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新冠肺炎

創作歌曲 |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主唱 :黃秀麗 Wong Siew Lee
作曲 :黃秀麗 Wong Siew Lee
填詞 :王有義 Peter Ong
編曲 :Sam Lau
MV :梁志光 James Leong

時間永遠困在車水馬龍
感情早已迷失在繁忙中
大事小事總是塞滿前頭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積極思想好像到了盡頭
安慰詩歌沙啞卡在喉嚨
想躲避鏡子裡憔悴的面容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你可以陪我 靜看人生的潮起潮落
也許你會陪我 等到風景都看透
感覺是赤裸裸 多少面具早已遺漏
絕望湧上心頭 記得握著我的雙手

你可以陪我 走過這遍荒蕪的沙漠
漫天塵沙中 跪著等待黎明的沉默
喜樂和哀愁 讓祂塑成一生的輪廓
奇蹟出現與否 你陪我到從容不迫

我病了 想你來看看我
靜靜陪我 握著我的手

 

創作筆記:
這是一首為醫院事工/病人關顧事工所創作的歌曲。在2019年8月,我有機會和一位青少年時就認識的弟兄(王有義弟兄)聊起,想嘗試創作一首與病人關顧有關的歌曲。其實那時候, 我心裡有很多的感觸,我看到病人關顧和醫院事工的需要,很多病人躺在醫院裡,家裡,在療養院裡,是沒有人去關心陪伴的。我把所要表達的需要和內容、經文等與有義弟兄分享。感謝主,在三個月內,我們一起完成了這首歌。他把詞寫得很好,我作曲。

這首歌主要是要把病患的場景和心情表達出來,在歌曲的開始,你們可以想像一位病患躺在病床上,望向窗外,見到繁忙的街道情景,似乎見到以前很忙很忙的自己、很忙很忙的我們,但,在他的心裡深處,卻是有很多無奈,掙扎,痛苦,也許在那時刻,他心理更希望的是有人陪伴,而想見的人卻不在他身旁。

盼望這首歌能讓更多人看見病人的需要和掙扎。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如何把愛化為行動,回應如此的處境呢?病人的需要繁多,基督徒在哪裡?願我們在這服事的道路上效法基督的榜樣,不負耶穌所託付我們的福音使命和愛人的誡命。

 

 

*此作品由原創者原創經雅米事工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原創者,以及“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疫情之下,來自詩篇121篇的鼓勵(有聲中文)

作者:Veena Kuruvilla, 新加坡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很多,從停止與人擁抱、握手到優雅地處理某些廁紙品牌缺貨的可能。這個大流行病觸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求生慾望。對一些人來說,新冠病毒奪走了他們所愛之人的生命,並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從中國到美國,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在短時間內讓成千上萬的人感染,也讓我們幾乎沒有時間真正地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禱告。更甚,我們每天睡前滿腦子病毒最新統計,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對未知的恐懼更強了。

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被呼召行走在真理的庇護中,而非跟隨現實讓人抑鬱的節奏。生活被暫停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該陷入絕望,相反,當我們迫切禱告時,這成為我們回想和倚靠上帝話語的時機。

此時的我們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患難,讓我們記住在上帝——我們的幫助——裡面的盼望,並且一起來讀詩篇121章,裡面寫到讓我們定睛於上帝,因為祂是如此的上帝。

祂是全能的主
詩篇的作者以提問開頭,“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詩篇121章1節)他的下一句話顯明了他的信心,“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章2節)。

我們只有睜開眼睛才能舉目。這意味著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被呼召遠離屬靈的打盹,要盡情享受造物主的偉大。

像其他許多人一樣,我也犯了過多關注這個世界的錯誤。有時這會使我失去了跟上帝交通的喜悅。隨著新冠病毒的蔓延,我從一個新聞資訊跳到另一個新聞資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否則我本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讚美和祈禱上。隨著航班的取消和邊境的封鎖,我和丈夫都擔心可能再也見不到我們年邁的父母,因為他們住得離我們很遠。當超市的貨架開始清空時,我又開始擔憂自己沒囤貨是不是太魯莽。要克服這一點,就應該只用有限的時間看新聞,並降服在真理面前,消除自己的憂慮。

毫無疑問,主是一切幫助的源頭。而祂的幫助會來——它沒有來了又走,讓我們跌個踉蹌。無論大事小事,天父的幫助永遠在。祂不僅可以在我們食物不夠時激發我們的創意,而且只要我們願意,祂還可以通過這個封鎖時期來使我們與祂及他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問題是,我們去哪裡尋找答案?

祂是供應者
知道我們的上帝必不叫我們的腳動搖,並且蔭庇我們(詩篇 121章3-6節)是如此地給人力量。這不是說祂會保障我們的健康和財富,而是應許我們,當我們把自己交託給祂時,聖靈會保守我們的腳步。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恐懼的時刻可以有平安。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來自上帝的祝福,並為有機會與其他基督徒團契(不管形式如何),而向祂感恩。這也意味著我們每天醒來,知道當我們堅定不移地為患者和排外的心禱告時,那位全知全能的,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就願意並且渴望通過我們做工。

我們的天父是一位充滿活力,永不枯竭的父親,祂致力於我們信心的成長,和祂國度的降臨,我們身體上的隔離沒有阻礙祂的計劃。在4G網絡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裡,因為對抗病毒而保持社交距離的現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會,讓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對話當中提及基督。現在也是與那些在我們社交圈邊緣的人建立和修補關係的時候。

問題是,我們是在祂的蔭蔽下向前邁進嗎?

祂是救主
詩篇的作者在最後誇勝說,“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7-8節)。

這就是我們每天歌唱和喜樂的原因,尤其是在現在這樣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對病毒的了解可能不足,但是我們也知道病毒沒有強過耶穌已經戰勝的罪惡——那容易網羅我們的罪。對於耶穌的信徒來說,這是一個解脫。

即便病毒摧毀我的身體,我也太可放心,病毒能摧毀的不過如此,它既不能審判我,也不能定我的罪。無論是疾病還是死亡,都無法勝過被基督釋放的人,因為我們不再是環境,試煉,思想或磨難的囚徒。我們裡面耶穌基督的寶血將保護我們。耶穌將以信心代替混亂,以智慧責備世俗,以聖潔更新我們的心意,並且這個更新過程會一直持續,直到天父上帝叫我們回天家。

問題是,我們有信心嗎?

毫無疑問,我們是被呼召生活在這個時期的。讓我們選擇不要被病毒嚇倒,而是堅信上帝的應許,這是病毒和魔鬼都無法破壞的。

點擊查看原文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疫情與不震動的國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一星期斷斷續續的雨,將墨爾本帶入了秋天。雨後的空氣,分外透明、純淨,路上稀疏的行人,友好地打著招呼。疫情期間,大家彼此投射的善意眼光或溫暖的只言片語,也是安慰人心的。

昨晚睡得很好。好久沒有這麼放鬆地醒來,懶在被窩裡。上一次可以不用醒來後,立刻像上了發條的鐘擺,一刻不停的時候,是聖誕假期吧。有三個孩子,照顧她們,停不下來的;有生意,有工作,停不下來的。

不過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世界經濟停擺了,我們也不例外。澳洲政府一周內,禁令從一級升到三級,大學停課,關圖書館、教學樓,我們在大學的咖啡店業績也隨之跳水式下跌。其實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就隱隱覺得不安,看著疫情如烏雲一般蔓延過澳洲時,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每天惴惴不安地看著形式越來越糟,然後最壞的情況終於發生了。大學關閉的那一天,終於哭了出來,與其說不忍精心經營的生意遭到重創,更是幾個月以來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了。

今晨,踏著路上的落葉,心無掛慮地慢慢經過一座座庭院,走過Yarra河的人行橋,雨後涼涼的風吹過來,我知道,過去的幾個月終於過去了,好久沒有曬過太陽的心情,在慢慢舒展,為經歷的一切感恩。

祂有預備
早在疫情開始之前,上帝就為我們做了一切的預備。生意轉型,減少門店,收回投資,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帶領和確據,雖然當時不解,也曾迷惑未來的發展,現在來看,上帝的保守和看顧是那麼清晰、顯然。 “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 26章3節)。回首人生,處處是上帝恩典的痕跡,即使身處疫情,誰能否認祂的保守、供應。如果曾以為靠著己力可以積累人生的幸福,現在更知道感恩,這紮實的幸福是因為主在我們生命裡的工作。

祂向著我們的意念是好的
帶著2019年的繁忙和壓力走入2020年,沒有興奮和期待,也不知道如何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實在是累了厭了。在經歷了這跌宕起伏的幾週後,能夠安靜地散散步,不疾不徐地做事情,恍悟這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嗎?在一切進行式突然急剎車而停下來以後,發現,有些東西是可以放棄的,有些是可以沒有的。上帝給一直帶著責任感負重前行的我放了一個長假,讓我休息,安靜,享受與祂的同在。在這個貌似打擊的背後,有著祂化妝的祝福。

這場疫情來得突然,人人都經歷了無法招架的驚惶失措, 如果主允許我們經歷這一切,我相信有祂的美意。當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時,經歷戰爭、死亡、顛沛流離時,耶和華對他們說“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這場疫情,讓每個人的生命都經歷了震動,很多經營、積累的人生都土崩瓦解,而只有上帝的國,是不會震動的國。相信有些人被震醒了,發覺曾經追求的東西,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不值得用生命換取;有些人悔悟了,發覺自己離上帝太遠;有些人經歷救贖、醫治、供應,更深地體會上帝的眷顧和同在。不管是什麼,上帝在這場疫情中,做著偉大奇妙的工作,因為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一切,沒有什麼是偶然的,都有祂的美意,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願祂給我們屬天的眼光
疫情在蔓延,真假難辨的壞消息也在擴散,放縱自己的眼睛、耳朵在這上面,就是等著被恐慌、絕望吞噬。看到攀升的自殺率、離婚率、死亡率,你覺察到什麼?這是仇敵在疫情期間大打出手,偷竊、搶奪、殺害,並使出了牠慣用的伎倆——恐懼。壞消息看多了,你還記得上帝的好消息嗎? “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希伯來書 12章27節)。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上帝”(希伯來書 12章28節)。人類歷史充滿苦難血腥,耶穌的時代也不例外,但祂沒有被世界的痛苦影響拖累,而是汲取屬天的喜樂和能力去影響世界,雖在地上,但注目在天,不求人的滿意、但求父的旨意通行。我們被召要將天堂帶到地上,那就回應上帝,找到自己的位置,興起發光吧。

是的,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措手不及,不過天父不早已借聖經告訴我們了嗎,還有那無比榮美的結局。如果曾經的遙遠,如今近在眼前,曾經的負重,如今可以撇下,曾經的模糊,如今清晰可見,那麼讓我們將自己再一次妥妥地交在祂手中,在祂的計劃裡前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在抗疫最前線:等候天亮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值夜班的漫漫長夜,我們守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等待著第一道曙光的乍現,等待著魚肚白浮現在天邊,等待著清晨的朝陽徐徐升起。這個時候,努力保持清醒的我們都期待著牆上的時鐘走得快些,夜班得以結束,大家得以安然放下守夜的職務,回家休息。

自從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交通車禍傷亡率大幅度下降,工業意外事故也近乎歸零。病症輕微的人為了避免置身醫院而感染病毒都不會選擇在這個非常時期來掛號看診。向來人潮絡繹不絕的急診室顯得格外冷清,門可羅雀。黃區的病人屈指可數,而且情況穩定。這是一個安靜的夜晚,時間過得分外地慢,大家都放鬆心情,等侯著天亮。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先生無意中開始出現危急狀態:他的血壓突然下降,呼吸越發急促,心跳也開始滑落。老先生不久前才剛中風,今天因為嘔吐不停而被家人送來,初步診斷可能是骨痛熱症,但是需要等到天亮後實驗室才會進行檢測確診。剛開始他的情況穩定,精神狀態良好,只是血氧飽和度偏低,需要鼻導管來吸氧。由於超音波顯示他的心臟功能欠佳,我們並沒有為他吊點滴,只給了抗生素。想不到,短短幾個小時內他的情況急速惡化,強心針才剛注射沒多久,他的心跳就停止跳動了。

換作平時,我們會第一時間按壓病人的胸口,馬不停蹄地實施心肺復蘇,因為心臟驟停分秒必爭,黃金時間僅有4 分鐘。但是 C O V I D – 19 的警訊讓大家不得不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時刻停下來,穿上防護服,才能開始急救。因為防護服的數量有限,只有兩位醫務人員能夠在完整的配備下參與急救,因此負責 CPR 的護士很快就疲累了。為了減低病毒感染率,我得學會隔著玻璃盒為病人插喉,在這個狹隘的空間裡努力地調整影像喉頭鏡的角度,直到屏幕上喉入口顯而易見,才能將內導管插入。整個過程比想像中更加耗時耗力,汗水浸透了防護服,玻璃盒局限了雙手活動的範圍,不再像往常般靈活自如。經過數番嘗試和掙扎,並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總算成功地為老先生安全插管了。

老先生的心律一直沒有恢復正常,三十分鐘後我們不得不宣告不治。這個時候天已經亮了,只是大家都為老先生匆促的離去感到失落。填寫死亡證書後,我們卸下身上那被汗水浸透了的防護服,正式結束了這個充滿腎上腺素的夜班回家去。

漫漫長夜的等待容易讓人偷懶打盹、精神散漫、意志消沉、反應緩慢。然而,城門外站崗守夜的人需要時刻警戒,才不會讓敵軍有機會潛入襲擊,導致整個城牆失守。同樣的,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也需要加倍小心,才不會錯過病危的信號。等候天亮絕不是消極被動的狀態,而是積極主動地守候在自己的崗位上,警惕地守護城內居民的安危、守護每個病人的生命。守夜是一份神聖的職務,無論是維持社會治安的警員還是捍衛國家領土的軍兵,無論是值夜班的醫務人員還是在化驗室里分析和檢測血液樣本的技術員,在每個漫長的夜班裡都有義務積極主動地盡忠職守、等候天亮。

那個汗水浸透防護服的夜晚,我對等候上帝又有深一層的領悟、多一份的理解。等候上帝意味著我需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警醒地守護著我的城牆,而不是漫無目的、無所事事地等待祂為我成就心裡所求所願的事。等候上帝並不意味著我有正當的理由打盹睡覺、自我封閉、自憐自艾,而是把握機會主動、積極地服事、搶救生命和靈魂,這樣等候的季節必然不會浪費、不會留白。

無論您處在人生的哪一個季節,等候上帝是信心旅途中的試煉,更是個飽含應許的蒙福之路。但願我們在等待疫情結束的當兒繼續積極等候上帝,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祂”(耶利米哀歌 3章25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親愛的新冠病毒,我希望我們從不曾相遇……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譯:王西寧,愛爾蘭

 

親愛的新冠病毒,

 

我最近幾乎每天都在談論你,並且我已經有好幾週都在不停地想著你了。我甚至一直在網上查看你的踪跡——看看你最近如何了,想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

顯然,我對你比對任何其他事物都緊張。想到你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冒了出來,真是太瘋狂了。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毫無疑問,你成功讓大家駐足圍觀了。

但是,現在我能對你說一句實話嗎?

我希望我們從不曾相遇。

現在回顧過去的這段時間,我覺得實在有點可笑(難過的可笑),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在最開始的時候認真對待你?包括我自己。真是不好意思,那麼多人嘲笑你,不把你當回事。你不應該被那樣對待。如果不是這樣,你帶來的破壞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嚴重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闖入我生命的那一天。我收到信息,我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將被隔離兩天,因為她被懷疑與你有過密切接觸。所謂你會讓人生病。值得慶幸的是,你跟我的朋友保持了距離,她沒有感染。

然而這一點開始。然後,你拜訪了我的國家,從此,我對你了有更多的了解,你造成的混亂變成了地域新聞。越來越多與你待在一起的人生病了。自然,我們都非常害怕,我的工作會議,以及我去海外參加婚禮的旅程都被取消了,因為無論哪裡的人都不想和你有任何瓜葛。

但是誰都沒有料到你的影響力會波及全球。對我來說,當你徹底破壞了我的日本之行時,我才知道你有多想要得到我們的注意。一定要這樣嗎?至少我想說,我真的很期待那個假期旅行。所以我很沮喪。你造成的騷動,不只是讓我們不得不更改整個行程,你還剝奪了我朋友們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急需的休整機會。

目前,我正在家裡寫這封信給你,因為你現在的聲譽差極了……我最近一次查看感染人數得到的數據是全世界已經有227萬人被你感染。因此,為了將你隔離,政府先“隔離”了我們所有人:我們所有人被建議呆在家裡,避開擁擠的地方,以保護我們應對你的傷害。

因為著,一些國家拒絕短期遊客入境,航班也減少了航班。因為不能給你潛伏和害人的機會,教會也關了門。

我的許多朋友已經將你帶給我們的影響與殭屍末日發生的故事相提並論了,唯一的不同的是,我們實際上都沒有辦法判斷誰是殭屍。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你讓所有人包圍了偏執和恐懼的原因吧。

毋庸置疑,你的光臨徹底徹底破壞了我的生活,也破壞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生活。誰能料到你有那麼大的威力呢?

但是,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更加關注並能阻止制你的狡猾行為,你對我們就不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

當然,現實是你已經把我們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了了。但是你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了三件事:第一,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生命;第二,我們可以掌控自己做出如何的反應;第三,你掌控不了我們的生活。

除了假期(順便說一句,你仍然欠我假期),即使像與朋友見面,擁有一份工作,擁有家庭和身體健康這樣的事都變得無法保證了。我們可能隨時失去這些。時間自己能夠在家辦公,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恩典。

雖然我極不願承認這一點,但是無論有沒有你,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負責。就個人而言,最近幾天我聽到並且自己也見證了很多無私和愛的例子。當然,反面的列子我也看到了很多,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也很多。新冠病毒,你以一種不受歡迎的方式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試驗我們,揭穿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一天,我的同事提醒我,可能你(新冠病毒)也沒有那麼“新”。畢竟,在之前的世代中,還有其他像你一樣有影響力的疾病,其中一些甚至比你更麻煩和更讓人討厭。儘管它們在當時也造成了混亂和破壞,但人類最終還是佔了上風,而那些時期,也出現了一些獨特的愛與犧牲的偉大行為。

我知道這次也會一樣。

不管我多希望可以避免開你,或將你拒之門外,我知道你會留下來——至少目前如此。但是新冠病毒,你無法掌控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我敢說你現在能夠這樣蔓延是因為上帝允許你這樣做,就像他允許之前那些具有破壞力的疾病存在一樣。但是有一天,你終將不復存在,而下一個將會取代你。

因此現在我會繼續關注你,但更重要的是,我重置目光投向真正掌控一切的那一位,他能隨時結束這一切。

即使在接下來的幾週(甚至幾個月)我都會被關在家中,我也會盡我所能地珍惜每一天。我已經學會數算祝福,在家生活並量入為出(這些天我真是省下太多錢),並且一一機會就跟有需要的人聯繫(你可能使我沒有辦法與朋友見面,但你聽說過Zoom嗎?)。

生活仍在繼續-甚至這意味著與你依存,新冠病毒。

你真誠的,
佩欣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在抗疫最前線:香港第一位因SARS殉職的胸肺科醫生仍舊激勵我(有聲中文)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馬來西亞全面實施行動限制令進入第十三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確診人數每日持續以三位數增長,雪隆區一帶的醫院開始面對不少醫務人員被隔離和個人防護裝備短缺的現象。全國各地許多醫務人員陸續被徵召到疫區的醫院前線上與疫情抗戰,而我留守的醫院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收治COVID–19 病患的醫院。

從起初的不甘心和不情願到接下來不得不提起勇氣走上戰場,大家都深切期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和規律,我想這是每位醫務人員的心聲。尤其家裡有嬰兒、小孩和老人家的同事,每天更是提心弔膽地往返醫院,深怕一個不小心把病毒帶回家裡,感染自己摯愛的家人。

 

這場戰役需要維持多久?我們毫無頭緒。下一個被抬出去的傷兵會是我嗎?留在戰場上繼續奮鬥的戰士感到疲憊睏倦,莫名的恐懼和憂慮湧上心頭,這個時候只有上帝的話語能夠帶來安慰和鼓勵。

2003 年,卷席全球的沙士冠狀病毒同樣在世界各地引起恐慌和驚駭。死亡率節節上升,大家聞SARS 色變,其中亞太地區的疫情尤其更甚。從 2002 年 12 月 15 日第一宗病例在中國大陸的廣東省確診,到 2003 年 3 月 15 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之正式命名為非典,疫情在短短几個月內迅速擴散,奪去了數百條生命。其中包括了香港第一位殉職的胸肺科醫生:謝婉雯 @ Joanna Tse。

婉雯是個普通的女孩,在香港的一個基層家庭成長,從小勤奮努力,立志長大要當醫生救人。高中那年,她以八優的成績順利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系。1992 年畢業後,她先後在急診科和胸肺科任職服務,考取專業資格。她是個十分優秀的醫生,不但表現出色,待人處事也得到同事和頑梗病人的好評。2000年,她與患血癌的丈夫陳偉興醫生踏入婚姻的殿堂,在上帝面前共同許下至死不渝、堅定不移的誓約。

然而,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這段婚姻很快地面對嚴峻的考驗。2002年,她在英國進修期間,丈夫的血癌複發。她得知後連忙回國照顧他。不久後,丈夫不治身亡,回到永恆的天國去。葬禮上的輓歌與18個月前婚禮上彈奏的詩歌,同樣是《彩虹下的約定》。六個月後,SARS 疫情爆發,身為系主任的她自動請纓走上抗戰的陣線。在深切治療部為四位病患插喉的時候,婉雯不幸感染病毒,患上非典型肺炎。與病魔搏鬥 40 天后,這位仁心仁術的醫生在2003年 5月13日回到天父的懷抱里了。那一年,她僅 35 歲。

 

那一年,她成為香港的女兒,是全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她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被拍成福音電影《天作之盒》,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毫無保留的愛里有割捨、有犧牲、有淚水、有分離。人世間的愛看似燦爛繽紛,卻十分短暫,終究會來到盡頭。男女之間的山盟海誓不一定經得起歲月和環境的考驗,但天父的愛卻是恆久常存,永不止息。

那一年,她的故事感動了我。從她的身上,我看到真愛的偉大、守約的可貴、生命的意義、永恆的價值。她的生命流露的愛包含著勇氣、委身、忠誠、堅貞、犧牲、舍己。在婚姻中,她守護著身患癌症的丈夫,對他不離不棄,忠誠到底。在職場上,她同樣在疫情爆發的期間忠心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甘願放下自己的權利,勇敢承擔醫生的責任,委身於上帝所賦予她的使命和呼召。她的生命所溢出的芬芳香氣深深地影響了年少的我。我立志要像她一樣 「加入醫生的行列,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發揮自己所長」。那一年,我僅16歲。

轉眼間,17 年過去了,新型冠狀病毒捲土重來。身為急診室的醫生,我每天得面對不同的病患。模糊的癥狀讓我們不曉得該如何篩選和判斷,頑梗的病人讓我們感到泄氣和無奈,惡化的疫情讓我們深感無助和渺茫。但在嚴謹的自我防護的同時,我可以學習婉雯醫生不畏懼死亡、主動付出愛。她奉獻自己,在悲歡離合的人世間活出天父的愛;她甘願舍己,短暫的一生反射出美麗璀璨的光輝。我相信,在天上必然有熱烈的掌聲為她響起,榮耀的冠冕為她而預備。這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麥子,繼續結出許多子粒,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敬虔的基督徒醫生。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新冠肺炎:冷靜下來,繼續生活(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我和朋友們剛聽說新冠疫情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爆發後,就不再去喜歡的餐廳吃飯了。當時,澳大利亞還沒有確診病例,政府當局也在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但為以防萬一,我們還是避開了擁擠的餐廳或購物中心。

當其他國家民眾歇斯底里地恐慌搶購時,澳大利亞的情況相對平靜。我以為即使病毒來襲,澳洲也不至於那樣。畢竟我們有著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的澳大利亞精神,所以我對整個澳洲的形式還是比較樂觀的。

但我錯了。當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病毒學家兼副教授Ian Mackay建議澳大利亞人預備好兩周自我隔離,多備些日用品,比如衛生紙時,情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誰會管他「但是不要恐慌搶購」的強調呢!

不久衛生紙、洗手液和濕紙巾被從超市裡洗劫一空。因為澳大利亞人展開了對三層廁紙的搶奪戰,衛生紙橫占報刊和社交媒體的頭條。算我和姐姐幸運,才在當地超市的貨架上買到最後三包中的一包。

當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病時,事態開始變得嚴重起來,各國紛紛封關,並採取更嚴格的安全措施,這無疑引發了第二波恐慌。

目前,澳大利亞有375例確診病例,27例已經痊癒,5人死亡。人們害怕被封城,又加之商店、學校關閉,於是又開始瘋狂搶購義大利面、魚罐頭、麵粉等耐放食品。

上周末,我和妹妹真是見識了大家囤貨的瘋狂。我妹妹跑了兩家超市都沒買到排骨來燉湯。她發消息給我「商店裡什麼都沒有了。」

我求生的本能噌的一下冒了出來,周一一大早就往超市沖。儘管才早上7點20分,超市門口已人潮洶湧,大家推著手推車嚴正以待。我推著車經過一排排空空的貨架,想為接下來的一周買些肉類和新鮮水果,此情此景實在魔幻,彷彿自己成了電影《寂靜之地(A Quiet Place)》中的Emily Blunt,一家人跌跌撞撞走進一家便利店,因為全城人都逃走了,裡面所剩無幾,只有幹掉的餅乾和一些已經不能吃了的殘渣。

迄今為止,Covid-19不僅造成了購物上的麻煩, 也打亂了我這幾個月所有的旅行計劃。我不得不取消所有海外旅行,不管是工作會議還是朋友的婚禮都無法參加。最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政府相繼頒布旅行限令,要求所有入境人員一律遵守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所以我心心念的復活節假期回紐西蘭的計劃也泡湯了。當前,政府建議澳大利亞人不要旅行,如果他們在海外,也應該儘快回到澳大利亞。

許多澳洲人還沒從今年年初史無前例的山林大火災難中恢復過來,緊接著又要面對covid19的打擊。

一直關注新聞和看著被洗劫一空的貨架會讓人不知所措,很容易跟著陷入搶購狂潮,囤積不需要的東西。周一我在超市時,無意中聽到一個人和朋友的通話,他告訴朋友自己雖然已經囤了很多東西,卻還在一個接一個貨架地掃貨。

但我們是否能退一步,思想一下聖經里的教導?

雖然聖經沒有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疫情,但卻為我們如何面對這樣的時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在困境中保持冷靜的方法:

 

1.遵循政府的安全指南

在這種時候,人們很容易對當局及其決定嗤之以鼻。但是政府正在與頂級衛生專業人員並肩合作,盡全力保護人民。聖經教導我們順服在上有權柄的,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羅馬書13章1-2節),所以,應該聽從他們關於健康的忠告

各國政府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措施,我們都應該儘力去遵守。

 

2.換一種方式社交

就在過去幾天,政府宣布禁止500人以上的集會,影響了音樂會等活動。緊接著周日,我所在的教會就宣布,4月份之前所有小組將暫停聚會。然而這正是我們比以往更需要相互鼓勵和扶持的時候。

儘管存在著各種限制,我們還是可以利用起手頭的科技,比如視頻電話,或在線聊天,繼續「聚會」並互相鼓勵(希伯來書10章24-25節)

 

3.在恐懼中繼續生活

恐懼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當新聞媒體或日常對話中充斥著「自我隔離」、「封城」和「保持社交距離」等字眼時,看起來唯一理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關在室內。幸運的是,我的游泳俱樂部依然開放,在其他活動被紛紛取消時,我仍能照常游泳,這多少讓我有點生活還算正常的感覺。

英國作魯益師(C. S. Lewis)曾寫道,「如果我們終有一天會被原子彈毀滅,希望那一天來到的時候,我們還在照常生活——禱告、工作、教學、閱讀、聽音樂、為孩子洗澡、打網球、和朋友邊喝酒或邊玩飛鏢邊聊天,而不是縮在一起像受驚的羊群,滿腦子想的都是炸彈。」現在請把「原子彈」換成「冠狀病毒」,再來重新讀一遍這段話。

儘管你很想取消一切約會和會議()尤其當你是內向者時),讓我們從魯益師的書中學習,繼續我們的生活。

沒錯,我們需要做好防護,養成健康的衛生習慣,但不要因恐懼而停止與朋友聚餐和去探望他們,也不要因此放棄你喜歡的運動。

照顧好我們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你感覺自己受到影響,就和信任的朋友聊一聊或撥打(或發信息給)精神健康熱線談談心吧。

 

4.有效地利用時間

今天,我的公司宣布,大家將無限期在家工作。說實話,在家工作聽起來似乎不錯(可以從床上爬起來,打開筆記本電腦,穿著睡衣就做工作報告感覺會很棒),但我知道自己遲早會悶得發慌。

不過說起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家工作的。所以如果有這個條件,就趁機做點自己喜歡但一直沒時間做的事情吧,比如嘗試新的愛好(織毛衣怎麼樣?);徹底放鬆一下,不用再一個接一個地赴約;讀一本好書;給好久不聯繫的朋友寫信;聽Spotify上的音樂;或讀完一本靈修書籍。

 

5.關心弱者——周圍有人需要你的幫助嗎?

周一早上在我忙著買東西的時候,除了空空如也的貨架非常扎眼外,我也注意到很多上了年紀的顧客在買東西。他們可能無法一下大量採購,也沒有體力不停地去超市看麵粉或義大利面是否有補貨。看著他們,我意識到現在正是照顧他人需求的絕佳時機。畢竟,「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雅各書2章14 -17節)

如果你知道的某個鄰居或朋友正為去商店買日用品發愁,為什麼不主動幫忙呢?我們是耶穌的代言人,為別人跑腿,或者在別人缺乏的時候,從自己豐富的庫存里送出一些給他們,都是表達耶穌之愛的方式。

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惶恐的時期——不知道這場疫情何時結束,擔心封城後,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儘管如此,我們的盼望在基督里,祂告訴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路加福音12章22-24節 )。那看顧不值一文小錢麻雀的主,定會在我們懼怕和不知所措時顧念我們(馬太福音10章29節) 。

雖然我從未想到自己會經歷疫情, 但我怕知道我可以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 因為祂顧念我們(彼得前書5章7節),這多麼令我寬慰啊,所以不管疫情會持續多久,我都會帶著這個確信走過。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我害怕,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Daniel Ryan Day,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Daniel和他的高中戀人步入婚姻,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是《What』s Next: Your Dream Job, God』s Call and a Life That Sets You Free》的作者,也是我們《靈命日糧Our Daily Bread》事工的播客。他擁有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碩士學位,並被按立牧職。 

我已經沉著冷靜幾個月了。我甚至開過幾個玩笑,還主演了一段取笑大眾因冠狀病毒歇斯底里的短片。但隨後NBA暫停了賽季,美國總統發表了特別講話,關於我司要暫時關閉幾周的謠言開始流傳,我收到一封多年沒用過的航空公司的郵件,告訴我他們取消了航班。然後各大學宣布轉向網路課程。現在有旅行禁令,我不能飛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當然我也沒有想去這些國家)。

當州長下令全州所有的K-12學校關閉整整三周時,恐慌情緒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第二天早上,我醒來時發現我所在城市首發三個確診病例。

所有這些警告和警報都在向我襲來。我開始頭痛,這對我來說是壓力的早期徵兆。我的大腦開始湧入「如果」的想法。現在,我可以100%自信地說…

我害怕,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

是害怕我的孩子可能會被傳染?或者我可能會?或者害怕我的工作可能被暫停?或者害怕看不了NBA(反正我也不看)?或者僅僅是因為我開始感覺到一月份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的擔心、焦慮和恐懼?或者所有這些夾雜在一起?

我知道我比較年輕,但我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事。損失超過幾十億甚至幾萬億美元,政府禁止超過100人的集會,主要行業停擺,世界衛生組織官宣為「全球大流行病」。並且我認識的每個人(包括我)都在不停地談論它!它就在你、我、他的面前, 24小時每天,每周七天不間斷。

所以我猜你可能也會害怕。或者你只是「擔心」。

那現在怎麼辦?

也許是時候休息一下了。深呼吸。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看一段老生常談的聖經經文: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老實說,我從來沒有像看新聞或閱讀新聞那樣高頻次地禱告。對於冠狀病毒,我花在追逐頭條新聞上的時間比花在跟上帝談論它的時間多多了。我花了很多時間和朋友聊天,看電子郵件,看視頻。但隨著頭痛的加劇,是時候讓我多禱告,少說話,少看電視新聞了。

你願意和我一起嘗試把智慧付諸實踐嗎?下面是一些我們可以開始實踐的步驟。

 

第一步:禱告並與上帝談論冠狀病毒

我們可以告訴祂我們害怕,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我們可以列出所有我們認為可能會發生的壞事,並請祂查看我們的心,看看我們為什麼感到如此不安。我們可以停下來祈禱,花點時間靠近我們的避難所,而不是囤積物資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更多文章。

 

第二步: 獻上感恩

腓立比書不只是說要和上帝談論我們的憂慮,而是要懷著感恩和上帝談論我們的憂慮。我們可以回顧我們的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或者一生,感謝上帝直到現在所做的一切。感恩促使我們思考上帝的信實時間表,當我們思考未來會發生什麼時,這給我們信心。
第三步:讀詩篇

可以通讀所有詩篇。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一些。詩篇27篇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詩人處理過多少次他無法控制的事情吧。劇透提示:很多!還要注意詩人有多少次讚美上帝的出現和幫助。

 

第四步:尋求服侍他人的方式

還記得耶穌是怎麼觸摸麻風病人的嗎?歷史上的基督信徒經常表現出同樣的愛和關懷,而冠狀病毒就是一個這樣做的機會。

也許可以從拜訪朋友開始,鼓勵他們信靠上帝。如果你知道有人高危或處在高危區域,請主動聯繫他們,看他們目前還是否安好。如果你認識身體尤為孱弱的人,想辦法通過購買食品或做一些冷凍食品來保護他們,這樣他們就不必出家門了(當然先確保你沒有感染病毒)。最重要的是,問問上帝,祂會讓你做什麼,然後跟著祂走。
第五步:跑步(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到外面去跑)

好吧,這是我個人的建議,聖經里並沒有這一點,但它對我來說很有幫助。你可能不喜歡跑步,但我喜歡。當我有壓力的時候,跑步是讓我清醒的最好方法。也許你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做俯卧撐,或伸展運動,或者在家裡走走。先做點什麼讓自己清醒一下,騰出空間讓自己專註於別的事情。

這五個步驟不能解決冠狀病毒的問題,它們也不是解藥、不能解決你我的擔心。焦慮會捲土重來,但當它捲土重來時,我們可以再重複同樣的步驟。正如腓立比書所應許的,當我們將焦慮帶到祂那裡,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幾年前,我暫時失業,感覺亞歷山大。當時我碰巧在海灘上,一邊看海浪一邊禱告。我意識到海浪足夠大,可以把我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突然一首自編歌曲的歌詞開始在我的腦海中飄蕩。今天好像又是唱這首歌的好日子(如果你想和我一起唱,那就自己編曲吧,因為我沒法跟你分享我的曲調):

 

願上帝的平安如滾滾海浪將我捲起,
May the waves of God』s peace roll over me,

把我送至我應該去的地方。
Moving me from where I am to where I ought to be.

 

上帝的平安,足以將我們從憂愁移送至信靠。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不再經歷恐懼,但我們的恐懼最終將被放在正確的情境下——驅使我們更加親近愛我們的上帝。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抗疫生活不抑鬱:多讚美,少囤貨,愛他人(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香港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在家待了快兩週之後,我開始坐立不安……平日的生活被打亂,小孩不能上學,自己不能見朋友,連出門買菜、到樓下散步等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都不能做了。這讓我好像失去了生活的一部分,心裡很失落。就在我的心情抑鬱得快爆發的時候,上帝卻提醒我,有三件事情可以幫助我面對疫情卻不沮喪。

 

一、多讚美

正當我為著生活被打亂而感到傷心時,朋友突然發來短信說她非常感恩,因為上帝在這個特殊時期裡供應了她的日常所需,比如說口罩、衛生紙和米。她對上帝的讚美戳中了我的心,因為我知道她的口罩是家人千辛萬苦從國外購買後再寄給她的,衛生紙同樣是以高價在國外購得,米估計也價格不菲,畢竟這些必需品早被搶購一空了。相比之下,疫情爆發之前就買了很多口罩、衛生紙和米在家備用的我,卻沒有像朋友那樣的感恩之心,並沒有因上帝賜下充足的供應而特地讚美祂。因此,朋友像小孩般的信心以及對上帝的讚美可真是為我發霉的心帶來滿滿的新鮮氣息。

 

因為學校停課,原本每天都去學校上學的女兒突然要全天都待在家裡,還需要我花很多時間陪她完成學校布置的功課。雖然我很喜歡花時間跟女兒在一起,也很享受學校的網路教學,但我還要照顧正處於嬰兒期的兒子,所以對我來說,照顧女兒實在是沉重的負擔。有一次,我忍不住抱怨:孩子沒人照看,我被迫當起幼兒園老師,高額的學費卻仍須照付。這時,女兒同學的媽媽剛好發信息告訴我,她覺得教育孩子本就是家長的工作,她很感恩,也十分欣喜,因為現在有機會可以看到學校平時是怎麼教導孩子的,這將幫助她更好地參與孩子的教育與成長。這個嶄新的視角真是來得太及時了,它像一道光射進我的心裡,驅散陰霾。

 

朋友們的讚美與感恩,像一劑良藥,醫治了我憂傷的心,讓我的生活重新充滿朝氣。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都不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上帝的禮物。每一次短暫的停頓與等待,都成為我重新調整生活之優先次序的契機。是呀,平時沒有時間關注的事物,現在可以全心全意去關注;平時沒有時間對付的生命問題,現在有機會去正視;平時不以為然的一切,也變得尤為寶貴,比如戶外每一口新鮮的空氣,還有每一處美景……「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我們美味的食物。」如今,我對這句飯前禱告有更真切的感受。

 

所以,若想讓抗疫生活充滿朝氣,就從多讚美開始吧。

 

二、少囤貨

說實話,自從不能自由出門後,我就開始每天都在網上購物。一方面,我想一口氣多買一點,這樣就可以減少購買的次數;另一方面,因為很多人都說市場可能會缺米,我就又買了一大袋米,連食用油和衛生紙也都多買了一些放在家裡,儘管我之前買的還沒有用完,而我亦無法理解大家為什麼要囤積衛生紙……這樣一來,後果是什麼呢?那就是我把平時不會吃的各種各樣的零食和食材都買回家,家裡的食物便開始略為過剩。食物吃不完當然會壞掉,更糟糕的是吃完了會長胖……完全不值得,太可怕了!因此,我現在的做法是,在冰箱裡放置少一點食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更好地利用食材,而且也讓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餚都顯得更加珍貴,令人食慾大增。

 

同時,老公提醒我,如果我們囤積太多東西,就可能會導致真正有需要的人買不到所需的物品。因此,當我問老公是否需要多買點口罩和酒精洗手液時,老公果斷地說:「不,那些應該留給更有需要的人。」我想,如果我們把東西都囤積起來,其他人得不到,最後受損的也會是我們自己。

 

所以,若想在抗疫時期保持內心輕盈,就從少囤貨做起吧!

 

三、愛他人

在多讚美、少囤貨之後,我的大腦已不再被憂傷佔據,終於可以清醒地思考:作為基督徒,我能夠在這個時候做些什麼去祝福他人呢?畢竟,聖經教導我們:「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拉太書6章10節)。就在這時,我們教會媽媽團契的媽媽們行動了起來!當其他人還忙著囤積物品時,她們一個一個接力在教會裡放置多餘的口罩、酒精洗手液和衛生紙,好讓有需要的媽媽們帶回家使用。她們的善舉讓宅在家的我大開眼界!原來,在人人自危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為他人著想,這樣的畫面真美好!於是,我也開始聯絡一些認識的人,看誰需要口罩、衛生紙或米。正如聖經所說,上帝最喜悅我們做的事情,除了全心全意愛祂之外,就是「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章27節)。當我每天都關心一個鄰舍,以實際行動去愛對方時,我體會到從上帝而來的喜樂。

 

宅在家這幾週,我最想念的是朋友。平時可以定期見面的朋友,現在都不得不各自待在家裡。雖然不能去教會聚會、不能聚餐,但我想我們還是要保持聯絡,不然屬靈生命怎麼成長呢?於是我主動聯繫一些朋友,在合適的時候,也會在採取嚴謹的防疫措施後,帶女兒出去跟她的好朋友見見面,讓他們隔著安全距離一起玩一玩。女兒每次見朋友都想要帶一份禮物給對方,這提醒我,即便在抗疫期間,也不要忘記彼此相愛,因為「上帝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約翰一書3章23節)。

 

所以,若想在抗疫期間擁有喜樂的心情,那就好好愛他人吧。

 

雖然抗疫生活看似長路漫漫,但我們可以相信上帝的愛,也相信在這看似停頓的時間裡,祂正在做很多美好的事情,包括醫治的工作——祂醫治我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病的社會,也醫治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因此,雖然現在的抗疫生活有些難熬,但我們若仰望祂美好的旨意,就知道這一切痛苦不過是暫時的,轉眼就會消散。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章16-17節)

 

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抗疫時期裡,試試多讚美、少囤貨、愛他人吧!願你我的生命都富有朝氣,在上帝的愛與恩典中茁壯成長

 

https://traditional-odb.org/covid19-articles-4/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