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讀經

又不想讀聖經了?或許你需要一點創意(有聲中文)

 

作者:Ashley Ashcraf,美國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不知道你怎麼樣,但我發現隔離和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讓我完全喪失了動力。而且不幸的是,我的讀經進度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雖然我過去每天都會閱讀聖經,或至少會為讀經騰出一點時間,但現在我的日常生活天翻地覆,讀經進度也是如此。

我們有時會因自己未能堅持有規律的讀經而感到羞恥和內疚。

如果為此感到內疚,我鼓勵你禱告——承認缺乏對讀經的渴望,祈求上帝賜下這種渴望,並幫助我們認識聖經是才是救生索。因為聖經能夠指引我們到生命和光——耶穌那裡。

如果我很多天不讀聖經,肯定會翻車。在幾年前,有一段時間我沒有規律地讀經而是在讀一本鼓勵人們奮力拚搏, 「放手去做」的書。我的大腦被這種聲音佔據,於是開始著手一個嚮往了很久的項目。但最終,項目失敗了。我意識到我沒有聽從上帝的旨意和提醒。如果當時我讀了上帝的話,我確信祂的聲音會比我腦中的聲音更加響亮,我會被祂的提示所指引,而非我自己的意願。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來維持有規律的讀經。我一直在集思廣益,尋找如何彼此鼓勵讀經的方法——緊緊抓住這條救生索,靠其大口呼吸。

 

尋找同伴

其中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和同伴一起。不是孤立地面對這個問題,而是邀請主內的肢體共同去做。

方法有很多,比如找一個在線讀經計劃和朋友一起完成——雅米就有《傳道書》的靈修,或者騰出時間和好友、團契小組、配偶或孩子一起閱讀。隔離開始的時候,我的丈夫每天早上都會帶領我們閱讀一篇詩篇,為此我非常感激,因為有時候這是我一天當中唯一吸收到的經文。我們可以把讀經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安排出時間,或者在手機里設置鬧鐘提醒自己。

 

更新眼光

每當讀經進度止步不前時,我就會拿起另一種譯本讀一讀。眼光更新會帶來巨大的益處。

當我們經常閱讀聖經並對裡面的經文越來越熟悉後,很容易在閱讀的時候忘記思考或反思。其他譯本里不同的用詞可以幫助我們放慢速度閱讀,真正思考讀的是什麼。

可以嘗試讀讀the Message,the Voice或the Passion這三種版本聖經中的釋義和重述,或讀讀Reader』s Bible,它裡面沒有標出章節數目。聖經中的章節數目是後來才添加的,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某一節經文,但是閱讀沒有標出章節的經文有助於我們了解起初聖經是如何被書寫和閱讀的。這樣讀起來聖經就真的好像一本書,而它本來就是!

 

用筆寫下來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抄寫經文,當作一種屬靈的操練。當我拿起筆在紙上寫些什麼的時候,對它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雖然可能是一些我過於熟悉的東西,但寫下來可以迫使我重新思考。剛開始你可以選擇聖經中較短的一本書,然後用整個夏天把整本書抄寫在日記本里。也可以選擇一些喜歡的《詩篇》或故事寫在便簽上,然後放在家裡、書桌上或車裡。

 

嘗試收聽

我們可以用一些應用程序收聽經文——Dwell是我的最愛的程序之一。收聽經文或在家中大聲播放經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有人說背景中的「無意識」雜訊會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如果所說屬實,那麼我們的背景雜訊應該是聖經這樣帶來生命的才好。

還可以嘗試通過音樂聽聖經。有些音樂家會把經文直接編寫成音樂。Psallos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樂隊。他們的兩張專輯《羅馬書》和《希伯來書》就是把整卷經文編進了音樂。相比於平常的敬拜詩歌,專輯《羅馬書》更能激蕩起我的靈魂。用這類音樂充滿自己的家,也讓真理佔據自己的頭腦吧。

如果你和我一樣,丟失了閱讀聖經的習慣,別對自己太失望。

可以求上帝啟示為什麼最近無法堅持讀經。如果是缺乏渴慕或訣竅,求上帝來教導你,並試試以上的建議。但如果上帝告訴你不讀經完全是出於懶惰,那麼我鼓勵你潛心讀經,因為說實話,這也是我現在的處境。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感受到了上帝的呼召,祂讓我去順服,去成長,做正確並符合真理的事情——也就是完全投入在能使我找到耶穌的聖經中。

尤金·畢德生在他的《聖經好好吃》一書中提到,「我最想要大家注意到的聖經的一點就是,它是可以活出來的。這是一本我們活出生命所需的書。它讓我們看到一個由上帝創造、上帝命令、上帝祝福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能找到真的歸屬,也能找到完整的自己。」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閱讀聖經時可以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文字:YMI團隊,新加坡

翻譯:Tutu,中國

 

你讀聖經時會感覺晦澀難懂,有點無聊又困惑嗎?這並不是因為你花的時間不夠多或不夠努力。我們早已把英王欽定版聖經換成了現代新譯本聖經,聖經注釋書也配上了精美的筆記本,希望我們能藉此捕捉到聖經帶給我們的所有啟示。

但是至今這本筆記本仍然是空白的,靈修時間很快就變成了一項任務。我們開始思考:「幹嘛非要讀聖經呢?」

 

請不要絕望!當我們以全新的方式與上帝相遇時,靈修實際上可以是一個生動活潑、改變生命的事。試著在你讀聖經時問問下面這三個問題吧。

 

 

1.我期望讀聖經能給我帶來什麼?

 

我們很容易將讀聖經當成一件需要從「待辦事項」清單里被劃掉的日常任務,因此我們往往出於義務去完成這件事情,而且常常期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具體的知識。但是,我們為何不將讀聖經看作是與上帝增進關係的一次機會呢?

將研讀聖經視為與上帝相處的美好時光,這可以使我們擺脫那種 我今天需要讀多少章節,我需要學習多少知識,或者我要收穫一些顛覆世界觀的啟示的心理壓力。它幫助我們將其視為一個不僅是研讀上帝的話語的機會,更是親近賜給我們這些話語的上帝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問上帝問題,與祂分享自己的懷疑並向祂禱告。

因此,讓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不帶任何目的,單單追求與上帝有更親密的關係吧,相信當我們親近上帝時,上帝就必親近我們(雅各書4章8節)。

 

 

 

2.聖經告訴我們哪些關於上帝的啟示?

 

如果我們從小就去主日學,我們會很熟悉《耶穌愛我》這首歌,並且可能會飽讀一系列精彩的聖經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再重讀這些故事,很容易忽略大衛大戰巨人歌利亞以及約拿在魚腹中禱告這兩個故事背後的意義,而僅僅把它們當成熟悉的故事。

但是,當我們重讀這些故事和《聖經》的其餘內容時,請問問自己,聖經給了我們什麼關於上帝的啟示呢?上帝的信實和供應是如何在約瑟的動蕩生活中體現的?思考一下舊約律法背後上帝的智慧和憐憫。我們怎樣才能像詩篇作者一樣,即使在苦難中也能看到上帝的恩典和憐憫(詩篇116篇3-6節)?

在經文中尋找上帝的屬性能幫助我們發現,即使在那些乾枯難懂或者為人熟知的經文里,也可以看到上帝永不改變、良善而充滿愛心的本質。這讓我們在人生旅程中有所依靠,特別是在艱難與困惑之時。

 

 

 

3.上帝想對我說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上帝能從天上吼幾嗓子,告訴我們生活難題的答案。其實花時間讀聖經就是從上帝那裡得到答案的一種方式,儘管不是我們所期望的那種。雖然聖經不會告訴我們應該為哪個公司工作,也不會告訴我們應該嫁給誰,聖經里也找不到有關如何解決我們家庭矛盾的具體方法和策略。

但是,上帝的道是活潑的(希伯來書4章12節),裡面充滿了智慧的話語,比如「彼此相愛」 (約翰福音13章34-35節),「彼此饒恕」(以弗所書4章32節),最重要的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馬太福音6章33節)。並且,聖經告訴我們去禱告,尋求聖靈的引領將這些智慧活出來。

在我們讀聖經的時候,一起思考可以將所學的聖經智慧怎樣應用到哪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吧。

 

聖經是一本重要的書,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罪,並更正我們,從而改變我們的生命。不僅如此,花時間讀聖經可以讓我們在讀聖經的過程中更加認識上帝,從而加深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讓我們來到「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那位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3章8節)。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讓人不想讀聖經的四個謊言(有聲中文)

作者:Sarah Tso,新加坡

有聲播讀:蔣冠華,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對我來說每一個新年都差不多。元月1日通常標誌著另一個年度的循環往複,我又要在家裡、工作中、教會裡,以及對朋友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

大學畢業後,我受到一種流行說法的影響:覺得為了不讓自己失望,就不要制定新年計劃。然而,同時,我問自己說:隨著每一年的過去,難道我不應該在自己的屬靈生命上看到一些成長嗎?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被呼召要在基督里成長,我需要住在祂裡面好使自己能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4-5節 )。但我要如何才能住在耶穌里呢?我意識到,我的靈命成長取決於我花多少時間讀上帝的話語和禱告。

我知道,我越有規律地開始我的靈修生活,我的靈命就越有成長。

今年年初,我因著上帝在耶利米書29章13節對以色列人說的話而被提醒和鼓勵: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 上帝已經向世人顯明了祂自己——如果我想要真正在祂裡面成長,我就應該去讀聖經中祂如何向我們啟示祂自己。

但是首先,我要克服四個使我遠離上帝話語的謊言。事實上,這些源於我們罪性的謊言在我與基督徒朋友們交談時經常出現,表現出了我們沒有分清輕重緩急,在閱讀上帝的話語時缺乏自律。
謊言1:聖經太難懂了

前幾年,我試著一次讀一章聖經,但由於我是個「全局思維」學習者,這對我來說是不夠的。只有當我開始一本書一本書地理解聖經時,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本書的原意和作者的意圖——尤其是在聖經的整體敘述中。

閱讀與聖經相關的其他資料(比如大衛·鮑森的《解鎖聖經(Unlocking the Bible)》、《聖經工程(The Bible Project)》的視頻和沃恩‧羅伯茨的《上帝的藍圖(God』s Big Picture)》)也幫助我理解每本書的整體主題和結構。讓我對聖經了解更加清楚的是我在家裡和聖經閱讀社群里與那些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一起討論有困惑的章節。

 

謊言2:我沒有時間讀聖經

去年6月中旬,我放下借口,開始從創世記開始,一次讀完《聖經》中的一本書。作為一個視聽學習者,我一邊聽有聲聖經,一邊閱讀我的實體聖經。我在上下班途中閱讀,因為那是我注意力最集中最不容易受干擾的時候。因為有時候我在上下班的路上要花兩個小時,我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從6月到12月)就讀完了整本《聖經》。

我越是有規律地讀經、禱告,這些屬靈操練就越來越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

好像聖經的每一頁都活了起來,對上帝和祂救贖計劃的新的認識每一天都在刷新我的認知。

 

謊言3:我無法遵行聖經的話語

在通讀聖經的時候,我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的章節,尤其是關於罪的章節。例如,我記得在讀《以西結書》第16章時被震懾——當上帝把祂最好的東西給了祂的子民時,他們卻還是不滿足而去拜偶像,這讓上帝感到被背叛。

這種對上帝之愛的新認識令我的心憂傷,我再次認識到自己的罪,並因自己拜偶像的罪向祂認罪悔改,請求祂幫助我更多順服祂,並與一些基督徒朋友分享讓他們監督我。

上帝把祂的律法放在我們心上,寫在我們的心裡,這是令人欣慰的(希伯來書10章16節),祂給我們意願和能力,讓我們可以在祂裡面立志行事,遵守祂的律法(腓立比書2章13節)。聖經里有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無法遵行上帝的話語,但是祂總是給我們憐憫和恩典來使我們能夠順服祂。只有藉著祂給的力量和供應,我才能順服祂和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謊言4:聖經與我今天的生活無關

當我通讀聖經的時候,我常常透過那些經文章節看到上帝借著祂的話語給今天的我講話。例如,當我讀《俄巴底亞書》的時候,我不理解為什麼其中要記載俄巴底亞對以東的簡短審判(俄巴底亞書1章1-21節)。然而,當我想到在聖經整體的救贖計劃中上帝的公義和仁慈時,我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

通過閱讀其他資料,我了解到在公元一世紀時,因著上帝對罪的審判,以東不再以一個國家的形式存在 (俄巴底亞書1章18節)。就我個人而言,我從俄巴底亞那裡得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上帝是仁慈的,祂預先給了我們一些警告,讓我們有時間去認罪悔改,但這些警告不會永遠存在。上帝是公義的,如果我們繼續悖逆,祂的審判將會臨到。

我在啟示錄20章15節中讀到了和俄巴底亞書類似的警告,這催促我去傳福音。鼓勵我在年終的時候,參加了本地的宣教事工。希伯來書4章12節說:「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我很清楚,聖經在今天仍具有非常的意義。有兩個問題尤其幫助我理解那些聖經中難懂的部分:這段經文對它本身的受眾講了什麼?這些話語,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麼啟示?

在上帝的話語中與祂同行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啊!

我從中收穫了什麼?完全不是我所料想的困惑、難解和與我生活的不相關,上帝的話語使我更清晰、明確並且對現在的生活很實用。

如果這其中任何一個謊言在阻止你深入挖掘上帝的話語,我鼓勵你向祂認罪悔改,尋求從祂而來的愛、寬恕和力量,最終在祂的話語中認識真理——因為只有上帝的真理可以對抗從仇敵來的的謊言。今年,讓我們充滿信心地努力與那位愛我們和供應我們的上帝建立更深的關係,盼望我們在祂裡面有屬靈的成長!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3種方法讓你再次愛上讀經(有聲中文)

作者:Debra Ayis,奈及利亞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聖經上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所以,若我們想讓精神層面得以滿足,我們就需要被上帝的話語——《聖經》所餵養。

但是,如何做到反覆閱讀同一本書而又不會感到厭倦呢?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經常翻看《聖經》。以至於這種過於熟悉感讓我開始覺得它枯燥乏味起來。

隨著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我也慢慢習慣於佔用讀經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我太熟悉聖經了,變得有點不再珍惜它,就像以色列人認為上帝在沙漠里給他們提供的嗎哪是理所當然的一樣(民數記11章6節)。

但最終,我的觀點還是改變了。我也說不清是在哪一刻,我的想法有了改變,但我可以告訴你,我開始對自己這種缺乏熱情的狀態感到不滿,因為我知道上帝通過《聖經》引導我的人生(箴言3章1-4節),閱讀祂的話語是我與天父溝通的特別方式。我知道我的生活離不開閱讀和了解祂的話。

你可能會問,「『你的生活離不開閱讀和了解祂的話』是什麼意思?」好吧,我需要祂的指引——我想知道上帝對我一生的旨意是什麼。我也從過去的經驗中知道,上帝總是引導我走正路,即使有些事情的結果不如我所願。耶穌說祂的羊知道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27節),而祂的聲音就在聖經里——所以,為了從上帝的引導中獲益,我需要培養自己對祂話語的興趣。

以下是我自己總結的三種方法,它們能有效地讓我充分利用閱讀聖經的機會來親近上帝。

 

抽出時間讀聖經,不要分心

首先,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新的一天從閱讀《聖經》開始。隨著年紀增長,生活中我們要擔負的責任也越來越多。以我自己為例,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感覺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甚至,吃飯這件事都需要通過手機提醒才能保證不會忘。我提醒自己,主耶穌是上帝,但當他在地上非常忙碌時,耶穌仍然要抽出時間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與天父溝通(馬可福音1章35-37節)。

我開始堅持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讀聖經。倘若某天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做到,那我也會在去目的地的路上讀聖經(如果你開車的話,你也可以聽聖經)。有時候,我會選一個安靜的時候,在吃午餐的時候讀聖經,或躲在辦公室里,或找個安靜的花園。這樣我就能確保自己可以有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讓我能專心閱讀聖經中的每一個單詞。

 

讀經前祈求祂的幫助

僅僅讀聖經是不夠的(尤其當它對我來說不再有新鮮感的時候)。所以,以後每一次我準備閱讀《聖經》前,都會先禱告上帝,讓祂幫助我,幫助我渴慕祂的話語(詩篇63篇)。幫助我打開我心靈的眼睛,使我看出祂律法的奇妙(詩篇119篇18節)。

從那時起,聖經對我來說活起來了。有時讀一節經文,三周後再讀我又會有新的體會。我開始試著將這些經文參比我所處的環境。正如耶利米書33章3節寫的一樣:上帝說「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

在與上帝溝通的過程中,禱告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時上帝並未立刻給我們答案,或者有時祂給我們的答覆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我們仍可以確信,上帝總是按照祂的方式和祂的時間來回答。我鼓勵你在讀祂的話之前不停祈禱,總有一天,你會看到你禱告的果效。

 

對某一特定的經文或段落進行深思

正如大多數忙碌的人可以證明的那樣,即使我們讓大腦停下來,大腦仍然轉個不停。冥想對我們來說並非易事。所以,為了更好地保留從閱讀聖經中得到的啟示和理解,我開始反覆閱讀聖經。

我就把要讀的內容先讀兩遍,有時並不是馬上,而是第二天或當周的後面幾天再讀第二遍。隨後,我開始沉思,並通過問自己一些問題開始「思想」這句經文的意義(詩篇1篇2節)。

其中,我的一個朋友採用了一種叫做「每周經文」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他會把要深入思考的一節經文作為屏幕保護放在電腦桌面,就這樣,每次使用電腦時,無意識中,就能重複看幾次經句,直到他記住為止。另一種方法是我從自己的作家經歷中總結出來的:以前每次我準備寫一篇新文章時,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這樣能保證即使我外出,突發想到一個好點子,也能隨手記下,便於稍後整理和記憶。於是我將這個方法用於記錄經文以及這些經文給我帶來的啟發,這樣我可以反覆去溫習,直至這節經文在我心裡沉澱下來。

當我開始使用這些方法時,(奇妙的是)我對聖經的厭倦感逐漸消失了。我又變得開始期待閱讀聖經,享受上帝(通過祂的話語)為我提供的豐盛精神食糧,而這讓我變得更加興奮,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更新。

如果你和我有同樣的感受,並且希望能重新引起你對閱讀《聖經》的興趣,我希望這三種方法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你。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過去,亦或是現在,這些方法都為我接受上帝從《聖經》給予我的餵養提供了寶貴的幫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嶄新的開始

加深你與上帝關係的5種方法

翻譯:悅,中國

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哪一種關係比我們與造物主兼生命意義給予者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然而和其他關係一樣,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也會經歷起伏。有時候我們會感覺上帝離我們很近,知道祂陪伴我們走每一步路。有時候卻感覺上帝離我們很遙遠,祂似乎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與上帝建立穩固的關係能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即使在艱難的日子裡也能過得充實。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加深與上帝的關係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方法了,對吧?

因為上帝通過聖經讓我們認識祂是誰,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認識祂的途徑了。正如先知以賽亞提醒我們的,「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唯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章8節)。

如果你在讀聖經的低潮中(即便不是),去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讀經方式吧。別再總是每天讀一小段,而是坐下來讀完某本書的幾大章,以了解全局。亦或者,如果你本就習慣大篇幅閱讀,那麼請花時間去研讀某幾節經文。去借閱注釋書,使用參考書,或者更改你的查經時間。別忘了和別人分享你對經文的新見解或與上帝建立的新連接,同時問下他們今天學習到了什麼。

 

和我們其他的關係一樣,我們也要常常跟上帝交流,並傾聽祂的話語。

然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要跟上帝講什麼。你會跟祂說你為之感恩的事情嗎?你會向祂認罪嗎?你會為自己的需要向祂祈求嗎?你曾經就單單地向上帝訴說祂多棒嗎?

當我們處在當下的生活中不知道該如何禱告的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借用詩篇來禱告。詩篇不僅涵蓋了整個人類的經歷史和情感進程,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可以親近上帝的藍圖。我們可以像詩人一樣向上帝呼求,祂必垂聽並在愛中回應我們(詩篇17章6-7節)。

 

在耶穌臨死前,祂告訴門徒,「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翰福音14章21節)。

這句話再直接不過了。如果我們愛上帝,我們就會順服上帝。聖經給了我們與父母以及與意見不同之人的相處原則(以弗所書6章1-2節),(羅馬書14章第1-21節)…..它也提醒我們要追求美善(腓利比書4章8-9節),保持謙卑和滿有憐憫(歌羅西書3章12節)。

儘管有時候順服會有帶給我們短暫的不方便、讓我們有不舒服的感受,但我們知道最終的結果是好的。這是上帝出於愛所賜給我們的命令,祂要保護我們,並引導我們歸向祂。

因為上帝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愛自己身邊的人——縱使在艱難的時候,或者我們身邊的人很不可愛的時候(約翰一書4章19節)。

這並不需要很複雜。我們可以請人喝杯熱巧克力;慷慨的獻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我們也可以參與教會的某項服事。最後,再不濟,我們都可以為他人禱告——特別是為那些我們難以相處的人。

我們可以通過關愛身邊的人來學習如何更好地愛人。即使有時候我們並不想去愛,也讓我們不斷去嘗試吧。這樣做,我們是在儘力活出上帝的心意,跟祂的關係自然會更加親密。

 


最後,讓我們單單得去享受上帝的同在和祂賜下的恩典吧。當你抬頭的時候會看到藍天嗎?這是我們親愛的上帝創造的。你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風的涼爽嗎?這些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你有手指和腳趾嗎?這都是值得去感恩的!

在我們領受的所有恩典中,沒有哪一個能與上帝祂自己相比!祂為了與我們建立關係,犧牲了如此之多。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更棒的嗎?讓我們滿心喜樂地來回應祂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我們是否離聖經越來越遠?(有聲中文)

6974714-086e61602b73dfd4
作者:王林,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作者簡書原文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播讀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曾聽教會裡老一輩的人說,中國教會以前唯一的書就是《聖經》。所以當時的他們是被迫“唯獨聖經”。但感謝上帝,隨着時代的變遷,現今的屬靈資源越來越豐盛了。可有的時候,過多的資源反而可能使我們和聖經之間產生距離。當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離聖經越來越遠了?我們是不是越來越不知道我們所傳揚、分享的觀點是從哪裡而來?

6974714-111d4b27e6514ff1

突破神學家、牧師、宗派,回到聖經
自從我開始公開寫作以後,收到了很多弟兄姊妹的回應、鼓勵、禱告和疑問,對此我非常地感恩。但其中有些問題卻讓我感到很意外。比如有一次我分享了一篇解經的文章,一位姊妹突然問我,“你是什麼宗派的?”我一下懵了,回答不上來。

當然,我不是自認為自己已超越了宗派的局限性,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宗派。在我信仰成長的過程當中,起初受一個宗派的影響很大,之後才漸漸接觸了其他體系。時至今日,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符合某一宗派的定義。更重要的是,難道我們不能直接就聖經進行對話嗎?

現在的我每天都閱讀網上弟兄姊妹的文章,收穫很大。但有一點感到很遺憾的是,很多文章都只停留在某一神學家、某一牧師的意見上。當我興緻沖沖想要了解為什麼這位神學家或牧師這麼說的時候,往往卻沒有了下文。其實任何牧師或神學家都不是耶穌基督,他們都有可能會出錯。因此,才會盼望有更多的文章能突破神學家、牧師和宗派的言論,直達源頭——《聖經》。

不但如此,還有就是當某篇文章反對某一觀點時,通常會列舉這種觀點常引用的聖經依據。我以為作者接下來會解釋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這些經文,或者列舉聖經的其他經文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沒想到他引用的卻是某一牧師的觀點。然而這是很容易誤導人的,因為會讓人誤以為牧師的觀點比聖經經文來得更加有權威。

對聖經的不同理解,只能用聖經來證明
曾經我也看過這種情況:當有讀者要求給出聖經依據的時候,有位作者會回答說,文中牧師的言論“一定是有很深厚的屬靈背景的”。但這無異於要求我們把信仰的理解建立在對某一牧師的信任上。到了這種時候,我不禁思考,這位作者本身是否真的理解其言論的聖經基礎是什麼?如果他也不知道的話,那他的觀點是建立在磐石上還是沙土上?

當然,我相信這些作者和弟兄姐妹的原意都是好的,我也同意我們確實很難完全擺脫某些神學家、牧師或宗派教導對我們的影響。但是,難道我們不是更應該努力突破神學家、牧師、宗派,回到聖經嗎?難道我們不能至少嘗試每次給出聖經的依據,而不僅僅是某種觀點嗎?

6974714-a418d084847f28c1

耶和華上帝是王
舊約當中以色列人立王的前因後果,對今天我們對聖經的態度是有深刻的啟示的。申命記17章14節說,到了應許之地,以色列人可能會要求立一個王,“像四圍的國一樣”。但其實申命記33章5節里卻說得很清楚,以色列的王應當是耶和華上帝。但是以色列人卻不要耶和華做王,反而要“像四圍的國一樣”的王。

在撒母耳記上8章5-7節中也提到,以色列人真的要求“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對此,撒母耳很不喜悅,但上帝卻解釋給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做他們的王。”(在撒母耳記上8章7節)。

如果耶和華上帝是以色列的王的話,那祂是如何治理以色列的呢?就是通過祂所啟示的話語。申命記4章8節“又哪一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這一切律法呢?”而上帝的要求是, “以色列啊,現在耶和華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侍奉祂,遵守祂的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為要叫你得福。”(申命記10章12-13節)

上帝引導以色列人的方式就是通過祂的話語。因此,若我們要愛上帝、要順服祂,就必須要閱讀、理解、遵從上帝的道。當我們遠離上帝的話語時,我們就等於是要立一個“像四圍的國一樣”的王,我們當然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

6974714-c6cfa9b7a75d492e

不僅在舊約當中,在新約當中,耶穌基督也給出了同樣的教導。譬如,祂在約翰福音15章里舉出葡萄樹和枝子的例子,感動了許多人。然而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和主的葡萄樹聯結呢?對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着各式各樣的答案。但其實我們的主在聖經里講得很清楚了:“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里。”(約翰福音14章24節;15章10節)。

甚至在約翰福音14章26節也清清楚楚指出聖靈的工作也是如此,“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

由此可見,聖父、聖子、聖靈對我們的引導都是通過上帝的言語,也就是《聖經》。任何時候,遠離聖經就是我們最大的危險。因為不論我們閱讀或學習了多麼偉大的神學家、牧師和宗派的教導,如果我們不能挖到他們底下更深的聖經基礎,直接和聖經對接的話,我們便是仍舊沒有和那葡萄樹聯結,仍舊有被誤導的可能。

因此我才會認為,我們需要再次強調聖經,認識到認真讀經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養成認真讀經的習慣。因為當我們開始認真讀經時,就能不同程度地解決不少教會或個人的問題。

6974714-6f795931ec4da541

讀經與醫治
認真讀經是讓上帝在我們當中掌權的唯一途徑。讀經對我們有很多不同方式和層面的醫治。其中有一種是最基本、最簡單的醫治,也是唯有開始培養認真讀經的習慣后才可以經歷到的醫治。那就是:減少我們對人的依賴,增強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連結。

當我們作為信徒卻沒有認真讀經的習慣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主要通過其他人的講解、見證和分享來與上帝建立關係。然而這樣維繫起來的關係是很不穩定的,因為所有人都是罪人,人對上帝的理解是有限的,而人也不可能做成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事。所以如果我們只靠人的話來與上帝建立關係的話,我們就很可能會產生誤解、幻想,最後導致失望和受傷害。

但若我們認真讀經,我們就能把注意力從某一個人狹隘的角度中轉移出來,開始直接思考和理解聖經,聆聽上帝的話語,將注意力轉向祂,增強我們與祂的連結。另外,讀經可以使很多因人產生的誤解和幻想迎刃而解,這自然也就不會有之後的失望和痛苦了。

當然,我們光靠讀經也會有誤解或不明白的時候。那麼這時我們就需要尋求幫助,聽其他人對聖經的理解。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從自己讀經開始。首先自己要開始聽上帝的聲音,才可能理解祂的聲音。耶和華是信實的,凡嘗試聽祂的聲音的人,祂必要祝福,仰望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6974714-086e61602b73dfd4

合一與讀經

讀經也是我們教會合一的唯一基礎。可能有些人會不同意,認為只會越讀越亂。因為教會裡的確會出現對聖經各種不同的理解,包括對細節的理解不同,或是因錯誤的理解而不同,亦或是上帝給我們的領受不同。但即或有這麼多的不同,卻不能否認我們的合一隻能從聖經開始。

因為,如果我們的合一不是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之上,那還能建立在什麼上面呢?讀經不一定能使人合一,但靠聖經以外的其他合一基礎,例如某一權柄、某一宗派教導,豈不更不靠譜嗎?

因此《聖經》才是唯一應當的合一基礎,也是我們應當努力的唯一方向。不管多麼困難,我們只能努力地認真讀經,在上帝的愛與恩典中彼此坦誠、互相尊重的交流,這才是合一的唯一可能。

唯獨聖經

我很感謝上帝如今給我們的祝福和恩典,讓教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源,使我們可以接觸許許多多極為深邃的神學知識。然而以前那只有聖經這一本書的日子也許是上帝給予的更大的祝福。即便我們對上帝的了解仍然很膚淺,但若那一點點的理解是從聖經而來的,就能讓死人復活,讓枯骨重生。

因為,天國不在乎規模大小,而在乎信息的純度。我們所需要的,只是那如同芥菜種一般大小的、從上帝的話語而來的信心。

*此文章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權,經雅米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文中圖片來自作者簡書原文
*原文出自簡書|今天,我們是否離聖經越來越遠?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

五個方法幫助你堅持讀聖經

bank-1250295_128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剛信主時,教會裡的年長基督徒前輩教導我要每天堅持讀聖經。因為聖經是真理,是我們人生的“說明書”,對我們的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聖經太重要了!但有時候,堅持讀聖經並不容易。關於如何堅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用固定的時間或者堅持使用讀經輔導材料,等等。對我而言,最大的幫助是與別人定下約定,一起讀聖經。這個方法已經幫助我堅持了3年多的時間了。我把我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對渴慕上帝話語的你有所幫助。

第一, 選擇固定的時間讀聖經。

讓讀聖經的時間固定下來並逐漸成為習慣,才不容易被其他因素打亂。讀聖經並沒有明文規定要在哪個時間讀才行,有些人覺得每天早上頭腦清醒,心思清凈,在這個時間段花三四十分鐘讀經再好不過了。學生時期的我是個“夜貓子”,早上經常趕着去上課,反倒是晚上的時間更靈活,也不至於犯困,所以選擇在晚上讀聖經。然而現在的我當了媽媽之後,個人空間非常有限,為了堅持讀經,只能把時間調整到清早,但這麼做的同時也體會到了早上讀經的好處。所以,具體在一天當中的哪個時段讀經因人而異,但是固定下來絕對比每天臨時找時間要容易堅持下去。

第二, 使用讀經輔導材料。

聖經里的話語都充滿着智慧與力量,若沒有藉著牧長們的教導或其他輔助材料的幫助,單憑個人的能力去讀的話,可能會出現讀了但讀不懂、讀不精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的材料有很多,比如有幫助你一年內將聖經讀完一遍的、有3個月讀完新約的、幫助你針對聖經某一卷書細緻研讀的等等,非常豐富。關鍵是我們要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我曾經使用解經書來讀聖經,把摩西五經好好地學了一遍。如果沒有解經書,我恐怕會對那些具體的潔凈條例、會幕建造的規定沒有耐心讀下去。讀經輔導材料的篇幅長短、內容深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關鍵是切合實際、能夠堅持使用,時間長了個人的讀經情況也必有長進。

第三, 與屬靈夥伴約定一起讀經。

沒有基督徒是可以脫離其他信徒單獨成長的,同樣的,在讀經這件事情上也需要彼此鼓勵和扶持。我參加的讀經小組約有10個人,我們每天都會報告自己的讀經所得,彼此交流心得,並自願定下獎懲辦法,有專人負責每日檢查。這聽起來好像是對彼此缺乏“信任”,但久而久之,這樣的形式可以在我們因為各種緣故而不讀經時,發揮監督的作用,給我們很大的鼓勵與提醒。所以,“監督”的目並不是不信任彼此,而是可以在我們不願讀經時彼此督促,大家共同受益。

第四, 允許自己偶爾“缺勤”。

這是出於實際的考慮,當我們因為生病、加班到深夜、或發生緊急情況等等而無法讀經時,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這樣做並不是“軟弱”,而是避免我們將“讀經”視為一種必須遵行的律法,使讀經成為了例行公事。當情況真的很難讓我們讀經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現實,而不是在讀經這件事上奉行完美主義。當然,如果你的手機里有安裝聖經軟件,就可以盡量利用零碎時間來讀經,減少“缺勤”的情況。讀經應該是享受而美好的,因為這可以使我們與上帝更親密。

第五, 為自己渴慕上帝的話語來禱告。

很多人無法堅持讀經的其中一個障礙是,讀了一段時間之後缺乏動力了。我們需要反思,為什麼不想讀聖經呢?讓我們花點時間向上帝禱告吧,祈求祂賜予我們一顆謙卑的心,並且渴慕祂的話語,重新燃燒心裡讀經的火,並將一切的困難都交託給祂。因為聖經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章7節)

最後,願上帝的話語如詩篇119章105節所說的那樣,成為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