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感恩

雅米原創圖文——數算主恩

 

你是常常生活在讚美和喜樂中?還是在怨念和不滿中呢?你是否能經常記起上帝在你生命中的那些奇妙的恩典,並因此去感謝愛我們的主呢?讓我們時常記得去數算主的恩典,並活在祂的平安和喜樂中吧!

主的恩典多如繁星

主的恩典多如雨滴

 

特別鳴謝圖片作者:一丹

背景音樂:新心音樂事工(New Heart Music Ministry)

如果你也有創作和繪畫的恩賜,歡迎投稿給雅米:submit@ya-mi.org 讓更多人因你的作品被改變!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感謝祢(有聲中文)

作者:Estera Pirosca Escobar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Jovial,中國

讀經:路加福音17章11-21節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上帝。」(路加福音17章15節)

我的祖母二十多歲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她和醫生嘗試了各種辦法都沒能使她痊癒。那時她相信有上帝,但卻沒有和耶穌建立個人的關係。一天,一個同事叫她去附近的一個家庭教會,讓那裡的人為她禱告。身處絕望的祖母決定去看看。經過禱告之後,她痊癒了!這個神跡改變了她的一生。從那以後,她每天都感謝耶穌治癒了她的身體和靈魂。

祖母的經歷讓我想起了耶穌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見的那十個麻風病人。他們肯定是絕望無助的(路加福音17章12節)。在當時,人們認為一個患有麻風病的人在身體和靈魂上都不潔凈,應該與他人隔離,生活在城郊的荒野中(利未記13章45-46節)。當那十個人遠遠地看見耶穌的時候,他們看到了祂的屬靈權柄,並求祂向他們施憐憫。

耶穌聽了他們的請求后,告訴他們按照利未記中的律法去給祭司查看(路加福音17章14節;利未記14章2-6節)。他們聽從了耶穌的吩咐。結果,在路上,他們都痊癒了!然而,只有一個人回來表達他對耶穌的感激之情。他沒有把上帝的仁慈看作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找時間向耶穌表達他的感激(路加福音17章15-16節)。

這個感謝耶穌的麻風病人經歷了上帝透過耶穌對天國的恢復工作。他被耶穌稱讚有信心,並得到了上帝的恩典,靈魂也得到了救贖(路加福音17章19節)。

願我們即使在沒有經歷疾病得醫治或者得到我們內心想要的答案時,也能夠歡迎耶穌在我們心中作王,並且常常感謝祂曾經和正在我們生命中做的事情。祂總是配得我們感激的。

延伸閱讀:閱讀歌羅西書3章12-17節,記錄下表達感恩的實用方法。

思考應用:今天你可以在哪些事上感謝上帝呢?為什麼即使事情沒有如你所願,你也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希伯來書靈修|住在頌讚與愛中(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語音播讀:Joj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希伯來書131-17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1315

生長於基督徒家庭的我,從小爸媽就常教導我要讚美上帝。可老實說,要好好將頌讚歸給上帝一直是我非常困惱的課題,直到現在也還在學習。每當事情如我所期待,並且順利發展之時,要把榮耀歸給上帝,那倒是很容易的事。凡事順利導致自己心情特別好,也沒什麼重擔壓心頭,因此要感謝上帝便容易得多。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上班之後,壓力逐渐增多,譬如上司賦予的挑戰和自我調整時找不到出口的壓力。久而久之,壓抑的情緒就開始積累。我是個十分能忍耐的人,常常說服自己要忍耐,把情緒累積到瀕臨爆發的地步。這種時候我的禱告就會變得十分負面,甚至有時會變得連禱告也不太願意做了。我變得很容易把抱怨、惡毒的話脫口而出,傷害了與我親近的人。可即便如此,我仍不願意回頭尋求上帝的幫助。因為軟弱,祂的教導對我來說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要在逆境學著仰望上帝,靠著耶穌,還有常常把讚美獻給上帝”這些爸媽的教導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可是,希伯來書的作者卻給了我不一樣的提醒。希伯來書13章15節寫道:“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原來,頌讚與否並不是一個我喜歡或不喜歡做的事情,而是我可以獻祭給上帝的一種方式。並且,頌贊與否也不由我所處的環境決定,乃是由我的身份決定。因為我是承認主耶穌之名的人,頌贊應該是我這樣一種新身份自然而然結出的果實。最鼓勵我的是,頌贊並不依靠我自己。當我疲憊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我隻有靠著主,思想祂已經為我們成就的事,我的心才能發出頌贊來。主耶穌用自己的寶血為我們獻祭,讓我們與上帝和好,並且給我們一個可以盼望的永遠的家,這給暫時處在逆境的我們一個多麼好的頌贊理由。另外,有意思的是,希伯來書的作者緊接著說:“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希伯來書13章16節)看來我們不僅僅是要嘴上頌贊上帝,更不可忽略行動上活出一個感恩的生活方式。願天父幫助我,讓我對祂的頌贊不再隻停留在順利之時;每當我沮喪,內心有很多怨恨的時候,靠著主耶穌我也要贊美祂,更要通過對他人的關愛,在我的日常中活出對祂的頌贊,將祂的愛分享出去。

思考:怎麼樣能夠使你浸泡在主耶穌基督愛的恩典之中,進而能以祂的愛相互包容和幫助,常常將頌讚為祭獻給祂?當困難出現,自己無力感謝的時候,應當怎麼提高對上帝的信心,從而堅定基督信仰,並且依然在逆境之中活出屬上帝榮耀的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感恩節特輯 |上帝,謝謝你,讓我有手指和腳趾!(有聲中文)

作者:Stacy Joy,美國
翻譯:Joy Qi,新加坡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永遠不會忘記2003年夏天我從印度南部一個麻風病聚居地離開的那一幕。那年我13歲,剛剛協助家人為聚居地的幾十名基督徒舉辦了一場音樂敬拜。
當我們的車顛簸在一條狹窄的單行山路上時,我清楚地記得,我看着自己的手指,仔細研究了一會兒,然後又看了看我的腳,再看了看我的腳趾。那一刻, 我陷入了無邊的思緒。 我低聲地說:「上帝,謝謝你,讓我有手指和腳趾。」

從那天開始,我對感恩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感恩是一種生活方式

感謝上帝不應該只是飯前禱告一下, 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意識到,沒有什麼東西是理應歸我的——甚至包括我的四肢。 當我們走在印度的麻風病人中間時,13歲的我看到有人還活着就開始四肢腐爛。 當時,我狹隘的「認為生活虧欠了我」的西方化價值觀崩塌了,我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為那些每天觸手可得的小確幸感謝過上帝。

我們常常忽略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去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微風、樹木、美麗的陽光、走路的能力,甚至是看見的能力,而這樣一個屬靈的操守是可以讓我們保持生機的。美國著名牧師Chuck Swindoll表示,感恩是意志的決定,它需要我們付出努力。

上帝創造我們要過感恩的生活。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呼召信徒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感恩。 這可不是耶穌提出的的自助方案。 祂知道,感恩能夠對我們的靈魂有切實的幫助。 感恩會在精神和心靈上幫助我們減輕壓力,焦慮和擔憂。

感恩能夠去除憂慮、恐懼和焦慮

我正在攻讀一個心理輔導專業的高級學位,我學習得越多,就越發覺到培養自己的感恩態度是在生活中消除憂慮,恐懼和焦慮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學工具。 這是腓立比書4章6節中所討論的屬靈真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這段經文並沒有在這裡結束。 它接著說,在我們將我們的請求、憂愁和焦慮交託給上帝之後(順便說一句,這體現了我們對上帝主權和祂給我們生命計劃的的信任),祂就會賜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 這真的是一個美好,激動人心又有力的應許。

感恩會改變我們對挑戰的看法

德國牧師和神學家Dietrich Bonhoeffer因着反對希特勒而在納粹集中營遇害。他曾經說過:「只有因着感恩,生活才能變得更加豐富。」如果一個人曾在集中營里生活並且受到迫害的人都能說出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都應該記住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無論大小),並為這些感謝上帝呢?

牧師兼作家John MacArthur恰當地總結道:「一顆感恩的心……與驕傲,自私和憂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它也有助於加強信徒對主的信心和對祂供應的信靠。無論海浪如何波濤洶湧,信徒的內心都會因對主不斷的讚美和感恩而被鼓舞。」

這個月,你願意每天和我一起刻意練習為著不同的事情感謝上帝嗎?嘗試一下吧!我保證它會從此改變你看待事情的態度,讓你能夠看到苦難中的美好和祝福,並且讓你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沮喪——魔鬼最昂貴的武器(有聲中文)

pexels-photo-171296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Carol,香港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這是一個帶給我啟發的小故事:在老魔鬼快退休時,打算把自己的武器拍賣。每一件武器都被標價擺設,有嫉妒、懶惰、說閑話……等等。其中有一件武器特別老舊,看起來最常被使用,而且標價最貴。前來參觀的小魔鬼上前詢問那是什麼武器,老魔鬼說:「沮喪。」小撒旦不解地問老撒旦:「這武器的威力是什麼呢?」老撒旦意味深長地說:「這你就不知道了,它是最有效果的武器。很多人抵擋得了其他的攻擊,但只要我用沮喪憂愁來進攻,他一定上當,再來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駕馭這個人了。」

曾經在低潮中,我也被沮喪給困住。在那段時間裡,我失去了盼望與喜樂,對自己很失望,覺得自己每件事都做不好,而且無論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那時的我對於在日常中承接新任務有極大的恐懼,因為我深怕只要再搞砸多一件事,我就會失去現在的工作、服事,或人際關係。我常常需要花好大的力氣才有辦法與人互動,就像被關在透明玻璃屋中,無法發出聲音,與外界斷了線。這些都讓我感到十分挫折。

到了晚上,我不是想事情哭着入睡,就是無意識地放空滑手機直到睡着。由於前者實在太痛苦了,我常常選擇後者來逃避。但隔天早上起來,狀況卻會變得更糟。我會控告自己前一晚浪費時間,這樣的生命如何能夠服事上帝呢?我不想面對新的一天,對生活沒有任何期待,沒有動力起床,總是壓底線才逼自己衝出門去上班。「做什麼都沒用的,你就是無法改變!」這樣的想法,讓自己陷入無限迴圈,每天帶着無力感,如行屍走肉般生活。

然而後來仔細回想,讓我沮喪有兩個很大的原因:

1.比較的心

那時的我總是拿自己與身邊的人作比較,覺得為什麼別人在困難、病痛中仍能持續前進、成長,而我卻似乎仍在原地踏步?這讓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很差勁、沒有價值。直到後來牧人與我分享,其實這沒什麼好比較的,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並不全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需要上帝來幫助我們。就像保羅在羅馬書12章3節所說的,「我憑着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2.驕傲的心

我心中有很多自定的「應該」的標準,譬如我會期待事情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若做不到就會開始鑽牛角尖。然而這樣的標準並不是從上帝而來的,也比一般的標準還高,這是內心的驕傲。回首這幾年發生的一些事,我發現我接受不了不公平的待遇,受不了被誤會、被冤枉;不能接受自己很努力想要做好,卻始終做不到,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把事情搞砸的情況出現。我也無法面對原本好不容易突破心房跨越的人際關係破裂,這些事某種程度上都讓我感到挫折。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唯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言17章3節)後來在一次教會的晨禱中,上帝透過這禱告詞提醒我,祂要提升我的挫折容忍度,教導我放下自己的執著與標準。

上帝幫助我改變的關鍵在於:

1.承認自己的軟弱

沮喪時,因為不想口出埋怨,我變得沉默寡言,強顏歡笑。其實壓抑的負面情緒,只要多說幾句就會露餡,繼續累積也可能導致爆炸。同時,我也很愛逞強,喜歡幫助別人,卻不太習慣表達自己的需要。然而上帝賜下屬靈長輩、同伴,幫助我學習向能信任的人敞開地分享自己的軟弱與需要,承認自己快撐不下去了,並且學習彼此代禱、守望。就如傳道書4章10節說,「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2.幫助別人,不對焦自己

我發現,愛人、看見別人的需要,能幫助我不再對焦在自己的問題與軟弱上。「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以賽亞書58章10節)在我想躲藏起來時,上帝卻很奇妙地安排我過去牧養過的姐妹、曾經關心的學妹不約而同地說很久沒見面了,想約我吃飯聊聊。讓我能夠有機會跨出不願愛人,覺得自己無法愛人的謊言。因為上帝是愛的源頭,當我們向祂支取時,祂必定將祂的愛澆灌我們。透過我們的生命流露出基督的愛,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3.禱告交託,倚靠上帝

「透過挫折,上帝教導我放下自己,不要執著於我做事的方法以及那些我曾認為重要的事物。祂教導我,如果已經全力以赴,卻還不夠的時候,那便是祂接手的時刻。」——《凱蒂之愛》(Kisses from Katie)。在這本書中,選擇定居烏干達照顧孤兒的女孩提醒我,我們無法倚靠自己。在這世上,有許多的事其實遠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但是我們不需要沮喪,而是藉著禱告抓緊上帝,告訴祂我們的難處與痛苦。因為當我們願意把主權交託在全能上帝的大手之中時,祂也必賜我們信心等候祂的心意成就。

如果你問我,我會擔心負面的情緒和想法再度來襲嗎?喜樂與釋放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呢?其實答案很簡單,「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祢為我持守。」(詩篇16章5節)只要知道我在主手中,一切都是祂所賜的。在我害怕失去或者無法面對時,要知道上帝會為我持守的。而我也相信,上帝給我們的試煉不會過於我們所能承受的,祂必為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忍受得住。

最後,回到開頭的小故事。小魔鬼問:「什麼人不怕沮喪呢?」老魔鬼說:「有一種人不怕,就是那心存感恩的人,我就沒辦法了。」感恩能幫助我們看自己所有的,而不是看自己所沒有的。回首過去上帝的帶領,就能確信祂必引領我們未來的每一步。縱然沮喪,求上帝幫助我們起來讚美宣告吧!讓我們一起學習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

深度小漫畫:車站

我們常常在事與願違時哀怨感歎,卻未專注於天父已經賜給我們的美好恩典。
希望我們能願意更加主動並一心向上帝獻上感恩。因為我們的上帝一直以來都很恩待我們,這些恩惠不僅止於我們所能數算的,還有更多是我們所不能數算的。

詩篇107篇糾正人們缺乏感恩的心態。詩篇的作者(許多人認為是大衛王),四次如此呼籲:「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8、15、21、31節)。他勸勉那些不知感恩、逐漸冷淡的人要回轉。因為即使在最糟的時刻,我們仍有許多可以感謝的。願我們學習為著上帝的慈愛而感謝祂!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主的作為都要記清楚,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必能叫你驚訝主奇妙看顧。

為什麼感恩可以治癒我們的「空心病」

why-thanksgiving-leads-to-a-fulfilling-life1

作者:Alwin T,新加坡

翻譯:Abby,中國

「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耶和華的名都該受讚美。」

有人說生活中最美好的往往是那些最簡單的。如同在繁忙的街道,看到一個蹣跚學步孩子的燦爛笑容;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吹來的一陣微風;或意外接到好久沒有聯繫的老朋友的一通電話。最美妙之處還在於生活中其實充滿了這樣的時刻。

然而我們卻很難感激生活中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為我們總是有賬單要支付,有任務要趕在截止日前完成,還有朋友和親人需要去取悅。但是,當我們重新審視如何因着感恩而過上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時,我們會獲益匪淺。感恩僅僅是一種對事物感激的回應?還是有更多呢?

如果感恩只是我們對所處境遇感激之情的外在表達,那麼當遇到顛簸不平的道路時(生活中總會磕磕碰碰),我們就會開始懷疑人生,感覺一切都糟糕透了。

然而,如果我們改變內心看待生活的視角,不再認為生活應該按我們想象的去進行,我們就會越來越少渴望擁有更多,而且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我們都能充滿感激。因為奇迹已經在人類歷史上發生了。這個奇迹實在是太偉大!它改變了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起初在伊甸園的時候,我們看到男人和女人被創造之初是喜悅和滿足於上帝和祂的一切供給的。那時候一切都是完美的。當撒旦進來,引誘他們兩個人時,它在他們內心編織了一個謊言:你們不需要上帝的存在,你們有能力和上帝一樣強大,掌控自己的生活!於是乎,我們就開始有了對世上事物的渴望,然而這世界上的事物卻永遠無法真正地滿足我們。

在墮落之後,人類已然忘記了擁有與上帝的完美關係那種無限的美好。當生活全是關乎我和我要如何如何時,我們就發現自己時常陷入到失望和質疑中。

但是如果我們懂得,生活的重點其實是上帝,是要祂的榮耀便滿全地,我們非但不會感覺被辜負反而會尋求一切機會來讓祂喜悅!這樣我們就自由了,因為就算全世界都虧待我們,上帝永遠不會令我們失望和背棄我們。就算我們受到老闆不公平的對待,對朋友或者生活感到失望,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上帝如何用這樣的時刻,讓我們和身邊的人認識到祂的愛。

當我們開始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生活時,我們就會尋得充實和滿足感。我們信靠祂並且過着順服祂誡命的生活,因為這正是我們的命定。

感恩就是要記住,我們不再需要順應這個世界甚至我們自己。因為上帝是我們喜樂的源泉,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哥林多后書12章9節中這樣說,祂卻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讓基督的能力臨到我的身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恩典墮落症

asia-1177122_1280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某天晚上參加教會的禱告會時,傳道說到人心的一種病——恩典墮落症,而我就是重症患者之一。我是個二代基督徒,有一對敬畏上帝、大力服事的爸媽。上帝很賜福於我們家,我在其中也領受了許多恩典和愛。然而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於上帝所賜下的恩典,我總是以為理所當然,不只從沒真正地向上帝感恩,有時甚至會揮霍恩典。

申命記8章17節說道,『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這段經文深深地抓住我,因為我心裡確實偶爾會覺得,很多東西都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得來的。我的驕傲更讓我在遇到沒把握的情況時會想要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來處理事情。然而我教會的傳道提醒我們,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應得』的,也不是『理所當然』的,更不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因為我們虽然可以很努力,但若没有上帝的带领和賜福,我們就什麼也沒有。

直到有一天出車禍,我才真正看見了原来上帝的愛是何等的大、何等的深,何等地超乎我們想像地臨到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而我也因此重新思想上帝在我生命中赐下的恩典。

那天,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我和另外兩位朋友出門,我坐在其中一位的機車后座,另一位則自己骑一台機車。当出發不到5分鐘,意外就在眼前發生了。一輛機車突然冒出來,並在彎道上超車,結果把獨自騎車的朋友給撞倒了。我坐在救護車上,完全反應不過來。後來才想到,其實那輛涉事司機也差點撞到我們。然而感謝主,硬腦膜出血的朋友在观察一天后便轉到了普通病房。

透过这场意外,上帝重重地提醒我,平安不是我想像中那麼理所當然的。我們每一天可以有平安,都是上帝的大手在保護我們。出院後,受傷的朋友仍行動不便。借着照顧她生活起居,我意識到,當我們身體健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哪怕是呼吸、洗頭、吃飯等小事,全都是恩典,都是值得我們向上帝獻上感恩的。

同樣的,由於從小到大都不需要為信仰付出什麼代價,所以才讓我覺得上帝的愛、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拯救、以及可以去教會敬拜服事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上帝提醒我,其實有很多恩典是我白白領受的。上帝很賜福於我們家、我不用面對家庭攔阻等,一切都是恩典!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捨命,更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以弗所書2章8-9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感謝上帝用祂長闊高深的愛挽回我,讓我對生命和祂的恩典有更深刻的體會,也謙卑地知道一切唯有倚靠祂,並且都是從祂而來。我的靈命也因此重新有了心跳。我想,『恩典墮落症』或多或少是许多人常見的文明病吧,然而處方籤就是每天好好起來操練感恩,具體感恩、深度感恩、用『心』感恩。所以,让我们一起向上帝感恩每個當下吧!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

傳道人太太的聖誕衣櫥

bokeh-21951_640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曾經有人想採訪我丈夫,看傳道人家是如何預備聖誕節的。對此,一位熟悉我家的姐妹一語中的:“聖誕期間,他們家是丈夫全心投入教會服侍,妻子在家帶小孩。”可想而知,聖誕節對我而言是一年當中最辛苦、也是最孤單的日子。丈夫在詩班排練時,我在家準備各樣飯食點心;丈夫帶領別人服侍時,我設法處理堵塞的馬桶;丈夫跟別人分享服侍中的辛勞與喜悅時,我要面對一屋子的狼藉,對孩子大喊大叫。幾年下來,我也漸漸接受了這種模式,覺得這是我支持丈夫、支持教會的方式。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聖誕節期間,我並沒有花多少心思紀念救主耶穌基督的誕生。

某天,我跟平常一樣忙碌了大半天之後,突然特別想逃離這個家——不是負氣出走,而是想換個環境,想擁有一點點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然而我並不想讓孩子們晚飯餓肚子,也不想讓丈夫為我擔心自責,所以我便心煩意亂地靠在衣柜上休息。這時,也不知哪來的想法和衝動,我竟然把衣櫃打開,搬出最下方的衣物收納箱,自己蜷着身子坐了進去,然後關上櫃門,心想:“哈,我終於‘逃出來’啦!”。甚至當聽到孩子們在隔壁房間對問“咦,媽媽去哪兒了?”時,我都感到有些竊喜。

雖然在自家的衣櫃里,我並沒有找到電影《納尼亞傳奇》里那樣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口,但我非常感恩的是,上帝的恩典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臨到我,而且聖靈也總是溫柔地責備我、提醒我。在那個普普通通的衣櫃里,上帝再一次透過聖靈提醒我要為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感恩。我回想到兩個孩子雖然頑皮,甚至會把我的床單從床上拖下來當作旗幟舉着滿屋跑,但是他們會編故事給我聽,會跟我一起在鋼琴上彈奏簡單又快樂的音樂,也會在我盪鞦韆時主動過來獻上“一臂之力”;家務事雖繁瑣,似乎永遠都做不完,但是丈夫會買吸塵器來減輕我清掃的負擔,也極少對我在家務事上的處理有異議;最近,我也約了姐妹們小聚,而且教會的聖誕晚會安排了兒童節目,我和孩子受邀參加。因此,聖誕期間的孤單其實也是暫時的,但我卻總是忽略這些值得感恩的事,心思停留在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上自尋煩惱。就這樣,我選擇抱着感恩的心從衣櫃里出來準備晚飯,之後也沒有跟誰提起過我在“衣櫥”中的事。

感恩的心一旦開啟,便會自然而然地為生活中不勝枚舉的瑣事感恩。越是感恩,生活中就越多驚喜,譬如孩子們昨晚竟然收到兩隻小小的水母作寵物。然而我最感恩的是,上帝賜給我喜樂的心,讓我可以在繁忙而感到孤單時,慶賀祂愛子的降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為什麼我要記錄2014年所有行程?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尼
Charles_Journey_TC
在去年新年開始,我決定要記下2014年的所有行程。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認真記錄那段旅程所跨越的距離以及花費的時間。朋友們注意到我的舉動,問我為何花費心思來記錄這些細節。我通常只告訴他們:『我只是做個記錄而已』。

365天以後,我那些包含數千行資料的行程記錄終於完成了。我借助線上軟體工具對那些資料加以整理,得到一份有關我去年所有行程的綜合報告。看到報告的時候,我真是大開眼界並且大吃一驚。2014年,我的駕車次數竟然超過1,000次,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差不多有40天,行車距離接近10,000公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些行程真是夠多的!

我的駕車範圍大多集中在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擁擠的城市—雅加達—這正是我居住的城市。印尼一位報社專欄作家說過:在雅加達,每活一秒鐘都是一個神蹟。所以,我在雅加達的馬路上花費了上百萬秒,就等於是經歷了上百萬個奇蹟!

這次記錄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經常把上帝的保護當成理所當然。雖然我很少祈求上帝保守我旅途平安,但上帝還是一直在保護我。這也提醒我,正如我的朋友最近所說的那樣:「這就是上帝和人的區別:上帝給予、給予、再給予(give),然後原諒(forgive);但是人們得到、得到、再得到(get),卻會忘記(forget)。」

今年,就讓我們向上帝獻上感恩,因祂在我們的生活中施行一個又一個小神蹟。我們一起帶著感恩的心開始新的一年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