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耶穌的死

父親的愛

作者:陳健偉,21歲,新加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世界充滿誘惑,然而年輕人是最容易被誘惑的人。

年輕人的生活不斷被物質追求和毫無目的的派對所困擾。人們開始質疑大多數年輕人生活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儘管種種不利的後果已經顯明出來,但是年輕人卻選擇縱情於短暫的快樂。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耶穌用比喻講述了這樣一個人。在這個比喻中,一個叛逆的年輕人,受夠了他父親家的生活和規條,要求父親分給那份應屬於他的產業。這樣的要求通常只有在父親去世後才可以提出來,所以當這個年輕人提出這項要求時,他就是當作他的父親死了。

這樣的要求一定給父親帶來巨大的傷痛。儘管如此,他同意了兒子的要求,將三分之一的財產分給他。

隨著故事的發展,這個年輕人毫無節制地揮霍他的財產。聖經上說:「…在那裡隨意放蕩,浪費資財」(路加福音15章13節)。就在這時,饑荒爆發,這個災難使他不得不找一份養豬的工作。他餓極了甚至吃豬食充饑。這一定是他人生的最低谷,特別是猶太人認為豬是不潔的。這時,他想起了父親家的富足,他意識到父親家的雇工過的都比他好,所以他決定回去做一名奴隸。

到達門口時,他的父親看見他就張開雙臂擁抱他,跑著迎接他的兒子回家,並重新給他兒子的名分。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這位父親本可以不理會這個兒子,並且將他拒之門外。但是對於父親來說,雖然這個年輕人與他斷絕關係,但他仍是自己親手撫養長大的那個兒子。父親充滿憐憫和寬恕的舉動充滿了恩典和慈愛。

同樣地,我們的天父就是這樣一位滿有恩典和慈愛的父親。祂沒有按我們的過犯來待我們,卻將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做了贖罪祭。上帝為我們鋪平了道路,為的是讓祂失喪的孩子回家,回到我們當初被造時與祂親密的關係。

祂的恩典夠我們用。雖然我們不配,祂仍然以祂永不改變的愛為我們開闢一條出路並修復我們之間破碎的關係。

天父大愛深不可度
長闊高遠怎測透
賜他愛子生於世上
凡人信靠得尊貴
(歌詞: “How deep the Father’s love for us”)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漫畫:首領與小偷

繪圖/撰稿:Heri Kurniawan
翻譯:師緯鳳

這個故事類似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人被罪惡捆綁,若不是上帝憐憫我們,親自讓祂愛子代我們受死,我們沒有希望能擺脫罪債。耶穌代我們受死,為我們的罪擔負了刑罰。祂為我們開了一條路,讓我們從永遠的懲罰中得釋放。縱使我們花上千日,也述說不盡基督為人類的罪受死的意義。祂受死的意義那麼重大,我們根本無法測透。你是否已經認罪,求耶穌基督作你個人的救主?倘若還沒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相信祂,你就會明白什麼是因十架得自由。

相信耶穌,你就不再被罪奴役,反得救恩自由。

靈命日糧 :戰勝死亡

讀經:馬太福音28章1-10節 

收音機正播放著一個座談會的廣告,內容耐人尋味。播音員說:「你可以永遠戰勝死亡!來參加我的座談會,你就可以知道!」我不禁猜想,那位講員為何自稱能戰勝死亡?他的建議又會是什麼?或許是些關於節食、運動,或是將我們的身體凍結之類的東西吧?然而,再聽了一會兒,我不禁啞然失笑,其實他是說:「你可以永遠免除債務。」因為英文中的「死亡」和「債務」的音相近,乍聽之下,難免混淆。

然而,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真的能戰勝死亡,因為耶穌已償還了我們的罪債(哥林多前書15章55-57節)。我們因為犯罪而與上帝分離,但耶穌為了償還我們的罪債,甘心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穌死後的第三天,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到墳墓去要膏抹耶穌的身體,一位天使告訴她們:「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馬太福音2 [....]

靈命日糧 :勝利的吶喊

讀經:約翰福音19章28-37節 

最近我讀到關於艾倫.羅斯頓(Aron Ralston)的故事。這位美國登山者在一次攀登大峽谷時,發生了意外,被單獨困在一個荒涼的谷底。他的體力逐漸消失,覺得被尋獲的希望渺茫。為了保全生命,他不得不狠下心來,用一把瑞士刀切掉自己卡在石縫中的右臂。最後,在劇烈的疼痛中,他發出痛苦和勝利的吶喊,因為他已經從被困的岩石中掙脫出來,得到了逃脫死亡和生存的機會。 

那些見證耶穌受難的人,看見耶穌極度痛苦的狀況,他們聽到祂斷氣之前,大喊:「成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吶喊,不是失敗的哀號,而是勝利的吶喊,因為祂已經完成天父託付祂的工作。

耶穌透過死亡,擔當了我們所有的人必須經歷的過程。但更甚於此,祂所完成的事,是我們無法做到的。祂為我們的罪付上了贖價 [....]

靈命日糧 :那時候是黑夜

讀經:約翰福音13章21-30節 

有一次,我到費城出差,在復活節前的週四晚上,參加了一個聖餐熄燈禮拜。禮拜是在一個小教堂裡舉行,裡頭點著15根蠟燭。在領用了餅和杯之後,有人朗讀一段出自約翰福音的經文。接著,一根蠟燭被熄滅了,我們隨之唱了一節關於耶穌走上十字架道路的詩歌。如此重複了14次,直到小禮拜堂完全陷入一片黑暗。在靜默中,我們跪下祈禱,然後一個個靜靜地離開。

在黑暗中進行的這種禮拜儀式,可以提醒我們耶穌在面對死亡前,被黑暗包圍的場景。思想耶穌和門徒的最後晚餐(約翰福音13章21-30節),如耶穌所說,門徒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祂,而只有耶穌知道那人就是猶大。「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30節)

在耶穌一生中最黑暗那個夜裡,祂極其難過地在花園中禱告,祂面對不公平的逮捕,忍受宗 [....]

靈命日糧 :一點犧牲

讀經:讀經: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當我們正準備慶祝復活節時,我開始思考:耶穌為了讓我和上帝和好,所做出的犧牲。為了體會並思想耶穌的作為,我做了一點犧牲。我禁止自己做一些平常喜愛的事情,每當我渴望著喜愛的美食、飲料和娛樂的時候,這就提醒著我:耶穌為我做了更大的犧牲。

由於不想讓自己失敗,於是我選擇放棄那些對我誘惑力不那麼大的事情。然而,即便如此,最後我還是失敗了。這讓我明白,即使在這些小事上,自己也不能完美,這讓我體會到復活節是多麼地重要:如果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完美,那耶穌也就不必為我們捨命了。

往猶大的路上,耶穌遇見一名年輕的財主,他試圖以好行為來獲得永恆的生命,然而耶穌基督知道人無法靠善行得救,祂說:「(救贖)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馬可福音10章27節)。

雖 [....]

靈命日糧 :奔向十架

讀經:讀經:希伯來書10章28-39節  

在夏威夷茂宜島的北海岸,每當有海嘯警報發佈的時候,住在哈納的居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到山上的某個安全高地,躲避海嘯。在那附近有一個高大的木製十架,這是許多年前,一名宣教士安放在那裡的。在海嘯來臨時,當地居民為了自身的安全,都會跑到這十字架豎立之處。

同樣地,我們也需要屬靈的安全高地。為什麼?因為上帝在聖經中警告我們:「世人都犯了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3章23節,6章23節)。希伯來書9章27節也說道:「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也許我們並不喜歡去思想,在上帝面前,我們的罪所要面對的後果是什麼,「落在永生上帝的手裡」,確實是一件需要嚴正看待的事情(希伯來書10章31節)。

然而,因著天父對我們的愛,祂早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安全高地!祂 [....]

靈命日糧 :無與倫比的愛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5章1-13節  

比爾和太太開車經過洛磯山時,差點撞上一輛大卡車。為了閃避大卡車,他們的車子偏離了道路,結果掉進科羅拉多河裡。他們費了一番工夫,終於爬出了已經進水的車子,在湍急的河水中拼命地掙扎。一位目睹車禍發生的卡車司機跑到河岸邊,丟了一條繩子給他們。比爾游在太太的後面,努力地把她推向可以搆到繩子的地方。這位司機把她拉上了岸。然而,比爾卻被湍流沖走,不幸喪生。比爾將自己的生命給了他所深愛的女人。

為另一個人捨命,好讓他能繼續活下去,這是愛的最高境界。主耶穌在被出賣的那晚告訴門徒,祂將為全人類捨命。祂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主耶穌藉著上十字架,為我們立下了自我犧牲的終極典範。

耶穌已經代替你的罪而死在十架上,你是否曾經想過耶穌為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