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榜樣

從學生時代過渡到新工作,基督徒該有的三個態度(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15094916

作者:Julian Panga,印度

翻譯:Jaslyn,新加坡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這條路我走了好幾次了。念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的時候我在學校兼職當講師;後來到銀行全職工作時又兼讀神學。再後來,我從全職工作轉到全時間學習神學,最後又回到全職工作。

每一次過渡,我都會有不同的經歷,並要面對新的挑戰。我在自己和周圍人的經歷中看到,當我們從學習過渡到工作時,我們也會把一些原有的態度、習慣和行為帶到工作場所中。然而我們很快就會失望地發現,它們並不適用那裡。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工作生涯有不一樣的挑戰。有些人應付得很好(我絕對服氣),其他一些人卻失望沮喪,常常放棄。還有些人走了另一個極端,變得雄心勃勃,過度努力拚搏。這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忽視家庭、健康出問題、壓力過度、養成不良嗜好和懼怕失敗。
那麼我們要如何處理從學習到工作的過渡呢?我們該如何培養應對這些新挑戰的品格,並繼續在職場和商界中跟隨耶穌呢?下面是我列出的三種必備態度。

1.要真實

箴言14章23節警告我們要避免空談:「一切勞苦都有益處,嘴上空談引致貧窮。」任何形式的偽裝最終都會被戳穿。亞伯拉罕·林肯曾說過:「你可以一時愚弄所有人,一直愚弄一些人,但你不能一直愚弄所有的人。」所以,不管你是通過背誦常規問題的答案在面試中表現優秀,還是在工作時偽裝自己,真實的你終將會顯露出來。做真實的自己很重要,它會使我們在生活中大受裨益。

什麼是真實呢?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偽裝成別人。相反,你要做到真實、誠實和直率。當然,這並不是說要你對周遭的人漠不關心;而是要你在所行的事上皆有智慧——說到智慧,誰能比上帝祂自己教導的更好呢?

作為一個常常要處理售後問題的高級項目經理,我有時候會遇到棘手的問題。我清楚我的銷售同事賣給客戶的並不是適合他們的理想產品。所以我必須做一個選擇:我是應該只做我自己的工作,讓別人去處理產品後期的問題,還是要糾正這個錯誤並多做一些什麼(這常常會牽涉很多額外的工作),最終提供給顧客他們滿意的產品呢?

這個決定對我而言很容易也很自然,因為我想在上帝賜給我的工作中榮耀祂。我也知道,通過我的行動,我也是在維護我僱主的聲譽。無論這些高尚的行為是否讓你得到上司的青睞,要一直牢記,我們在服侍「那一位」,而你要做的是把祂放在第一位並討祂的喜悅。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3節中就是這麼鼓勵我們的:“無論你們作什麼,都要從心裡去作,像是為主作的,不是為人作的”。

2.要負責

身為一名學生,除了對你自己之外,你基本上不需要對誰負責。你可以熬夜、想幾點起就幾點起、想去上課時才去上課,還可以遲交作業。在學生生涯中,我們不斷面對的誘惑就是在責任感方面的一再鬆懈。

但在企業或商業界,負責任是至關重要的。員工要向管理層負責,管理層要向高級管理層負責,高級管理層則要向董事會負責,董事會要向投資者負責。即使是獨立交易者也需要向客戶、法律、政府等負責。

眾所周知,能夠負責任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常喜歡靠自己的方式辦事。事實上,我們可能不喜歡甚至會討厭那些監督我們的舉動或辦事方式的人。

試想一下:在創世之初,當亞當和夏娃悖逆上帝並犯罪時,他們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錯誤的決定或行為會帶來負面的後果,但我們必須有勇氣承認和糾正錯誤。我們必須要努力使自己能夠做到為我們的行為舉止負責。而如果我們需要向某些人負責,那麼我們就應該尊重這些人和他們的權威。

我們周圍發生的大部分衝突都源於我們墮落的人性,以及我們對負責任頑固地拒絕。但要牢記,我們也要為我們的感受、想法和行為向上帝負責,因而我們在所行的事上都要榮耀祂。

3.要卓越

對於很多人來說每天去上班可能是個苦差事。 但我們仍然掙扎着去上班,因為需要付賬單、貸款、供養家庭、照顧年邁的父母和滿足許多其他的基本需求。但不管是什麼原因迫使我們工作,我們去工作時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從個人經驗中發現,當我帶着不好的態度去工作時,它會對我和我周圍的每個人都產生負面的影響。我會在工作中表現得苛刻、疏忽、傲慢或三心二意。

但如果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竭盡所能為僱主和上帝的國度工作,它就會扭轉我的一天。我能夠以真摯的笑容對待每個人,用心與他們交談,關心他們的需要並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這樣做會給我帶來深深的喜樂,而這樣的喜樂能夠積極地影響我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個人的座右銘是,在工作中竭盡所能做到最好。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工作能使我得到報酬,而是因為這樣會讓我忠於上帝和僱主。如此的態度為我帶來了許多祝福,但更好的是讓我有機會在工作場所中彰顯上帝的本質。這樣我不用主動開口,就有很多機會以有意義又實用的方式與人分享耶穌的福音。

人們常說「有些人讀到的唯一一本聖經可能就是你的生命」。在許多的工作場所中,人們往往對信仰避忌不談或者認為談論信仰是很令人反感的,然而具有卓越的精神會令你的信仰不言而喻,你會得到同事和僱主的青睞。要成為卓越首先我們內心深處需要有這個意向和目標,然後我們的思想、舉止和行為就會把它實現出來。

上帝用提多書2章7-8節鼓勵我們:「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這樣做在工作場所難道不是強大而有影響力的見證嗎?

過渡階段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有上帝在你生命的中心,並且持有正確的態度,你就能很好地應對那些過渡,同時還可以幫助到別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開啟生命另一章

陳群鈺,台灣

五餅二魚的獻上
眼睛退化後,雖然我在教會中司琴,也帶領主日學,並且參與許多短宣隊與相關活動,但在我內心總是有個聲音告訴我:妳不可能做傳道的啦!上帝一定不會呼召我的!

正當大四的我打算在企業管理系畢業後去找個工作混口飯吃時,上帝透過馬可福音6章34-44節對我的心說話。我與門徒一樣,當耶穌挑戰我時,我告訴祂:主啊!祢搞錯了啦!我是個需要被幫助的人,如何去成為別人的幫助呢!?上帝又問:妳有什麼?我回答說:我只有剩下一隻眼睛。主對我說:拿過來給我!我對主說:是嗎?祢確定嗎?主沒多說些什麼,祂只是讓我看見經文中說有人把五個餅兩條魚拿來給主,主就擘開了,祝謝了,結果就有五千人吃飽!

是的,主啊!祢知道我多麼渴望自己的生命能夠成為別人的祝福,即使我的身體有缺陷,但我還是很想成為祢能使用的人。我不知道祢會怎樣用我,但我願意將自己獻上給祢,或許要跟這五餅二魚一般先被破碎,又分給眾人,我也願意。

就這樣,我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一晃眼也十二年了!主的恩典真是夠用的,祂在我服事的過程中允許一些人際衝突、挫折來探觸我內心的驕傲與低落的自我形象,彷彿獻上的餅必須先被擘開,然後被祝福、分給眾人,竟然是完整的餅!生命破碎的過程真的很痛,甚至有時我都已經不認識我自己了,然而每次焠煉後自己的生命與裂光都更成熟。

獻上,看起來是失去!但上帝用祂自己的生命填充了我的那些失去,並且祂加給我的是我用錢也買不到的生命深度與內心喜樂,更讓我確認每個祂所創造的生命都是極有價值的。

屬於我的特殊事工
我曾開玩笑的對朋友說:我這個人除了眼睛不好外,其他都好!嘴吧愛說話、愛唱歌,腳又能走,喜歡到處亂跑,還有許多功能為主用吧!

但是成為全職的傳道人最需要的就是用眼睛,讀聖經、看被輔導者的表情、高度的行動力…,我曾懷疑上帝到底有沒有想清楚我在這當中會面臨的限制?我也問神,如果祂真的呼召我,那麼我如何有方法與能力來回應祂對我的呼召呢?

哥林多後書12章8-10節寫道,保羅為著自己所謂的刺三次求主將之挪去,我也如此禱告過不知多少次,參加許多醫治特會,但上帝並沒有以身體得醫治回應我,反而用祂溫柔的話語堅固我:我的恩典是夠祢用的!

上帝的恩典真的很多,雖然我無法透過眼睛看到人就直接去傳福音給他們,但是透過電話與現代科技的網路我仍舊接觸了許多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在禱告中經歷主的大能的改變。另一個恩典是祂給我很好的記憶力與特別的音樂感,所以我請人將詩歌和絃唸給我,然後我記下這音樂的感覺,還是能夠司琴。在台北捷運與交通工具的發達,讓我突破行動的限制,透過引導的服務,我可以到我需要去的站,達成我需要服事的目標。

約翰福音9章說:有個生來瞎眼的瞎子,有人說是他父母犯了罪,有人說是他本身犯了罪,但耶穌說都不是,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這段經文在我眼睛剛失明時出現在一部電影裡,在往後信仰生活中這段經文也一直鼓勵我,上帝能在我身上顯出祂要得著的榮耀來。是的,主啊!我無法自己為祢的榮耀增添些什麼,但我願祢持續在我的生命中掌權,好讓我的生命能夠彰顯祢的榮耀!

靈命日糧 :黑盒子

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1節 

商用客機通常都會安裝兩個飛行記錄器,俗稱「黑盒子」。一個記錄飛機的運作情況與機艙的狀態,另一個則記錄飛行員與航空管制員的對話,以及駕駛艙內的對話和聲音。這些黑盒子都有絕緣裝置,以杜絕極端氣溫可能造成的傷害,同時也配備了水底定位系統,可傳送訊號到水面上。一旦發生墜機,人們便會搜尋黑盒子,並仔細解讀其中的資料,以判定失事原因。更重要的是,飛安專家都希望能從中汲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該從過去的錯誤經驗中汲取教訓。比如,保羅就提到以色列人從埃及到迦南這趟旅程中所犯的錯誤。他寫到這些人因不討上帝的喜悅,而死在曠野之中(哥林多前書10章5節)。保羅接著更說明:「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11節)

上帝默示的話語 [....]

靈命日糧 :在主裡成長

讀經:讀經:詩篇92篇  

作家唐.歌德(Don Gold)在對美國老年人做了一系列的採訪之後,出版了《直到歌聲停止:生命與樂齡的頌讚》一書。

唐非常愛戴和景仰他的祖母。正因著他對祖母的懷念,促使他訪問其他的年長者,並向他們學習。他回想起有一次在前往採訪途中,他在密蘇里州的一條鄉間小路裡迷路了。於是,他把車開進一個農場。一名少年上前來,唐向他問路,他聽了聳聳肩說:「不知道!」唐只好繼續往前開。開了幾公里之後,他看見一所農舍,就再次停下來。農舍裡有一位老農夫,熱心地給了他正確無誤的方向指示。

唐覺得也許這次的經歷可以說明他正在尋找什麼。他因為懷念祖母,所以驅使他尋找那些像她一樣的人,其實,他所尋找的是一位能在生命旅程中帶領他的人。

如果你還年輕,多和那些深蒙主愛和恩惠的年長 [....]

靈命日糧 :歷史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當我和太太參觀倫敦大英博物館時,那些數不清的館藏文物,令我們震撼無比。其中的展覽物品,比美國當地發現的文物早幾個世紀,這提醒了我們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記錄了不同時代的觀點與看法、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事情的結局。藉著先人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同樣的,保羅也看見了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他舉出以色列子民拒絕信靠上帝進入應許之地,最後在曠野漂流(見民數記14章),保羅以此警誡哥林多教會關於錯誤選擇的嚴重後果。然後,保羅又告訴哥林多的信徒:「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上帝已經將聖經賜給我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以祂子民的歷史作為借鑑。聖經中的教導,有範例也有警告,是 [....]

靈命日糧 :發光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5章1-10節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再來到這家店。這一個月來,我和妻子想要退還一台有故障的冰箱,來到這家店很多次。當我再與那間店的經理溝通時,我們似乎又走進一條死胡同。在交談之間,我懷疑再也拿不回退款,但是我仍然盡量保持友善的態度。

後來,那位經理說:「像這種情況,通常客戶們會對我大吼大叫,但是你卻很有耐心。」然後他又說:「讓我們試試其他的方法吧!」他問了我一些問題,然後在收銀機上按了幾個按鍵,同時和我們說起幾個客戶發怒的故事。幾分鐘後,收銀機吐出一張退款收據!這台冰箱退款交涉所帶來的惡夢終於結束了。「謝謝你們這麼好說話。」在我們離去時,經理如此說。

我想,我在心情欠佳時還能對人友善的態度,在爭取退款的事上起了一些作用。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拿回退款才對人友善,真正的原因是身為基 [....]

靈命日糧 :智慧榜樣

讀經:讀經:箴言15章21-33節  

丹佛神學院的前院長葛蘭茲博士(Dr.Vernon Grounds)於96歲安息主懷。他所教過的學生、同事和朋友們都追思悼念。追憶往事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想起自己被葛蘭茲博士教導、輔導,或是被他溫暖的微笑所鼓勵的時光。對於那些與基督有親密的關係,一心願意服事基督的牧師、教師,或是輔導員,葛蘭茲博士會盡心栽培他們。

在箴言15章中的一些經文,如:「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21節);「話合其時,何等美好」(23節);「良言乃為純淨」(26節);「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28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33節);這些都是葛蘭茲博士的真實寫照。

葛蘭茲博士的智慧來自於上帝,他的教導全是品格的自然流露。他純真的心燃放生命的熱情,帶給人溫暖。他的一生為我們樹立遵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