最後的工作做好的力量。

祂提醒我,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如今的局面。當我宣布離職時,我真的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包圍著我整個人。我能夠平靜地講話,冷靜地感謝老闆給我提供這次工作機會。我感謝了每一位同事,包括我的主管,儘管她對我態度冷淡,愛搭不理。是上帝的恩典帶我度過了那一周。

最近,我又要從另一個崗位離職,但這次必須提前三個月做出離職申請。這三個月我一直做得不錯,直到我犯了幾個小錯誤。這些失誤在我提出離職申請前並不算問題,但根據不成文的公司文化,已經作出離職申請的我卻不可以犯這樣的錯。

我的主管想藉此機會讓我早點離開,也許是因為他已經找到了接替我的人。他用激烈犀利的言辭把我逼到沒有退路的角落,並且給了我兩個選擇:要麼當天離開(差不多提前七周離職),要麼離開他的部門去樓上工作。他希望我因為尷尬而主動走人,但我卻選擇了去樓上工作,向總經理報告說明,並在餘下的時間都留在樓上的工作崗位。

事實再一次證明,上帝的恩典夠我用。雖然我擔心過同事們會為了自我保全而冷落我,但他們沒有這樣做。只是我之前的主管在我們碰面的時候把我當成空氣。但我請求聖靈保守我不要去埋怨他。

因著我的工作就是要時常幫別人收拾爛攤子,所以會常常聽同事吐槽。但我請求聖靈幫助我,讓我在同事們抱怨的時候不說閑話。

相反,我理解他們情緒上的失落,並幫助他們想出解決方法。

過去幾周,我經歷到了上帝在各個方面的恩典。當我努力幫助公司完成了一個項目,卻在慶功時刻被遺忘時,是上帝的恩典提醒我,我不是為人的榮耀而工作。而是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因此,雖然我感覺自己已經被降級為實習生級別,我仍然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工作。

在新職位上班的我能準時下班,黃昏可以經常漫步在綠茵旁,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上帝親近而不是忙著打工作電話。在我離職的最後一天,我感謝了包括我的上級在內的所有人,最後和大家平靜道別。

當上帝慷慨地滿足我們的需要和渴望時,我們很容易說「哈利路亞」,但是當我們處於困境或面對一些難纏的人時,卻很難向上帝表示感恩。然而,當我們將恩典傳遞給他人時,祂的恩典就會帶領我們度過這個困難階段。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選擇承受傷害負重前行,要麼選擇將我們高傲的自尊心放下,借著恩典的力量讓自己走進自由。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一封給你的信:苦難後必有祝福(有聲中文)

作者:李奈斯,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親愛的敏敏:

那天相聚最後,你提到最近火爆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說羨慕女主告別職場、男友、滿屋舊物,到鄉下開始新生活,因為「討厭同事和上司,千篇一律的工作內容,每天上班很煎熬。」

最後,一位姐妹說:「就算有一天離開,也不是目前這種狀態,這個時候。」她這句話,讓我想起過往一段職場經歷,想跟你分享……

那年在媒體當編輯,工作如魚得水,跟同事、領導關係都不錯。還有可喜之事——單位分配到招考名額,考上的人可由聘任轉為類似公務員的編製。經歷筆試、面試、民主測評後,結果卻遲遲未公布。

毫無徵兆,有一天,某位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說:「由於你不能勝任工作,單位希望你自動提出離職,你回去寫一下辭職申請。」

啊?!如果給心情配彈幕,當時畫面滾動的一定是:有沒有搞錯?不能勝任?我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就算不是出類拔萃也不至於不能勝任!簡直是無稽之談!

我愣住,不知如何作答,回到編輯辦公室,有同事看到我的表情,詢問何事,一聽也大惑不解。下班時,有位同事悄悄叫住我:「不要寫辭職申請,我跟你說,你考上了那個編製,第三名,他們有其他人選,要擠掉你。」後來經打聽落實,確定同事所言非虛。

我慌了,也有點迷茫,畢業幾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胳膊擰不過大腿,領導讓走,我還能怎麼樣?但是,好不甘心啊!就這樣了?上帝難道愛莫能助?父母遠在千里之外,但所幸在此地,教會的大家就像親人,能跟他們報喜也報憂。

教會知道此事後,為我禱告,發信息、打電話安慰鼓勵我,也給我支招,雖然我獨自在異鄉,但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對這又大又難的事。我的上帝,教會的弟兄姐妹,還有那些對我釋放著善意,默默支持的同事,都帶給我力量,讓我沒有膽怯逃走,而是尋求上帝對此的心意,祂希望我怎麼做?

親愛的敏敏,聖經箴言4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在任何環境、事態中,如果不留意,我們很容易在乎事情最終的走向和結果。舊約中,在眾人看來,掃羅得到了王位,登上了人生巔峰,但他的心變了——在乎其他超過上帝,他人生的結局最終也變了。

上帝在乎人的心。

在尋求上帝的心意,明白祂不希望我因為害怕直接辭職逃走後,我每天繼續去上班——儘管領導已經不分配給我工作,薪水也降為基本工資。同時,我也把事情寫成書面彙報,向更上一級領導反應,希望得到公平處理。


那真是段難忘的日子,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要大哭一頓。看不到事情的任何進展、有的同事不敢跟我說話、沒有工作做仍要在那裡坐8個小時……怕爸爸媽媽擔心,還要在電話里談笑風生。但同時我也體驗到了什麼是時時禱告依靠上帝:「主啊,幫助我,陪著我,撐過今天。」

數次,在單位中,我覺得快要崩潰,就跑到天台給教會長輩李姐打電話:「我什麼時候能從這裡離開?」她說,「奈斯,上帝讓你走的時候,你才可以走。你覺得現在走平安嗎?如果有確信,可以走。」

那一天,跟李姐通完電話,正好看到樓下三兩同事吃飯回來,雀躍地嘰嘰喳喳,天台上,強忍淚水的我,沉默、沮喪。幾個月前,我也像他們這樣,一切都在正軌上,順遂、如意,而一夕之間,厚厚的雲層遮住了太陽。

親愛的敏敏,那半年,上帝沒有改變環境,卻更新了我的心,祂通過聖經的話語,通過教會裡的大家,陪著我、引導我。讓我體會到如提摩太後書1章7節所說的:「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這個需要順服的環境,成了幫助我變得剛強的訓練場。而除了順服,上帝還透過這段經歷教會了我更多。

一次在教會學習時,透過李姐的引導,我才發現,我對那位領導的態度跟之前不再一樣。之前因為心底篤定自己站在正義這邊,是他理虧、作惡,所以見到他,我要麼避開,要麼不看他的眼睛,擺出一張臭臉。


其實,我是在用這種態度和表情審判著他,釋放著怒氣和鄙夷。這些他一定能感受得到。然而上帝希望無論對方怎樣,我都能尊重他,正如大衛尊重掃羅一樣。因為不論他怎樣,都還是我的領導。在領悟到上帝的心意後,我趕緊改變對領導的態度,見到他,如常打招呼、問好,心裡為著他以前善待過我的恩惠感恩。

半年之後,確信心裡有平安,得到環境等因素的驗證後,我離開了那個單位。走的時候,另一位領導真誠地跟我說:「走了也好,其實編製這個東西,就像雞肋,得到後不容易捨棄它去尋找其他路,祝福你。」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一年以後,我去了夢想的媒體,之前幾年的歷練,在專業方面,為非科班出身的我打下了基礎。最重要的是,我想,對於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來說,那半年他們看到了一個見證。看到了一個基督徒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時怎麼做。

附上不可錯過的彩蛋:幾年後,那位領導因其他事被查,上頭找我了解情況。就這樣,我又回到以前單位,坐在幾位大領導面前,開始講這個故事。

雖然時過境遷,但那些淚眼婆娑的夜晚、站在天台上的片刻、教會裡大家的擁抱、詩篇中的句子都還歷歷在目。在這其中,上帝和我相遇,用祂的愛熨平了我心中一切的憤怒和委屈。彼時翻開這個故事,開始向他們講述時,我的心是那麼安穩、平靜。

從單位走出,我抬頭看了眼天空,一片稀薄雲層正緩緩移動,暫時擋住耀眼日光。親愛的敏敏,雲彩來來去去,有時駐足許久,但太陽一直都在。對嗎?

我們一起繼續禱告。

你的姐妹:奈斯

 

*本文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節後工作指南|上帝指出了我惡劣的工作態度(有聲中文)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最近,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同事在向她的經理詢問另一名員工的情況。這個人半年前進的公司,但我的同事有一段時間沒見到他了。

經理回答說:「他辭職了。每次我糾正他的錯誤,他都特彆氣憤。」聽到這裡,我吃驚不已。這位經理可是我見過的最溫柔的經理了。

經理的話讓我想起了我過去的工作態度。驕傲的我在剛開始工作那會兒完全無法接受別人的更正。每當經理糾正我時,不管錯誤是大是小,我都會為自己找借口辯駁。因為我很害怕別人認為我粗心和能力差。我會為我的錯誤感到不安,但從來不去從中吸取教訓。

不出所料,我從未收到過工作上的好評也因此經常換工作。我一直希望新工作可以讓我好過些,卻從未想過要改變自己的態度。

然而,在我經歷了一段生命的試煉並因此認識了主後,情況終於改變了。在讀聖經時,我明白了作為一個基督徒,我應該如何對待我的工作。

腓立比書2章14-15節尤其觸動我:「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 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做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當我讀到這兩節經文時,我意識到每當經理糾正我的錯誤時,我總是會辯駁和爭論。我這樣怎麼做到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呢?當我的行為根本沒有在榮耀上帝時,我怎麼去成為祂無瑕疵的兒女呢?我為自己的態度感到十分羞愧。

還有一次,我在馬太福音23章12節中讀到耶穌的教導:「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這節經文再次提醒,上帝多麼看重謙卑的品格。在犯錯時為自己辯駁並不謙卑,也不討上帝的喜悅。真正討祂喜悅的是謙卑和受教的心。因為我是上帝的孩子,所以我理應在工作中展現出討祂喜悅的品質。

 

忘記過去,努力未來

所以我開始改變我的工作態度。起初,我很容易氣餒,經常感覺技不如人。我的糟糕工作態度伴隨了我10年之久。誰知道我因此錯過了多少次升職加薪的機會?

但很快我意識到,揪著過去的錯誤不放對我沒有任何好處。為了能讓自己好起來,我必須忘記過去,努力未來。我無法改寫過去犯下的錯誤,但我可以選擇積極行動,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以便未來更好地工作。

我也因著上帝對以色列的信實而得了力量。雖然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地遠離上帝,但上帝從未放棄過他們。相反,上帝告訴他們忘記過去,展望未來(以賽亞書43章18節,約珥書2章25節)。雖然我錯過了過去的10年時間,但我可以向上帝懺悔我糟糕的工作態度,並且相信祂會以憐憫和恩典待我(希伯來書4章15-16節)。

當我定睛在上帝的良善時,祂就提醒我用祂給我的所有力量做好我的工。這樣,在所有事上,上帝都可以因著耶穌基督得到稱讚(彼得前書4章11節)。我開始每天都求上帝賜給我力量,讓我抓住每一次機會在工作中榮耀祂。

過了一段時間,經理注意到了我的態度改變。她看到我渴望學習並樂於提供援手,所以她開始把新項目和更重的任務交給我。這使得我有機會證明自己。雖然隨著任務的增加,挑戰也更大,但我每次都把工作完全交託到上帝面前。

我有時候會擔心自己是否能應付額外的工作。這時,我會向上帝尋求幫助,而祂則成為我的力量源泉,使我即使在重壓之下仍然可以微笑著面對。

年底的評估時間又到了。這次,經理表揚了我的工作表現並表示對我的態度改變她感到很驚訝。這是我工作近10年來頭一次得到正面的工作評價和合理的加薪。

我學會了用上帝國度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工作。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因此我們完全有能力克服所犯的錯誤。就讓老闆指出我們工作中的錯誤吧,他們的建議可以幫助我們成長,讓我們更能勝任我們的工作,以此來榮耀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在我不看好的工作裡,上帝讓我成為他人的祝福(有聲中文)

作者:林婉萍,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成為一名老師,是我在接觸幼兒教育之前,最不願也最不可能去選擇做的事。我一直的夢想是成為高級白領,在這個城市最高檔的商務樓工作,每天光鮮亮麗地出入各種高端場合。而幼兒教育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並不是一份光鮮的職業。在大部分人的意識里,幼兒教育意味著辛苦,繁瑣和疲憊。

2015年,我結束了國企的工作。辭職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感到極度迷茫。家人的不理解更讓我覺得委屈。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抓緊上帝,嘗試在這不順利的環境中重新回到祂面前,找到出口。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教會的兒童事工服侍。我從剛開始有些羞澀,到後來慢慢熟悉這群孩子,聽到了他們分享生活中的困難,也更多看到了他們真實的需要。漸漸地,和孩子們在一起成為了我最開心的時光。

可是在我的內心卻居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子,她時常驚恐不安,憤怒不已,而且被巨大的恐懼和自我譴責捆綁著。我的媽媽是個暴脾氣的人,每一次爭執都會把我拉到人群當中進行指責和數落,而我的爸爸總是吸著大口大口的煙,對眼前的一切表現出不聞不問的狀態,似乎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到他。因此,在我的原生家庭當中,我感覺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和被愛的。這樣的生活從我的童年一直持續到我28歲,直到現在還在深深地影響我。這讓我的自我價值感不高,並且對於別人的情緒變化十分敏感。當我每一次受到傷害都無處尋找安慰時,我開始封閉自己,不去向任何人述說我的心事和遭遇。禱告是我唯一的宣洩出口,因為我知道上帝是我最安全的避風港。

可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我在兒童服侍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我總是會以高標準來自我要求,當事情沒辦法達到我的預期時,我就開始焦慮,失眠,抑鬱。我害怕別人會因為我的服侍而像我的媽媽那樣指責我。在服侍中,我好像感覺有很多的小眼睛在盯著我看,當他們的目光開始改變的時候,我就會開始驚慌,恐懼,落荒而逃,並再一次把自己封閉起來。

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背負著重重殼的烏龜,受到一點驚嚇就會拚命往殼裡縮,終日生活在惶惶恐恐之中,直到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這種恐懼侵蝕,漸漸地失去了自我。在我的固有觀念中,能夠參與服事的人一定是常常得到別人肯定和讚賞,也一定是極其優秀的人。然而我並不是這樣的人,於是,我自卑地離開了我的服事。

後來,教會有位老師知道我的情況,就建議我去參加一個基督徒心理學家的心理課程,希望通過課程緩解我和媽媽的矛盾,幫助我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惱。在參加了學習之後,我進入到當地的一家幼兒園工作,嘗試「重回」我的兒童時代,找到自己內心深處那個孤獨的小小孩,自我醫治。然而,在接觸到這些只有3歲的孩子的時候,我再次陷入了焦慮。我開始害怕自己不能做好,媽媽的話語一直在耳邊響起。我就這樣再一次被魔咒捆綁。

因為我負責班級的孩子們只有3-4歲,所以我要負責從穿脫尿布到喂飯等一系列的任務。我就像是個新手媽媽一樣細心地教養著我的孩子們。和孩子們相處久後,我漸漸卸下了內心的防備,開始用真誠和耐心和孩子們溝通。因為自己之前的經歷,我更加懂得如何解讀孩子們的情緒。當看到班級的保育員或者其他老師嚴厲地指責孩子的時候,我都會很難過。我知道孩子們肯定很害怕很自責,這樣的陰影可能會影響他們很久。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對孩子的鼓勵和情緒上的疏導陪伴他們度過一個陽光美好的童年。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尿褲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當老師和保育員看到孩子尿褲子的時候,就會極其憤怒,還常常當眾用難聽的話語數落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保持沉默。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去疏導和了解孩子的情緒,走過去,抱抱ta,對ta說沒有關係,讓ta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被完全接納。我會這樣說:「老師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尿在褲子上,沒有關係,我們一起去換下就好了。你告訴老師是怎麼回事兒好嗎?」然後輕輕拍拍孩子的背。我發現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孩子情緒穩定,還能幫助他們說出真實的情況,也使他們慢慢更加信任我,和我關係更加親密。當我看到孩子們臉上的驚恐漸漸轉為笑容時,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恩和喜樂。

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我不看好的職業里,上帝卻聽了我的禱告,讓我在其中得醫治,同時祂也使用我過去的經歷,讓我成為別人的祝福。正如聖經上所說:「願頌讚歸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 1章3-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五一特輯| 當工作千篇一律,生活無聊透頂時(有聲中文)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度:LOM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失望。無聊。千篇一律。

這三個詞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我在2017年初對自己工作的感受。

當時我剛從大學(主修新聞專業)畢業,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期待。我夢想能賺着高薪、去新的地方旅行,並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這就是我曾經認為的不平凡人生。

遺憾的是,當我發現自己的工作與我的期望不相符時,我的夢想破滅了。我的工作頭銜是文案內容編輯,我的工作主要是編輯文章。我大部分時間都坐在筆記本電腦前,盯着屏幕,試着拼湊詞語和句子。

我成了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追尋不平凡和探索世界的夢想破滅了。工作變得千篇一律,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唯一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就是周末,因為我終於可以擺脫這些無聊的事物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了。後來,情況糟糕到我開始想要做一些會讓老闆炒掉我的事情,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去找新的工作了。

於是,我開始刻意浪費時間,比如在應該編輯文章時我卻在瀏覽社交媒體。這樣大概過了一個多月,結果是我未能完成當月的文章限額。

在工作3個月後,我的老闆來找我。他坦率地告訴我,我的表現沒有達到他的期望,並給了我最後通牒:要麼振作起來,要麼回家。

對我來說,這應該是一個開心的時刻。這難道不是我一直希望的嗎?但奇怪的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那天晚上我回家時,心裡卻惴惴不安。恐懼和不確定性悄悄潛入我的內心,我意識到自己出了嚴重的問題。我想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於是我向上帝呼求:「主啊,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感到生活很乏味。我也很焦慮。我不喜歡這份工作,但我又不想丟掉它。求你幫助我。」

上帝聽到了我的呼求。

一天,在我坐火車的旅途中,我打開了我2015年的日記。裡面有一段我從美國作家Mark Galli的文章《瑣事之美(Insignificantis Beautiful)》中摘錄的話:「追求不平凡,尤其是想到改變世界之類的事,會讓我們無視那些對門徒造就來說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動、瑣碎的工作和繁重的粗活。」

上帝通過這些對我說話。我曾經渴望過上不平凡的人生——那就是做着讓我有成就的大事並且實現了我的夢想。然而,我並沒有意識到正是這種對不平凡的過度痴迷使我覺得我的日常生活毫無意義。因為我一直在夢想着遠方,所以我無法享受當下的點點滴滴。結果就是,我輕視了我的工作並低估了我正在做的這一切的價值。

在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人的信中,他說:「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這句話直接戳中了我的心。保羅並沒有說我們必須在成千上萬的人面前佈道,有一份令人仰望的工作,去遠方探險,或者在Instagram上有成千上萬的粉絲才能來榮耀上帝。

不,保羅寫道,即使是吃喝,我們都是為了榮耀上帝而做的。這就意味着即使是最簡單和最微不足道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榮耀上帝。這一新的洞悉讓我認識到我的問題所在:我忘記了在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榮耀上帝。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專註於自己。我只專註於我的夢想,忘記了其實我的夢想是在上帝的手中。只有祂有能力實現它們。

如果單純的吃喝行為都可以用來榮耀上帝,那麼我所做的事——盯着電腦屏幕——也當然可以如此。當我為上帝而做我的工作時,就意味着上帝是我每一件工作的見證人和主要觀眾。我相信,當我編輯的文章發表並給讀者帶來祝福時,上帝會拍拍我說:「做得好!」當我感到精疲力竭、失去靈感時,上帝會鼓勵我,說:「加油,你能做到!」

 

改變看法和態度

自從上帝徹底改變了我對工作的看法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年。我意識到在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無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不必再去專註它並被它影響,而是可以選擇用另一種不同的態度來看待它。

現在,我不再抱怨無聊,而是試着感恩日常生活。當無聊感襲來時,我會看會兒書休息一下,和朋友聊聊天,也會花時間靈修。這些事幫助我能夠對抗無聊。以前,我會把旅行當作一種逃避的方式,但現在,旅行是讓我休息和更新自己的時候。我也從所遇到的新朋友和新的經歷中獲得靈感,這有助於擴展、深化和磨礪我對生活的認識也有助於我寫文章。

面對看似平凡的工作,我發現特蕾莎的一句話很有幫助:「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大事。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小事。」而且,當我們對上帝賜給我們的小事忠誠的時候,祂就會給我們更多的能力去做更大的事。「在最小的事上忠心的人,在很多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的人,在很多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章10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累到感覺身體被掏空?找對了方法才能讓你滿血復活(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新加坡
翻譯:Jaslyn,新加坡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全職工作時,我因過長的工作時間和緊張的工作節奏而備受煎熬。在這之前我一直都是學生,因此適應並過度到成人生活是(到現在仍然是)痛苦的。

作為一名一天輪班12小時,周末也要加班的電視台記者,我常常很多天都無法見到我的家人;任何一丁點社交生活對我來說都成為了奢侈品。

因為繁重的工作和每天需要與很多人打交道,我經常感到精疲力竭。所以休息日我只想躲在房間里,不和任何人接觸。我渴望獨處時間——只有我、冰淇淋和我的《唐頓莊園》。

然而,我又很內疚忽略了身邊的人。所以,我會安排時間與朋友和家人見面,這樣一來,我剩下的時間就又被外出、聚餐、和約會填滿了。

對於休息,我是個極端主義者:不是傾盡全力地安排與家人、男友或朋友見面,就是什麼都不做,狂看《唐頓莊園》一整天。

但是,無論我是把自己關在房裡一整天,還是和所愛的人一起外出,當那天結束時,我還是會猶如工作了一整天一般疲憊。彷彿我「休息」地越多,就越是疲倦和不安。

我很快發現,我之所以持續地感到疲憊、不夠時間,是因為我在用錯誤的方式休息——把時間花在我的臉書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了。

我找尋的這些休息方式都不是真正的安息——那種從我們靈魂的牧者那裡得到的安息,唯有祂能給人真正的平安和安息(約翰福音14章27節)。

在我過去這幾個月努力平衡工作和休息的嘗試中,我學會了兩個在快速生活節奏中得以休息的重要功課。

1.上帝創造我們時就吩咐我們休息

聖經一再地重複要休息。我們看到要我們有足夠的休息是上帝給我們的命令。在創世紀2章2-3節的一開始,休息就是優先項。上帝在用六天創造了世界之後就休息了;這並不是因為祂需要休息,而是祂在為人類設立標準,要我們依祂而行。

在十誡中,律法的要求是人們要在安息日休息:「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埃及記20章8-11節)

2.耶穌就是我們的安息

或許我們會以為這是單指身體上的休息,但在馬太福音11章28-29節中,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我們最終的安息是在基督裡面找到的,因為祂顧念我們(彼得前書5章7節),我們可以把憂慮和重擔都卸給祂。與舊約里猶太人嚴格遵守的安息日不同,我們有耶穌,祂就是我們的安息,我們在祂面就有安息——不是一周一次的,而是每時每刻的。

我們在耶穌里隨時隨地都能得着完全的安息(出埃及記33章14節)。

這就延伸出一個問題:什麼才叫在耶穌裡面得安息呢?

簡單的答案就是住在祂裡面。

住在耶穌里意味着我們要刻意地安排我們的閑暇時間(以弗所書5章15-17節)。這意味着要選擇花時間與耶穌在一起,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毫無價值的瑣事上(詩篇101章3節、119章37節)。

住在耶穌里意味着常待在祂裡面、沉浸和徜徉於祂的同在中——可以是向祂禱告,默想祂的話語,或者用詩歌讚美他(詩篇27章4節、約翰福音15章1-7節、腓立比書4章8節)。

有一段時間,我很慚愧,因為特別想觀看《摩登家庭》的更新劇集或柯南秀在以色列的最新探險,甚至不看不行。雖然觀看我們最喜愛的節目或瀏覽我們最喜愛的網站並不是罪也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問題,但我們必須要小心,確保這些不會佔用了我們與上帝相處的時間。

一個檢驗的好方法就是問自己:我是否更願意花時間去做這件事或者看這個劇,而不是花時間與上帝相處?

在著作《Reclaiming Love: Radical Relationships in a Complex World》中,斯里蘭卡Youth for Christ的教導總監Ajith Fernando這樣描述那些為了找到他們的身份定位而不停忙着做各種事情的人:

「他們成為了不安的靈魂,害怕停下或放慢自己瘋狂的腳步及繁忙的日程。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因為他們覺察到一旦停下,就不得不面對內心的空虛。也正因如此,當他們終於可以停下休息時,他們就躲進電視或其他休閑活動所帶來的虛擬世界里。這樣的體驗,只要不過度,當然也是好的,卻始終無法取代在上帝面前的靜默。」

如果你符合這樣的描述(我就是這樣),那麼現在可能是退一步,做以下這些事情的時候了。為你的心禱告,求主賜給你渴慕與祂同在的心和與祂同在時的喜樂。若是需要,就找個安靜的地方,除去一切干擾單單與祂共處。打開你的聖經,開始閱讀。思想祂的話語,並記錄祂向你所說的話。

最近,當我感到快要崩潰、厭倦和精疲力竭時,我就把我的筆記本電腦和電話放在一邊,然後專心禱告。我會播放我最喜歡的敬拜歌單。我閱讀祂的話語,有時還搭配靈修材料。有些時候,我也會閱讀一些基督教書籍。我思考着上帝的道,與祂交談,並為祂讓我學到的功課感謝祂。

我發現用這種方式度過的一個下午能比一整天膚淺的娛樂帶給我更深的心靈安息。而且有趣的是,我對社交媒體的渴望幾乎已經沒有了——以至我現在瀏覽社交媒體時都會覺得很無聊。

選擇閱讀聖經而不是狂追熱門劇目聽起來可能很難,甚至是反直覺的,但我們不要放棄,要竭力進入上帝的安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耶穌會更新和滿足我們——這樣的更新與滿足是沒有任何其他人或事物可以帶來的(耶利米書31章25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求職失敗,上帝卻另有安排(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24175053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
翻譯:Tutu , 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上大學以來我一直夢想成為一名記者。對寫作和旅行的熱愛是我選擇新聞專業的主要原因。

但畢業在即,我徘徊在兩個選擇之間,難以抉擇:是選擇喜歡的工作還是錢多的工作?這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在日惹這座城市,記者工資水平很一般。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後者。 如果想要找高薪的工作,就必須去一家大公司。

於是在論文答辯后的第一個星期,我就去了附近蘇臘卡爾市的一個招聘會。我高興地騎着我的摩托車,帶着30份簡歷出發了。但到了那裡之後我很失望,因為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令我感興趣的工作。招聘會上大部分的公司都只提供營銷職位。

但我不會這麼快放棄的,於是我加入了一個由數百名求職者組成的LINE聊天小組; 我們每天都會在線收到新的工作機會和招聘會信息。不過,我依舊沒有看到讓我感興趣的工作信息。在第一次招聘會過去一周后,我又去了另一個招聘會。這次有兩個國際大公司讓我很感興趣。於是我把簡歷投給了這兩家公司,希望能通過初試。

第一家是煙草公司。儘管這是一家大公司,但我還是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去,因為我並不吸煙。最後我還是決定試一試,雖然我通過了最初的行政考核階段,但我在接下來的性格測試環節中失敗了。300個候選人中,只有75人通過了性格測試。

然而,我並沒有氣餒。我開始為第二家公司的性格測試做準備。但我再次失敗了。好在跟我一起去面試的朋友也失敗了,所以我也沒有很失望。

發現招聘會沒有起色后,我也開始了網申之路。我網申了五家不同的公司,但沒有一家公司給我回復。

重新思考我的意義和目標

說實話,這幾次的失敗並沒有讓我失望。相反,它們讓我更加認真去思考我工作的原因和意義。我僅僅是為了錢而工作嗎?是不是因為虛榮和驕傲,我才去追求大公司的呢?難道我不想施展所長把大學所學的新聞技能和知識付諸實踐嗎?

幾個星期後,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位於雅加達的非營利組織網站在招編輯。我很感興趣,因為雖然提供的職位不是我夢寐以求的,但它仍然與新聞密切相關。不過我依然有點猶豫,因為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在一家給我高薪的大公司工作。所以,我還是申請了另一家有名的公司——即使我申請的那個職位與新聞無關。並且在我內心深處,我真的很希望我能被錄用並留在那家大公司工作。

但是,申請非營利組織編輯的想法卻仍然在我腦海中縈繞。所以我決定花一點時間理清我的思路,並去拜訪一位住在近郊的朋友。我禱告求上帝告訴我該怎麼做。每次禱告完,我都有感動要去申請那個非營利組織的編輯職位。我也詢問了我的朋友,他也支持我這樣做,因為我沒有什麼可損失的。

最後,我向那個非營利組織提出了工作申請。一個星期之後的同一天我收到了兩封電子郵件。出乎意料的是,那個著名大公司和這個非營利組織都希望我第二天去雅加達參加後續的面試。

就在幾個月前,我還在擔心我找不到工作。突然間我就有了兩次面試機會。我感到很困惑,因為我必須做出選擇。我害怕做錯決定,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向上帝禱告,也向我的朋友們諮詢意見。最終,我決定選擇那個先錄用我的工作——只要薪水可以支付我的必要開支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了雅加達。面試結束后,非營利組織向我提供了網頁編輯的職位,於是我接受了這個工作——正如我前一天所決定的那樣。然後我發送了郵件給另一家公司取消面試,並道歉。

享受我作為編輯的工作經歷

在我接受了編輯工作后,我停止了尋找其他工作。而且我也離開了LINE聊天小組。但要真正開始工作時,我開始感到害怕。我能適應新的環境嗎?我能做好我的工作嗎?之後我想起了這節經文,“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章34節)。我日復一日地禱告,希望我能越來越順服上帝。

開始編輯工作的第一個月是極具挑戰性的。除了要適應新環境以外,我還需要從頭開始學習所有關於編輯的知識。我在大學學到的那些還是不足以應付我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因為我不光要編輯,還要寫作並且需要與投稿者們聯絡。

作為一個編輯,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印尼各地的投稿者寄來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是表達作者的觀點想法的,另一些則是寫他們的生活經歷。在這些作者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個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了許多事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並仍然讚美上帝的良善。還有另一個作者分享了她毫無緣由被分手的心痛經歷。還有一名71歲的女作者分享了她的身體狀況以及視力減退的見證。

這些文章給我帶來了很多喜樂和鼓勵,並讓我相信,是上帝為我預備了這份工作。現在,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七個月了,我真的很享受這段經歷。

我以前認為一個理想的工作應該是一份薪資很好的工作。我以為高薪可以帶給我幸福,因為那樣我就可以買到任何我想要的東西,還可以去我從沒去過的新地方旅行。但我目前的編輯工作改變了我以前的觀點。

以我目前的薪水,我能夠滿足我的日常需要,接濟我的父母,也可以在爪哇島四處旅行。我還可以存一些錢。但是,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榮耀上帝,正如保羅所說:「無論你做什麼,都要全心而作,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

作為應屆畢業生,我仍然希望有一天能繼續深造學習,但我相信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帝。當我將上帝放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時,我相信祂會供應我的一切所需。 「不要為別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馬太福音6章25節)

你還在苦苦掙扎努力找工作嗎?不要放棄,繼續禱告吧。將你所有的憂慮交託給上帝,讓祂來指引你的生活,終有一天,當你回顧你的經歷時,你會看到祂為你生活安排的美好計劃。

「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阻攔。」(約伯記42章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從學生時代過渡到新工作,基督徒該有的三個態度(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15094916

作者:Julian Panga,印度

翻譯:Jaslyn,新加坡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這條路我走了好幾次了。念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的時候我在學校兼職當講師;後來到銀行全職工作時又兼讀神學。再後來,我從全職工作轉到全時間學習神學,最後又回到全職工作。

每一次過渡,我都會有不同的經歷,並要面對新的挑戰。我在自己和周圍人的經歷中看到,當我們從學習過渡到工作時,我們也會把一些原有的態度、習慣和行為帶到工作場所中。然而我們很快就會失望地發現,它們並不適用那裡。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工作生涯有不一樣的挑戰。有些人應付得很好(我絕對服氣),其他一些人卻失望沮喪,常常放棄。還有些人走了另一個極端,變得雄心勃勃,過度努力拚搏。這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忽視家庭、健康出問題、壓力過度、養成不良嗜好和懼怕失敗。
那麼我們要如何處理從學習到工作的過渡呢?我們該如何培養應對這些新挑戰的品格,並繼續在職場和商界中跟隨耶穌呢?下面是我列出的三種必備態度。

1.要真實

箴言14章23節警告我們要避免空談:「一切勞苦都有益處,嘴上空談引致貧窮。」任何形式的偽裝最終都會被戳穿。亞伯拉罕·林肯曾說過:「你可以一時愚弄所有人,一直愚弄一些人,但你不能一直愚弄所有的人。」所以,不管你是通過背誦常規問題的答案在面試中表現優秀,還是在工作時偽裝自己,真實的你終將會顯露出來。做真實的自己很重要,它會使我們在生活中大受裨益。

什麼是真實呢?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偽裝成別人。相反,你要做到真實、誠實和直率。當然,這並不是說要你對周遭的人漠不關心;而是要你在所行的事上皆有智慧——說到智慧,誰能比上帝祂自己教導的更好呢?

作為一個常常要處理售後問題的高級項目經理,我有時候會遇到棘手的問題。我清楚我的銷售同事賣給客戶的並不是適合他們的理想產品。所以我必須做一個選擇:我是應該只做我自己的工作,讓別人去處理產品後期的問題,還是要糾正這個錯誤並多做一些什麼(這常常會牽涉很多額外的工作),最終提供給顧客他們滿意的產品呢?

這個決定對我而言很容易也很自然,因為我想在上帝賜給我的工作中榮耀祂。我也知道,通過我的行動,我也是在維護我僱主的聲譽。無論這些高尚的行為是否讓你得到上司的青睞,要一直牢記,我們在服侍「那一位」,而你要做的是把祂放在第一位並討祂的喜悅。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3節中就是這麼鼓勵我們的:“無論你們作什麼,都要從心裡去作,像是為主作的,不是為人作的”。

2.要負責

身為一名學生,除了對你自己之外,你基本上不需要對誰負責。你可以熬夜、想幾點起就幾點起、想去上課時才去上課,還可以遲交作業。在學生生涯中,我們不斷面對的誘惑就是在責任感方面的一再鬆懈。

但在企業或商業界,負責任是至關重要的。員工要向管理層負責,管理層要向高級管理層負責,高級管理層則要向董事會負責,董事會要向投資者負責。即使是獨立交易者也需要向客戶、法律、政府等負責。

眾所周知,能夠負責任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常喜歡靠自己的方式辦事。事實上,我們可能不喜歡甚至會討厭那些監督我們的舉動或辦事方式的人。

試想一下:在創世之初,當亞當和夏娃悖逆上帝並犯罪時,他們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錯誤的決定或行為會帶來負面的後果,但我們必須有勇氣承認和糾正錯誤。我們必須要努力使自己能夠做到為我們的行為舉止負責。而如果我們需要向某些人負責,那麼我們就應該尊重這些人和他們的權威。

我們周圍發生的大部分衝突都源於我們墮落的人性,以及我們對負責任頑固地拒絕。但要牢記,我們也要為我們的感受、想法和行為向上帝負責,因而我們在所行的事上都要榮耀祂。

3.要卓越

對於很多人來說每天去上班可能是個苦差事。 但我們仍然掙扎着去上班,因為需要付賬單、貸款、供養家庭、照顧年邁的父母和滿足許多其他的基本需求。但不管是什麼原因迫使我們工作,我們去工作時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從個人經驗中發現,當我帶着不好的態度去工作時,它會對我和我周圍的每個人都產生負面的影響。我會在工作中表現得苛刻、疏忽、傲慢或三心二意。

但如果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竭盡所能為僱主和上帝的國度工作,它就會扭轉我的一天。我能夠以真摯的笑容對待每個人,用心與他們交談,關心他們的需要並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這樣做會給我帶來深深的喜樂,而這樣的喜樂能夠積極地影響我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個人的座右銘是,在工作中竭盡所能做到最好。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工作能使我得到報酬,而是因為這樣會讓我忠於上帝和僱主。如此的態度為我帶來了許多祝福,但更好的是讓我有機會在工作場所中彰顯上帝的本質。這樣我不用主動開口,就有很多機會以有意義又實用的方式與人分享耶穌的福音。

人們常說「有些人讀到的唯一一本聖經可能就是你的生命」。在許多的工作場所中,人們往往對信仰避忌不談或者認為談論信仰是很令人反感的,然而具有卓越的精神會令你的信仰不言而喻,你會得到同事和僱主的青睞。要成為卓越首先我們內心深處需要有這個意向和目標,然後我們的思想、舉止和行為就會把它實現出來。

上帝用提多書2章7-8節鼓勵我們:「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這樣做在工作場所難道不是強大而有影響力的見證嗎?

過渡階段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有上帝在你生命的中心,並且持有正確的態度,你就能很好地應對那些過渡,同時還可以幫助到別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