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感恩的美好

合一不是拜登的職責

作者:Ashley Ashcraft,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前兩周的大選之夜,當我的家人看著選票湧入時,我不禁對美國明顯的分歧感到沉重。兩位候選人的得票率在大多數州是如此的相近,我覺得就算我們再努力,也製造不出更完美的分裂了。

我們現在的這種分裂是許多人心靈的負擔。看到代表美國分裂程度的非常清晰的數據,至少可以說是令人沮喪的。

而現在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已經獲勝。我聽到很多人討論擺在他面前的任務——重新讓「美利堅合眾國」合一起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甚至或許是不可能的。

是的,喬·拜登可能贏得了選舉,但他贏得了一個很分裂的國家的領導權。

不幸的是,美國的政治分裂也影響了教會。基督徒和這個國家其他地方一樣分裂。雖然我們都想相信一個新的候選人會讓我們合一起來,但一直壓在我心裡的想法是,真正的合一不是喬·拜登的工作……而是我們的。

把這個責任推到他肩上是錯的。合一始於教會(腓立比書2章2節)。我們在教會裡的合一會反映到全世界。它將改變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以及人們對教會的看法。這是最重要的,不僅對美國的政治分歧如此,而且在教會如何向世界展示基督這一方面也是如此。

 

合一的呼召是依據聖經的

 

這呼召始於約翰福音17章中被稱為大祭司的禱告中,耶穌祈求與祂的子民——教會合一。祂在22和23節禱告,

「……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耶穌的合一禱告與愛緊密不分——天父與聖子之間的愛、耶穌與教會之間的愛、教會與世界之間的愛緊密。與耶穌的連結需要合一。它要求我們彼此相愛。

保羅延續了耶穌在教會中合一的主題。在《哥林多前書》一書中,他為哥林多的教會祈禱,這座城市被稱為一個大熔爐,是一個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聚居地:

「弟兄們,我借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章10節)

所有這些聽起來都不錯,但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如何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一個播種和平而不是分裂的民族?

 

 

從家裡開始

 

特蕾莎修女說得最好:「如果你想改變世界,回家愛你的家人。」我相信合一的呼召從我們的家庭開始。

這個呼召塑造了我如何教導我的孩子,如何在他們面前說話,以及他們如何看到我與朋友和同事的談話。

我和丈夫有責任為我們的孩子樹立團結和愛的榜樣。這意味著去肯定我們所看到的各種膚色的人都是上帝偉大創造的一部分,或者教導他們:即使我們不同意我們朋友的看法,我們仍然可以愛他們。

前幾天我把女兒從學校接回來,她哭著跑到我懷裡——一個女孩在操場上說了些不友善的話,我的孩子很傷心。

我們討論過,即使別人不友善,我們也要待人友善。有時這是一個很難做出的選擇,但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將以愛為標誌,而不是仇恨或憤怒。

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我知道這些實踐和平與合一的機會將繼續出現。

 

正因為如此,我對耶穌呼召尋求合一的回應,是從家裡開始的。

 

 

但它不會停留在家裡

 

不過,這種合一的效應不會只停留在家裡。它將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人際關係、工作和世界裡。

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 談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影響領域,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把上帝的國度帶到我們特定的領域。對我來說這可能是我的教室。我在這個小小的角落裡有影響力和權威,所以我可以在那裡成為一支合一和和平的力量。

但是我們該怎麼做呢?實踐起來是什麼樣子呢?

首先,我認為在我們對別人做出判斷之前,我們應該先向內看。耶穌在馬太福音第7章說:「為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第3節)。

向內看,我們可以考慮試試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ala)對良心檢討的實踐。可以每天晚上有意識地回顧我們的對話,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我們與之互動的人,然後考慮有什麼需要懺悔,以及需要注意的上帝的指導或指示。

 

第二,我們可能需要進行艱難的對話並接受糾正。想想你所在領域的人。是否需要與他們進行任何談話?有沒有需要說出或聽到的真相?你是否需要接受糾正?

最後一個想法是關於社交媒體的。甚至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也應該如何反映基督。我經常和我的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發布的言論將會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他人造成極大的影響力。教會需要未雨綢繆,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助長狂熱。我要假設,真正的改變將來自於真正的面對面對話,而不是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推文、模因或夸夸其談。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言論——在它呈現的所有形式上都有它的影響力。擁有一個影響領域是一個責任重大的事情;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是為了別人的益處而發聲,而不是為了傷害他人而發聲。

因此,思考我心中的挑戰後,我懇請教會——尤其是美國的教會——在這個時候追求和平,願意「雖然不一致、仍然彼此相愛」。

 

願定義我們的不是我們的政黨,而是我們對耶穌的愛。希望我們記住,至少在教會方面,合一不是喬·拜登或其他政客的職責,而是我們自己的職責。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感恩節圖文特輯| 為2020感恩

繪圖作者:s.hyl.s,香港

 

2020真是坎坷又難過的一年。誰也沒有想到年初開始的一場疫情會打亂世界各地所有人的生活。我們中有些人失去了親人,有些人沒有了工作……在隔離的日子裡,我們不得不被困在家中,所有的旅行計劃都被迫擱淺……

 

然而,若我們回頭看,這一年,我們依然在經歷主的恩典,依然有很多可以感恩的地方…..

 

 

 

 

 

 

 

 

你還有哪些想要說的感恩呢?或者你有什麼想要感謝祂的地方呢?歡迎在留言處和我們交流哦~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3個禱告,讓你從2020的疲憊中被更新(有聲中文)

 

作者:Madeline Kalu,德國

翻譯:悅,中國

有聲中文:Joya,中國

 

與往年不同,2020年是讓我們更加警覺的一年。新冠疫情從年初開始出現,使我們一直到夏天都被迫過封閉生活。因為夏日遊客走動,我們的旅行又不得不受到限制,被強制進行核酸檢驗,感染率還升高了。

現在,對於我們生活在歐洲的人來說,上升的感染率迫使很多國家進入了第二次封國的狀態。隨著冬季的到來,恐怕病毒傳播速度會更快。

經歷了10個月的新冠生活,我已經厭倦了。

我已經厭倦了為自己和所愛的人的健康焦慮,我渴望教會的團契,渴望回歸正常的生活。

我需要被更新,需要打起精神來。我需要得到安息和安慰。我知道只有上帝能給我。

如果你的靈也疲憊不堪,也被今年發生的所有事情壓得喘不過氣,希望下面的三段禱告能夠使你恢復活力。

 

1.主啊,求你使我在疲憊不堪中得享安息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這句熟悉的經文非常安慰我。它提醒我,當我因為新冠疫情的各樣規定感到緊張不安或者因為對未來的擔憂幾近崩潰的時候,我都可以將重擔都交託給上帝,祂會使我得安息。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渴望片刻安寧,希望接下來的禱告可以鼓勵你將所有的負擔交託,安歇在上帝的同在里。

慈愛的天父,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從年初開始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新冠病毒的殺傷力是迅猛而巨大的,極大的損害了我的身心健康。因為關於新冠疫情的規定一直發生變化,我需要不斷去適應,要實踐社交距離讓我壓力很大,擔心生活不能回到十個月前的樣子使我心力交瘁。

主啊,感謝你,在這樣的光景里,你呼召我們,將重擔和恐懼都卸下給你。

感謝你提醒我們,我們不必因著聽到各種新聞而不知所措,生活在害怕自己被感染的恐懼中,也不必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慮。

感謝你替我們擔負煩惱,讓我們在你翅膀蔭下休息。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

阿們。

 

2.主啊,讓我們疲憊的靈魂振作起來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篇23篇1-3節)

每當我讀這段經文的時候,我都會感覺自己像被涼爽的清水洗過;所有因為新冠疫情帶來的緊張,焦慮和擔憂都被沖走了,我感到精神煥發,心中很平安。

上帝確實是一個好牧人,祂總是優先考慮我們(祂的羊)的幸福。祂供應我們一切所需,堅固我們的道路,使我們的靈得安歇和更新。

如果你需要上帝帶領你在祂同在里安歇,並更新你的靈,希望下面的禱告會鼓勵到你:

美善的天父,

 

感謝你做我的供應者,我的守護者,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使我的道路平坦。

你是我的牧者,為了保護我而捨棄了自己的生命。在你裡面,我必不至缺乏。

主啊,我很累,壓力很大,我需要安歇。我害怕會再次封城,這讓我一直擔憂我的工作和財務狀況。我擔心一場持續的流行病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影響。

我求你領我到平靜的水邊,使我疲乏的靈魂得安息。求你用你的杖指引我走上未知的未來之路,保護我和我的家人不受感染。

感謝你抬起我沉重的頭,用你的恩惠和慈愛來激勵我。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

阿們。

3.主啊,加添我們的力量讓我們得以繼續前進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章31節)。

我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被新冠病毒攪得不得安寧,但是我知道我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帝那裡,我禱告祂會治癒那些感染者,並給我們疫苗或者是一種治療方法來結束這場流行病。

我不知道上帝會如何做,但我只將盼望寄托在祂那裡。相信上帝的憐憫慈愛,使我重新得力,得以繼續應對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因為我知道上帝已經在做工了。

希望下面的禱告會使你充滿希望,並從祂那裡得力量:

奇妙的救主,

感謝你,不管我們目前正在經受什麼樣的考驗和限制令,你都完全掌權。

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知道你是我力量的永恆源泉。主啊,當我把我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時,求你使我從新得力。

請賜予我力量,讓我繼續我的日常生活,當我在面對每天不同的挑戰時,讓我定睛在你的身上。

有你的力量支撐我的靈,我就可以一邊等待你在這逆境中做工,一邊繼續享受你給我的種種恩惠:家人和朋友的高質量的陪伴時間,一個溫暖的家,美味的食物……謝謝你讓我被你的平安和愛充滿。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

阿們。

上帝看見這場傳染病給我們帶來的傷害,祂要我們親近祂,好讓祂能安慰我們,使我們疲乏的靈魂在祂慈愛的懷抱中安息,藉著祂的憐憫使我們得恢復。當祂正在祂的時間解決這場全球疫情的時候,讓我們聽從祂的呼召,安息在祂的同在里。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全家感染新冠病毒,祂的恩典還夠嗎?(有聲中文)

 

作者:Fedora Aletheia ,印度尼西亞

翻譯:秋雨,加拿大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這一切得從我和男友發生的一場爭執講起。

他全然不顧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在密閉的體育館與朋友踢五人制足球——而且不戴口罩!我對他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感到非常氣憤,因而決定整整兩周時間不跟他見面。

這一決定看似不近人情,但我有我的苦衷:我擔心男友會因此染上病毒,然後將病毒傳給我,這樣就可能會威脅到我父親的身體健康。這段時間,我一直非常擔心他會染上新冠病毒。他是一名醫生,並且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旦染上病毒,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害怕他遭遇不測。

十天過去了, 沒有出現任何跡象和癥狀。可就在我和男友重聚之日即將到來的時候,早上醒來時我感到自己發燒了,眼睛也火辣辣地痛。

我測量了體溫,37.5度。我立刻服下幾粒必理通(Panadols),希望體溫能降下來了。好在葯起作用了,燒退了 。

但是緩解只是暫時的。第二天我又發燒了,這次我的體溫達到38度。我難受得要命,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完成那天上午的網課。我的嗅覺和味覺也漸漸喪失,連母親做的我最愛吃的燉牛肉也品嘗不出滋味。

我開始感到恐懼,突然想起我母親三天前出現和我一樣的癥狀。我倆不會感染了新冠病毒吧?但這不可能啊!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除了家人外,我只見過男友。我母親和弟弟也沒有見過任何外人。唯一一個走出家門的是去上班的父親。而我知道他向來嚴格遵守各項防疫程序,儘可能採取一切預防措施:戴防護面罩、口罩、洗手,並且常常用酒精消毒。所以說,我們怎麼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呢?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我父母決定我們一起去附近的醫院進行新冠病毒拭子測試。我表面上儘力保持鎮靜,可是內心卻十分害怕。醫務人員用拭子在我們的喉嚨和鼻腔內採取樣本, 雖然並不很疼,但那種刺癢的感覺讓我的鼻子一酸流下眼淚。但這點不舒服,與整夜急切等待測試結果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第二天,我們拿到結果時像被閃電擊中。我父母和我的測試結果都是陽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迅速佔據了我的大腦:「上帝啊,我該怎麼辦?我會失去父親嗎?我母親怎麼辦?我弟弟是否也會被我們傳染上了?

我母親嚎啕大哭。當她得知我父親這段時間曾與一位當時還無癥狀的新冠病人接觸過時,母親陷入驚恐和懊惱,她開始怪罪起父親,指責他害得我們感染了病毒。大家一時腦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長話短說,最後我和父母還有弟弟都入院接受治療,他在我們拿到結果後的第二天測試也呈陽性。

起初我頗感憤怒。不單是因為我染上了新冠病毒,而是覺得整件事太不公平。我不去瀏覽社交媒體,因為我不想看到朋友們大秀特秀他們的幸福照,他們不是在聚會就是在購物中心閑逛,居然什麼事都沒有!而我卻如此倒霉——儘管我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呆在家中不出門,不停地給物品和房間消毒,此時我卻身染病毒不得不呆在醫院的隔離病房裡。

當我們全家困在醫院可怕的隔離病房時,上帝提醒我們忘記了一項重要的「防疫措施」,那就是親近上帝,向祂禱告!這可是我們該做的頭等大事啊,卻被我們完全拋在了腦後。

新冠肺炎爆發後的這幾個月,忙碌的生活侵佔了我們全家人一起禱告的時間。而以前這是我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也是夜晚休息之前的最後一件事。忙碌的時間表使我們迷失,我們忘記向上帝禱告並親近祂。

即使我們沒有全心依靠上帝,祂卻依舊行在我們前面,為我們預備一切。感謝上帝讓我們在醫療資源如此短缺的情況下能夠及時入院治療,而且把我們一家人安排在一間病房。

感謝親人和朋友們在我們治療期間的代禱及鼓勵,他們的愛心和體貼深深地打動我們。許多親戚朋友輪流來看望我們,帶來我們所需用的一切,當然少不了美味的食物。

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感恩的是,儘管我們十分擔心父親的情況,但他沒有被病毒擊倒。CT掃描發現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父親的肺部,仍需要做各方面的治療,但迄今為止他恢復得很好,已經能夠進行日常活動了。

病毒突如其來,讓我們忘記親近仰望上帝,但我們仍能感受到祂的美善和憐憫,祂一直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在。上帝奇妙地把我們全家在醫院隔離病房的時間變成了一次難得的家庭退休會,讓久違的家庭祭壇得以重建。

現在我們已經出院兩周了,生活又恢復了正常。這一次的經歷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需要依靠上帝。因此我們恢復了每天一起早晚禱告的做法。由於不知疫情何時才能結束,因此禱告時也為我們關心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守望代禱。

親愛的朋友們,在我們繼續與疫情鬥爭的過程中,不僅要保持警醒遵守各項防疫措施,而且千萬不要忘記每天親近上帝。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狀況,要記住,耶和華是我們的上帝,「祂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命記31章8節)。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當對方看起來不值得原諒的時候(有聲中文)

作者:Osarieman Faith,加拿大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在教會長大,看多了人們為他們稱之為的「上帝的恩典」作見證。從我的角度來看,我看到的是人們分享他們犯下的可怕錯誤和做過的糟糕選擇,以及上帝是如何帶領他們度過接下來的挑戰的。我很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良善的上帝會選擇幫助這些人——在我看來,這些人並不是多好的人。

這些人因著上帝給他們的恩典而做的見證讓我滿是懷疑和困惑。但我沒有尋求上帝並向祂提出我的問題,而是選擇了不去理會我的想法。因此,我花了很多年才糾正了自己對恩典的誤解,並且是以最痛苦的方式。

四年前,我開始在我的教會裡服事,並完全敞開內心去信任一些我認為有愛心的基督徒領袖。

然而不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注意到他們缺乏責任感,並且不願承認錯誤和對已經存在的錯誤加以糾正。還有,有些講道讓我擔心。

幾個月前,當我(和其他人)向他們表達我們的擔憂時,我們卻被禁止發聲,並被暫停了在教會的服侍。

我感到很受傷——感到我服侍上帝和祂子民的熱情被誤導了。我也覺得自己被操控了,他們讓我以為我有這樣的擔憂本身就是不對的。我拒絕去想自己怎麼才能原諒這些人,我緊緊抓住傷痛不放,因為我覺得不該給他們恩典去原諒他們。

我心中的驕傲不斷提醒我,我完全有權利感到生氣。

每天我都在腦海里重溫這件事,並發問他們是不是該這樣背叛我。我經常得到的答案是「不」,這讓我陷入苦毒,而苦毒開始阻礙我與上帝的關係。

我一直對自己說:「當上帝要我原諒的時候,祂會把苦毒的感覺帶走的。」幾個星期過去了,我開始很難敬拜了。我覺得很沉重。我扛著沉重的包袱卻不知道該如何放手——我也不確定我能不能放手。

我變得非常沮喪和痛苦。為什麼那些傷害我的人在我痛苦掙扎的時候還可以那麼快樂?我終於忍無可忍了,有一天,我崩潰地哭了。

當我大哭的時候,我聽到心裡有一個安靜的聲音在提醒我:「去祂那裡,祂會讓你安息的。」

在那之後我哭著睡著了,當我醒來時,我決定讓上帝介入到我的痛苦中。我知道祂的道路既不容易也不好受,但在祂的同在中待了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雖然這些人真實地傷害了我,但最好的方式還是聽從耶穌的教導,給予他們恩典和慷慨的寬恕(馬太福音18章22節)。

祂的恩典是足夠的,因為祂是一位仁慈和寬恕的上帝。上帝是如此的偉大和大有能力,祂可以給我足夠的力量倚靠祂去放下這些人對我的冒犯。

第一步是刻意、謙卑、始終如一地來到祂面前。上帝可以在一瞬間或慢慢地使我們破碎的心重新恢復完全。對我來說,我花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才完全釋懷,在此過程中,上帝重新定義了我對祂的恩典的理解。

聖靈幫助我認識到,我的驕傲阻礙了我的寬恕。我很不好意思沒早點明白這一點。上帝幫助我看到祂每天給我的恩典。比如每次我答應祂會做什麼但卻沒有做的時候,祂以仍然愛我來讓我看到祂的恩典。

當我明白給予恩典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行為不會帶來任何後果時,原諒我的教會領袖就變得容易多了。

這意味著我不再在心中審判他們。就如同我如今在基督耶穌里也不被定罪了(羅馬書8章1節)。

這使我對上帝有了更深的認識,因為我知道,當我向他人展現出恩典的時候,我會更像基督。

上帝的恩典就是不基於某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單單向那個人給出恩惠,這是因為上帝想給我們恩惠。當我們應該受到譴責時,祂的憐憫——另一種形式的恩典——遮蔽了我們。祂沒有譴責我們,而是寬恕我們,安慰我們,提醒我們祂愛我們。

雖然要展現上帝的恩典和寬恕並不容易,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這卻是必要的。

過去,當我聽到那些我覺得不配得寬恕的人講上帝恩典的見證時,我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

現在,我正努力對他人更加仁慈——只要是在上帝的帶領下,我會儘可能多地給他們機會。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恩典,這也讓他們可以成長為更像基督的自己。

在回應或說出別人的缺點之前,我現在能夠做到停下來先問自己:「換做是我,我希望得到怎樣的對待?」。即使我所看到和經歷的挫折、痛苦或傷害是真實存在的,我知道我們天上的父有足夠的力量和恩典讓我能夠依靠祂,同時祂也讓我變得更智慧、更完整、更寬容和仁慈。

我今天想要為大家做的禱告,就是我們願意讓聖靈來教導我們上帝的恩典,使我們不至於迷失在苦毒的陷阱中,而是將上帝恩典的真理常放在心上,使我們可以日夜默想。我禱告我們學會原諒別人,原諒自己的不足,然後回到我們天父寬恕的懷抱中。祂在等待著你我!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7個簡單方法,幫你找回內心的平靜(圖文)

文字:YMI

翻譯:奇奇,中國

 

只要在手機上滑動幾下就足以使我們所有人陷入同樣一個絕望的問題:平安在哪裡?沮喪,分歧,批評,分裂,混亂——世界一片喧鬧。不幸的是,當我們鎖上手機屏幕時,這些情況並沒有消失。

如果你想在這個忙亂的世界中尋求平靜與安寧,可以試試通過以下7種簡單的方法來邀請上帝的平安進入你的生命(歌羅西書3章15節)——無論你面對的景況看起來多混亂。

 

 

早晨真的是少有的特殊時刻——世界還沒有把我們拖入忙碌的節奏中。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思想上帝永不止息的愛,與祂交談(或只是傾聽祂的聲音),但最重要的是,記得上帝值得我們將整個生命託付給祂——不論是平靜的時光,忙碌的時光還是這之間的任何時光(詩篇143篇8節)。

 

 

即使我們已經聽過某節經文100次了,花些時間在忙碌的思緒中默想它其中的真理仍然可以給我們帶來新的看見。上帝是幫助我的(羅馬書8章31節);祂愛我(約翰一書4章19節);祂保護著我(詩篇91篇4節);祂對我的生命有一個計劃(以弗所書2章10節)。當我們將每一個簡單的真理放在心中時,就能更好地認識帶給我們平安的那一位。

 

 

有什麼能幫助我們定心於真實和有愛的事物上(腓立比書4章8節)?是音樂?令人敬畏的自然?令人著迷的藝術書法或快速繪畫視頻?充滿生氣的插花藝術?也許是某個人的言語或是書面鼓勵。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有時候只需輕輕一個點擊,我們就可以刻意地讓那些使我們可以為之讚美上帝的美好內容填滿我們的心。

 

在教會和大家一起敬拜或者把敬拜音樂當做背景音樂播放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花上三分半時間停下來完全專註地聽一首讚美歌曲呢?當我們真正去聆聽我們經常聽到的讚美歌曲中的福音真理時,基督的信息就豐豐富富地紮根在我們裡面,促使我們進入讚美和感受上帝平安的狀態里(歌羅西書3章16節)。

 

儘管我們傾向於匆匆忙忙地度日,卻不去花時間考慮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但這將使我們失去向自己內心傳講真理的機會。為了自己能夠擁有上帝的平安,讓我們追溯自己的情緒一直到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渴望被了解,渴望有價值感,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納,渴望被認可等),並提醒自己耶穌已經充充足足地填補了我們心中一切的空缺(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停下來想一想或者說出(或者寫下來)你生活中正面對著哪些壓力能夠防止它們無限制地擴大。而且,當我們將這些壓力交在上帝的手中時,我們就可以得到安息。因為與上帝的大能相比,我們憂慮其實不值一提,祂完全有能力幫助我們(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尤其當我們覺得周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時,找到那些不變的事物更加重要,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慰。一直都在的友誼,按照本相來愛我們的家人。還有那最終的,那位永遠不變,恆久可靠的天父(雅各書1章17節)。

在這一切之中,聖經向我們保證,我們渴望的平安並非遙不可及。當我們找到各樣的小方法讓上帝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祂同在的平安將影響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使我們被基督而不是周圍嘈雜的環境所影響。如此,當我們與上帝同行時,我們將經歷到超越我們預料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我敢愛耶穌了!(有聲中文)

 

作者:黃筱珊,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幾乎所有女人都對戀愛劇本買單,從公主系列童話到浪漫韓劇,大部分女人一直都是嚮往愛情,渴望有人愛慕的。回想一下妳在被追求時,那份喜悅的感受,是否源自於「我是討人喜歡,是值得被愛的」呢?若要說有什麼能讓人朝氣蓬勃的,那就是「被愛」了!

然而在現實中,你我的男主角總是不像劇本寫的那樣,時刻滿足我們想被愛的需求,甚至對方也會向我們索取愛。缺乏愛的雙方,卻在彼此身上尋求愛,這段感情就可能會如同乾枯的泉源般,無法再湧出任何愛情滿足對方。

現實中無法被滿足的愛,可以來到上帝面前「被所愛」,但如何才能真實感受到的愛?

一直以來,我都努力地在追求愛,無論是在愛情、親情、友情上,都認為要盡最大的努力才可能被愛。一路跌跌撞撞的我,當聽到「上帝在我不認識祂以前,就已經先愛我,我被祂愛著很久很久了」這個真理時,我好開心終於找到愛了,幾乎馬上就受洗!然而諷刺的是,上帝的愛雖然是吸引我的關鍵,但我也只在理性上了解這個真理,而無法真實地感受到。

回想從前,我無論是在哪個團體,幼稚園、小學,到每個社交圈、每間公司,甚至是親友,都覺得自己不被喜愛。每一次換新班級、新工作,都會對周圍朋友或同事有「他們應該覺得我是不討喜的人、我的存在感應該很低、我沒什麼用處⋯⋯」的念頭,以至於我很害怕看到以前朋友圈的任何消息,到最後,還會刪除他們的聯絡方式。在認識上帝後,我仍然處於這樣的狀態,然而可怕的是,我絲毫沒有察覺自己竟是如此的自我否定,只知道自己時常戰戰兢兢,無法放鬆,靈命也浮浮沉沉。直到某次在一篇講道影片中,我被主講的牧者點醒了。

從「努力被愛」經歷到「祂無條件愛我」

那位牧者引用了這段經文:「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 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加拉太書5章16-17節 )

他解釋著:「《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不單指無力行善,也是指不去行惡,若你夠愛耶穌,就不會去行惡」

我回想起自己仍會犯的惡行(例如:跟他人比較、口舌之罪……等),發覺自己「原來不夠愛耶穌」,一種歉疚且對自己失望的心情便油然而生。然而我開始向上帝禱告懺悔,突然地,內心深處有一個意念冒出:「我不是不夠愛,而是不敢愛耶穌」。我思考著為什麼,才察覺到原來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得跟主說我愛祂,因為我有罪、我不夠好,所以不配得愛祂,也不配被祂所愛。

像是什麼被揭穿了一樣,才發現原來這是撒但的謊言!它跟了我好久好久,也阻擋了我領受上帝的愛!在發現了謊言後,我向上帝尋求能拆毀這謊言的真理,上帝回答我:祂在我有罪不認識祂時,就已經先愛我,在我自以爲無罪但卻有罪時,祂仍然愛我;無論是否有犯罪祂都愛我,祂愛我很久了,也愛我到永遠!

我再次降伏在上帝大能的愛面前,坦承自己是個罪人,也感謝祂愛我不是因我無罪,我也不需要完美無瑕才可以愛耶穌,而是現在就可以愛祂了。因為我敢愛祂了,才能完全感受被祂所愛,我也因此感到無比的釋放及被愛!

感謝上帝,再次破碎我的生命,讓我更多感受祂的愛!如果你也與曾經的我一樣,內心接收不到上帝對你的愛,我鼓勵你,讓自己持續處在「有上帝同在」的環境裡,持守去教會、參加小組、讀經、禱告,繼續等候上帝,相信祂會在對的時機、以適合你的方式,讓你全然領受上帝對你的愛。

最後分享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文,但卻能充分表達上帝對你我的愛,期待你細細品味之後能有所感動:

 

「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當教會沒有為公義發聲時……

作者:Hannah Shoue,美國

翻譯:Celina Zhang,加拿大

 

在今年夏天舉辦了婚禮之後, 我和我的先生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 然後我們開始尋找新的教會。每個星期天我們會參加一個新教會的聚會或者參加已經參與過的教會的聚會, 我感到很掙扎。

我感覺教會已經與現實世界脫離了, 感受不到現實世界的殘酷和哀傷。

每個星期天教會傳遞的信息都沒有提到種族歧視的問題, 沒有意識到世界上發生著很多悲哀的事情正影響著信徒和非信徒的生命。這樣的情況讓我覺得疑惑,為什麼教會沒有站在呼籲公義的最前線呢? 我覺得教會的人都太自私,於是我內心混雜了很多的感受, 包括憤怒, 沮喪, 震驚和哀傷。

也許你也對教會很失望, 因為教會對種族歧視的問題只是輕描淡寫, 或者只是例行教會日常的計劃和講道而根本不去理會教會以外的人的痛苦。也許你很想知道何時教會的領袖們才可以跟你感同身受。又或者,你覺得教會其他的會友沒有跟你一樣有熱情去注重社會公義, 或者他們根本不在乎你在這方面的負擔, 你感覺心情很沉重。

 

我最近在與這些負面的感受作鬥爭, 也很掙扎。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同樣的失望,我想跟你分享以下幾點鼓勵:

 

1.你不是孤單的。

我經常覺得自己是唯一注重種族歧視問題和社會公義的基督徒, 因為周圍的人都不談論這個話題。我經常覺得我身邊的人都不能夠了解上帝放在我心中的這個負擔,沒有基督徒跟我有同樣的熱情, 這讓我很難融入教會。

然而,當我與一些親近的朋友和網路上的朋友分享我的異象時, 卻常常得到鼓舞。當我與信任和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分享這些社會議題時, 我感覺到我不是孤單的,這些朋友們讓我感受到基督的愛和看到基督的真理。在網路上,我也看到其他的基督徒在一些文章中和社交媒體賬號上表達他們在社會問題上經歷到的沮喪和一些鼓勵。

在聖經裡面, 我也看到了上帝毫無畏懼地指出祂子民的不公義, 這讓我看到了盼望。

在讀大先知書時, 聖經繼續提醒我這一點。以賽亞書裡面有提到上帝對不公義的看法:「禍哉,那些設立不義之律例的和記錄奸詐之判語的, 為要屈枉窮乏人,奪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婦當做擄物,以孤兒當做掠物」(以賽亞書10章1-2節)

 

2.你的感受是正常的

如果你對教會的領導方式感覺傷心或者沮喪,這是正常的感受, 並不代表著你是一個不好的基督徒。教會裡面充滿了不完美的罪人,他們的行為也不完全。你可以與其他基督徒誠實而有愛心地分享你的真實感受,如果有可能的話, 你甚至可以跟你的牧者分享。

在給早期教會的書信裡面, 保羅在真理中指出了教會的問題, 但是他的信里同時也充滿了愛, 鼓勵和發自內心的禱告。

例如, 哥林多後書里提到,「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地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地疼愛你們。」(哥林多後書2章4節)作為教會的肢體,因著我們對其他信徒的愛, 在我們面對種族公義的分歧時,可以學習保羅的榜樣,不傷害和控告其他肢體的罪, 而是和他們講述我們的負擔。

 

3.你就是教會

 

記住你是教會的一分子, 這意味著當你注重種族公義和其他有關社會公義的事情時, 教會也參與其中。教會是基督美麗的新娘並被基督深深地愛著, 這意味著基督深愛著你和你的教會。

當你在為這些不公義的現象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時要記得基督對你教會的愛和對你的愛。 約翰一書說道:「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翰一書3章16節)基督為我們所有信徒舍了生命, 包括你和你的教會的弟兄姊妹。

我了解到上帝就在我的掙扎中與我同在,攙扶著我的手(以賽亞書42章6節)並用祂的憐憫和愛看顧著我。當我快要絕望的時候,上帝的公義提醒我不要失望, 提醒我我並不孤單, 我無法改變教會對種族歧視的態度,也無需為此負責。

有時, 因著上帝的憐憫, 祂給了我一些盼望。

例如, 上個星期天,在我和先生近來去的教會在主日講道時提到了種族歧視的問題。

對於對這些不公義之事感到痛心的我們而言, 需要繼續記得我們不是孤單的, 並且我們就是教會,上帝呼召我們在愛中分享祂的真理。

請我們也不要忘記, 是上帝把尋求公義的熱情放在我們心裡。 雖然我們不能全然消滅像種族歧視這樣的不公義, 但我們可以相信因著上帝已經開始在我們心中動工, 祂會按著祂的心意讓這工結出果實的。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心理層面生病了,也要看醫生(有聲中文)

 

作者:Mackenzie King,澳大利亞

翻譯:夏天,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我們在家裡從來不會提及有關心理健康的話題。當然我們身體生病了還是會去看醫生,但是涉及到心理層面的事呢……這樣說吧, 如果我們真的有上帝與我們同在的話,怎麼還會需要看心理醫生呢?

加諸在這個想法之上的,還有我這些年來的大體觀察,從講道以及我與基督徒們的談話而總結出來的,似乎都更加鞏固了這個信念:要使心靈更加強健,就需要更多地禱告;熟記更多聖經經文來擊退自我懷疑與憂傷;以及查考有關我們在基督里的身份,並培養一顆感恩的心。

於是,這些年來我都套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忽略我的情緒(我現在不建議這麼做了)。每當我感到自我懷疑或憂傷痛苦的時候,我就把這些想法放到我內心裡的一個叫做「無視它」的檔案夾里,畢竟,眼不見為凈,心不思則安嘛。

不幸的是,這些「更多禱告、默想經文、忽略情緒」的方法都不再管用了。有一天,在經過一連串可怕的念頭之後,我發現自己站在廚房水槽旁,吐出了我胃裡的所有東西(我的負面想法讓我的胃產生了過多的胃酸),我才驚覺自己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否則這些可怕的思想將會殘害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心理健康定義為「每個人能發揮自己的潛力、可以應付生活中的正常壓力並能夠有效地工作或在工作上有成果,能為自己所處的社群做出貢獻的一種正常狀態」 。

對我來說,尋求專業的協助並非我所孰悉的路徑,畢竟,我會覺得尋找幫助就像是在承認我的基督信仰被打敗了。在我狹隘的觀念里,只有精神病院里的患者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治療師、諮詢師,而那些人都是在臨床醫學上被診斷為瘋狂的人,就像那些在蝙蝠俠電影中阿卡姆瘋人院裡頭個個腦子中滿是妄想的角色們。在我看來,這些人都不是天天腳踏實地工作的正常人,他們沒有一份規矩的工作,沒有規律的運動健身習慣,過不上體面的生活。但其實當時這樣想的我,卻已經在看心理醫生了,我的醫生協助我處理自己低自尊的問題,並教導我控管情緒的技巧。後來,在新冠疫情完全擾亂了我的各種計劃,也打碎了我的一段潛在戀愛關係之後,我每個月固定和心理醫師的約談時光竟成了我當時的生命線,陪伴我走過了那條黑暗而悲傷的隧道。

因此,可以想見在第一次看醫生並要求轉介到心理醫生看診的我,需要鼓起多大的意志力與勇氣。而當我真正赴約看診的那天,我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看有沒有穿拘束衣的精神病人出現。但我實際上看到的都是正常人:帶著青少年的父母,上班族和學生。

我確實是克服了一些困難才踏進診室尋求專業幫助的,但我也很開心自己這麼做了,這一路走來,我學到了以下幾點,它們也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1.就算有問題也沒關係(譯註:與熱播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英文標題同)

 

即便我希望我的人生能一帆風順,但我學會了承認,有時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有時候也會有覺得難過,需要找人傾訴的時候。

我了解到在我們生命中的痛苦時刻里,我們可能會坐在床上流淚,心裡想著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而就算是這樣也是沒關係。

再則,經歷情緒的起伏有助於我們個人生命的成長。如果我自己不曾經歷過憂傷痛苦,我又怎麼能在未來有朋友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陪伴他們一起度過難關呢(哥林多後書 1章3-4節)?如果我不明白這些痛苦的感受,我要如何才能完全經歷上帝的慈愛和安慰呢?(因為在生命的順境中,覺得蒙福是件容易的事)

生活不會永遠像一束美麗的鮮花那樣美好,但這沒關係。

 

2.你可以尋求幫助

我當時特別糾結於該不該尋求幫助,我認為接受專業的幫助就幾乎等同於拿到了醫院認證的瘋子證明。我也害怕被別人發現,或者未來找工作的時候老闆會發現,然後會給我貼上「狀態不穩定」的標籤。

但我很慶幸自己最終還是去看醫生了,並且在療愈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就醫這件事並沒有錯(實際上說起來,甚至值得稱讚呢)。對我來說,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而不被論斷,並擁有一個為我量身打造的康復計劃真的很有幫助(而不是要我直接套用某個對某人的哥哥的女朋友的姐妹有效的方法)

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途徑找到幫助:例如一位可靠的朋友,你的心靈導師,某位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或者心理健康救助專線。

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也告訴我,我們無法離開群體獨自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身旁有人能扶持我們是很重要的。

我們在聖經中也看到同樣的道理。傳道者談論了二人如何比一人強,因為若是一個人跌倒,另外一個可以扶起他來(傳道書4章9-10節)。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去接受輔導,伴以向幾個好朋友傾訴和有一個我能夠倚靠的好姐妹。

 

 

3.你可以承認自己的情緒

我不喜歡哭——熱淚盈眶,淚流滿面會讓我覺得很不安。不喜歡哭就連帶意味著,我不喜歡自己哭泣時的樣子(但我們當然不可能一輩子不哭),因為我覺得哭了就表示那個傷害我的人贏了。再加之我讀到一些文章說女性天生比男性有更多情緒,並且這會使女性的職業生涯受損,我更是討厭哭了。因此,我堅決不哭泣,而是咬緊牙關,勇敢面對(儘管我的牙齒其實可能想打顫)。

接受心理諮詢後,我才開始接受眼淚和憂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一個事實。我所擁有的感受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是我接收外在情緒刺激後的自然反應。如果我們能接受在遇到有趣的事情的時候開懷大笑,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自己在遭逢悲傷的時候放聲大哭呢?允許並接受哭泣的自己吧(而不是因為覺得哭不好就簡單地把眼淚擦去)。這樣的想法幫助我認識到,我可以在遭受傷害或失望時表達悲傷,我的這些情緒都是被允許的。

此外,當我打開聖經時,我發現其中不乏大哭之人。他們所流露的眼淚和悲傷絲毫不會減損他們的英雄氣息。例如約伯,他的臉因為哭泣而發紫,他的眼皮上有死蔭(約伯記 16章16節)。例如耶穌,與馬利亞和馬大一起為她們死去的兄弟拉撒路哀哭。聖經里滿是涵蓋了人類所有情緒的經文,正如傳道書第三章第四節所說的「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回顧過去,即使我起初很猶豫是否該尋求幫助,但是我真的很高興自己做了這個選擇。因為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為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我能夠在不被論斷的情況下闡明自己的想法,並學習如何以更好、更健康的方式應對我的情緒。

我之前常想,「上帝的幫助」,和「被從悲傷的深坑中拉出來」究竟是怎樣一副景象?而我的這段經歷告訴我,只要我願意放下自己的偏見,敞開心胸接受祂所提供的各樣支援與協助,上帝的幫助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到我的生命里。

上帝在我生命中所安排的每一個人際關係,不論是和我的心理醫生的還是與我的家人、朋友的,都讓我確信我有一位信實的上帝,祂牽著我的手,陪我走過絕望的深坑。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11月小漫畫| 選擇感恩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內容出自同名《靈命日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