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旅程:文化基督教
读经:约翰福音3章27-36节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章36节)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一些与福音有冲突的价值观。早期教会太倾向于柏拉图;中世纪的教会又太倾向于亚里斯多德;现代教会又太倾向于启蒙运动,如今的后现代教会却太多元化。最近,皮尤论坛关于宗教和社会生活的调查显示,57%经常去教会的福音派信徒认为,其他的宗教也可以带人进入永生。
就好像我们能轻易发现早期基督徒将柏拉图的哲学读入圣经一样,未来的子子孙孙也会震惊于我们今日的盲目,就是不加批判地允许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尽管它们本身有其优点——来危害我们的信仰。
如果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信仰与原罪中的主流文化有冲突,我们就会努力不妥协。尽管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教导并不受欢迎,但实际上每一个基督教派别都指出,我们生而有罪,都受到亚当之罪的玷污。保罗说道:「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章12节)。
正是因为这继承的败坏,主耶稣才告诉像尼哥底母这样的犹太好人,他必须「重生」,才能见「上帝的国」。(约翰福音3章3节)当人问到如何重生时,耶稣解释说,当圣灵用福音的真理改变我们的心时,我们就重生了(约翰福音3章5-18节)。
耶稣还说,祂是通往父上帝的唯一道路(约翰福音14章6节);彼得宣称,「除他以外,别无拯救!」(使徒行传4章12节);保罗也告诉我们,「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马书10章15节)。与越来越多去教会之人的看法不同,只有信耶稣才能得救。——马可•威特莫尔
相关经文: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罗马书10章14节)
问题思考:
相信耶稣基督是通往救赎的唯一道路,人们因此怎么嘲讽你呢?我们的文化在哪些方面表明,我们需要真实的信仰?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