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愛是…

作者:Melisa Manampiring,印尼

love

愛是個耳熟能詳的字眼,每個人都曾經歷過。
愛是很奇妙的,每個人都渴望能給予愛與被愛。

愛是人生的一部分。沒有它,人類就無法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與他人、朋友、家人和那個特別的「他」或「她」建立關係,因為我們就是如此被塑造的。

然而愛也常常被誤解。有些人認為愛就是一味的要求而不付出,亦有一些人以為愛就是恆常的幸福感。

真正的愛卻並非如此。

愛並非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的。它也不意味著沒有艱難的日子。其實,它真正意味著在艱難的日子裡也能信守承諾,關懷他人。

愛就是即使知道有人不會知恩圖報,我們也要在他需要時傾力相助。

愛常常要求我們犧牲。

兩千年前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就彰顯了犧牲的愛。「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從上帝而來的愛是永不止息的,也不依賴任何條件才能發展。

真愛擁有復原的力量,即使看到他人的缺陷和軟弱,也願意愛他,從中幫助對方脫離捆綁邁向正道。「…惟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愛是上帝給我們最美的恩典,它不會隨著我們個人的喜好而改變。
愛是一種行動 — 不自覺的、無條件的為他人著想。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聖誕節後的生活


我從小就喜歡聖誕節,以及這節期所代表的一切。但每次在聖誕節過後的那個星期,我總是有一種因懷念聖誕節而帶來的失落感。部分原因是我那多愁善感的個性,再者就是因為我不能忘懷節期間的歡樂、溫馨與期待。每一年的這個特別時刻,世界似乎會變得更好,我也好像變得更好。每年在過完感恩節之後,家中的孩子就會吵著要開始佈置聖誕節的裝飾,裝上聖誕燈。終於,有一天,我們依照傳統,一邊聽著聖誕詩歌,一邊打開聖誕裝飾品的箱子,隨著把熟悉的聖誕裝飾拿出來的同時,我們會回想起過去的聖誕節。每個裝飾品都有其來歷及故事,孩子們高興地將裝飾品放在聖誕樹上,以及裝飾在屋子內外。

但當聖誕節過後,必須把聖誕裝飾卸下並放回儲藏盒裏時,孩子們就沒那麼興奮了。預備過節,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但是節期一過就像要與親愛的家人、朋友道別一樣感到難過。我們曾身歷其境地在歡樂中,不希望節期就這樣結束。過了聖誕節,人們的興奮感也逐漸消失。當我們看著這空無聖誕裝飾的房屋時,不禁會想:如果聖誕節可以長久,那該有多好呀!

然而聖誕節不單只有聖誕裝飾,或和親友溫馨相聚而已。聖誕節讓我們淺嚐永生的滋味,激發我們的心靈更渴慕永生。在聖誕節期間,人們樂於撇下歧見,故而消除了許多緊張關係;家中的三個孩子,也會突然停止所有的爭吵與抱怨,彼此開始探詢對方想要什麼禮物。此時此刻,施予顯然勝過了領受。我們薛華家族,更感受到在其他時間無法經歷的聖潔、平安、喜樂、慷慨和仁愛,因此期待這同樣的經歷能夠持續。

但是隨著節期的結束,那些在節期之間刻意放下的不滿及怨恨,在新年過後又再度爆發出來。節期裏,我們會刻意不去在意別人的缺點。此時卻是無法容忍;我們在節期中的忍耐、力量和鼓舞,很快就消失了。上帝的平安對信靠祂的人是真實存在的,但彼此之間的和睦,還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雖然許多聖經的應許都已應驗:彌賽亞已經降臨、救恩已經成就,但是就如漂亮的聖誕樹在節期過後會枯死,針葉一觸即會掉落一樣,聖誕節期間被拋到腦後的痛苦、失望、憂傷和試煉,很快地又會再度出現,地球上的日子依舊。在觀察到我們對聖誕節後所感受到的失望時,就不禁讓我聯想到馬利亞、約瑟及那些聖誕故事中的人物。他們在一年後會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牧人回到野地繼續牧羊,他們的生命被改變了嗎?這應該是肯定的。但是,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轉變嗎?或許沒有。他們會很懷念天使造訪時所帶來的驚奇、喜樂、聖潔,以及在馬槽旁的聖潔時刻嗎?他們會期待這蒙福的時刻可以長久一點嗎?

我常想這些牧羊人,會不會彼此就懷抱著期望,常去仰望天空:天使會再度出現嗎?會再帶來另一個榮耀的信息嗎?牧羊人的夢裏會充滿了天使的造訪嗎?東方博士回到家鄉,恢復原本的生活;雖然親自見證了偉大的神蹟,但還是必須面對每天的生活。引導他們的星星已經消失。雖然他們的個人生命已全然改變,但世上的生活還是一成不變。他們會像牧羊人一樣期待神蹟再現嗎?還是會有新的天象出現嗎?他們會竭盡餘生地去了解所見證的神蹟真義嗎?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逐漸轉移了他們對這個神蹟的關注呢?

殘酷的統治者希律王,為了鞏固王位,不斷濫用權力去滅絕所有的挑戰者。對於「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嬰孩,希律王是否能高枕無憂?或者他還是為此事煩惱呢?他會擔憂那位逃過死劫的嬰孩,總有一天會威脅到他的統治王權嗎?祭司長和文士向他分享的聖經話語,會讓他每天惡夢不斷嗎?當時馬利亞和約瑟為了躲避希律王對嬰孩的追殺,必須如難民般地逃往埃及避難。最後回到了家鄉拿撒勒。約瑟回歸木工本業,馬利亞成為家庭主婦及全職母親。雖然,他們的生命已因這個經歷而大不一樣了,但是每天的生活依然如昔,仍然面對艱難、困苦,及日常瑣事等,當然這其中也會伴隨喜樂和成功的歡笑。

因此,雖然一切似乎都回復到原本的生活狀況,但是,實際上,一切都已經不一樣了。

本文節錄《探索叢書:世界之光-經歷聖誕的光輝》,如需此書,請洽各地辦公室索取

漫畫:首領與小偷

繪圖/撰稿:Heri Kurniawan
翻譯:師緯鳳

這個故事類似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人被罪惡捆綁,若不是上帝憐憫我們,親自讓祂愛子代我們受死,我們沒有希望能擺脫罪債。耶穌代我們受死,為我們的罪擔負了刑罰。祂為我們開了一條路,讓我們從永遠的懲罰中得釋放。縱使我們花上千日,也述說不盡基督為人類的罪受死的意義。祂受死的意義那麼重大,我們根本無法測透。你是否已經認罪,求耶穌基督作你個人的救主?倘若還沒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相信祂,你就會明白什麼是因十架得自由。

相信耶穌,你就不再被罪奴役,反得救恩自由。

漫畫:奇異恩典

為另一個人捨命,好讓他能繼續活下去,這是愛的最高境界。主耶穌在被出賣的那晚告訴門徒,祂將為全人類捨命。祂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主耶穌藉著上十字架,為我們立下了自我犧牲的終極典範。

耶穌已經代替你的罪而死在十架上,你是否曾經想過耶穌為你成就的這件事?祂所做的,不但證明了祂對你的愛,使你的罪能得到赦免,並且讓你在天上擁有一個永恆的家。

破蛹重生的幸福

陳黛方,台灣

我生長在一個傳統信仰的家庭,父母對我非常好,使我衣食無缺;我在他們的眼中也是個獨立、乖巧,不需要人擔心的孩子。但是表面上看起來和平的家庭,其實是因為我害怕衝突,總是選擇不溝通,表面聽從父母的話,最後卻違背父母,脫離了父母的保護,付上了極大的代價。

在國中畢業前,因著渴望被愛,我交了一個男朋友。同樣地,因著害怕衝突,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和當時的男友有了婚前性行為。這樣錯誤的決定導致了一個痛苦的結果,我在17歲時未婚懷孕了。感謝上帝,雖然當時我不是一個基督徒,也未曾接觸過基督信仰,但上帝透過我父母的決定,沒有讓我墮胎而犯下殺人的罪,而是將我送到國外將小孩生下來,並且由我的姊姊領養了這個孩子。

2003年,我回到台灣,重新回到學校念書。並因著同學的關係,我進到了教會,認識了耶穌,我知道耶穌愛我,為我的罪付上了代價,也使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林後5章17節)。但很長一段時間,我只是理智上知道這件事,我的心裡、我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改變。直到2007年,神再次透過他的話對我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章1-2節)上帝提醒我,若我真正的接受耶穌,我在耶穌裡就不被定罪了。從那時起,我真正明白上帝無條件的愛,我從心裡接受上帝完全的赦免,並且開始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將天父的愛去傳給人。

超乎所求所想的呼召

當我真正開始認識耶穌,認識真理。我看見過去我在世界這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中隨波逐流,但從來沒有去思考過「為什麼?」-為什麼我要念書?念完又如何?為什麼我要長大才可以交男朋友?為什麼我不能有婚前性行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是都這樣嗎?這些為什麼終於在我認識耶穌後,在聖經這本人生的說明書找到了答案。然後當我尋求上帝,並從祂得著能力把真理行出來後,我的生命改變、成長了。我開始渴望將福音的好消息傳給人,渴望參與在上帝改變人生命的過程當中。最後我開始尋求全職服事是否要一生獻上為主所用。
但在尋求半年後,上帝的旨意卻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奇妙的將我姊姊領養了六年的女兒,帶回我的身邊,我開始了陌生的單親媽媽生活。原本以為全職的路是不可能了,但祂又再次的鼓勵我:「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章9節)雖然過去沒有單親的傳道同工,若是上帝允許,祂所成就的是超過人心所求所想的。
於是在我成為媽媽一年後,我憑信心向學園傳道會提出實習的申請,並且在實習一年後,轉為受訓同工。並在2012年成為正式的傳道同工。真的是上帝的奇妙帶領。

上帝所帶領的沒有偶然

今年(2013年)是我將邁入在學園傳道會服事的第五年,過去曾在大學事工部服事兩年,如今因著「母親」的身份,配搭在婦女事工服事。感謝神在今年我開始帶一個小組,有單身的姊妹、即將結婚的姊妹以及新婚並且懷孕的姊妹;除了小組之外,我有很多機會被邀請去不同教會的青少年團契分享我生命的故事,並且鼓勵這些年輕的弟兄姊妹持守聖潔,為的是享受上帝賜給我們在婚姻裡面最高的滿足。

感謝上帝給我很多的機會服事,但我心裡常常想,我目前服事的這些人,不都是別人也可以做的嗎?我以為上帝呼召我,是要去服事未婚媽媽,服事那些跟我有同樣遭遇的人。直到今年初,神真的帶領我接觸了一些未婚懷孕的姊妹,在陪伴他們的過程當中,我明白了過去這幾年好像沒有真正在做我想做的,但這些時間都沒有白費,都是上帝在預備我,而我所做的這些教導的服事,更是預防青少年不要走向錯誤的路;和接觸未婚媽媽一樣有價值。

感謝上帝,祂帶領的每一步沒有偶然,更沒有巧合,因為祂是使萬事互相效力的上帝!

那是我爸!

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言20章7節

有時,你不需要當面見到一個人,只要聽他孩子怎麼描述他,都能知道他是怎樣的父親。

孩子對父母的尊重程度,可以看出這些父母配得多少敬重。十誡的其中一條誡命提到要孝敬、尊榮我們的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但有多少父母有活出配得孝敬、尊榮的生活方式呢?

我無法想像,有什麼是比失去孩子對我的尊重更悲慘的事。如果我的孩子因為我而感到恥辱,我會是個最丟臉的人。然而,可以讓我感到興奮不已的事,莫過於我的孩子能驕傲地向一群人指著我說:「那是我爸!」

若要檢驗你是不是一個被孩子尊重的父親,一個很好的方式是自問:「我想不想讓我的孩子成為和我一樣的人?做我所做的事?到我所去的地方?」

父親們,不要忘記,在現今這個道德和屬靈敗壞的社會裏,孩子們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慈愛父母的專一引導和關注。

願透過上帝力量與智慧的幫助,你能立志成為那讓孩子引以為榮的父親,讓他能驕傲地對人說:「那是我爸!」 MRD

 效仿上帝的父親,

為人信實又真誠;

若他誠實也剛強,

他的子女必跟從。

為基督而活的人生是留給子女最好的產業。

人生說明書

作者:上帝的小鳥,北京

我自認為是很聰明的女生,從小玩遊戲不看攻略,研究新用品不看說明書,因為多數情況下,我都能直接上手、搞定!每當我看長輩們需要自己看說明書還遲遲研究不出機關的時候,我就著急,心想:“用著用著不就知道了嗎?為何要看說明書?”所以,當婆婆非常細心地幫我們收藏好一大疊各種電器傢俱說明書時,我震驚了,覺得真的有必要收藏嗎?

一晃兩年過去,我們要搬家了。面對滿屋子父母精心為我們準備的傢俱與電器,突然有點慚愧。因為我們電器基本沒怎麼用,傢俱也沒有合宜地保養。很多情況下只是想到有某個需要時才去研究家電,而傢俱出問題了也才想到要怎麼恢復。真的要搬家,暫時別離這些父母所賜的禮物時,竟有些後悔。拿出婆婆精心收藏好的說明書,我才發現原來沙發需要每週用吸塵器打理,而不是濕抹布;微波爐其實有烤箱功能;電視機可以用來上網……

原來我們所得到的禮物,背後有那麼豐富的功能,而廠家也已提供詳盡的使用說明,好教我們維護,常用保新,而我們竟完全不知道!那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如此呢?上帝賜給我們這樣寶貴的生命,難道就會沒有說明書,任我們自由生長嗎?事實是,有這樣一本說明書,被我們遺忘在教堂、書店,甚至枕邊。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註:或作“凡上帝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翻開聖經,才發現上帝賜給我們好多功能。馬太福音第五章記載我們可以愛人,愛仇敵,還可以使人和睦。而對於我們生命當中的諸多問題,上帝也早已警醒:得罪我們的要原諒,眼目要清潔,婚姻要恆久等等。聖經其它章節也指出:父母要孝敬,老闆要尊重,孩子要鼓勵,另一半要謙卑地去愛。當我們拿出上帝給我們的人生說明書——《聖經》時,我們才會發現,天哪,原來錯過這麼多,原來過得這麼糊塗,如果早知道……

是的,如果早知道,這兩年我們的家電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捷與美好,而我們的傢俱也會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任性地跟父母吵,跟老公吵,還覺得全世界都得罪我;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一昧埋怨所受到的對待不公,而是積極改變自己;如果早知道,我會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我們的家;如果早知道,我真的不用受那麼多“苦”,而是會收穫更多的驚喜與喜樂!

你也想重新發現生命的價值與寶貴嗎?翻開人生的說明書吧,因為上帝把一切都寫好,要引導我們人生的道路。我們不需要“跌打損傷”後才找到幸福。我們只需要放下驕傲,虛心來發現上帝所賜的美好!相信我,上帝的話語,你值得擁有!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箴言1章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父親的愛

作者:小當當Dannie,北京

一天,在公車上,身旁站著一對父子。突然急刹車,小孩子險些摔倒。父親把孩子摟在懷裡說:"別害怕,靠著我。"不知為何,這句話打動了我。世上的爸爸都如此愛孩子,何況那位創造我們的天父呢?我們喜歡靠著自己去完成事情,但耶穌希望我們凡事倚靠祂。不要僅憑著自己的力氣去戰勝那些難以克服的罪,要安靜地禱告,祈求聖靈幫助你。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
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馬太福音7章9-11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全新的你

作者:麥田采薇

四年前,我大學聯考失利,令父親十分失望。後來我上了技職學校,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校很小也沒有朋友 ,於是感到挫敗又無助。

一開學,第一次到團契聚會敬拜時,大家唱著《全新的你》—— 心裡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給我力量去改變。那一刻,似乎感覺到這位愛我的耶穌可以將一切都更新。以後的每次聚會,就成了我最期待的時刻——享受詩歌帶來的釋放和喜樂,喜歡弟兄姐妹的關懷和問候,喜歡溫暖的團契生活。

每個清晨,年長的弟兄姐妹都帶著我們一起靈修。在綠草坪上伴著吉他的聲音,我們一起唱讚美的詩歌、一起讀經、默想、禱告。這是一天當中最美、最溫馨的時刻。我的思想,在主的話語裡,一點一點得改變;我的生命,也在團契的溝通裡,漸漸成長。當年長的弟兄姐妹畢業後,我開始帶新來的弟兄姐妹一起靈修、聚會。看到新來學校的他們,我想起了剛來學校時的自己——在偌大的學校裡,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宿。於是漸漸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些責任。帶小組的過程中,我聖經知識不夠,就只能不斷去學習,去買屬靈的書籍來看;不會帶禱告會,就只能不斷禱告,以禱告來操練禱告;另外,我還要學習組織、溝通、關懷等許多的功課。在這些過程裡,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既缺乏愛心,又缺乏忍耐,但以賽亞書40章30-31節說:「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藉著服事,主慢慢地改變了我的心,讓我學習去愛別人,關懷別人。當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願意去看顧周圍的人時,那原本嚴重的抑鬱與挫敗,漸漸離我而去,取而代之是心中的平安和喜樂。當我知道靠自己很難去愛人時,主也使我明白,祂是愛的源頭,祂願意將祂豐盛仁愛的生命傾倒在我空虛的軀殼裡,使它豐盈起來。我真知道,祂是那位賜我新生命的上帝。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苦難化為祝福

作者:賴厚丞

今天在台大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前,眼前這景象讓我的心糾結了一下:「『某某某的家屬在嗎??』從加護病房裡的護士走出來說著,『你的小孩現在他心跳停止了,我們現在正在幫他急救…』」。或許在醫院裡,這種事天天都在發生,我第一個念頭是,除了因為沒有能力救這小生命而自責外,不禁問上帝:祢為甚麼創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卻沒有把痛苦挪去?祢真的愛我們嗎?如果有,那在經歷生命傷痛處時,祢在哪?對聽到自己小孩心跳停止時的媽媽來說,祢在哪?

即使在醫院探訪了一段時間,接觸了癌症的病友,也看了很多書籍,不斷的思考這些問題,但依舊還是沒有辦法給我自己一個很完美的答案…

成為基督徒,並非意謂著從此不再有苦難和傷痛。不過,當我們面臨苦難和傷痛時,上帝會賜下足夠的力量讓我們面對。或許,因著今天這個小朋友和媽媽的苦難,讓我生命有一種不一樣的擴張,明白我們藉著服事這些受苦的人,我們讓上帝的安慰在生命中湧流,我們所行出的愛是上帝的真面目,耶穌也親自承受了遠超乎我們能承受的痛苦,我們如果愛神並且愛在祂裡面的人,就會欣然容許苦難摧毀任何神願意摧毀的,因為我們知道,苦難摧毀的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這些苦難可以成為盼望,因為祢已經戰勝死亡,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天家相會,也對未來重拾信心,終究可以使苦難化為祝福。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