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禱告的內容

2022,不再只為自己的平安與舒適祈求

作者:Paul

有聲播讀:木木

 

當我們討論到為眾人或是國家禱告時,不知道大家直覺地會想到哪一段經文呢?我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提摩太前書2章1-4節的經文。因為,在這一段經文的開始,這位偉大的使徒保羅提醒他的屬靈兒子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

為的是什麼?就是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2節)。因此,我們通常都會使用這一段經文作為教會和政府之間能夠和平相處的禱告範本。當然,按照字面解釋,這一段經文一定帶有這一層面的意思 ; 但是,這段經文只有這層含義嗎?使徒保羅已經步入生命的晚期,相信他要勸勉提摩太的事情多不計數。在眾多重要的事情中,保羅第一個寫出來的勸勉,難道只是一個安穩度日的秘訣嗎?筆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段經文 ; 也能幫助我們思考,在進入全新的2022年,我們可以怎麼回應本段經文的勸勉。

首先,筆者認為提摩太前書2章1-4節的完整段落,應該要擴充到第7節。根據希臘原文的分段,第5-7節的內容,明顯地就是在為1-4節的內容,作出補充和解釋。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將1-7節看為一個整體的內容,來做解釋和應用。讓我們先一起來思考,如果保羅只是為了要提摩太能夠藉著禱告,讓教會能夠安穩度日,那麼,第4節的經文就會顯得過於獨立與上下文無關。

但這並非符合保羅的寫作風格。同時,在整個1-7節的經文裡,可以發現,保羅用了禱告、代求、中保和贖價等詞彙,這些都是舊約用來形容祭司的事奉(參出埃及記29章)。並且,在第1節與第4節,保羅重複性地提到「萬人」。第1節提到為著「萬人」代求,接著在第4節提到,上帝願意「萬人」得救並認識真道。

因此,可以看到,保羅所提的代求,不是只專注在「教會(個人)」的平安而已,更是指向了為著救恩的代求,而這正是祭司的事奉之一。所以,當我們從祭司的事奉來角度來看本段經文時,會發現經文的重點不僅僅是有關教會的舒適與否,而是教會是否有忠心地執行身為祭司的呼召。根據整本聖經來看祭司的職分時,從伊甸園到會幕,可以看到祭司的事奉是必須要維持聖殿的「聖潔」、「敬拜」和「代求」等。

當來到先知書卷,會看到先知在責備祭司們崇拜偶像(不聖潔)、敬拜假神和欺壓孤兒寡婦。因此,上帝說:「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你們眼中豈可看為賊窩嗎?(耶利米書7章11節)」,所以上帝要先知不要在聖殿(耶7章2節)為他們代求和祈禱(耶7章16節)。在此,我們看到神對這些失職祭司的審判,就是不垂聽他們的禱告,也要先知不要為他們代禱。

另一方面,也會看到上帝透過先知發出應許:「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以賽亞書56章7節)」。同樣的,在以賽亞先知的預言中,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祭司職分恢復的應許,在「聖潔」、「敬拜」和「禱告」上。而耶利米書和以賽亞書這兩段經文的匯集,就是當主耶穌進入並潔淨聖殿時所說的話(馬太福音21章12-13節)。在這裡,主耶穌就如同一位忠心的祭司,在「維持」聖殿的聖潔 ; 但是,祂不僅僅是用推倒桌子潔淨聖殿,更是在十字架上將自己獻上作為活祭,來潔淨所有屬於祂的百姓。同時祂也是位慈悲的大祭司,在約翰福音17章,主耶穌在獻祭(自己)之前,為著所有屬祂的百姓向父上帝代求(禱告)。

故希伯來書2章17節,這樣說:「所以,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因著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當教會與基督聯合時,我們也擁有了祭司的呼召:「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 )」。因此,提摩太前書2章1-4節為萬人、君王們和掌權的禱告,不只是為了要教會安穩度日,它帶著一個更重要的信息,就是教會要執行她祭司的呼召:持守聖潔(提前2章2節),在現今世代,為著眾人的救恩代禱(提前2章1,4)。

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保羅為什麼在提到禱告和代求之後,會在第4-6節提到上帝願意萬人得救,以及基督作為中保和代贖的真理。因為,教會有責任要在每一個世代中,作屬上帝的祭司,為萬人和君王們代求,使他們能認識真道,相信中保基督耶穌的救贖。這也就是為什麼保羅會在第7節提到他身為外邦人的使徒的身份 ; 正是回應舊約以色列人身為祭司,要在外邦人中所蒙召要活出的見證。因此,保羅提醒提摩太不僅僅是要記得禱告,或是要為自己和教會求平安 ; 乃是提醒提摩太,不要忘記教會和自己的呼召—君尊的祭司:持守教會的聖潔與為眾人的救恩代求。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我們擺脫個人主義的眼光,就會看到保羅不只是針對提摩太,更是對所有的信徒和教會發出勸勉:「基督徒們啊,你們是君尊的祭司,不要將所擁有禱告的權柄只用在自己身上,而應該為著教會的聖潔和靈魂的救恩代禱」。在2022後疫情的時代,許多的人失去他們的健康、家人、工作或生計能力。他們需要的不僅僅只是一份社會救助(這當然必要),更需要的是一條救贖盼望之路。那麼,我們這些君尊的祭司們,所關注的焦點是否依然只是在自己是否舒適呢?還是,我們願意開始學習主耶穌基督所關注的,過聖潔的生活,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如果是前者,那麼我們的禱告就依然只會在祈求自己的平安與舒適(當然求平安這並沒有不對) ; 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的禱告就會開始為著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鄰居、政府和萬人代禱,願他們認識到基督已經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在這黑暗破碎的時代,願我們都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因為「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書1章15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既然上帝已經知道了,為什麼還要禱告?

作者:E,中國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我剛信主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怎麼禱告,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禱告。那時候自己對上帝並不太感興趣,雖然我也去主日崇拜,聽講道,小組偶爾也參加。但是內心其實並不渴慕上帝,或者說,其實內心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上帝。

這樣的屬靈狀況持續了幾年,一直不溫不火,不冷不熱。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並不認為自己需要上帝的話,那麼一切跟上帝相關的「活動」,無論是主日,還是小組或是其他的服侍都是一種「被迫的負擔」。雖然我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約束自己,遵行「律法」,強迫自己參加主內活動,但是我的內心沒有真正的平安,也沒有喜樂。我偶爾也帶領詩歌讚美,但是讚美上帝的那些歌詞好像離我的心很遙遠。我一邊唱一邊其實不明白自己在唱什麼,雖然歌詞里的每個字我都認識。就好像很多經文我都知道,但是離我也很遙遠一樣。「上帝在基督里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什麼叫「在基督里」,「長闊高深」?不明白,但是阿門……

如果要我跟別人說起上帝(所謂的傳福音),我也可以張口就來「上帝是愛」,「上帝愛我,看顧我,赦免我一切的罪,認我做祂的兒女……」 但其實那時候的自己並不認識上帝。對於上帝是誰,祂是什麼樣,都是道聽途說,僅僅停留在腦子裡的「知識」。

那時候我對禱告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把自己的需要告訴上帝」。同時教會一直教導我們,上帝是主權的上帝,所以我們不能操控祂。我們固然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在禱告里告訴上帝,但是祂是否成全是祂的決定,我們不能強求。上帝不給就說明祂另有美意。即使我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也要平靜接受,尊重上帝的主權。我也一直信服這個教導。所以我有事情就禱告告訴上帝,沒事就不怎麼禱告。

當時我對上帝的認識就是祂已經赦免我一切的罪,而祂是全知全能的上帝。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上帝什麼都知道,祂鑒察人心,根本不需要我們告訴祂什麼,那我為什麼還要禱告?反正就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差不多的意思吧!不要強求,隨遇而安。回想那時候的自己其實並不那麼在乎上帝,所以也就縱容自己停留在這種不求甚解的階段。

現在回想,自己真的是個罪人。一邊輕慢上帝,不把祂當回事,連為什麼要向祂禱告都不想弄清楚,卻還指望祂滿足我的禱告?想想真是很可笑啊。我們能一邊對方不感興趣,不願意了解認識他,卻又一邊向他求問事情嗎?如果我們認真嚴肅地對待信仰,難道不應該搞明白嗎?否則,我們的信仰,跟屬世的教導、心靈雞湯或者哲學知識有什麼區別呢?跟求神拜佛又有什麼區別呢?畢竟,拜佛也是不能強求的啊….

我後來悔改了。為自己的無知、專靠自己、內心根深蒂固的偶像崇拜、企圖操控上帝的想法、自我為中心、輕慢上帝等等的罪來到上帝的面前認罪悔改。驕傲是一切罪的毒根。驕傲,就是不認為自己需要上帝自己,而是想要操控上帝來滿足自己。而罪人的心可以曲解一切,甚至是律法,來滿足自己操控上帝。也有人說:你為上帝做了這個,祂就會為你做那個。或者,你守律法,那麼你就是好信徒,上帝就喜悅你,你禱告就有恩膏和能力。因為驕傲,人就是願意相信自己可以靠自己討上帝喜悅,為自己或者為上帝的國度「貢獻」。無論是守律法,還是服事奉獻,受苦舍己,都要麼是一種交易,要麼是一種自我感動式的犧牲,悲壯又委屈。我們要麼是商人,要麼是英雄。哪裡有聖靈的果子,平安和喜樂?

禱告的態度

禱告的本質是認識上帝,和上帝眼中真實的自己。那麼第一步就是要好好認識上帝的話語。以敬畏的心對待祂的話語,藉著讀經、默想、反思,求上帝開啟我們的內心,並且順服上帝和祂所設立的屬靈權柄。

我們當然要服事上帝,但是必須警醒自己的心思意念,常常為自己服事上帝的心思動機來悔改,求祂潔凈。另外也要常常為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各個方面的心思意念,言語行為悔改,在禱告中向上帝悔改,求祂赦免潔凈。因為上帝是聖潔的:「……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章14節)。「所以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未記11章45節)。因此我們要常常求上帝顯明自己隱而未現的罪,聖靈會光照我們,使我們悔改。同時也在人面前謙卑悔改,因為上帝要我們表裡如一。

禱告的內容

與此同時,我們禱告的內容也會改變,不再是為了自己,乃是為了追求上帝。為了得著基督,更多地得著祂,被他充滿。因為基督就是我的新生命,是我裡面的活水源泉要直涌到永生。平安也會在禱告中降下,服事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屬天的喜樂。我們也不再在乎別人怎麼看看自己,是否有人知道或認可我付出了什麼。甚至,不知道更好,因為在隱秘處,上帝澆灌親密的喜樂,好像無人打擾的樂園…. 上帝在禱告中;在敬拜中;在睡眠中;在夢中,甚至在我獨自發獃,或者並未刻意思想祂的時候,祂都與我同在。

禱告的益處

禱告揭示我真實的屬靈狀況。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在幹什麼。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或高或低,都不準確。我們也常常用屬世的各種標準看待和衡量自己或別人,這些都不是從上帝而來的眼光。禱告使我有上帝的心腸,改變我的眼光,讓我擁有屬靈的視野,能夠為別人代禱。我覺得不可愛的主內弟兄姐妹,上帝卻愛TA。上帝為TA捨命,流出寶血洗凈TA一切的罪。在上帝眼中,TA是聖潔的,因為基督不僅僅做了我的贖罪祭,也做了TA的贖罪祭。如果我是屬基督的,那麼我就要按照基督的原則去行。

求上帝賜我們基督的心腸,為那不可愛的人代禱,看到TA的聖潔可愛,祝福TA。「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約翰一書5章1節)我們都是上帝借著基督的福音所生的孩子,都是天國的後嗣,與基督一同繼承產業。這樣的代禱堅持了幾天之後,上帝奇蹟般的醫治了我裡面對TA的懼怕和躲避。「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約翰一書4章18節)。當我們以上帝的原則去禱告,祂就親自充滿醫治我們的心。我們的敬拜會越來越敬虔,禱告也會越來越喜樂。

禱告的根基

我們能夠禱告,是因為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恢復了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天父因為耶穌的犧牲,因著祂的憐憫和恩典,賜給我們祂兒女的身份。因此,耶穌赦罪的死亡,復活和重生的生命,就是福音,也應該是我們禱告的目的和中心。我們應該為自己更多經歷福音,也為別人認識和經歷福音而禱告!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1-33節)。

上帝在基督里已經為你我預備了一切!禱告,經歷祂美好的計劃吧!祂應許傾倒一切屬天的恩膏和能力,要帶領我們得著豐盛的生命,走進寬闊之地,進入祂愛的懷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