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苦難的勇氣

作者:Paul

有聲播讀:Luke

   

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不知道在您的基督徒生命中有沒有類似的掙扎——就是在許多的處境中,我們往往會面臨一個選擇:「是否要因著順服上帝的話語,承受緊接而來的苦難」。這是什麼意思?例如,聖經呼召所有上帝的兒女要誠實 ; 但在現今的職場中,很多時候「誠實」就意味著利益上的損失,甚至可能必須要成為公司中的異類。又或是,聖經告訴我們要「愛人如己」; 可是,「愛人如己」通常表示我們要不斷的犧牲自己的權益,而這是明顯違反現今文化的觀點。其實這樣的景況不單是在職場,同時也充滿在我們的家庭、學校和婚姻中。所以,雖然我們所在的環境,可能不會有來自外在直接的壓力和苦難,但必然會面對從「世界文化和思想」來的挑戰。因此,若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會發現一個順服上帝話語的人總是活在「苦難和壓力」之中。那我們是如何面對苦難呢?但以理書第三章的聖經故事,可以給予我們真正的方向和確據。

    本章的背景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下了猶大南國後,就擄去了一些以色列的年輕人,使他們成為自己的臣僕(但1:3~6)。當時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座金像,吩咐所有的人都必須敬拜這座像,凡不敬拜的人就會被丟入火窯之中(但3:5~6)。然而,有三位以色列的青年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卻不願意遵照尼布甲尼撒的命令,因此有些巴比倫人就來控告他們(但3:8~11)。所以,尼布甲尼撒王非常震怒,就對他們說:「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窰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但3:15)。

    從上述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面對到一個嚴峻的處境——「因順服上帝的話語,失去性命 ; 或是為了自己的性命,選擇敬拜王的金像」。親愛的讀者們,當然他們所面臨的景況確實比我們艱難太多,但所面對的挑戰卻是雷同的。在今日,整個文化的潮流都在告訴我們:「要為自己而活 ; 要為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活」; 所以,從藝術、影劇、音樂、書籍到人與人之間的談話,我們都可以聽到這樣的觀點:「不要在乎別人怎麼想,不要讓別人定義你,你可以自己定義自己,要活出美好的自己」。當有人不願意「遵照」這樣的思想去行時,我們就會發現「他」就會逐漸成為了異類,準備面臨來自文化群體的壓力和排斥。我們有看到了嗎?儘管沒有實體的金像佇立在前 ; 但是文化的金像卻如此真實的逼迫著我們向它卑躬屈膝。而很可惜的是,我們同時也是身處在一個非常不願意受苦的時代(受苦不就代表著我的利益受損了嗎),因此為了「逃避」拒絕跪拜文化偶像所帶來的苦難,我們可能會選擇:「完全的拒絕這個世界,躲進自己的堡壘之中,對於非基督教的事情漠不關心 ; 抑或是,我們會修改上帝的話語,認為上帝愛我們,所以我們可以任意妄為」。但這都不是聖經所給予我們的教導。因此,讓我們來看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是如何來回應這樣的壓力和苦難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3:16~18)。



    各位讀者們,這實在是非常好的榜樣。從他們的回答中,有一句很關鍵的話語:「即或不然」。這使我們看到,他們並沒有想盡辦法「逃離」這個世界給予的壓力和苦難 ; 也沒有因著苦難,而選擇違背神的話語。同時,經文告訴我們,面對苦難的動力並非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力,而是在於他們的信仰告白:「我們所事奉的神」。是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確實因著這樣的回答被丟入火爐中,可是我們卻看到了神與他們同在(但3:25)。而我們也確實有可能因著順服神,而被丟入屬於你我的火爐 ; 但讀者們,你要知道「我們所事奉的神」必會與我們同在,因為祂——主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被丟入終極的火爐中,就是十字架。因此,很有可能在現今的苦難中,我們似乎看不到盡頭和光明 ; 但是不要懼怕,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你我同在。而更美的是,因著基督救贖與復活,當我們結束地上苦難的時候,上帝必會醫治、憐憫、恢復和接納我們。不但如此,祂還會邀請我們進入祂的宴席,一同吃喝快樂,在那時就不再有眼淚和疼痛了(啟21:4)。

    我們如何能在面對這充滿苦難的世界,並能站立的穩?答案就是,你要藉著上帝的話語,定睛仰望基督耶穌,不斷的思想福音。直到真理充滿在你的心中,使你能夠真正的明白、確信並充「滿勇氣與喜樂的」相信基督所說的:「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