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救恩

我們…真的可以嗎?

作者:陳健偉,新加坡, 23歲

girl

這些為了上帝而喪命的殉道者,雖然活在歷史中不同的時代,從舊約一直到20世紀,他們總有一個共同點:大家都是年輕人,樂意回應上帝的呼召。他們的生命也深刻地影響了別人。

上帝使用最平凡的人把福音傳到世界各地。有些宣教士甚至因此而喪命。說真的,我看這些信仰上巨人的故事時,我是非常感動,也很受激勵,但是這樣的熱忱通常僅僅只有當時五秒鐘的熱度。

我一直都覺得這些故事像理想中的烏托邦,不切實際。我也覺得上帝肯定不會呼召我的,即使祂會,也應該是因為迫不得已。當我真正深刻思考上帝話語的時候,才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其實,一切都是由我開始。

上帝到底在說什麼?
耶穌先揀選了他的門徒才展開事工。在那個時候,法利賽人也有自己的追隨者。為要成為法利賽人的門徒,許多年輕人彼此競爭,甚至乞求才能成功。但是,耶穌的事工卻是完全不同的。成為祂的門徒不需努力爭取;只需順服聽從耶穌的呼召來跟隨祂就行了。
今天在我們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認為順服上帝的呼召是重要的。雖然上帝呼召我們,但我們卻對祂的呼召充耳不聞。有時候我們甚至暗暗地向祂禱告,懇求上帝呼召我們的鄰居。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是持續不斷的。祂用祂的話語來教訓,督責我們,使我們歸正,教導我們學義(提摩太後書3章16節)。這過程在生命裡不斷進行,讓我們全然成聖(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3節)。

耶穌提醒我們,屬祂的人在聽到祂的呼召時,認得祂的聲音便會跟隨祂。(約翰福音10章27節)。當我們正確回應祂的呼召時,我們就是順從並跟隨祂,捨去自己,每天背起十字架。(路加福音9章23節)。

可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只是言語上追隨信賴基督。從雅各書2章14-15節中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各特別強調了亞伯拉罕信心的榜樣,亞伯拉罕忠心順服上帝,甚至願意按照上帝的吩咐宰殺並獻上他的兒子以撒。當時,他的信心就在祭壇前得以完全。『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雅各書2章23節)。

亞伯拉罕信心的行為顯示出他對上帝積極的順服。以撒就是他一直等待應許中的後裔,從以撒他才能有如天上的星宿一樣多的後裔。但是上帝卻要以撒的命,這意味著亞伯拉罕必須要捨棄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還有對上帝的懷疑,完完全全地相信上帝會因自己的名,在萬事中叫愛祂的人得益處。

這從亞伯拉罕的例子中得來的功課如何應用在當今社會中呢?

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13節中給了我們答案。我們要成為這個世界的鹽和光。這就是我們信心和行為的表現,積極地順服上帝。


在耶穌時代,鹽是呈晶體狀的。鹽的純度越高,它的價格也就越貴。鹽在當時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用來保存食物,給食物提味。

同樣的,我們因被上帝賦予美好的品質,成為重要並大受歡迎的人。我們的生命是要為他人的生命增添滋味的。我們是要帶入非基督徒的生命,一個他們從未認識的人:耶穌基督。上帝要透過我們的生命去影響他人的生命。


光能夠照亮黑暗,為人類提供並指引方向。我們的光是來自耶穌。我們必需在身邊的人們中彰顯耶穌的光,成為他們的模範,把他們領向真理,並且根除黑暗。

作為鹽和光,我們必須積極地順服上帝,謹記祂的良善。這種的服從需要我們將自己的生命向上帝敞開,讓祂在我們心中或透過我們的生命,都能為自己的榮耀動工。像亞伯拉罕一樣,我們決不能讓自己的期望阻止我們跟隨上帝。當祂召喚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跟隨祂,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相信祂的良善,相信祂給我們的擔子永遠不會超出我們能夠承受的。

我該如何把這些功課全都應用在我的生活當中呢?

耶穌指派給我們的任務便是把祂的福音不斷地向周圍的人分享, 就算我們忙碌於日常的活動中,當別人觀察我們的生命時,我們還要繼續分享。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

這段經文不斷地提醒我們,因為我們的愛,人們便會認識我們是耶穌的門徒了。

願我們每天都能謹記基督的福音、上帝豐盛的恩典和憐憫,以及祂所應許的永生,並仰望我們的創造者,毫無阻礙地奔跑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且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之中榮耀祂的名。

這樣我們就能改變世界了。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自我形象,重新開始

indentity - renew start
在RBC Ministries的通訊中曾經登載過關於自我形象的文章。後來有位讀者來信,提到文章對建立自我形象很有幫助。他這樣寫道:有個問題長時間困擾著我,但是這篇文章對該問題源頭的探討,我以前從未接觸過。我查過心理學的書,也跟很多人談過,在大學裏也上過心理學的課程。但直到現在,我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努力解開我的困惑。

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容易感到被冒犯,並深受其害。我看到這對別人的影響,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我真不希望在自己家裡重演這一切(其實我覺得歷史已經重演了)。

但就在一年前,我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主,再次把自己交在祂的關愛之下。從那以後,自我形象低落的問題,就越來越輕了。因為我努力多為主活,少為自己活。

從去年十一月起,我把「降服於上帝」當作生命的指導原則。現在,如果說自我形象的問題全都沒了──那是撒謊!對於自我形象,我仍然有掙扎;但不同的是,現在我從救主身上看到了希望。我求祂作我生命的主,引導我的每一步,塑造我,成為合祂心意的樣式。而上帝一直都在我身上動工!

這個過程或許比我希望的還要久,但是主知道我的需要。的確,「治死老我」,「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非常不容易。有時候我會被驕傲卡住,有時候被人誤會,喉嚨就發癢,想打人、罵人、大叫,甚至想大哭;但我竭力說:「主啊,感謝祢;我讚美祢,讓我遇到這事。我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

這真的有效耶!最近有幾天,剛開始很糟糕,但主把它們完全扭轉過來,讓我心裡感到和煦而慈愛的暖流和亮光,接著我就能笑起來,開始想到別人,而不再光想自己了。

感謝讚美主!對我來說,這個神蹟,比叫瘸子起來、拿起褥子行走還要大!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到上帝面前,祂在我們的生命中最為重要。我們聽從上帝的教導,相信祂的慈愛和能力,這位朋友的經歷也會在我們身上再現。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

動畫:誤認身分

這個動畫來自於2014年4月14日的靈命日糧,由Bill Crowder 所寫。
想一想,你是如何認識耶穌?你真的知道祂的身分?
即使在今天,認清耶穌的身分仍然是至關重要的。

動畫:願天歡喜

這個動畫來自2014年3月19日靈命日糧的內容,
「一個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15章10節

被遺忘的上帝

作者:Priskila Dewi Setyawan, 印尼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將上帝遺忘。
不倚靠上帝和祂的權能,
卻喜愛緊緊抓住個人的欲望,
和那些自以為會帶我們到達完美彼岸的幻想。

因此,我們歷經千滋百味,世態炎涼:
窮途窘境、焦慮憂傷、挫敗與絕望。
因此,當生活的風暴來襲,
才知所有付出成空一場;
當在患難中獨自掙扎,
才發現沒有造物主,我們不過是浮塵飛揚

祂是我們的天父上帝,
可以解決祂孩子一切的問題。
祂能撫平傷痕、憂傷,
陪伴引導,人生每一步方向。
祂使我們剛強,用愛與喜樂填滿我們的心房。
祂也能幫我們發掘潛力,
賜下豐盛,超乎想像。

當我們盼望、相信、誠心祈禱,
我們與祂的關係就更加堅強。
我們也學會與祂同行,
為祂所賜的豐盛恩典、無比智慧、尊榮與奇妙,
獻上全心全意,忠實合一的禱告。
憂患中我們彼此扶持,
在這黑暗世界中,我們就是上帝的“鹽”和“光”。
願上帝的祝福長存。
有耶穌基督做我們的力量,一切困難必能踩在腳下!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章5-6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看不見的改變

當耶穌來到我們當中,一切都改變了。祂打破罪的權勢,摧毀撒但的計畫。上帝的恩典已進入到我們的世界,救恩的偉大力量無法被壓制。世界屬靈層面的軸心已經劇烈轉變,其影響之大,就算地球軸心轉變,都無可比擬。

今天罪惡的權勢依然繼續囂張,情勢看來似乎與耶穌降臨前一樣。但是新的王國已被建立。我們只要憑著信心,就可以生活在等候應許成就的漫長過程中。在聖誕節期間,那個等待過程似乎被縮短,讓我們覺得好像比較靠近那一天。伴隨著慶祝、喜樂、興奮和聖潔,聖誕節也是提醒我們,雖然許多美好的應許已經在我們當中實現,我們仍要等候那最終的、永恆的聖誕早晨,就是那永遠的聖誕。

聖誕節給了所有的基督徒一面鏡子,上帝來和我們一起生活,現在我們等著與祂永遠同在。將來的生命會與現在的生命完全不同。上帝已經遵守承諾,進入我們的世界,並帶我們回轉歸向祂,所以總有一天祂必會帶我們與祂同在。我們渴望能活在祂完美的同在中,就像活在這個墮落、悲傷及垂死的世界那樣的自然。

蒙福的盼望和現實的痛苦,在聖誕節期裏,更突顯出巨大的差異,也常會在這神聖的節期中交錯呈現。兩者都那麼的真實,因此我們會陷入矛盾之中。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是永恆的一道可口屬靈前菜(開胃小菜),也提醒我們所嚮往的正餐尚未上桌,這正餐才是真正能永遠滿足我們的盛宴。

聖誕節的部分真諦就是盼望。這盼望鼓舞我們,有一天,耶穌會再來,不再是馬槽的嬰孩,而是全地的主。這是聖誕應許的最終成就。伯利恆的嬰孩,將再度造訪祂曾稱為家鄉的地球,但祂這次並不是以卑微的方式來到這世上,而是帶著權柄降臨。死亡將永遠被制伏,會被永生取而代之。舊事都將過去,看!一切都要變成新的了。

真理要取代虛假,並要廢除一切的不公。憂傷、痛苦、悔恨、失落、挫折和眼淚就像冰川時期永遠不再出現。每年憑著堅固信心來慶祝聖誕的人,到時候信心將成為現實,讓我們得以看到那永恆早晨的來臨。在那之前,每一次慶祝聖誕時,讓我們點亮燈光,期盼那永恆早晨的來臨。

本文節錄《探索叢書:世界之光-經歷聖誕的光輝》,如需此書,請洽各地辦公室索取

漫畫:首領與小偷

繪圖/撰稿:Heri Kurniawan
翻譯:師緯鳳

這個故事類似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人被罪惡捆綁,若不是上帝憐憫我們,親自讓祂愛子代我們受死,我們沒有希望能擺脫罪債。耶穌代我們受死,為我們的罪擔負了刑罰。祂為我們開了一條路,讓我們從永遠的懲罰中得釋放。縱使我們花上千日,也述說不盡基督為人類的罪受死的意義。祂受死的意義那麼重大,我們根本無法測透。你是否已經認罪,求耶穌基督作你個人的救主?倘若還沒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相信祂,你就會明白什麼是因十架得自由。

相信耶穌,你就不再被罪奴役,反得救恩自由。

愛的發明

作者:圓圓,北京

發明家很多是在絕境當中被激發出發明創造的靈感的。凡由愛而生的發明,也總是會有一種堅韌不摧的力量,帶來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改變。

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普通的夫妻,丈夫是軍官,妻子結婚時本期待跟隨軍官丈夫過安穩享福的日子。但不幸地,丈夫在一次演練中脊柱受傷,一癱就是四年。妻子靠著手工發豆芽賺些微薄的收入養家,生活很艱辛。手工發豆芽是很辛苦的工作,豆芽要在溫度和濕度控制極為嚴格的環境中才能生長好。妻子一人要每3小時在黑暗的小屋子裡扛著重重的水管灑水,常年下來,竟得了嚴重的肩周炎(即俗稱的五十肩)。丈夫很愛妻子。他看著妻子操勞,疼在心裡。他努力做康復練習的同時,也在琢磨發明一個自動發豆芽機,想把妻子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在四次改進實驗之後,他的豆芽機才成功。這當中,他也因為失敗和損失還有妻子的不理解遭遇挫折,生了一場大病。但他終究心疼妻子,愛使他和妻子想攜手共同完成這個發明。最後他們成功了。之後,這個可以由電腦控制澆水和溫度的發豆芽機從寒冷的東北賣到了濕熱的海南,還贈送給了部隊戰士,保障戰士們有新鮮的蔬菜。夫妻之間的愛傳遞到了社會,愛的影響力戰勝了使人抱怨萎靡的災難,也帶來了超乎想像的美好改變。

但最大的發明家其實是上帝。在聖經《創世記》中記述了上帝的創造。祂造了天地,和天地間的萬物,也造了人和美好的伊甸園。但人受了誘惑,就逃離背逆了上帝,之後就是一代比一代更加墮落的景象。現在我們生活在有很多痛苦愁悶,災難恐懼的世界中,看似也像在一場大病當中,沒有盡頭,沒有希望。但感謝上帝,祂在一切發明中,早有奇妙的預備,那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付上代價,從罪中將我們救贖;祂又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給我們復活永生的盼望。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上帝在一切發明之外,另外預備了這個偉大的發明,會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裡為我們賜下了拯救的恩典(以弗所書1章4節)。但這真是愛的發明,最大最好的發明,是給世上每個人的。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章16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漫畫:奇異恩典

為另一個人捨命,好讓他能繼續活下去,這是愛的最高境界。主耶穌在被出賣的那晚告訴門徒,祂將為全人類捨命。祂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主耶穌藉著上十字架,為我們立下了自我犧牲的終極典範。

耶穌已經代替你的罪而死在十架上,你是否曾經想過耶穌為你成就的這件事?祂所做的,不但證明了祂對你的愛,使你的罪能得到赦免,並且讓你在天上擁有一個永恆的家。

高舉祢(Much of You)- CTI Summer Team 2013 Cover

一群年輕基督徒參與一趟有意義的活動,在這首詩歌中,我們可以聽到他們最真誠的渴望-高舉耶穌,而不是高舉自己。
就如同歌詞所說:「我要讓祢的憐憫彰顯,我想讓祢的十架彰顯,我將生命獻給祢,使用我的生命,使祢彰顯!」成為我們眾人的禱告及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