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圖文特輯】適用於職場生活的五個敬虔態度
繪畫:Eve
*內容取自雅米文章《適用於職場生活的五個敬虔態度》
在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校園小組裡有位朋友挑戰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和他一起讀sheng經。
當時正值我面對畢業後的人生十字路口,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並「搞砸上di在我生命中的計劃」。
借著這次的讀經計劃,五個sheng經人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我示範了什麼是敬虔的工作態度: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繪畫:Eve
*內容取自雅米文章《適用於職場生活的五個敬虔態度》
在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校園小組裡有位朋友挑戰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和他一起讀sheng經。
當時正值我面對畢業後的人生十字路口,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並「搞砸上di在我生命中的計劃」。
借著這次的讀經計劃,五個sheng經人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我示範了什麼是敬虔的工作態度: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作者:Andrew Laird 翻譯:Nancy
Andrew在澳大利亞城市聖經論壇工作,並且是Life@Work 項目的全國負責人,該項目旨在幫助基督徒將他們的信仰與他們的日常工作聯繫起來。同時Andrew寫了兩本關於工作的書,其中包括《壓力之下:福音如何幫助我們處理工作壓力(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Andrew是瑞德里學院(Ridley College)Marketplace Institute的前院長,他之前做過廣播新聞記者。他住在墨爾本,與妻子 Carly育有三個年幼的孩子。他並不羞於承認自己是一個 MAMIL(萊卡中年男子),他很愛騎他的公路自行車出門。
基督徒應該是與世人有不同想法的人,有屬靈 (羅馬書8章5-6節)或屬天的思考方式(歌羅西書3章2節)。 我們的思想也應該聚焦在與這個世界全然不同的價值觀、夢想、渴望和計划上——在這個世界,人們關注的是肉體的事(羅馬書8章5-6節)或地上的事(歌羅西書3章4節)。 也就是說,作為基督徒,我們用心去敬拜上帝,在生活的一切決定上,都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而不是去追求屬「肉體」的私慾。
我們的一切想法,都應該由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引領,並且讓其驅使我們不是與這個世界脫節,而是在每一天的每一刻都活出不一樣的樣式。
但老實講,當我們周圍充滿著來自電子產品、來自所接觸的人群,甚至是來自我們內心的屬肉體的信息時,即使在我們狀態最好的時候,我們也很難「專註於」屬靈的優先事項。 當我們在工作中被一大堆任務和要求淹沒時,情況就更糟了! 光是記得我們當天的工作職責就已經夠難的了,更不用說有時間來「專註於基督」了。
怎樣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呢? 以下是六條建議:
1. 目標
專註於基督,並不意味著脫離這個世界,事實上,它會促使我們更深入地參與我們周圍的世界,就像上帝最初計劃的那樣。
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上帝在這個世界上的使者,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尤其是在我們的工作中的。雖然掙錢養活自己和家人、最大程度地發揮我們的才能,甚至是以令自己滿意的方式完成一天的任務清單都是還不錯的追求,但它們並不是基督徒工作的最終目的。
相反,基督徒的目標可以最好地被概括為愛上帝和愛鄰舍(馬可福音12章30-31節)。 這是一個我們需要謹記的,具有深刻屬靈和屬天意義的目標。 然而,這也是一個在此時此地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目標——引領我們不是脫離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他人的益處,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當我們思考如何在繁忙的工作日專註於基督時,我們的出發點是要認識到這樣做與我們的忙碌並不矛盾。相反,它是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將信仰應用到工作環境中,也就是說,作為有愛的人,如何愛上帝和愛鄰舍。
例如,把我們的工作做好,以此來祝福和服侍別人,去幫助同事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晉陞而踩踏他們等等。通過這些以及其他更多的方式,我們就能從屬天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工作的目的,並在日常工作中「專註於基督」。
2. 禱告
當我們如此忙碌,有如此多的工作任務時,要如何保持屬靈目標在頭腦中的前排位置呢?
屬靈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屬靈恩賜。
跟隨祂、思想上帝並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相反,我們需要聖靈不斷地提醒我們。 所以,讓我們立志在禱告中為此向祂求吧。
多年來,我在每天開始工作前都堅持禱告。有時,我會為那天我要完成的所有活動和任務單獨禱告。而在其它時候,我可能只有時間簡單的地禱告一句:「主啊,今天請幫助我被『利他的愛』所激勵」。以這種方式開始每一天,有助於我以他人為重來制定這一天的目標——而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和我的需求。
在這一天里,我也會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時快速禱告,比如與同事相處遇到困難時、收到來自老闆的不道德要求時、回復一封具有挑戰性的電子郵件時。 在這些時候,我就禱告:「主啊,求你讓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你想讓我做什麼。請給我你的智慧來處理這件事。」
當然,在繁忙的日子裡,會很難記住要這樣做(真的,有多少次我憑著自己的力量去想去制定計劃,最後才想起「為什麼我沒有先快速地禱告一下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也試著經常禱告:「主啊,請幫助我記住在行動之前先禱告。」
有一件事可以幫助我們記住,那就是和別人一起禱告。 我極力推薦基督徒兄弟姊妹定期(在工作日)以小組為單位一起為各自的工作禱告。
3. 圖片
視覺提醒也能很有幫助地敦促我們時刻記得屬天的目標。放一張寫著「愛你的鄰舍」的簡單圖片在你的桌子上,或者作為你的電腦壁紙或手機鎖屏,這可以非常有效地保持屬靈目標在我們心中的位置,特別是在繁忙的工作日。
而且如果放在我們的同事可能看到的地方,這樣的圖片信息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沒有冒犯性但卻是完全與主流文化相反的,這可能引發「這是什麼意思」和「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這樣的問題和討論。
4. 讚美
同樣地,聽能鼓勵我們讚美上帝的音樂可以幫助我們保持這種屬天的心態。
我個人覺得在上班的路上聽這樣的音樂很有幫助,通過讚美詩讓我的頭腦充滿上帝的觀點。
我們中一些人的工作可以讓我們在白天聽音樂,這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上帝對我們生活的屬天目的。 就像視覺提醒一樣,這也可能會讓我們有機會向同事談論耶穌基督。
我的一個朋友在一個嘈雜的工廠工作,她經常在工作時聽讚美音樂。 有一天,她跟著唱著歌,以為沒人能聽到,後來一個同事問她在聽什麼歌!當她稍微緩過來,不因為被別人聽到唱歌而尷尬時,她就與同事開始了一場關於歌詞的精彩對話。
5. 實踐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人們常會說我們要改變心裡的想法,這樣才會成為我們的習慣。 但反過來也是真的。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有助於塑造我們的心靈。
當我們選擇先愛別人再愛自己時,會讓我們擁有一顆越來越渴望以這種方式愛別人的心。例如,不要在我們的工作中投機取巧為同事添麻煩,考慮如何改進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以讓更多人得祝福(而不是負面影響),又或者簡單而有力地在同事不堪重負時為他們減輕負擔。
因此,想在繁忙的工作日專註於基督,另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按照祂的意願而活。
當下選擇把別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可以激勵我們思想「我這樣做是因為這是我在基督里擁有了新的屬靈和屬天的身份。」 這樣我們不僅實在愛我們的鄰舍,也是在愛上帝,因為我們對祂的愛是通過對他人的無私表現出來的,祂在我們的生活中得了榮耀。
6. 祂
所有這些建議都集中在我的最後一個建議中,那就是專註於耶穌基督和祂的工作上。
耶穌是一個心總放在屬天之事上的人會如何生活和說話的縮影。
在祂一切的行為中,目的總是愛上帝和愛鄰舍。 這驅使祂禱告並讚美祂的天父。 這促使祂在醫治、餵養和愛人的過程中把他人放在首位。
當然,這把祂帶到了十字架上——一個我們必須不斷關注,提醒我們祂犧牲的愛的視覺符號。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每天讀一段福音書。 仔細思考基督這個人,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對人來說,在日常生活的瑣碎瑣中,把心思放在屬靈的事情上是怎麼一回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作者:雪倫
有聲播讀:洋瀾
翻開2022年的日曆,不敢相信2021年這麼快就過去了。除了新冠病毒還是沒有消失,甚至還有變異毒株出現,過去這一年對我來說也 是充滿挑戰和不易的一年。去年年初,我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踏出舒適區,從我工作了好幾年的機構中離職,到國外去工作。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因為相當於要放下熟悉的一切,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
從找工作開始,我就向主禱告:「若禰願意,請為我開路」 ;畢竟疫情期間到國外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個申請過程雖然幾經波折,但在上帝奇妙的帶領下,我最後竟也順利地踏上了前往國外的旅程。
我本以為既然上帝允許我到這個地方工作,那麼一切應該都會很美好。然而,事實卻有所不同。在國外工作沒有我想像中的美好,反而充滿了挑戰,而我也久違地感受到了工作上帶來的壓力和困難,體會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由於是自己之前沒接觸過的新領域,加上是新公司——有很多制度上的不完善,我的工作量很大,時常要加班;工作安排偶爾也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更挑戰的是與上司溝通不順暢。因此,我一度懷疑是否自己不應該冒然出國工作,應該繼續待在之前的工作才對,甚至想打退堂鼓。但是我也深知,上帝不會只在某個地方祝福我,相反,無論我往哪裡去(只要不做不義的事情),上帝都應許看顧我,與我同在,我可以靠祂得勝。久而久之,我居然也一步一步突破自己的極限,慢慢適應下來。若非主的力量,我無法做到。所以,當我得以冷靜下來後,我開始問祂,既然帶我來到這個地方,我可以在這裡為祂做什麼呢。
之前,我生活中充滿了很多有愛的弟兄姐妹,職場上也是如此。為此我感到十分感恩,上帝總是透過他們祝福我,讓我無時無刻不體會到從祂而來的愛。然而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我在基督徒這一身份上,變得很依賴他人。比如關懷他人時,我總是跟在領袖或小組長的身後去做;在服侍上也是如此,跟著安排行事就好,很少會主動去了解,或想自己可以怎麼做。然而當我來到新的環境後,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非信徒。隨著跟他們相處,我有了更多的機會親身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我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如何在沒有他人帶領和安排的情況下,自動自發去給予人關心和幫助,而不是把他們丟給關懷小組,然後我就再也不聞不問。我需要更多地禱告,求主給我智慧去邀請大家,或當大家遇到困難時,知道該如何去回應。我也更加深切體會為主做光做鹽的重要性。馬太福音5章15節說:「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這一切的一切,對我來說,之前更多是腦袋裡知道,如今卻是需要把它們行出來。我從一味地接受祝福,變為開始學習如何給予他人祝福。
你問我後悔做出改變嗎?我偶爾還是會想如果當初沒做這個決定,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是不是就不會遇到這麼多複雜的事。但是我不後悔我做了這個決定,我可以感受到,上帝在幫助我成長,讓我成為更討祂喜悅的人。2021年,每個人都辛苦了,禱告2022年我們仍然靠主站立得穩,為主做光做鹽,在這不容易的情況里,把祂的光照到每個需要的人身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作者:Mackenzie King,澳大利亞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雖然我進入職場才10年,但已經經歷過好幾次感覺工作陷入死胡同了。當然,每一份工作一開始並不是這樣,但隨著對工作漸漸熟悉之後,我的興奮感就會慢慢消失,最終會覺得自己進入了死胡同。
我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於大學時期,從事零售業 。雖然那份工作掙得不是很多,但是兼職的時間非常適合我。然而在做了幾個月之後,我發現自己厭倦了整天站在那裡、整理庫貨、告訴客戶銀行卡應該朝哪個方向刷,更不用說有些顧客會拿著穿舊的衣服來換,說: 「這件衣服不適合我」(拜託,那襯衫上的食物污漬是哪來的?)
於是我換去了零售部沒有櫥窗的辦公室,填寫工作時間表、數收銀台的零錢、訂購辦公用具。工作內容真的很無聊,我每天都昏昏沉沉,但我父母卻認為做辦公室的工作才能讓人看出我是拿了會計學位的(才不會呢——我討厭這份工作,也討厭我的主管)。
事情終於有了突破,從新聞學院畢業後,我在一家社區報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報道學校頒獎禮、百歲老人的生日甚至巨型蔬菜——更不用提我多麼喜歡報道海狸了,不管大新聞還是小新聞,我都十分賣力。
是的,你猜對了,幾年後,我又被厭倦感包圍了,那些曾經吸引我的故事開始失去光彩。我轉到一家更大的報社工作,但在入行五年後還是辭去了新聞工作——那時我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從事電商平台,沒錯,我依舊無聊到流淚,最終結束了我的第三份工作。
幸運的是,當我在上一份工作中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目標時,我得到了一份非營利組織的工作邀請,他們的價值觀和使命和我的一致。這是我第一次找到了一份讓自己感到滿足的工作。不可思議的是,我之前在一個又一個看不到出路的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正是這份工作所需要的。
一路走來,我希望自己的一些領受可以幫助到你,如果你發現曾經極度渴望的工作失去了光彩,你的生活千篇一律,但經濟形勢又不太好,你也不能辭職一走了之,那麼可以試試這三點:
1.繼續在小事上忠心
高中和大學教導讓我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大人物,註定要改變世界。我想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頭版,寫的故事榮獲普利策獎,被授予最佳外國新聞記者。但這些教導沒有告訴我們:偉大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
我篤定自己不會只做銷售助理(「拜託,我是有大學文憑的好嗎」),也不會只停留在撰寫百歲老人的生日報道(「要知道新聞課老師說我有很大的潛力」)——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很快就厭煩了,覺得自己像在步履蹣跚地往上爬。
但是,在上帝準備好讓我去某個地方之前,我哪裡都去不了。
即便是在《聖經》中,我們熟悉的很多人物在獲得重要地位之前,也不得不做一些枯燥、卑微的工作。
例如,約瑟(創世記37-50章)並不是一到法老家就成為了埃及的宰相。他不得不先做波提乏的管家(創世記39章1節),然後被波提乏的妻子誣陷(創世記39章7-20節),在監獄中度日時幫獄友酒政和膳長解夢(創世記39和40章),但酒政在恢復職位後很快就忘記了他(創世記40章23節),直到最後約瑟才被升為埃及宰相(創世記41章39節)。
但約瑟不像我這樣愛發牢騷,他在忍受誣陷時、被人遺忘時、在獄中度日時依舊忠於上帝。上帝與他同在,看見了他的心,並獎賞了他(創世記39章21節)。
儘管當時未發覺,但後來我才發現自己在之前工作中積累的技能其實為現在的工作打下了基礎——這份工作要求我與陌生人建立聯繫(並保持良好關係),能夠準確寫作,在期限內交稿,以及了解客戶(也就是讀者)的經歷。之前我目光短淺,只想在當下得到回報,但上帝卻在為我未來的工作打基礎。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隻在跑步機上疲於奔命的倉鼠——超時工作、被人忽視、不被賞識——你要知道不論你經歷了什麼,上帝並沒有忘記你,你所要做的就是無論祂把你放在哪裡,你都要忠心地侍奉祂。
2.不要讓工作來定義你
多年來,在每一份工作中,我都力爭做到最好——成為最美微笑銷售助理、最勤奮的記者和最高效的電商業務員(「你需要產品儘快在我們的網站上發布嗎?當然可以!」)。我希望成為別人眼中最優秀、最忠誠、最可靠的員工。我渴望得到老闆們的稱讚,想要作為貢獻過價值的人而被別人銘記。
但我很快意識到,這些稱讚和嘉獎並不會持續很久。頭版新聞上的精彩報道很快就被第二天的新聞所取代,我的頭版新聞最後會成為別人炸魚薯條外賣的包裝紙。沒完沒了的會議、努力工作的不眠之夜,以及為了策劃完美營銷活動而犧牲掉周末(有些策劃宣傳只會存在一周),這些努力很快就會在新產品發布時被遺忘。
當然,我並不是說大家可以懈怠工作。但我漸漸開始思考,「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看不到出路的工作讓我認識到雖然我確實看重挑戰(從成長的角度來看),並能從努力工作中獲得很多滿足感,但想要從在工作中獲得完全的滿足和認同是不可能的。
我意識到我的渴望應該是來自上帝的稱讚。在審判日那天聽祂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25章23節)。我在地上的老闆們會忘記我的一切成就,或不再做我的老闆,但上帝看見並注視著一切,祂會獎賞那些在小事上忠心的人(路加福音16章10節)。
我還了解到,與其為無法控制的事情拚命奮鬥,我們應該單單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現在所處的位置,因為正如傳道人所說,「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傳道書3章22節)。
3.在基督里找到自己的成就
每一次的死胡同讓我看到雖然在工作中感到滿足並沒有什麼錯,但我們不應該把工作看為最重要的事。我期待著在每一種角色、每一個晉陞平台,或每一家新的公司中找到幸福和滿足感。但不出意料的,他們不可能給我。
正如傳道人在《傳道書》中所哀嘆的:「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1章3節)。
事實上,我每次為之禱告的各種工作角色最後總會耗盡我全部精力、讓我提不起興趣。因為問題在於,我空虛的內心一直在念叨,「生活中肯定有比這更好的東西」,這指向了一幅更大的圖景——唯有耶穌能夠填補這種空洞。
在耶穌那裡我獲得了最終極的滿足感,「因祂使心裡渴慕 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詩篇107篇9節)。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將隨著世界而消失,我為之付出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但在基督里所擁有的一切將會與我一起進入永恆。
當然,我不能等到上帝的國度降臨才開始高效。因此,為了激勵自己,我開始練習將耶穌帶入我那些找不到出路的工作中。我會想像當我為顧客服務或寫新聞時,耶穌就在我身邊。我想像祂看顧一切,儘管我被經理忽視,但祂看重我的所有努力(這也是提醒自己不要懈怠的好方法)。
我必須下定決心,我是給主而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24節)。正如英國作家雷切爾·瓊斯在她的書《僅此而已?耶穌帶來的改變(Is This It?: The Difference Jesus Makes to That……)》中所寫:儘管「起床日復一日地做不喜歡的工作」很難,但我可以選擇在每一天將此看為「擁有特權在工作中侍奉基督」;並且,過完今天就又往前推進了一天,上帝很快會扭轉《創世記》第3章中的咒詛,我將在永恆中完美高效地工作,反映上帝的形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作者:Sarah Tso
翻譯: 夏天,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上帝,求你賜給我一份讓我未來的四十年,每天早晨都會開心地醒來去上班的工作吧﹗」這是我即將從大學畢業時的真實禱告。當時,我所有的夥伴都已經在彼此交流工作面試經驗和錄取通知,就我一個還不知道畢業後要從事什麼職業。
然而,我確信上帝要我來到祂面前,信靠祂仍然是那位會和以往一樣幫助我的上帝,我知道祂會繼續帶領我、賜給我能夠榮耀祂的工作。我在禱告中求問上帝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上帝卻用了一個很奇妙的方式對我說話。
在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校園小組裡有位朋友挑戰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和他一起讀聖經。當時正值我面對畢業後的人生十字路口,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並「搞砸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計劃」。借著這次的讀經計劃,五個聖經人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我示範了什麼是敬虔的工作態度:
1.約瑟:在大、小事上忠心
聖經中記載了約瑟廣為人知的經歷: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的未來,卻在懵懂的少年時期就被賣去當奴隸,遭遇不實的指控罪名而被下到監獄裡。13年後,約瑟才終於獲得上帝所應許的尊貴職分(創世記37-50章)。
我從約瑟的故事中學到關於工作態度的一課就是:不管我在哪裡事奉都要忠心,儘管當下我在的地方看起來好像離我理想的位置相去甚遠。
約瑟不管被上帝安排在哪個地方,他都選擇聆聽上帝的話及周圍人的需要——即使他當時人在監獄裡(創世記40章)。而這些經歷在他之後被提拔成為埃及的二把手後派上用場,他用從上帝而來的信息幫助埃及和周邊國家度過了饑荒危機。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6章第10節說到這樣的態度:「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約瑟並沒有輕看自己卑微的起點,因此,當他後來被賦予了更多重責大任時,他可以如此忠心地服事祝福更多的人(詩篇105篇19節)。
反思:你是否在職場中感到格格不入?有沒有可能是上帝正在預備你能夠在同一個地方或其他地方做更大的事呢?即使現在所処的環境並不是你想要的,該如何在祂安排你所在的位置上持守忠心?把你的夢想和疑惑都交給主吧。
2.尼希米:尋求上帝的智慧克服挑戰
當尼希米投入做一件正確的事: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面臨了巨大的阻礙。他的敵人質疑猶太人的修築技術、甚至對他發出了死亡威脅(尼希米記4章2、8、11節)。然而,尼希米沒有就此灰心地停止工作,他求上帝的智慧,調度一半的人力看守,另一半的人力繼續修築的工作。
與此同時,要求修造城牆的工人一手拿著工具,一手握著兵器工作(尼希米記4章16-18節)。
52天後修建城牆的工作完成了,反而使得上帝百姓的敵人恐懼害怕,並意識到這是在上帝的幫助下所完成的工作(尼希米記6章16節)。
尼希米天天將他和團隊手中的工作交託上帝,並採用了屬靈的和物質的防禦(分別是祈禱和武器)。上帝就祝福他們取得只有上帝才能成就的結果。
反思:你是否正在做著你確信在上帝眼中是正確的事,卻因此而遭遇反對呢?為那些反對你的人禱告吧。也求上帝賜你智慧設立屬靈的防禦並鼓勵你勇往直前。
3.但以理:在上帝里剛強站立,以正直誠實在職場中事奉
但以理是生活在不同信仰國家中的流亡人士,但是他並沒有讓周圍充滿敵意的環境動搖他的信心,相反地,但以理繼續遵行上帝的律法,甚至在日常飲食上都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以理書1章8節)。儘管被禁止,仍然一天三次禱告上帝(但以理書6章10節)。
值得注意的是,但以理的工作態度必定是無可挑剔的。聖經中記載,連他的敵人都知道但以理是個值得信賴、不貪腐也不怠忽職守的人。
對上帝的這種正直和敬畏的態度貫穿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因為他曾在至少三位國王(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和大流士)的宮廷中任職,三位國王也都曾徵詢他的智慧。 最終,每個國王都因為但以理而承認主的存在和能力。
反思:你是否處在一種旁人可能無法接受你的信仰的環境中﹖禱告你可以堅定不移、不屈服於世俗的標準,為了上帝繼續努力工作。在每件事上持定正直的態度、行善事,使你在人面前無可指摘。
4.大比大:使用你手所擁有的供應周圍人的需要
大比大的生平故事常在新約聖經中被忽略。她是彼得在約帕遇見的忠心門徒,她的一生也在這節經文中得到了認可:「她廣行善事,多施周濟」(使徒行傳9章36節)。大比大專註於事奉寡婦門徒,她們當中很多人都需要幫助。
使徒行傳9章39節記載,當大比大突然離世時,很多人非常懷念她,有些她幫助過的寡婦轉而尋求彼得的幫助,並把大比大生前做給她們的衣物拿給彼得看。很顯然地,大比大的工作和生命對她曾接濟過的人發揮了重要的個人影響力。
反思:當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希望你在世所做的一切工作給世人留下什麼樣的榜樣或回饋呢﹖你看見在你周圍的職場、教會、家庭里有什麼屬靈上或物質上的需要呢﹖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貢獻一己之力來滿足這些需要?禱告祈求擁有同情心與勇氣,能夠跨出信心的步伐給出及時的幫助吧﹗
5.耶穌:謙卑服事、尋找機會領人歸向上帝
說到完美的職場倫理典範和為永恆價值而工作,沒有比我們的主耶穌更好的例子了。耶穌並非帶著高貴和權能,而是一顆謙卑的心來到這個罪惡的世界。祂來是為了要服事人,不是為了要被人服事(馬可福音10章45節);祂為世人捨命,使我們能夠與上帝和好(約翰福音14章6節)。
我最近聽到一集播客,主持人分享了Eugene Peterson的觀察,提到耶穌從來不著急,而是很有耐心地允許自己的行程被「打斷」(例如在往睚魯家的路上,醫治了一位血漏的婦人。見路加福音8章40-48節)。實際上,耶穌從沒有被打斷行程,因為他知道在什麼時候如何做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樣,他就用自己所代表的好消息祝福人們。
反思:你願意為了服事人的緣故而經受不方便嗎?聖靈可以如何幫助你使你在做任何事時帶著謙卑和耐心,而有助於傳福音呢?為你身邊的人能夠認識上帝來禱告,並求上帝讓你看見,不論你在哪裡,都能夠分享祂的好消息,參與祂的救贖計劃。
約瑟、尼希米、但以理、大比大、還有最重要的耶穌,當他們在上帝所擺放他們的位置上忠心工作時,上帝就能使用他們來建造祂的國度。
當然,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是我每天上班工作時的榜樣,並且幫助我選擇了一份這個社會迫切需要且可以讓我保有健康作息的工作(就是有固定的工作天數和時數,使我也能繼續參與晚上和每周的教會事工,也有年休假可以分別出來參加事工活動和宣教旅行)。
我所處的關懷專業領域,使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有許多傾聽和回應人的需要的機會。用我所擁有的來祝福人、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在工作時帶著為了榮耀上帝而做的心態,用智慧和謙卑服事人。當我這樣做時,上帝就賜給我堅持不懈和克服挑戰的力量,也讓我看見上帝在我的職場中的作為。如此一來,我可以在工作時與上帝同工,關懷組裡的夥伴,並在團隊的過渡時期代表我的組員,且能發揮正向影響力,在同事遭遇重大的生命事件時,陪伴並鼓勵他們。
畢業前的那個禱告後,我經歷了許多,但是我今天可以見證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禱告,並繼續塑造我作為祂女兒、以及在職場上作為祂僕人的模樣。這些年裡,我完成了一份教職工作、拿到了碩士學位,並做了四年的語言治療師工作。當我一路走來不斷學習如何在工作上榮耀祂的名時,我真實體會到,祂真是一位信實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翻譯:漱翎,中國
我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我們要為基督做好的見證,那麼自然是要從職場開始,不是嗎?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主日聽完一場鼓舞人心的講道之後,我們信心百倍,但是在又累又沒有基督馨香的職場呆幾天之後我們就又灰心喪氣了。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展現出好的行為,讓我們的同事們看到後願意轉向基督並歸榮耀於祂呢(馬太福音 5章16節)?這個任務雖然困難,但卻也是可以做到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7個實際的方法,讓我們把基督的光帶到職場中。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懶惰和不稱職如何令我們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但是,有多少時候我們可以跳出自己的慣性思維,看到別人工作的積極影響呢?
你的老闆有沒有給過你項目上很有益的反饋意見呢?你有沒有注意到跟你合作的那個新員工身上有什麼優點?有沒有哪個同事讓你覺得特別靠譜,你可以跟他(她)一起清晰地計劃和完成工作呢?
讓我們學習去看別人身上細小的優點和美德,肯定並鼓勵他們吧!
在職場,我們尤其想要掩蓋自己的錯誤。但是,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事業發展而逃避認錯,應該謙卑自己,承認錯誤,並努力減少錯誤造成的負面影響。
勇於認錯,我們就有機會讓別人看到基督里的謙卑,而不是展示自己有多能幹。
我們都有過被工作弄得抓狂的時候。在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或者被他人的做法搞得十分挫敗時,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失去耐心,說話欠考慮。
不論我們是不是冒犯到了同事,我們都可以為自己的急脾氣道歉,有需要的時候要請求他人的原諒。最重要的是,要上帝呼召我們所要有的良善,溫柔和表現出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澄清忍耐。
抱怨是聊天最常見的開頭。但是我們可以不一樣。讓我們的談話充滿感恩和感謝吧。
也許我們在職場有個好朋友,或者有機會參與一個新項目。我們可以為著自己有機會可以學習和磨鍊對未來有用的新技能而獻上感謝!
在實際生活中,感恩能夠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加積極的工作環境,也能訓練我們的大腦有意識地去數算和感恩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和祝福。
當到了下班點的時候,我們簡直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立刻讓自己的身心都擺脫離工作狀態。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拿出自己寶貴的下班時間來服侍和幫助我們同事的話,這樣的行為將會非常有影響力。比如,幫一個同事搬家,或者給一個剛動了手術的同事送飯。讓我們隨時準備花自己的時間來幫助和服侍我們的同事,向他們展示上帝的愛吧。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跟同事相處的更好。邀請他們一起看體育比賽,給即將為人父母的同事組織一個慶祝派對,或者在午飯時間約同事去試試某個新開的餐廳。
找時間跟同事們相處能夠讓我們有機會跟他們發展出更深一層的關係(不僅僅是工作關係),讓我們有可能跟他們分享福音。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我們的同事也有他們的個人生活和掙扎。即使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小辦公室,也有很多人因為婚姻出軌、酗酒、家庭衝突和抑鬱等問題心靈疲憊不堪。然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看表面可以看出來的。
所以,讓我們認真地對待為同事代禱這件事。當我們祈禱上帝來幫助他們的時候,我們要明白,最能夠幫助他們的就是上帝。就像耶穌為那些迫害他的人禱告時一樣,讓我們看看我們周圍的人,並且懇切禱告他們能夠認識上帝。(路加福音 23章34節)
仔細想想,我們的同事們是我們最有機會傳福音的對象,也是我們最有機會展示基督馨香品格的對象。所以,讓我們帶著嶄新的意念走進職場,在我們一切所行的事上為基督發光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作品標題:在職場中多結果子
創作原料:手繪與數碼後期製作
圖文創作:Lily Elserisa,印度尼西亞
作品描述:我們的職場也可以成為我們宣教的禾場。我們不僅要像為上帝工作一樣去用心工作,更應該成為基督的使者(歌羅西書3章23節,哥林多前書5章20節)。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在我們的工作中展現出聖靈的果實。
聖靈的果實都有哪一些呢?歌羅西書5章22-23節寫到:“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那我們怎樣才能展現出聖靈的果實,成為一個好的見證,在職場中榮耀主呢?
1.愛的果實
2.喜樂
3.和平
4.忍耐
5.恩慈
6.良善
7.信實
8.溫柔
9.節制
*此作品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功成名就)
作者:Wendy,中國
我的工作是電話銷售,提成很高,福利也不錯,如果業績好的話,還能獲得公司的各種獎勵和榮譽。剛開始工作的三個月,我的業績不錯,平均下來每個月得到的工資很是可觀,而且也獲得了不少榮譽。可是從第四個月開始,我的業績卻突然一落千丈。
績效單位當然重視業績。當業績下跌后,我之前得到的榮譽也跟着下降。電話銷售這份工作是以團隊為單位的,每一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目標,而這些目標需要每一位成員一起努力實現。因此,沒有業績就意味着對團隊沒有貢獻,給團隊拖後腿。我開始感到壓力巨大,常常憂慮,還伴有羞恥感。每天去上班總有一種上刑場的感覺,工作變得毫無喜樂。
雖然教會的弟兄姊妹有為我禱告,但情況似乎沒有什麼改善。工作給我帶來的壓力讓我每一天都處於崩潰當中。在這期間,禱告安慰不了我的心,敬拜讚美安慰不了我的心,主日聚會安慰不了我的心,跟別人分享也安慰不了我的心。我痛苦到了極點,完全失去了作為基督徒的喜樂。抑鬱、憂慮,想要自殺的心每天纏繞着我,我總是想我怎麼什麼都做不好,甚至開始埋怨上帝。我好幾次想過要離職,但因着弟兄姊妹的勸解才堅持了下來。
對於我的工作,我需先跟客戶聯絡拿下單子,再將客戶轉到領導那裡,由領導跟客戶做在線交易,最後客戶支付成功則算為我的業績。如果連續兩個月沒有業績,我就會被解僱。我6月份一單業績都沒有,這意味着我7月份必須要有業績才能留下來。
7月中旬時,我終於差點成功出一單業績,可就在客戶要做在線支付時,他的手機沒電了。後來一直到7月要結束的前兩天我還是沒有業績,於是便打定主意離職。就在這時,領導帶着一位同事來到我面前,說要將同事的單子給我,當作是我的業績,好讓我能留下來。我當下就拒絕了。因為我認為這是欺騙,是不討上帝喜悅的。於是我跟領導說我打算這兩天辦離職,但他卻回答我:「我之前已經說過了,要離職必須提前一個月告訴我。」這讓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而且還有種被人強迫犯錯的感覺。
但上帝總是如此奇妙,領導要給我錄的那張單子不知怎麼回事最後也沒有支付成功。而在7月的最後一天,我居然又聯繫上前面提到的那位差點支付成功的客戶,並成功約到下午兩點多支付單子。我心裡感到十分激動,因為我一直在心裡禱告希望這個單子能支付成功,而上帝也成就了。
我很感恩,不是因為祂讓我得以保住工作,而是因為當我願意堅守祂的真理時,祂便顧念我。因為聖經箴言3章6節告訴我們:「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馬太福音6章25節說: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這話實在是真的。我們不需為生活或工作擔心,因為只要我們願意勇敢地堅守聖經原則,上帝必會為你我開路。
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也遇到類似的挑戰的話,去思想主的偉大吧,也可以讀一讀詩篇136篇,來思想上帝的慈愛。不要跟上帝說你的困難有多大,而是要跟你的困難說上帝有多偉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面對苦難)
標題:Jordan Wei——給天王伴奏的鋼琴師
描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能以此為生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一起來認識才華橫溢的新加坡鋼琴師Jordan Wei,因為這就是他的人生——職業鋼琴師,既能賺錢養活自己,又能與天王同台演出。那他每天的日常生活會是怎樣?理想人生也會有起有伏嗎?當工作與信仰衝突時,他會如何應對?一起來通過對他的採訪了解一下吧!
*此視頻為雅米事工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身為公司招聘主管,我每天閱讀10-15份求職簡歷,每個月接觸上百位兼職講師。求職者常常會在簡歷的開頭或結尾寫上:“這份工作是我的理想工作,懇請您給我一次機會。”
但兩、三個月後,剛得到機會沒多久的新人就會開始給我發來電郵或短信:“親愛的人事經理,很抱歉通知您……”然後就表明自己想離職的意思了。其中最常見的三個離職理由無非:
1. 我之前並不知道這份工作有這麼多工作要求
2. 我的個性不適合這份工作
3. 這份工作與我的預期有出入
這份工作或許真的與這些受聘者當初所認為的 “理想工作”有偏差,但這樣不到兩三個月就離職的趨勢讓我不禁反思:“我們真的應該追求所謂的‘理想工作’嗎?”
雖然聖經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一些聖經人物的經歷卻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舊約中的約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約瑟不僅被親哥哥們賣至異地為奴,因而不得不面對一個陌生、未知的國度,更是被迫從一份工作換到另一份工作。儘管他的經歷如此不幸,但他在每一份工作上都是盡心儘力,就連當囚犯也當得兢兢業業。這豈不正是保羅在新約歌羅西書3章23節所說的:“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嗎?
執教五年、在企業工作三年後,我也學到了一些關於工作的功課,雖然仍在學習,先可大致分享如下:
1. 沒有“完美工作”
正如沒有完美婚姻(既是由兩個不完美的人結合而成,如何完美),這個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謂的“完美工作”或“夢幻工作”。倒是有一些工作,可以讓我們每天在不同的挑戰中成長,並使我們發揮所長,鍛煉弱項。
我現在的主職是教師,但我也得策劃一些運用聖經原則培養品格與領導力的項目。從打印、整理文檔、到寫報告再到教學,大小事我都得親自操刀。這或許談不上是份“完美”的工作,但我能在其中學到新的技能,並投入我對聖經與青年人的熱忱。這樣可以每天發揮自己才幹的狀態讓我感到十分快樂。
約瑟並沒有一夜登上當時人類最文明的帝國——埃及的宰相之位。他的決策管理技能必定與之前在波提乏家擔任管家以及被監的經歷密不可分。
回憶一下,在成長的歷程里,有哪些事是你比較喜歡做的呢?是比較喜歡動手做做小東西,還是更喜歡動腦分析難懂的概念?這些都是線索,能幫助你決定應該選擇何種工作。
2. 沒有完全一致、毫無差異的團隊
在任何一個公司里,你都會發現,不同的人對你會有不同的期待,因為每一個人的工作倫理與管理風格是不一樣的。即便公司有明晰的異像,並且特別僱用了同一類型的人,每個人仍然是獨一無二的。
當我初到現任公司時,我差一點把主管氣瘋了!在這兒工作的人都井井有條,桌面總是極為整潔,而我一來則佔盡每一個空閑的表面,把筆記、草稿、手札、文件散落得到處都是。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我才能最高效地工作。但這並不代表我可以因此而去消費他人的工作空間。於是,我找了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將我的工作空間移至外面的辦公室。這樣,我的同事們終於可以平靜地工作,而我也可以按我的方式自由移動位置、擺放文件了。
約瑟當時不能選擇和誰一起工作,但他卻能選擇如何對待工作。他當時的狀況並不理想,但從聖經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在那樣的環境下,他也仍持守工作倫理,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
你是否知道上帝賦予了你哪些獨一無二的特質?你是一個自信大方的溝通者,還是可以給人安慰的聆聽者?抑或是一個鉅細靡遺的記錄者?發現上帝所賜予我們的獨特特質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如何為團隊帶來收益。
3. 要不斷成長
箴言9章9節如此說:“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
很多人都覺得已經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了,那接下來該幹嘛呢?儘管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已經是很好的事情,但總還是可以繼續努力的。熟諳Power Point? 那就試試使用Excel。能言善道?那就學學傾聽的藝術。只要我們肯持續尋求成長空間,非但能為我們所在的公司帶來益處,更能讓自己習得終身受益的技能。
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取得了許多課堂以外的技能認證,例如:皮艇運動認證、 激流泛舟認證、地板球教練認證、國家考試閱卷員認證等等。我必須承認,這是個奇怪的組合。但誰知道,說不定什麼時候這些就派上用場了呢(比如說去新西蘭自助旅行一個月的時候)……
從約瑟的一生我看到,雖然世上沒有“完美工作”,但我卻可以按上帝的心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工作倫理。這才是改變一切的關鍵。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