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左右兩難

愛的呼喚

heart-shape-1714807_640

作者:安然,中國

我好像聽到上帝在心裡對我說:

孩子,愛必管教

你若明白我對你的心,你就會真正愛人了

你將體會愛人與自我無關

當你能放下自己的時候

當你能體會為父的心的時候

愛就發生了

孩子

當有一天你明白了我有多麼愛你

你就會變得真正勇敢

這也意味着

你將用同樣的愛去愛

這是勇敢的真意

你將會為了愛

忘了自己

不再體貼自己的需要

犧牲自己

如同我愛你的方式

這愛

是所有的美麗與恩惠

穿越了天和地

撼動了風和海

直到有一天這愛與你面對面

你才會真正的去傳遞和表達

這愛

如呼吸般自然不可或缺

有時,甚至看似太過平常

而被你遺忘

但當你抬頭仰望

就發現這愛依然在你身旁

所以,孩子

我愛你,超乎你的想象

不在於你是否有外在的美麗

不在於你是否有漂亮的成績

不在於你是否有體面的職業

我愛你,愛你本身

只願你回家

*此詩歌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左右兩難)

當我得知丈夫出軌時

woman-smartphone-girl-technology

作者:Josephine Tan,馬來西亞
翻譯:羅湘穎,中國

在2005年我生日的那一天,我發現我的丈夫出軌了。

那些細節我仍然記憶猶新。那天,他送給我一個新手機作為生日禮物。我非常興奮地開始擺弄它,但是卻不確定該如何操作。於是我決定用他的手機(是同一種型號的)當作指南。在查閱他的手機時,我卻偶然發現了他和另一個女人發的一些親密信息。

我感到悲痛欲絕。我們結婚16年了,我從沒懷疑過我們的婚姻有任何問題。除了我的工作要求我每個月出差幾天以外,我們有一個相對「正常」的婚姻。

當我跟我的丈夫對峙時,他不斷地道歉。可是我並不接受。我跑到寺廟和算命先生那裡尋求建議。然而,所有一切都不能抹去我所感受到的背叛和傷害。於是我決定提起離婚訴訟。

我的丈夫試圖勸我不要離婚,並承諾他會停止和那個女人聯繫。一開始,我無法相信。因為他對我造成的傷害太大了,以至我無法原諒他。可因着我三個孩子(分別六歲,九歲和十三歲)的緣故,我決定暫緩申請離婚訴訟。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我的丈夫盡他最大的努力來挽回我。可是我受傷至深,無法回應他所做的。也就在此期間,一個朋友帶我的丈夫去了教會。慢慢地,我丈夫的行為發生了變化。作為丈夫,他變得更加關心我了;作作為父親,對三個孩子,他也加以同樣的照顧和關心。

雖然我能看見他生命上的改變,可我拒絕承認。而且每天早上我會在祭壇上燒香並且詛咒我的丈夫。詛咒之一就是如果他再去見那個女人,他就會得偏頭疼。

一年後,我的一個親戚邀請我和丈夫參加一個啟發課程。起初我並不情願,但經過一些勸導之後,我就決定去參加了。活動的第一個發言者是一個很有名望的醫生。他分享了在認識了基督之後,他的生命有了怎樣的改變。他透露他曾經脾氣很差並且對他的病人很不耐煩。但在他認識耶穌後有了改變,現在他會努力去表達對病人的關心和關注。當我聽到這些時,我深深為之着迷。他的見證激起了我的興趣,所以我決定留下來繼續參加接下來的活動。

在第七次聚會上,一個小組成員問我有什麼心事並且提議為我禱告。於是我決定要告訴她關於我破裂的婚姻,以及我感受的所有傷痛與沮喪。我敞開心扉傾訴,痛哭流涕,久久無法停下。

後來,另一個小組成員遞給我一本小冊子來閱讀。書里講了一個牧師去監獄探望殺害她父親的兇手時,拒絕與他握手。然而,聖靈責備了她並促使她去寬恕那個兇手。這個故事和寬恕的召喚瞬間刺痛了我的心。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上帝了解我的感受,祂想讓我從憤怒、仇恨和苦毒的枷鎖中得以釋放。

淚水奪眶而出,我從心底決定要親自認識這位上帝。那天晚上,我緊緊抓住丈夫的手,跟他道歉並且告訴他我原諒他了。我看見了他臉上的喜悅,同時感覺壓在我身上的一個巨大的重擔消失了。兩年來第一次,我睡得很好。

在我們接受了基督之後,丈夫和我開始有規律地參加小組聚會。在一次聚會中,我們讀到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的《標杆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的出生都是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他的一句在我腦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一個傷痛的背後,都有其意義。」

我們的情況證明了這是真的。通過這場經歷,丈夫跟我能夠同那些面臨婚姻問題的人交涉。我的三個孩子也能夠向那些父母關係疏離的孩子施以援手。在2007年的時候,我和丈夫以及三個孩子都受洗了。

經過這些事之後,我充分地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婚姻需要雙方的努力。而我也在每天學習尊重我的丈夫作為一家之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我感到無力饒恕時

hand-819279_128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6章12節)是許多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經文,而「饒恕」更是貫穿聖經的主題。但「饒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尤其當別人給我們造成嚴重的傷害時更不容易。事實上,我就無法單單憑上帝一句「你們要彼此饒恕」的命令,而去饒恕別人。

曾經有人給我帶來強烈的傷害後跟我一刀兩斷。我雖然在禱告里決意要饒恕,但實質上對那個傷害我的人卻無法感到釋然。對於對方為什麼要傷害我這問題,我不停地分析、思考,卻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一個可以解釋得通的答案,結果只能歸結為一句就是:「他怎麼能這樣呢?!」我不會報復,也不會在對方的背後說三道四,但我心裡對那個人的否定和質問,無論如何就是停不下來。我不願意聽到其他人提起他,更不願意回憶我們曾經在一起時的美好過往,認為反正對方已經跟我一刀兩斷,彼此忘個乾淨最痛快。

然而我心裡明白,我是無法輕易忘記的。那些負面的情緒若不處理,就會在生命里不斷地發酵。我就像陷在一個漩渦里無力自拔般,每一次心裡對他的質問,都會讓我再次感受到受傷害時的痛苦,以至於讓我更難去饒恕對方。

直到有一天我在禱告時,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曾經,十字架是一個讓我明白自己得饒恕以及自己對上帝的所有虧欠都已還清的記號。看到十字架,我突然明白了,耶穌的犧牲也重建了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其他人因為傷害我而必須付出的代價,耶穌已經完全付上*。祂成全了公義,上帝才有理由饒恕我,我也才能夠饒恕別人。因此,我才能真正放手,跳出無力饒恕的漩渦。

奇妙的是,在「放手」之後,我從一個「原告」或「審判者」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開始學習以憐憫的眼光看待過往的一切。此時,我最關心的已經不是他為什麼要傷害我,也不是自己有沒有得到足夠的解釋和道歉,而是那個傷害我的人也經歷過原生家庭等破碎關係的傷害。對方在事後推脫責任以維護自己的形象,恐怕還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心中的罪咎、羞恥和恐懼。原來他也需要在上帝面前得到醫治,重獲平安喜樂的生命。當我明白了這一切,我心中對對方的種種質問,也就變成了禱告中的祝福。

饒恕或許不一定能帶來關係的恢復,畢竟任何關係都是雙方互動的結果。但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受傷的心得到上帝的醫治,擺脫那無盡無休的憤怒和苦毒。因為上帝不單單留下「饒恕」的命令,在耶穌基督捨命的十字架上,祂也賜下了「饒恕」的力量。

*編者註:聖經中記載,上帝會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罪進行最終的大審判,每一個人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賬(羅馬書14章10-12節)。因為人人都犯了罪,沒有一人可以在大審判中站立得住(羅馬書3章23節)。然而,上帝愛世人,於是將祂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為全人類的罪死,讓一切信祂的,可以因為祂所付上的代價而得饒恕(約翰福音3章16節),免於最後上帝對罪惡的刑罰。很不幸的是,那些選擇不接受耶穌救恩的人,最後需要自己背負自己的罪所帶來的刑罰(啟示錄20章11-15節)這個時候,上帝的公義得到全面的實現。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