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功成名就

我们是时候告别“完美”了

Its-Time-We-Stop-Being-Perfect

作者:Michelle Teo,新加坡
翻译:Jaslyn See,新加坡

“完美”,等于是定格般的笑容、被风轻抚的头发,是柔软的棕色头发或纤细健美的腿。当一个人拥有这些条件时,我们就会认为对方很“完美”。但这也代表我们看得还不够仔细。

我曾经非常羡慕其他女生的美貌和名气。我嫉妒她们有多“完美”,因为我认定她们都这么完美了,生活肯定也是同样完美,并且毫无烦恼。她们就算有什么问题,相信它也是很微不足道的。例如,可能她某一天的发型不好看;也许她在测验中只得到98分而不是满分;也许全校最有魅力的男生没爱上她,因此她只好将就选择其他99个试图夺得她注意力的平凡男生中的其中一位。这些完美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它肯定没比我们其他人所要面对的还要严重。

但有时候,这种追求“完美”的欲望会影响到我们看待自己生活的方式。在我们还没察觉到以前,我们会想要其他人也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并认为我们的生活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只会把生活中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仿佛它们就是事实,而且还面带微笑地保证,一切都很好。

当我们看到别人因为我们那一塌糊涂、混乱和流淌着血的内心而露出批判性的表情时,我们就会有想制造出我们其实是很完美的想法。因此我们会开始谈论基督徒要怎么过得更圣洁,罪人不可能荣耀基督,并且因为上帝是圣洁的而把同样的期望放在信徒和非信徒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所受的伤和耻辱。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想要证明我们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接受和被爱的。以至于当它也成为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就会更加努力去建立它、巩固它。

但是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终于意识到,我所痴迷的“完美”根本就不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面无人能永远撑起的面具。我看到“完美”的人会堕落;我看到他们也会在观众面前出丑;我看见他们喝醉然后在早晨来临时嚎啕大哭;我更看到“完美”的学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以及“完美”的情侣因吵架而欲分手。

然而基督徒也可能会面对相同的问题。就像有的时候,我们戴在脖子上的十字架并不能阻止我们说尖酸刻薄的话,更无法阻止自己做错事。

其实,“不完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无需要求他人完美,更没有必要这么要求自己。

因为这该多么累人、痛苦和令人失望。当我们接受我们其实是会犯错,以及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事实时,我们就可以真正地面对现实。反之,若我们一直追求“完美”,我们就无法真正地体验到人生。因为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当然,我们和这个世界原本是完美的。可当上帝创造人类并给予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时,祂就知道我们可能会远离祂所创造的完美的一切。夏娃做出了吃掉知善恶的果实,而亚当做出了随夏娃跳入罪的深坑的选择。当亚当和夏娃都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时,我们就远离了上帝所造的完美。

若没有耶稣基督,就不可能恢复这种完美。所以我们就不要再自己创造所谓的“完美”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功成名就)


submit_article

当全职妈妈就是没有理想吗?

The-Most-Ideal-Job-Stay-At-Home-Mom

作者:Christine,美国

在中学时,我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聊到了各自的梦想。忘了当时的我是想当维权律师还是宣教士。反正后来在团契的小组讨论中,导师叫我们写下自己理想中最完美的工作时,我心想,世上哪有完美的工作呢?于是便写下了“全职妈妈”。

先前与我聊天的朋友惊讶地看着我说,“全职妈妈?你之前不是很有理想的吗?为什么突然想当全职妈妈?”

这让我不禁想到,当全职妈妈就是没有理想吗?

在那之后,过了好几年,我在怀第一胎时看了一本我妈妈送我的书,书中提到一位名叫撒拉·爱德华的女士养育了11个儿女的故事。

撒拉·爱德华(Sarah Edwards)出生于十八世纪,是约拿单·爱德华牧师(Jonathan Edwards)的妻子。由於爱德华牧师平常十分忙碌,所以养育孩子的责任大部分都落在撒拉身上。撒拉在管理家事方面很有能力,而且也以公平仁爱的方式教养儿女。她要求孩子不但要顺服父母,更重要的是还要顺服上帝。而且在每个孩子还未出生以前,她就已经开始在为他们祷告,并让他们从小也跟着一起祷告。这是因为撒拉很清楚,要养育出一个不朽的灵魂的责任是何等地重大,以至于她常常会边做家务边为此祷告。

然而最小的孩子未满一岁时,爱德华牧师忽然被教会解雇了。家庭突然失去了经济支柱,导致撒拉不得不外出工作。但没多久,爱德华牧师便带着全家一起到印第安的一个村庄当宣教士。孩子们因此失去了很多在原本国家中生活的优势,一家人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在印第安服侍了8年后,撒拉与丈夫却忽然相继去世,留下孩子们,其中最小的才8岁。

如此一生,谈何功成名就呢?

或许在我们世人眼中,这位“全职妈妈”的一生并没有所谓的大成就。然而,撒拉·爱德华的后代当中,却孕育出了13位大学校长、65位教授、100位律师、1位法学院院长、30位法官、66位医生、1位医学院院长、3位美国参议员、3位市长、3位州总督、1位财政部长、1位副总统,以及过百位的牧师和宣教士等。撒拉·爱德华忠心地养育了上帝所赐给她的孩子,而她对这世界的贡献,竟远远超过任何人在工作上的成就。

当我们去衡量其他人是否有所成就时,常常看的是他们有没有豪宅、名车,做什么工作,或赚多少钱等。甚至有时侯我们可能也会问他在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似乎只有身家过百万、或拿了某某杰出奖项的人才能称之为成功。

当然,有所成就或拥有财富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我们将我们的心思意念放在哪里?是放在属世的事物上还是在那永恒的天国里?圣经告诉我们,“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马太福音6章20-21节)我们应当寻求的不是在地上有安稳的生活、有很好的成就与财富,更不是寻找世人的认同。我们应当寻求的是那天上永恒不变的财宝。

那么对于我们,上帝看重的是什么呢?祂看重的是我们对祂的忠心。如同上帝使用撒拉•爱德华的忠心来成就了她从未想象过的大事一样,只要我们忠心寻求祂,以及在祂所赐予我们的一些事上忠诚与祂,祂也必使用我们成就祂的计划,这样我们就是为自己集财宝於天上。

现在的我在家当全职妈妈,每天有许多机会给我儿子述说上帝的伟大。因此我时常向上帝祷告,祈求祂赐给我如撒拉那般的辛勤与忠心,并希望祂也能使用我,好让我每天与丈夫儿子相处的时间得以见证上帝的恩典。

最后,愿我们能如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3章14节所说,“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功成名就)


submit_article

我对我最要好的朋友心生嫉妒……

I-Was-Jealous-of-My-Best-Friend

作者:Natalie Hanna Tan,新加坡
翻译:孔晓慧,中国

坦白说,我曾经嫉妒过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其实并不想这样,而且也不清楚这嫉妒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无论是欢笑、泪水、秘密,还是梦想,我们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跟对方分享。另外,我们在兴趣、个性和热衷的事情上都很相似,甚至会让陌生人误以为我们俩是亲姐妹(而且我们也总是形影不离)。

直到2013年,我们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有一点不爽:“为什么她可以加入筹备委员会(教会的某一个活动),而我却没有?”然而几个月后,这种想法越演越烈。

当我越极力隐藏内心的想法并希望它神奇般地消失时,撒旦就越是干扰着我的思想和情绪。当我的好朋友在教会里越来越突出时,她便逐渐占据了我负面情绪的中心,让我变得对她更加嫉妒和敌视。因为她很漂亮、招人喜欢,以及才华横溢……她是那么地完美,她就是我想成为的那一类人,而且她也拥有我想拥有的一切。

于是我开始对上帝感到失望,我不断地问祂,为什么祂对我朋友那么好,却忽略了我。为什么她有那么多服侍的机会?为什么我在服侍中的表现是那么地平凡而她却有那么多的恩赐?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喜欢她?我不断试图向别人证明我自己,力争出类拔萃,好让自己能超越她。然而我没意识到我内心已经被嫉妒和自私的野心给占据了,并且败给了肉体的欲望。

因为,我忽略了成功的真正含义,以为在教会里热心积极参与服侍就是成功。我以为我应该要参与到各种的服侍中、策划各种年轻人的营会、去辅导年轻的女孩们、在青年聚会中慷慨激昂地演讲,并借此触动许多人的生命。但上帝却让我看见,外在轰轰烈烈的表现并不重要,反而教导我身为耶稣基督的门徒应当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加拉太书5章19-21节中,使徒保罗列出了肉体的情欲有哪些,并告诫我们这些会阻碍我们承受上帝的国。重点是,若我们沉溺于这些过犯中,其实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圣灵的更新。

不活在肉身的情欲中就是靠圣灵行事(加拉太书5章22-26节),也就是让生命结出圣灵的果子而不是罪恶,这个罪当然包括了嫉妒。当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动工来更新和塑造我们时,我们会越来越渴慕讨祂的喜悦,并在生活中活出祂的心意和样式。

所以,在我容许自己陷入嫉妒的情绪中时,我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交给了世界,而没有让上帝在我身上动工,更没有靠着圣灵行事。

那段时间里,好友也察觉到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出了问题。我们不再见面,因为虽然彼此都知道出了问题,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后来,我向教会的一个导师诉说了我的挫败感。若不是导师把我们叫到一起畅谈,我们也许已经完全放弃了这段友谊。

经过了很多次的祷告与交心的深谈,我们的关系总算有了转机。我们并非像惯常“让我们坐下来聊聊人生”式地交流,而是真实地敞开心扉分享了彼此自己的心结和伤害。

就我而言,我终于能够改变了自己对这段友谊以及对朋友的错误期待。我明白虽然两个人看起来是如此地相似,上帝却依然对我们有不同的计划。我们的优点各不相同,我不能总拿自己和她去比较,而是应该去支持她——不仅在她的服侍中,也要在她所参与的一切事工中支持她。

老实说,改变并不容易。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也学会了将每一个负面的想法降服在上帝的面前。在经历了很多个痛苦的不眠之夜后,我才能从所有的情绪中得以释放,开始重建我们的友谊。

现在的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年了,然而靠着上帝的恩典,我可以很高兴地说,不仅我们的友谊变得更加成熟,我们自己也一直在生命的道路上成长,并一天比一天强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功成名就)


submit_article

当我升职的时候,我辞职了……

After-Being-Told-I-was-promoted-I-quit

作者:Amy Ji,新加坡
翻译:Wendy,中国

假如面试官知道我在学校里是个怎样的学生,估计马上就会回绝我的申请吧。学生时期的我非常好动,一刻无休,并且“过度地戏剧化”——这是当时的一位老师在我的成绩单上留下的评语。显然,当我在上节课说太多话时,下一节课就会累得睡着,并且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简单来说,我就是那种和模范生天差地别的学生。

然而这样的我却被录用当了老师。在我收到这第一份工作的录取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写辞职信,签名,然后盖章。(后面再解释原因)

长话短说,让我从多动症青少年成为现在一个领导培训公司经理的原因是——我成为了耶稣基督的跟随者。而我转变的关键,是在我第一份实习的那段时期。

在大学期间,我进入一家小公司当实习生。那间公司开办不到一年,所以非常欢迎像我这样精力充沛的年轻本科生来当实习生。因为我们可以帮忙做文件归档、包装和其他办公室里的体力活。起初,我觉得公司里的人都有点过于乐观,并且太常鼓励人了。直到我发现他们都是基督徒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异象是针对国家的年轻人,将圣经的原则和比喻穿插到各种特制的课程中,然后带进学校的领导力、生活技能或品格拓展的课程里。

跟着他们一起进行训练和做策划的过程让我大受启发——我看到了日常事务可以如何与福音结合起来。无论是在对学员的教导或福利上,还是在圣经真理的传递上,每一位培训师都充满了热情。然而真正打动我的是,培训师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在会议室里读经或脑力激荡,为的就是改善培训课程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学习技能和家庭背景的学生。

所以,临近大学毕业时,我便决定申请这间公司的全职职位。但公司负责人却断然拒绝了我。他们对我说,由於公司还很新,很多事情还不稳定,而他们也不知道公司将来的发展会如何,所以不希望我冒然加入他们,并建议我考虑从事教学的工作。

他们花了一些时间来说服我,因为我无法想象像我这样的“坏”学生怎么能当老师。但后来,因着其中一个负责人所说的话,我才下决心要做老师。他说:“一个问题学生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班级里不爱学习的学生,所以去按照你喜欢被教导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吧!”

后来我以优越的成绩从教育课程毕业。在任教的第二年就已当上教学和科目的负责人。我所在科系也赢得了全国比赛的胜利,并且在国际上获得第三名;第三年,我被邀请加入课程研发团队;接下来的一年,我还加入学校的策略计划团队(这个团队包含了学校领导层和预备领导层)。

我想你们可能会说我在工作上表现很好,是个备受赞誉的教育者。的确,从个人层面来说,我对教学富有热情,它能给我带来快乐,而且学生也成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后来,我当老师的第四年末,校长还给我加薪并且让我升职。

然而就在这时,我递上了我的辞职信,就是我上班第一天就写好的那一封。

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我选择辞职这件事让我显得很无知。但我很清楚这是我必须得做的。从一开始我就已经决定要为我曾经实习过的那家公司工作。而我教书的这些年,其实是我的训练场和为主工作的预备期。

我辞职的时候,那个公司的规模还是很小,只有六个全职职工和大约40个固定客户。所以加入他们意味着不单失去学校里升职、加薪的机会,而且只能拿到原来薪水的一半。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试着阻止我辞职,说这样做很愚蠢,因为我的教学生涯前途一片光明。我的一个同事甚至说我“扼杀了自己的职业”。更糟糕的是,我还得面对当学生们听到我要离开时,对我的依依不舍。

然而,因着对培训公司的情感——向学生分享福音和圣经真理的愿望,让我坚持了我的决定。没有其他的工作可以让我从这梦想工作中转移视线。我要为此工作,并且成为这工作的一份子。

如今,我加入培训公司已有五年了,我从未对当年的辞职感到后悔。现在的我天天翻阅圣经,希望能从中得到课程的新思路 ,教导学生圣经原则的重要性,及操练上帝给他们的恩赐。 事实证明,这个工作的回报远超过加薪、升职、或者家人朋友们的肯定。

感谢主,在我以前的学生来公司当实习生或兼职人员时,让我有机会去教导他们;我以前的同事现在成为了我的客户;在公司也交到了好朋友。

最后,虽然这个公司现在还不够“成功”,(因为福音还没有进入到每个学校和学生那里),但这反而鼓舞了我要继续更积极努力地为主做工。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功成名就)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