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為愛而生

做計劃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嗎?(有聲中文)

作者:Jasmine Ong,紐西蘭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三個月前,我開始考慮從澳大利亞的一個地方小鎮搬去姐姐Michele所在的一個更大的都市去,這樣我就可以離她更近了。我和Michele一直都非常親密,而沒有家人陪伴獨自一人住在一個小鎮上也讓我開始感到孤單。

朋友們告誡我說,繁忙的都市節奏和高昂的消費有可能會讓我離群索居、入不敷出。況且很多其他人家的兄弟姐妹們也都不在一個城市住,他們過得也不錯。但是如果我真定了主意,一定要搬,就需要立即著手找工作,因為要在我所在的行業里找到一份新工作可能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於是,我立即開始找工作。我不斷刷新求職程序頁面來關注新登錄的工作,調整搜索標準來獲得更多的匹配工作推薦,瀏覽職業博客上關於寫工作申請和面試的技巧和建議……只要是有助於我在新城市找到工作的方法我都嘗試了。同時我也精打細算,以省出三個月的生活費,為萬一找不到工作的結果做準備。我就這樣事無巨細地前後思量著,煞費功夫。

這讓我禁不住想自己是不是在一意孤行,試圖讓事情按自己的計劃發展,並憑著一己之力……甚至可能是在試圖擺脫上帝的控制。

那段時間,我在兩種想法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我想儘快搬去姐姐的城市,希望上帝祝福我的計劃;一方面我又懷疑這一切努力是否有必要?

畢竟,如果上帝想讓我住得離家人近一點,祂肯定會幫我安排一切,不是嗎?我聽過很多見證,那些信徒單單信靠主,所有事情都順理成章地發生了。在他們的故事裡,上帝似乎為他們做好了一切,他們只需要登上飛機就行。

我是否應該單單信靠上帝,相信祂會供應我一切所需,並且我無需做計劃,憑著信心搬遷就好?我的計劃是否暴露了我信仰的不成熟,和對上帝供應的懷疑?我不知道如何在信靠上帝與做我的本分之間取得平衡。

因此,我求助於聖經,想看看「做計劃」是否也可以是我們信仰之旅的一部分,以下是我的四點得著。

1.做計劃可以使用上帝賜予我們的能力

上帝也做計劃。在舊約中,先知耶利米對被擄的以色列人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雖然以色列人正經歷困難,上帝卻讓他們看到祂對他們的未來有著一個更大的計劃。

上帝知道我們的未來,祂能把我們所有的行動和選擇都納入到祂偉大的計劃中。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因此我們也具有計劃未來、積極應對挑戰的能力。當我們為未來做打算時,我們也是在效法天父。

 

2.做計劃是明智的

 

《箴言》經常提醒我們要為未來做打算。一處經文中,作者這樣告誡讀者:「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箴言6章6-8節 )。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為未來做計劃和預備,我們就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風暴。

 

3.做計劃可以應對憂慮

與其徒然無益地擔憂未來(路加福音12章25-31節),不如積極地計劃並將計劃交託給上帝。

正如箴言書16章3節對我們的提醒:「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箴言》中描述的才德的婦人能面帶微笑,不懼未來,正是因為她每天在破曉時分就開始計劃一天的工作,預備打理田地,種植葡萄園,從遠處捎來食物,為家人縫製衣服等(箴言31章10-31節)。

 

4.做計劃也可以是一種順從上帝的行為

 

聖經中有記載挪亞的事迹(創世記6章13-22節),挪亞無比信靠上帝並對上帝建造方舟命令完全順服。然而,挪亞依然需要大量的計劃才能建造一艘適合航海的方舟,並為所有的動物和他的家人儲備足夠的食物。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順應上帝而計劃自己的行動非但不是缺乏信心,反而表明我們對祂心存敬畏。

例如,2014年時,我去中國農村的一個孤兒院做志願者。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包括為旅途攢錢,安排休假,學習普通話,熟悉中國文化等。正是因為這些計劃,我才能夠安全有效地服侍。

整本聖經里,我們看到了很多的計劃,甚至上帝會鼓勵人們做計劃。所以我做計劃並沒有錯,但我還缺失了點什麼。

儘管為了能順利搬遷,我盡全力周全計劃,但仍然遇到了諸多困難。工作申請被拒讓我很難過,和朋友們說再見很痛苦,找不到合適住房我很沮喪。太多不眠之夜裡我滿腦子都在回訪自己如何搞砸了面試,甚至會去想像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住而露宿街頭的感受。

這種時候,我特別需要箴言19章21節來提醒自己,「人心多有計謀,唯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上帝的旨意可能不是給我一份在那個大城市的某份特定工作,但我相信,無論發生什麼,祂都會讓萬事互相效力,讓我們更像基督(羅馬書8章28-29節)。因此,雖然我可能會失業、覺得孤單、感到失望,但我依然有這個安慰——就是知道上帝的旨意終將勝利,而這值得我所有的忍耐和堅持。

對上帝旨意的認識讓我放下了對未完成的計劃的壓力,甚至可以享受這艱難的過程。最終,我找到了一份本行工作,也找到了一處可以和姐姐合住的房子。然而我也遇到了沒有想到的難處,比如要適應新的氣候、交通系統和尋找公共設施等。但這個適應的過程讓我成長,使得我更富有同情心和耐心。

這段經歷教會我,雖然制定計劃是好的,但我們也要預備隨時聆聽上帝的旨意,即使祂的計劃和我們的不同。求上帝指引你,在你為未來做計劃時賜給你智慧、勇氣和平安!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腓立比書靈修 | 如何戰勝焦慮(有聲中文)

作者:Constance Goh,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佳佩,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6節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我一直很難得到平安。我理解這個詞的概念,但從未真正感到過平安——直到我開始申請大學。

我從理工學院畢業,成績平平,所以我擔心可能不會有大學收我。我在大學申請書上每寫一句話,心中都很忐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越來越害怕。當我意識到自己與那些成績優秀且有出色課外加分項的朋友相比多麼相形見絀時,我淚如雨下。

我知道上帝是良善而信實的。然而,我的處境看起來仍然如此絕望。我甚至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去禱告,更別提交託給上帝了。

當我坐在那個冰涼的黑色沙發上等待著接受其中一所大學的面試時,我害怕極了。我感到自己都快無法呼吸了。這時,我開始一遍又一遍地背誦我小時候學過的一節經文——腓立比書 4章6-7節。慢慢地,我的呼吸穩定了,我開始禱告。當我把自己所有的情緒都交託給祂時,祂的平安覆庇了我。那一刻,是我從開始申請大學以來的五個月里,最最平安的時候。

使徒保羅在寫信給腓立比教會時,是用絕對的口吻說的:「應當一無掛慮。」沒有但是和例外。儘管保羅當時被囚禁(腓立比書1章13節),腓立比教會面對著假教師(3章2節),但保羅仍然鼓勵他們不要讓這些事情攪擾他們或者奪去了他們在基督里永恆的喜樂。

是什麼給了保羅勇氣可以如此堅定和有信心地這麼說?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中親自三次命令我們不要憂慮和焦慮(第25、31和34節)。我們不必憂慮,單單因著一個簡單的事實:上帝關心我們,並會供應我們的所需。

戰勝焦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保羅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建議:禱告。如果我們真的在任何情況下都相信上帝在掌權,我們就可以將一切的困境都交託給祂,並相信祂會「叫愛祂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保羅鼓勵我們要以「感恩」禱告,不是僅僅在我們需要上帝幫助的時候,而是在「凡事」上。感恩的態度如此重要,因為它提醒我們上帝已經給了我們能夠滿足我們的最棒禮物——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真的不需要也不應該再從祂那裡求得任何其他什麼了。感恩來自於認識到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一切完全是恩典。明白上帝沒有義務給我們任何什麼,卻仍供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能夠使我們謙卑下來。而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能真正地喜樂(第4節)。

當我以感恩的態度來到上帝面前並向祂祈求時,我發現焦慮更容易放下了。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用禱告來代替憂慮。禱告會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並恢復上帝賜給我們的唯獨祂才有的寶貴的平安。

最後,我沒有考上自己喜歡的課程,但我卻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收穫——知道當我將恐懼交託給上帝時,祂將會用一種無法形容的、絕對的平安來覆庇我的心思意念。上帝真的在掌管一切。祂將我們緊緊地握在祂手掌心中,並永遠不會放棄我們。對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我也衷心希望對你來說也是這樣。

問題反思:

1.你焦慮時會怎麼做?你是否「通過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憂慮交給上帝呢?為什麼不呢?

2.擁有「感恩的態度」如何能改變我們對自己處境的看法?

3.列出最近讓你感到焦慮的事情。使用今天經文中保羅所給的方法,寫下你發自內心的禱告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迎接聖誕| 降臨季第一周:盼望

基督信仰是一個充滿了不同象徵和各種傳統的信仰。這幫助信徒們更加了解他們的救主——基督。在聖誕節就要來臨的這段時間,教會都有過「降臨季」的傳統—— 這段時間裡信徒們做好準備迎接基督的降臨。降臨季會持續四周的時間,在聖誕節前的四次周日聚會都是以此為主題來準備的。

「Advent」這個詞出自拉丁文「Adventus」,意思是「到來」。降臨季的主題是基督的到來。基督徒們預備他們自己,以禱告和默想的心來迎接為我們道成肉身的基督。祂來是為要除去我們的罪。

不論你的教會是否慶祝降臨季,同為信徒的我們都來一起檢視一下我們的內心吧。我們是否準備好迎接我們的大君王呢?

一根紫色蠟燭被點燃。在降臨季的第一周,我們懷著喜樂的心一同盼望著基督的到來。

舊約的先知們就預言了彌賽亞的到來:

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 15章12-13節,和合本)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冰雪奇緣2》為何令我感到不自在

作者:Rebecca Lim,馬來西亞

翻譯:奇奇,中國

評分4.5/5

編輯聲明:此文章包含少量劇透

我需要承認:我對《冰雪奇緣2》的期待可能比一般的孩子都要高。

不僅是因為在電影上映前幾周迪斯尼公司就開始聯手一系列零售商大力宣傳,並且我還愛上了許多我不需要但非常可愛的電影周邊———從你吹一下就點亮的電影人物玩具(很棒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朋友剛好在這個時候過生日,所以我可以給她買一個,然後藉機自己玩一玩)到那些我的書架沒空放下的華麗精裝故事書(感恩的是,這個過生日的小朋友的書架可以)。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在前幾個星期被工作和生活壓得不堪重負之後,迫不及待地需要這兩個小時逃離現實進入魔法世界——那些動聽的歌曲,精彩的動畫,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迪斯尼一向的溫馨結局都會治癒我的疲憊。

不出所料,《冰雪奇緣2》比我想像的還要棒。讓觀眾們(尤其是成人觀眾)興奮的是,電影給Kristoff和Ola拍了一個音樂視頻,用80年代男生樂團的音樂風格表演了第一部的一些情節,並新推出了一首魔性原聲歌曲,我已經開始單曲循環了。

但是我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竟然會有那麼深入的內涵,正如電影標語所言:「探尋魔力起源,回應命運召喚」,而不是逃避。

《冰雪奇緣2》講了什麼

 

眾人企盼的《冰雪奇緣2》接著第一部的結尾講起,從Elsa 和Anna 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切入到她們的現在。情況有所改變,姐妹倆迎來了新的冒險。

Elsa女王一直聽到有一個聲音在呼喚她,引她「走進未知的世界」。起初,她試圖不去理會這聲音,告訴自己這只是不過是自己耳鳴罷了。但是隨著聲音越來越大,Elsa開始好奇這聲音從何而來,並開始跟隨這個聲音去找尋。最終,聲音帶領她和她的朋友們進入到一個神秘的魔法森林中。

他們進入魔法森林後發現了使森林中的居民深陷黑暗34年4個月零23天的秘密,還找到了父母在沉船中喪生的真正原因。

Elsa決心拯救在黑暗咒詛中的村民們,卻又得知自己的力量可能是導致父母喪命的原因,因此她拒絕了Anna和 Olaf的幫助,計劃著要靠自己來補救。一路走來,她踏遍了深海和險灘,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上,在那裡她發現了她力量背後的秘密和她的真實身份。

不再獨自面對

如果你看過第一部電影, Elsa在這裡的表現一定讓你感到失望。難道在第一部電影中她沒有學到自己不能獨自一人面對嗎?——即使她擔心自己的力量可能會傷害他人,也不應該將人們拒在心門之外不是嗎?

然而,當Elsa的故事和她發現自我的旅程逐漸鋪展開來時,我就越著迷了。尤其在我意識到這也是我的生活寫照時。

雖然我沒有Elsa那樣的超能力,但和她一樣,我一直對自己最深、最黑暗的秘密會對周圍的家人朋友產生怎樣的影響而恐懼。

這使我理解並深深同理Elsa,我明白她為何再次回到自己的世界裡,並拒絕妹妹和朋友們的幫助,儘管上一部電影中她通過戲劇化的情形了解到自己需要的與此完全相反。

對於接受別人幫助這件事,我也同樣掙扎。當需要面對衝突或承擔錯誤的後果時,我發現自己更容易「放棄掙扎」,任憑自己被帶離理性,將自己與其他人隔離開來,靠自己解決所有問題。

像Elsa一樣,我也有自己的「城堡」——是一個我稱之為「我的洞穴」的地方。每當我因生活的痛苦和複雜而感到不知所措時,那裡就是我的藏身之處。我天真地相信這個地方可以保護我自己和周圍的人免受我給他們帶來的「負擔」。

像其他洞穴一樣,它是一個黑暗,潮濕且壓抑的地方。在那裡,我經常被自己的身份和關於我是誰的謊言所困擾。在那裡,我的過去和犯過的錯誤會籠罩我的生活,並開始使我相信我甚至不配得我親人和朋友的幫助。

我以為躲在那裡是對別人好。但事實是,這常常導致了嚴重的後果,需要別人來救我。就像Elsa所做的一樣。

直面恐懼

 

當我思考Elsa與我自己的相似之處時,我開始更加清楚地看到不去感恩上帝揀選了我成為基督徒而堅持倚靠自己是多麼的愚蠢。

正如Elsa知道她的妹妹Anna,Olaf、Sven和Kristoff永遠都會支持她一樣,我也意識到我不必獨自面對自己的軟弱、恐懼和錯誤。上帝賜給了我那位永遠不會離棄我,不會撇下我的終極朋友,那位正坐在上帝右邊「為我祈求」的人(羅馬書8章34節)。祂就是耶穌。然後還有聖靈「在我們的軟弱中幫助我們」(羅馬書8章26節)。更重要的是,作為基督的身體,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被給予了不同的恩賜,來彼此相顧,使得「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

如果我們允許其他人與我們同行,那個未知之地或許就不會那麼恐怖了。

沒有誰是要獨自走過自己最害怕的深淵的,但這需要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面對令自己的不安和恐懼,向他人敞開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被提醒(就像Anna提醒Elsa一樣),我的恐懼不能定義我是誰,而且我不必獨自面對這一切。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了過去幾周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那些親人和朋友們。他們沒有因為我的自責想法和我的自私而遠離我,而是耐心地敲我的心門,聆聽我的感受,給我擁抱。他們隨時準備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拉我脫離黑暗,進入上帝奇妙的光明中。

與這樣的朋友一起,即使我的恐懼使我陷入未知之地,我迷失在想像的叢林中,我仍然可以肯定地倚靠一個事實:上帝賜予了我願意陪伴我走過困難並幫助我擔負重擔的朋友。

像Elsa一樣,我需要學習的是縱使這會令我不那麼自在,但解決方案從來都不是「放棄」,而是讓這些朋友和家人介入。

只有這時,我們才會找到力量面對最深、最可怕的恐懼。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感恩節圖文特輯| 為主祂自己感恩

*繪畫作者:Chin

 

一年時間飛快而過。轉眼又到了感恩節。當然,我們不應該只有在感恩節這一天才去感恩。但這一天提醒我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生命中應當為之感恩的一切。最重要的是,我要向賜給我這一切的主感恩。

 

感謝祂賜給我生命。
感謝祂賜給我家人和朋友。
感謝祂賜給我工作……
這個感恩的單子可以寫得再長一些。

可是,我仍然覺得缺少些什麼。為何我沒有為主祂自己而感謝祂?祂自己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啊!為何我為曾一次又一次為著祂給我的別的什麼而感謝祂,卻總是忘記有了祂我已經有了至寶呢?

這個感恩節,我決定不再只看祂給我的那些祝福。而是轉向主耶穌自己。

主啊,感謝你從萬人中揀選了我。
感謝你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愛了我。
感謝你在我恨你不認識你的時候救了我。
感謝你為了代替我的罪而經受了苦難和死亡。
感謝你全然接納敗壞和遠非完美的我。
感謝你在任何時候都不離棄我。

主啊,你就是最最珍貴的禮物。謝謝你來了,所以我今天可以活著,並且活出一個不一樣的生命。

你如何為主祂自己而感謝祂呢?來後台留言,將你想對祂說的話說出來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如何拯救聚會總是遲到的自己?盼望在祂!(有聲播讀)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我一到教會,就跑去禮拜堂的後門。由於我來晚了,所以很難找到座位。我極力在會眾中尋找一個空座位,終於在最後一排的中間找到了一個。然而我走到座位的途中打擾到了那些在敬拜領袖帶領禱告時沉浸在上帝同在中的人們。

我的教會距離我家只有很短几步之遙,但是我似乎從來都沒法自律準時起床。我不斷提醒自己要早起和早些出門,但我卻很少能做到。說句實話,我經常認為我可以稍晚一些再出門,通過走快一些來彌補時間(但這是行不通的)。

那個周日,當我意識到自己又遲到了時,我開始生自己的氣,並因無法參加整個敬拜而悔恨。不僅如此,我對於打斷那些處於敬拜中的人們而感到愧疚。

敬拜團很快開始唱另一首歌《美善的上帝》。副歌的歌詞是:「在我一生中,禰對我一直如此信實,在我一生中禰對我一直都那麼好。我要一生歌頌上帝的美善……」

這些話使我想起,信徒們必須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約翰福音4章24節)。如果我唱著上帝是美善的,我的心靈也必須轉向祂,否則我所唱的將是毫無意義的。

因此,我向主禱告說:「主啊,我現在正對自己生氣。請除去我們之間的一切阻礙,讓我能夠定睛於禰。」

當我開始思想在我生命中經歷到的上帝的美善時,我想起了因著我糟糕的脾氣而在婚姻中遇到困境的那些夜晚。上帝陪伴我度過那些日子,祂的話語給我力量每一天去面對困境。祂向我證明了祂的恩典確實夠我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這首歌的歌詞使我回想起那些事,我感到似乎祂再一次在對我說話:「我知道你會搞砸的,我的孩子。所以我來了。每當你困惑時,就想一想我們過去的美好回憶吧。」

當我把婚姻搞得一團糟時,上帝救拔了我,祂幫助我脫離了壞脾氣,拯救了我的婚姻。我當然知道,上帝也可以動工,救我從體貼肉體和長期敬拜遲到的混亂狀態中出來。當我在心中默默悔改,並感謝上帝寬恕我和給我恩典時,我心中的憤怒慢慢消失了。

儘管對一些人來說去教會遲到似乎是個小問題,但是那天早上,當我將自己對遲到的感受和情緒全部交託給上帝時,我經歷到了祂無比長闊高深的恩典。

儘管我滿是缺點,犯了無數錯誤,但上帝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在我的破碎不堪中一次又一次地書寫著祂的救贖故事。

祂不會輕視我任何一次試圖更像祂的努力。事實上,祂提醒我更多將目光轉向基督,並倚靠祂來克服我的缺點和努力成聖(彼得前書1章16節)。當我這樣做時,祂將會使我更有祂的形像和樣式(哥林多後書3章18節)。意識到這一點,我再次祈求祂:「主啊,請幫助我不再看自己,而更多看向禰。」

這樣的禱告激勵我繼續靠祂的靈而活,並且也在慢慢地幫助我克服聚會遲到的習慣。每當我又想回到原來的壞習慣時,我就會想起上帝是如何救我脫離羞恥感和自責感的,這幫助我更專註於祂和祂的良善,並依靠聖靈來幫助我做出祂所喜悅的選擇。我再也不想沒有緣由地遲到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約會時該注意什麼?(有聲播讀)

作者:Karen Pimpo, 美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究竟敬虔的約會是怎樣的呢?雖然聖經里滿有關於什麼是尊榮上帝的婚姻的智慧以及教導,卻沒有循序漸進的步驟告訴我們怎麼做才能進入尊榮上帝的婚姻。有時候這樣的狀況讓我們感到挫折、似乎被遺棄——但上帝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 31章6節)。祂是最有耐心的導師,不管當下的景況為何,祂對我們總是有著良善的計畫。

我想我應該是少數願意承認自己慘痛人際關係經歷的人——我目前單身,經歷過幾次心痛事件。不過儘管當時我的這些失敗經驗讓人心痛,但回首過往,就會發現上帝一直都在,且運用每段關係使我更加成熟。

以下分享是我在過去學到的教訓,幫助我更加釐清並定義何謂敬虔的關係。不管你現在是否單身,都希望每一部分能鼓勵並挑戰你。

1.敬虔的關係清楚其目的

你怎麼知道你正處在一段關係中?這可不是腦筋急轉彎喔! 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清楚,對吧?!究竟你只是想要一段輕鬆的關係?還是打算認真地在禱告中尋求,看對方是不是可以一同進入婚姻的人?

戀愛應該要有趣又令人興奮,但同時它也代表著一個神聖的目的和潛在的誓約。以弗所書第五章的後半部皆在談論教會作為基督新娘的意象。主耶穌對我們無私奉獻和犧牲的愛,應該作為我們在關係和婚姻上的學習藍圖,這份愛看重委身(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在我這些慘痛的經驗里,最心痛的一段就是因為雙方沒有給予對方明確的定位。

當時我跟一位朋友正從「真正的好朋友關係」漸漸轉向更進一步的關係,不過整個過程對我來說似乎有點太慢。我很急著要更進一步,但他總是拖拖拉拉。坦白說我很沮喪,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說清楚。

有一天我忍不住跟媽媽訴苦,儘管她小心翼翼地回應,卻依然讓我感到震驚。她認為或許這個年輕男生還沒有像我一樣準備好要進到一段關係里。我覺得很受傷,拒絕再跟她提任何有關這個男生的事。結果,這段關係就這樣交錯了幾個月後,最終以雙方分道揚鑣告終。

因著缺乏明確的定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但延長雙方的痛苦,更導致關係癱瘓。為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絕對不要掉以輕心地約會,也不要以為你們雙方有著相同的想法。

 

2.敬虔的關係懂得聆聽他人的智慧

當你開始對某人產生興趣時,通常容易忽略很多事。我完全懂那樣的感受!那真的是令人感到興奮!而且如果你像我一樣,應該會直接略過開頭,開始想像美好的未來願景。但這樣做就像馬兒帶著眼罩跑完整場戀愛一樣,周圍的視線都被擋住了。其實在新關係中,你必須去做一件珍貴而重要的事——諮詢比你年長、值得信任且真的愛你的人。

對我來說,最優先的選擇一定是我的父母。通常他們擅長判斷人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很知道我的個性。當然,年長的兄姊、阿姨、叔叔,或是教會裡的屬靈前輩也是很好的選擇。有一個充滿愛心而成熟的信徒能夠對於你當前或者是將來的潛在關係給予重要的誠實意見,真是太重要了。

我大學有幾次相親,其中一次在幾次短暫的約會後結束了。剛好有一次我的父母來探訪我,我於是邀請我當時的相親對象跟我父母一起吃冰淇淋。坦白說,那天晚上有點尷尬。

幾周後,當我們正式分手時,我媽媽說:「喔!對!其實我當下便覺得他不適合妳。」她的回應讓我覺得很吃驚,同時也對沒有立即詢問她的意見感到後悔。她所持的觀點比我當時的清晰很多……當然啦!當媽的通常都是這樣。所以,尋求智慧真的很重要。那些愛你的人,會給你什麼樣關於戀愛的看法?他們又會提醒你什麼?箴言15章31節說道:「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應用到我的例子里,就可以避免很多人際關係上的痛苦啦!

3.敬虔的關係能夠擁有深度的對話

一切始於那年初夏。我和朋友群裡面的一個男生開始有不一樣的接觸。他個性風趣、充滿魅力、人也很好。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們開始互傳訊息,並約定即使沒有碰面,也要保持聯絡。被他關注我感到受寵若驚,也很享受跟他這樣的互動。但老實說我內心深處並不認為這是浪漫的曖昧,而是友情。

我們的對話持續了幾個星期,他甚至大老遠開車到我父母家拜訪我。但之後,我感到的卻是內疚與困惑。他是個很棒的男生,但我不想要擁有超越朋友的關係。在夏天結束前的幾個星期,我對於似乎該做些什麼感到苦澀。在我們開學前,我是不是應該把事情說清楚?要少傳訊息給他?還是要裝作沒事,繼續這樣的關係?

後來我發現,我的沉默只會讓他繼續。儘管面對面交談比較好,但距離也讓我們無法這樣做。我打了個簡訊,寫下「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草稿並寄出。那一瞬間,我的心感到輕鬆,沉重的感覺終於落下。我為自己給他造成的任何傷害感到遺憾……但是我心裡知道必須展開這場艱難的對話。

他和藹地回應我並問了幾個問題。最後,我想我們達成了和平的共識。

回頭想想,我只希望我當初可以早一點展開這場對話。我甚至應該開車去找他進行當面的交談。 艱難的對話不一定是關於分手,可以關於任何讓你不安的事情。艱難的對話有可能讓你趨向和別人對談,而不是和另一半。不過箴言19章1、8、9、22節提醒我們要懂得選擇真理、誠實和智慧。就算是讓人感到困難的對話,但在愛里說誠實話永遠是對的。

以上這些經驗中的每一個學習,都代表了我生命中某段不愉快的時光。這些經驗有的尷尬、有的激動、有的恐怖…不過約會就是這樣子的,不是嗎?

好消息是,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可以利用每個時期和每段關係來榮耀祂。所以,要闡明你的約會目的,向周圍的人尋求智慧,並且不要害怕進行艱難的對話。

要了解什麼是敬虔的關係,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的了!剩下的大家自己去發掘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腓立比書靈修 | 溫柔待人(有聲中文)

作者: Karen Pimpo,美國

翻譯:Penny Lau,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美君,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5節

要讓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

 

前幾年的夏天,我還在一家託兒所中心工作。我總覺得每一天在教室里發生的一切就如人生的小劇場。一兩歲的小孩子們在教室里玩著五彩繽紛的蔬果玩具。他們會將迷你的「購物車」放滿食物,再推到他們的玩具廚房裡,把小微波爐、烤箱以及水槽塞滿。我很享受看著他們在自己的小廚房裡又是「煮菜」又是「清理」,有模有樣地模仿著真實做家務的樣子。

但是,總會有一個孩子去搶別人的蔬果玩具。那個被搶的孩子就會很生氣地大叫,也會試圖去打或者去抓那個欺負他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就會去阻止情況惡化下去。「不可以哦!Sarah。要溫柔點。Connor,請你把水果還給她好不好?我們跟朋友一起玩要溫柔,對不對啊?要溫柔。」」

當我們和孩子講時,我們會用「要溫柔點」來代替「不可以打人」。這麼說會顯得比較正面,也是一種溫柔的勸說,而不是一昧地譴責孩子的暴力行為。但是說真的,一個兩歲的孩子很難理解為什麼她在被人欺負的情況下不該打對方。這個概念其實對任何年齡的人都一樣難以接受。當你面對不公義的事,卻還要溫柔善良的應對,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的。

在腓立比書4章5節里,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們說:「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這就好像是保羅今天會和我們說:「要溫柔!不需要生氣!我們不應該粗魯地對待我們的弟兄姐妹。」一樣。或許,當我們看到那些天真的孩童們在託兒所里為著玩具爭搶時會覺得很可笑,然而即使我們長大了,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我們的反應卻和那些小孩子無異。

如果看加拉太書5章22到23節,我們會明白溫柔是聖靈的果子。當我們與上帝親近並且住在祂裡面的時候,我們裡面就會生長並結出溫柔的果子。我想我們常常把「溫柔」這個果子看得比其它的果子輕。與節制以及喜樂相比,它顯得沒那麼重要也沒那麼討喜。但是,當你擁有溫柔的果子時,人們會會很容易看出你身上基督的樣式。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章29),我們也應該和祂一樣。

那麼,溫柔待人與保羅所說的「主已經近了」有什麼關係呢?當我們結出溫柔的果子時,我們會讓人看到上帝國度的樣式。這樣一來我們就在向大家宣告,救贖的日子近在眼前——那一天,所有的錯誤都會被更正,我們也要為自己所做的付上責任。當我們選擇以溫柔對待他人時,就表示我們完全相信掌權的上帝。當我們以溫柔對待那些不值得的人時,就是在顯明耶穌基督對這個不值得的世界的憐憫和犧牲的大愛。

今天,讓我們一起思考耶穌溫柔的愛。願我們能一起忍耐不發怒,也能控制不說不好的言語和不做暴力行為。願我們都能為別人的好處著想,寬容對待他人,而不是只想著自己。願上帝幫助我們都能溫柔待人。

 

問題反思:

 

1.為什麼我們對待陌生人可以溫柔,對待熟悉的人卻很難做到?

2.「主已經近了」怎麼鼓勵和提醒你要溫柔?

3.今天,我們可以如何實際地把溫柔的禮物送給他人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疾病和手術讓我經歷了不曾想過的恩典……(有聲中文)

作者: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29歲的我喜愛美食和運動,從來不曾以弱女子的形象自居。我一周去3趟健身房,常常跑10K,今年差點就挑戰了半程馬拉松比賽。因此,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比同齡女孩子體格要好得多。

突如其來的手術

 

當醫生說兩天後就安排我手術切除我體內的一個囊腫時,我是很懵的,因為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個年紀需要動手術。

然而事實無法逃避。好在我之前也有做過禱告,順服主帶領的道路,不論祂是自己超自然地醫治我還是使用醫生的手來醫治,我都感恩。於是,我開始在家人的陪伴下做各種手術前的準備。為了第二天戴檢測儀而卸掉了我漂亮的指甲,喝下了一大杯清腸道的藥水,晚上試圖多吃一點飯為了保證第二天的體力(因為手術前一天晚上12點之後是不可以進食和進水的)……

 

意想不到的平安

 

因為給我安排在早上第一台手術,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就換上了手術服,在病床上等待著護士們叫我的名字。我裝作一副淡定的樣子,但是恐懼感卻悄悄地籠罩了我。一想到一會兒自己就要像待宰的小動物一樣躺在那裡,又想起前一天隔壁床的大姐說她在等待手術的時候聽到醫生們在準備刀子和其他器具的時候心裡害怕的事情…… 我的心也揪了起來。但隨即趕緊在心裡默默地禱告。

等待的時間比我想像的長。這個時間放大了我的恐懼。本來想著7點半就會來叫我,卻等到了八點多。最終當護士叫到我名字的時候,我心想該面對的時候到了。


我沒有想到的是當我躺在那張推我去手術的床上時,心忽然就安靜了下來。家人們把我送進電梯,然後我就被單獨推到了手術室門外。確實如同那個隔壁床說的,還要有一個等待時間。現在我要一個人面對了。我躺著,看著頭頂白色的燈光,心裡竟然一點恐懼都沒有了。我想起了詩篇23篇的經文:「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禰的杖、禰的竿都安慰我」(4節)。

我甚至都沒有花力氣禱告,心裡卻有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平安。那一刻,我非常肯定,我不是自己一個人躺在那裡,耶穌正在與我一起。祂不只是陪在我身邊而已,而是就與我一起承受這一切。

我的心裡多麼平安啊!我似乎聽到祂對我說:不要害怕,你不是獨自一個人,我在。一種超自然的平安完全地包裹著我,讓恐懼無處隱藏。我感到心裏面暖暖的。這就是這些年我一直都在找尋的平安啊。我沒有想到,竟然會在手術室里經歷到。祂的同在,果然就像天堂一樣美好。

 

 

被迫安息

 

手術進行地很順利。麻藥過後刀口和創口也沒有多少疼痛的感覺,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脹氣反應竟然異常折磨人。因為手術過後的兩天還不能拔插著尿管和引流管,我只能躺在床上,體內無法排出的氣體一會兒竄到肋骨一會兒竄到肩膀。平躺著不動也會疼痛難忍。所以,手術後的前兩天我是連看手機的力氣都沒有的。旁邊人的聊天說話對我而言也成了一種折磨,似乎任何一點不必要的聲音都會增加我身體上的疼痛。

所以,我被迫安息了。真的到了一個什麼都做不了的地步。曾經是吃貨的我此刻什麼都不想吃,甚至連水都不想喝。心裡最渴望的就是身體可以不那麼難受,哪怕只有一小會兒也好。我就躺著,遠離疼痛,就很幸福很感恩了。

很感恩的是這期間有我的家人在我的身邊陪伴我,我最難受的時候握著我的手為我禱告。也有一些弟兄姐妹來探望我,在病床邊為我禱告。好幾次,他們禱告完了之後,我便可以小睡一會兒。

這個過程中,我真的什麼也做不了。日常的服事和工作不得不由同事們來幫助,甚至連讀經都變成了一種困難。很多時候我甚至連翻個身都無法自己完成,不得不需要家人的幫助。平時覺得什麼都可以自己來的我此時此刻因著病痛必須放下心中的驕傲,看到自己軟弱的真相,也無比感恩主的愛以及家人們耐心的照顧。

最難受的時候我就禱告求主救我,等待著身體自己慢慢好起來。三天之後,我慢慢可以下床走動了。脹氣反應也慢慢消失了,體力也在一點點的恢復。過了幾天之後我就出院回家休養了。

 

為生命感恩

 

身體一天天恢復的過程里,我說不出有多感恩。慢慢地,我又可以吃以前喜歡吃的東西了,兩周過去後,我也可以去旁邊的校園散步了。從不曾想過這些生活中平常的一切會那麼難得。但經歷了病痛的我知道,我們可以平安地、沒有疼痛的活著的每一分鐘都是恩典。而我們不應該把這每一天每一分鐘的時間當做是平常的,對於在主裡面有使命的我們更不是。主給我們的每一天都不是徒然。我在感恩祂賜我年日的同時,也求祂保守我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祂裡面,並保守我不浪費祂給我的時間,把時間花在祂召我做的事情上面。

這次生病也讓我看到身體健康的重要,讓我意識到過去的自己是個多麼糟糕的管家,沒有照顧好聖靈的殿。常常熬夜和吃不健康的食物,也沒有注意情緒管理。這一次的經歷很好地提醒了我。讓我意識到生命中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雖然對於這次生病和手術我也有擔憂恐懼的時候,但很快我就想起了祂因著這次經歷給我的這麼多恩典。我知道,不論發生什麼,祂都在掌權。我生命中的所有一切都是祂做主的。而且我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章2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11月漫畫:祂在你後面

*繪畫作者: Chin

*內容出自2019年1月12日同名《靈命日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