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試煉

靈命日糧 :忠心到底

讀經:希伯來書12章1-4節 

一位選手參加英國的越野馬拉松比賽,他跑了32公里後離隊,搭乘公車到接近終點線的樹林地帶,然後再加入比賽隊伍,竟然還拿到了第三名。後來,主辦當局質疑他時,他說當時不跑是因為自己累了。

我們這些基督徒在奔跑天路時,都能體會運動選手的疲乏勞累。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我們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12章1節)。若要在信仰的路上堅忍不拔地奔跑,我們需要擺脫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卸下一切的重擔,甚至必須在逼迫中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提摩太後書3章12節)。

為了防止靈裡的困乏挫敗(希伯來書12章3節),聖經力勸我們要仰望耶穌。當我們的目光是在基督身上,而不是靠自己的掙扎時,我們會發現祂正在身邊,祂正與我們一同奔跑,在我們跌倒時扶持我們(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以身作則 [....]

靈命日糧 :絕處逢生

讀經:約伯記42章10-17節 

每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時,上帝都提醒我們,事情總是有轉機的。在短短的幾個星期裡,原先是毫無盼望的死寂,轉變為盎然的生機。荒涼的林地變為繽紛的景色。樹木光禿的枝幹,在整個寒冬直挺挺指向天空,彷彿正在祈求誰來為它增添衣裳,霎時間也穿上華麗的綠色外袍。因嚴寒而枯萎凋零的花朵,也慢慢從地裡甦醒,傲視死亡。

在聖經裡,我們也曾讀到一些毫無盼望的景況。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一位名叫約伯的財主,上帝稱他為完全正直(約伯記2章3節)。然而,災難突然臨到,約伯在瞬間失去了所有生命中寶貴的事物。在苦難中,他說:「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約伯記7章6節)。在約伯和他的朋友看來,這是上帝攻擊約伯的證據。但這正好與事實相反,上帝對約伯的正直有極大的信心,在這場與撒但的爭戰中,祂相信約伯。 [....]

靈命日糧 :苦難岬

讀經:雅各書1章1-8節 

在1770年6月10日,英國航海家詹姆士·庫克(James Cook)的船撞上澳洲東北海岸外的礁岩。當他試著將船駛入較深的水域時,卻使船再度撞上礁岩,而這次撞擊幾乎讓船隻沉沒。這次的經驗,使得庫克感慨地在航海日誌上寫下:「我將這北海岸命名為苦難岬(Cape Tribulation),因為我們一切的苦難都從這裡開始。」

有時一個試煉便能引發一連串的考驗。如失去工作、摯愛的人死亡、離婚,或健康日漸衰退等,這些都可能是我們人生的試煉。

然而,雖然有些危機看起來就像我們生命的「苦難岬」,但上帝卻依然掌權,祂毫無疑問地在掌控著一切。祂的目的是透過這些患難,使我們更堅強和忍耐。雅各寫到:「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

靈命日糧 :過於沉重

讀經:詩篇32篇1-6節; 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某日清晨,天色未明時,我發動車子,發現安全帶的信號燈亮著。於是我打開車門再關上,拉一拉安全帶,但信號燈還是亮著。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我伸手拿起旁邊座位上的包包,信號燈就熄了。

顯然,這個包包太沉重了。裡面的一隻手機、三包硬幣、一本硬皮書和我的午餐,已相當於一名小乘客的體重,因此啟動了乘客安全帶的感應燈。

當然,要減輕手提袋的重量是很簡單的,但有些重擔卻不易卸下。這些重擔包括了沉重的心靈。

我們心靈沉重的負擔,無論是像大衛一般焦慮耗盡心思的罪咎(詩篇32篇1-6節);或彼得經歷的恐懼(馬太福音26章20-35節);或多馬所持的懷疑(約翰福音20章24-29節),耶穌已經邀請我們將這些全部帶到祂的面前,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 [....]

靈命日糧 :「雨」的省思

讀經:馬太福音5章38-48節 

看到傾盆大雨猛烈地擊打我新栽種的牽牛花時,我真是於心不忍,恨不得立刻把它們搬進室內躲避風雨。後來雨終於停了,嬌嫩的花朵因為雨水的蹂躪而彎了腰,看起來垂頭喪氣。然而,幾個小時後,它們又悄悄地抬起頭來,迎向蔚藍的天空。到了第二天,牽牛花已經堅挺地站立,生氣勃勃。

這是多大的轉變啊!雨水在擊打花兒後,從葉間滑落、進入土壤。然後土壤的水分被根部吸收,成為花兒直立的力量。

由於我偏愛陽光,所以每回下雨使我戶外計畫泡湯時,我就很生氣,有時還錯把雨水當作負面之事。但任何經歷過旱災的人,都明白雨水是祝福,它滋潤大地,造福義人和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5節)。

即便人生的風暴來勢洶洶,幾乎使我們崩潰,但這「雨」卻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充滿慈愛的上帝要使用它來幫助我們更強 [....]

靈命日糧 :收拾憂傷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53章1-6節  

在1960年代動盪不安的歲月裡,美國的流行音樂界也很特別,既有抗議的聲音,也有愛國的呼喚。有些歌曲抨擊戰爭、貪婪,以及社會上的不公義;也有些歌曲擁護國民的義務,支持傳統的價值觀。但理查德·法里納(Richard Farina)和波琳·貝茲·馬登(Pauline Baez Marden)所寫的《收拾憂傷》(Pack Up Your Sorrows)卻似乎最能兼容並蓄,凸顯每個人追求內心平安的渴望。那首歌的副歌是這樣說的:

要是能收拾起憂傷,

全交給我,你得平安,

我來承擔,全交給我。

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盼望有人能帶來真正的平安。以賽亞書53章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耶穌能帶給人平安!以賽 [....]

靈命日糧 :簡單食譜

讀經:讀經:希伯來書4章11-16節  

我們小孫子的生日到了,我妻子烤了一塊大巧克力餅乾,並用糖霜為裝飾,準備在生日派對上食用。她拿出食譜,準備好材料,按著食譜上的步驟作餅乾。她用的食譜很簡單,作出來的結果也很不錯。

人生要是也能這樣該多好?只要照著簡單幾個步驟,日子就能過得幸福美滿。

但人生畢竟不是像做餅乾這麼簡單。我們活在墮落的世界當中,沒什麼簡單步驟可以保證你無災無病、一帆風順。

在人生的痛苦當中,我們需要救主的幫助。因為祂也曾在這世上生活過,祂也經歷過我們面臨的掙扎。希伯來書4章15節鼓勵我們:「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這位為我們捨了性命的基督,祂完全能夠帶領我們走過人生的悲痛與灰暗時刻,因為祂「誠然擔當我 [....]

靈命日糧 :陷入困境

讀經:讀經:創世記39章19-23節  

從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搭公車到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通常只需六個小時。除非你被公車司機撇下,被滯留在加油站。然而,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一名公車司機把45位乘客留在加油站,然後一走了之。他們等了八小時,隔天早上才等到下一位接替的司機。相信他們必定會因為接替的公車遲遲不來而感到沮喪、焦躁不安。

含冤入獄、陷入困境的約瑟大概也曾有這樣的感受(創世記39章)。他被一切可能幫得上忙的人撇下且遺忘,不過「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創世記39章21節)。後來,監獄長提拔約瑟去監管其他的囚犯,而且「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23節)。但即使有上帝的同在和賜福,約瑟仍被囚禁了好些年。

你可能無助地被困在病房、監獄、異鄉或你自己的牢籠中,但不管你身在何方,待了多久,上 [....]

靈命日糧 :新的常軌

讀經:讀經:希伯來書4章9-16節  

有位受過創傷及哀慟輔導訓練的牧師說,人在遭遇創傷時最大的挑戰,並不是眼前的哀慟,而是日後生活的調適。因為過去習以為常的事,如今再也無法正常,所以 輔導員的難題,就是如何去幫助受難者建立起「新的常軌」。這個「新的常軌」,或許是沒有健康的身體;少了親密的關係;丟了滿意的工作,或是失去了摯愛的 人。但正因為打擊是如此之重,所以會逼得我們即便心不甘、情不願,還是得從此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當你我面對人生「新的常軌」時,往往會以為無人能了解我們的感受。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耶穌之所以會來到世上,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經歷人生百態, 以便成為體恤人們軟弱的大祭司:「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

[....]

靈命日糧 :囚禁中的安慰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39章5節-40章5節  

在1675年2月10日,居住在麻州蘭卡斯特的50個殖民家庭,正擔心害怕,因為他們可能遭到美洲原住民的襲擊。當時該村的清教徒牧師約瑟•羅蘭生,正在 波士頓請求政府的保護,他的太太瑪莉與孩子則留守家園。破曉之時,這些居民果然遭到攻擊,一些人被殺害,瑪莉與其他倖存者則被俘虜。

在被囚禁期間,瑪莉經歷了這些原住民的仁慈與殘酷。當原住民知道這些新移民的信仰後,他們給了她一本沒收來的聖經。後來,瑪莉在回憶錄中寫到:「上帝是良善的,在我痛苦中賜予這麼多安慰與適當的經節。」直到5月2日被俘虜得釋放前,上帝的話語是她最大的安慰。

當猶大國即將被外國政權俘虜時(以賽亞書39章5-7節),百姓們必定深感絕望。但即使當時他們正籠罩在被擄的陰影中,上帝的話語仍帶來安慰,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