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相處

上司很“難搞”?我有大招(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912081114

作者:李萍秀,新加坡

翻譯: 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如果點開這篇文章是因為你也有一個難以取悅的老闆,那我完全理解你。確實,根據我過去的經歷,我完全明白這樣的老闆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傷痛和精神壓力。這絕非小事,你可能下班后都繼續痛苦不堪,甚至只要醒着就不得安寧。

我以前的老闆是怎樣一個人,你可以想象一下:挑剔、苛刻、沒有安全感,愛操縱,微觀管理控。我聽說一些前同事因為與她共事而飽受頭疼、失眠和心悸的折磨,這還只是列舉一二。我患上的則是短暫失憶。我仍然清楚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我老闆那天看我不爽,於是發了一通郵件來挑我毛病——說我的語法和標點有問題,又抱怨我郵件回復太慢,還說了其他一堆她不滿意的事…….那天,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我身心俱疲,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一無是處的人。
還好我能用晚上的時間來恢復。就在我這麼想的時候,她突然發來一條短信,問我是否核查了幾個數據。意識到我還沒有核查時,我嚇得魂不附體。驚慌中,我竟然想不起來手機的開屏密碼了——我明明幾分鐘前還用過。

長話短說,最終我還是記起了手機密碼,只是第二天老闆指責我工作沒有做到位(因為我想不起來她要的那些數據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仍舊是這樣,老闆要麼挑剔我的工作,要麼給我潑冷水,無論我如何努力取悅她都無濟於事。這種情況在新同事加入后才有了好轉,因為她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新的員工身上。

當我反思在她手下工作的這可怕六個月時,我總結出了以下功課。如果你現在也身處相似情境,我希望我的總結能為你帶來鼓勵和幫助。

1.與老闆溝通

儘可能地假定你的老闆不是存心這樣的,尤其當你或你的老闆有一方是新入職,或者你們所接到的任務並非你們熟悉的內容時。也可能剛好你老闆生活上遇到了不如意,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態度影響到了他的員工和工作。亦或只是因為你們兩人之間交流存在誤解或對彼此期待不同。

我認為這樣做是對上司的尊重(彼得前書2章17節)。當工作中挑戰增多時,我記得曾多次和老闆溝通,向她說出我自己的真實感受,同時也會從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然而,即便如此也可能改變不了什麼,尤其是當你的老闆不喜歡接受反饋意見或者壓根就沒意識到自己有問題時——那就看下面這一點吧。

2.意識到你不可能總是能“管理”你的上司

很多自救式文章都會告訴你竅門在於“管理”你的上司。找到他生氣的原因,確保你不會再觸及他的雷區。這條建議有時確實奏效,但如果碰上一些不按常規出牌的老闆,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入職前我就聽說這個老闆的挑剔是出了名的。這個職位的前任職員甚至勸我不要接這個工作,然而我當時不相信會有那麼糟糕。我真誠地相信只要我盡心工作,證明我的實力,就一定能“打動”老闆。最初的六個月的確很順利,我有幸成為團隊中她最喜歡的員工之一。

但是當她處處針對的那些職員紛紛辭職后,局勢開始改變。儘管我的工作表現一如既往,但她開始事事都看不慣我了。過去完全不會引起她注意的事突然間成了滔天大罪,我幾乎每一天都要多次向她為我做了或沒做的事情道歉。

於是我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愛,每天早上都懼怕去上班。我開始在很小的錯誤上為難自己,懷疑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了自信。當我意識到我無力改變我的處境時,我轉向上帝尋求幫助。

3.記得真正掌管一切的是上帝

我記得那些無助的夜晚,我蜷縮在床上,寫下我的禱告,求上帝幫助我為祂工作,而不是為了得到老闆的認可(歌羅西書3章23-24節)。

在這期間,我寫下了下面這段話:

“主啊,這是我第一次懼怕去上班。我沒想到這會成為困擾我的問題,但是老闆最近對我工作的負面評價使我深受影響,我害怕再次收到她責難的郵件。上帝,我從小禰就教導我要信靠禰,尊禰為大,一心一意來服侍禰,而不是看人的臉色 ——求禰幫助我除掉心中對老闆的苦毒和積怨,讓我的眼目單單定睛在禰身上。”

做了這個禱告后的一周,上帝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了我的視角——家裡突發變故,我不得不休了幾周假。這讓我從自憐的狀態中走出來,幫我重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突然,老闆的認可對我沒那麼重要了。我也不再如之前那樣在意別人對我工作能力的肯定並為之焦慮。

原來我一直都太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而忘記了誰在掌管這一切。上帝提醒我,祂才是我的創造主和供應者。

就像祂能給我生命也能把它拿走一樣,祂同樣可以讓我為這個老闆工作,也可以讓我離開——最終上帝也是這麼做的。

4.找到和你心意相投的同事或朋友來支持你

在我還沒有離開這個老闆時,上帝並沒有把我扔在困境中不管。我感謝上帝給我預備了基督徒同事和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不斷鼓勵我並給我建議,提醒我上帝在困境中掌權並一直愛着我,他們中有一些因此成了我的親密摯友。

不要壓抑自己的挫敗和痛苦也不要一個人默默承受。找一個靈命成熟並關心你的朋友為你禱告和給你一些建議吧。上帝在基督里為我們預備了一群愛我們並與我們患難與共的弟兄姊妹(箴言17章17節)。以後,當他們在類似的處境中你也可以成為那個提供幫助和給出建議的人。

5.不要背地裡對老闆說長道短

當你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經歷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可能把分享禱告事項變成了對老闆的聲討和議論。我很多次都犯了這個錯誤。當談及自己的老闆時,周圍人越是用吃驚的表情看着我,我就越容易在分享時肆無忌憚。很快,我發現我向很多朋友重複講了同樣的事情——有時還會添油加醋。

若是遇到一些曾經遭受過這位老闆不公平對待的前同事,我們就會一起聲討她對我們的“虐待”,我發現自己對老闆的描述越來越糟糕;在我的心裡,她變成了一個毫無希望的可怕怪獸。

但每次交流后,上帝都會讓我意識到我在信徒和非信徒面前沒有做好見證。我一次又一次地來到上帝面前認罪,求上帝原諒我口舌的惡意中傷(詩篇34章13節)。

這是我今天仍舊在學習的功課。

如今,我的現任上司與之前的老闆完全不同。他不但是一個很有眼光的領導者,還是個有耐心、體諒人的人,他會允許員工在錯誤中學習。然而如果沒有我之前的工作經歷,我可能不會體會到有現在這樣的老闆是多大的祝福。

我向天父禱告,希望你也能夠在將來的某一天回頭看自己現在的經歷時感謝上帝陪你走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當你對某位弟兄或姐妹感到惱怒時…

face-1370955_640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總是會產生一些衝突,在教會裡也一樣。澳洲宣教士John Edmiston曾在他的文章(The Market, The Kingdom And The Terrorists)中指出,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其他基督徒的行為感到惱怒,是因為我們和他們有著不同的處事方式。

我的室友是一位基督徒。大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會因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而產生矛盾。比如說,他不喜歡我洗澡的時間過長,這會增加我們每個月的電費;有時候,他也會對我把盤碗留在洗碗盆這件事上對我有意見。他曾向我表示他對我的許多行為感到不滿,甚至有點生氣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情都要別人重復地提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整個過程當中他從沒向我咆哮或跟我吵起來。相反地,他耐心地告訴我問題在哪裡,選擇跟我溝通。

或許你也曾遇到類似的情況,對你身邊的弟兄姐妹的某些行為感到生氣或不滿。然而使徒保羅說: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聖經上更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所以我們應因著愛竭力與他人和好。因為倘若弟兄姐妹之間的不和睦處理不當,這會導致我們無法合一地敬拜上帝,並且這也不是祂所喜悅的。那麼當我們因為某位基督徒而感到生氣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一、向上帝禱告

我們可以先借著禱告來尋求上帝的帶領,祈求祂幫助我們不落入負面情緒的陷阱裡,并且從中被祂的話語給安慰和激勵。當我們把這段關系交托給上帝時,祂也必定會引導我們做出討祂喜悅的決定。相信借著上帝所賜的智慧以及祂恩典的引領,我們能夠逐步與對方建立好的關系。

二、彼此溝通

有的時候,坦誠的溝通是建立好的關系的鑰匙。本著“愛人如己”的心,我們可以選擇以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透過溝通,我們可以讓對方意識到他已經造成了你的困擾,好讓對方有機會可以改善;也可以藉此注意并留心聆聽、了解對方的立場。然而在溝通時,我們應當有智慧,並用合宜地述說自己的不滿,正如箴言25章11節指出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祈求上帝能軟化我們剛硬的心,好叫我們能夠透過一系列的談話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建立一段榮耀祂的關系。

當我室友選擇坦白跟我溝通,告知我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使他感到惱怒時,我也解釋道我本身其實是一個很健忘的人。彼此了解之後,我室友便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把骯臟的盤子都洗干凈等等,幫助我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彼此也合住愉快。

三、不要一味地指責對方

我們除了要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外,我們也要表達出我們愿意因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與他們和好的意愿。這表示我們可以放低姿態,不措辭強烈地譴責他們的不是。因為若我們過分強調自己身為“受害者”的身份,這可能會無意間瓦解和他們建立好關系的契機。我們要知道,他們也需要時間借著上帝的恩典來改變自己,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諒解和耐心的等候。

四、提醒自己:彼此都是蒙上帝恩典的基督徒

沒有人是完美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你我都是蒙恩的罪人。所以我們都有可能會軟弱,得罪上帝或得罪人。盡管有某個基督徒使你惱怒,他仍是你我的弟兄姐妹。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那些矛盾可能就會顯得不那么尖銳。

五、 避免起衝突

當有一位基督徒使你感到惱怒了,那麼我們就需要自行去判斷,該什么時候和他互動,什么時候先退一步,好讓彼此有空間自個兒尋求上帝,在祂面前反思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合宜,以此避免起衝突。在這期間,我們也要小心我們的用詞,因為箴言告訴我們:“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言17章27-28節)。

基督徒竭力追求合一是為了榮耀拯救我們的上帝。但愿祂賜給我們智慧,叫我們知道應當如何應對人際關系上的問題。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以弗所書4章1-3節)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