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果效

作者:亦婷,沙巴

heart-314191_640

“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言14章21节)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章23节)

圣经中有多处经文提到人心的罪孽,罪在主导着人的心思意念。因此,人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便活在罪的辖制当中,让罪的芽在心中萌起。的确,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无药可救,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章9节)并且,人从小时就心里怀着恶念(创世记8章21节),常干犯主的律法,做了不讨主喜悦的事还沾沾自喜,为着自己所得着的“利益”而心感舒畅。

心主导着人的行为,心怎么想,直接影响行动的表达。在这三年多的神学装备生涯中,我不但在“智”方面得到主的陶造,更是在“内在本质”方面受到主的磨练。我曾经在与一位牧师的谈话中问对方,该如何一直保持心中有爱。对方的回答至今依然烙印在我内心,即多做“感动”的事。因此,我时常祈求主赐给我心中有爱,来爱周遭的弟兄姐妹。这虽是一门难学的功课,却是务必学的。特别是当被人伤害的时候,我更需要靠主将自己的“伤口”按住,继续去付出爱。因此,我真需要求主保守我的心,保持心中的爱。

藐视及怜悯,同是由心发出,分别就在於前者属贬义,后者属褒义。藐视人的,即是看轻别人。当我们觉得在对方身上得不到任何利益时,我们就不知不觉犯了藐视人的罪。人心软弱,容易向罪低头。我们心里虽知道,却往往输给那意志力,因此逐渐地便跌入罪的圈套。其中,钱财、权力及美色三者的诱惑常使人绊倒。很多时候,人藐视他人,是因为觉得对方没有何好处或利益可让自己得到,比如,因着对方穷困,就藐视他人,而选择去与那富有者打好关系,心存动机。在这社会上,此乃司空见惯之事。人心复杂,连关心自己的人都可能存着不良动机——有些为的是收集资料以陷害对方,有些则是存着其他目的,真是何事皆有。因此,我们真的需要求主保守我们的心,使我们处在这罪恶的世代中,不与罪同流合污。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章23节)我需要保守那起初的爱心,存着单纯爱人的心。若心已经变质,我就无法单纯地爱主爱人;若心已变质,我随即便会藐视他人,而忘记怜悯众弟兄姐妹。


投稿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