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自我形象

當我認定的我,遇上祂預定的我

camera-1447349_640

作者:何怡君, 台灣

我們這輩的教育裡,相較於前幾輩,越發重視個人的興趣、專長,強調要建立自我品牌,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於是,各類社群網站——像是臉書(Facebook),就成了每個人最好的一本自我「推薦書」。我身邊有不少認識的朋友都在臉書上辦了兩個帳號,一個帳號專門經營給外人看,另一個只給知心好友看。此外,為了滿足想讓自己「看起來」很獨特的渴望,市面上各類「有特色」的文創產品熱賣,無論是什麼樣的商品只要沾點文創氣息,就能哄抬身價。

而我身為這世代的一份子,自然也逃離不了那想建立獨特自我的期待。一旦得到一個夢想、一種形象,就形影不離,緊抓不放,我即是它,它即是我。

我認定的我

大學時期的我念的是外交系。大三時,由於身边的朋友認為以我那活潑的個性,可以試試當時正在招募新人的校園記者工作。於是我就去面試,之後也順利的被選上了。

我一接觸記者這份工作就一拍即合,自此開啟一條嶄新的路。採訪和寫稿時總是有難以言喻的喜樂,是過去做任何事都沒經歷過的感受。而我也發覺自己許多的恩賜都能透過記者這份工作而有所發揮,像是從小就愛寫作、愛聊天、喜歡多變的生活、能夠展現在行文間的創意發想都是當記者能發揮之處,並且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肯定。因此,我便認定了這就是我,這就是上帝要我所做的。

後來經過禱告,我也順利考上了一間理想中的新聞研究所。因著耶利米書15篇19節是我的呼召經文:「耶和華如此說:“你若歸回,我就將你再帶來,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你就可以當做我的口。他們必歸向你,你卻不可歸向他們。」所以我很期待畢業後,能運用所學所長,與主同心,一同關懷社會、愛世人。而我理想中的記者工作,就是要能關懷社會、能採訪、能寫稿。

然而畢業後,擺在眼前的工作選項不是不符合這三樣條件,就是自己的能力還難以勝任,以至於一直無法找到理想中的記者工作。失去實踐夢想的機會,我頓時陷入困境,感到自己失去了五年以來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以及失去自認為如此獨特的自己。我擔心身旁志同道合的朋友會如何看待我,更擔心自己原本規畫好的方向該何去何從。

找工作期間,我雖持續的禱告尋求,但有時仍會懷疑及埋怨上帝,難道信靠祂,就是要放棄夢想,放棄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我特色嗎?難道過去我以為的祂的帶領,都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祂預定的我

然而面對我一切的躁動、不安,上帝用一句經文回應我,即詩篇16篇5節:「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這讓我漸漸明白,原來不是要先當上記者,我才能為主所用。因為不論我往何處去,我的產業是耶和華,若是每個腳步跟隨著祂,我一切所得的,祂都會為我持守。

我雖仍不清楚該往何處去,也很軟弱,但我仍願深信只要是祂帶領的,就是最好、最適合我的。於是我慢慢學著放下「己」,放下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不再執著於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再次由祂掌舵,轉換航道,祂就引領我走向祂早已為我預備好的道路。

找工作的一個月中,我挑出幾個想從事的媒體行業,並面試了兩份工作。第一個面試時被詢問若是採訪議題與信仰衝突時,我會如何撰稿?當時的我回答會謹守信仰,然後就被謝絕了。第二個則是因著隔週日需值班不能守主日,以及我的交通能力不符合條件的原因之下,也被回絕。當時的我雖沮喪,但也很快明白主在透過這直接了當的方式,來保守我不走偏了路。

後來我再次思想當初的呼召經文,決定先退一步,暫時把原本設立的三個條件中的「能採訪」放下,開始尋找社福單位的文字工作,鎖定與我過去曾關懷的原住民族群或是身心障礙者議題相關的單位。

作出這決定後,我就向心路基金會投出履歷。這個基金會是個關懷心智障礙者的社福單位,它在我投出履歷後半小時內就通知我面試時間。面試後,我很快便被通知錄取,然後在一週後開始上班。

如今,我在這間基金會工作近半年,擔任行銷企劃專員,除了能發揮我原本所長——能夠寫各式各樣的文案、出門採訪、創意發想如何經營品牌形象之外,還有機會接觸行銷企劃,學習新事物。這讓我親眼見證了上帝過去的帶領並沒有失誤,一切的豐盛美好超乎所求所想。

經歷過這一遭,我學會了當留心數算主的恩典與引領,別急著自己先下定語,自己認定了自己。在還沒走到終點前,我要做的就是一路跟隨、一路委身,期待在每個階段,都遇上祂所預定的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

#未加濾鏡

header-image4-copy作者:Michele Ong,澳大利亞;翻譯:覃函涵,中國

從前,人們度假遊玩時想拍張美照那都是得碰運氣的。往往照片洗出來后才發現要麼頭沒入鏡,要麼眨眼了。再有的時候,照片不是太暗就是太模糊,總之就是沒有那種“哇哦,好美”的感覺。

Film-Photos-final但自從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問世后,各種各樣的數碼濾鏡也隨之而來。從此拍照大不同。不僅拍完馬上就能看照片,而且只需一個按鍵,一張普通的照片就能立刻變身藝術品,效果就跟以前專業攝影師用昂貴的玻璃濾鏡拍出來的一樣。

Ipad-photo-gif-lite

ezgif.com-resize-@2ezgif.com-resize-@1想讓你的照片看起來有懷舊的感覺?試試Instagram 上的 Inkwel 濾鏡。它可以把彩照變成黑白的懷舊老照片。拍到了視野廣闊的宏偉山峰?用Hefe濾鏡修飾一下,它能讓藍天和山巒更顯鮮明。或者,你還可以試試Hudson濾鏡,讓你拍下的早餐和咖啡甜點看起來更加誘人。

不止如此,濾鏡還能幫你扮靚耍帥。拍到自己手拿奶昔站在健身器材旁邊的照片?這時候試試Lo-fi 功濾鏡能,它能讓你的臉顯得更有光澤。而且最後別忘了用#給照片加上主題標籤,如#健康飲食#保持身材。如果你拍下了跟朋友一起吃早午餐的照片,請試試Rise濾鏡,它會讓照片看起來更柔和自然,並且最後要打上#閨蜜 和#早午餐 喲。而那些盛裝出席的約會照,則可以使用Nashville濾鏡,讓照片瞬間充滿浪漫氣息。

Inkwell濾鏡使用前後對比圖

111111-1024x576

Hefe濾鏡使用前後對比圖

4444-1024x576

Hudson濾鏡使用前後對比圖

33333-1024x576

Rise濾鏡使用前後對比圖

22222-1024x576

當然,有時候我們是很有可能拍出一張完美照片,什麼濾鏡都不用打的。有可能是天空藍到剛剛好,田野也綠到妙,而拍攝的人物臉上也剛好泛着任何濾鏡都打不出的健康光澤;也可能就是剛好拍到自己最美的樣子,於是想讓朋友們都知道,即便不化妝,你也很漂亮。

nofilter-copy這樣的情況下,你就可以自豪地把照片放到Facebook或者Instagram,並貼上#未加濾鏡 的標籤,告訴人們這張照片可是原汁原味,未經任何修飾、加工,或美化的。

當然,前提是你夠誠實。

#未加濾鏡 偽裝者

Instagram上有成千上萬#未加濾鏡 的照片。但是根據社交媒體運營公司Spredfast的數據,百分之十一的#未加濾鏡 的照片都是偽照。也就是說,超過八百萬所謂的原汁原味的照片,其實都是經過修飾的。最常見的手法就是使用Amaro濾鏡功能,它能讓照片中間的位置看起來更亮。而其他受歡迎的濾鏡還有Valencia和 X-Pro II。

有個網站甚至推出了一個“偽照抓手”(Faker Catcher)的軟件工具。只要把朋友的照片上傳到這個軟件,它就能告訴你照片是否真的“未加濾鏡”。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弄出這種假“未加濾鏡”的照片,但是我們很多人不都是在說著善意的謊言,在發出來的照片,不管是風景照、人物照,山河照還是藝術照上做些手腳,讓它們看起來更完美嗎?這也顯現出,我們多麼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看上去不錯。有時候,即使我們的情況沒那麼好,我們仍會假裝我們看起來很好。

點擊並拖動圖中分割線看前後對比圖

這種隱藏自身的不完美,並渴望他人因着我們美好的外表而愛慕我們的事情其實很普遍。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經典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外形俊美,追求享樂的年輕人在看到自己的肖像時,被自己的美貌深深迷住。為了能留住美貌,他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好讓自己能永葆青春。而他也做到了,他的確永遠保持年輕,但他那幅肖像卻因為他每一次的惡行而逐漸腐朽蒼老。

在中國古代,許多女子為了能在皇帝遴選后妃時被選上,會暗中賄賂宮廷里的畫師,期望畫師能把她們畫得美一點,例如添上一顆美人痣,或者把不好看的痔省略不畫。

#未加濾鏡 與上帝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明明修飾了自己的照片,卻還要假裝它們沒有被加工過呢? 這是因為向別人展示真實的自己需要強大的自信,然而我們卻對自己的外貌或能力沒有自信。如果沒有化妝品和修圖工具來掩蓋我們的缺陷,我們就會感到恐懼以及沒安全感。例如我們會想“我不化妝的話看起來很醜怎麼辦?”“我的臉實在太大,都遮不住了。”

imperfections-01-lite試想一下,當我們見到全能的上帝時該會是多麼地緊張?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祂在我們每個人還未出生以前就已經為我們預備了生命。上帝會看穿我們所有的“濾鏡”和偽裝。我們或許可以在別人面前掩飾我們的缺陷,只展示出我們願意讓他們看到的一面。但是,上帝卻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每個感覺、每個想法和每個行為。

在聖經里的詩篇當中,以色列的大衛王跟上帝有着親密的關係。大衛王親證,上帝有能力看到我們最真實的自己。

耶和華啊,你已經監察我,認識我。
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 意念;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細察,你 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
你在我前後環繞我,按手在我身上,
這樣的知識奇迹,是我不能測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詩篇 139章1-6節)

當我們知道上帝能看穿我們的一切缺陷時,我們是否會因為恐懼而不敢來到上帝的面前?

然而好消息是,雖然上帝是聖潔的, 完美的,正義的,但他並不期待我們變得完美才能來到他面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上帝愛我們,並且渴望與我們建立關係。事實上,上帝愛我們之深,為我們賜下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讓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為要彌補我們的不完美和缺陷。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缺陷和不完美付上了最大的代價,讓我們得以坦然無懼的來到上帝面前。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真實地來到上帝面前 — 原始的,不完美的,不加修飾的自己。上帝看我們的眼光,不像世人那樣,只注重我們的外表和身體特徵,上帝看的是我們的內心。也因着耶穌基督,我們得到了上帝的認可,不再需要偽裝和濾鏡。

點擊並拖動圖中分割線看前後對比圖

真實的自己

下一次當你想在 Instagram 發照片時,無論照片是加了濾鏡還是沒有,請花一秒鐘來思考上帝對你的愛。祂愛你,並且接受原本的你。你是否願意迴轉歸向祂並接受祂對你的愛?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所感觸,我們希望你可以拿起聖經,從中去了解上帝以及祂要給你的好消息。你也可以跟你的基督徒朋友做些交流,或者透過附近教會的人來了解更多有關於上帝的事。

你也可以透過登錄我們的網站 www.ya-mi.org來深入地了解上帝。並且那裡還有許多資源可供你參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給未來的我的一封信

作者:Alwin Thomas,新加坡

A-Letter-to-My-Future-Self

親愛的未來的我:

嗨,你好嗎?作為過去的你,我有責任提醒你:你看起來還是有點怪喔。好啦,不用說謝謝哦。

你現在過得好嗎?除了在國外留學,過著窮光蛋的生活之外,你還記得2015年的自己是怎樣的嗎? (我真心希望現在的你在支配金錢方面做得更好,也正在過節儉的生活。)如果你不記得了,請聽我詳細說說吧。

22歲的你,對未來感到無盡的迷茫,對當下感到莫名的擔憂,對過往則是深深的懊悔。我相信你也會覺得,這一切都不值得寫在人生的簡歷上。

你知道自己有多令人惱火嗎?你做事總是猶豫不決,不願意堅持自己的立場,也不准備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但你知道自己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

你太自私了。

你以為我會很溫和地對待你,富有同情心地說「你是因為害怕受傷害」或者「過往不幸的生活經歷使你變成這樣,你也是受害者」之類的話?拜託,這樣的藉口我們已經聽過太多了。

你太自私了。你只在乎自己。雖然你花時間幫助他人,也聽朋友抱怨和訴苦,但其實你心裡期待對方也能夠反過來關心你。如果他們沒有回報你的關心,你就會感到很受傷,覺得被背叛了。

老兄,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刺耳,但是​​我想說的是:我真的希望你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承認並克服它,而不是向後退縮,當然,也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夠確信上帝對你的愛,不管你覺得自己過去或現在是多麼的糟糕,也不管環境如何艱難,這份愛都不會改變。

也許,過往的你是個傻孩子,只關心自己和自己的需要,缺乏安全感。但我非常希望你已經學會了真誠地愛別人,樂於奉獻自己,致力於幫助他人,並且不求回報——正如基督已經為你做的那樣。

我真希望你已經明白上帝奇妙的愛,這份愛不單是為你,也是為祂的子民預備的。盼望上帝的愛能激勵你全心順服祂,並且與他人分享這份無與倫比的愛。

但願你永遠都不會忘記上帝是愛與力量的源泉。每當你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給予時,請仰望十字架,思想上帝付上的寶貴代價,好讓你能活出榮耀祂的喜樂生命。

滿滿的祝福,
過往的你

雅米筆記:如果讓你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你會說些什麼呢?快給我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當人家說我是個胖子時……

作者:Chrisanty L,印尼

When-Others-Called-me-Fat

在中國留學期間,我不時會逛逛大學附近的商店或時裝店,而那裡的售貨員總是對我視若無睹。然而,他們如果留意到我正在挑選衣服,就會對我說:「我們的衣服只有小碼。」

我的大學有15000名學生,大部分都長得嬌小玲瓏。通常來說,在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的都是身材較為魁梧的外國人。雖然我是印尼華人,但我的外形看起來並不像一般的中國女學生。因為不想遭人側目和評頭論足,我漸漸害怕去逛學校附近的商店了。

我體形高大,肩膀又寬,這常常讓我感到很不自在。那大概是因為我老覺得別人盯著我看,我在他們心目中似乎已被標籤為『胖妞』。我討厭別人抓著我的手臂念叨我的胳膊有多粗,也厭惡朋友和家人取笑我的體重,說我應該節食,或者拿我和其他同齡女孩相比較。更糟糕的是,當我試圖減肥時,我通常都會以生病告終。即便如此,別人還是會叫我『胖子』。

結果,因為長得『胖』,我厭惡自己的一切。漸漸地,我接受了自己人生中看似唯一的現實:我又胖又醜,而且永無翻身之日。

我開始變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因為別人說的話而受傷,哪怕那些話是出於善意,或者與我的身材毫無關係。在我看來,大家都在取笑我。我對自己很失望,嚴重喪失自信。我不想外出見一些不認識的人,不想交朋友,甚至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我甚至開始將怒氣發洩在別人身上。當你不喜歡自​​己時,你簡直不可能發自內心地對人友善和寬厚待人,因為你沒有任何正面積極的想法和態度可以與他們分享。

直到我認識另一位在中國唸書的學生,我的思維方式才開始改變。那個女孩也很難在學校附近的商店找到尺寸合適的衣服,也不得不和那些覺得她胖的人打交道。但她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在於此。她來到中國,是希望到孤兒院幫忙,以此服事主。她決心將自己得到的愛傳遞給那些非常缺乏愛的人。有一天下午我們倆一起聊天,我當時想:「即便別人覺得她不好看,甚至連她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上帝也肯定會覺得她美麗,並且愛她。」

我不禁自省。上帝是怎麼看待我的?創造主會怎麼看待自己的創造呢?

撒母耳記上16章7節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長久以來,我都無法接納自己,因為我的人生就等於長得『胖』。有些時候,我忘記了上帝是我的創造主。祂不會只看我們的外表,卻看重我們的內心和生命。在祂眼中,祂的創造是好的。這個真理確實改變了我。

當你開始思考上帝有多偉大、祂的愛有多長闊高深時,你就會重新點燃心中的愛火,不但愛自己,也愛他人,甚至是那些也許傷害過你的人。我必須承認這並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因為別人對我的身材發表過一些很傷人的言論,而我也曾相信他們所說的就是事實。因此,我讓自己慢慢來,首先是確定自己真的會為上帝創造給我的身體而心存感激,然後是確保自己身體健康,而不再被人們對我體形的期望所困擾。

假如你覺得自己看起來不怎麼樣,或者偶爾也會覺得自己有點『胖』,我想那是正常的,但別讓這種感受侵蝕你的生命。關心你的天父不會只看你的外表,無論你長得怎樣,祂都愛你。我也明白,人們對外表的痴迷永遠都不會或根本無法停止,但我們不要因為外表而錯失交朋友和發揮影響力去榮耀上帝的機會。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

 

你的絕唱會是什麼呢?

作者:劉爵華,​​新加坡

作為前英格蘭足球代表隊隊長,大衛·貝克漢姆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2013年5月19日,時年38歲的貝克漢姆最後一次以職業足球運動員的身份亮相。在粉絲們熱烈的掌聲中,他揮淚走下綠茵場。這場比賽成了他足球生涯的絕唱。

對於一個已經踢了22年足球的運動員來說,足球就是他的生命。貝克漢姆的足球生涯結束時,他和他的粉絲們所迸發出的不捨之情讓我不禁想:我的絕唱會是什麼呢?

經過一番考慮,我意識到,我的絕唱並不需要是一些在離世前做的矚目之事。事實上,我不需要什麼絕唱,因為我應該專注於每天為基督所做的小事情。

我為什麼這樣認為呢?因為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3-24節中說道:「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

這意味著,單單藉著信靠基督,我已確信自己在上帝國度中的地位是穩固的。事實上,當我每天都能尊崇上帝、享受主永恆的同在時,我不需要精心策劃一曲絕唱來證明自己在地上的存在。

我知道,在我的葬禮上,送別我的親人甚至坐不滿足球場看台的一角;但我深信,一大群天使會在天國之門歡迎我。

 (此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Image from CNN.com]

自我形象,為何重要

indentity-why important
很多人或許還不曉得,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其實不僅和外表、能力有關;更重要的是和生命裡重要的人如何看待自己有關。如果生命中「重要的人」幫助我們感到受重視、有人關愛,那麼我們就易於擁有健康的自我看法。反之,他們若是讓我們感到能力不足、沒人需要,我們就會很容易產生下面這些思想:
˙「我一定有什麼問題。」
˙「我在這裡沒有立足之地。」
˙「我討厭自己。」
˙「我不能勝任。」
˙「我比不上別人。」
˙「我巴不得躲起來。」

這些負面的自我形象,就等於是詛咒。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無能,你的表現也會是很無能;你若自以為糟糕,你會下意識地變得糟糕。自我形象差的人,不但不敢接受挑戰,與人交往也會退縮。認為自己注定失敗的人,大概不容易成功。負面的自我形象,就好像自己促成預言的實現一樣。認定自己沒辦法贏的人,就容易讓自己的預測成為事實。

與此相反,良好的自我形象是一種祝福。覺得能助人一臂之力的人,更有可能採取行動,改善別人的生活。自我形象健康的人,易於接受挑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覺得自己不錯的人,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期盼。

然而,自我形象也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健康的自我形象雖有益處,但我們要知道,學校、媒體、甚至宗教圈子裡所宣講的「積極思考」,其實也有危險。很多人為了幫助別人甩掉自卑、自暴自棄的情緒,卻讓他們產生虛幻的希望。

健康的自我形象,必須實實在在。它不是自我膨脹的自信,誇大其辭: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都可以!」
˙「我該得的,還不止如此呢!」
˙「我一切靠自己,從不要人幫!」
˙「我做事,向來不後悔!」
˙「我天不怕、地不怕!」

與此相反,正確的自我形象是客觀地看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健康的自我形象不是誇口,而是自信地說:
˙「我的生命有意義、有目的。」
˙「我是這裡的一分子。」
˙「我能愛人,也值得被愛。」
˙「我需要別人,別人也需要我。」
˙「我會為所做的錯事,尋求他人原諒。」
˙「上帝帶領我做的事,我一定能做到。」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

克服「蓋茲比」危機

作者:鄭绣尹, 21歲, 新加坡

The-Great-Gatsby-Poster-0

傑•蓋茲比(Jay Gatsby)遭遇了身份危機。當然,他的毅力令人欽佩,但他的努力旨在取悅生活中的各種人物。誠然,他終於成為傑•蓋茲比——他理想中的人物(他的真名是詹姆斯•蓋茲(James Gatz)),而這一切是貪污得來的。他確實成為黛西(Daisy)的愛人,但並不是她的唯一。他也成為了傳奇人物梅耶爾•沃夫謝姆(Meyer Wolfsheim)的合作夥伴之一,但沃夫謝姆卻一點兒也不在意他的死亡。

如此看來,蓋茲比的一切努力都落空了。

世界總在不斷變化,各種需求層出不窮。如果我們像蓋茲比那樣,讓世界定義我們,同樣會陷入身份危機,筋疲力竭。然而,儘管世界瞬息萬變,上帝卻不改變(瑪拉基書3章6節)。事實上,縱然我們覺得自己達不到上帝的標準(羅馬書5章8節),但祂卻依然愛我們!

所以,要克服身份危機,我們需要以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但是如何瞭解上帝是怎樣看待我們呢?

以下幾種方法幫助你發現在基督裡的身份:
1. 與天父建立關係。
與其像蓋茲比那樣與世人建立關係,何不與天父建立關係呢?那創造我們的天父最瞭解我們!

如何建立與天父的關係呢?
(1)讀經與研經
遠離世界的各種謊言,投靠上帝的真理。上帝通過祂的話語,告訴我們,在祂眼中我們是怎樣的身份。祂對我們的看法永遠是真實可信的!

(2)常常禱告,與上帝對話
大部分基督徒都知道,我們通過禱告向上帝說話,但是否聆聽上帝對我們說話?記住,如果只是我們說、上帝聽,這就不能稱之為『交談』。花更多時間與上帝同在,我們就越容易與祂交談。

2. 與信徒建立關係。
面對世界種種壓力時,周圍的信徒提醒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我們同為肢體,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章24-25節)

要確信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這是個無盡的清單!),節制、忍耐,用合宜的方式生活。我們必須「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1-2節)

你是否正經歷身份危機?也許你已經接觸了太多媒體資訊,讓世界塑造了你對自己的認知。但感恩的是,我們的生活不像是傑•蓋茲比那樣繼續螺旋下降。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好好反省自己,認識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自我形象,如何看待

indentity - handle
聖經鼓勵人要認識自我價值的起點在於上帝;但學校、各個團體所談的自我價值、自我形象,卻很少提及信仰,也不談上帝。許多課程或活動,或以減少輟學、避免未成年人懷孕為目的,或以避免吸毒、酗酒、幫派等惡習防止人們自毀前程為宗旨。但這些課程或活動,大部分都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良好的自我形象是人類普遍而基本的價值,可以大力提高。鼓勵年輕人相信:「你不是廢物。你很特別。不要讓別人利用你。做你自己。要愛自己。相信自己,跟著感覺走。盡情揮灑,展現自我。維護自己的利益,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

這些努力對於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當然有幫助。無可否認,有不少年輕人,因為有人信任他們、或至少因為有人教他們要有自信,不但沒有輟學,而且人生有所成就。

但是聖經卻教導說,不只要用人,更要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生命的價值。然而,要達到這種「自我形象」,卻不容易。聖經並非只談愛自己的重要性,聖經更是說,懂得在何時否定自己、感到懊悔,是具有長遠益處的,而且這關係到最終的幸福。

首先,聖經講確立自我形象的方法,和直覺大相逕庭。這是因為,上帝看萬事,遠比人清楚。上帝知道,我們只有學會愛自己、恨自己,以及治死老我的重要性,然後才能快樂。

很有意思的是,聖經早就假定人是愛自己的。耶穌大概也同意這一點,因為祂說:「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我們自己的經驗,便可以印證這一點。習慣上,人總是先顧自己的身體,吃飽、穿好。人會自然而然地關注、保護自己的權益。遇到有人想佔便宜,我們自然會生氣。人在乎自己到一個地步,甚至稍不如意,就會對別人、對自己生氣。

然而我們有時沒有注意到,我們之所以會為長相而不滿,或為失敗而氣餒,原因就在於天生愛自己。要不是因為愛自己,那麼長相如何,根本不必在乎,也不用介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更不用關心自己內心是否受了傷害,更不必花時間去照鏡子,去煩惱內心受傷。要不是因為愛自己,我們也根本不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