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焦慮

怎麼辦?我無法面對明天(下) | 生命探索(連載)

pexels-photo-220444-1

(接上篇,文後有上文鏈接)

你也許會問,這位上帝會如何幫助我們?這位宇宙的創造主怎麼能了解人類的感受?

其實,上帝清楚明白我們等待明天到來的心情,因為祂親身體驗過我們的經歷。這位上帝從天上降生在我們的世界里,成為人的樣式,經歷人類的生活,祂的名為耶穌。

耶穌在世上時,也曾面對艱難的時刻,祂知道自己將被仇敵百般羞辱並且殘酷地處死。在等待這個痛苦的明天到來之前,祂心裡憂愁難過,於是祂要門徒陪在一旁,並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 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馬太福音26章38節)

上帝來到世上成為人的樣式,經歷了我們的生活和感受,足見祂愛我們,希望成為我們的朋友。祂明白我們面對明天的心情;知道我們在困境時,多麼迫切需要忠實的朋友。現在,上帝願意成為這樣的朋友,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祂邀請我們到祂面前,尋求祂的安慰和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向門徒保證:「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 (約翰福音14章1節)

上帝應許與我們同在

明天的太陽升起后,所有該解決的問題、沒把握的挑戰,終究要逐一面對,那麼信靠耶穌就能有所改變嗎?

如果你所信靠的對象,只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能帶來的改變就相當有限。然而,耶穌絕非如此,祂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是全知全能、滿有智慧的上帝,是能體貼人的軟弱、大有能力的主。而且,祂在世上時也和我們一樣經歷苦難且一一攻克。祂遭仇敵陷害被捕,遭受侮辱和鞭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卻從墳墓里復活,證明祂能戰勝死亡、勝過一切。 因此,祂能夠解決的不單是我們的難題,也絕對能帶來改變。不僅如此,祂應許所有信祂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約翰福音11章25節)。

這樣的保證能給我們面對明天的勇氣,不管明天有苦難、憂慮或煩悶,我們都知道上帝會與我們同在,像一位摯友允諾會陪伴我們的左右,在人生漫長坎坷的道路上給予我們安慰,激勵我們繼續前行。祂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

耶穌的這個保證也成為支撐靜雅的動力,讓她能繼續面對充滿艱辛的明天。靜雅是一名年輕的教師,醫院的檢查報告顯示,她的胸腔長了惡性腫瘤,必須進行手術切除。手術過後,最令她擔憂的事發生了,醫生診斷出是淋巴癌。她開始接受化療,卻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她想放棄治療,但是醫生們都堅持要她繼續療程。

接下來的日子是痛苦難熬的。化療帶來的副作用除了嘔吐、疼痛,沒有食慾與失眠之外,更是讓她抑鬱寡歡、消沉沮喪。病痛的折磨讓她一度想了結生命,但 卻割捨不下丈夫與年僅三歲及九歲的兒子。靜雅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面對明天,因為明天意味着有更多的不適、痛苦和煎熬。

在靜雅的生命陷入低谷時,她對上帝的信靠成為唯一支撐她的力量。上帝的安慰與同在,給了她勇氣和決心來面對這難熬的境況。儘管未來將會面臨更多的痛苦和不適,但她信靠上帝,使她得到了力量,繼續接受治療對抗病魔。因為全心仰望耶穌,讓靜雅重拾生命力,她知道上帝必不撇下她和她的家人。不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靜雅堅信上帝掌管一切。

的確,耶穌不但掌管我們的時日,也將我們放在祂心上。你只要轉向耶穌,就能得着祂的平安與同在、經歷祂的大能大力,你不必再為明天孤軍作戰。

今天,如果你正走在荊棘滿布的崎嶇路,何不向這位充滿憐憫的全能上帝求助呢?祂必能幫助你面對明天。

你願意向耶穌求助嗎?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認識耶穌,你可以與當地的教會或基督徒聯絡,相信他們都會很樂意協助你;另一個方法是翻閱聖經,從中認識上帝,並且了解祂如何能賜給你所需的安慰與平安。

我們雅米事工也樂意提供協助, 幫助你在尋求上帝的過程中得着力量來面對明天。你可以在文後給我們留言,或者在後台給我們發消息。

怎麼辦?我無法面對明天(上) | 生命探索(連載)

*此文章摘自靈命日糧《生命探索》系列,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怎麼辦?我無法面對明天(上) | 生命探索(連載)

pexels-photo-220444-1

明天的到來

你是否為明天的事而感到憂心忡忡?

也許你將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卻還沒做好準備;可能你需要動一個手術,因為風險極高而恐懼擔憂;或者你和上司將有個重要的會議,可能影響你未來的職業生涯。或許你正飽受疾病折磨,明天則意味將承受更多的病痛之苦;也許你剛結束一段感情或痛失摯愛,無法繼續面對毫無止境的孤寂或傷痛。

或者,你對明天毫無把握,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對於未來充滿不安。你可能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養家活口,或讓孩子完成教育;擔憂自己沒有足夠的積蓄養老;擔心在經濟不景氣時失業,或者投資連連虧損怎麼辦。

或者,你害怕面對明天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你厭倦了周而復始的單調生活, 每天為了例行事務而忙碌:起早摸黑、準備早餐、接送孩子上學、趕着上班、下班回家、做家務、看電視。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明天還是這樣,日復一日的乏味生活實在讓你無法忍受。

你不是唯一害怕面對明天的人,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對於難以預料的明天感到擔憂。的確,人生免不了痛苦與焦慮,我們都屢遭挫折,失意與苦楚。有時,你是不是也希望能擺脫這一切,不必面對明天的到來呢?

面對明天

我們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應付對明天的恐懼。有些人用忙碌來分散注意力, 逃避明天將面對的問題;有些人竭盡全力為將來作預備:儘可能多買一些保險、加班超時工作好賺更多的錢來儲蓄,或者為了前途而不斷進修。

相反地,我們有些人也可能抱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態度,所謂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有限,何不趁現在盡情享受人生呢?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方法也許暫時見效,但卻治標不治本。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明天都會到來。我們也許可以忽視或假裝問題不存在,但明天太陽升起時,我們還是要面對這些問題。更何況,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做準備,都永遠不夠。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面對明天? 我們要如何面對萬事難料、變幻莫測的未來呢?

我們可以尋求幫助,向天地萬物的創造主求助,因為祂掌管明天。

上帝深知我們的恐懼

這位創造主是誰呢?祂是創造宇宙和萬物的神,我們稱祂為上帝。祂創造了地球、日月星辰,以及我們人類。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神,祂知道明日的一切,也清楚接下來的日子又將會如何,沒有任何事在祂的意料之外。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完完全全在祂的掌握之中。先知耶利米在數千年前就寫下:「[上帝]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耶利米書10章12節)

正因上帝造了我們每一個人,祂明了我們的心思意念,知道我們的恐懼不安。

不僅如此,上帝深愛我們並願意幫助我們。祂知道我們需要安慰、保障以及力量來面對明天,所以,祂應許只要我們信靠祂,祂就賜下這些成為我們的幫助。祂像一位慈父,也像一名摯友,祂張開雙手隨時歡迎我們親近祂,祂要給我們安慰。

(未完待續,本周三更新)

*此文章摘自靈命日糧《生命探索》系列,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我要賺錢!

office-791733_640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隨着網絡科技的發達、快捷的資訊傳送和社群網站的崛起,整個地球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以前登錄臉書或微信時,主要目的無非就是閱讀新聞、遊覽有趣視頻,或者單純地和朋友聊聊天。但如今不知是否自己已經到了工作年齡,還是當前社會正處於電子商務全面爆發的時期,只要一打開社交網站,映入眼帘的都是商品介紹、直銷推薦、招攬創業夥伴和加入生意平台的廣告等等。而“及早創業,及早從商,及早致富”則成了一種口號。

看着網站上包羅萬象的商機廣告,再看看仍在求學的自己,我頓時感到十分着急。尤其是當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已經開始工作賺錢時,我更感到自己很失敗。雖然父母支付我的學費並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可是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我都23歲了,不但沒賺錢,反而還花父母的錢念書,而且花這麼多錢念碩士學位,以後真的能賺得比別人多嗎?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種想法無形中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時時刻刻催逼我去研究各個商機的可行性,好讓我能早點成功賺錢。然而“我要賺錢!”的想法使我變得一心只想跟上這股潮流,更使我漸漸地迷失在金錢的謊言當中,讓錢主導了我的生活,以致於我忘記了自己原本讀研究所的真正目的,更忘了要尋求上帝的心意。

直至有一天,憐憫人的上帝對我這隻迷失的羊說話了。以前曾背誦過的經文忽然浮現在我腦海里,即“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這句經文深深地敲醒了我,難道上帝不知道我的需要、不擔當我的憂慮嗎?當然不是!我們所需的一切祂都曉得,正如路加福音12章29-30節所說:“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只要我們願意選擇放下自己,以上帝的心意為優先,將憂慮都交託在祂聖手當中,上帝必定會大大地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另外,上帝也提醒了我起初選擇念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為我想多加裝備自己的專業知識,以便日後能更加有效地應用在工作和學術上,為的是能榮耀祂。我絕對不是批評創業或從商不好,重要的是在任何事情的前提下,尋求上帝的心意,成為蒙主喜悅的人,比追求財富來得更重要。

所以親愛的朋友,無論你是正在讀書,還是準備就業,記得要先尋求上帝的旨意,專心侍奉祂,做好自己的本分,相信祂必帶領你前方當行的道路、供應你的一切所需,因為傳道書5章19節說:“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