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我是誰

學會說「不」

notes-514998_640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一位牧師曾經說過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人若不懼怕上帝,就會懼怕許多人;人若不討上帝的喜悅,就得討好很多人(英文原文:If you don’t fear God, you have to fear a lot; if you don’t please God, you have to please a lot.)。」這句話深深地擊中了我的心,並帶給我極大的提醒:「很多時候,我們討好的對象往往就是我們懼怕的對象。」

我從小就是個乖乖牌,大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因此我是長輩眼中的好孩子,幾乎人見人愛。但長大以後,這樣的個性卻帶給我許多人際關係上的迷思。我以為自己必須不斷地滿足所有人對我的期待、討每個人開心,這樣我才能被認同、被所有人喜歡。

但到了台灣念大學之後,我的個性使得我在面對學長姐的活動邀約時,不曉得該如何做取捨。即使不想參與也無法說出「不」這個字,因此我常感到壓力很大。我擔心當我拒絕別人的要求時他們會失望、會對我擺臭臉,這會讓我感到很難受,想要彌補對方。因為我覺得別人有恩於我,對我那麼好,而我竟然拒絕人家,這實在是不應該。所以我就這樣一邊不斷地對他人妥協,一邊自我控告,漸漸失去了自我。我每天為了討好別人、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忙得團團轉,內心越來越疲憊、空虛,更失去了真正的喜樂。

後來我才發現,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都不同,我終究無法同時討好每個人以及滿足所有人對我的期待。聖經教導我們,我們的焦點應該要放在上帝的身上,在意上帝如何看我們,而不是在意人怎麼看我們;按上帝的心意而活,而不是按人的心意而活(加拉太書 1章10節)。待人處事八面玲瓏、輕易妥協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也許沒什麼壓力,但事實上,他們每天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這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箴言29章25節也告訴我們:「懼怕人的陷入網羅,唯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當我們懼怕人的時候,我們就會按別人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有時甚至會失去坐標,釀成悔恨或給自己造成極大的損失。例如,亞伯拉罕因為懼怕法老,差點將自己的妻子讓與他人。但當我們不懼怕人,而是敬畏上帝時,我們便得着能力,可以抵抗誘惑或威脅。即便暫時遭害或受到不好的對待,我相信,敬畏耶和華的人,最終都能收穫平安與豐盛的人生。約瑟抵抗主人之妻的誘惑,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

因此,人對我們的要求與看法,我們不一定都要接受或認同。我們應該回到聖經當中,以聖經所教導的標準來做抉擇。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勇敢說「不」;面對不符合聖經真理的事情時,我們更加需要說「不」!因為「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言14章26-27節)

祝願你我在新的一年,勇敢說「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當性格測試做不到的時候……

When-Personality-Tests-are-Damaging-1024x613作者:Gabrielle Lee,新加坡;譯者:詹啟聖,台灣

性格內向的人比較安靜、害羞、不喜歡與人交往。

性格外向的人則說話相對大聲、喜歡引人注意、熱愛與人交往。

關於這些對不同性格類別的描述,你可能已經聽過,也可能用類似的話語去描述過他人或自己的性格。

不難看出,性格測試在當下非常流行,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願意花錢讓員工去做性格評估。近年來,市面上出現的性格測試題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各級學校也開始一早就採用這些性格分析工具來幫助學生更了解自己。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已經認知到,性格會對我們的行為、我們與他人的互動以及我們應對人、事、物的方式有很大影響吧。

幾年前,當我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性格分析工具時,出來的結果讓我倍感困惑。我一直以為大家對我的期待是性格外向,因此也一直努力呈現外向的形象。當發現自己其實更傾向於內向時,我真是五味雜陳。

我長這麼大,一直都按外向的性格行事,怎麼可能是個內向的人呢?

這其實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成長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性格類別,有那麼多的自我掙扎。多年累積的社會壓力及同輩朋友的行為,讓我確信外向活潑是比較好的性格特徵。因此,我一直努力做個外向的人,但還是會有人說我“反社會”、“冷漠”、“高傲”。

除此以外,這個性格分析工具還分析了我的決策模式。結果顯示我偏愛理性思考(比較有邏輯、愛分析、講道理)勝過感性判斷(強調關係、能體諒人、有同情心)。難怪大家總是說我“冷淡”,或批評我在該表達同理心的時候老說話客觀、強調理性分析。大家經常說很驚訝我怎麼那麼缺乏“適當的情緒表達”。

因此,我努力想得到他人的認同而不被拒絕。儘管實際上,我覺得自己裡邊真實存在的是一種憤世嫉俗的性格,表面上我卻會假裝得很友善、很熱誠。這讓我既有罪惡感,又覺得氣憤——有罪惡感是因為自己“虛偽”,憤怒則是因為我怨恨大家不給我的“真我”任何機會。經受多年的負面評價之後,我甚至開始完全相信,自己是無法給出真正的愛與關懷的。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缺陷的人,並且沒人會愛我。

更諷刺的是,我一直從事的還是組織發展顧問的工作。對於各種性格指數所顯示的結果,其理論、設計、行政運作與解析我都相當清楚。然而,我卻無法用腦中的知識去解釋內心對自己性格的感知。

然後有一天,上帝透過一篇主日講道向我說話了。牧師引用了耶利米書1章5節的經文:“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講道信息的重點是鼓勵大家擁抱上帝想要與我們建立的這份親密關係,因為祂創造了我們,也最了解我們——祂自己的傑作。我們所有的特性、缺失、長處、短處祂通通都知道。並且祂刻意將我們放置在我們各自的家庭、國家和所處的社區環境,一切都有祂特殊的用意。那一刻,我聽到上帝對我說:

我的孩子,我早已安排好,讓你成為現在的你,這其中包含了你的性格。在我眼裡,你是如此的寶貝與可愛,其他人也很快會意識到這一點的。你不需要隱藏或害怕什麼,因為我一直在塑造你成為你應該有的樣子。

我頓時坐正。這個信息讓我無處可逃。我發覺自己暗暗問說:“天父,是禰嗎?”我從未如此直接、清楚地聽到上帝對我說話。我覺得自己被發現了,無法遮掩,而在上帝面前,我也無處可躲。

當我向上帝禱告,將我多年來的罪惡感及自我否定交託給祂,並向祂哭訴、懇求祂醫治我情感上的創傷時,我被一種強烈的釋放感包圍。等我意識過來,我已經陶醉在耶穌無條件愛我這個永不改變的事實里。我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這份愛。生平第一次,我嘗到生活在上帝話語真理中的自由,我再也不為自己感到羞愧了。

心理學家Carl Jung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性格是天生的。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是因為這是上帝所賜的。我們的創造主充滿慈愛地親手塑造了我們每一個獨特的個體。雖然我們所有人都被呼召效仿耶穌基督,但我相信我們受造各不相同,好讓我們可以藉由各人獨特的互動方式,去有創意地與這個世界接觸。

當我對於上帝的愛的經歷被更新后,我覺得好像突然有了能力,可以去改變自身性格中與我在這個世界的目的產生錯位的那些部分。舉例來說,與其用我的“理性”偏好來對待人、事、物,現在我會試着先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有些品質是可以後天學習的,並且越操練越得心應手。

不論我們是外向還是內向,是偏理性還是偏感性,我們都能主動去接觸別人並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沒有任何性格分析工具可以捕捉全上帝在我們每一個人裡面的獨特設計。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內翻足的故事

a-clubfoots-journey2-1024x613作者:Angelyn A. Padernos,菲律賓;翻譯:吳淑慧,台灣

那年我16歲,當別人拿我的腳開玩笑時,我內心會充滿羞恥感。我也特別想找到從小就一直找尋的答案:“為什麼我生下來是這樣?”

一些不了解我處境的人會妄加評論,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發生。他們嘲笑我,用家鄉話叫我瘸子。有一次,因為一名小學同學這樣叫我,我跟人家打了一架。大學時,一位教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我的腳怎麼回事,這也讓我深感羞辱。別人對我的腳的評論,每一句都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板上、腦海里。每當想起這些,我就淚流不止,沉溺在自怨自艾中無法自拔。每次,我都會跑回家痛哭一場,而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

我當時是那樣的無助,因為沒有人保護我,讓我可以免受這些負面話語的傷害。我想,沒人會在乎我的遭遇。但是,有一次,我在一本上書讀到一段話,才發現,上帝在乎,祂一直都陪在我身邊。那段話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戰士:

我知道你很疲憊。我想跟你說的是,現在就放下劍和盾牌。不要再為征戰擔憂。難道你不知道,這場戰役是我的,而不是你的嗎?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堅守陣地,與那些想要摧毀你的千軍萬馬對陣。我必與你在同在、搭救你。你只要儘力而為,把其他的都交給我。

你的指揮官:耶穌基督

起初,我以為我可以用哭泣、逃跑來孤身奮戰。但上帝知道,我已經防衛得有些疲倦,不久就會敗下陣來。知道這場戰役有祂撐腰,並且祂必與我同在,這給我極大的安慰。

隨著年歲漸長,上帝也一步步帶領我處理我的狀況,並為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其中一個答案出現在一篇報紙的報導里。那篇報導名為《聖路加幫助男孩矯正腳形》。整個報道穿插了許多那個男孩的照片,而他的腳剛好和我的一模一樣!好奇心驅使下,我迅速地讀完了這篇報導。原來這個男孩(Juan Martin Paz)患的是內翻足(clubfoot)——一種先天性畸形病症,有的患病者是一隻腳畸形,有的卻是兩隻腳。

這篇文章終於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擾。我終於明白自己的腳為什麼會不同!至少,我從此知道我的腳不是因為媽媽懷我時吃了毛鴨蛋(鴨蛋里有正在發育的小鴨子胚胎),也不是受到了菲律賓神話人物Engkanto的詛咒。

明白我的腳為何會這樣后,我決定繼續自信地生活下去,儘管我知道這很難,並且周遭的人還是會因為不了解我的情況而說些不顧及我感受的話。但是,我深知上帝與我同在。因此,我只要深吸一口氣,做個簡短的禱告,再綻放一個微笑,大膽地擁抱這一切就好。我會繼續竭盡全力,跨出最美的步伐。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詩篇139篇13-14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原文與譯文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我是耶穌的一朵小花

flower-180035_640作者:姬磊,中國

上個主日,我們教會的青年讚美隊負責帶領敬拜讚美。其實我也很想站在台上帶敬拜,可我唱歌總跑調,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機會。我們教會甚至有位弟兄曾對我說:“姬磊弟兄,調在找你呢。”可見我唱歌跑調的功力真的不一般。除此以外,我也曾想過參與教會衛生班的服侍,但是衛生班的負責人卻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因此,在我們教會,你看不到我服侍的身影。

三年前,我曾參與協助一位弟兄籌備婚禮。當時我和幾個弟兄負責吹氣球。但由於我肺活量很小,氣球總是吹不起來,結果成了大家的累贅。既然我對台前的服侍不在行,我想那我就為大家禱告,以此來服侍大家。但是我好像也沒有禱告上的恩賜——我總是禱告沒幾句就不知該如何禱告了。

如此看來,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我好像都不是一個能夠很好服侍大家的人。因此,我偶爾會問自己:“我到底是誰?既然不能服侍大家,上帝為什麼要揀選我成為祂的孩子呢?”

答案是,雖然我好像什麼都做不好,但這並不代表我沒有價值。在上帝的花園裡,或許有許多火紅的玫瑰、潔白的百合和可愛的蝴蝶蘭,而我只是角落裡的小花一朵。但這無法改變我跟上帝的關係,因為祂創造我(詩篇139篇14節),又在基督里讓我成為祂的孩子(以弗所書 1章3-9節)。我需要做的就是與其他弟兄姐妹一起,因着祂的恩典讚美祂。即便只是小花一朵,我想我也能如保羅所說:“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羅馬書12章1節)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也在苦惱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好?我只想告訴你,上帝看你為寶貴;也不要放棄,將自己交給主,做一朵享受祂的愛,也全心全意愛祂的小花。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 詩篇139篇1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