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救恩

靈命日糧:確認航班 


讀經:羅馬書3章21-26節 

一場暴風雨延誤了我們飛往法蘭克福的航班,導致我們錯過了轉接班機。我們得到通知已獲得確認的機位,可以搭隔天傍晚的航班離開。然而,第二天當我們抵達登機口時,卻得知我們在候補名單上,因為航班已滿。

知道這事以後,我心想這只是溝通不良,或是航空公司對待錯過航班者的一貫作風。因為如果旅客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只在候補名單上,可能會很不高興,所以航空公司把事情隱瞞到最後才告訴旅客。

感謝主,我們的上帝並非這樣行事。祂清楚地告訴我們要去天堂的每項須知,聖經也提到「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在創世記3章,上帝就讓我們看見自己罪惡的本性,所以祂為我們預備了解決方案。

上帝的解決方案在羅馬書3章24節陳明,就是讓我們「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 [....]

靈命日糧:丟棄法則

讀經:創世記50章15-21節 約翰福音8章31-36節 

在蓋兒‧布蘭克(Gail Blanke)所寫的《丟掉五十樣東西》一書中,她擬出了四條「丟棄法則」,幫助人們清除生活中充塞的雜物。第一條法則說到:「只要會讓你心情沉重、妨礙你,或讓你自我感覺不好的東西,就丟掉、給掉、賣掉、放掉,繼續前進。」

我覺得這個「丟棄法則」也可以運用在屬靈的事上:我們無須為已被寬恕的過往而耿耿於懷。約瑟的哥哥們就嚐到如此苦頭;在他們把約瑟賣為奴隸的多年後,他們想起自己殘酷的行為,也害怕遭到報復(創世記50章15節),所以他們打發人去見約瑟,懇求他的饒恕(16-17節),即便約瑟早已向他們保證過,也以仁慈的行動對待他們(45章4-15節),他們仍然這樣做。

我們許多人仍因過去的錯誤行為感到愧疚,即便那些我們可能傷害過的人已仁慈地寬恕了我們。然 [....]

靈命日糧:向下扎根

讀經:馬太福音13章1-9節 

我的庭院有一小塊土地,無論我如何努力,卻似乎毫無進展。儘管我細心澆灌,那裡的草總是稀疏可憐。

於是,有一天,我拿了一個鏟子,往那塊讓我苦惱的土地一鏟,才發現到問題所在。原來土壤下方是一層石頭,大約有三寸深。為了讓種子能扎根生長,我將那層石頭剷除,然後覆蓋一層富含養分的土壤。

耶穌也曾談論種子和土壤的關係。在馬太福音13章,祂用福音種子落在不同類型的土地為比喻,說到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種子,因「土既不深」而很快發芽,但也很快在太陽照射下乾枯(5-6節)。這是說那些聽了福音也接受的人,因為信息沒有在生命扎根,當困難一來,這些不是真正相信的人就離開了信仰。

耶穌為這比喻下結論,祂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23節)。我們該為此感恩,這提 [....]

靈命日糧:這就是耶穌!

讀經:以賽亞書53章4-12節 

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是在紐約長大的猶太裔孩子,對屬靈的事並不感興趣。他的生活重心是要成為樂隊的鼓手,同時他也深受濫用藥物的困擾。然而就在那時,有些朋友邀請他去教會,在那裡他感受到關愛及人們關心的代禱。經過短暫的信仰掙扎後,邁克爾接受了耶穌作為他個人的救主。

對一名頑固剛愎的猶太裔少年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一天,他對父親提起,他聽過舊約聖經裡的經文描述主耶穌,他父親不禁感到懷疑,問道:「在哪裡?」邁克爾打開聖經,翻開以賽亞書53章,他們一起讀,隨即邁克爾高興地驚呼:「就是祂,這就是耶穌!」

的確,這就是耶穌!布朗今天已是一位聖經學者及作家,當時他藉著眾信徒的幫助及聖靈的引導,他認出以賽亞書53章所記載的彌賽亞,他經歷了救恩,這救恩改變生命 [....]

聆聽心中的旋律

陳群鈺,台灣

走調的樂音
音樂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走路唱歌、洗澡也唱、做事也哼、即使外表安靜,我的內心仍舊有音樂旋律響起,我無法想像我的生活中沒有音樂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我而言,生活也可以是一首歌曲:在歌曲中有高低音符象徵著憂喜交疊的情緒,有時生活急促的步伐宛如搖滾樂,又有時休止符適時的出現讓整段曲調多了幾分輕快與期待。

然而,最令我難以接受的就是走音與不協調的曲調,它們硬生生的破壞了整個音樂的和諧。人生中的疾病、挫折、失去就好像這些令人不舒服的聲響一般,如此的突兀又冒失。

在我國中考高中的前十天,我的眼睛因著罹患青光眼突然有暫時性的失明經歷,這樣的打擊帶給我在後來十幾年就學、工作、人際關係上許多變調的音符,每次都讓我出糗,而且我根本無法控制這些狀況。為什麼我會變成瞎子?我不喜歡這樣的我!以後沒有人會想接近我的,因為我就是這麼的與別人不協調!誰能夠再幫我重新寫篇樂章呢?

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來掩飾這些不好聽的音符,我故做堅強,努力尋找可以表演的舞台,為的就是讓人家肯定我。我相信只要有這些肯定就不會再被眼睛不好的事實給困擾了!我用言語和行為討好別人,因為我以為,只要我儘量滿足他人,我就可以被人喜歡,進而忘卻我不喜歡與不接納自己的事實!但這些動作只是讓我生命的曲調愈來愈怪。

重新再編曲
大學一年級時,有人與我分享了一本小冊子:你聽過四個屬靈的定律嗎?-在這本小冊子中有句聖經的話一直抓住我的心: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我想要得到這豐盛的生命,也想要去了解若這位上帝真的是創造我的上帝,那祂對我這個殘障的生命有什麼特別的計畫呢?於是我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成為我的救主與生命的主。

接受耶穌後並沒有讓我的眼睛變好,也沒有改變我需要拿著手杖在路上叩!叩!叩!的事實,我還是會討厭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也對於經常需要請求他人協助的生活感到不耐煩,有時候我也很想蹲在路上大哭一場,請上帝讓我也可以跟個正常人一樣自由與獨立!

但不同的是上帝好像一個編曲家把這已經變調的樂章加上一些配樂,因著經常需要他人幫忙,所以我自然而然有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可以為視障關懷制度發聲,並為主做見證;因為每到一個新環境都需要適應的過程,讓我不斷在學習謙卑與信任的功課;有趣的是因著視覺的障礙,我反倒發掘了聽力、嗅覺與觸覺還有記憶力的潛在能力。而且我開始體會縱使自體的眼睛看不見,但我們還有心靈的眼睛可以去看、去感受、去聆聽那隱藏在外表底下的聲音。

聆聽不同的聲音
現在的我更喜歡聽了,因為每一首歌曲都是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所構成的,每聽一次就能聽出不同的元素在這首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帝奇妙的把這些樂器放在同一個樂章裡絕對有祂的巧思與獨特性。我最喜歡羅馬書8章28節中所說的:「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不管發生在我生命中的好事與壞事那都是人主觀的判斷與認定,但在超越一切的上帝眼中,一切都有意義的!

漫畫:比爾博先生-鉛筆

「我何用畏懼,我何用驚慌,倚靠主耶穌永遠膀臂;主在我身旁,我滿有平安,倚靠主耶穌永遠膀臂。」

這段歌詞與摩西最後的祝福遙相呼應:「耶書崙哪,沒有能比上帝的。他為幫助你,乘在天空,顯其威榮,駕行穹蒼。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記33章26-27節)。

上帝給我們的膀臂與雙手許多的恩賜,我們可以揮鐵錘,抱孩子,也可以幫朋友。我們的力量雖有限,可是上帝大能而溫柔的看顧表明,他向我們所施的力量無窮無盡。「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以賽亞書59章1節)。「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以賽亞書40章11節)。

無論你面對怎樣的挑戰或機會,都能從他永久的膀臂中得到平安與穩妥。

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
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
—— 申命記33章27節

人生為何有苦難和傷痛

我們從電視節目裡看到,第三世界的大饑荒和餓殍遍野的恐怖畫面;從廣播節目裡聽到某國際衝突事件正處在一觸即發的階段;地方報紙報導又有某人遭受暴力的摧殘;街坊鄰里傳來某些朋友死於癌症的消息。苦難似乎無所不在,造成許多煩惱,讓我們產生很多疑問。

為何好人得不到好報?為何惡人卻好運當頭?這的確是百般費解的問題。畢竟,對許多人而言,恐怖分子被自己的炸彈炸死是罪有應得;魯莽的駕駛人遇到嚴重車禍是咎由自取。玩火的人終遭自焚,聽起來似乎有一番道理,煙不離手的老煙槍得到肺癌,也是理所當然的下場。

不過,倘若無辜的人被恐怖分子炸死;或是大好青年被醉酒的司機撞傷,導致腦部嚴重受損;或者好人的房子平白無故被燒盡了;又或是才兩歲的小孩就得了白血病。你怎麼解釋這樣的事呢?

或許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麼有些人會罹患重病,但卻知道有疾病的存在。即便我們可能不甚明白為何我們得面對苦難,但我們卻可以知道如何處理,且以正確的方法應對。

苦難的世界

想像一下,沒有苦難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這聽起來似乎相當美妙。不再有頭痛、背痛或喉嚨痛,也不再有胃痛的煩惱。即使鐵錘誤擊了拇指,也不會有絲毫疼痛。但這也表示了不再有任何疼痛讓你知道自己的骨頭碎了或韌帶斷了;不再有任何警訊告訴你得了胃潰瘍;身體也沒有任何的不適讓你察覺自己有惡性腫瘤。 或許我們並不喜歡痛苦,不過,有時候痛苦的存在卻是必要的,它會提醒我們某些事有些不對勁。我們要注意的並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其實,這個世界原本是沒有痛苦的。起初,上帝創造世界,一切甚為美好,無傷、無痛、沒有死亡,萬物皆在上帝掌控之下維持完美的平衡,祂與人的關係親密無間。當時,上帝所造的第一對男女,就是亞當與夏娃。

然而,聖經卻記載,亞當與夏娃明知故犯,違背上帝,他們認為自己比上帝懂得多,因此不聽從上帝的命令,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不聽從上帝的命令就是「悖逆」,悖逆上帝就是聖經所說的「罪」。因為「罪」,美好的世界,以及人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都被破壞了。亞當與夏娃的悖逆使罪進入世界,帶來了痛苦、傷害和死亡,我們至今就活在這樣的世界當中。可悲的是,如今人們仍然持有這種悖逆的心態。

這些痛苦、傷害和死亡都是因為人類的悖逆,包括亞當夏娃,以及世世代代的每一個人。雖然人類悖逆了上帝,但上帝仍然愛我們,祂藉著我們所受的痛苦,讓我們能認識祂。作家魯益師說:「上帝在我們快樂時微聲說話,向我們的良知平靜細語,但在我們痛苦時大聲呼喊:這是祂喚醒我們失聰世界的傳聲筒。」如此一來,傷痛提醒我們這個世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損失、悲傷、戰爭、饑荒和疾病都表明了,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那個美好世界了。

人們宣稱要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因此,祂也就給了我們所想要的世界,那就是一個摒棄祂完美統治的世界;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自己有權擁有健康,應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當苦難臨頭時,我們卻會忍不住叫喊:「太不公平了!」其實,這種不公平的感覺表明了人在潛意識中承認有上帝的存在。可是,許多人仍選擇公開否認上帝的存在,或是在生活中漠視祂的存在。

雖是如此,上帝仍然關心我們所受的苦。聖經告訴我們:即便我們總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漠然忽視上帝,祂仍然深深地愛著我們。
然而,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是我們僅有的盼望嗎?

沒有苦難的世界

如今,我們仍然不斷地重複亞當夏娃當年的錯誤。因著自身的悖逆,而不願意讓上帝做我們的主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不過,上帝卻要我們知道解決苦難的真正辦法,祂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信靠祂的計畫。祂承諾我們,祂會處理我們的罪,並修復與祂之間那段破碎的關係。讓我們在這個苦難重重的世界裡找到那僅有的盼望。

那麼,這僅有的盼望是什麼呢?從聖經的最後一卷書,我們知道上帝恆常懷著一份心意,經上記載著祂將要恢復一切,回到起初創造的完美狀態。啟示錄21章3-4節說:

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祂要抹去他們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痛苦,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

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世界嗎?我們總是期待一個完美的世界,沒有苦難和傷痛。但無論我們怎樣嘗試,藉著科學、政治、環境研究,甚或其他的知識,都無法創造出完美的世界,惟有上帝才有這個能力。將來當祂恢復世界的完美時,上帝將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人類將恢復與上帝的完美關係,這是上帝所計畫的美好生命,也是得蒙救贖的人可以盼望的事。

我們如何得到救贖?

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罪而淪喪,憑我們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現狀,因此上帝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修復這一切。信靠耶穌就是得救的方法。從聖經裡,我們讀到:

上帝愛世人,甚至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使世人藉著祂得救。 (約翰福音3章16-17節)

聖經說,上帝愛我們,所以只要我們相信耶穌,接受祂為我們的救主,上帝應允我們將得到永恆的生命。這永恆生命的意思是:我們死後,將與上帝同住,在那裡沒有苦難和傷痛。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總是在思想、行為、言語上犯罪。若是如此,我們是否還能得到上帝接納呢?

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照所定的日期,為不敬虔的人死了。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 (羅馬書5章6、8節)

因為我們都有罪,所以我們都會死,這死不只是身體的死,而是靈魂也永遠死亡。然而因為上帝愛我們,祂差派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有了耶穌基督,我們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

耶穌本身是無罪的,祂從來沒有悖逆過上帝。不過,耶穌卻為我們擔當罪的懲罰,祂為了我們而遭受厭棄、拒絕、鞭打、笞刑、嘲弄、刺傷、被釘十架。祂為了償還我們悖逆的罪債,而甘心死在十字架上。正如剛才讀過的「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啊!耶穌基督為了你我付上生命,但死亡的墳墓並不是故事的結局,我們在聖經上看到,耶穌從死裡復活,為了所有信靠祂的人,祂勝過了死亡。

這就是我們需要信靠耶穌的原因,信靠耶穌就是讓祂來做我們生命的主宰,成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橋樑,讓我們可以與上帝建立個人的關係,我們也會擁有永恆的生命:不再有眼淚、死亡、悲傷、哭泣和傷痛。

先前我們說過,上帝所創造的這個世界原本應當充滿快樂,但因為罪的緣故而充滿了苦難和傷痛。我們想盡辦法脫離苦海,但是,惟有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才能得救。

我們知道人生總是會有苦難和傷痛,我們也知道,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因為大有能力的上帝願意拯救我們,只要我們接受祂的救贖,祂應許我們可以得到:與祂同享平安、喜樂的永恆生命!

這個永恆生命全在於上帝,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我們只有惟一的選擇,就是信靠上帝的救恩──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生命的主宰。

這個世界充滿了苦難和傷痛,可能你以前從未認識到這是因為罪的緣故;可能你也從未想過接受耶穌為你生命的主宰。或許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想要信靠耶穌。

倘若是如此,接下來的禱告將幫助你,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這個禱告是承認我們曾拒絕過上帝,也為祂透過耶穌向我們顯明的愛而感恩,祈求祂幫助我們每天來信靠祂。

親愛的上帝: 我知道,我不曾信靠祢,以我自己的力量,無法重建與祢之間破碎的關係。謝謝祢如此愛我,謝謝祢差祢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著祢的幫助,現在我得以信靠祢,並且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我願意不再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是讓祢成為我生命的主宰,求祢幫助我如此行。

假如這是你發自內心的禱告,今天就是你成為基督徒的新開始,這是正確的選擇,你將可以進入那應許的世界:不再有眼淚、死亡、哀哭和傷痛。我們也可以藉著耶穌基督,重建起初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是多麼大的恩典!

基督徒的生命僅是未來進入新生命的一瞥,基督徒可以倚靠上帝永恆的應許,就是啟示錄21章3-4節所說的。對信靠上帝的人而言,此生的苦難和傷痛是短暫的,因為將來有一天,我們要永遠居住在那充滿喜樂,沒有苦難,沒有傷痛的完美世界。

成為基督徒,並非意謂著從此不再有苦難和傷痛。不過,當我們面臨苦難和傷痛時,上帝會賜下足夠的力量讓我們面對。雖然基督徒的生命不總是一帆風順,但是藉著向上帝禱告,我們可以得到祂的幫助。在這世上,我們可以為祂而活,同時盼望上帝應許的新天新地早日降臨。

靈命日糧 :最佳禮物

讀經:彼得前書1章3-9節  

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贈禮郵件,每天都充塞著我的電子信箱,真令人驚訝。最近,我總結了一週內這些來信所提供的免費禮物,竟達到2千6百萬元,當然這些都是騙局。這些所謂的贈禮,都出自不擇手段的詐騙集團,無論是一百萬的獎金或提供七百萬的贈品都是謊言,目的是想從我這裡騙取金錢。

這些誘人的贈禮讓人難以抗拒,事實上這些禮物根本一文不值,還會帶來許多麻煩。騙子送給我們的是虛假的希望,最後落得美夢成空。

然而,有個禮物雖然好得難以置信,卻是真真實實地要送給你。那就是上帝為我們所提供的救恩。只要你接受耶穌,相信祂在十架上為我們成就的一切,你就能得著。「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耶穌為這個贈禮付出極大代價,我們卻得以受益。羅馬書上說:「耶穌被交給人,是為 [....]

靈命日糧 :簡單明瞭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12-14節 

詹姆斯·麥迪遜是美國的第四任總統,在編撰美國憲法上,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提醒說:「不要撰寫過於冗長以至不能閱讀,或是毫無章法而難以理解的法律。」根據我所讀過的一些複雜的官方申請表格,麥迪遜總統的提醒非常值得重視。

在向人傳福音時,我們經常把福音講得過於複雜。值得慶幸的是,聖經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清楚地陳述救恩的好消息。耶穌對尼哥德慕這位甚有學問的法利賽人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稍後祂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14章6節)。使徒保羅直截了當地對腓立比的獄卒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上帝的愛是何等偉大,但這寶貴 [....]

選擇


十架上被殺神羔羊
甘心用重價贖我們
何等豐盛奇妙恩典
是神從創世前揀選

我們既蒙如此應許
就當脫離罪入光明
獻上身體當作活祭
得稱為神國的子民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
試探臨到我們的每一天
袮不住為我們禱告
使我們得勝過世界

救贖主,潔淨我
除我所有隱惡

至聖主,塑造我
我願為主袮而活

救贖主,潔淨我
除我所有隱惡

至聖主,塑造我
我願跟隨袮而走

———————————————————-
[詞, 曲: 集美青年團契]
音樂蒙“集美青年團契”允准使用

下載:選擇 (右擊滑鼠)


創作者筆記:
“當時這首歌是要錄下來送給教會青契的畢業生,希望能鼓勵他們在離開熟悉的教會、熟悉的服事位置後仍然不忘記主的救恩,常常服事主獻上自己當做活祭。
因為團契人很多,服事的同工卻很少,很多事工做著做著就沒了。所以這首歌也是對現在在校弟兄姊妹的一種鼓勵:在各樣社團活動、學校比賽和教會服事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現在的學生內心很多都有一定的自卑。很多弟兄姊妹會覺得自己沒恩賜而懼怕服事。這也在詩歌中表達出:上帝是我們的力量。服事絕不是憑人的力量,上帝愛人順從祂遠勝過祭牲的脂油,以鼓勵弟兄姊妹們積極服事。”——集美青年團契

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
聽命勝於獻祭;
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