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苦難

苦難中,有祂與我同行

作者:Paul

有聲播讀:徐清心,中國

 

有⼀次,我和太太帶著四歲的女兒Ann去游泳池玩⽔。我們為她準備了很可愛的泳衣,這個泳衣裡⾯是有浮板的,因此我們告訴她:「无论如何你總會浮在⽔⾯上」。當我們都準備完畢後,就先讓Ann在泳池旁邊踢踢⽔,她玩得很開⼼,迫不急待地要下⽔「游泳」了。

於是,我就抱著她慢慢地進入⽔中。⼀開始,她泡在⽔裡非常開⼼,但當我慢慢將⼿放開,我開始感受到Ann的恐懼。她開始⼤聲地尖叫,喊著:「爸爸你不要放⼿,我會沉下去,我好害怕」。我就跟她說:「女兒不要怕。爸爸跟妳說過,妳的泳衣會幫助妳浮起來,妳絕對不會沉下去的」。但是,這非但沒有減輕她的恐懼,她反⽽更⼤聲地說:「我不會浮起來的,我不可能浮起來的,我不要游泳了」。接著,我就將Ann抱起,太太則在旁邊安撫她的情緒。

當然,我們都會覺得⼩孩⼦好天真,衣服有浮板是不會沉下去的。但對於Ann來說,當爸爸的⼿放開,處在⼀個周圍充滿⽔卻碰不到地板的狀態,這就是她⾯臨的苦難和恐懼。⽽這不正是我們的縮影嗎?我們或多或少都處在不同的苦難和恐懼中,可能來⾃於我們的⼯作、家庭、愛情、⾦錢或健康。總有個聲音告訴我們:「想辦法抓住什么東⻄吧!不然你就要沉下去了」。 我想這聲音來自我們的⽂化,那它一般告訴我們該如何⾯對苦難呢?

一種,是強調我們要接受苦難。因為苦難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接受它,然後努⼒在其中尋找真善美。或是,苦難是⼀種養分,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因此我們要戰勝苦難。追根究底,苦難是⾃然律隨機的表現,無法避免也沒有任何意義。

⽽另⼀種,則是強調我們要避免苦難。因為苦難是來破壞我們幸福的,因此我們要極⼒地對抗和躲避它。或是,苦難表⽰著我們做錯了某些事,得罪了某些⼈或是神明, 所以我們要重新修正⾃⼰,努⼒做正確的事,這樣就不會有苦難了。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到頭來我們都會發現,這些所抓取的東⻄都只能給予我們短暫的安全感,它們並沒有辦法真正地讓我們「浮起來」。

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呢?聖經但以理書第三章記載了三位亡國的猶大青年⽣活在巴比倫的故事。當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命令所有⼈都必須向他的⾦像下拜, 否則就要將其丟入煉爐中。

這三位猶大青年⾯臨極⼤的挑戰。如果按照我們先前所談⾯對苦難的⽅法,他們可能會說:「我們要勇敢地對抗王,這是我們成長的好機會 ; 或是,我們現在稍微低調⼀點,不要太張揚就沒事了。」但是,聖經卻是這樣記載他們的反應:「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書 3章16-17節)。

對於這三位年輕⼈來說,苦難(煉爐)或是苦難帶來的結果(死亡)從來不是關注的焦點。他們所聚焦的是他們所事奉的上帝 ;所盼望的並非是⼀個順遂的結局,⽽是上帝⾃⼰。因著不願意遵守王的命令,他們被丟入燒得比尋常還要熱七倍的火爐裡。

此時,這位殘暴的君王看到⼀幅驚⼈的畫⾯:「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游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但以理書 3章25節)。本該只有三個⼈的煉爐,突然出現了第四⼈,並且祂的相貌在這位王看來好像上帝的兒⼦。

當王呼喚他們出來時,這三位年輕⼈從衣服到⾝體和頭髮都沒有任何的燒傷。當然,這個故事並非要告訴我們,只

要信基督教的上帝就不會被火燒死。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這些年輕⼈可以無所畏懼?這可以給我們什麼盼望以⾯對苦難嗎?答案都在那第四⼈的⾝上——上帝的兒⼦。讓我們隨著聖經的記載快轉到數百年之後,來看那位上帝的兒⼦「耶穌基督」。

祂本是榮耀的聖⼦,卻為了拯救祂的百姓來到世上。祂醫治、看顧和憐憫那些被世界拋棄的⼈,卻連安 枕的地⽅都沒有。祂是公義無罪之⼈,卻為了承擔祂百姓的罪,走上⼗字架,⾯對上帝的審判和朋友的背叛。

讓我們再看看⼗字架:

耶穌替我們承擔了死亡,讓我們免於最終的死亡 ;

耶穌替我們承擔了離棄,讓我們擁有⽗上帝的接納 ;

耶穌替我們承擔了鞭傷,讓我們的⽣命可以得醫治 ;

耶穌替我們承擔了貧窮,讓我們得以擁有屬靈的豐盛 ;

耶穌替我們承擔了上帝的審判,讓我們可以享受上帝的慈愛 ;

耶穌基督「⾃願」進入苦難中,為的是讓所有相信祂的⼈,知道在我們的苦難中祂會與我們同⾏。所以,為何那三位猶大的青年可以免於那煉爐中的火焰?是因為耶穌基督與他們同在。而耶穌基督也為我們承受了真正的煉爐——與上帝的隔絕。所以,那從上帝來的信⼼,讓他們和我們在苦難時都可以說:「不論如何,即使死亡的陰影籠罩,我們都相信上帝會拯救我們,使我們在永恆的家中與祂在⼀起」。

因此,福⾳不會讓我們一味地逃避苦難的真實,或是強調苦難的益處。福⾳讓我們在真實的苦難中,擁有那不可動搖的盼望和確據。因為每當我們仰望⼗字架,便知道這位救主耶穌基督因為愛,為我們承擔了怎樣的痛苦 。

⽽如今,祂已經復活了,坐在⽗上帝的右邊為我們禱告,也透過祂的聖靈與我們同⾏。回到Ann的故事。耶穌基督不只是我們⽣命中的浮板,祂比浮板更好,祂是我們⽣命的創造者和救贖者;祂會引導我們走⼀⽣的道路,祂會在苦難的煉爐中與你我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4月圖文特輯 | 苦難中的盼望(下)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作品介紹:Jessie ,馬來西亞

 

在這一生中,我們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望、失落、失去。我們很希望生活可以順遂舒適,然而身處這被罪玷污的世界,破碎和敗壞是無法避免的。有時候我們默默流淚,有時候只能忍耐心底那隱隱的痛楚。然而在這悲慘的世界中,我們仍舊有盼望,因為上帝應許我們,祂會在風浪中與我們同在,直到迎來那再也沒有痛苦的一日。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們的特納綜合症寶寶安息了


作者:玉玲,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在每隔1-2分鐘的宮縮持續了12個小時之後,2021年3月25日10點23分,我們五個月大的寶寶米樂蔻出生了,她是個小姑娘。我從2米開外的產床上看著她。心裡沒有迎接新生命的喜悅,而是另一種複雜的情緒。因為全身水腫的她看起來像個布娃娃,沒有一點生氣,樣子也無法清晰辨別。不一會兒護士便把她包裹起來。

而她的心跳已經在3月20日或許更早一兩天停止。雖然我們知道愛我們的上帝已經把米樂蔻帶去祂預備的樂園,那裡沒有疾病和疼痛,心裡仍然非常不舍和悲傷。回首來時路,看到上帝一次次的引領、幫助和安慰,心裡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上帝的安排必定是最好的,凡是都有祂的美意。

生命誕生之初的欣喜激動

2020年12月3日凌晨快4點,驗孕棒上赫然的兩道紅線,證實了我的預感,我們有了第一個寶寶。壓抑著激動的心情,我回到房間告訴先生,我真的懷孕了。我們欣喜地相擁在一起,每一個呼吸都是那麼暢快幸福。非常感恩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讓我們一次備孕就成功。此後熄燈我再也睡不著。陸陸續續告訴了我最親密的一些家人和朋友,並寫下了長長的第一篇孕期日誌,開啟了屬於我們的孕育之旅。

產檢之路的步步驚心

2020年12月7日,經過多方比較之後,我們最終選定全國排名靠前的婦產醫院作為建檔醫院。並在醫院做了第一次孕酮檢測。檢測數值很好,好得令人暗暗想著會不會是雙胞胎。我每天看著美柚上的孕期日曆,看著胎寶寶每一天成長,在憧憬和喜悅中等待新一天的到來。然而,此後的產檢之路卻是步步驚心。

 

第一次危機:先兆流產

2020年12月15日迎來了第一次B超檢查以確認是否宮內孕。身邊多數的朋友孕育過程雖然偶有波折,但是都有驚無險地度過。在此之前我對即將到來的一切艱難一無所知。當天檢查結果是宮內孕,但因為絨毛膜下積血有先兆流產的跡象。醫生開了兩周的保胎葯、建議休假。看到流產兩個字,心裡不免湧上了一股擔憂。此後兩周歇了工在家保胎。詩篇127篇3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在禱告中,上帝的話語給了我及時的安慰。這賞賜既是出於上帝,我們只要靜心等候,祂會將祂的旨意向我們顯明。

 

第二次危機:平安夜的劇烈腹痛

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如期而至。當天我身邊發生的第一例胎停是寶媽群里新認識的一個朋友,狠狠地挑動了我的神經。第一次在別人的故事裡,感到生命的孕育過程是怎樣的奇蹟,上帝造人何等奇妙可畏。不知道是胚胎髮育問題還是被驚嚇,從夜裡10點多起一直到凌晨3點多,我一直腹痛不止輾轉反側。到3點多實在忍不住搖醒身邊的先生,讓他為我和寶寶禱告。

他禱告以後仍然還沒有心裡的平安,我又繼續禱告。上帝是我們的主,我還怕什麼呢?在讚美詩《安靜》的歌聲中,上帝的平安終於臨到我。我的腹痛明顯得到緩解,只是仍舊毫無睡意。此後,我聽著線上聖誕讚美會慢慢入睡,再次醒來,一天都平安,身體的疼痛全無。

 

第三次危機:仍舊先兆流產,積血擴大

2021年1月5日已經保胎半月有餘,到了第二次B超檢查的日子。這次檢查結果仍舊是先兆流產,並且積血面積進一步擴大。此後醫生又開了兩周的保胎葯、建議休假到1月26日,也就是滿三個月的NT檢查日子。都說先兆流產需要好好休息,等過了3個月以後就穩定了。那時是否能穩住胎兒我們自己完全做不了主,我們夫妻二人唯有共同來到上帝的面前為我腹中的寶寶禱告,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全心倚靠上帝,祈求得著祂賜的平安和喜樂。我們為寶寶取了小名米樂蔻,取自英文Miracle的譯音。取這個小名源於我們對生命新的理解,生命的孕育不就是闖過無數道關卡的奇蹟嗎?

 

第四次危機:NT增厚伴水腫水囊瘤

當我們終於脫離了先兆流產的危機,新的危機又來臨。2021年1月26日,由於寶寶位置不正導致NT B超反覆檢查5,6次。每一次的信息都在轟炸我的心臟。宮腔積液、胎兒全身水腫、頸部有水囊瘤內見分割、NT增厚9.8mm(正常值2.5mm以下)、胎兒靜脈導管未顯出。等待中已經查到這些異常可能伴隨著什麼疾病。醫生說這樣情況的胎兒90%以上會有異常,建議我們引產並且終止妊娠,同時諮詢產前診斷。唯一值得開心的是我們一直想知道寶寶的性別,通過NT結果預判了是個女寶寶。

 

艱難選擇,軟弱中靠主剛強

90%的異常率,我們該怎麼辦?上帝的旨意是怎樣的呢?我們要引產嗎?不引產的話要做進一步檢查嗎,檢查的目的是什麼呢?可能面對哪些結果?我們是否能承受這些結果?我們是否可以看著孩子受苦?我們受教如此:人的生命是上帝所賜、神聖且寶貴,奪走生命是一種罪。

經過再三慎重的考慮,我們決定不引產。進一步檢查無益於治療、也不影響最終的決定,所以我們放棄進一步檢查。可能面對的結果有三種:最好的結果是寶寶沒有任何異常,另外兩個壞的結果是胎死腹中或生下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其中最壞的情況是先天愚型的孩子。我們都願意承受,因為上帝說祂的恩典夠我們用,上帝應許我們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儘管我們已經做了決定,但是醫生持續建議引產、朋友也帶著關心給我們不同的建議,我們對未知的擔憂,此後的孕程還是有很多軟弱和艱難,唯有定睛在上帝的身上才能勝過這一切。「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我們顧念的是上帝的心意和將來的榮耀,眼前的苦楚確是至暫至輕。

此後每次的檢查結果,舊癥狀不斷加重,又添加新癥狀。直到最後一次寶寶還有胎心的B超檢查是在3月16日,她的頸部水囊瘤已經比頭部還大,疑似有足內翻,胎心一直超過上限160維持在170以上。醫生說孩子再大了有意外需要引產,持續變大的水囊瘤會影響正常引產,最後可能孩子保不住,還得剖宮引產。最壞的情況也可能危及大人。

我在軟弱中甚至開始交代先生如果我和寶寶發生意外,你要找一位敬虔的姊妹一起度過餘生。然而在不停地禱告中,我再次看到上帝是怎樣一位上帝。「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埃及記34章6節)。我相信這位有憐憫、恩典、豐盛慈愛的上帝必不丟棄我們。

 

胎停和引產

雖然寶寶一直沒有什麼胎動,但是3月20日周六這天,連我都感覺到我跟她「失聯」了。晚上在家拿胎心儀測了很久都沒找到胎心。第二天主日崇拜後,我們直奔附近的建檔醫院急診B超最終確診胎停了。雖然前一晚已經知道這個結果但仍不願意相信,希望自己檢查方法有誤,當被醫生確診之後忍不住抱著先生一陣痛哭。肢體陪伴回家的路上,我再次嚎啕大哭,切身地體會到喪子之痛是怎樣的痛。此後就是住院引產,出院在家坐月子。

 

上帝的安慰和醫治

 

上帝知道我經歷怎樣的痛苦。我可以從哪兒得安慰呢?約伯在失去兒女時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章21節)上帝計劃祂的獨生兒子主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使我們藉著耶穌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

主耶穌順服天父上帝的旨意,為我們破碎祂自己。在我的生命尚未經歷大的破碎之前,我未曾深刻地體會到主耶穌破碎自己救贖我們是何等深沉的愛。那一刻我體會到了,雖然還不能完全。感謝如此愛我們的天父和主耶穌,這讓我們知道凡我們所經歷的都有上帝的美意,而祂也必定醫治我們。

那時,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寶寶不能來看看這個世界,與我們面對面。4月2日耶穌受難日當天,我收到胎兒組織的染色體檢測結果是特納綜合征。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先天性疾病,可表現為智力尚可但低於常人、身高矮、第二性徵不發育、可能會伴發骨骼畸形、軟組織畸形、腎臟畸形、心臟大血管畸形、高血壓、聽覺損害等軀體異常。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傳道書6:3-5)。是的,我們的寶寶米樂蔻因為上帝的憐憫和恩典得享安息,她的大名叫吳纓。我們曾珍惜每一天給她講故事、放胎教歌、夫妻同心為她禱告的時光。這都是上帝的美意吧。

我如今剩下的只有感恩。感恩上帝的話語一路光照我們。軟弱如我,有時獨自一人邊走路邊禱告,不禁淚流滿面。我已經記不清如何一次次從上帝的話語中得著力量勝過那些軟弱。如果不是倚靠上帝,我根本無力走過這5個月。

感恩我們可以倚靠祂,對寶寶,我們也是盡了全力,因此對她我們是毫無虧欠的。因遵循了祂的旨意,我們在祂的面前坦然無懼。感恩祂憐憫我們和寶寶,在這個經歷中掌權和指明道路。

感恩上帝藉著我們同工的弟兄姐妹一路陪伴我們。他們的代禱和關懷,還有那些關心安慰我們的朋友,帶給我們那麼多的溫暖和力量。還有我的另一半,吳先生,這個經歷讓我知道他是家裡可靠的頭,如果沒有他的代禱、支持、陪伴、安慰,我將破碎得更甚。經此一番更加堅固了我們的關係。感謝上帝把我們聯合在一起。

願我們這樣的經歷能帶給與我們同等經歷的人以安慰和鼓勵,上帝的話是光,照著我們走過生命中一段幽暗的隧道,也必照著一切跟隨祂的人走過生命的幽谷。

最終會發現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4月圖文特輯 | 苦難中的盼望(上)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作品介紹:Jessie ,馬來西亞

 

在這一生中,我們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望、失落、失去。我們很希望生活可以順遂舒適,然而身處這被罪玷污的世界,破碎和敗壞是無法避免的。有時候我們默默流淚,有時候只能忍耐心底那隱隱的痛楚。然而在這悲慘的世界中,我們仍舊有盼望,因為上帝應許我們,祂會在風浪中與我們同在,直到迎來那再也沒有痛苦的一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感到上帝與你作對時,抓住這幾條救生索(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前不久我和一個朋友坐在一起聊了聊,在短短几年裡她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我要告訴你的是,她是一個永遠充滿盼望的人。但是我也要告訴你,她擁有的是信心,而不是答案。我能看到她也充滿疑問,這些疑問讓她年復一年來到上帝面前,而上帝終有一天(甚至就是現在)會獎賞那些全心尋求祂的人。她堅定不移的喜樂是建立在那些未曾看見的事物上,也建立在她一次又一次做出要信靠上帝的決定中。

不久前,我也因害怕兒子患上了癌症而在自己的疑問當中艱苦爬行了一回。說實話,比起發生的事情來,更使我與上帝疏遠的是我的想法,它們奴役我,威脅著要讓我遠離相信真理的嚴格操練。

有時候其實一種微妙的懶惰讓我遠離有深度的基督信仰,這樣的基督信仰拒絕陳詞濫調,拒絕我給自己找的大把簡單答案。我給自己的真實感覺塗上了一層可卸膠,所以它們在我心底潰爛了。

有的時候,我會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卻沒能讓我的靈魂定睛在真理上。

有時候,我們就是得把真理重新講給自己聽,若是自己太軟弱無法做到,也可以請別人講給我們聽。

這樣才能棄絕內心那些不是出自真理、聖經和上帝的獨白。

我真的相信真理必叫我得自由嗎(約翰福音8章32節)?我是否相信真理到篤定追求它,為我的心思意念築起一道籬笆呢?我是否制服每一個思想叫它順服耶穌?是否晝夜思想真實的、可愛的事物,思想上帝的屬性呢?

為了抓住這條在各樣狀況中的救生索,我收集了幾條看似上帝「不在線」時我接收到的最佳建議。

 

祂不會把「壞」說成「好」

當其他人甚至是我們自己內心自編的、內容並不完全準確的《優秀、冷靜基督徒指南》對我們大聲朗誦羅馬書8章28節,當成一張巨型屬靈創可貼給我們貼上時,聲音是刺耳的。

確實,這句經文是我們的歸屬,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幾年前,我在聽了Tim Keller的播客後對這句經文的看法完全改變了。Tim Keller提到,在拉撒路的墳前,儘管耶穌知道自己將完全勝過死亡,祂還是哭了(約翰福音11章35節)。祂並沒有把可怕的死亡和世界的完全破碎稱為「好」(這個真理也讓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同朋友們一同悲傷)。

正如我們在詩篇和耶穌在死時所說的話中看到的那樣,基督徒感到哀痛是很正常的。

 

祂從不完全與你作對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記得現在仍然想起的 「雪球效應」。表現出來就是一旦我極度憤怒到某種程度,我就開始化身「殉道者」,認為所有的人和事都在和我作對。

我好倒霉!我最喜歡的那件襯衫破了個洞,錯過了公交車,老師還突然隨堂考試,現在我只能提心弔膽地等待下一件倒霉的事情發生了。(就像書本《亞歷山大和他最糟糕的一天Alexander and the Horrible, No-Good, Very Bad Day》描繪的那樣)

只是現在在我面前堆積的困難則是成人版並直戳靈魂:流產、癌症、學習障礙。

然而上帝向我顯明,祂把宇宙中的每一個原子都握在一起:「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希伯來書1章3節)。「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羅馬書11章36節)。可以說,上帝的仁慈使我不至於從世界蒸發,寫下這些文字時,也是上帝的慈愛讓我的肺擴張。

這個真理一直不變:祂所給予的總是遠遠超過對我的所求。

更何況對於我們這些屬上帝的人來說,羅馬書8章31-32節堅定不移地告訴我們:

「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

上帝掩面不看耶穌,好永遠不拋棄或背叛我們。

 

祂還在為我們準備禮物

說到這裡,我想到一開始我們發現兒子可能患有癌症時他的反應。他回到了克服學習障礙時建立的習慣:感恩。

他立刻開始用言語述說上帝是怎樣彰顯慈愛的:醫療條件良好,發現地早,即使是在「最壞的情況下」也有天堂的承諾(如果對你來說最不能接受的一步是天堂,即便在那裡,你也能瞥見上帝的美善)。

他的感恩鼓勵我們全家人也開始感謝上帝。我們在一張黃色索引卡上寫滿感謝的話語,夾在名為「癌症」的文件夾中。

那張閃閃發光的卡片不斷提醒我們,即使面對仇敵,深處幽暗的山谷,上帝也始終彰顯祂的同在。

當操練定睛的時候,我們就有盼望、平安和在上帝同在里的安息,我們知道祂就在那兒,畢竟我們的上帝就在我們身旁。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一封給你的信:苦難後必有祝福(有聲中文)

作者:李奈斯,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親愛的敏敏:

那天相聚最後,你提到最近火爆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說羨慕女主告別職場、男友、滿屋舊物,到鄉下開始新生活,因為「討厭同事和上司,千篇一律的工作內容,每天上班很煎熬。」

最後,一位姐妹說:「就算有一天離開,也不是目前這種狀態,這個時候。」她這句話,讓我想起過往一段職場經歷,想跟你分享……

那年在媒體當編輯,工作如魚得水,跟同事、領導關係都不錯。還有可喜之事——單位分配到招考名額,考上的人可由聘任轉為類似公務員的編製。經歷筆試、面試、民主測評後,結果卻遲遲未公布。

毫無徵兆,有一天,某位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說:「由於你不能勝任工作,單位希望你自動提出離職,你回去寫一下辭職申請。」

啊?!如果給心情配彈幕,當時畫面滾動的一定是:有沒有搞錯?不能勝任?我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就算不是出類拔萃也不至於不能勝任!簡直是無稽之談!

我愣住,不知如何作答,回到編輯辦公室,有同事看到我的表情,詢問何事,一聽也大惑不解。下班時,有位同事悄悄叫住我:「不要寫辭職申請,我跟你說,你考上了那個編製,第三名,他們有其他人選,要擠掉你。」後來經打聽落實,確定同事所言非虛。

我慌了,也有點迷茫,畢業幾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胳膊擰不過大腿,領導讓走,我還能怎麼樣?但是,好不甘心啊!就這樣了?上帝難道愛莫能助?父母遠在千里之外,但所幸在此地,教會的大家就像親人,能跟他們報喜也報憂。

教會知道此事後,為我禱告,發信息、打電話安慰鼓勵我,也給我支招,雖然我獨自在異鄉,但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對這又大又難的事。我的上帝,教會的弟兄姐妹,還有那些對我釋放著善意,默默支持的同事,都帶給我力量,讓我沒有膽怯逃走,而是尋求上帝對此的心意,祂希望我怎麼做?

親愛的敏敏,聖經箴言4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在任何環境、事態中,如果不留意,我們很容易在乎事情最終的走向和結果。舊約中,在眾人看來,掃羅得到了王位,登上了人生巔峰,但他的心變了——在乎其他超過上帝,他人生的結局最終也變了。

上帝在乎人的心。

在尋求上帝的心意,明白祂不希望我因為害怕直接辭職逃走後,我每天繼續去上班——儘管領導已經不分配給我工作,薪水也降為基本工資。同時,我也把事情寫成書面彙報,向更上一級領導反應,希望得到公平處理。


那真是段難忘的日子,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要大哭一頓。看不到事情的任何進展、有的同事不敢跟我說話、沒有工作做仍要在那裡坐8個小時……怕爸爸媽媽擔心,還要在電話里談笑風生。但同時我也體驗到了什麼是時時禱告依靠上帝:「主啊,幫助我,陪著我,撐過今天。」

數次,在單位中,我覺得快要崩潰,就跑到天台給教會長輩李姐打電話:「我什麼時候能從這裡離開?」她說,「奈斯,上帝讓你走的時候,你才可以走。你覺得現在走平安嗎?如果有確信,可以走。」

那一天,跟李姐通完電話,正好看到樓下三兩同事吃飯回來,雀躍地嘰嘰喳喳,天台上,強忍淚水的我,沉默、沮喪。幾個月前,我也像他們這樣,一切都在正軌上,順遂、如意,而一夕之間,厚厚的雲層遮住了太陽。

親愛的敏敏,那半年,上帝沒有改變環境,卻更新了我的心,祂通過聖經的話語,通過教會裡的大家,陪著我、引導我。讓我體會到如提摩太後書1章7節所說的:「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這個需要順服的環境,成了幫助我變得剛強的訓練場。而除了順服,上帝還透過這段經歷教會了我更多。

一次在教會學習時,透過李姐的引導,我才發現,我對那位領導的態度跟之前不再一樣。之前因為心底篤定自己站在正義這邊,是他理虧、作惡,所以見到他,我要麼避開,要麼不看他的眼睛,擺出一張臭臉。


其實,我是在用這種態度和表情審判著他,釋放著怒氣和鄙夷。這些他一定能感受得到。然而上帝希望無論對方怎樣,我都能尊重他,正如大衛尊重掃羅一樣。因為不論他怎樣,都還是我的領導。在領悟到上帝的心意後,我趕緊改變對領導的態度,見到他,如常打招呼、問好,心裡為著他以前善待過我的恩惠感恩。

半年之後,確信心裡有平安,得到環境等因素的驗證後,我離開了那個單位。走的時候,另一位領導真誠地跟我說:「走了也好,其實編製這個東西,就像雞肋,得到後不容易捨棄它去尋找其他路,祝福你。」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一年以後,我去了夢想的媒體,之前幾年的歷練,在專業方面,為非科班出身的我打下了基礎。最重要的是,我想,對於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來說,那半年他們看到了一個見證。看到了一個基督徒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時怎麼做。

附上不可錯過的彩蛋:幾年後,那位領導因其他事被查,上頭找我了解情況。就這樣,我又回到以前單位,坐在幾位大領導面前,開始講這個故事。

雖然時過境遷,但那些淚眼婆娑的夜晚、站在天台上的片刻、教會裡大家的擁抱、詩篇中的句子都還歷歷在目。在這其中,上帝和我相遇,用祂的愛熨平了我心中一切的憤怒和委屈。彼時翻開這個故事,開始向他們講述時,我的心是那麼安穩、平靜。

從單位走出,我抬頭看了眼天空,一片稀薄雲層正緩緩移動,暫時擋住耀眼日光。親愛的敏敏,雲彩來來去去,有時駐足許久,但太陽一直都在。對嗎?

我們一起繼續禱告。

你的姐妹:奈斯

 

*本文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我如何才能在艱難的環境中敬拜上帝?(有聲播讀)

作者:Julian Panga,印度

翻譯:雨思,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朱利安從小在印度長大,之後在澳大利亞生活了12年。在墨爾本的銀行及金融業工作期間,他還擔任教會長老、傳教士培訓師和聖經教師。2014年,他回應上帝的召喚回到印度,目前參與牧養和神學方面的培訓事工。他對教導和培訓充滿熱情,也熱衷於針對年輕人和職場人的福音工作。

當我們一切順利時,敬拜上帝是很容易的。然而,當生活變得艱難,我們會有種上帝離我們很遠或者祂根本不在乎我們的錯覺。這種時候,我們真的很難繼續敬拜上帝、愛祂、榮耀祂,甚至連認信祂是上帝、祂曾拯救我、祂無所不能都變得很困難。

曾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忙得要命,以致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響,包括我的信仰生活。於是我對我的工作很惱火,我感到無法平衡、十分不滿甚至滿心憤怒。最後,我把自己孤立起來,遠離了所有同事和朋友,甚至開始遠離上帝。那時我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義,只想放棄一切。

我們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感覺來決定是否要敬拜上帝,只會讓敬拜變得痛苦乏味且徒有其表。縱然我們會有情緒波動,但上帝千年如一日永不改變,即使在艱難的時刻,祂的憐憫、愛和恩典,也一直與我們同在!當我們定睛於這一真理,我們就可以超越環境來敬拜祂。

經歷過人生中不同的挑戰後,我逐漸意識到,全心全意的敬拜上帝,是打破沮喪、失望和幻滅等枷鎖和束縛的可靠之法。

對我來說,常常和一群真心愛上帝和尊榮上帝的人在一起十分重要,這樣即使在生活艱難和忙碌的時候我也仍然可以被鼓勵並有動力來敬拜上帝。

在實際的信仰生活中,特別是在困難時期,我會用下面這三個方法提醒自己敬拜上帝。這些方法幫助我更親近上帝,並預備我的心來敬拜祂:

 

1.思想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作為

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車廂里只剩下我和一群企圖偷我東西的壞人。還有一次,我和家人在開車,只是毫釐之差地躲過了一個醉漢導致的嚴重的車禍。每一次遇到以上這些情況,都驚險到讓我屏吸呼求:「上帝,我愛你,請幫幫我!」

然後很快的,我就會想起上帝曾經如何幫助過我。上帝的信實和對我的保守提醒並激勵我,在患難時,祂是我的高台,我的避難所,我的山寨(詩篇31篇3節,62篇6節,91篇2節)。在祂裡面,我會得著平安、保障和安慰。

每當我在生活中掙扎時,我都會提醒自己上帝如何在過去為我提供了及時的幫助。在我生命中的這些關鍵時刻,我很清楚地看到上帝的手在保護我,供應我,賜給我祂的能力。

上帝總是對祂的兒女們信守承諾,小到我的生活,大到貫穿歷史的始終,處處彰顯著祂的信實。每當我思想祂的屬性和祂過去在我生命中的作為時,我就能找到敬拜祂的動力,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上帝給我的信實和慈愛都不會止息。

 

2.被聖靈激勵

上帝在聖經中向我們保證祂永遠與我們同在。當我們接受了主做我們生命的主人,即重生得救的時候,聖靈就在我們裡面居住,成為我們的謀士、幫助者和隨時的引導(約翰福音14章17節、26節、15章26節)。所以當我在困難的環境中敬拜上帝時,我會因聖靈住在我裡面,引導我、幫助我而得安慰。聖靈是真理的靈,祂幫助我明白上帝的話語。我能夠藉著聖靈來回應上帝(約翰福音16章13節;羅馬書8章26-27節)。

生活的抉擇常令人困擾。當時,我面臨著一個抉擇,要選擇是否加入全職事工組織。我很想要加入,覺得這就是上帝對我的呼召。然而,前面卻有很多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的挑戰。此時我突然意識到,聖靈是上帝賜給所有信徒的禮物。我可以倚靠聖靈的引導。當我思想未來時,我確信呼召我的上帝會信實地為我的一切負責,祂會照顧我的所需,而我只需要順服祂的帶領就夠了。

當我選擇順服上帝時,我感到內心的巨大負擔消失了,這真是聖靈在我生命中的奇妙工作!回顧過去,祂一直在引導我走人生的每一步,而且我確信祂永遠不會停止這樣的引導!

在面對困難時,我會提醒自己聖靈會一直激勵我,確保上帝與我同在,並引領我前行。

即使艱難,我依然可以信靠和倚靠上帝。無論何時我都可以敬拜祂,因為我知道聖靈永遠與我同在,安慰我,鼓勵我,並在我身上動工來完成上帝的旨意。(箴言3章5-6節,腓立比書2章13節)。

 

3.確信上帝永不改變的愛

上帝的話語向我保證了祂用完美的愛愛我。而禱告使我和祂相連,傾聽祂的心意。與人的愛不同,上帝完美的愛是無條件的。而且祂的愛存到永遠,直到萬世萬代(詩篇100篇5節)。這樣的真理安慰了我憂慮恐懼的心,使我重新確信,無論未來看似是多麼不確定和令人擔憂,它都在上帝手中。我知道上帝都是為了我的益處,正如腓立比書1章6節所說,上帝在我裡面已經開始了這善工,祂必在耶穌基督的日子,成就這工。

我知道我可以放心地把我的煩惱交託給上帝,相信祂有能力讓我勝過生活中所有的狀況。儘管我很難完全停止憂慮,但認識和經歷了上帝的愛,幫助我重新集中全部心力去敬拜祂。而當我開始敬拜祂時,即使是最棘手的難題也在祂的愛中變得蒼白無力。

歸根結底,雖然生活很艱辛,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16-17節中說,我們的外體雖日漸衰敗,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所以我們不要灰心!當我們通過敬拜上帝將只有祂配得的榮耀歸給祂時,我們的內在生命就會不斷被更新。

我們面對的難題可能不會立刻消失,有時甚至會伴隨我們一生,但敬拜卻有著永恆的意義。

敬拜上帝將我們帶入祂的同在,使我們的心中平靜、安穩、有確信。這正是我們在艱難時尤為需要的。敬拜幫助我們渡過艱難,並給我們帶來永恆的盼望——那裡將不再有眼淚、死亡、苦難、哭泣和疼痛(啟示錄21章4節)。來吧,讓我們一同敬拜我們的上帝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每日旅程:苦難中的安慰

The Orange is South Africa's largest river. At Augrabies in the Northern Cape the river channels through a granite gorge.

作者:Ruth O’Reilly-Smith 

翻譯:陳琳

讀經: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

1981年的萊恩斯堡洪水是南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洪災。兩天之內將近半米的降雨量,造成了104人死亡,184間房屋被毀。萊恩斯堡鎮挨著布法羅河這條「乾涸的河床」而建造。然而,令市政工程師們意想不到的是,這條看起來不大的河流每100年就會決堤一次。雖然當地的農民一開始很感恩雨水,但是他們的欣慰很快變成了恐懼。六米高的大水沖過城鎮,把人,動物,房屋和財物一同吞沒。

當我們遭遇一連串的困境時,信心會受損,決心也會受挫。使徒保羅就經歷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歲月,他遇到了海難,後來又被關押、毆打和擄掠(哥林多後書11章23-29節),但他仍然堅定地依靠上帝,稱頌祂「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後書11章30節)。

使徒保羅在他的軟弱中誇口,使基督的能力得以彰顯。他為著基督的緣故,就以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喜樂。上帝也一次又一次地向保羅展現了祂的信實。然而祂並沒有使他免受困苦的環境,而是宣揚:「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耶穌在困境中與我們同行,使我們藉由這些困境學習基督的樣式。

保羅頓悟了,然後他宣告,「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定睛在耶穌身上吧!因祂在困苦中塑造你。

相關閱讀:

閱讀羅馬書5章3-5節,思想為什麼我們即便是在艱難時仍然可以喜樂。

 

思考: 你是否覺得自己深陷煩惱和痛苦中無法自拔?上帝的恩典是怎樣幫助你勝過苦難繼續前行的?

上帝會給我們過於我們所能承受的嗎?

Will-God-Give-Me-More-Than-I-Can-Bear-1024x613 (1)

作者:Kezia L.,新加坡;翻譯:孔曉慧,中國

「上帝絕不會讓難以承受的事臨到你,祂只會把你能處理的事交給你」。

剛開始信主的幾年裡,每當面臨挑戰,這句話就安慰我。我甚至用它來勸慰正經歷艱難時刻的朋友。

但是當媽媽去世時,我有點懷疑了。不久后,一個與我關係很好的舅舅被槍殺。接着,我婚禮三天後爸爸去世。幾個月後,另一位舅舅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失去雙臂。以前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的話語現在突然站不住腳了。

上帝怎能讓這些事發生?我完全理解不了。我心裡想,他們不是說上帝不會把過於我能承受的擔子給我嗎?為什麼現在我所面臨的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極限呢?

這不僅讓我想到自己,還想到那些處境比我更加艱難的人。我的意思是,我怎樣去安慰一個剛剛失去自己小孩的媽媽,告訴她上帝不會給她過於她所能擔當的擔子呢?或者怎麼向一位剛剛埋葬了妻子和孩子的人說這話?又或者怎麼向一位失去雙親的孤兒如此解釋呢?

我怎樣才能讓這些慣常用到的安慰話語可以去解釋悲慘的生活現實呢?上帝真的不會把過於我們所能承受的擔子給我們嗎?

好長一段時間,我都選擇繼續相信祂不會。我假裝堅強,繼續生活。但是偽裝很難繼續,我幾乎堅持不住了。

是的,上帝會那樣做。

一段時間后,我最終有勇氣承認:上帝會給我們超過我們承受能力的擔子。我相信祂會讓我們經歷刻骨的痛,可能會摧毀我們讓我們所剩無幾的痛,亦或經歷慘痛的失敗。

那我們如何理解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中上帝的應許呢?畢竟,那裡明確指出上帝「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就是這裡,我意識到,這句經文中的「受試探」是指着罪而言。上帝不會容許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抵禦的。這個經常被誤用的經文不是指遭受試煉講的。

提到試煉,我相信上帝會給我們難擔的擔子,因為如果我們凡事如意,順利應對一切,我們就真的不需要祂了。如果我們可以承擔每一個擔子,我們就沒必要轉向祂,祈求得到祂的幫助、讓祂加添力量和勇氣了。

除非我們有基督賜下的恩典和力量,我們無法忍受試煉。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曾在生活中經歷過一些讓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無能無力的艱難處境,沉重的苦難將我整個人耗盡,讓我哭都哭不出來了。痛苦太重,難以承擔;心裡滿滿的都是苦。就是在這個時候,除了我與上帝的關係,其他都不再重要。

痛苦是有益的。

那是不是上帝容許苦難發生就表明祂很殘忍呢?當然不是。

事實上,痛苦對我們有益處。不,我並不是說我喜歡痛苦——遠非如此。但是儘管它令人生厭,卻是一位良師益友。痛苦幫助我們清晰地認清自我,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讓我們知道有些地方出問題了。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在戰爭中下半身失去知覺的老兵。在一個場景中,一位高中生志願者正幫他清洗身子。高中生說有時他真希望在學校的足球訓練中感受不到疼痛。這時老兵回答道:「不,不要。你不會想像我一樣失去痛覺」。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狀態。我們想逃避痛苦,相信這樣對我們是最好的。但是痛苦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實際上幫助我們過得更好。痛苦把我們引向正確的方向——過一個定睛上帝、依靠上帝的生活。

我並沒有覺得你我經歷的困難無關痛癢。相信我,我也曾希望自己的生活遠離苦難。但是,我不得不說,在上帝的智慧中,祂讓凡事的發生都有目的。

現在我更深依靠祂來得力量,知道沒有祂我絕對搞不定。我也學習更好地愛人,真正地關心他人的幸福。我看到自己自私慾望背後的愚蠢,做決定時也更加有智慧。這些只是上帝教我的一部分功課。不經歷痛苦,我永遠也領悟不到這些。

試煉和痛苦是我們最終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放心的是,每一步都一定會有上帝與我們同行。

此文章原載於作者的博客,此版本已由雅米事工團隊編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英文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面對苦難)

當家人反對我信主的時候……

girl-672254_640

作者:Sunny Pan,台灣

我今年22歲,是個基督徒,如果你問我:「你的人生有沒有過什麼苦難?」我會說:「家庭攔阻」。這是許多一代基督徒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我不敢說我的苦難有多大,但那的確是我到目前為止經歷過最大的苦難。

第一次經歷上帝

我出生在一個傳統信仰的家庭裡,雖然聽說過基督教和上帝,但我不認為這位上帝與我有任何關係,更沒想過有一天我會信主。直到四年前,我還是個高三的學生,必須要面對上大學前的升學考試。那時的我因為想實踐自己的夢想,所以很期待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和科系,然而因為太過在乎,所以變得患得患失,漸漸失去了喜樂,人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就在同一年,我認識了上帝,才了解到原來上帝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一個美好的計畫,我不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抓,只要完全信靠祂、按著祂的旨意走,我就能得著一個豐盛的人生。當我選擇跨出信心的步伐並試著相信祂時,上帝就接手了我所掛慮的一切,我的心也開始感到無比的平安。那是我第一次經歷上帝,從此,我便決定一生跟隨。後來上了大學,我才正式進入教會,但那也正是風暴的開始。

心碎的聲音

我家的生活雖稱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和樂融融地住在一起,倒也還算幸福。對我來說,家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做任何事或決定時,他們總是我最好的諮詢者和支持者。因此,我很享受和家人無話不談的感覺,所以即使明知道家裡是拿香拜拜的,我還是想讓家人知道我信了耶穌,也去了教會。殊不知,爸媽一聽到「教會」兩個字就很反彈。一開始他們以為我只是玩玩,但隨著我去教會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他們的反對也越來越激烈。我永遠不會忘記有一次聚會完回家,爸媽對我說他們沒有我這個女兒,說我不孝,要我搬出去住,甚至要我休學。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像匕首一刀又一刀地刺入我的心,那是我第一次聽見心碎的聲音。哥哥也因為我傷了爸媽的心,不再跟我說話,爸媽不接受我,哥哥不諒解我,一些親戚長輩也不支持,我就如同家中的罪人一般,好幾個夜晚都哭著入睡,我不懂這樣的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進窄門、走小路

有時,在教會可以聽到同樣有家庭攔阻的弟兄姊妹的見證,有人為了信耶穌被爸媽趕出家門,有人則是被打,當然也有人的攔阻沒那麼嚴重。但無論攔阻是大或小,上帝對每個人的計畫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當揹負的十字架。上帝祂認識我們,並知道我們可以承受的有多少,然而,重點是我們是否有用盡全力走到最後一刻?

還記得爸媽要我搬出去住時,我真的差一點就要賭氣走出家門。那時,我所有的思緒都被情緒所佔據,我難過到極點,我以為「搬出去」就是我要揹的十字架,殊不知我只是在為自己找一條比較好走的路。就在我想收拾行李的時候,我教會的輔導打電話給我,她要我死都不能主動踏出家門,除非我爸媽真的把我拖出去。當時的我雖然一點都不明白,甚至覺得有些不情願,但我仍然選擇順服。事實上「搬出去」比「留下來」要容易得多,在跟隨耶穌的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常想選擇較輕的十字架去揹,但那真的是上帝所期待的嗎?耶穌為了完成天父旨意、為了救贖我們,所受的苦楚不比我們更大、更艱難嗎?耶穌在被捉拿的那個晚上對上帝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26章39節)願耶穌基督捨己的心志可以時時提醒我們。

世上的光

我很感謝當時教會小組的輔導,在我信主初期面對這樣的逼迫時不斷地鼓勵我、堅固我,並且給了我許多聖經上的教導。聖經上說我們是世上的光,「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章15節)如果我離開家,或許我會面對更少的不快,但待在家中,卻可以讓家人有機會看上帝在我裡面的工作。我願意上帝在我身上的奇妙工作也給家人帶來祝福。也許有許多事是我們不明白的,但因著相信上帝、相信祂對我們的計畫與帶領都是好的,就會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人的一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患難,但那些患難之所以發生在我們身上並不是上帝要惡整我們,而是上帝要在過程中試驗我們、熬煉我們,使我們可以承接祂更大的使命。這就如同舊約聖經中大衛擊打歌利亞的故事一樣,上帝沒有讓大衛直接去面對身形巨大且自幼作戰士的歌利亞,而是在那之前先讓他去面對兇猛的獅子和熊(撒母耳記上17章34-36節)。

信主四年了,雖然四年來大大小小的逼迫與攔阻不斷,但感謝主我仍然住在家裡,大學也順利畢業,和家人的關係也不再那樣緊張。這對當時處在苦難中的我來說是完全不敢想像的事,雖然家人還是很反對我信耶穌,可能三不五時仍會冷嘲熱諷一下,但上帝的恩典是夠我用的。從我遭遇家庭攔阻後,就聽說過這將會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爭戰,或許不會這麼快結束,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但我相信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很被當時的經歷給激勵。雖然當時很心碎,但卻能感受到上帝真實的安慰與同在。哥林多後書1章4節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雖遭遇患難,但其實也是祝福,為的是能更貼近上帝的心意,深刻地記得與祂一起走過的路,並安慰同樣處在患難中的人,成為別人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面對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