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天下之憂

單身教會了我什麼?(有聲中文)

what-singleness-taught-me-about-love

作者:J Koon,馬來西亞

譯者:陳琳,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一天,我和一個女性朋友吃飯的時候,談到了作為單身女孩最喜歡的話題:戀愛。

一個職業單身女性,尤其如果她是一個基督徒的話,她的真實生活跟許多浪漫電視劇或電影中所描繪的大相徑庭,遠不是充滿浪漫或擁有各種社交活動的樣子。相反的,是一想到戀愛就時常被「上帝怎樣為她預備」這樣的擔心和疑惑給困擾——當然單身女孩也有其他普遍的顧慮,比如職業發展和個人財務穩定等問題。

我在單身朋友當中經常聽到類似的哀嘆:

「單身的男性基督徒一個都不剩了。」

「我一直在祈禱另一半的出現,但是上帝似乎沒有聽見我的禱告。」

「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等待一個基督徒作男朋友。 也許是時候考慮其他人了,不管他的信仰是什麼。」

我在一年前經歷了分手,所以能夠理解這些想法。單身的我們很容易陷入沮喪的情緒,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會邂逅心上人。 當我們看着身邊的人戀愛、結婚、最終組建家庭時,就感到更加失落。

朋友們在社交媒體對結婚或家庭生活定期的更新,也不會讓單身族感到輕鬆一點。那些狀態的更新時常提醒我們,自己正日益老去,甚至會讓我們產生輕微的恐慌。因為沒有伴侶,我們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大概就是因為單身族都有這種心態吧,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前書7章7—8節才會寫出「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我對着沒有嫁娶的和寡婦說,若他們常像我就好。」

保羅用「恩賜」和「好」來形容那些獨身者,不是很有趣嗎? 保羅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因為他自己也單身! 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類似的感受呢? 為什麼單身族戀愛時也會倍感壓力呢?

也許我們接受了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也許我們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並用「是否有一個愛人」定義自己的價值。 那麼,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怎麼辦? 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價值?我們的價值究竟在哪裡,由誰決定呢?

當別人問及我的戀愛生活,我常常忍不住想回答,「什麼戀愛生活?」但說實話,我確實有一段愛情故事,我也有戀愛生活。 我提醒自己,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不是馬克·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甚至不是沙迦汗與瑪穆泰姬。 最偉大的愛情故事是上帝差遣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的世上,與我們同住,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 最偉大的愛情故事是上帝赦免我們的罪,又賜給我們新生命,讓我們成為他的孩子。

「上帝的寶貝孩子」這一身份讓我從新的視角看待生活的問題和煩惱。當我沮喪或是感到孤獨的時候,「上帝的女兒」會讓我想起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聖靈也會給我力量,讓我堅信自己的價值,相信上帝在我生命中有美好的計劃。

我仍然希望自己有一天會結婚。 但是我也知道,即便那沒有實現,天父的慈愛卻亘古長存。祂會一直眷顧着我,我就不必擔心未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從被霸凌到走入上帝的愛里

one-against-all-1744083_640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校園霸凌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並對個人在心理造成恐懼、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為受害者與欺凌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有效的反抗。

我是一名青少年輔導員兼社工,職責是幫助並支持問題少年與他們的家庭。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必須經常與不同的問題青年打交道,其中就有不少霸凌與被霸凌的案例。在這當中,有一位男生,他是一名在級中學生。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欺負班上最瘦弱的一名男生,而這個被霸凌的男生也剛好是我的學生。

有一天,我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班裡又出現了霸凌事件。了解情況后,我大吃一驚!因為這名之前被霸凌的男生居然和其他惡霸合夥欺負班上的女生。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哭着對我說,因為他想要被接受,不想再過着擔驚受怕的日子。聽他這麼說我也很難過,看着他的無奈,讓我想起了在我的童年裡,也曾經歷過被同學排擠、欺負和霸凌。

十四歲那年,媽媽帶我和妹妹從中國來到一個對我而言完全陌生的環境——新加坡生活。無論是語言、習俗,還是生活環境都讓我顯得格格不入。在校園裡,就是「英文」的世界,我不僅要學習新的語言,也要重新學習如何與同學打好關係。而我總是掙扎着該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在課上也經常會因為發音不準而被同學恥笑,有的同學甚至叫我離開新加坡,說我不屬於這裡。

這些情況都讓我十分困擾,讓我有的時候真的覺得我不屬於這裡,甚至還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才不被接受。

然而感謝上帝,當時有位朋友邀請我去教會。因為他去的是英文教會,而我急於想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於是便立刻答應了。每次去教會,看到信徒們很虔誠的禱告和對上帝的讚美都讓我更加好奇這位上帝為何有這樣的魅力。因此我選擇繼續進入教會,也慢慢的,我通過聖經認識了這位上帝。其中聖經約翰福音3章16-17節讓我印象深刻: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因着認識了上帝,並透過祂的話語的安慰與力量,我找到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勇氣與意義。了解到儘管我們不完美,上帝仍然接受我們,愛我們。因為羅馬書5章8節說:「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慢慢的我學會了不要去理會他人的惡意嘲笑與諷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選擇與其他基督徒們分享我的憂慮,並通過禱告尋求主的幫助,學會原諒他人與自己。

我更意識到,因着上帝的愛,基督徒得以改變他們的生命,並且學會去愛別人(約翰一書4章19節)。如果我們能夠學會像上帝愛我們那樣去愛別人,那他們也會感受到我們的真心。因此我也開始像上帝愛我那樣選擇去愛、包容與溫柔地對待他們。後來,我和同學們的關係也真的有所改善了。

曾經受傷的我因為得到幫助而得以走出陰影,所以我也想透過我的工作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迷失的青少年。之前提到的那位被霸凌的男孩,為了幫助他走出陰影,我讓他寫下喜歡自己的10件事。一開始他寫不出來,因為他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箴言16章24節說:「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所以我決定透過鼓勵來建立他的自信心,從小事讚美他,鼓勵他嘗試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跟他說,要原諒自己,接受以及積極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人是完美的。感謝主,漸漸的,他開始有所改變,用真正的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最後也結交到了正能量的朋友。

感謝上帝讓我能夠有機會幫助這些青少年走出人生中的陰影。盼望上帝能憐憫這些青少年,也可以使用我來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再害怕,且勇敢的向前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基督徒可以如何關懷貧窮人?

person-1245789_640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記得當我第一次來到Drug ARM (藥物濫用醒覺運動)的訓練時,那位負責訓練我們的弟兄向我們分享道:「我們在街頭上派發免費的食物和茶水給在街頭留宿的窮人時,我們要避免用異樣的眼光來審視他們。」 雖然這個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要我們學會如何輔導一個濫用酒精或毒品的人,以及和他們開啟福音對話的方法,但這句關于窮人的話到今天仍然烙印在我的心中。起初,我決定加入Drug ARM去街頭服事窮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單純因為關懷窮人是主耶穌的命令(馬太福音26章11節),但是這位弟兄的話卻點醒了我,原來我也可能會不自覺地落入批判的陷阱,用有色眼睛看待他們,認為他們是因為自己錯誤的選擇而落到這種地步(當然,並不是指所有的貧窮者,畢竟有些貧窮者是因為家庭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而造成)。然而當我這么想時,我其實預設了這些窮人或街友不值得讓我們伸出援手。

感謝上帝,借著在Drug ARM去街頭服事街友的機會,以及反復的實踐聖經的教訓,我開始逐漸明白和領悟到其實窮人和我們一樣,都是需要上帝恩典的一群罪人。在Drug ARM服事街友期間,我注意到他們許多人流露出空洞的眼神,對未來失去方向和盼望。有些人則是從小被父母拋棄,自此培養出憤世嫉俗的世界觀。我想起了耶穌憐憫那些在馬太福音9章36節困苦無依的群眾,這些街友也一樣需要上帝的憐憫啊!

我們可以在聖經當中看到許多耶穌基督如何幫助以及愛那些窮人的經文,例如詩篇72篇12-14節、112篇9節等。祂也透過這些經文以身作則教導我們要效法祂去關懷這些貧窮人。我們可以選擇周濟他生活上的需要,但是正如我所經歷的,上帝也可以借著關懷窮人給我們實踐他的大使命(馬太福音28章18-20節)的平臺。盡管我們可能覺得很難做些什么來去完全解決他們的困境,但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既然他們在上帝眼裡同樣寶貴,就像祂對待我們一樣,那麼我们怎能忽视或歧视他们呢?以下跟大家分享我在這次的訓練當中的領受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去關懷他們的小建議。

1.為自己可以有愛他們的心而禱告

首先,你可以為自己來禱告,祈求上帝幫助你,無論這些貧苦的人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會淪落至此,我們都可以以愛心和耐心去關懷他們,就想上帝祂愛我們一樣。因為這是祂所喜悅的。

2.和窮人對話,聆聽他們的故事

在Drug ARM服事期間,我逐漸明白如果我要和一個人建立關系,和他對話是不可或缺的。有些人可能會害怕街友,不太敢靠近他們或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但若情況允許,就像我有機會參與這個服侍機構的話,鼓勵可以多跟他們對話,即使只是當個聆聽者也好。這個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對他們而言者表示我們愿意關心他們。我記得有一次有一個窮人坐在一旁默然不語,當我和我的另外一個同工去和他寒暄的時候,他才開始打開話夾子,娓娓道來他的境況。我們最主要的回應是側耳聆聽,并且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實際的意見。讓我震驚的是,他在我們的對話結束之前,竟然說:「真的很謝謝你們,從來沒有人愿意聆聽我的故事。」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5章11節)我們真的需要上帝賜給我們的智慧來有效的關懷我們周圍的窮人。

3.加入專門從事關懷窮人的機構或捐款

如果你想要關懷窮人,但是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或許你可以先考慮加入一個以聖經原則為本的機構。你也可以選擇服事你鄰里的窮人,讓他們透過你接待他們的事實體驗上帝的美善。此外,也可以選擇根據自身的能力來捐款,支持那些從事關懷窮人的機構。

主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25章40節的比喻中說道:「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接待窮人也是教會的職責,因此,倘若你的教會還未開展這類事工或許你可以向上帝禱告,懇求祂引導你或你的教會開拓這項關懷事工。誰知道呢,說不定上帝就會使用你來回應你自己的禱告。

4.為他們禱告以及傳福音

從馬可福音1章38節我們看到耶穌基督說:「我是為這事出來的。」耶穌所說的「這事」指的是向人傳福音。不止如此,在使徒行傳第3章,使徒彼得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那在美門討飯的人起來行走(向他行神跡)。他們大可以選擇用金錢或者是必需品來周濟他,但是他們沒有這么做。反之,彼得和約翰讓這位討飯的經歷上帝的大能和恩典,使他罪得赦免贊美神。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關懷或幫助貧苦的人對耶穌來說固然很重要,但是傳講上帝的福音卻是首要的使命。(以賽亞書61章1-2節)

而上帝的話語是我們可以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身為一群蒙了上帝恩惠的子民自然就應當實踐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在Drug ARM服侍街友期間,我發現和窮人傳福音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們知道,盡管他們是罪人,他們的貧困也不一定和他們的罪有關系。而且,我們也要讓他們看到上帝的慈愛。

街友本身有屬于自己的團體(community)。許多熟悉我們的事工的街友會介紹新加入的街友來到我們那里領取免費的食水。他們當中有些人對我們的仁慈感到震驚,因為他們說在以前行乞的區域(特別是奧克蘭)所能夠得到的免費食物基本上都是快要到期的食品。大部分的食物也需要他們自掏腰包來購買,盡管這些食物的價格極其便宜。我和其他同工便連忙解釋道這是因為那位“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要使你們因他的貧窮成為富足”(哥林多后書8章9節)的救主耶穌基督——借此舉表達上帝的慈愛。

最後,我們也要讓他們看到我們想和他們建立關系。這意味著如果他們并沒有辦法接受我們所傳講的,我們不要強迫他們繼續聽我們講下去。敬畏上帝的主權,多聆聽,少說話,這也可以應用在和窮人傳福音這件事上,畢竟“救恩是屬於耶和華的”(約拿書2章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

創意圖文: 當歧視不易察覺時……

作品標題:當歧視不易察覺時……
創作原料:數碼繪圖
作品描述:我們都知道, 公開歧視他人的地位、種族、性別、殘疾或外表是件多麼糟糕的事情。但有時候,某些形式的歧視是很微妙,不易察覺的。以至於我們都有可能在生活中不知不覺歧視了他人而不自知。因此這個作品的目的是為了突顯出這種情況的歧視,並希望透過它能讓我們更多地去思考: 當我們面對他人處於跟我們不一樣的情況時,我們該如何看待他,以及作出怎麼樣的回應? 讓我們就此重新思考馬太福音22章節所說的「愛人如己」吧!

小雨內裡 rainelly和雅米創意團隊合作設計。

1.種族

race_tc

2.體重

weight_tc

3.魅力

attractiveness_tc

4.殘疾

disability_tc

5.性別

gender_tc

6.經濟能力

financial_tc

 

*此作品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

回顧2015年我在尼泊爾的恐怖地震經歷

nepal-earthquake-2

作者:S.A,新加坡
翻譯:Penny Lau,馬來西亞

2015年4月25日那天,我的朋友到尼泊爾來探望我(我當時正在尼泊爾參加為期一年的短宣)。也就在那天,全世界見證了繼1934年後再次襲擊尼泊爾的可怕地震。在這次的地震當中,共有八千多人喪失生命,兩萬一千多人受傷。

那天早上,我和朋友正在教堂的三樓崇拜。當牧師在證道,宣讀創世紀17章時,突然間,整棟建築物開始猛烈地震動。地底下傳來巨大的隆隆聲,外面的鳥兒四處飛,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搖動。

來自沒地震的新加坡的我過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這是發生地震了!而且還是個7.8級的地震!我當下想到的是「我必須離開這個建築物!」於是我馬上拿起我的包包,站了起來,準備衝到底樓去。

可當我抬頭看看周圍時,我發現沒有一位尼泊爾信徒離開他們的位置。相反的,他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論是站着還是坐着,都舉起雙手,迫切地向上帝禱告。

我突然覺得很慚愧,認為自己不如他們,因為我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向上帝呼求。於是我坐回位子,也開始一起禱告。在禱告當中,我祈求上帝保守這個建築物不會倒下去,也懇求主停止這個地震,更渴望祂拯救我們。但其實在我內心深處還是忍不住地想, 「這將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

過了一會兒,震動停了下來。所有人都開心地歡呼拍手。但過不久又開始震動,於是我們又繼續禱告。雖然地震只維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但卻感覺像過了很久。當震動漸漸地平息下來后,我們才井然有序地走下樓梯。

然而有一些信徒仍然留在室內歡唱到:「Dhanyabaad Yesu mero man dheki」, 意思是「我衷心的感謝耶穌」。看着他們讚美主的樣子,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突然,外面發生了騷動。由於我的尼泊爾語並不是很好,所以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看到一些男生跑向教堂的藍色大門,然後把它關起來。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有一隻大象在附近徘徊,他們不想讓它進到教堂的範圍內,所以才關門。這一切都令人很難以置信。

之後,我們在走路回家時看到周圍屋子的磚牆都塌了。人們都聚集在空地上,也有很多人在嘗試着打電話。除此之外,有一間三層樓的屋子完全被摧毀,而警察不斷地在清理廢墟。在那周圍聚集了有一百人左右,有的在觀看,有的在拍照。但我們不確定是否有人喪失生命。

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我們仍可以感覺到地面在震動,並且從那天到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都不斷的有餘震出現。事發后的幾天,我們都睡在帳篷里,每天早晨都唱《一萬個理由》(10,000 Reasons),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感恩,也懇切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每個人對突如其來的驚嚇有不同的反應。有些同工患上了創傷后焦慮症,必須回國尋求專業醫療服務。但是對我而言,我清楚知道上帝要我留下來。儘管新德里的新加坡高級專員公署以及外交部已經通知我媽媽有關我在這裡的情況,也提議送我回國。但那時的我非常確定自己想留下來與尼泊爾的人民在一起。我也很感恩,父母都尊重我的決定。最終,我在尼泊爾逗留了18個月,直到今年的七月份。

我現在已經回到新加坡了。那麼,這個地震對我還有影響嗎?

有。在某些方面還是會有影響的。直到今天,當我聽到類似地震警報的聲音時,我的身體自然而然地會變得緊繃,似乎感覺到了危險。除此之外,我剛回到家的前幾個星期,我躺在床上時仍會覺得床在搖動。甚至當我在航游時,船隻搖擺的感覺總讓我回憶起地震的點點滴滴。

那麼我是不是受到了心理創傷呢?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必須學習與它共存下去的「新生活」。通過這個事件,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以賽亞書54章10節所說的,「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

最後,讓我們記得,在混亂之中,上帝依然是不動搖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我們可能原諒我們的仇敵嗎?

asia-1177099_640

作者:CHARMAIN S
譯者:Fish,香港

2015年的某個晚上,一個面生的年輕人走進了一家教會。教會裡參加每周聖經學習小組的教友們都很熱情地歡迎了他,並一同聚會了一小時。突然間,這個年輕人站了起來,掏出手槍,向房間里的每個人掃射。他朝每個人都開了幾槍,在宣揚了種族言論后便離開。在那晚,共有9個人死去,其中包括了一名牧師。

這並不是動作驚悚片的戲劇開場,而是真實地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這間教會就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的伊曼紐爾非洲衛理公會。九名被害者都是這間教會的教友,亦是非裔美國人。開槍的年輕人是21歲的白種人Dylann Roof,他在被逮捕之後承認犯下這令人髮指的罪行,並意圖引發一場種族戰爭。

什麼樣的言語才能形容這場恐怖的暴行呢?誰能理解受害者家人和朋友的痛苦與憤怒?他們肯定會渴望伸張正義,甚至是復仇。 然而,受害者的家人的回應卻令人感到意外 。雖然他們痛哭到難以言語,但卻選擇延長寬限期。在法庭上,這一個個悲傷的親屬接連站起,正式聲明他們已原諒Roof並選擇為他的靈魂禱告。

真不敢相信!

想象一下,有這麼一個人他仇視你,或者不喜歡你,在傷害你最親愛的人之後,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會像查爾斯頓的信徒那般,選擇放下仇恨並寬恕你的敵人嗎? 憑我們自己的力量,這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查爾斯頓的信徒擁有的,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就是信念——相信耶穌基督不僅僅為了他的仇敵而死,同時還寬恕了他們。作為基督徒,我們已然知曉了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44節的教導:「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聽起來簡單直接,可是現實中要做到幾乎不可能。

查爾斯頓的新聞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五年前,我的一個朋友被施暴者企圖性侵犯后刺死。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親如姐妹。失去她,我的世界就像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讓我痛到肝腸寸斷。

那位兇手當場被擒,並被判處了26年的監禁。當我得知該判決時,我並不像查爾斯頓的信徒們那樣回應。「這判處不夠!」我們的另一個朋友說道,而這簡直就是我的心聲。我們依然感到非常地憤怒,而我則是對於寬恕兇手這件事感到非常地掙扎。

我花了好幾個月,去聆聽和理解上帝勸我寬恕的呼召。最後,通過聖經里關於大衛王的記載,上帝柔軟了我的心。 讓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大衛王的故事吧!在大衛稱王之前,他用了八年的時間逃離掃羅——以色列的第一任君主的追殺。掃羅執意要滅了大衛,因此導致這八年裡大衛不得安歇,充滿了恐懼和煎熬。然而,即使大衛後來有機會殺死掃羅,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掃羅依然是上帝的受膏者。當掃羅最終死去時,大衛甚至哀悼他的仇敵。(撒母耳記1章11-12節)

歸根結底,大衛是因為順服上帝,所以才選擇不向掃羅復仇。我深信,就如同大衛一般,這些查爾斯頓受害者的親人們也意識到, 上帝掌管Roof,和掌管他們一樣多。他們也知道,Roof的生命在上帝的手中,並不在他們手中。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夠降服順從上帝並寬恕他們的敵人。 同樣地,我也必須意識到,殺害我朋友的兇手也在上帝的手中,並不在我。不止如此,我還得認清上帝對於他的掌權。因此,雖然我覺得很荒謬,但我還是開口原諒並為殺害我朋友的兇手禱告。雖然這並不能帶走我的悲痛,但這寬恕的行為卻能使我從該假象中解脫出來。這假象就是我自以為我擁有審判兇手的權力,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帶給我傷痛,也因為他是我眼中的仇敵。

我相信「寬恕」是我們去愛仇敵的第一步。 而這一步亦象徵著信任全能的上帝才是掌權者。不論我們自己喜歡與否,我們都曾經是祂的敵人。但上帝卻提供了寬恕我們的途徑——「因為我們做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章10節)既然我們已得到上帝的寬恕,那就讓我們也將這寬恕傳遞給他人——甚至是我們的敵人吧!

所以,今天就問問你自己,你有需要寬恕的對象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那天,我被一個有關寶可夢的夢給驚醒了……

why-i-deleted-pokemon-go

作者: Joanna Hor,新加坡
翻譯:夏天,台灣

一切都要從一個夢境開始說起。一個關於寶可夢,或更確切地說,是一個關於比比鳥進化到波波的夢。

不諱言地,我每天睡前都會玩一下寶可夢。雖然這算不不了什麼大事,但夢到虛擬怪獸的話就不同了!我記得在某個晚上我做了個關於寶可夢的夢之後突然驚醒。而且醒來之後感到非常地困惑與憂慮。

隔天早晨,我半開玩笑地跟家人朋友們說了我的怪誕夢境,還自己總結了一下原因,認為應該是因為玩寶可夢玩得太入迷了。大家都被我逗樂了,並附和地說,我必定是玩上癮了。

他們說的對,也許我該是時候刪除這個遊戲了。

我玩寶可夢玩了約三個星期。這期間我累積了不少的戰果,還剛升上14級。在我抓到的158個神奇寶貝中(這還不包括與教授換來的糖果!)有一些非常稀有的像電擊獸、迷你龍、迷唇姐等等怪獸。而且基於我每晚鍥而不捨的抓寶,我也抓到了一對拉達、一隻哥達鴨、一隻大比鳥和一朵口呆花。

不過那個夢,夾雜著我自己先前的經歷,還是讓我有點兒受到驚嚇。首先,我從來都不是個愛玩電子遊戲的人,所以對於這次在玩寶可夢所投注的大量時間,著實嚇了我自己一跳。其次,寶可夢總是能輕易地挑起我和朋友們的話題,反之亦然。然而我卻曾因著投入閒逛道具補給站、設餌抓怪,而中斷和朋友們的對話。第三,自從我玩寶可夢之後,就時不時會收到一些朋友寄來的文章和訊息。這些文章是有關於到玩寶可夢有什麼危險性的文章,而且其中一篇還提到,寶可夢是否含有邪惡力量。(我覺得“邪惡力量”這個字眼是一個很微妙的形容,但這是後來的事了。)

因此,我決定先不玩幾天。

出乎意料地,這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難。我並沒有難以忍受或出現其他成癮戒斷症狀,也沒有因克制不住自己而又玩起了寶可夢。然而當我正想稱讚自己時,突然想到,不對啊,不是說好了要完全卸載這應用程式嗎?

「我可沒有上癮喔!我已經兩天沒碰這個應用程式了呢!存著也沒事吧。」我反駁自己道,「也許我的朋友們會忘記我的許諾。那就不要再提清空寶可夢軟件的事吧。」

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事實上我的確對刪除寶可夢這件事感到非常地掙扎。(好吧,我知道那些抓來的怪獸都不是真的,而且我的掙扎聽起來也很可悲。)每當我看著那一長串我抓來的怪獸列表時,我就無法自拔地感到自豪。

然而我越無法下定決心,我就越厭煩自己的優柔寡斷。說出口卻做不到這件事使我非常困擾。「如果我下不了手卸載這個程式,不就表示我真的上癮了嗎?就讓它從手機裡徹底消失然後繼續生活吧!」我終於肯這樣對自己說。

所以,在一個充滿歡欣鼓舞的星期一清晨,我一鼓作氣地刪掉了寶可夢。幾乎就在當下,我感到釋懷、自由且驕傲——我終於做到了!誰說我上癮了?脫離了寶可夢的魔爪之後,我發現我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了……才怪!

剛開始我的確可以有意識地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把原本每天早晨在捷運上用來抓寶的時間,改用來讀聖經。而且不同於以往,我在跟朋友吃飯或聊天時,也會故意把手機放在一旁,好讓自己能全神貫注地和他們交流。

但好景不常,雖然我刪掉了寶可夢,可我發現自己反而又回到過去寶可夢還未佔據我的生活時的光景——每天都看Youtube視頻,上臉書(Facebook)及Instagram瀏覽信息。

跟所預期的不同,刪除寶可夢並沒有幫助到我善用時間。因為我能善用時間與否的重點根本不在於我是否玩寶可夢,而是在於,我傾向於浪費時間。也就是不管玩不玩寶可夢,我還是會關注其他東西。所以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高舉屬這世界的事過於上帝。

原來寶可夢不過是,我用來搪塞自己缺乏紀律,以及無法取捨生活中大小事物優先順序的代罪羔羊罷了。誠然,刪除寶可夢軟件之後的初期是有果效的,但是這世上充滿著類似寶可夢的誘惑,有些甚至看起來是好事,例如健身、食物、或工作,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們生命中成癮的危機。

所以,不玩寶可夢,其實跟玩寶可夢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每個人應該要做的是,誠實地問自己,有什麼事情攔阻了我們來到上帝面前,享受與祂在一起的時光呢?什麼事情佔據了我們在祂那裡的喜樂?為什麼?

然而,與其老是糾結哪裡做錯了,不如花點時間和精力來建立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以及對祂的愛。好讓不管接著寶可夢之後來了什麼,我們仍能深深地札根在我們的信仰當中。

所以說,這不完全是寶可夢的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非洲:一個關於信仰和希望的秘密

africa-the-secret-behind-faith-and-hope

作者:Debra Ayis,尼日利亞 (原文為英文)
翻譯:雪倫,馬來西亞

每當我到其他國家去分享感恩和禱告的力量帶領非洲的教會邁向信心和希望的主題時,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使到非洲有信心和希望?」

尼日利亞,在2011年被稱為世界上最樂觀的國家,以及在2016年非洲最幸福的國家中排名第六。然而在這裡生活讓我明白了,關鍵不在於我們外在看起來有多富有,而是我們的內在是否富有。然而不管我們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總是有選擇的:沉溺於絕望中或往好的方面想;抱怨我們的環境或從中建立品格;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抱怨或欣喜地給為每一件好的事情感恩。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的家人被許多人認為是「較有優勢的」,因為我的父母都有工作來支持家庭。但即便這樣,我們仍然住在一個沒有自來水、偶爾才有電的三房式房子。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使用燈籠以及經常睡在戶外,享受大自然,讓涼爽的微風吹過我們的上空。

像許多家庭一樣,我從小就經歷過飢餓的感覺,以及在幼年時就學習對上帝說話,並操練對祂的信心。我在五歲時就接受了耶穌基督。在這個年齡,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媽媽總是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吃一大湯匙水煮豆當早餐時,自己卻不吃。我也明白了為什麼當我媽媽不得不去借鹽來烹調食物時,鄰居們會覺得很有趣。我明白了為什麼我的姐姐會從我們的小花園裡采水果,因為這樣她就可以賣給學校的學生,從中獲得足夠的錢來給我們買午餐。我明白了為什麼牧牛人被允許將他的牛群放在我們家前面的草地上,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跟他交換到新鮮的牛奶。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只有在聖誕節時才會買新衣服。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我們會幫忙清理農田以便可以得到多餘的土豆和花生。我也明白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從井裡或在地上鑿洞來取水。

然而,我並不埋怨這一切。因為我一直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的家人並為我們提供日常的一切所需(詩37篇19節)。

其實我的故事跟其他人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儘管周圍的失業率和經濟問題的比例很高,我仍可以看見人們還是可以很喜樂地跟有需要的鄰居分享他們的「一大湯匙的豆子」。我也見過一些家庭和社區的人一起同心面對這些苦難和挑戰,並全心全意地相信,儘管困難重重,沒有什麼能將他們與上帝的愛分開(羅馬書8章31-39節)。我更看到了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在面對不可能的時候緊抓住盼望,並相信着那唯一所賜下的名——耶穌基督(使徒行傳4章12節)。

不止如此,我也見證到了聖經中的奇迹。一些弟兄姐妹可以為了福音而犧牲自己的一切。

在我的一生當中,我發現,當我們真的因為需要明天的糧食而迫切向上帝禱告時,主禱文中的「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9-16節)就變得不再只是一個禱告詞。這是真的,這使我們能真正實現「全心地信靠上帝」。然而當我們選擇信靠祂時,祂就會堅定我們,給我們安全感,指引我們前方的道路,並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這讓我們可以跟祂建立一個很親密的關係。這是當你生活在一個外在很富足的生活時所無法體會的。

上帝帶我們走過試探,以使我們可以更靠近祂。因此,我很高興,也很感恩我能出生在尼日利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離婚了?!難道愛真的不復存在了嗎?

bragelina-split-the-end-of-love

作者:Joanna Hor,新加坡
翻譯:雪倫,馬來西亞

昨天,好萊塢的金童玉女——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在長達12年的愛情長跑以及撫養了6個孩子之後,結束了他們短短兩年的婚姻。

根據各媒體報道,一線演員兼導演的朱莉選擇跟皮特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兩人那「不可調和的分歧」。但也有其他媒體指出,朱莉的律師表示她之所以做這決定,是為了「家庭的健康」 着想。這可能是因為朱莉和彼特教養孩子的方式不同,或因為彼特那暴躁的脾氣以及濫用藥物的問題所造成。

目前,朱莉已經向法庭提出要求他們的六個孩子的撫養權,以及只給予皮特探視權。但她並沒有索要贍養費。而皮特呢?報道指出,他對於離婚的事感到非常難過,且認為現在最關心的是孩子們的幸福。

布拉吉麗娜(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離婚的消息震撼了全世界,許多人對於他們的分離感到非常的難過。但是,他們為什麼要感到難過呢?畢竟,老實說,好萊塢的婚姻和離婚事件是那麼地普遍。

也許是因為這一次,我們相信布拉吉麗娜是不一樣的。因為在他們那12年的愛情長跑中,我們看到了這對夫婦對工作、人道主義工作、對方,以及孩子們身上所作出的承諾。就像有一篇文章所說的那樣,「儘管他們在數千英里以外過着天文數字般的富裕生活,布拉吉麗娜的關係也許是最理想的——沒有亂髮脾氣、沒有聲嘶力竭的爭吵,也沒有嚴重的背叛。他們只是持續生活,即使遇到壓力和疾病,也仍然堅持着他們所做的,以及撫養六個孩子。」總之,他們似乎是好萊塢的模範情侶。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千禧一代對布拉吉麗娜離婚的消息有那麼大的反應。他們可能會想說,「如果連皮特夫婦都做不到的話,那就沒有人可以做到了。」而且,這也可能是許多新聞媒體選擇放上像「愛情正式死亡」和「今天,愛情邁向結束了」的標題的原因。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看法。例如Mashable的作家Martha Tesema寫道,「愛是永不滅亡的。它仍非常活躍在世界上其他我們非常嚮往的高調夫妻當中。」

Tesema所提出的其中一點是對的,即「愛是永不滅亡」。皮特和朱莉之間愛情的結束並不意味着愛已不復存在。我們雖然對他們的一切成就感到嚮往,但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只是個凡人。他們也會犯錯、鬥爭,以及分手。

但若我們真的認為,愛仍「活着」的原因是基於那些高調夫妻的婚姻的話,那我只能說這想法是天真卻愚蠢的。因為布拉吉麗娜的離婚就像在我們心中起到了警鈴作用——沒有人能免除關係的破裂。

無論我們是美國總統或英國最著名的足球運動員,我們都會犯錯。若只靠自己的力量,我們將永遠不能保證我們對另一半的愛可以持續到永遠,反之亦然。

那麼我們應該依靠誰呢?答案很明顯,不是嗎?

耶穌基督。

因為耶穌基督,愛是永不止息的。這愛在那些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愛的人當中綻放,且十分活躍。

所以,讓我們在耶穌基督那永遠不變的愛中都振作起來吧!就像約翰一書4章19節所說的,「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圖片來源: Filmstiftung via Foter.com / CC BY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

創意圖文: 色情怎麼說 vs 真愛怎麼說

作品標題:色情怎麼說 vs 真愛怎麼說
創作原料:數碼繪圖
作品描述:「色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四處潛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隱藏在某些人的房門內。而且我們很容易會受到這色情的誘惑,甚至有些人會深深地陷進去而無法自拔。因此,我們這項目希望通過說明色情所帶來的謊言以及拿它跟真愛做對比,來提高我們對抗這誘惑的意識。願你能透過上帝的真理和話語來得着力量去克服任何色情所帶來的誘惑和自控。

雅米創意團隊閃電小熊合作設計。

tc-ya-mi-porn-says-vs-love-says-1

希伯來書 13章4節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上帝必要審判。

tc-ya-mi-porn-says-vs-love-says-2-1

歌羅西書2章9-10節

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 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

tc-ya-mi-porn-says-vs-love-says-3

創世記1章27節

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tc-ya-mi-porn-says-vs-love-says-4

箴言31章30節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唯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此作品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