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約會

約會時該注意什麼?(有聲播讀)

作者:Karen Pimpo, 美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究竟敬虔的約會是怎樣的呢?雖然聖經里滿有關於什麼是尊榮上帝的婚姻的智慧以及教導,卻沒有循序漸進的步驟告訴我們怎麼做才能進入尊榮上帝的婚姻。有時候這樣的狀況讓我們感到挫折、似乎被遺棄——但上帝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 31章6節)。祂是最有耐心的導師,不管當下的景況為何,祂對我們總是有著良善的計畫。

我想我應該是少數願意承認自己慘痛人際關係經歷的人——我目前單身,經歷過幾次心痛事件。不過儘管當時我的這些失敗經驗讓人心痛,但回首過往,就會發現上帝一直都在,且運用每段關係使我更加成熟。

以下分享是我在過去學到的教訓,幫助我更加釐清並定義何謂敬虔的關係。不管你現在是否單身,都希望每一部分能鼓勵並挑戰你。

1.敬虔的關係清楚其目的

你怎麼知道你正處在一段關係中?這可不是腦筋急轉彎喔! 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清楚,對吧?!究竟你只是想要一段輕鬆的關係?還是打算認真地在禱告中尋求,看對方是不是可以一同進入婚姻的人?

戀愛應該要有趣又令人興奮,但同時它也代表著一個神聖的目的和潛在的誓約。以弗所書第五章的後半部皆在談論教會作為基督新娘的意象。主耶穌對我們無私奉獻和犧牲的愛,應該作為我們在關係和婚姻上的學習藍圖,這份愛看重委身(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在我這些慘痛的經驗里,最心痛的一段就是因為雙方沒有給予對方明確的定位。

當時我跟一位朋友正從「真正的好朋友關係」漸漸轉向更進一步的關係,不過整個過程對我來說似乎有點太慢。我很急著要更進一步,但他總是拖拖拉拉。坦白說我很沮喪,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說清楚。

有一天我忍不住跟媽媽訴苦,儘管她小心翼翼地回應,卻依然讓我感到震驚。她認為或許這個年輕男生還沒有像我一樣準備好要進到一段關係里。我覺得很受傷,拒絕再跟她提任何有關這個男生的事。結果,這段關係就這樣交錯了幾個月後,最終以雙方分道揚鑣告終。

因著缺乏明確的定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但延長雙方的痛苦,更導致關係癱瘓。為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絕對不要掉以輕心地約會,也不要以為你們雙方有著相同的想法。

 

2.敬虔的關係懂得聆聽他人的智慧

當你開始對某人產生興趣時,通常容易忽略很多事。我完全懂那樣的感受!那真的是令人感到興奮!而且如果你像我一樣,應該會直接略過開頭,開始想像美好的未來願景。但這樣做就像馬兒帶著眼罩跑完整場戀愛一樣,周圍的視線都被擋住了。其實在新關係中,你必須去做一件珍貴而重要的事——諮詢比你年長、值得信任且真的愛你的人。

對我來說,最優先的選擇一定是我的父母。通常他們擅長判斷人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很知道我的個性。當然,年長的兄姊、阿姨、叔叔,或是教會裡的屬靈前輩也是很好的選擇。有一個充滿愛心而成熟的信徒能夠對於你當前或者是將來的潛在關係給予重要的誠實意見,真是太重要了。

我大學有幾次相親,其中一次在幾次短暫的約會後結束了。剛好有一次我的父母來探訪我,我於是邀請我當時的相親對象跟我父母一起吃冰淇淋。坦白說,那天晚上有點尷尬。

幾周後,當我們正式分手時,我媽媽說:「喔!對!其實我當下便覺得他不適合妳。」她的回應讓我覺得很吃驚,同時也對沒有立即詢問她的意見感到後悔。她所持的觀點比我當時的清晰很多……當然啦!當媽的通常都是這樣。所以,尋求智慧真的很重要。那些愛你的人,會給你什麼樣關於戀愛的看法?他們又會提醒你什麼?箴言15章31節說道:「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應用到我的例子里,就可以避免很多人際關係上的痛苦啦!

3.敬虔的關係能夠擁有深度的對話

一切始於那年初夏。我和朋友群裡面的一個男生開始有不一樣的接觸。他個性風趣、充滿魅力、人也很好。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們開始互傳訊息,並約定即使沒有碰面,也要保持聯絡。被他關注我感到受寵若驚,也很享受跟他這樣的互動。但老實說我內心深處並不認為這是浪漫的曖昧,而是友情。

我們的對話持續了幾個星期,他甚至大老遠開車到我父母家拜訪我。但之後,我感到的卻是內疚與困惑。他是個很棒的男生,但我不想要擁有超越朋友的關係。在夏天結束前的幾個星期,我對於似乎該做些什麼感到苦澀。在我們開學前,我是不是應該把事情說清楚?要少傳訊息給他?還是要裝作沒事,繼續這樣的關係?

後來我發現,我的沉默只會讓他繼續。儘管面對面交談比較好,但距離也讓我們無法這樣做。我打了個簡訊,寫下「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草稿並寄出。那一瞬間,我的心感到輕鬆,沉重的感覺終於落下。我為自己給他造成的任何傷害感到遺憾……但是我心裡知道必須展開這場艱難的對話。

他和藹地回應我並問了幾個問題。最後,我想我們達成了和平的共識。

回頭想想,我只希望我當初可以早一點展開這場對話。我甚至應該開車去找他進行當面的交談。 艱難的對話不一定是關於分手,可以關於任何讓你不安的事情。艱難的對話有可能讓你趨向和別人對談,而不是和另一半。不過箴言19章1、8、9、22節提醒我們要懂得選擇真理、誠實和智慧。就算是讓人感到困難的對話,但在愛里說誠實話永遠是對的。

以上這些經驗中的每一個學習,都代表了我生命中某段不愉快的時光。這些經驗有的尷尬、有的激動、有的恐怖…不過約會就是這樣子的,不是嗎?

好消息是,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可以利用每個時期和每段關係來榮耀祂。所以,要闡明你的約會目的,向周圍的人尋求智慧,並且不要害怕進行艱難的對話。

要了解什麼是敬虔的關係,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的了!剩下的大家自己去發掘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讓約會不留遺憾

作者:John Stange,美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John Stange住在美國賓州雄鹿縣的蘭霍恩,目前是Core Creek基督教會的主領牧師。同時他也在National Mission Board(一個負責植堂和培植健康教會的組織)擔任指導,並任教於凱恩大學(Cairn University)。約翰和太太Andrea擁有四個孩子。關於他的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考DesireJesus.com

我兒子跟我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我們的個性很像,喜好類似,對音樂的品味也相同-我們甚至有一樣的名字。其中還有一個相近的特點就是,我們都喜歡熬夜,幾乎一周的好幾個晚上都都在熬夜。在我們發現彼此有這樣的習慣後,我們便決定把一起熬夜的時間變成聊天或相處的好時光。

昨天晚上,我們的話題圍繞在約會上面。我猜他應該對我如何追求到他媽媽這件事有興趣,於是我提醒他,「你應該很高興我追求到她。如果沒有,我們就沒辦法坐在這裡聊這些了。」

我大概理解對所有未婚的人來說,那是一個掙扎。當一段關係從「單純的認識,了解對方」走向「計畫未來的道路與對方一同走」時,這期間會有太多的曖昧不明。

儘管主耶穌已教導我們用他的方式看世界,但我們依然還是會掙扎於普遍存在的試探中。

我們時常被誘惑,也很容易把自己納入收斂向違反良知和產生遺憾的險境裡。

究竟在約會時該如何擁有清潔的心和界限?當我們已迷迷上可能是我們將來的另一半時,該如何定睛在主耶穌身上,保持警醒呢?

了解你在基督裡的身份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歌羅西書3章1-3節)

當我們在約會時,特別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在基督裡已是新造的人。以前我們不認識主,對自我的身份認知是建立在血肉之軀上。但現在因著基督,我們已是新造的人,擁有新身份及耶穌基督為我們保守的新盼望。

很多夫妻會嘗試錯誤地在另一半身上尋找定位和自我認同,而不是好好建立與主耶穌的關係。當真的發生這樣的狀況時,任何的關係都不會是祝福,而是變成不健康的偶像依附。整體而言,記住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可以幫助我們用正確的角度看待任何關係,也可以讓我們持續定睛在上帝身上,盡力榮耀他。

選擇正確的食物來替代自己的大腦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摩太后書2章22節)

對你來說,主要的精神糧食是什麼?你是選擇讀聖經,一本好書,還是滑手機上社交媒體網站呢?你是不是常常需要透過電視媒體,電影跟網路世界的感官影像來刺激自我意識?

我們用什麼東西大腦,我們就會看到這些事物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尤其是浪漫的愛情關係裡。

錯誤的精神糧食導致我們包圍掙扎在用慾望,誘惑和不正直的方式行事與思考。相對的,如果我們警醒於用上帝的話語滋養大腦,我們便較容易可以選擇思念有德行和有稱讚的事(腓立特比書4章8節)。這樣的習慣不只適用在約會上,超越約會之外的關係也很適用。我發現當我總是把思想定睛在屬上帝的事物時,對我,婚姻的健康和妻子的幸福都是有重視的!

跟約會對象談及界限

「箴達22章3節”「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章3節)

在我和太太約會幾個月後,她深信我會跟她分手。我感到很吃驚,因為那是我腦海裡從來沒想過的事情。她跟我說因為她覺得我跟剛開始約會時不一樣,我越來越少親她,牽她的手或摟著她……她想知道到底怎麼了?

其實我應該早點跟她說清楚我的想法。在約會初期,我便對准我們應該會一起走入婚姻。我擔心自己如果過度碰觸她,可能會包圍誘惑,長靴對她產生越矩的行為。

當我跟她解釋完後,她感到很開心,因為終於了解我的行為出發點為何。她也告訴我,很尊重我對待我們關係的方式。通過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我們一直都很感恩雙方能把自我的期許提早說出來,因為這能使我們常警惕潛在的誘惑,也能共同努力避免堵塞罪裡。

對於真的想要把每天生活,行為模式和所擁有的關係,獻給上帝當作榮耀的基督徒來說,約會這件事可能是比較難以掌控的部分之一。但不是不可能。為約會因那賜平安的上帝在各樣善事上成全我們,叫我們遵行他的意圖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我們心裡行他所喜悅的事(希伯來書13章20-21節)。所以不管是什麼事,尤其是約會這件事,讓我們努力愛上帝,帶著清潔的心過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在決定戀愛前,問問自己這3個問題(有聲中文)

作者:Marissa Cathey,墨西哥

翻譯:以琳,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戀愛可能是場刺激的冒險,尤其是戀愛關係有可能帶我們進入婚姻。然而在我們進入一段戀愛關係前,腦袋中已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我如何知道我是否準備好談戀愛了呢?

當然,我並不是專家。但是我在自己的戀愛關係中,發現了三個相當關鍵的因素,希望它們也能夠指引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1.對方外貌出眾,還是敬畏上帝呢?

吸引你喜歡某個人的是哪一點呢?是他們的外貌?性格?品格還是事業?我相信要我們再寫出幾條他人身上能夠吸引我們的特質,也絕非難事。但如果我們深挖一點,就知道光靠這些特質是不能幫助彼此維持長期關係的。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要看到更重要的一點:基督是否是他們生命的主宰。

當我第一次遇見我的未婚夫Brian時,我並沒有被他吸引。儘管他還挺帥的,但第一次見面之後我基本上沒有再想起過他。不過接下來在教會辦公室共事的那幾周(我們都是實習生),我們一起休息、工作時偷偷交流,我漸漸感受到了他對福音的熱情,他有著無論到哪都要傳福音的渴望。這與我在過去數年中對跨文化宣教的負擔和呼召幾乎一致。

幾個月後,因著Brian對耶穌基督的擺上和忠誠,我開始很欣賞他。從那之後我開始對他產生好感,最後深深地被他吸引。更確切地說,我想我愛上他了。令我吃驚地是,他對我也是同樣的感受。

我和Brian的戀愛和大部分人預想的不一樣,我們並不是被對方的外貌或性格吸引而走到一起。吸引我的反而是他對他生命創造者——耶穌基督的依靠。之後,我也漸漸被他的其他特質吸引。

 

2.這段關係是否可以讓兩人都有所成長?

大家應該都聽過 「愛情不是童話故事」 這句話,而這是真的。因為任何一段成功的關係都需要付出、努力和犧牲,光靠感覺是不足以讓兩人度過難關的。無論雙方多恩愛,感覺是不可靠的。

我們也有爭吵、意見分歧、持反對立場的時候,有時我們甚至懷疑上帝是否真的要我們兩個在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特別要警醒對付沮喪、憤怒、沒有耐心,和自義這些問題。

經歷過這些挑戰後,我們學到我們需要給上帝空間來塑造和改變我們的心,並允許這些環境來迫使我們禱告,從上帝的話和經驗豐富的信徒那裡尋求建議。現在我們仍然禱告相互保有謙卑的心來接受聖靈的管教,遵行上帝放在我們心中的話。

要度過關係中不可避免的困難和試煉,需要的絕不只是對彼此狂熱的愛。最終,兩人需要回到基督里並看到兩人可以如何彼此幫助、互補,成為一個好團隊。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變得更像基督。

當我們兩個人都靠近基督,並且幫助彼此越來越像祂時,就不需要害怕攻擊,因為我們知道在試煉中,上帝在潔凈我們,使我們成為聖潔(腓立比書1章6節)。

 

3.你們的差異會引起分歧還是讓你們互補?

Brian和我完全是不同的人。我來自墨西哥中部叢林,是個直言不諱、有主見,有時兇巴巴,思想開放的女生。他來自大都市香港,是一個保守、細心、堅強、沉默寡言的男生。

大家總是很喜歡談論我們的差異,但我們總是一笑置之,因為我們的實際差異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多。

當然,有時這樣的談論會令我們灰心。尤其是當我們聽到其他人說我們不適合,或是因著我們的不同,最後可能會嚴重地傷害對方。

這樣的時候,Brian和我就想起在使徒行傳里,上帝的靈帶領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人進入教會。我們也知道,在末後,我們能夠帶進永恆的不是文化或傳統,而是我們如何順服上帝。

正如在教會中弟兄姊妹的不同可以讓他們更有效率地同工一樣(哥林多前書12章12-14節),我們相信在婚姻中也是這樣。Brian和我發現我們的優缺點不但可以互補,也因著我們的跨文化關係,使我們在國際化的環境中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群。

儘管如此,我們相信謙卑且以開放心態尋求上帝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對一段關係表示擔憂時。有時,這些擔憂是毫無來由的;但有時,局外人可能看的更清楚。

外界的幫助是很有用的,例如:我的屬靈母親以溫柔地態度告訴我,我需要更有耐心去理解Brian成長的中國背景,而不是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文化方式做事。另外一次是Brian的一位密友幫助他意識到他需要勇敢地起來做我們關係中的領導者,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洞見幫助我們兩人看見自己的盲點,使我們能夠在彼此相連和彼此相愛中成長。

我們要經常審視和伴侶之間的差異,並尋求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來明白這些差異究竟是幫助我們「磨出刃來」?還是造成「關係中的分裂」?

我們往往很容易從對我們重要的人身上尋找成就感和目標,但我們知道,最終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人能滿足我們的需要。無論我們處在怎樣的情況中,最先、最首要的是我們屬於上帝。沒有人比祂更愛我們,也沒有人比祂更珍視我們(馬太福音10章29-31節)。讓我們在戀愛關係中的每一步,都尋求上帝的喜悅,而不是追求這個世界所看重的。

當你考慮約會或進入一段戀愛關係時,不要慌張也不要擔心你會處理不好。要為此禱告,求上帝賜給你智慧、力量和指引你前行。尋求屬天的建議和那些可以在挑戰中幫助你們的敬虔夫妻的忠告。趁著這個機會,更多地信靠祂和認識祂。祂必指示你當行的路,因為祂是信實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我決定不再和非基督徒約會了(有聲中文)

作者:Audrey A,馬來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會因為一件我無法理解的事情而分手……我不敢相信你選擇了你的上帝而不是我!」這是*Duncan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他是個非基督徒。上帝終於給我勇氣結束了我和他的關係。

我的父親是基督徒,母親是道教徒。我小的時候,媽媽會在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帶我去寺廟。我當時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只不過是學著母親拿香拜拜而已。

感恩的是,我的祖母給我指明了方向。每天晚上,她都會教我如何向耶穌祈禱。我知道她也在為我母親的得救祈禱。

終於,母親在我9歲的時候成為了基督徒,而我也在16歲的時候接受了耶穌作為我個人的救主。我一直都很驚訝我爸爸竟如此勇敢地娶了一個非基督徒,他是如此耐心並相信上帝會使他播種在我母親心中的愛之種會發芽成長並最終開花結果。

於是我天真地以為自己也能做到。

Duncan和我是同事,我們一起合作過很多項目。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變得越來越親近,隨後也開始單獨見面。我和他分享工作中的煩惱,也很喜歡他的傾聽和陪伴。我知道他不是基督徒,但我毫不在乎。

我對哥林多後書6章14節的經文非常熟悉:「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但我對他的感情也日漸增長。

儘管我知道上帝在聖經中通過保羅所說的話的教導,但我固執的心還是選擇了我自己的方式。我決心要努力經營我和Duncan的關係。當時的我很確信在我與他分享福音之後,他就會相信基督,我們就可以共負一軛了。我當時是多麼的盲目自信和樂觀啊。

 

危險信號

在我們交往了一年之後,我開始聽到上帝對我說話。我開始會做一些不尋常的夢。我夢見Duncan和我不停地爭吵,夢見他和另一個女孩在一起,我也夢見在教堂里和我在一起的是另外一個男孩。當我努力去理解這些夢的時候,我感覺到聖靈在提醒我,我跟Duncan的關係是錯誤的。

即使我跟Duncan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久,但聖靈仍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我應該和一個認識上帝並和上帝有親密關係的人交往。而我的內心深處,我也知道我需要的是一個能我和我一起祈禱和敬拜上帝的人。

聖靈一直在牽引著我的心,我和Duncan關係中的裂痕開始漸漸顯現出來,我們開始經常為很小的事情爭吵。因為我們的世界觀不同,在許多問題上都意見相左。

比如在同性戀的問題上我們就意見不一——Duncan認為有些人生來就是同性戀,應該被賦予愛的自由。Duncan也不想要孩子,他認為孩子是負擔,而我卻認為他們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同樣困擾我的是,Duncan很難原諒那些傷害過他的人。

這些爭論讓我很沮喪。我太累了,所以我放棄了改變他的想法。我想屈服,不想再繼續爭吵了。一切再也明顯不過,我們的軛是完全不同的。上帝並不是我們關係的中心。和他在一起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往某個方向拉車,另一個卻往相反的方向推。

儘管關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們給了我提醒,但我仍然繼續前行,因為我實在不想重新開始一段關係。Duncan是我第一個認真對待的男朋友,我很擔心除了他沒有人會再愛我了。與Duncan在一起兩年之後,我也已經很依賴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想放棄。

於是,依循父親的榜樣,我把Duncan帶到教會,與他分享上帝的愛,希望他能變的更有耐心,更有愛心。我也繼續祈禱上帝能軟化他的心,從而讓他認識耶穌。

然而他雖身在教堂,但心卻不在。他很難理解基督信仰,他的不信讓他不斷地質疑上帝的存在和主權。他的心在上帝面前是剛硬的。

而最終導致我們分開的原因是當Duncan告訴我我應該學會接受他「非信徒」的真實身份。他說,無論我再怎麼和他分享上帝的話都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我說什麼都不能改變他的想法。

我的心碎了。我哭著懇求他重新考慮他的選擇。

可最後,他還是拒絕改變主意。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放棄這段關係了。耶穌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約翰福音14章24節)。所以那天晚上我和他分手了。

雖然直到現在我還在為著分手而心痛,但我知道我必須來到上帝那裡,讓祂醫治我。

我也求上帝饒恕我的悖逆。在這段關係中,我一直在忽視祂的暗示和話語,才讓這段關係持續了兩年。

我不確定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但有一件事我可以完全確定——基督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從那以後,我學會把我的心完全交在上帝的手中。我相信,如果這是出於祂的計劃,祂就會讓我遇見一個敬虔的弟兄。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類似的情況,我希望此文能夠鼓勵你信靠上帝的應許並充滿盼望。「耶和華啊,認識禰名的人要倚靠禰。因禰沒有離棄尋求禰的人。」(詩篇9章10節)。

*Duncan是化名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我該不該下載手機相親APP?(有聲中文)

作者: Krysti Wilkinson,美國
翻譯:夏天,台灣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依然記得一天我和最要好的朋友閑聊,聊到約會、男孩、人生等等日常,然後就決定要一起下載一款手機相親APP!!

我們同時下載好並填答了一連串的問題。在笑鬧聲中,我們一塊兒闖進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想著該寫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放哪張照片,想和幾歲的男生約會,大到多大、小到多小。要在個人檔案里寫上關於耶穌的事嗎?還是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就好?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線上相親,感覺無比自由、無拘無束!

當時的我體會到了一種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約會生活的感覺——把自己呈現出去,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哪個男孩來約我。這又感覺像是突然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可以接觸到以往完全沒有任何交集的單身青年。身為一個常跟成雙成對的情侶和女孩們一起出門的單身女子,我幾乎忘了世界上還有單身男性這麼一個群體,而手機相親APP正好提醒了我他們的存在。

然而新鮮感很快就消失了──我刷遍了無數陌生人的自我介紹,幻想著哪位配對聊天對象會突然真的私訊我,而且私訊我的人是個正常人加真正的基督徒,且我倆還有話可說……我確實聊了幾個人,我們也見了面,但就是沒能再更進一步發展。情況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

我對相親APP的使用也是起起伏伏:把它給刪了,又裝回來,又卸了,試試看用別的。有時候我還挺享受這些APP所帶來的約會自由度和新穎的相親模式。但有時候,我真的很不想跟陌生人發信息,然後等待結果——我會就此找到另一半,還是再一次浪費時間?

我曾和好友們多次談及網路約會的話題,大家有許多不一樣的想法,但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我們這群新世紀單身青年都會對這件事情有所糾結,「用手機相親APP真的好嗎?」「Tinder?!」 「咖啡遇上貝果!?」「 啥?!」

不過,當一進到教會裡,大家就似乎都不想公開談論網路相親這件事了。

如今,當我問教會裡的一對情侶是怎麼認識的時,我大概就能猜出他們是通過相親APP認識的——他們通常會先愣一下,看著地板發笑,再看看彼此,小聲地說:「額……我們是在網上認識的。」現在,在網上認識的情侶比例已經很高,大家竟然還是好像很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就是那35%里的一部分。對基督徒來說,情況更糟,好像我們就該只在教會裡找對象,相信上帝會把我們的靈魂伴侶宅配到家門口,並且絕對不走像相親APP這種「世俗」且「膚淺」的歪路,不然就應該感到羞愧難當。

不過我是這麼看的:用相親APP一點都不丟臉!

我會向咖啡店或酒吧里看到的某位可愛男孩微笑示好嗎?我會在給他電話號碼之前和他先聊聊嗎?當然!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在手機相親軟體上做相同的事時,要覺得不自在呢?我不喜歡那些批評上網相親的偏見,所以我會儘可能地大方說出我的現況:我用過一些應用程序,目前並不使用,但未來可能會恢復使用也說不定。我也不避諱和人聊到約會應用程序的話題,因為我覺得這種事沒什麼好遮掩的,不需要把網路約會平台當作是說不出口的小秘密。狀態單身想找對象並不可恥,同樣,用基督徒婚戀網站相親也不需要感到羞愧。

不過,身為基督徒,用相親APP真的合適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基督徒還是可以去約會一樣。在青年事工項目中服事的我,經常被青少年孩子們問到像是可不可以約會或者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準備好了可以開始約會,以及基督徒該怎樣約會等等類似問題。我回復了每個提問的青少年一個相同的回答:當你知道自己是誰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就是時候了。要達到這個標準,一個人需要有相當的成熟度。有些人16歲就知道了答案,也有些人到了26歲還是迷茫。

當你知道自己是誰時,你也會知道什麼事對你來說才是重要的,並且明白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所贊同的價值觀又是什麼。當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就不會浪費任何人的時間——不管是你自己的還是對方的時間——在一段不會有結果的感情上。當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時,你會對一些事情有所堅持,甚或對在其身上看不到未來的人說不。當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你就不會投注情感在不健康的關係上。所以如果你以健康的方式約會,那麼,對我來說,使用相親APP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會這樣來回應這個問題:

要明晰自己使用相親APP的目的

你是想要談一段認真的感情還是想要一次星期五晚上的約會?你是真的想要處對象呢?還是你只是想找人陪你玩?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意圖,就像平常的約會一樣,很有可能你最終還是會感到失望和沮喪。相親APP並不是一帖能夠治癒寂寞的特效藥,也不是一段關係的保證書。如果你想藉由使用相親APP來填補只有上帝或真實的基督徒團契才能填滿的空缺,最終你是不會快樂的。

 

要明白使用相親APP的正確方式

總結一下我常看到的最大問題:在相親APP上約會。相親APP不是用來讓人在上面約會的,而是一種認識人的方式。你沒辦法只從應用程序上真正了解一個人,而對方也無法藉此認識屏幕後那位真正的你。我希望你能留意自己到底是怎麼使用這些相親APP的。你是否只是用來瀏覽你附近的單身網友照片?還是你想跟附近不同的人約會?你發信息是為了想要晚上有人陪你用手機聊天嗎?還是你想約他們下星期見面當面聊?

記住在屏幕的另一頭是有生命的個體

高科技真的很美妙,但遺憾的是,我們越是遠離與人的真實互動,我們就越無法感受對方的情感。你要記得,手機的另一端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他或她有真實的想法、感覺和感情。所以不要發出你在現實生活中當面永遠不會親口說出的信息;不要約好了見面最後卻又放人鴿子;也不要因為你某天晚上獨自在家,覺得無聊,就不斷地向一個人發信息,玩弄他人的感情,而其實你隔天就再也不會想跟那個人說話。

利用網路讓我們能結交新朋友並沒有錯,關鍵在我們要如何運用這個科技利器。沒什麼丟臉的。你和某某人是怎麼認識的與接下來你們的關係會不會順利發展下去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反倒是你怎麼經營一段關係影響比較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我不再哀求「虛幻」的愛情

man-1246028_960_720

作者:May.P,馬來西亞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上帝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6章19-20節)

我雖然來自非基督化的家庭,但是上帝揀選了我成為祂的孩子。我10歲時就跟隨老師到教會參與兒童主日學,12歲便懵懵懂懂地跟老師一起做了決志信主的禱告。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很享受教會的生活,也時常有機會被導師栽培以及受訓練。然而,青少年時期的我還沒有很明確的侍奉使命。那時的我純粹只想讓自己的生活不一樣,並喜歡在群體生活中被肯定的感覺而已。

當時,我暗戀教會的一個弟兄,總是默默地為對方付出。因為我相信或許會有所謂的“回報”。一段時間后,對方果然“回應”了我的付出,他沒有給予明確的表態,我就被對方牽起了手。但沒過多久,我才發現,原來他對我的“情感回應”是來自於他對前女友的思念。我也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被對方疏離,並解除了兩人的曖昧關係。短時間內,他搬遷到外地讀書,也換了聯絡號碼。我還未理解真正的情況,就被他斷絕了聯絡。

漸漸地,我也找不到在教會生活的「價值」。剛好那時,我開始踏入社會工作。由於想體驗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我漸漸地犧牲掉了在教會的生活。

「世界的眼光、看法都好不一樣哦!」

單純的我剛踏入社會,內心仍然缺乏自我肯定和價值感,並且很渴望被別人留意和關注。就在這時,我遇見了給我很多肯定和關心的上司。那是我第一次被異性上司肯定。所以當我收到了對方的晚餐邀約時,我答應了。

wine-1267427_960_720

彼此來往不久后,我們就交往了。

但那時我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在譴責和阻止我:「不要!不要這麼快將心交給他……」

我聽到了,猶豫了一下,卻又掩蓋推遲了聖靈對我的勸阻。因為比起順服、等候相信上帝會帶領我的幸福,我寧願選擇自己去「尋獲」它。

短時間認識便交往的我們,其實並不太了解對方。我們只是透過工作,以及上司和下屬的關係而認識,彼此很快就省略掉交往關係中的「友誼」階段,直接進入了男女單獨約會的虛偽環境。很多時候,我都不明白,為何他總是接近我並要求肉體上的親密。為此,我並不願意委身於這段感情。

後來,我們也多次因着各自的想法不同而吵架,越來越不了解、也不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失望、傷害多次的發生,最後他甚至以兩人的感情以及婚前性行為來交換做繼續交往的條件。雖然我一直耐心地向他解釋我不願意、不合意的理由,但是我依然堅持要守着這感情。因為我不希望、也不喜歡自己是單身的狀態,甚至我也很討厭曾經的單戀讓自己感到失望,失落的感覺。

交往的第三個月,我感覺到對方離我越來越遠,每天拖延與我見面。我一天比一天失落,卻還是抱着「我不放棄」的心態,盼望對方能夠明白我的付出。他要求彼此暫時都不介紹給身邊的家人朋友,我也配合了。我日日都在等待他,每當他臨時有事而取消與我的見面時,我的心都快急死了。

直到有一天,我以朋友的身份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則信息給他,以表達我的關心。但沒想到,他的反應是極力排斥的,並且馬上撤消了我在網站上與他的好友關係。

an-adulterous-relationship-breakup-545x363

當下我呆了,再多的無理指責和衝突我都能接受。但僅僅只因為我的關心對對方來說是一種「不能公開的事」,我不能妥協,也不能接受對方這樣的回應。我們又吵了起來,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仍然非常害怕對方的離開。我用盡辦法嘗試聯絡他,發信息給他,結果卻只換來對方的喝斥。我失去了該有的尊嚴,哭求對方,甚至對對方之前所開的條件(性行為)都表示答應,只因為我想保住這所謂的「愛情」。但感謝上帝,祂一直保護我、保守我。在這麼危險的關係陷阱里,我雖然口頭上答應了對方,但我們一直都沒有見面的機會。

最終,在我承受不了每天的空等,以及對守不住關係的擔憂下,我徹底決意離開了這個「約會」帶來的虛偽環境。

分手后,我帶着破碎的心回到教會。那時的每一首詩歌都安慰着我的心。慈愛的天父不看我的過犯,反而更在乎我破碎的心靈是否得醫治。讓我看見了即便曾經的我是多麼的悖逆,不願順服上帝。但祂仍然愛我,視我為最寶貝的孩子保護我。讓我雖受傷,但不至於陷入罪的陷阱里。

person-371015_960_720 (1)

雖然我知道天父已經赦免、饒恕我的過犯,但我的心總是自責、背負着沉重且放不開的黑暗過去。多次深夜的痛哭,我無助的心靈只好向聖靈訴說,每一次的無助都叫我相信:「沒有人會比主耶穌更愛我!祂必醫治憂傷痛悔的心!」

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詩篇103篇12-13節)

經過時間的累計,我破碎的心也不知不覺被創造我的天父,一片一片地重建起來。祂在我憂傷的時候為我預備許多靠主喜樂、豐盛的弟兄姐妹在我身邊陪伴我、鼓勵我。我的心靈、思想、生命一天比一天更得力、更剛強!「喜樂」就好像泉源那樣,漸漸開始活在我的生命裡頭。我有天父所應許給我的「喜樂」在我裡頭,讓我得以每一天都得着力量積極地面對未來!我也發覺,就算想起過去所犯過的錯、所受的傷害和委屈,都不再使我落淚。我帶着敞開的心,接受了這段過去,因為我記得:「上帝允許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但祂陶造出更美好、更漂亮、更喜樂而有豐盛生命的我!」

book-1210030_960_720

現在的我透過聖經的教導,明白了上帝所賜福的男女關係是聖潔的婚前交往,是彼此給予、願意委身於對方,以及造就人的。就好像舊約路得記的波阿斯厚待寡婦路得,雖然兩人都沒有親密關係,但波阿斯卻願意用愛心給予路得。我重新認識到了聖經里的愛情價值觀,也保守自己的心,不靠自己去尋找那「虛幻」的愛情,而是願意等待合上帝心意的愛情到來。

感謝上帝,帶領着我一步一步地從憂傷幽暗的谷底走向喜樂、盼望、自由的新生命,每一步都充滿了祂的恩典!我確信天父滿滿信實的愛會一直伴隨着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心思)

聰明的,你告訴我,約會為什麼這麼難?

Why-It-s-Difficult-to-Date-These-Days1-1024x613作者:Victor G,新加坡;翻譯:Jaslyn See,新加坡

“嗨,找時間一起喝杯咖啡吧!”

男生們,承認吧,想在教會向女生發出這樣的邀請真是難上加難,特別是教會比較小的時候。女生們也盡可承認,你們大概不會爽快地答應。這樣的狀況在教會並非罕見,原因可能有很多。

美國青年基督徒雜誌Relevant之前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列出了多種原因,試圖解釋為什麼現在教會的男生不主動去邀約那些常常禱告、愛主、又有個人魅力的女生。作者覺得這是因為約書亞·哈里斯(Joshua Harris)的同名書籍《不再約會》(“Kiss Dating Goodbye”)讓“不再約會”的心理在教會變得普及。

我雖然不完全贊同文中的觀點,但它確實讓我們看到了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的一些層面,而這些又恰恰是需要我們帶着禱告去思考的,特別是當我們想早點甩掉人見人怕的“好人卡”的時候。

所在教會的文化
去教會不是去尋找另一半的。為了進一步把這一認識制度化,有些教會就乾脆把男女會眾隔離開來——男士坐一邊,女士坐另一邊。“教會是敬拜上帝的地方”這一想法讓我們潛意識裡抵制任何像約會這樣的事情,以免影響敬拜。再加上如果教會比較小的話,一旦戀情不成功就會變得很尷尬,因此大多數人寧可不要在教會裡開始任何戀情。

Relevant的一名臉書(Facebook)讀者也指出:“現在教會裡已經大學畢業、可以談婚論嫁的單身女性少得可憐,男生更少。大家又把婚姻看成人生大事,生怕出錯;也擔心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稍微親密的舉動都讓人緊張。這樣一來,在教會談戀愛就變成一件特別尷尬的事情了。”

的確,在很多範圍比較小的教會團體里,大家幾乎不會給約會任何“失敗”的餘地。任何不能以婚姻告終的約會都會遭到白眼,儘管這樣的約會可能帶來個人成長,並讓當事人有機會對另一個人有更多的了解。事實上,就算不能最終走進婚姻,健康的、以上帝為中心的戀情也是可以讓人學到許多寶貴功課的。而這樣的戀情也不一定要以一同服事的形式來發展(喝杯咖啡又怎樣)。

不管你喜不喜歡,能不能與自己私下想有更多了解的人喝杯咖啡,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教會文化的影響。

個人認識
我們成長的環境千差萬別,因此對兩性間交往界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對一些人來說,約一個女生出去喝咖啡簡直就是犯罪,而有些人卻覺得喝杯咖啡沒什麼,不用把它看得跟求婚似的。

我並不完全否認約書亞·哈里斯的看法。不管怎樣,他為如何求偶或敬虔地約會列出了非常明確的準則和界限。哈里斯的書強調了“不欺哄他人”這一點(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6節)。對於我們這群跟隨上帝的人來說,上帝給予了我們清晰的引導,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一些祂對我們行為與道德的期待。而在此之外,我們就得辨識哪些只是我們自己的認識,並格外留意不將我們自己的看法混淆為上帝的期待了。

我和女友早在參加大學團契(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時就已經是朋友。我們之間的交談也幫助我們從一開始就可以去了解彼此對約會這件事的看法。即便如此,我們開始戀愛之前也還是建立了一些基本原則與界限,希望彼此尊重和遵守。很多時候,這就是在練習如何在一段感情中溝通彼此的期待。

期待
邀請別人喝咖啡這件事情往往被誤會為要有大動作發生。

Relevant雜誌也坦言,現在單身人士中普遍流行着一個概念,那就是每段戀情,即便只是非正式的約會,都應該以結婚為最終目標。當邀請一位女士共進晚餐變得好像向她求婚一樣嚴重時,問題就出現了,因為這會“強迫我們給出往往應該是幾個月或幾年後才能做出的承諾”,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了。

各種快速指南(如“基督徒男性不應該娶的10種女性”或“10個應該結束這段感情的理由”等文章)列出了種種我們應該及不應該考慮結婚的類型。這些快速指南的興起大大縮小了我們的可選範圍,最後就只剩下唯一一個完美的適婚人——耶穌。這樣的指南會讓我們產生理想卻不現實的期待。這種期待很危險,因為這讓我們忘記婚姻本質上是兩個罪人的結合,而這個結合是為了更好地彰顯上帝對人生命的改變。由於不合理的期待,許多可以建立良好關係的機會都被拒之門外。

除此之外,讓情況變得更糟的是大家對“適婚”這個概念的過度強調。這種概念給一個想要結婚、甚至只是求偶的人提出了過於誇張的信仰、情緒及經濟要求。有誰真的能完全準備好如此走近另一個受造奇妙可畏的個體呢?

畢竟,戀愛以及最終的婚姻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已經那麼完美了,就不需要另一個人來磨礪我們了。

在約會之前,了解和溝通個人對求偶或戀愛的各種期待,以及去發現彼此有哪些相似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家把我當成一個反教會現有體制的異己之前,我先快速聲明一下,在我和女朋友正式“約會”之前,我拜見了她的父母,並徵得了他們的同意,還讓他們有機會開誠布公地詢問我的動機、個人經歷,對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還準備了一個關於我們戀愛的時間表,並徵詢他們的認同和建議(我現在還在繼續這樣做,並向他們隨時報告我們的發展動態),邀請他們在整個戀愛過程中積极參与。我也是那種想要110%確定的人,也會“本末倒置”。

但這只是我的個人認識。我覺得有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了解彼此的教會文化和成長環境,並顧及她父母(兩人都是基督徒)的感受,畢竟他們如此深愛自己的女兒。再就是,我們要先做朋友,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這樣幸運,可以做出這樣的安排並得到女友和她家人的支持。如果條件不允許,在作出任何承諾之前,也必須要讓大家有機會更多彼此了解。勇敢地邀請別人或接受別人的邀請去吃頓便飯、喝杯咖啡,或者與其他朋友一起外出吧,這些都是不錯的開始。

教會的男生、女生們,鼓起勇氣,喝杯咖啡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